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膨化大豆粉的生产加工技术及在饲料中的应用
1
作者 曾红卫 汤金甫 季茂忠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2-55,69,共5页
为给膨化大豆粉相关产品的开发和应用提供参考,根据生产实践经验,总结了在无抗大环境下膨化大豆粉的生产加工技术、关键设备和关键指标控制,并对膨化大豆粉在仔猪、奶牛、水产和家禽饲料中的应用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原料大豆经除杂、... 为给膨化大豆粉相关产品的开发和应用提供参考,根据生产实践经验,总结了在无抗大环境下膨化大豆粉的生产加工技术、关键设备和关键指标控制,并对膨化大豆粉在仔猪、奶牛、水产和家禽饲料中的应用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原料大豆经除杂、破碎、粉碎、调质、膨化、冷却、干燥、破碎等工艺生产膨化大豆粉,膨化大豆粉生产关键设备包括原料破碎机、锤片式粉碎机、调质器、膨化机、翻板冷却器、成品破碎机等。膨化大豆粉关键指标为抗营养因子(脲酶活性0.01~0.03 U/g)、氢氧化钾蛋白质溶解度(75%~80%)、脂肪(17%~20%)、粗蛋白质(35%~39%)、水分(≤12%)、颗粒度(0.85 mm筛网过筛率≥90%)等,可通过调节工艺参数和加工工艺等方式,控制关键指标。膨化大豆粉可用于仔猪、奶牛、水产、家禽的饲料中,具有促进消化吸收、提高生产性能等优点。综上,膨化大豆粉生产工艺简单,同时对提高养殖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化大豆粉 抗营养因子 饲料 无抗 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制剂对13~17日龄滩羊消化膨化大豆粉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善庭 王永军 +2 位作者 田秀娥 陈亮 黄玉邦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7期8492-8493,8495,共3页
试验采用单因子随机分组设计,将20只4日龄、健康无病、体重相近的滩羊公羔随机分为A、B、C、D 4个处理,5次重复。处理A,对照组,饲喂膨化大豆粉;处理B,膨化大豆粉+中性蛋白酶5000 U/kg;处理C,膨化大豆粉+α-淀粉酶4000 U/kg;处理D,膨... 试验采用单因子随机分组设计,将20只4日龄、健康无病、体重相近的滩羊公羔随机分为A、B、C、D 4个处理,5次重复。处理A,对照组,饲喂膨化大豆粉;处理B,膨化大豆粉+中性蛋白酶5000 U/kg;处理C,膨化大豆粉+α-淀粉酶4000 U/kg;处理D,膨化大豆粉+脂肪酶4000 U/kg。采用全收粪法进行消化代谢试验,分析测定13-17日龄滩羊羔羊对膨化大豆粉中干物质、有机物、粗蛋白质、粗脂肪及无氮浸出物的表观消化率。试验结果表明:添加酶制剂可不同程度地提高羔羊对膨化大豆粉中干物质、有机物、粗蛋白质、粗脂肪和无氮浸出物的表观消化率。其中5000 U/kg中性蛋白酶组粗蛋白表观消化率较对照组、淀粉酶组和脂肪酶组分别提高了8.45、6.66和6.68个百分点,差异均显著(P〈0.05);4000 U/kgα-淀粉酶组无氮浸出物表观消化率较对照组、蛋白酶组和脂肪酶组分别提高了5.66、6.88和6.54个百分点,差异均显著(P〈0.05);4000 U/kg脂肪酶组粗脂肪表观消化率较对照组、蛋白酶组和淀粉酶组分别提高了4.73、4.13和4.88个百分点,差异均显著(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制剂 滩羊 羔羊 膨化大豆粉 养分表观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铜和酵母铜对膨化大豆粉中油脂氧化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张冬冬 郭子好 +1 位作者 晏冬华 方华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5-18,22,共5页
无机微量金属元素能够促进油脂的氧化,其中以铜离子促氧化能力最强。为研究硫酸铜和酵母铜对油脂氧化的影响,研究以膨化大豆粉为底物,共设计5个试验组,跟踪监测每组每周油脂氧化相关指标。试验结果表明,添加硫酸铜组较对照组明显促进膨... 无机微量金属元素能够促进油脂的氧化,其中以铜离子促氧化能力最强。为研究硫酸铜和酵母铜对油脂氧化的影响,研究以膨化大豆粉为底物,共设计5个试验组,跟踪监测每组每周油脂氧化相关指标。试验结果表明,添加硫酸铜组较对照组明显促进膨化大豆粉中油脂的氧化,表现为酸价、过氧化值和丙二醛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分别是对照组的1.23倍、1.29倍和1.21倍。而添加酵母铜组与硫酸铜组相比能够显著减缓膨化大豆粉中油脂的氧化(P<0.05),其过氧化值、酸价和丙二醛含量较硫酸铜组差异显著(P<0.05)分别降低了14、20和16%。酵母铜减缓油脂氧化效果与硫酸铜加抗氧化剂共同作用效果相当。试验结果可为饲料中如何添加使用铜提供一定的参考,具有较好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铜 硫酸铜 膨化大豆粉 酸价 过氧 丙二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线近红外光谱仪在膨化大豆粉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王鲁飞 董迎章 +3 位作者 周梅升 周海 杨龙娟 时圣爱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5-136,152,共3页
为了指导生产,实现膨化大豆粉生产线在线检测水分、粗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在膨化大豆粉生产线安装近红外光谱仪,并将在线检测数据与国标方法(人工取样)检测数据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线近红外光谱仪测定膨化大豆粉样品的水分、粗蛋白... 为了指导生产,实现膨化大豆粉生产线在线检测水分、粗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在膨化大豆粉生产线安装近红外光谱仪,并将在线检测数据与国标方法(人工取样)检测数据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线近红外光谱仪测定膨化大豆粉样品的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含量结果与国标方法接近,符合国标允许误差要求;配套的全自动镜头吹扫系统可有效去除黏附在采集窗口上的膨化大豆粉,保证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实践证明,将在线近红外光谱仪应用于膨化大豆粉生产上,完全能满足膨化大豆粉加工行业在线实时监控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化大豆粉 近红外光谱 实时监控 水分 粗蛋白质 粗脂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膨化全脂大豆粉饲喂哺乳仔猪的效果 被引量:4
