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0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由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探讨艾灸干预膝骨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
1
作者 方园 章海凤 +7 位作者 喻文 李绍家 李琳慧 陈蓉 邱云 朱美仪 刘永健 付勇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95-500,共6页
目的观察艾灸对兔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疗效并基于Wnt/β-连环蛋白(catenin)信号通路进一步探讨其潜在作用机制。方法采用4%的木瓜蛋白酶构建兔膝骨性关节炎模型。采用HE、番红O-固绿染色观察软骨组织病理变化,ELIS... 目的观察艾灸对兔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疗效并基于Wnt/β-连环蛋白(catenin)信号通路进一步探讨其潜在作用机制。方法采用4%的木瓜蛋白酶构建兔膝骨性关节炎模型。采用HE、番红O-固绿染色观察软骨组织病理变化,ELISA检测血清IL-8、软骨MMP-3和MMP-13水平。RT-PCR、WB法检测Wnt/β-catenin通路上关键Wnt3a、β-catenin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软骨组织损伤较重,血清中IL-8、软骨中MMP-3、MMP-13水平升高(P<0.001),软骨中Wnt3a的mRNA、蛋白表达量升高(P<0.01,P<0.05),β-catenin的mRNA、蛋白表达量升高(P<0.001,P<0.01);(2)与模型组相比,艾灸组软骨损伤改善,血清中IL-8(P<0.05)、软骨中MMP-3和MMP-13(P<0.001)水平下降,软骨中Wnt3a的mRNA、蛋白表达量下降(P<0.01,P<0.05),β-catenin的mRNA、蛋白表达量下降(P均<0.05)。结论艾灸可能通过调控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改善兔关节软骨病变,抑制炎症因子释放及MMPs分泌发挥抗KOA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灸 关节炎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骨性关节炎大鼠前交叉韧带的生物力学性能研究
2
作者 杨昊霖 王勉 +3 位作者 李子涛 邓羽平 赵东良 黄文华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42-350,共9页
目的前交叉韧带在力学响应中表现出典型的非线性特性及黏弹性。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与前交叉韧带的生物力学特性息息相关,但早期KOA对前交叉韧带的力学性能的影响尚不明确。多方法探讨KOA大鼠前交叉韧带生物力学性能... 目的前交叉韧带在力学响应中表现出典型的非线性特性及黏弹性。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与前交叉韧带的生物力学特性息息相关,但早期KOA对前交叉韧带的力学性能的影响尚不明确。多方法探讨KOA大鼠前交叉韧带生物力学性能的改变。方法三周左后肢伸直位固定法构建KOA大鼠模型。番红O-固绿染色并结合改良Mankin's关节软骨病理评分法对模型进行评估,后取下正常组与模型组前交叉韧带。通过微型力学加载系统对正常及关节炎前交叉韧带进行宏观力学测试。组织学染色法表征细观韧带组织成分变化。双光子显微镜对细观组织进行结构观测。结果番红O-固绿染色结果表明,三周固定后左肢出现早期KOA软骨病理改变,证实模型构建成功;HE染色结果显示,早期KOA前交叉韧带出现炎症细胞浸润,韧带处在炎性环境中;宏观力学结果表明,早期KOA前交叉韧带的刚度、低张模量、高张模量均增高;代偿侧初始斜率较正常组右侧前交叉韧带升高;微观结构结果表明,KOA前交叉韧带结构紊乱,胶原纤维排列方向混乱。结论以上结果表明,关节制动诱导下的早期KOA前交叉韧带力学性质的改变以组织刚度上升为主,而这可能与韧带组织炎性浸润及其微观胶原纤维结构改变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前交叉韧带 生物力学 黏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除痹强骨汤联合浮针对寒湿阻络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
3
作者 汪子俊 余小勇 +1 位作者 俞振翰 孟祥奇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461-2465,共5页
目的探究除痹强骨汤联合浮针对寒湿阻络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0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2例,对照组给予浮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除痹强骨汤,疗程3周。检测临床疗效、VAS评分、LKSS评分、Lequesne评分、... 目的探究除痹强骨汤联合浮针对寒湿阻络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0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2例,对照组给予浮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除痹强骨汤,疗程3周。检测临床疗效、VAS评分、LKSS评分、Lequesne评分、WOMAC评分、骨代谢相关指标(TRACP-5b、PGE 2、骨钙素)、血清炎症因子(IL-1β、IL-6)、不良反应发生率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VAS评分、Lequesne评分、WOMAC评分、TRACP-5b、PGE 2、血清炎症因子降低(P<0.05),LKSS评分、骨钙素升高(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除痹强骨汤联合浮针能安全有效地缓解寒湿阻络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其膝关节功能和骨代谢状况,减轻机体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痹强 浮针 关节炎 寒湿阻络型 白细胞介素1Β 白细胞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膝骨性关节炎大鼠模型弩药微乳多成分PK-PD结合模型的建立
