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原位结晶苯膦酸锆膜的油水分离网的制备及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李钦涛 孙文 +2 位作者 张芹 潘惠芬 徐杰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64-470,共7页
运用水热法在铜网表面原位结晶生长苯膦酸锆,获得微纳米级粗糙结构,且苯环排列在苯膦酸锆表面的最外层,使铜网具有超疏水和超亲油的性质,无需任何低表面能物质修饰,即可对油水混合物进行分离.苯膦酸锆层与基底存在一定的结合力,具有机... 运用水热法在铜网表面原位结晶生长苯膦酸锆,获得微纳米级粗糙结构,且苯环排列在苯膦酸锆表面的最外层,使铜网具有超疏水和超亲油的性质,无需任何低表面能物质修饰,即可对油水混合物进行分离.苯膦酸锆层与基底存在一定的结合力,具有机械稳定性;同时又具有抗酸碱的化学稳定性.这种油水分离网不仅能够实现油水混合物的分离,还可以实现乳化油的油水分离,在实际生产运用过程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疏水 超亲油 油水分离 膦酸锆 乳化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硅柱撑磺化磷酸-苯膦酸锆的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3
2
作者 肖进兵 徐金锁 +1 位作者 唐颐 高滋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8期1259-1261,共3页
以磷酸 -苯膦酸锆为层板 ,合成并表征了硅柱撑的层柱磷酸 -苯膦酸锆 ,并磺化了其中的苯环 .磺化后的产物具有较高的酸量 ,在酯化反应中催化活性与硫酸相当 .
关键词 膦酸锆 磺化 酯化 硅柱撑 层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烷基单胺对层状甘氨酸-N,N-双甲基膦酸锆的插层(英文) 被引量:3
3
作者 杨新斌 傅相锴 +1 位作者 曾仁权 隋岩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26-330,共5页
The layered zirconium glycine-N,N-dimethylphosphonate (ZGDMP) was prepared and the intercalation behavior of n-alkylmonoamines was investigated. The X-ray diffraction powder patterns demonstrated that the n-alkylmonoa... The layered zirconium glycine-N,N-dimethylphosphonate (ZGDMP) was prepared and the intercalation behavior of n-alkylmonoamines was investigated. The X-ray diffraction powder patterns demonstrated that the n-alkylmonoamines were taken up in one step and there were no other intermediate phases. The interlayer distance correlated with the number of carbon atoms of the n-alkylmonoamine chains. The n-alkylmonoamines were intercalated into ZGDMP in such a way that the protons of the interlayer -CO2H groups were replaced by the terminal -NH3+ of the protonated n-alkylmonoamines. The intercalated n-alkylmonoamines were released from the lamellar ZGDMP at temperature of 150 to 25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氨-N N-双甲基膦酸锆 插层 正烷基单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有机膦酸锆对铀(VI)的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张志宾 黄剑 +3 位作者 陈海军 曹小红 王有群 刘云海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0年第2期187-193,共7页
