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地区粮油作物生育期的农业气候条件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贺芳芳 汪治澜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1999年第1期16-21,共6页
80年代以来,上海气候渐趋变暖,农业措施及作物品种亦随之不断适应和发展,对小麦、单季稻、油菜来说,原有的上海农业气候条件评价已不能适应上海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为此,我们根据1981~1997年气象资料及产量资料,应用... 80年代以来,上海气候渐趋变暖,农业措施及作物品种亦随之不断适应和发展,对小麦、单季稻、油菜来说,原有的上海农业气候条件评价已不能适应上海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为此,我们根据1981~1997年气象资料及产量资料,应用产量与天气条件对比法及因子膨化法,找出影响产量高低的主要气候因子,得出气候产量与主要气候因子的回归关系式,并结合丰歉年资料对比法分析出三种作物全生育期内各个关键期的农业气候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 粮油作物 气候产量 膨化因子 不利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isher判别的南方双季稻低温灾害等级预警 被引量:14
2
作者 吴立 霍治国 +4 位作者 杨建莹 肖晶晶 张蕾 于彩霞 张桂香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96-406,共11页
为了建立南方双季稻低温灾害综合预测预警技术体系,基于南方双季稻种植区1961 2010年708个气象站的逐日气象资料、水稻生育期资料和低温灾害发生的气象行业标准,采用Fishe r判别分析法、因子膨化法、相关性分析法,利用SPSS软件构建早稻... 为了建立南方双季稻低温灾害综合预测预警技术体系,基于南方双季稻种植区1961 2010年708个气象站的逐日气象资料、水稻生育期资料和低温灾害发生的气象行业标准,采用Fishe r判别分析法、因子膨化法、相关性分析法,利用SPSS软件构建早稻春季低温灾害高风险区(Ⅰ区)未来10 d、晚稻寒露风高风险区(Ⅰ区)、主灾区(Ⅱ区)未来5 d的低温灾害发生等级逐日滚动预警模型。其中,1961 2009年资料用于模型构建和回代检验,2010年资料用于模型的外延预测。结果表明:早稻、晚粳稻、晚籼稻Ⅰ区平均外延预测基本一致准确率分别达到90.5%,74.2%,80.3%,晚粳稻、晚籼稻Ⅱ区平均外延预测基本一致准确率分别为89.4%和80.3%。构建的南方双季稻低温灾害逐日滚动预警模型的外延预测基本一致准确率多超过80%,等级预测检验误差总体上在1个等级以内,模型评价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季稻 低温灾害 因子 FISHER判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小麦条锈病长期预报模型比较研究 被引量:28
3
作者 姜燕 霍治国 +1 位作者 李世奎 柏秦凤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9-113,共5页
选择上年1月至当年4月为预报时段,采用预报因子膨化技术,将大气环流特征量按月依次组合成不同时段,计算出不同膨化时段的74项大气环流特征量距平值。从这些值中选出与全国小麦条锈病发病面积率距平相关显著的关键时段关键环流因子,建立... 选择上年1月至当年4月为预报时段,采用预报因子膨化技术,将大气环流特征量按月依次组合成不同时段,计算出不同膨化时段的74项大气环流特征量距平值。从这些值中选出与全国小麦条锈病发病面积率距平相关显著的关键时段关键环流因子,建立了全国小麦条锈病发病面积率距平预报模型Ⅰ。与未采用因子膨化技术建立的预报模型Ⅱ相比,模型I的预报准确率有显著的提高。同时发现,大气环流特征量与全国小麦条锈病发生流行之间存在着很好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条锈病 大气环流特征量 因子 发病面积率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