4
作者 赵婵 谢欢 +4 位作者 徐剑 刘耀 杨芳芳 陈迎龙 张永萍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04-812,共9页
目的建立弩药微乳多成分(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新乌头碱、杠柳毒苷、新绿原酸、香草酸、绿原酸)膝骨性关节炎(KOA)的药动学(PK)-药效学(PD)结合模型,阐明弩药微乳在KOA大鼠体内的动态变化及与药效消长之间的相互关系。... 目的建立弩药微乳多成分(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新乌头碱、杠柳毒苷、新绿原酸、香草酸、绿原酸)膝骨性关节炎(KOA)的药动学(PK)-药效学(PD)结合模型,阐明弩药微乳在KOA大鼠体内的动态变化及与药效消长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利用4%木瓜蛋白酶诱导建立KOA大鼠模型;经UPLC分析弩药微乳多成分在大鼠关节液中的PK过程,建立PK模型;经ELISA分析测定给药后不同时间点KOA大鼠MMP-3、MMP-13、TNF-α及IL^(-1)β含量,建立PD模型;应用Phoenix WinNonlin软件拟合PK与PD数据得到PK-PD模型。结果PK结果显示弩药微乳多成分在关节腔内吸收缓慢,在3~5 h内逐步达到峰值,其中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新乌头碱、杠柳毒苷、新绿原酸、香草酸及绿原酸的C_(max)分别为1.23、1.48、1.62、4.67、0.93、1.25、2.35μg·mL^(-1);药-时曲线下面积(AUC_(0-11))分别为2.58、4.04、3.54、12.15、2.51、2.41、4.11 h·μg·mL^(-1)。PD结果显示给药不同时间点后,MMP-3、IL^(-1)β、TNF-α、MMP-13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MMP-3下降不明显,仅在6 h有显著性差异;其余IL^(-1)β、TNF-α、MMP-13含量均下降明显(P<0.05,P<0.01),并出现药效滞后现象;PK-PD结合模型显示,弩药微乳多成分药物浓度与其药效数据能较好地拟合。结论建立的PK-PD结合模型可对给药后的药效变化进行预估,为弩药微乳治疗KOA提供了相应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弩药微乳多成分 关节炎 UPLC 药动学-药效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多糖对碘乙酸钠所致大鼠膝骨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扬 张宁 +4 位作者 玄锋学 王博 于海涛 郭梓恒 李高峰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821-1829,共9页
探讨丹参多糖对碘乙酸钠所致大鼠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治疗作用及潜在机制。采用膝关节腔内注射碘乙酸钠法建立大鼠KOA模型,分为模型组、丹参多糖低、高剂量组(40、80 mg/kg)及塞来昔布组(20 mg/kg),另选取12只大鼠... 探讨丹参多糖对碘乙酸钠所致大鼠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治疗作用及潜在机制。采用膝关节腔内注射碘乙酸钠法建立大鼠KOA模型,分为模型组、丹参多糖低、高剂量组(40、80 mg/kg)及塞来昔布组(20 mg/kg),另选取12只大鼠作为假手术组,持续干预4周后检测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发现,与模型组比较,丹参多糖低、高剂量组大鼠爪压评分及步态评分明显下降(P<0.05,P<0.01),机械性缩足反射阈值(mechanical withdrawal threshold,MWT)及热缩足反射潜伏期(thermal withdrawal latency,TWL)明显增加(P<0.01),关节软骨组织病理形态减轻,Markin评分明显降低(P<0.05,P<0.01);血清软骨寡聚基质蛋白(cartilage oligomeric matrix protein,COMP)、血清Ⅰ型胶原C末端肽(C-terminal peptide of type I collagen,CTX-Ⅰ)含量及关节软骨组织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B淋巴细胞瘤-2(B-lymphoblastoma-2,Bcl-2)相关X蛋白(Bcl-2 associated X protein,Bax)mRNA表达明显下降(P<0.05,P<0.01),骨钙素(osteocalcin,OCN)含量及关节软骨组织Bcl-2 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5,P<0.01),关节滑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IL-6含量及关节软骨组织磷酸化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phosphorylated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p38,p-p38 MAPK)、磷酸化核因子-κB p65(phosphorylated nuclear factor-κB p65,p-NF-κB p65)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P<0.01)。研究结果表明,丹参多糖对碘乙酸钠所致大鼠KOA具有治疗作用,其机制与改善骨代谢、抗凋亡及抑制MAPK/NF-κB信号通路介导的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多糖 代谢 凋亡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核因子-κB信号通路 关节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拿配合常规康复训练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微循环及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王昌雷 戴春宏 +2 位作者 邢斌 王磊 邱富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6-169,共4页