以氨基三亚甲基叉膦酸(ATMPA)和ZrOCl2为前驱体,利用水热法成功制备有机膦酸锆(Zr-ATMPA),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表征Zr-ATMPA的微观结构和表面物理化学性质,并通过批实验研究溶液pH值... 以氨基三亚甲基叉膦酸(ATMPA)和ZrOCl2为前驱体,利用水热法成功制备有机膦酸锆(Zr-ATMPA),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表征Zr-ATMPA的微观结构和表面物理化学性质,并通过批实验研究溶液pH值、离子强度、接触时间、铀浓度和温度对Zr-ATMPA吸附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Zr-ATMPA对U(VI)的吸附性能受pH值影响,最佳吸附pH值为5.0,而不受离子强度影响,为内层络合;平衡吸附时间为120 min;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模型,Zr-ATMPA对U(VI)的饱和吸附容量高达238.10 mg/g,明显大于ZrPO4,且结合能(ED-R)介于8~20 kJ/mol,即Zr-ATMPA对U(VI)为化学吸附,自发吸热过程。Zr-ATMPA有望用于去除放射性废水中的U(V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膦酸锆 吸附 放射性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用三羧基丁烷膦酸锆/磺化杂萘联苯聚醚酮复合质子交换膜 被引量:1
5
作者 黄绵延 王志涛 +2 位作者 许莉 王亚权 王宇新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781-786,共6页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property of sulfonated poly(pathalazinone ether ketone)(SPPEK)membrane of high sulfonation degree,proton conductor zirconium tricarboxybutylphosphonate[Zr(PBTC)]was used and incorporated into 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property of sulfonated poly(pathalazinone ether ketone)(SPPEK)membrane of high sulfonation degree,proton conductor zirconium tricarboxybutylphosphonate[Zr(PBTC)]was used and incorporated into SPPEK to prepare Zr(PBTC)/SPPEK composite membranes for direct methanol fuel cell(DMFC).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dditive could reduce the water swelling and methanol permeability of membranes efficiently without sacrificing its conductivity.DMFC single cell performance demonstrated that the 30%(mass)Zr(PBTC)/SPPEK composite membrane was better than the pristine SPPEK membrane for its reduced swelling and consequently improved dimensional sta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化杂萘联苯聚醚酮 膦酸锆 复合膜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磷酸苯膦酸锆及其磺化衍生物的结构特征和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义建军 李峰 +2 位作者 杜以波 DGEvans 段雪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83-88,共6页
制备了亚磷酸苯膦酸锆Zr(C6H5PO3)2-x(HPO3)x·nH2O(Pi-ZrPP)和磷酸磺酸基苯膦酸锆Zr(HSO3C6H4PO3)2-x(HPO4)x·nH2O(ZrSP)。X射线粉末衍射法证明,它... 制备了亚磷酸苯膦酸锆Zr(C6H5PO3)2-x(HPO3)x·nH2O(Pi-ZrPP)和磷酸磺酸基苯膦酸锆Zr(HSO3C6H4PO3)2-x(HPO4)x·nH2O(ZrSP)。X射线粉末衍射法证明,它们都具有典型的层状结构。如在不同条件下制得Pi-ZrPP的层间距有两种,分别为1.51nm和1.06nm左右,ZrSP的层间距为1.61nm。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热失重分析法研究了Pi-ZrPP和ZrPP的结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磷膦酸锆 磺化 结构 催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晶态层状苯乙胺-N,N-双甲基膦酸锆的合成及层间距异常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邹晓川 傅相锴 +3 位作者 李跃东 龚必伟 陈俊显 涂小波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90-295,共6页
