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ANKL/RNAK/OPG信号通路影响小鼠膝关节假体无菌性松动的作用机制
1
作者 王皓 凃峰 +1 位作者 赵文斌 张麟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67-572,共6页
目的研究RANKL/RANK/OPG信号通路在小鼠膝关节假体无菌性松动中的作用机制。方法28只小鼠以计算机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正常组、实验组,最终均分别纳入12只。实验组通过在胫骨近端骨髓腔中注射钴铬颗粒悬液建立小鼠膝关节假体无菌性松动模型... 目的研究RANKL/RANK/OPG信号通路在小鼠膝关节假体无菌性松动中的作用机制。方法28只小鼠以计算机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正常组、实验组,最终均分别纳入12只。实验组通过在胫骨近端骨髓腔中注射钴铬颗粒悬液建立小鼠膝关节假体无菌性松动模型,正常组注射等量等渗盐水。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界膜组织中RANKL、RNAK、OPG mRNA表达量;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界膜组织中RANKL、RNAK、OPG、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蛋白表达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实验组建模后6、12周界膜组织RANKL、RNAK mRNA及蛋白表达量,RANKL/OPG升高,OPG mRNA及蛋白表达量降低(P<0.05)。与建模后6周比较,正常组建模后12周界膜组织RANKL、RNAK mRNA及蛋白表达量及RANKL/OPG降低,OPG mRNA及蛋白表达量升高(P<0.05),实验组界膜组织RANKL、RNAK mRNA及蛋白表达量及RANKL/OPG升高,OPG mRNA及蛋白表达量降低(P<0.05)。与正常组比较,实验组建模后6、12周界膜组织TRAP蛋白表达量升高(P<0.05)。与建模后6周比较,正常组建模后12周界膜组织TRAP蛋白表达量降低(P<0.05),实验组界膜组织TRAP蛋白表达量升高(P<0.05)。结论小鼠膝关节假体无菌性松动的界膜组织中RANKL、RNAK表达量及RANKL/OPG升高,OPG表达量降低,RANKL/RNAK/OPG信号通路表达失衡与其发生、发展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假体无菌性松动 核因子ΚB受活化因子配 细胞核因子κB受活化因子 骨保护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项同位素骨扫描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无菌性假体松动与感染性假体松动的诊断价值分析
2
作者 张伟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21期89-90,共2页
目的探讨^(99m)TC-MDP骨血流、血池、静态三项同位素骨扫描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无菌性假体松动与感染性假体松动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22例疑似膝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松动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1例,进行常规检查)与实验组(11例,进行^(99m)TC... 目的探讨^(99m)TC-MDP骨血流、血池、静态三项同位素骨扫描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无菌性假体松动与感染性假体松动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22例疑似膝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松动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1例,进行常规检查)与实验组(11例,进行^(99m)TC-MDP骨三项同位素扫描检查),对比两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结果实验组诊断准确率为100.0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63.64%(P<0.05)。结论 ^(99m)TC-MDP骨三项同位素骨扫描对诊断无菌性假体松动和感染性假体松动有较高准确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置换术 松动 放射核素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型人工全膝关节假体置换术治疗严重成人股骨远端非骨化性纤维瘤 被引量:2
3
作者 张东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2期67-68,共2页
目的探讨肿瘤型膝关节假体置换术治疗成人非骨化性纤维瘤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膝关节定制型肿瘤假体置换术治疗严重成人股骨远端非骨化性纤维瘤12例,手术均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进行,采用仰卧位,行膝关节定制型肿瘤假体置换... 目的探讨肿瘤型膝关节假体置换术治疗成人非骨化性纤维瘤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膝关节定制型肿瘤假体置换术治疗严重成人股骨远端非骨化性纤维瘤12例,手术均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进行,采用仰卧位,行膝关节定制型肿瘤假体置换术。结果术后12例全部获得随访,随访6~32个月,平均18个月。疼痛完全消失,活动良好,未出现假体断裂、松动及脱出,无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肿瘤型膝关节假体置换术治疗成人非骨化性纤维瘤,患者疼痛完全消失,可早期下床活动,避免了病理性骨折和植骨融合失败,为一积极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骨化纤维瘤 疼痛 膝关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xfordⅢ型活动型单髁骨水泥假体膝关节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附24例报告) 被引量:2