目的评价推拿配合常规康复训练在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患者膝关节微循环和关节功能恢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4月—2020年11月该院收治的KOA患者87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4... 目的评价推拿配合常规康复训练在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患者膝关节微循环和关节功能恢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4月—2020年11月该院收治的KOA患者87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予以推拿配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1个月后,对比两组临床康复疗效,采用激光散斑成像系统比较两组患者膝关节局部浅表微循环血流灌注量(superficial microcirculatory blood perfusion,SMBP),使用Lysholm评分系统比较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使用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The 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ies Osteoarthritis Index,WOMAC)比较两组生活质量。结果(1)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0.91%(40/44),高于对照组74.42%(32/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膝关节各区域SMBP均较对照组增加(P<0.05)。(3)治疗后,两组患者Lysholm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患者Lysholm评分均较对照组升高,存在时间和组间效应(P<0.05)。(4)治疗后观察组患者WOMAC评分各维度及总分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推拿配合常规康复训练有助于改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微循环,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水平,促进患者康复并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中医推拿 康复训练 关节微循环 关节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粪便代谢组学研究热敏灸改善膝骨性关节炎的机制 被引量:1
7
作者 方园 章海凤 +9 位作者 李绍家 陈瑾喻 周艳苹 喻文 罗宇喆 李琳慧 臧振中 陈蓉 邱云 付勇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637-1643,共7页
目的采用粪便代谢组学技术,探讨热敏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复制膝骨性关节炎模型后,将模型组兔随机分为模型组与艾灸组,同时设空白组。分别按各被试因素进行干预14 d后,根据终温变化统计,将艾灸组兔分为热敏灸组(>1... 目的采用粪便代谢组学技术,探讨热敏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复制膝骨性关节炎模型后,将模型组兔随机分为模型组与艾灸组,同时设空白组。分别按各被试因素进行干预14 d后,根据终温变化统计,将艾灸组兔分为热敏灸组(>1℃)和非热敏艾灸组(≤1℃)。应用HE染色观察软骨组织,ELISA检测血清炎症因子含量,LC-MS检测粪便代谢物变化,多元统计分析鉴别差异代谢物并分析代谢通路。结果经HE染色,模型组软骨组织较空白组改变发生显著病理学变化。造模后,模型组IL-1β、IL-6含量较空白组显著升高(P<0.001),IL-10下降显著(P<0.001)。治疗后,相比模型组,热敏灸组、非热敏灸组IL-1β、IL-6含量均显著下降(P<0.001),IL-10含量均上调显著(P<0.001),而热敏灸组IL-1β、IL-6下降趋势更好。经分析,确定10个生物标志物和11条代谢通路与KOA密切相关,如类固醇降解、卵巢类固醇生成、视黄醇代谢等,其中以类固醇降解最为显著。结论热敏灸改善KOA炎症反应,发挥抗KOA作用可能与调控类固醇降解、卵巢类固醇生成、视黄醇代谢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敏灸 关节炎 粪便代谢组学 类固醇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络药物罐疗法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关节液细胞因子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马晓贤 陈玉梅 +3 位作者 徐光镇 黄少娟 李淑芳 刘继洪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74-178,共5页
目的研究分析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实施刺络药物罐疗法的疾病状态,评估刺络药物罐疗法在临床中应用价值。方法将2022年1月—2023年2月佛山市中医院治未病中心收治的6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实施刺络药物罐疗法和常... 目的研究分析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实施刺络药物罐疗法的疾病状态,评估刺络药物罐疗法在临床中应用价值。方法将2022年1月—2023年2月佛山市中医院治未病中心收治的6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实施刺络药物罐疗法和常规治疗方式后,多角度分析患者治疗后疾病状态及治疗安全性。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93.3%(28/30),明显高于对照组(63.3%,19/30)(χ^(2)=7.054,P=0.009<0.05)。干预治疗后,两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疼痛症状评分和膝关节功能状态Lysholm评分均改善,其中试验组患者改善程度明显(P<0.05);干预治疗后试验组患者步态评估(步长和步速)以及关节液细胞因子水平均改善明显(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均发生2例(6.7%,2/30)不良反应,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应用刺络药物罐疗法可明显改善关节液内细胞因子水平,减弱患者疼痛程度,改善步态参数,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络药物罐疗法 关节炎 细胞因子 关节功能 步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火汤对肝肾亏虚证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9