本文用氢氟酸络合法合成了高结晶度的苯乙胺-N,N-双甲基膦酸锆(ZBEDP),用1HNMR、31PNMR、FTIR、TG-DSC、XRD和SEM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和形貌分析。热重研究表明该化合物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直到400℃层状结构才开始破坏。XRD和SEM结果表... 本文用氢氟酸络合法合成了高结晶度的苯乙胺-N,N-双甲基膦酸锆(ZBEDP),用1HNMR、31PNMR、FTIR、TG-DSC、XRD和SEM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和形貌分析。热重研究表明该化合物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直到400℃层状结构才开始破坏。XRD和SEM结果表明ZBEDP具有典型的层状结构,其层间距(1.70nm)比α-ZrP(0.76nm)增加了0.94nm。有趣的是ZBEDP的层间距比少一个C原子的苄胺-N,N-双甲基膦酸锆(ZBMDP)减少了0.06nm,与烷胺双膦酸锆的层间距线性关系相反。ZBEDP层间距反常现可能是-NCH2CH2C6H5部分在层板间的空间排列不同于ZBMDP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胺 苯乙胺-N N-双甲基 苯乙胺-N N-双甲基膦酸锆 层状化合物 层间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磺化苯膦酸锆催化反应研究 被引量:23
8
作者 傅相锴 罗必奎 雷庆英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6-9,共4页
本文首次对碘化苯膦酸锆催化酯化、缩醛、缩酮、醚化、醇脱水成烯等典型有机反应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反应收率均在90%以上。使用该催化剂,操作方便,后处理简单,无废酸液排放,催化剂可重复使用和再生,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新型固体酸... 本文首次对碘化苯膦酸锆催化酯化、缩醛、缩酮、醚化、醇脱水成烯等典型有机反应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反应收率均在90%以上。使用该催化剂,操作方便,后处理简单,无废酸液排放,催化剂可重复使用和再生,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新型固体酸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化苯膦酸锆 固体催化剂 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性膦酸锆的原位合成与表征
9
作者 黄坤林 于吉红 +2 位作者 王光美 郭敏 徐如人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990-1992,共3页
The crystalline chiral zirconium phosphonates with α, γ-type structure, formulated as Zr(PO 4) 0.6(HPO 4) 0.1(O 3PCH 2NHC 4H 7COO-) 0.55(O 3PCH 2NHC 3H 7COOH) 0.55F 0.55·H 2O(mix-ZrPMP, [α] 25 D=-36°) and... The crystalline chiral zirconium phosphonates with α, γ-type structure, formulated as Zr(PO 4) 0.6(HPO 4) 0.1(O 3PCH 2NHC 4H 7COO-) 0.55(O 3PCH 2NHC 3H 7COOH) 0.55F 0.55·H 2O(mix-ZrPMP, [α] 25 D=-36°) and Zr(PO 4) 0.6(HPO 4) 0.1(O 3PCH 2NHCH 2SC 2H 3COO-) 0.55(O 3PCH 2NHCH 2S-C 2H 3COOH) 0.55F 0.55·2.0H 2O(mix-ZrPMT, [α] 25 D=-39°), were obtained in situ by reaction of N-phosphonomethyl-L-proline(H 3PMP) and N-phosphonomethyl-1,3-thiazolidine-4-carboxylic acid(H 3PMTA) with ZrOCl 2·8H 2O in the presence of HF at 90 ℃, respectively. The heterocycle thiazolidine was integrated onto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Of mix-ZrPMP and mix-ZrPMT, the CO 2H, CO- 2 and NH+ groups are remained in layered structures of mixed-typ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 手性膦酸锆 原位合成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介孔氨基三亚甲基膦酸锆的合成及其担载铁催化剂的甲醛催化氧化活性 被引量:3
10
作者 贾云洁 李明磊 +4 位作者 崔纪利 刘亮 王润伟 义建军 徐庆红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65-473,共9页