4
作者 徐文特 双富杭 +4 位作者 鲁宁 皇甫文飞 唐浩 李文金 土小龙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33期60-64,共5页
目的观察OxfordⅢ型活动型单髁骨水泥假体膝关节单髁置换术(UKA)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膝关节前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24例,均接受OxfordⅢ型活动型单髁骨水泥假体UKA治疗,观察并比较患者术前、末次随访时(随... 目的观察OxfordⅢ型活动型单髁骨水泥假体膝关节单髁置换术(UKA)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膝关节前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24例,均接受OxfordⅢ型活动型单髁骨水泥假体UKA治疗,观察并比较患者术前、末次随访时(随访时间5~10年)的膝关节功能评分、疼痛评分、膝关节活动度及胫股角。结果2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OxfordⅢ型活动型单髁骨水泥假体UKA治疗,治疗后切口均为Ⅰ期愈合,内翻畸形均得到纠正。至末次随访时,24例患者中出现1例前叉韧带断裂引起的膝关节不稳定翻修,其余患者假体、功能均完好,无下肢静脉血栓、感染、聚乙烯内衬脱位等并发症。24例患者术前膝关节功能评分、疼痛评分、膝关节活动度、胫股角分别为(55.50±10.03)分、(3.540±0.590)分、103.33°±12.04°、182.70°±1.75°,末次随访时膝关节功能评分、疼痛评分、膝关节活动度、胫股角分别为(93.21±3.06)分、(0.170±0.001)分、137.08°±5.88°、176.99°±2.29°,末次随访时膝关节功能评分、疼痛评分、膝关节活动度、胫股角与术前相比,P均<0.01。结论OxfordⅢ型活动型单髁骨水泥假体UKA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效果较好,术后膝关节功能评分、疼痛评分、膝关节活动度及胫股角均较术前得到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置换术 膝关节单髁置换术 人工 骨粘固剂 膝关节关节 牛津单髁 膝关节置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稳定型假体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马远 侯建红 +1 位作者 曹有良 王俊波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第22期37-39,共3页
目的:分析用后稳定型假体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收治的18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后稳定型假体组和韧带保留型假体... 目的:分析用后稳定型假体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收治的18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后稳定型假体组和韧带保留型假体组。为后稳定型假体组90例患者采用后稳定型假体TKA进行治疗,为韧带保留型假体组90例患者采用后交叉韧带保留型假体TKA进行治疗。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1)后稳定型假体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韧带保留型假体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相比,P>0.05。2)后稳定型假体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低于韧带保留型假体组患者,P<0.05。3)在末次随访时,后稳定型假体组患者的VAS评分、WOMAC评分均低于韧带保留型假体组患者,其HSS评分高于韧带保留型假体组患者,其膝关节屈曲活动度大于韧带保留型假体组患者,P<0.05。结论:与采用后交叉韧带保留型假体TKA相比,用后稳定型假体TKA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效果较好,可显著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减轻其疼痛症状,促进其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稳定型 后交叉韧带保留型 膝关节置换术 膝关节关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的生物学机制 被引量:2
6
作者 曾晓峰 赵建宁 《中国骨伤》 CAS 2003年第6期380-382,共3页
关键词 人工关节无菌松动 生物学机制 骨质溶解 骨结合素 破骨细胞激活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膝关节松弛程度与体重指数的关系及满意度调查 被引量:1
7
作者 牛中科 韩煜 +3 位作者 李树山 王慧 郑爽爽 殷力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3年第9期1652-1655,共4页