作者 朱锐 蒋涛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225-4228,共4页
目的 探讨龙火汤对肝肾亏虚证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2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3例)和观察组(65例),对照组给予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龙火汤,疗程6周。检测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实验室指标(COX-2... 目的 探讨龙火汤对肝肾亏虚证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2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3例)和观察组(65例),对照组给予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龙火汤,疗程6周。检测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实验室指标(COX-2、 PGE2、 TGF-β1、 MMP-3)、骨代谢指标(BALP、 BGP、 OPG、 RANKL)、 VAS评分、 WOMAC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评分、实验室指标、 RANKL、 VAS评分、 WOMAC评分降低(P<0.05),BALP、 BGP、 OPG升高(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龙火汤可安全有效地改善肝肾亏虚证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中医证候、炎症因子及疼痛情况,提高骨代谢及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火汤 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 关节炎 肝肾亏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pH值对人退行性膝骨性关节炎软骨细胞增殖的影响
10
作者 田爱现 李岩 +3 位作者 卢斌 王岩 马剑雄 马信龙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42-342,共1页
目的体外细胞试验观察不同p H值对人退行性膝骨性关节炎软骨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甲苯胺蓝染色对体外培养的人退行性膝骨性关节炎软骨细胞进行鉴定,根据培养基的不同p H值(p H=6.8、7.4、8.0)进行分组:酸性培养基组(p H=6.8)、中性... 目的体外细胞试验观察不同p H值对人退行性膝骨性关节炎软骨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甲苯胺蓝染色对体外培养的人退行性膝骨性关节炎软骨细胞进行鉴定,根据培养基的不同p H值(p H=6.8、7.4、8.0)进行分组:酸性培养基组(p H=6.8)、中性培养基组(p H=7.4)、碱性培养基组(p H=8.0),处理软骨细胞24 h,采用AO/EB死活染色观察细胞的死活;采用CCK8测定细胞增殖,并计算细胞增殖率。结果甲苯胺蓝染色为阳性,证明提取的细胞为软骨细胞;AO/EB死活染色结果显示:与中性培养基和碱性培养基组相比,酸性培养基组细胞死亡增多,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酸性培养基组的细胞增值率分别为(0.50±0.10)%,与其他两组中性培养基组(0.68±0.21)%、(1.27±0.171)%相比,酸性培养基组的增殖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在酸性p H值的环境下,人退行性膝骨性关节炎软骨细胞的死亡率增加、增殖率降低,为退行性膝骨性关节炎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甲苯胺蓝染色 细胞 退行 细胞增殖率 细胞死亡 CCK8 增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针密刺法联合身痛逐瘀汤对风痰瘀络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7
11
作者 陈丹 王成 邢海辉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26-830,共5页
目的 考察火针密刺法联合身痛逐瘀汤对风痰瘀络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6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给予身痛逐瘀汤,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火针密刺法,疗程2周。检测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VAS评... 目的 考察火针密刺法联合身痛逐瘀汤对风痰瘀络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6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给予身痛逐瘀汤,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火针密刺法,疗程2周。