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0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平衡促进训练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重建术后患膝本体感觉的影响 被引量:44
1
作者 蒋拥军 李克军 王雪冰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51-253,267,共4页
目的:研究平衡促进训练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损伤重建术后患膝本体感觉的影响。方法:选取124例ACL损伤重建术后患者,全部进行常规康复训练12周,术后第12周采用随机数字法分成两组(对照组62例,训练组62例),训练组在第12周开始进行平... 目的:研究平衡促进训练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损伤重建术后患膝本体感觉的影响。方法:选取124例ACL损伤重建术后患者,全部进行常规康复训练12周,术后第12周采用随机数字法分成两组(对照组62例,训练组62例),训练组在第12周开始进行平衡促进训练,持续至第16周;对照组继续进行患肢肌力和步态训练,持续至第16周。采用专业平衡功能评定系统,分别在术后第12周和第16周对两组进行平衡功能测定。结果:术后第16周测定结果:①睁眼状态下,训练组与对照组在指标LFS指数和覆盖90%椭圆区域面积指数无显著差异(P>0.05)。②闭眼状态下,训练组与对照组在指标LFS指数和覆盖90%椭圆区域面积指数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平衡促进训练对ACL损伤重建术后患者膝关节本体感觉能力恢复具有显著提高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 重建术 平衡促进训练 膝关节本体感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与重建术后的步态分析研究现状 被引量:10
2
作者 周敬滨 李国平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23-326,372,共5页
关键词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 步态分析 术后 生物力学运动 生物力学分析 稳定结构 膝关节运动 机械感受器 ACL损伤 代偿性改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及重建后肌肉力量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王广志 张立群 +2 位作者 Gordon W Nuber Mark K Bowen Jesse Butler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89-391,共3页
对ACL陈旧性损伤、急性损伤、手术重建以及未损伤对象四个样本组 ,在等长条件下膝关节肌肉屈伸、旋内 ,旋外、内收和外展的力量情况进行了对比测试。共记录了 5 4个研究对象的 80组测试结果。结果表明各样本组肌肉力量比值在不同方向上... 对ACL陈旧性损伤、急性损伤、手术重建以及未损伤对象四个样本组 ,在等长条件下膝关节肌肉屈伸、旋内 ,旋外、内收和外展的力量情况进行了对比测试。共记录了 5 4个研究对象的 80组测试结果。结果表明各样本组肌肉力量比值在不同方向上存在显著性差异。该结果可能有助于解释ACL损伤及重建后神经肌肉系统的补偿机制 ,并提示通过选择性地训练某些肌肉可达到有效的康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 肌肉力量 运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OSER5.0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中的应用研究
4
作者 颜智 李伟 +1 位作者 苏贵斌 于亮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04-107,共4页
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利用Poser5.0所提供的专用三维绘图软件和有机的建模系统,根据相关的专业知识,制作具有良好可视性的动画,以及对运动中受伤过程进行逐帧演示的模拟三维图像。研究结果表明只要熟练掌握Poser5.0这个应用软件,就可以... 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利用Poser5.0所提供的专用三维绘图软件和有机的建模系统,根据相关的专业知识,制作具有良好可视性的动画,以及对运动中受伤过程进行逐帧演示的模拟三维图像。研究结果表明只要熟练掌握Poser5.0这个应用软件,就可以使身体的各个部位在运动中受伤的过程以不同的观察角度、多变形态(着装、卡通、骨骼等等)及变化无穷的背景生动的演示出来。有助于ACL损伤的预防与教学工作的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 Poser5.0 三维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秀自由式滑雪运动员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康复治疗1例报告
5
作者 庞晓峰 衣雪洁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28-528,共1页