目的 明确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患者膝关节松弛程度的变化、松弛程度变化可能的危险因素以及松弛程度对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集2019年1—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就诊的因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接受TKA的65例患者的临床... 目的 明确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患者膝关节松弛程度的变化、松弛程度变化可能的危险因素以及松弛程度对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集2019年1—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就诊的因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接受TKA的6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共74膝。术后进行2 a随访调查。分别于术前(T_(0))、术后3个月(T_(1))、术后6个月(T_(2))、术后12个月(T_(3))、术后24个月(T_(4)),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疼痛情况,采用膝关节功能评分(HSS)评价膝关节功能,采用稳定性检测评价患者膝关节松弛度变化,记录患者各随访阶段身高体重并计算体重指数,自制手术满意度调查问卷调查患者满意度,并分析膝关节松弛度变化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结果 较术前,患者术后各时点VAS评分逐渐降低,HSS评分逐渐升高,Lysholm稳定性评分逐渐升高,前抽屉实验结果水平逐渐升高,术后各时点活动度逐渐增加,重复测量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线性分析显示,Lysholm稳定性评分、前抽屉实验结果水平与患者体重指数呈正相关(r>0,P<0.05);术后随访各时点,患者满意度评分有一定升高,但各时点间重复测量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KA后患者疼痛感减轻,膝关节功能改善,但膝关节存在一定程度松弛,可能与患者体重指数有关,但这种术后松弛程度并不会降低患者对术后膝关节活动功能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 膝关节置换术 PS型 关节松弛 重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内毒素在判断人工关节假体松动中的应用 被引量:4
8
作者 曹青刚 孟嘉 +2 位作者 包倪荣 汪春风 赵建宁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828-830,共3页
目的内毒素的动态检测对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松动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意义重大。文中旨在探讨分析内毒素检测在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松动中的临床意义及疗效评价。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骨科58例接受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 目的内毒素的动态检测对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松动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意义重大。文中旨在探讨分析内毒素检测在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松动中的临床意义及疗效评价。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骨科58例接受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术后并发症结果分为感染松动组(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性松动患者,n=15)、无菌松动组(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无菌性松动患者,n=23)和正常组(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正常,n=20)。采用MB-80微生物动态快速检测系统对内毒素进行检测,比较内毒素水平,并进行ROC曲线分析,获得不同内毒素切点值下的灵敏度及特异度指标,并找出最佳诊断界点。结果感染松动组、无菌松动组内毒素水平[(0.56±0.11、0.49±0.08)ng/mL]明显高于对照组[(0.24±0.06)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感染松动组与无菌松动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血清内毒素浓度为0.36 ng/mL时,Youden指数最大,可作为诊断的最佳临界点,其判断为假体松动的准确性最高,其灵敏度66.7%,特异性为88.2%。结论内毒素可作早期诊断假体松动的较好指标,其检测对提高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松动诊断有着显著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内毒素检测 周围感染 无菌松动 感染松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膝关节置换术并发症及其防治 被引量:4
9
作者 张伟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55-56,共2页