检测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VAS评分、Lysholm评分、WOMAC评分、血清学指标(MMP-3、IL-6、TNF-α)、不良反应发生率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评分、VAS评分、WOMAC评分、血清学指标降低(P<0.05),Lysholm评分升高(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火针密刺法联合身痛逐瘀汤可安全有效地缓解风痰瘀络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临床症状及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提高临床疗效,调节机体炎性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痛逐瘀汤 火针密刺法 关节炎 风痰瘀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假体与PS假体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效果比较
12
作者 王上增 张北 +6 位作者 王禛 马尚 阮张德阳 殷志颖 朱云麒 胡昆鹏 程韶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51-1256,共6页
目的比较CR假体与PS假体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在我科收治且符合选择标准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32)。观察组使用CR假体实施TKA,对照组使用PS假体实施TKA。记录两... 目的比较CR假体与PS假体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在我科收治且符合选择标准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32)。观察组使用CR假体实施TKA,对照组使用PS假体实施TKA。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手术前后HGB差值、术后住院时间,术后7 d、14 d、45 d、3个月、1年膝关节ROM、VAS评分、HSS评分、膝关节最大前后向位移,并定期复查X线片。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VAS评分、膝关节最大前后向位移方面相当;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引流量明显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HGB差值上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之前两组患者ROM、HSS评分无明显差异,和观察组比较,术后7 d、14 d、45 d时对照组ROM以及HSS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时,两组ROM、HSS评分相当,术后6个月、1年时观察组的ROM、HSS评分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假体在手术失血量和术后引流量方面优于PS假体,可以降低手术风险,两种假体在术后均可获得良好的膝关节稳定性,而PS假体早期临床效果较好,CR假体长期临床效果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 关节炎 关节表面置换术 PS假体 CR假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联合阿西美辛、尪痹胶囊治疗老年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姜诚诚 焦李 +3 位作者 谈志俊 郑辉 李小云 杨书丰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1-125,共5页
目的观察关节镜清理联合阿西美辛加尪痹胶囊治疗老年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疗效及对患者骨代谢指标和滑膜液中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2018年12月—2021年12月该院收治的106例老年肝肾亏虚证KOA患者以随机数字表及随机余... 目的观察关节镜清理联合阿西美辛加尪痹胶囊治疗老年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疗效及对患者骨代谢指标和滑膜液中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2018年12月—2021年12月该院收治的106例老年肝肾亏虚证KOA患者以随机数字表及随机余数分组法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53例。联合组给予关节镜清理,术后联合使用阿西美辛+尪痹胶囊治疗,对照组给予关节镜清理,术后联合使用阿西美辛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记录治疗前、治疗2个月后两组病情严重程度[Lequesne膝关节严重程度指数(ISOA)]、膝关节超声指标(滑膜厚度、髌上囊积液)、骨代谢指标[骨钙素(BGP)、骨保护素(OPG)、寡聚基质蛋白(COMP)]、关节滑膜液中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7(IL-17)、肿瘤坏死因子(TNF-α)、脂联素(APN)、前列腺素(PGE-2)]水平差异。结果联合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23%(51/53),高于对照组的84.91%(45/53)(P<0.05)。治疗2个月后,两组Lequesne评分、关节超声指标(滑膜厚度、髌上囊积液厚度)、关节滑液中炎性因子水平(IL-17、TNF-α、APN、PGE-2)、血清COM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骨代谢指标(BGP、OPG)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联合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关节镜清理联合阿西美辛+尪痹胶囊治疗老年KOA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炎性反应,改善骨代谢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尪痹胶囊 阿西美辛 关节镜清理 代谢指标 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F-κB信号通路探索臭氧水关节腔注射调控miR-214-3p对KOA大鼠软骨损伤的作用机制