关键词 自由式滑雪运动员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 康复治疗 康复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筋健骨活血汤结合针灸疗法促进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临床康复效果观察 被引量:14
6
作者 杨雪捷 张鹏翼 +4 位作者 李巍 王静威 吴业锋 伏春华 于海波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4-47,共4页
目的探究强筋健骨活血汤结合针灸疗法促进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临床康复效果。方法研究共计纳入120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均由医院2017年2月—2019年8月收治,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60例)采取关节镜下三... 目的探究强筋健骨活血汤结合针灸疗法促进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临床康复效果。方法研究共计纳入120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均由医院2017年2月—2019年8月收治,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60例)采取关节镜下三隧道重建术治疗,观察组患者(60例)关节镜下三隧道重建术+强筋健骨活血汤结合针灸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负重时间及住院时间、治疗前后患者膝关节功能Lysholm系统评分变化、术前、术后14 d、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患者疼痛评分(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AS)状况、治疗前后患者关节活动度变化、术前及术后1个月、3个月步态评分变化、治疗安全性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负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Lysholm系统评分相当(P>0.05);治疗3个月后各组患者Lysholm系统评分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手术前,两组患者VAS评分相当(P>0.05),术后14 d、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关节活动度相当(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关节活动度增大,观察组关节活动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前步态评分相当(P>0.05);治疗后1个月、3个月观察组患者步态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见严重并发症(P>0.05)。结论强筋健骨活血汤结合针灸疗法可较好促进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康复,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好,恢复快,疼痛缓解,无严重并发症,值得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 强筋健骨活血汤 针灸疗法 膝关节功能 步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与康复 被引量:22
7
作者 伍刚 张长杰 汤长发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54-155,共2页
关键词 膝关节 交叉韧带 韧带损伤 ACL 康复治疗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MRI成像方法及诊断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马贺骥 谭威 +2 位作者 何翠菊 赵为 王志铭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41-343,共3页
目的:结合膝关节交叉韧带的解剖学特点及MRI表现,探寻前交叉韧带(ACL)最佳MRI成像方法、观测ACL损伤的MRI表现,为临床诊断ACL损伤提供可靠的影像学资料。方法:选择成人膝关节ACL损伤30例,分别进行膝关节伸直位、微曲位和屈曲位的快速自... 目的:结合膝关节交叉韧带的解剖学特点及MRI表现,探寻前交叉韧带(ACL)最佳MRI成像方法、观测ACL损伤的MRI表现,为临床诊断ACL损伤提供可靠的影像学资料。方法:选择成人膝关节ACL损伤30例,分别进行膝关节伸直位、微曲位和屈曲位的快速自旋回波序列垂直矢状位和斜矢状位的MR扫描,观察不同位置、不同角度矢状面交叉韧带的显示效果及MRI表现。结果:①ACL损伤的显示:ACL损伤在伸直位垂直、斜矢状面完整显示率分别为46.7%、53.3%;微曲位垂直、斜矢状面上ACL在斜矢状面上完整显示率分别为80.0%、80.0%;屈曲位垂直、斜矢状面上ACL完整显示率分别为90.0%、90.0%。②ACL损伤的MRI表现:ACL部分性撕裂韧带中出现的局限性高信号,完全性撕裂韧带显示局限性中断或完全缺损或韧带附着处出现团状高信号影或韧带纤维难于辨认。结论:ACL在MRI上屈曲位斜矢状面显示最佳,可作为诊断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有效手段;ACL的形态、信号的变化对ACL损伤的诊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交叉韧带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步态的运动学分析 被引量:15
