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膨胀倍率低温热膨胀微球的制备 被引量:2
1
作者 陈国顺 柴延军 +4 位作者 卞嘉祺 孙建春 杨维成 徐玄之 李雪坤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56-162,共7页
采用悬浮聚合法,以低沸点异戊烷为发泡剂,丙烯腈(AN)、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甲基丙烯酸丁酯(BMA)、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为共聚单体,氢氧化镁为分散剂,制备了低起始发泡温度的低温热膨胀微球。通过动态光散射激光粒度仪、光学显微镜... 采用悬浮聚合法,以低沸点异戊烷为发泡剂,丙烯腈(AN)、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甲基丙烯酸丁酯(BMA)、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为共聚单体,氢氧化镁为分散剂,制备了低起始发泡温度的低温热膨胀微球。通过动态光散射激光粒度仪、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热机械分析等表征方法对热膨胀微球的形貌及热膨胀性能进行对比分析,最终确定了影响微球发泡性能的主要因素为发泡剂用量、交联剂种类及聚合物组成。结果表明,当m(AN)∶m(MMA)∶m(BMA)∶m(HEMA)=2∶5∶1∶2、引发剂过氧化过氧化苯甲酰(BPO)质量分数为0.5%、交联剂邻苯二甲酸二丙烯酯(DAP)质量分数为0.3%、异戊烷质量分数为30%、聚合转速为400 r/min时,可制备出发泡温度为62.3~144.1℃,膨胀直径倍率为3.75的高膨胀倍率低温热膨胀微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温度 膨胀微球 膨胀倍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膨胀石墨干扰8毫米波特性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任慧 焦清介 崔庆忠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94-997,共4页
研究了膨胀石墨对8 mm电磁波的干扰特性,指出膨胀石墨的膨胀尺度是影响遮蔽效果的重要参量,并依据毫米波雷达的衰减机制确定了酸化石墨的粒径与厚度。应用扫描电镜观测样品膨胀前后的表观形貌。以H2SO4—CH3COOH—GIC为例,对膨胀石墨型... 研究了膨胀石墨对8 mm电磁波的干扰特性,指出膨胀石墨的膨胀尺度是影响遮蔽效果的重要参量,并依据毫米波雷达的衰减机制确定了酸化石墨的粒径与厚度。应用扫描电镜观测样品膨胀前后的表观形貌。以H2SO4—CH3COOH—GIC为例,对膨胀石墨型气溶胶的粒度分布、沉降速度及其在8 mm波频段内的衰减率进行了测试、计算与分析,研究了膨胀倍率随膨化温度、时间变化的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膨胀石墨是一种高效、新颖的发烟剂,对军用毫米波雷达(36 GHz)干扰作用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非金属材料 军事化学与烟火技术 膨胀石墨 干扰 毫米波 膨胀倍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升温机制对膨胀型防火涂层隔热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王玲玲 孙毅 +1 位作者 范光明 李国强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1-107,共7页
对水溶性(W型)和溶剂型(S型)这2种膨胀型钢结构防火涂层在ISO 834标准火及3条非标准火升温曲线下的隔热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其中3条非标准火曲线的升温速率及最高温度均低于标准火.试验结束后对不同升温机制下防火涂层的膨胀倍率和膨胀... 对水溶性(W型)和溶剂型(S型)这2种膨胀型钢结构防火涂层在ISO 834标准火及3条非标准火升温曲线下的隔热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其中3条非标准火曲线的升温速率及最高温度均低于标准火.试验结束后对不同升温机制下防火涂层的膨胀倍率和膨胀层的泡孔结构进行定性对比分析,并根据隔热性能试验中温度的测量结果计算防火涂层的等效导热系数,用以对不同升温机制下防火涂层的隔热性能进行定量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升温速率影响膨胀-固化阶段气体的逸出率,进而对防火涂层的膨胀倍率产生影响;升温速率不同,发泡剂分解释放气体的时间与熔融态涂层黏滞性的匹配度不同,炭层的泡孔尺寸不同;膨胀倍率越大,泡孔尺寸越小,炭层的隔热性能越好;与标准火下防火涂层的等效导热系数相比,非标准火下防火涂层的等效导热系数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最大差异为65%(W型)和35%(S型);用标准火下膨胀型防火涂层隔热性能的检测结果来指导非标准火(火场温度和升温速率均比标准火低)下防火涂层的设计将导致不安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型防火涂层 升温机制 膨胀倍率 泡孔尺寸 等效导热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性环氧树脂膨胀型防火涂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孙鹏 崔凯圆 +1 位作者 张诚 欧阳密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193-7199,7220,共8页