14
作者 刘敏 李玮琦 +1 位作者 窦慧茹 周友龙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4-83,共10页
目的基于miR-214-3p/NF-κB信号通路探索臭氧水关节腔注射对KOA大鼠软骨修复的作用机制,为臭氧水临床运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和实验组。实验组采用碘乙酸钠关节腔注射建立KOA大鼠模型后,随机分为模型组、... 目的基于miR-214-3p/NF-κB信号通路探索臭氧水关节腔注射对KOA大鼠软骨修复的作用机制,为臭氧水临床运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和实验组。实验组采用碘乙酸钠关节腔注射建立KOA大鼠模型后,随机分为模型组、臭氧水组、臭氧水+AAV-NC组和臭氧水+AAV-miR-214-3p inhibitor组。治疗后,通过关节软骨表面大体评分、HE染色、改良的Mankin’s评分评价关节软骨修复状态;ELISA法检测血清IL-1β、TNF-α和MMP-13的表达水平;RT-PCR检测IKKβ、p65、IκBα及miR-214-3p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各组软骨组织中IKKβ、p65及p-IκBα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相比,其余各组大鼠均出现不同程度软骨损伤,臭氧水组和臭氧水+AAV-NC组评分较臭氧水+AAV-miR-214-3p inhibitor组显著降低(P<0.05);ELISA结果显示,臭氧水组和臭氧水+AAV-NC组在IL-1β、TNF-α和MMP-13含量上,相比于模型组及臭氧水+AAV-miR-214-3p inhibitor组显著降低(P<0.05)。RT-PCR结果显示,与模型组和臭氧水+AAV-miR-214-3p inhibitor组相比,臭氧水组和臭氧水+AAV-NC组的大鼠软骨组织中IKKβ和p65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调,同时IκBα的mRNA明显上调(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模型组和臭氧水+AAV-miR-214-3p inhibitor组相比较,臭氧水组和臭氧水+AAV-NC组的大鼠软骨组织中,IKKβ、p65及p-IκBα的蛋白表达水平呈显著下调,相反,IκBα蛋白表达水平呈上调表现(P<0.05)。结论臭氧水关节腔注射显著改善了KOA大鼠的软骨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miR-214-3p介导的NF-κB信号通路抑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臭氧水 修复 关节腔注射 miR-214-3p NF-ΚB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隐神经脉冲射频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欢 聂会勇 +2 位作者 王辉 王诗雨 王锁良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09-814,共6页
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隐神经脉冲射频(PRF)治疗膝骨性关节炎(KOA)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自2021年3月到2023年10月随访KOA患者289例,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PRF组(A组,n=142)和保守治疗组(B组,n=147),记录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 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隐神经脉冲射频(PRF)治疗膝骨性关节炎(KOA)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自2021年3月到2023年10月随访KOA患者289例,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PRF组(A组,n=142)和保守治疗组(B组,n=147),记录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疼痛程度(VAS)、膝关节功能(OKS)和睡眠质量(AIS),并记录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组间比较。结果两组在治疗后,VAS、OKS、AI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01)。且A组评分在术后6个月内均呈现逐渐下降趋势,而B组评分6个月内整体呈现上升趋势。A组的VAS、OKS评分从术后1周到6个月均显著低于B组(P<0.001);A组AIS评分从术后1月到术后6个月远小于B组(P<0.001)。两组间并发症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236)。结论超声引导下隐神经PRF术可以更好地降低KOA患者的疼痛、提高膝关节活动能力及改善睡眠,效果优于保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koa) 介入治疗 脉冲射频(PRF) 隐神经 超声引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元灸不同灸时对膝骨性关节炎病人关节功能及血清C反应蛋白的影响
16
作者 蔡飞燕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3946-3948,共3页
