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膨胀土裂隙特征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
作者 黎伟 刘观仕 姚婷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8-82,共5页
从膨胀土裂隙分类方法、裂隙量测方法、裂隙统计分析方法3个方面对已有膨胀土裂隙特征的研究方法和成果进行归纳总结,简要分析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建议开展裂隙深度量测、统计分析方法、裂隙深度与表面特征关系的研究,以及对... 从膨胀土裂隙分类方法、裂隙量测方法、裂隙统计分析方法3个方面对已有膨胀土裂隙特征的研究方法和成果进行归纳总结,简要分析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建议开展裂隙深度量测、统计分析方法、裂隙深度与表面特征关系的研究,以及对裂隙图像信息处理方法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土裂隙 量测方法 统计分析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膨胀土裂隙定量化基本指标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韦秉旭 刘斌 刘雄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4-89,共6页
采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对室内干湿循环试验获得的膨胀土试样的表面裂隙进行定量化分析,研究了裂隙网络的几何结构和形态特征随循环次数的变化规律。基于聚类分析和逐步回归法,从定量描述膨胀土表面裂隙的指标中筛选出了表征其裂隙发... 采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对室内干湿循环试验获得的膨胀土试样的表面裂隙进行定量化分析,研究了裂隙网络的几何结构和形态特征随循环次数的变化规律。基于聚类分析和逐步回归法,从定量描述膨胀土表面裂隙的指标中筛选出了表征其裂隙发育程度的基本指标,利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法建立了基本指标和土体黏聚力的关系式。结果表明:1膨胀土表面裂隙率与分形维数呈正相关性,裂隙条数和总长度受节点个数控制,区块个数反映了区块面积的变化规律,裂隙率在总体上说明了土体的体积变化,平均长度则反映了表面裂隙的连通性;2裂隙的节点个数、块区个数、裂隙率和裂隙平均长度是描述其形态结构和几何特征的基本指标,可以用来描述裂隙的发育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土裂隙 定量化指标 聚类 逐步回归 偏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温度下膨胀土裂隙演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申科 朱潇钰 张英莹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16-118,共3页
为研究温度因素对膨胀土裂隙发展的影响,以宜昌某地膨胀土为例,利用称重拍照系统和Matlab编写图像处理程序,进行了100、75、50℃三种环境下的湿干循环试验。结果表明,除试样的水分蒸发量之外,蒸发速度和含水率梯度也是影响裂隙发展的关... 为研究温度因素对膨胀土裂隙发展的影响,以宜昌某地膨胀土为例,利用称重拍照系统和Matlab编写图像处理程序,进行了100、75、50℃三种环境下的湿干循环试验。结果表明,除试样的水分蒸发量之外,蒸发速度和含水率梯度也是影响裂隙发展的关键因素;试样表层蒸发速度比里层蒸发速度快,温度越高,裂隙发展的就越快,试样被裂隙切割的越破碎;在不同的温度环境下,裂隙率的差异会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增加。研究结果为膨胀土边坡稳定性研究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膨胀土裂隙 图像处理 蒸发速度 含水率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面应变条件下不同裂隙方向原状膨胀土变形破坏性状与剪切带演化特征 被引量:3
4
作者 高志傲 孔令伟 +2 位作者 王双娇 刘炳恒 芦剑锋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495-2508,共14页
富含裂隙是膨胀土的重要特性之一,原生裂隙以及受力过程中的裂隙扩展对土的力学行为影响显著。为了调查裂隙对膨胀土的变形规律与破坏模式的影响,借助改进型真三轴仪,对不同原生裂隙主方向角的原状膨胀土(I型裂隙试样长轴垂直优势裂隙... 富含裂隙是膨胀土的重要特性之一,原生裂隙以及受力过程中的裂隙扩展对土的力学行为影响显著。为了调查裂隙对膨胀土的变形规律与破坏模式的影响,借助改进型真三轴仪,对不同原生裂隙主方向角的原状膨胀土(I型裂隙试样长轴垂直优势裂隙方向、II型裂隙试样长轴45°斜交优势裂隙方向、III型裂隙试样长轴平行优势裂隙方向),开展固结排水平面应变剪切试验,并利用数字图像相关(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简称DIC)技术分析变形规律,重点研究裂隙影响的变形局部化特征。结果表明:同一围压作用时,II型裂隙试样的峰值应力最小,应力-应变曲线呈应变软化型,其破坏类型为滑动破坏;I型裂隙试样峰值应力最大,且I型裂隙试样与III型裂隙试样的应力-应变曲线呈应变硬化型。I型裂隙试样的破坏类型为压缩剪切破坏,III型裂隙试样的破坏类型随围压不同而存在差异。同一围压作用下,I型裂隙试样产生的剪切带倾角较其他裂隙类型样品小,且基本不随围压变化。II型裂隙试样的剪切带沿原生裂隙面发育形成,其倾角大小随围压变化并无明显规律,围压影响II型裂隙土试样剪切带发育的数量。对于III型裂隙试样,围压影响剪切带发育类型,且随着围压增大,主剪切带倾角减小。利用Roscoe理论得到不同裂隙方向土样的剪切带倾角大小与试样实际破坏时剪切带的倾角较为符合。该试验为研究裂隙性膨胀土力学特征各向异性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土裂隙 平面应变试验 数字图像相关技术 剪切带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隙性膨胀土饱和-非饱和渗流分析 被引量:28
5
作者 郑少河 姚海林 葛修润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281-285,共5页
