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膝内翻骨关节炎经内侧撑开和外侧闭合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1
作者
刘志翔
商淑梅
+1 位作者
张艳艳
韦志坤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B06期2093-2094,共2页
目的对比观察膝内翻骨关节炎患者采用内侧撑开和外侧闭合胫骨高位截骨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42例膝内翻骨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接受内侧撑开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20例,设为观察组,接受外侧闭合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22例,设为对照组...
目的对比观察膝内翻骨关节炎患者采用内侧撑开和外侧闭合胫骨高位截骨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42例膝内翻骨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接受内侧撑开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20例,设为观察组,接受外侧闭合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22例,设为对照组。结果:对照组术后胫骨平台后倾角明显比术前小,观察组术后胫骨平台后倾角明显比术前大,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胫骨股骨角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术后内侧胫股关节间隙宽度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术后HSS评分和Lysholm评分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组手术方法的临床效果比较相近,其中内侧撑开胫骨高位截骨术的截骨角度相对更为准确,术后容易导致患者髌骨至关节线距离减小和胫骨后倾增加;而外侧闭合胫骨高位截骨术后容易导致患者髌韧带短缩和胫骨后倾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内翻骨关节炎
内侧撑开胫骨高位截骨术
外侧闭合胫骨高位截骨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Ilizarov技术治疗中老年膝骨关节炎内侧间室疼痛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
15
2
作者
刘锋卫
刘礼初
+5 位作者
秦泗河
马如风
王丽丽
孙勇
赵园园
杨海韵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16-220,共5页
目的探讨胫骨结节下微创截骨,Ilizarov技术牵伸矫形,治疗中老年膝骨关节炎内侧间室疼痛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4月至2013年10月,采用Ilizarov技术牵伸治疗的34例患者,共计48个膝关节(14人双膝治疗)。其中,男11例,女23例;年龄51到76...
目的探讨胫骨结节下微创截骨,Ilizarov技术牵伸矫形,治疗中老年膝骨关节炎内侧间室疼痛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4月至2013年10月,采用Ilizarov技术牵伸治疗的34例患者,共计48个膝关节(14人双膝治疗)。其中,男11例,女23例;年龄51到76岁,平均65.7岁。病程2~15年,平均病程为5.1年,症状均以膝内侧间室疼痛为主的膝骨关节炎患者。均有2年以上中、西医结合治疗病史。测量膝关节活动范围(142.0±9.3)°,并根据KSS评分评判患膝功能。34例患者术前均拍双下肢全长X线片,测量双下肢力线移位程度及股胫夹角(FTA)。采用胫骨结节下2~3cm处截骨,安装Ilizarov环形外固定支架。术后第5天行牵伸成骨矫形,10~15d后,拍双下肢X线片,确定下肢力线及股胫夹角达到正常值后,锁定外固定支架。要求扶拐行走锻炼,待截骨端成骨完全钙化达到骨性愈合,约12~16w后,拆除外固定支架。结果 34例患者平均13.8w拆外固定支架;所有患者均获18~36个月随访,平均18.7个月,并行膝关节KSS评分。结论胫骨结节下微创截骨,Ilizarov环形外固定支架牵伸矫正,治疗中老年膝骨关节炎内侧间室疼痛,具有矫正准确、疗效确切、微创伤、成骨矫形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内翻骨关节炎
成骨矫形
ILIZAROV技术
骨外固定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膝内翻骨关节炎经内侧撑开和外侧闭合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1
作者
刘志翔
商淑梅
张艳艳
韦志坤
机构
邯郸市第一医院
出处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B06期2093-2094,共2页
文摘
目的对比观察膝内翻骨关节炎患者采用内侧撑开和外侧闭合胫骨高位截骨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42例膝内翻骨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接受内侧撑开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20例,设为观察组,接受外侧闭合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22例,设为对照组。结果:对照组术后胫骨平台后倾角明显比术前小,观察组术后胫骨平台后倾角明显比术前大,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胫骨股骨角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术后内侧胫股关节间隙宽度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术后HSS评分和Lysholm评分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组手术方法的临床效果比较相近,其中内侧撑开胫骨高位截骨术的截骨角度相对更为准确,术后容易导致患者髌骨至关节线距离减小和胫骨后倾增加;而外侧闭合胫骨高位截骨术后容易导致患者髌韧带短缩和胫骨后倾减小。
关键词
膝内翻骨关节炎
内侧撑开胫骨高位截骨术
外侧闭合胫骨高位截骨术
分类号
R684.3 [医药卫生—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Ilizarov技术治疗中老年膝骨关节炎内侧间室疼痛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
15
2
作者
刘锋卫
刘礼初
秦泗河
马如风
王丽丽
孙勇
赵园园
杨海韵
机构
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佛山中医院佛山市中医院
国家康复医院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出处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16-220,共5页
基金
佛山市院市合作项目(2012HY100631)
佛山市高校和医院科研基础平台建设项目(2013AG1000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SFC81273995)
文摘
目的探讨胫骨结节下微创截骨,Ilizarov技术牵伸矫形,治疗中老年膝骨关节炎内侧间室疼痛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4月至2013年10月,采用Ilizarov技术牵伸治疗的34例患者,共计48个膝关节(14人双膝治疗)。其中,男11例,女23例;年龄51到76岁,平均65.7岁。病程2~15年,平均病程为5.1年,症状均以膝内侧间室疼痛为主的膝骨关节炎患者。均有2年以上中、西医结合治疗病史。测量膝关节活动范围(142.0±9.3)°,并根据KSS评分评判患膝功能。34例患者术前均拍双下肢全长X线片,测量双下肢力线移位程度及股胫夹角(FTA)。采用胫骨结节下2~3cm处截骨,安装Ilizarov环形外固定支架。术后第5天行牵伸成骨矫形,10~15d后,拍双下肢X线片,确定下肢力线及股胫夹角达到正常值后,锁定外固定支架。要求扶拐行走锻炼,待截骨端成骨完全钙化达到骨性愈合,约12~16w后,拆除外固定支架。结果 34例患者平均13.8w拆外固定支架;所有患者均获18~36个月随访,平均18.7个月,并行膝关节KSS评分。结论胫骨结节下微创截骨,Ilizarov环形外固定支架牵伸矫正,治疗中老年膝骨关节炎内侧间室疼痛,具有矫正准确、疗效确切、微创伤、成骨矫形等特点。
关键词
膝内翻骨关节炎
成骨矫形
ILIZAROV技术
骨外固定支架
Keywords
Knee osteo arthritis
Orthopedics
Ilizarov technique
Bone external fixation support
分类号
R681 [医药卫生—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膝内翻骨关节炎经内侧撑开和外侧闭合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刘志翔
商淑梅
张艳艳
韦志坤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Ilizarov技术治疗中老年膝骨关节炎内侧间室疼痛的临床观察
刘锋卫
刘礼初
秦泗河
马如风
王丽丽
孙勇
赵园园
杨海韵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