9
作者 周敬滨 李国平 李方祥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898-901,912,共5页
目的:探讨慢性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损伤患者下肢关节运动学变化特点。方法:30名慢性ACL损伤患者为损伤组,30名健康人为对照组,利用三维运动分析系统对实验对象进行步态分析,比较两组的时间距离指标;比较两组在预承重期髋、膝关节最大... 目的:探讨慢性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损伤患者下肢关节运动学变化特点。方法:30名慢性ACL损伤患者为损伤组,30名健康人为对照组,利用三维运动分析系统对实验对象进行步态分析,比较两组的时间距离指标;比较两组在预承重期髋、膝关节最大屈曲角度和踝关节最大跖屈角度,以及膝关节最大外旋角度。结果:同对照组比较,损伤组步频、步速显著减小,步态周期时间显著增加(P<0.05)。在预承重期,损伤组最大屈髋角度同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最大屈膝角度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最大跖屈角度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最大胫骨外旋角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ACL损伤患者行走时步态出现膝关节屈曲、踝关节跖屈角度的改变,同时,膝关节旋转角度也发生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交叉韧带 步态 运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MRI及临床稳定性试验评价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比较 被引量:11
10
作者 刘俭 徐颖 +2 位作者 杜领娣 王予彬 侯树勋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1年第4期377-378,共2页
目的 比较超声、MRI及临床稳定性试验三种方法检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 (ACL)损伤的准确性。方法 分别用超声、核磁共振 (MRI)及临床稳定性试验 (前抽屉试验 ,Lachman试验 ,轴移试验 )三种方法对 2 3例膝外伤患者的膝关节前交叉韧带进行... 目的 比较超声、MRI及临床稳定性试验三种方法检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 (ACL)损伤的准确性。方法 分别用超声、核磁共振 (MRI)及临床稳定性试验 (前抽屉试验 ,Lachman试验 ,轴移试验 )三种方法对 2 3例膝外伤患者的膝关节前交叉韧带进行检测 ,比较三者的准确性、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三种方法的准确性、敏感性和特异性 :超声为82 .6 %、82 .3%和 83.3% ;MRI为 94.7%、94.4%和 10 0 % ;临床稳定试验为 82 .6 %、82 .3%和 83.3%。三种方法各指标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本文认为在临床具体运用中可依照各方法的各自优缺点进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 交叉韧带 超声检查 核磁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弥散张量成像观测 被引量:7
11
作者 毛光兰 李培 +2 位作者 杨荣丽 付升旗 王庆志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6-30,36,共6页
目的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分度提供新的影像诊断依据。方法选取膝关节弥散张量成像扫描检查正常者100例和单侧前交叉韧带撕裂伤者100例,后者按照损伤程度分为Ⅰ~Ⅳ级,在工作站划分前交叉韧带损伤处及正常组相应部位感兴趣区,测量各向... 目的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分度提供新的影像诊断依据。方法选取膝关节弥散张量成像扫描检查正常者100例和单侧前交叉韧带撕裂伤者100例,后者按照损伤程度分为Ⅰ~Ⅳ级,在工作站划分前交叉韧带损伤处及正常组相应部位感兴趣区,测量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和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生成纤维示踪图像。结果前交叉韧带损伤处与正常组相应部位的FA和AD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损伤处的FA低于正常组,ADC高于正常组。前交叉韧带Ⅰ级、Ⅱ级、Ⅲ级、Ⅳ级损伤处的FA和AD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A随损伤程度增高而逐渐降低,与损伤程度呈负相关;ADC则逐渐增高,与损伤程度呈正相关。