降雨入渗条件下的裂隙性膨胀土边坡稳定性与其渗流场分布密切相关,对渗流分析中的积水深度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显示,不同的积水深度对渗流场的影响很小,因此,在进行裂隙性膨胀土渗流分析时,积水深度为0的假定是可以接受的。基于膨胀土... 降雨入渗条件下的裂隙性膨胀土边坡稳定性与其渗流场分布密切相关,对渗流分析中的积水深度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显示,不同的积水深度对渗流场的影响很小,因此,在进行裂隙性膨胀土渗流分析时,积水深度为0的假定是可以接受的。基于膨胀土开裂裂隙的规模及渗透性的不同,提出了考虑裂隙系统的膨胀土边坡渗流分析方法,计算结果表明,土体开裂显著改变了膨胀土内部的渗流场分布。该方法可以更好地模拟坡渗流场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以及更合理地解释了降雨入渗引起的膨胀土边坡浅层滑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隙膨胀 饱和-非饱和渗流 降雨入渗 基质吸力 水特征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滴灌作用下膨胀土边坡表层含水量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谢灿荣 董宏源 +2 位作者 裴佩 赵艳林 梅国雄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31-38,共8页
含水量是影响膨胀土裂隙开展的关键因素,基于控制含水量(后称"控水")的思路治理膨胀土边坡的方法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提出利用滴灌加湿作用控制膨胀土边坡裂隙的理念。运用有限元分析方法,研究滴灌作用下膨胀土表层初始含水... 含水量是影响膨胀土裂隙开展的关键因素,基于控制含水量(后称"控水")的思路治理膨胀土边坡的方法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提出利用滴灌加湿作用控制膨胀土边坡裂隙的理念。运用有限元分析方法,研究滴灌作用下膨胀土表层初始含水量、滴灌量、滴灌历时以及坡度等关键敏感性因素对边坡表层含水量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膨胀土具备较强的保水性能;初始含水量低、持时短、大间距的滴灌,不利于土体水分重分布;多点源交汇滴灌下的坡度越大,滴灌浸润范围越大。因此,可通过开启较高的滴灌临界含水量、设置较大坡度以及合理的滴头水平间距来增强膨胀土边坡表层土体的加湿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边坡 滴灌 表层含水量 膨胀土裂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塑膨胀土制样长度对试样密度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朱洵 张晨 黄英豪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8-131,共4页
在对重塑膨胀土裂隙性问题的单元试验研究中,传统的分层制样法易产生"层间薄弱带",从而影响试验结果的准确性。针对这一问题,采用增加制样高度的单层压实制样方法,探讨了制样高度对重塑膨胀土试样密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在对重塑膨胀土裂隙性问题的单元试验研究中,传统的分层制样法易产生"层间薄弱带",从而影响试验结果的准确性。针对这一问题,采用增加制样高度的单层压实制样方法,探讨了制样高度对重塑膨胀土试样密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试样密度沿深度方向变化规律类似,均呈现出顶部大、底部小的分布特征;增加制样高度导致试样顶部与底部密度差及密度变化率发生改变;试样密度变化率随深度分布存在拐点,拐点以上部分密度变化率较小,以下部分较大;随着制样高度的增大,拐点位置向试样下部移动;以拐点位置为基础,初步给出了适合本制样方法的制样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塑膨胀土裂隙 单元试验 制样方法 层间薄弱带 密度拐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东站扩建工程石灰土基床的现场试验
8
作者 罗强 刘深 曹新文 《铁道工程学报》 EI 1997年第4期93-97,共5页
介绍了成都东站扩建工程的概况,成都粘土对工程结构物(路基)的危害,分析了石灰与土的反应机理。在文献〔1〕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对成都东站扩建工程石灰土基床进行了系统的现场试验,分析了不同含灰率的石灰土基床在强度等方面的性... 介绍了成都东站扩建工程的概况,成都粘土对工程结构物(路基)的危害,分析了石灰与土的反应机理。在文献〔1〕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对成都东站扩建工程石灰土基床进行了系统的现场试验,分析了不同含灰率的石灰土基床在强度等方面的性质变化规律。试验研究资料表明,含灰率为10%的成都粘土石灰土基床优于含灰率为16%的成都粘土石灰土基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都粘 裂隙(膨胀) 石灰 路基基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termining representative elementary volume size of in-situ expansive soils subjected to drying-wetting cycles through field test 被引量:5
9
作者 CHENWei LI Guo-wei +3 位作者 HOU Yu-zhou WU Jian-tao YUAN Jun-ping Andrew Cudzo AMENUVOR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10期3246-3259,共14页
Cracks resulting from cyclic wetting and drying of expansive soils create discontinuities and anisotropy in the soil.The representative elementary volume(REV)defined by the continuous-media theory cannot be applied to... Cracks resulting from cyclic wetting and drying of expansive soils create discontinuities and anisotropy in the soil.The representative elementary volume(REV)defined by the continuous-media theory cannot be applied to cracked expansive soils that are considered discontinuous media.In this study,direct shear tests of three different scales(30 cm^(2),900 cm^(2),1963 cm^(2))and crack image analysis were carried out on undisturbed soil samples subjected to drying-wetting cycles in-situ.The REV size of expansive soil was investigated using the crack intensity