目的:探讨混元灸不同灸时对膝骨性关节炎病人关节功能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7月—2023年7月我院收治的90例膝骨性关节炎病人分为常规护理组、混元灸30 min组、混元灸50 min组,每组各30例。常规护... 目的:探讨混元灸不同灸时对膝骨性关节炎病人关节功能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7月—2023年7月我院收治的90例膝骨性关节炎病人分为常规护理组、混元灸30 min组、混元灸50 min组,每组各30例。常规护理组予以常规护理,混元灸30 min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混元灸干预30 min,混元灸50 min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混元灸干预50 min。7 d为1个疗程,3组均干预2个疗程。比较3组临床疗效、膝关节功能、疼痛程度和血清CRP水平。结果:混元灸50 min组、混元灸30 min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且混元灸50 min组高于混元灸30 min组(P<0.05);混元灸50 min组、混元灸30 min组护理后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和血清CRP水平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且混元灸50 min组低于混元灸30 min组(P<0.05)。结论:与常规护理组、混元灸30 min相比,混元灸50 min在改善关节功能、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疼痛方面效果更佳,更适合膝骨性关节炎病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混元灸 灸时 疼痛 关节功能 C反应蛋白 中医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骨颗粒对膝骨关节炎患者免疫炎症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程园园 黄传兵 +2 位作者 钱爱 朱雅文 李云飞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94-698,共5页
目的观察重骨颗粒对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患者临床症状及相关实验室指标的影响。方法纳入60例KOA患者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口服盐酸氨基葡萄糖片,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重骨颗粒,两组均治疗1... 目的观察重骨颗粒对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患者临床症状及相关实验室指标的影响。方法纳入60例KOA患者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口服盐酸氨基葡萄糖片,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重骨颗粒,两组均治疗12周。观察治疗前后疗效性评价量表和中医症状评分的变化,检测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IL-6、IFN-γ、骨代谢生化指标(尿Ca、尿P、BALP、TRACP-5b、IGF-1)、基质金属蛋白酶指标(MMP-1、MMP-13)、血清OPG、RANKL水平及OPG/RANKL比值。结果两组均无脱落病例,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指标较前均有所改善。治疗后观察组的疗效性评价量表、中医症状评分、CRP、ESR、IL-6、IFN-γ、尿Ca、尿P、TRACP-5b、MMP-1、MMP-13、RANKL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BALP、IGF-1、OPG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期间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重骨颗粒可改善KOA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炎症因子及骨代谢水平,其机制可能与影响OPG/RANKL/RANK信号通路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中药 关节炎 炎症因子 颗粒 疗效评价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影像引导髌上囊注射复方倍他米松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32
18
作者 贺涓涓 卫小梅 +5 位作者 窦祖林 麦艺颖 岳博宇 解东风 李娜 姜丽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3-47,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影像引导髌上囊注射复方倍他米松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注射准确率。方法:对2017年1月—7月我科门诊就诊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予超声影像引导下髌上囊注射复方倍他米松(1mg,单次注射)联合玻璃酸... 目的:探讨超声影像引导髌上囊注射复方倍他米松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注射准确率。方法:对2017年1月—7月我科门诊就诊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予超声影像引导下髌上囊注射复方倍他米松(1mg,单次注射)联合玻璃酸钠(2.5ml,每周1次、连续注射5周)治疗,分别在患者注射前和注射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西部安大略省和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和Lysholm评分对膝痛程度和运动功能进行比较,并对超声影像引导髌上囊注射的准确率及可能的不良反应进行观察。结果:超声影像引导下髌上囊注射治疗患膝41例,注射准确率为100%。与注射前相比,注射后1周患者VAS评分即显著下降(P<0.0083),1个月后VAS评分继续下降(P<0.0083),注射后3个月VAS评分仍低于注射前(P<0.0083);注射后1个月患者WOMAC评分(P<0.0167)显著下降,Lysholm评分(P<0.0167)显著上升;随访至注射后3个月,WOMAC评分和Lysholm评分与注射前相比仍有显著性差异(P<0.0167);无1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结论:对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注射治疗,复方倍他米松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能有效缓解膝痛并改善膝关节运动功能;采用超声影像引导髌上囊注射方式有助于精准定位,减少徒手注射带来的不必要损伤,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超声影像 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速向心肌力训练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关节功能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52
