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治疗膝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效果研究
1
作者 程建新 《当代医药论丛》 2015年第8期210-211,共2页
目的 :探讨用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治疗膝前交叉韧带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近年来我门诊部收治的30例膝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门诊部使用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对这30例患者进行了治疗。手术结束后... 目的 :探讨用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治疗膝前交叉韧带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近年来我门诊部收治的30例膝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门诊部使用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对这30例患者进行了治疗。手术结束后,观察这30例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的优良率。结果 :在这30例患者中,膝关节功能恢复为优者有21例,膝关节功能恢复为良者有7例,膝关节功能恢复为差者有2例,膝关节功能恢复的优良率为93.33%。结论 :用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治疗膝前交叉韧带损伤效果确切,可有效地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恢复。该手术可作为临床上治疗膝前交叉韧带损伤的优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前交叉韧带损伤 关节镜下交叉韧带重建术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下双束重建与单束重建膝前交叉韧带的临床对比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建 金利新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8期54-56,共3页
目的对比关节镜下双束重建与单束重建膝前交叉韧带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膝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患者使用双束重建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单束重建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12个月后给予患者IKDC... 目的对比关节镜下双束重建与单束重建膝前交叉韧带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膝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患者使用双束重建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单束重建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12个月后给予患者IKDC膝关节主观评分、Tegner体育量表评分、Lysholm评分。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IKDC膝关节主观评分、Lysholm评分、Tegner体育量表评分对比治疗前均增高(P<0.05),且治疗组的评分要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双束重建与单束重建对膝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但是双束重建比单束重建更能满足膝关节生物力学平衡,恢复膝关节稳定性,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双束重建 单束重建 膝前交叉韧带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关节镜术后不同冰敷时间的疗效对比分析 被引量:17
3
作者 焦华琳 杨京春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3年第6期24-25,共2页
目的探讨半月板损伤及膝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行膝关节镜术后适宜的冰敷时间。方法将122例半月板损伤患者及81例膝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根据住院尾号单双数分别随机分为术后冰敷24h组及冰敷72h组(半月板损伤A、B组与膝前交叉韧带损伤C、D组... 目的探讨半月板损伤及膝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行膝关节镜术后适宜的冰敷时间。方法将122例半月板损伤患者及81例膝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根据住院尾号单双数分别随机分为术后冰敷24h组及冰敷72h组(半月板损伤A、B组与膝前交叉韧带损伤C、D组)。分别于术后冰敷24h及72h组。术后24~72h观察、比较两组患膝肿胀和疼痛情况。结果半月板损伤A、B组术后疼痛评分及肿胀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膝前交叉韧带损伤C、D两组比较,术后72h疼痛评分,术后48h及72h肿胀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半月板损伤患者给予持续冰敷24h,膝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持续冰敷72h较适宜。在膝关节镜术后临床护理中,可根据不同病种,制定不同时间的冰敷计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术 冰敷时间 半月板损伤 膝前交叉韧带损伤 肿胀程度 疼痛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