factor(CIF)and soil cohesion.The results show that soil cohesion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sample area,and the development of secondary cracks further exacerbated the size effect of sample on cohesion of the soil.As shrinkage cracks developed,the REV size of the soil gradually increased and plateaued after 3−5 cycles.Under the same drying-wetting cycle conditions,the REV size determined using soil cohesion(REV-C)is 1.75 to 2.97 times the REV size determined using CIF(REV-CIF).Under the influence of shrinkage cracks,the average CIF i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REV size determined using different maximum permissible errors,with the coefficient of correlation greater than 0.9.A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REV-C based on crack image analysis is proposed,and the REV-C of expansive soil in the study area under different exposure times is give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presentative elementary volume(REV) drying-wetting cycles expansive soil crack intensity factor(CIF) COHESION crack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nsaturated expansive soil fissure characteristics combined with engineering behaviors 被引量:14
10
作者 李雄威 王勇 +1 位作者 俞竞伟 王艳丽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12期3564-3571,共8页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e surface fissure ratio, moisture content, seepage coefficient and deformation modulus of field unsaturated expansive soil in Nanning, Guangxi Province, China, was obtained by a direct or indi...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e surface fissure ratio, moisture content, seepage coefficient and deformation modulus of field unsaturated expansive soil in Nanning, Guangxi Province, China, was obtained by a direct or indirect method. Digital images of expansive soil of the surface fissure with different moisture contents were analyzed with the binarization statistic method. In addition, the fissure fractal dimension was computed with a self-compiled program. Combined with in situ seepage and loading plate tests,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e surface fissure ratio, moisture content, seepage coefficient and deformation modulus was initially established. The surface fissure ratio and moisture content show a linear relation, "y=-0.019 1x+1.028 5" for rufous expansive soil and "y=-0.07 1x+2.610 5" for grey expansive soil. Soil initial seepage coefficient and surface fissure ratio show a power function relation, "y=1× 10^-9exp(15.472x)" for rufous expansive soil and "y=5× 10^-7exp(4.209 6x)" for grey expansive soil. Grey expansive soil deformation modulus and surface fissure ratio show a power fimction relation of "y=3.935 7exp(0.993 6x)". Based on the binarization and fractal dimension method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urface fissure statistics can depict the fissure distribution in the view of two dimensions. And the evolvement behaviors of permeability and the deformation modulus can indirectly describe the developing state of the fissure. The analysis reflects that the engineering behaviors of unsaturated expansive soil are objectively influenced by fiss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xpansive soil surface fissure ratio fractal dimension PERMEABILITY deformation modulu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