以氧氯化锆和氨基三亚甲基膦酸(ATMP)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型介孔材料氨基三亚甲基膦酸锆(NTAZP)。使用XRD、FTIR、TG-DTA和SEM等手段对所合成的介孔材料进行了结构表征和形貌分析。然后以NTAZP为载体,用Fe(NO3)3水溶液处理,得到担载Fe3+... 以氧氯化锆和氨基三亚甲基膦酸(ATMP)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型介孔材料氨基三亚甲基膦酸锆(NTAZP)。使用XRD、FTIR、TG-DTA和SEM等手段对所合成的介孔材料进行了结构表征和形貌分析。然后以NTAZP为载体,用Fe(NO3)3水溶液处理,得到担载Fe3+的氨基三亚甲基膦酸锆。研究结果表明,Fe3+被吸附到载体孔道中后,NTAZP结构未被破坏,Fe3+离子与NTAZP孔壁骨架上的N发生了配位作用。铁担载NTAZP(NTAZP-Fe3+)对甲醛氧化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催化反应条件温和,催化剂稳定性良好。以载体NTAZP担载铁还避免了Fe3+进入水体,催化剂得以回收利用,避免造成二次污染。NTAZP-Fe3+是一种高效绿色的新型小分子醛类化合物氧化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 催化剂 催化剂制备 催化剂载体 有机膦酸锆 介孔 配位负载 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膦酸锆孔材料的合成及其对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质 被引量:5
11
作者 Abubaker Abutartour Lotfia El Majdoub +2 位作者 史亚赛 李妮丽 徐庆红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05-312,共8页
骨架含强配位基的有机无机杂化多级孔材料合成是目前吸附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以bis(hexamethylene)triamino-N,N-bisacetyl-phosphonic acid和ZrOCl_2·8H_2O为原料、应用水热合成技术合成了一种新型膦酸锆多级孔材料Zr PTA,并通过... 骨架含强配位基的有机无机杂化多级孔材料合成是目前吸附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以bis(hexamethylene)triamino-N,N-bisacetyl-phosphonic acid和ZrOCl_2·8H_2O为原料、应用水热合成技术合成了一种新型膦酸锆多级孔材料Zr PTA,并通过FT-IR、TGA、XRD、XPS、SEM以及元素分析等手段对制备产物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ZrPTA具有棒状微形貌,其内部存在大量直径为1.38 nm和1.93 nm的微孔以及直径为2.99 nm的介孔,其表面积为112.2 m^2/g。ZrPTA对水溶液中Pb^(2+)、Cu^(2+)和Cd^(2+)三种金属离子具有良好的吸附作用,最大吸附量分别为742.7、689.8和627.0 mg/g,远远高于文献报道值。这一性质使Zr PTA具有潜在的废水处理功效,显示出诱人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膦酸锆 孔材料 水热合成 内表面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乙烯三胺五甲叉膦酸锆对铀吸附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睿 崔安熙 +1 位作者 郑博文 徐卫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26-130,共5页
采用二乙烯三胺五甲叉膦酸(DTPMP)为有机膦源,以氧氯化锆(ZrOCl_(2)·8H_(2)O)为无机锆源,使用水热法制备了二乙烯三胺五甲叉膦酸锆有机杂化材料(Zr-DTPMP)。其后通过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和X射线能谱等手段对不同膦锆配比下合成的有... 采用二乙烯三胺五甲叉膦酸(DTPMP)为有机膦源,以氧氯化锆(ZrOCl_(2)·8H_(2)O)为无机锆源,使用水热法制备了二乙烯三胺五甲叉膦酸锆有机杂化材料(Zr-DTPMP)。其后通过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和X射线能谱等手段对不同膦锆配比下合成的有机-无机杂化材料进行了表征,同时将铀(Ⅵ)溶液初始pH、接触时间、铀初始浓度、温度和吸附剂投加量等作为影响因素对有机膦酸锆(Zr-DTPMP)对吸附铀(Ⅵ)性能的影响做出静态吸附法研究。结果表明:Zr-DTPMP的红外谱图中出现了P—O—Zr和C—P的伸缩振动,表明成功制备了有机杂化材料,且扫描电镜结果显示其表面具有丰富的孔结构。吸附后Zr-DTPMP的能谱图中出现了铀的能量散射峰,证实了Zr-DTPMP可去除水溶液中的铀(Ⅵ);在吸附实验中,Zr-DTPMP吸附铀(Ⅵ)的最佳条件为膦锆比为5∶1,pH=4.0,吸附平衡时间为360min,铀初始浓度为50mg/L,温度为298K,投加量为0.01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膦酸锆 吸附 铀(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磺化苯膦酸锆催化合成己二酸双酯 被引量:2
13
作者 罗必奎 傅相锴 雷庆英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1993年第4期15-17,共3页
用磺化苯膦酸锆催化合成己二酸双酯,讨论了酸醇比、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等对收率的影响。该法具有反应速度快,酯收率高,后处理简单,催化剂可重复使用或再生等优点。