研究了水性环氧树脂膨胀型防火涂料配方中各组分及其添加量(质量分数/%)对涂层防火性能的影响;对膨胀型阻燃剂(IFR):聚磷酸铵(APP)、三聚氰胺(MEL)、季戊四醇(PER)进行了正交试验并对膨胀石墨(EG)进行了单因素变量实验。采用TG-DTG、DSC... 研究了水性环氧树脂膨胀型防火涂料配方中各组分及其添加量(质量分数/%)对涂层防火性能的影响;对膨胀型阻燃剂(IFR):聚磷酸铵(APP)、三聚氰胺(MEL)、季戊四醇(PER)进行了正交试验并对膨胀石墨(EG)进行了单因素变量实验。采用TG-DTG、DSC和FT-IR等手段分析研究了防火涂料的热稳定性及燃烧后的炭层组分,得到优化的防火涂料配方。结果表明,选用水性环氧树脂复配(m(E51)∶m(E20)=3∶2)为成膜物质,膨胀型阻燃剂和膨胀石墨的添加量分别为ω(APP)=26%、ω(MEL)=12%、ω(PER)=10%、ω(EG)=4%时涂层的极限耐火时间可达到31.7 min,膨胀倍率11.7倍,膨胀炭层完整、致密;防火涂料最大分解速率对应的温度为331.4℃,膨胀型阻燃剂在200~350℃间完成分解,800℃时残碳量为49.9%,主要由聚芳环、磷酸酯类有机化合物及焦磷酸钛等无机物构成。添加钛白、氢氧化镁及矿物纤维能有效提高涂层的防火性能和膨胀炭层的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环氧树脂 膨胀型防火涂料 极限耐火时间 膨胀倍率 耐火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火膨胀密封件关键特性评价试验研究
5
作者 杨亮 庄爽 赵婧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698-1701,共4页
对防火膨胀密封件产品标准化体系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对比,介绍了现行产品性能评价体系的发展演变过程,就产品关键性能指标进行了试验方法和评定依据的试验研究,分析了主要试验过程对评价结果的影响方式和程度。以膨胀性能和烟气生成特性... 对防火膨胀密封件产品标准化体系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对比,介绍了现行产品性能评价体系的发展演变过程,就产品关键性能指标进行了试验方法和评定依据的试验研究,分析了主要试验过程对评价结果的影响方式和程度。以膨胀性能和烟气生成特性为切入点,提出了试验过程优化方式和改进方案,试验证明,优化后的产品试验方法对产品关键特性参数的评价方式更为科学准确,且数据重复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火膨胀密封件 膨胀倍率 发烟密度 标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物填料对水性超薄型防火涂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戴旭泽 郭春丽 +2 位作者 郝海东 曹守发 马建超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03-512,共10页
【目的】研究不同矿物填料及其复配比例对水性超薄型防火涂料性能的影响。【方法】以水性环氧/纯丙复配乳液作成膜物质;聚磷酸铵、季戊四醇、三聚氰胺作膨胀体系;钛白粉(TiO_(2))、煤矸石(CG)、膨润土(BT)、水滑石(LDH)作矿物填料进行了... 【目的】研究不同矿物填料及其复配比例对水性超薄型防火涂料性能的影响。【方法】以水性环氧/纯丙复配乳液作成膜物质;聚磷酸铵、季戊四醇、三聚氰胺作膨胀体系;钛白粉(TiO_(2))、煤矸石(CG)、膨润土(BT)、水滑石(LDH)作矿物填料进行了XRF、TG、FTIR和SEM分析。【结果】结果显示:单一矿物填料的防火性能由强到弱排序为TiO_(2),CG,BT,LDH.单一TiO_(2)填料防火涂料燃烧80min炭层膨胀倍率达到13.6,钢板背温为274.9℃,其炭层结构存在强度弱的问题。复配矿物填料能够达到高效防火、节能低耗、经济环保的目标,同时为矿物填料的高值化利用提供了一种新途径。当TiO_(2)、BT、LDH复配质量比为6∶2∶2时,燃烧炭层膨胀倍率为14.9,钢板背温仅为268.8℃;TiO_(2)、BT、CG复配质量比为8∶1∶1时,膨胀倍率为14.5,钢板背温仅为261.0℃,防火性能优于单一矿物填料。扫描电镜观测发现,BT、CG和LDH的加入使炭层表面结构更致密,结构更坚固。红外光谱分析可知,炭层的残留物中存在磷化物和金属氧化物,炭层结构强度增强。热重分析两种防火涂料的残炭量依次为36.35%、36.92%,炭层热屏蔽性能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超薄型防火涂料 矿物填料 膨胀倍率 钢板背温 煤矸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膜物质对水性超薄型防火涂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郝海东 王雨昕 +3 位作者 张思宇 郭精茂 王欣 马建超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47-256,共10页
以膨胀倍率和钢板背温为考察指标,探究成膜物质环氧乳液、纯丙乳液、苯丙乳液等对水性超薄型防火涂料耐火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复合环氧乳液∶纯丙乳液质量比1∶1成膜物质的防火涂料膨胀倍率最高,为14.4,燃烧80 min时钢板背温最低,为28... 以膨胀倍率和钢板背温为考察指标,探究成膜物质环氧乳液、纯丙乳液、苯丙乳液等对水性超薄型防火涂料耐火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复合环氧乳液∶纯丙乳液质量比1∶1成膜物质的防火涂料膨胀倍率最高,为14.4,燃烧80 min时钢板背温最低,为284.3℃,防火性能最佳。表征表明该成膜物质软化温度与膨胀(P-C-N)体系分解温度相匹配,可有效包裹P-C-N体系产生的气体,促进炭层形成多孔结构,阻滞热量传递;在燃烧中成膜物质等有机物分解完全,且多孔炭层表面含有TiO2及TiP2O7无机物组分,进一步增强其热屏蔽性和抗氧化性,最终残留重量为28.18%,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超薄型防火涂料 成膜物质 膨胀倍率 钢板背温 耐火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