FA和ADC、纤维示踪成像及MRI诊断前交叉韧带损伤程度分级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从高到低均依次为纤维示踪成像、FA和ADC、MRI。结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处的FA和ADC与损伤程度密切相关,纤维示踪成像可以提高损伤程度分级的准确率,弥散张量成像可以为前交叉韧带损伤分级提供更准确的影像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韧带 弥散张量成像 纤维示踪成像 膝关节 MR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众高山滑雪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汪宇峰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16-18,共3页
利用文献资料法,从前十字韧带的解剖和功能、损伤发生的机制、促进损伤发生的危险因素及防治等几方面对其进行分析,旨在为我国大众高山滑雪运动膝关节前十字韧带损伤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
关键词 高山滑雪 交叉韧带 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RI深度学习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梅 徐宏刚 张晓东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66-170,共5页
磁共振成像是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首选无创评估方法,目前对前交叉韧带损伤的诊断主要靠放射科医生的临床经验且耗时耗力。深度学习作为机器学习的一个重要新兴分支,它以神经网络为架构、对数据进行表征学习。近年来,深度学习在膝关... 磁共振成像是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首选无创评估方法,目前对前交叉韧带损伤的诊断主要靠放射科医生的临床经验且耗时耗力。深度学习作为机器学习的一个重要新兴分支,它以神经网络为架构、对数据进行表征学习。近年来,深度学习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前交叉韧带分割和损伤分类(包括二分类和多分类),对于损伤韧带的分割及基于韧带损伤对相关疾病预测的研究仍处在起步阶段。尽管如此,深度学习既可快速实现前交叉韧带的自动分割,又可对前交叉韧带损伤进行自动分类评估,这将显著提高放射科医生的工作效率。本文就基于MRI深度学习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方面的研究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磁共振成像 交叉韧带 损伤 进展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地军训所致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伤情特点及诊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谢峰 吕慈 +1 位作者 黄昌林 黄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1373-1376,共4页
目的分析陆地军训所致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损伤的伤情特点及诊疗效果。方法回顾性调查2003年6月至2013年6月于我科手术治疗的ACL损伤部队患者233例(246膝),分析其ACL损伤的机制特征、发生率、易损伤训练... 目的分析陆地军训所致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损伤的伤情特点及诊疗效果。方法回顾性调查2003年6月至2013年6月于我科手术治疗的ACL损伤部队患者233例(246膝),分析其ACL损伤的机制特征、发生率、易损伤训练项目、主要确诊依据、常见合并损伤及有效治疗方法。结果 ACL损伤多于半屈曲位发生,跨越障碍训练的发生率最高;易合并侧副韧带及半月板损伤;自体腘绳肌腱移植ACL重建手术疗效优良。结论陆地军训所致膝关节ACL损伤的伤情较为严重,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积极采取重建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事训练伤 交叉韧带 断裂损伤 伤情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后胫骨整体性前移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
15
作者 宋关阳 郑峒 +1 位作者 王道峰 张辉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25年第7期513-520,共8页