5
作者 宋时光 林海 +2 位作者 陈鸿鹏 林荫海 李迎国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5-15,共1页
关键词 哺乳仔猪 全脂大豆 饲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膨化全脂大豆粉替代豆粕和油脂使用时经济效益评价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李连生 《广东饲料》 1999年第2期21-22,共2页
使用膨化全脂大豆粉(以下称大豆粉)配合畜禽饲料,特别是生产肉禽饲料具有许多优点:1.大豆粉是一种高蛋白、高能量饲料,其营养成分与生大豆相似,但水分较低,养分相对较高;2.加工大豆粉的费用比先从大豆取油,再往饲料中添加油... 使用膨化全脂大豆粉(以下称大豆粉)配合畜禽饲料,特别是生产肉禽饲料具有许多优点:1.大豆粉是一种高蛋白、高能量饲料,其营养成分与生大豆相似,但水分较低,养分相对较高;2.加工大豆粉的费用比先从大豆取油,再往饲料中添加油脂要经济得多;3.饲料生产企业省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脂大豆 大豆 饲料 豆粕 油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膨化全脂大豆的营养价值及其在家禽饲料中的应用
7
作者 吴岳 韩惠雯 +2 位作者 阙宁磊 陈翰光 唐忠明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16-17,共2页
随着家禽业饲养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对全价配合饲料的营养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无论是肉用仔鸡、肉鸭或高温季节的产蛋期蛋鸡,均要求摄入高能高蛋白的全价料.目前较为普遍的做法是只能通过在饲料中添加油脂来达到饲料的能量水平,既复杂了... 随着家禽业饲养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对全价配合饲料的营养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无论是肉用仔鸡、肉鸭或高温季节的产蛋期蛋鸡,均要求摄入高能高蛋白的全价料.目前较为普遍的做法是只能通过在饲料中添加油脂来达到饲料的能量水平,既复杂了饲料加工工艺,又大幅度提高了饲料的原料成本和加工成本.为了降低饲料成本,提高家禽业的经济效益,现在人们逐渐采用全脂膨化大豆粉来代替各种蛋白质饲料及油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化大豆粉 家禽 饲料 营养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脂膨化大豆质量控制初探
8
作者 吴岳 韩惠雯 李凤英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30-30,共1页
在配合饲料中,蛋白质饲料是一种重要的原料,它直接影响了配合饲料的成本价格和内在质量.大豆是理想的高热能、高蛋白质原料之一,据测定全脂大豆种子中粗蛋白质含量在36%以上,粗脂肪含量在17%以上,粗纤维含量5.6%,粗灰分含量4.2%,其中赖... 在配合饲料中,蛋白质饲料是一种重要的原料,它直接影响了配合饲料的成本价格和内在质量.大豆是理想的高热能、高蛋白质原料之一,据测定全脂大豆种子中粗蛋白质含量在36%以上,粗脂肪含量在17%以上,粗纤维含量5.6%,粗灰分含量4.2%,其中赖氨酸含量可达2.77%.但是,生大豆中含有许多抗营养因子,如:胰蛋白酶抑制因子、皂角苷、红血球凝集素等,不利于畜禽的消化吸收,使饲料的代谢能降低,还使动物泻痢、胰腺肿大,影响了畜禽的生产性能,由于这些抗营养因子对热都不稳定,通过加热可以破坏它们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化大豆粉 蛋白质 饲料 营养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辅助乳化制备姜黄素脂肪乳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江连洲 孙铭悦 +3 位作者 佟晓红 成晓祎 崔文玉 王欢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346-354,共9页
选用碱性蛋白酶辅助乳化,利用酶解膨化大豆粉产生的蛋白和磷脂作为乳化剂制备了天然姜黄素脂肪乳。通过流体动力学半径及其分布的测量、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和荧光光谱分析等来表征脂肪乳粒径、电位、微观结构及脂肪乳内蛋白的荧光强... 选用碱性蛋白酶辅助乳化,利用酶解膨化大豆粉产生的蛋白和磷脂作为乳化剂制备了天然姜黄素脂肪乳。通过流体动力学半径及其分布的测量、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和荧光光谱分析等来表征脂肪乳粒径、电位、微观结构及脂肪乳内蛋白的荧光强度变化,以氧化稳定性、包埋率和生物利用率来评价脂肪乳的稳定性能和对姜黄素的负载效果。结果表明,随着姜黄素添加量的增加,脂肪乳平均粒径先增加、后趋于稳定,在添加量为0.6%时,平均粒径为1127.42 nm,电位绝对值最大,为38.67 mV。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乳液中油滴和蛋白分布比较均匀,形成了包裹较好的液滴。在0.6%添加量下的脂肪乳储存14 d时的氧化稳定性最好,POV值最小,仅为3.15 mmol/kg,储存21 d时TBARS值为0.56 mmol/kg;姜黄素包埋率高达72.58%,经体外消化后生物利用率为55.22%。荧光光谱分析表明,过量的姜黄素会使脂肪乳中蛋白质的荧光强度显著降低。因此,在姜黄素添加量为0.6%时,通过酶辅助法可制备稳定性较高、运载效果较好的脂肪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化大豆粉 姜黄素 脂肪乳 酶解 运载体系 营养递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