19
作者 杨俊兴 袁颖嘉 +4 位作者 李田珂 张华 曾屹峰 李雪 樊粤光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31-634,共4页
目的:研究腿部肌群等速向心肌力训练对提高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关节功能水平的作用。方法:将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100例(168膝)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85膝),进行推髌骨、股四头肌训练及楔形垫行走训练等常规康复治疗;等速组50例(83... 目的:研究腿部肌群等速向心肌力训练对提高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关节功能水平的作用。方法:将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100例(168膝)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85膝),进行推髌骨、股四头肌训练及楔形垫行走训练等常规康复治疗;等速组50例(83膝),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患腿肌群等速运动训练。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前和治疗后8周时接受等速肌力测试及采用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作为康复疗效判定标准。结果:经过8周的系统康复治疗,等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屈、伸肌峰力矩(PT)、总功量(TW)、平均功率(AP)和伸屈肌单次最大作功量(MRTW)均较前有改善,等速组改善较对照组更明显(P<0.01)。两组的患者的Lysholm评分均较前有改善,等速组Lysholm评分较对照组进步明显(P<0.01)。结论:等速向心肌力训练明显提高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膝部肌群力量,改善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速向心肌力训练 康复治疗 关节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联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疗效观察及对炎症因子和血液流变学影响 被引量:46
20
作者 庞青民 赵欲晓 +4 位作者 王承惠 李玲 谌少颖 孙洁 赵莉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82-785,共4页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疗效及对炎症因子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自2013年3月—2015年3月期间本院收治的膝骨性关节炎82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与对照组41例。对照组口服西乐葆胶囊,...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疗效及对炎症因子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自2013年3月—2015年3月期间本院收治的膝骨性关节炎82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与对照组41例。对照组口服西乐葆胶囊,观察组采用针灸联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两组疗程均为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疗效,治疗前后静息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关节压痛指数、血清炎症因子和血液流变学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疾病治疗总有效率(95.24%)高于对照组(73.81%)(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治疗总有效率(97.62%)高于对照组(69.05%)(P<0.05);两组静息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及关节压痛指数治疗后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静息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及关节压痛指数治疗后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TNF-α、IL-6、IL-1治疗后水平降低(P<0.05);观察组血清TNF-α、IL-6、IL-1治疗后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ESR、纤维蛋白原治疗后水平降低(P<0.05);观察组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ESR、纤维蛋白原治疗后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针灸联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疗效显著,可明显减轻炎症反应,改善血液流变学,且安全可靠,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独活寄生汤加减 关节炎 疗效 炎症因子 血液流变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