关键词 磺化苯膦酸锆 催化合成 己二双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表面有机膦酸锆多层膜在不同支持电解质溶液中的稳定性(英文)
14
作者 陈煜 郭礼荣 +3 位作者 康希 刘训高 郑丽敏 夏兴华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065-2070,共6页
Zirconium 1,4-butylenediphosphonate[Zr(BDPA)] multilayers on a 3-mercaptopropylphosphonate-coated gold electrode were prepared by the conventional layer-by-layer method.The stability of the Zr(BDPA) multilayers in dif... Zirconium 1,4-butylenediphosphonate[Zr(BDPA)] multilayers on a 3-mercaptopropylphosphonate-coated gold electrode were prepared by the conventional layer-by-layer method.The stability of the Zr(BDPA) multilayers in different supporting electrolyte solutions was studied by cyclic voltammetry (CV) and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XPS) measurement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Zr(BDPA) multilayers are very stable in 0.2 mol·L-1 KCl,0.2 mol·L-1 KNO3 and low concentration phosphate buffer solution(PBS) with low pH values(c≤0.05 mol·L-1,pH≤ 6.8).While in high concentration 0.2 mol·L-1 PBS(pH=5.2~7.4),the Zr(BDPA) multilayers will be partially desorbed within two days,possibly due to the formation of more stable zirconium phospha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膦酸锆 多层膜 稳定性 盐缓冲溶液 金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性膦酸锆/血红蛋白/金电极的安培型过氧化氢传感器的研究
15
作者 吴宗方 刘昌华 +1 位作者 藤瑛丽 徐静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0-54,共5页
共电沉积手性膦酸锆Zr(PO4)(H2PO4)0.50(HO3PCH2NCH2SC2H3COOH)0.50.1·6 H2O(ZrPMT)、血红蛋白(Hb)于金电极,制备了安培型过氧化氢生物传感器.制得的生物传感器对于过氧化氢(H2O2)有着良好的响应,检出限为1.6×10-7mol/L,线性... 共电沉积手性膦酸锆Zr(PO4)(H2PO4)0.50(HO3PCH2NCH2SC2H3COOH)0.50.1·6 H2O(ZrPMT)、血红蛋白(Hb)于金电极,制备了安培型过氧化氢生物传感器.制得的生物传感器对于过氧化氢(H2O2)有着良好的响应,检出限为1.6×10-7mol/L,线性范围为5×10-7~2.2×10-4mol/L,相关系数0.99(S/N=3),且该传感器有良好的稳定性和较强的抗干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性膦酸锆 生物传感器 共电沉积 血红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膦酸锆在畜禽养殖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利 李明亮 +2 位作者 余思江 李凤 王小燕 《畜禽业》 2020年第12期30-31,共2页
规模化畜禽养殖的废水量大,环境污染问题严峻,重金属污染是其中之一。在畜禽废水排放及利用过程中,重金属通过饲用植物富集再一次循环进入动物及人体内,严重影响人类健康。有机膦酸锆具有片层结构,比表面积大,对重金属的物理吸附能力较... 规模化畜禽养殖的废水量大,环境污染问题严峻,重金属污染是其中之一。在畜禽废水排放及利用过程中,重金属通过饲用植物富集再一次循环进入动物及人体内,严重影响人类健康。有机膦酸锆具有片层结构,比表面积大,对重金属的物理吸附能力较强,不同链长的有机膦酸锆中N元素提供的活性吸附位点,对重金属还有化学吸附作用,形成物理-化学协同吸附机制,可用于畜禽废水中重金属的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养殖 废水 重金属 有机膦酸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银-四环素-有机膦酸锆/聚乙烯醇复合膜的制备及表征
17
作者 刘利 龙必强 +3 位作者 刘小玉 李明亮 向东 王小燕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12-316,共5页