关键词 并发症 膝关节置换术 TKA 手术创伤 松动 下肢深静脉血栓 全身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膝关节翻修术后髌腱断裂1例
10
作者 唐竞 李玉军 +1 位作者 殷建华 周一新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10-110,共1页
患者女,68岁,因左膝关节置换术后3 a,疼痛,活动困难入院就诊。诊断假体松动行翻修手术。术中发现聚乙烯衬垫磨穿,关节周围软组织内有大量金属磨屑,关节不稳定,使用Link铰链型膝关节假体进行翻修手术。术后4周,患者活动过程中发现不能主... 患者女,68岁,因左膝关节置换术后3 a,疼痛,活动困难入院就诊。诊断假体松动行翻修手术。术中发现聚乙烯衬垫磨穿,关节周围软组织内有大量金属磨屑,关节不稳定,使用Link铰链型膝关节假体进行翻修手术。术后4周,患者活动过程中发现不能主动伸膝,伸膝无力。查体:手术切口愈合良好,无红肿,不能主动伸膝关节,髌骨高位。膝跳反射消失。相关检查:全血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血沉均正常。X线检查:左膝关节侧位髌腱部位透亮度增加,髌骨上移(图1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腱断裂 翻修手术 人工膝关节 膝关节 全血细胞计数 松动 翻修术 磨屑 透亮度 聚乙烯衬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髋关节表面置换术后生存分析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一鸣 徐一宏 徐卫东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77-380,共4页
目的目前我国关于金属对金属关节系统的髋关节表面置换(HRA)患者缺乏相关临床生存分析结果的报道。文中旨在对金属对金属关节系统的HRA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探究影响假体生存率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9月到2010年5月长海医院关... 目的目前我国关于金属对金属关节系统的髋关节表面置换(HRA)患者缺乏相关临床生存分析结果的报道。文中旨在对金属对金属关节系统的HRA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探究影响假体生存率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9月到2010年5月长海医院关节骨病外科行金属对金属关节系统HRA术的113名患者(146髋)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通过电话或门诊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术后10.2年。统计分析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进行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假体生存率的影响因素。结果随访结束时,共有17例患者(17髋)进行了髋关节翻修手术。患者术后10年的Harris评分[(90.3±10.8)分]较术前[(51.4±7.8)分]显著提高(P<0.001)。骨盆平片评估有6例异位骨化,均为Brooker I型;2例股骨颈缩窄,2例有透亮线,但无明显松动迹象。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HRA术后10年生存率为87.1%(95%CI:80.8%~93.4%)。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显示相对于髋臼假体外展角45°~55°,>55°相对危险度为2.381,<45°相对危险度为0.251。结论 HRA术后生存率较高,且假体生存率与髋臼假体安放位置(外展角)相关,应注意髋臼假体外展角>55°时风险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表面置换 无菌松动 生存分析 髋臼外展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X线外侧髌股角、胫骨假体后倾角及下肢冠状位力线与单髁假体置换术疗效的关系
12
作者 袁仪伦 辛若冰 +2 位作者 王鹏亮 高万旭 刘沛 《河南医学研究》 2025年第11期2017-2021,共5页
目的 探讨膝X线外侧髌股角、胫骨假体后倾角及下肢冠状位力线与单髁假体置换术(UKA)疗效的关系。方法 选取80例单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患者,均接受UKA治疗,观察不同术后膝X线外侧髌股角、胫骨假体后倾角及下肢冠状位力线水平患者间... 目的 探讨膝X线外侧髌股角、胫骨假体后倾角及下肢冠状位力线与单髁假体置换术(UKA)疗效的关系。方法 选取80例单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患者,均接受UKA治疗,观察不同术后膝X线外侧髌股角、胫骨假体后倾角及下肢冠状位力线水平患者间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差异。结果 术后膝X线外侧髌股角≥13°患者术后12个月WOMAC评分为(16.26±4.11)分,高于<13°患者(P<0.05)。术后不同胫骨假体后倾角患者术后12个月WOMA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膝内翻>6°患者术后12个月WOMAC评分为(16.59±2.21)分,高于膝内翻<3°和膝内翻3°~6°患者(P<0.05)。术后膝X线外侧髌股角、下肢冠状位力线水平与术后12个月WOMAC评分呈正相关(r=0.661和0.718,P<0.05)。胫骨假体后倾角与术后12个月WOMAC评分无相关性(P>0.05)。结论 膝X线外侧髌股角及下肢冠状位力线与UKA疗效存在相关性,而胫骨假体后倾角与疗效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关节 单髁置换术 膝X线外侧髌股角 胫骨后倾角 下肢冠状位力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