目的:探究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损伤后胫骨相对股骨出现整体性前移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我科收治的280例ACL损伤患者的站立位膝关节磁共振成像结果。根据矢状位下内... 目的:探究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损伤后胫骨相对股骨出现整体性前移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我科收治的280例ACL损伤患者的站立位膝关节磁共振成像结果。根据矢状位下内、外侧胫骨平台后缘与内、外侧股骨髁后缘的相对位置,将患者分为胫骨前移阴性组(内、外侧胫骨平台均未发生前移)、胫骨部分前移组(仅外侧胫骨平台发生前移)以及胫骨整体性前移组(内、外侧胫骨平台均发生前移)。分别对比三组患者的胫骨平台后倾角(posterior tibial slope,PTS)、前外侧韧带(anterolateral ligament,ALL)连续性、半月板受损情况以及受伤到手术时间(time from injury to surgery,TFIS),通过组间比较以及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探究发生胫骨整体性前移的危险因素。结果:入选的280例连续病例中,41例存在胫骨整体性前移现象(14.6%),此外,胫骨部分前移患者110例(39.3%),胫骨前移阴性患者129例(46.1%)。胫骨整体性前移组患者PTS、内侧半月板损伤发生率以及TFIS均显著高于另外两组患者(P<0.05)。而ALL损伤发生率、外侧半月板损伤发生率、麻醉下轴移分度以及KT-1000侧-侧差值在胫骨整体性前移组与胫骨前移阴性组患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胫骨整体性前移组与胫骨部分前移组患者之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TS大于12°、TFIS大于6个月以及合并内侧半月板损伤是造成ACL损伤后发生胫骨整体性前移现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本研究中,ACL损伤后胫骨整体性前移的发生率为14.6%,临床中对于PTS大于12°、TFIS大于6个月以及内侧半月板合并损伤的ACL损伤患者需警惕胫骨整体性前移现象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韧带损伤 胫骨整体性 发生率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关节股骨髁间切迹解剖特征用于预测非接触性前交叉韧带撕裂
16
作者 朱玉鹏 徐俊 +5 位作者 王奇政 陈永晔 秦思源 颜瑞馨 辛培锦 郎宁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02-906,共5页
目的观察以膝关节股骨髁间切迹解剖特征预测非接触性前交叉韧带撕裂(NC-ACLT)的价值。方法对55例NC-ACLT患者(NC-ACLT组)及55名对照者(对照组)行膝关节MR,测算髁间切迹参数(深度、宽度、深度/宽度比值、开口宽度、开口宽度指数、面积及... 目的观察以膝关节股骨髁间切迹解剖特征预测非接触性前交叉韧带撕裂(NC-ACLT)的价值。方法对55例NC-ACLT患者(NC-ACLT组)及55名对照者(对照组)行膝关节MR,测算髁间切迹参数(深度、宽度、深度/宽度比值、开口宽度、开口宽度指数、面积及同水平股骨髁外缘宽度)并进行组间比较;记录髁间切迹类型(A、U及W型)。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NC-ACLT的独立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各髁间切迹参数预测NC-ACLT的效能。结果NC-ACLT组髁间切迹深度及深度/宽度比值均高于、开口宽度及开口宽度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髁间切迹深度为NC-ACLT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以髁间切迹深度29.55 mm、深度/宽度比值1.45、开口宽度21.15 mm及开口宽度指数0.29为最佳截断值,各髁间切迹参数预测NC-ACLT的敏感度分别为74.55%、58.18%、67.27%及67.27%,特异度分别为69.09%、80.00%、61.82%及78.18%,AUC分别为0.720、0.713、0.652及0.710。结论膝关节股骨髁间切迹解剖特征可用于预测NC-ACLT,髁间切迹深度、深度/宽度比值、开口宽度及开口宽度指数可作为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韧带 膝关节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病程前交叉韧带损伤后膝关节继发改变研究 被引量:27
17
作者 王健 王永健 +1 位作者 王海军 敖英芳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76-280,共5页
目的:了解长病程(≥方法:对2013年5月至2015年12月长病程ACL损伤住院患者98例进行回顾性研究。观察患者膝关节疼痛、不稳及交锁情况;通过影像学检查,对患者膝关节进行退变分级(K-L分级);关节镜下对韧带残端、内外侧半月板损伤情况、关... 目的:了解长病程(≥方法:对2013年5月至2015年12月长病程ACL损伤住院患者98例进行回顾性研究。观察患者膝关节疼痛、不稳及交锁情况;通过影像学检查,对患者膝关节进行退变分级(K-L分级);关节镜下对韧带残端、内外侧半月板损伤情况、关节软骨损伤情况(ICRS分级)以及髁间窝、髁间棘增生情况进行观察。结果:患者入院的症状主要为疼痛(42例,42.86%)、关节交锁(28例,28.57%)、关节不稳(28例,28.57%)。90例(91.84%)存在关节退变,K-L分级平均1.73(0~4)。84例(85.71%)韧带残端完全吸收,86例(87.76%)髁间棘增生,72例(73.47%)髁间窝增生。96例(97.96%)合并半月板损伤,其中合并双侧半月板损伤52例(53.06%),合并半月板复合裂64例(65.31%),合并内侧半月板桶柄样撕裂22例(22.45%)。86例患者(87.76%)存在关节软骨损伤,38例(38.76%)存在重度软骨损伤(3度及以上)。结论:ACL长期损伤对患者的运动及日常活动均有明显影响,同时合并半月板损伤及关节软骨损伤发生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韧带 损伤 膝关节 半月板 关节软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取腱切口方向与隐神经髌下支损伤关系探讨 被引量:31