以亚磷酸、甘氨酸、甲醛为主要原料,在酸性环境下合成有机膦酸,再与氧氯化锆反应生成含有羧基的有机膦酸锆,进一步与四环素和硝酸银反应生成载Ag-四环素-有机磷酸锆(Ag-T-ZGDP)。采用流延法制备了载Ag-四环素-有机磷酸锆/聚乙烯醇(Ag-T-... 以亚磷酸、甘氨酸、甲醛为主要原料,在酸性环境下合成有机膦酸,再与氧氯化锆反应生成含有羧基的有机膦酸锆,进一步与四环素和硝酸银反应生成载Ag-四环素-有机磷酸锆(Ag-T-ZGDP)。采用流延法制备了载Ag-四环素-有机磷酸锆/聚乙烯醇(Ag-T-ZGDP/PVA)复合膜,并利用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扫描电镜(SEM)等手段研究了该复合膜的结构与性能。结果表明:随着Ag-T-ZGDP含量的增加,Ag-T-ZGDP/PVA复合膜的力学性能增强,当Ag-T-ZGDP与PVA质量比为2.0%时,力学性能达到最佳;且该比例的Ag-TZGDP/PVA复合膜中Ag离子缓慢释放,对大肠杆菌有一定的抑菌效果。XRD、TEM分析表明:纳米Ag被均匀负载在Ag-T-ZGDP的片层结构中;SEM分析表明:Ag-T-ZGDP均匀分散于Ag-T-ZGDP/PVA复合膜中,表现出良好的相容性,随着Ag-T-ZGDP含量的增加,断层逐渐变成光滑平面,在Ag-T-ZGDP与PVA质量比为2.0%时,断层最光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膦酸锆 纳米银 聚乙烯醇 抗菌 复合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膦、氮配体的混合膦酸锆-钯催化剂的研制 被引量:9
18
作者 龚成斌 马学兵 +1 位作者 傅相锴 罗中杰 《分子催化》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327-333,共7页
用氯化二苯基膦(Ph2PCl)为膦化试剂, 首次对多乙烯多胺乙基膦酸-磷酸氢锆Zr(HPO4)1.35[O3PCH2CH2(NHCH2CH2)m NH2]0.65·H2O (ZP-PEPAEPA, m = 0、1、2、... 用氯化二苯基膦(Ph2PCl)为膦化试剂, 首次对多乙烯多胺乙基膦酸-磷酸氢锆Zr(HPO4)1.35[O3PCH2CH2(NHCH2CH2)m NH2]0.65·H2O (ZP-PEPAEPA, m = 0、1、2、3、4)载体表面进行二苯基膦化, 合成了一类含膦氮配体的新型混合膦酸锆载体及负载钯催化剂. 研究了有机膦酸侧链不同链长(m )和Ph2PCl用量对配体载体制备的影响, 并用IR、TG、DTG、DTA 对这类载体及催化剂进行表征. 常压催化加氢实验表明, 这类催化剂对丙烯腈的加氢活性高于对硝基苯的加氢活性, 比较了膦化与未膦化的载体-钯催化剂的催化加氢活性, 并作了讨论. 催化羰化实验表明, 这类催化剂对羰化反应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 催化剂可以重复使用4~6 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膦酸锆 氮配体 催化剂 负载催化剂 载体
原文传递
层状苯膦酸-磷酸锆的合成与磺化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肖进兵 徐金锁 +1 位作者 唐颐 高滋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7期1107-1111,共5页
研究了制备苯膦酸-磷酸锆Zr(PO4H)2-n(PO3Ph)n的主要影响因素.在F-/Zr4+=12和H3PO4/Zr4+=20条件下,通过改变苯膦酸用量获得了n=0~2的系列单一晶相层状苯膦酸-磷酸锆,其热稳定性达... 研究了制备苯膦酸-磷酸锆Zr(PO4H)2-n(PO3Ph)n的主要影响因素.在F-/Zr4+=12和H3PO4/Zr4+=20条件下,通过改变苯膦酸用量获得了n=0~2的系列单一晶相层状苯膦酸-磷酸锆,其热稳定性达400℃以上.苯膦酸-磷酸锆的磺化试验表明层间苯环可被完全磺化,磺化产物Zr(PO4H)2-n(PO3PhSO3H)n具有丰富的酸性位,其热稳定性亦可达到30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 磺化 层状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型甘氨酸-N,N-双亚甲基膦酸-磷酸锆:合成、表征及插层 被引量:3
20
作者 杨新斌 傅相锴 曾仁权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19-522,共4页
采用氢氟酸络合法,在nP/nZr=2.0条件下,以甘氨酸-N,N-双亚甲基膦酸(DMPG)和H3PO4为原料,按不同投料物质的量的比制备了2个α、γ-混合型甘氨酸-N,N-双亚甲基膦酸-磷酸锆层状主体化合物Zr(PO4)0.41(HPO4)0.043[(O3PCH2)2NCH2COOH]0.67.H2... 采用氢氟酸络合法,在nP/nZr=2.0条件下,以甘氨酸-N,N-双亚甲基膦酸(DMPG)和H3PO4为原料,按不同投料物质的量的比制备了2个α、γ-混合型甘氨酸-N,N-双亚甲基膦酸-磷酸锆层状主体化合物Zr(PO4)0.41(HPO4)0.043[(O3PCH2)2NCH2COOH]0.67.H2O(1)和Zr(PO4)0.21(HPO4)0.038[(O3PCH2)2NCH2COOH]0.82.2H2O(2),用元素分析、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热分析、固体核磁磷谱等对化合物进行了表征,同时研究了与正丁胺客体分子的插层组装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材料 混合型甘氨-N N-双亚甲基-磷 插层 正丁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