18
作者 罗浩 敖英芳 +4 位作者 彭立彬 林春阳 张继英 傅欣 余家阔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94-296,i0004,i0005,共5页
目的:探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取腱切口方向与隐神经髌下支损伤的关系。方法:以2005年1月至2005年3月间行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取内固定术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ACL重建术中取腱切口方向为纵行者35例,斜行者25例。术后取... 目的:探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取腱切口方向与隐神经髌下支损伤的关系。方法:以2005年1月至2005年3月间行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取内固定术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ACL重建术中取腱切口方向为纵行者35例,斜行者25例。术后取钉时间9~31个月,平均14.5±4.72个月。测量手术切口疤痕长度。令29例存在小腿皮肤感觉障碍的患者将障碍区域标出,测量其面积,并做相应的象限分析。解剖15具尸体的膝关节,测量其隐神经髌下支与鹅足腱上缘的距离。结果:纵行切口组与斜行切口组手术切口疤痕长度无显著性差异。纵行切口组皮肤感觉有障碍者23例(65.7%),斜行切口组6例(24.0%),纵行切口患者术后更易出现小腿皮肤感觉障碍(P<0.001)。尸体膝关节解剖结果显示隐神经髌下支走行与鹅足腱上缘近似平行(由内上至外下),二者之间距离平均为0.6cm。结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纵行切口取腱较斜行切口更易损伤隐神经髌下支,术后患者易出现患肢小腿皮肤感觉障碍。术前有必要告知患者隐神经髌下支损伤是ACL重建术常见并发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韧带 重建术 隐神经 神经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交叉韧带损伤与膝关节骨密度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6
19
作者 于长隆 敖英芳 +1 位作者 张美荣 刘燕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70-271,269,共3页
对在我所进行手术的膝关节内损伤37例进行局部骨密度检测,其中单纯前交叉韧带断裂10例,前交叉韧带断裂合并内外侧半月板损伤19例,膝关节内其他损伤但无前交叉韧带损伤的8例。结果显示,全部患者均呈现伤侧骨密度下降,有前交... 对在我所进行手术的膝关节内损伤37例进行局部骨密度检测,其中单纯前交叉韧带断裂10例,前交叉韧带断裂合并内外侧半月板损伤19例,膝关节内其他损伤但无前交叉韧带损伤的8例。结果显示,全部患者均呈现伤侧骨密度下降,有前交叉韧带断裂的患膝骨密度显著低于膝关节内其他损伤但无前交叉韧带损伤的;前交叉韧带断裂合并半月板损伤的与单纯前交叉韧带断裂相比,骨密度的差异无显著性;前交叉韧带断裂病史在2个月内患膝骨密度显著高于病史长于2个月者。由此建议对前交叉韧带断裂应在伤后2个月内进行修补;此外,当患膝的骨密度低于健侧的70%时,应在重建前交叉韧带时注意打孔和界面螺丝钉的技术操作,同时适当加强外固定,延长固定时间,以免术后移植骨脱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骨密度 交叉韧带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员与非运动员前交叉韧带断裂后继发膝关节软骨损伤的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17
20
作者 敖英芳 于长隆 田得祥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9-30,共2页
目的 :通过对 2 1例运动员与 43例非运动员膝关节前交叉韧带 (ACL)断裂后并发膝关节软骨损伤的观察 ,分析探讨其损伤继发关节软骨损伤的原因及规律。方法 :应用膝关节镜观察关节软骨损伤的部位、病理改变、损伤程度 ,然后对损伤发生率... 目的 :通过对 2 1例运动员与 43例非运动员膝关节前交叉韧带 (ACL)断裂后并发膝关节软骨损伤的观察 ,分析探讨其损伤继发关节软骨损伤的原因及规律。方法 :应用膝关节镜观察关节软骨损伤的部位、病理改变、损伤程度 ,然后对损伤发生率、发生时间、损伤程度与病程的关系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软骨损伤总发生率为 75 % ,运动员组为 6 6 7% ,非运动员组为 79% ,非运动员组软骨损伤发生率明显高于运动员组 (P <0 0 1) ,病程超过 1年后关节软骨损伤明显加重 (P <0 0 1) ,但两组间差别不显著 (P >0 0 5 )。结论 :运动员与非运动员ACL断裂后膝关节软骨损伤率明显增高 ,损伤程度随病程延长而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韧带断裂 膝关节软骨损伤 运动损伤 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