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3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曝气对膜生物反应器内气-液流态影响的模拟研究
1
作者 陈小欢 刘鸣燕 +3 位作者 涂倩倩 李嘉诚 林培锋 俞三传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5-134,141,共11页
采用多孔介质模型模拟具有渗透作用的分离膜,利用群平衡模型(PBM)预测膜生物反应器(MBR)内多尺寸气泡流动,对MBR内气-液流态进行模拟研究.系统分析了渗透侧抽吸作用、气泡直径、曝气速率对流态及近膜面气泡流对膜面的擦洗效果的影响.结... 采用多孔介质模型模拟具有渗透作用的分离膜,利用群平衡模型(PBM)预测膜生物反应器(MBR)内多尺寸气泡流动,对MBR内气-液流态进行模拟研究.系统分析了渗透侧抽吸作用、气泡直径、曝气速率对流态及近膜面气泡流对膜面的擦洗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远离膜面气泡流,在渗透侧抽吸负压2000 Pa下,气泡直径从0.1 mm增大到3.0 mm,含气率峰值下降16%,小气泡有利于膜反应器内气-液充分混合;曝气速率从0.5 m/s增大至1.5 m/s,气泡流含气率峰值增加12.0%.随着曝气孔靠近膜面,液相流动的循环中心也逐渐靠近膜面.对于近膜面气泡流,渗透侧抽吸压为0 Pa时,气泡直径从3.0 mm减小到1.0 mm,膜面剪切应力由1.92 Pa增大到4.87 Pa;曝气速率由0.5 m/s增大至1.5 m/s,膜面剪切速度由0.02 m/s增大到0.22 m/s,膜面剪切应力由1.97 Pa增大到3.83 Pa;曝气速率0.5 m/s下,抽吸负压3000 Pa的平均膜剪切应力为0 Pa的1.85倍;高抽吸负压下小气泡高速曝气有利于提高膜面剪切应力.研究结果将为MBR曝气工艺设计和优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反应器(mbr) 气泡流 流态 曝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生物反应器(MBR)和序批式生物反应器(SBR)去除城市污水中典型药品和个人护理品的对比 被引量:3
2
作者 吴春英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674-1679,共6页
采用模拟生活污水,在相同的运行条件下,对比研究了膜-生物反应器(MBR)与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对10种典型药品和个人护理品(PPCPs)的去除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两种反应器对不同目标物PPCPs的去除效果存在一定的差异:MBR和SBR对甲氧苄氨嘧... 采用模拟生活污水,在相同的运行条件下,对比研究了膜-生物反应器(MBR)与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对10种典型药品和个人护理品(PPCPs)的去除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两种反应器对不同目标物PPCPs的去除效果存在一定的差异:MBR和SBR对甲氧苄氨嘧啶(TRM)和红霉素(ERY)的去除无明显差别;苏必利(SLP)和卡马西平(CBZ)在两反应器中均不能得到有效去除;但对于其他目标物,尤其是咖啡因(CAF)、酮洛芬(KTP)、避蚊胺(DEET),MBR的去除率明显高于SBR.总体上,MBR在出水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上存在着一定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反应器 序批式生物反应器 药品及个人护理品 去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生物反应器污泥缺氧反硝化过程中SMP的形成 被引量:10
3
作者 梅晓洁 王志伟 +3 位作者 马金星 吴志超 王盼 朱宇峰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784-1791,共8页
在不同C/N比下,研究了膜-生物反应器在缺氧状态下溶解性微生物产物(SMP)的形成规律.结果表明,不同C/N比的反硝化过程,随着底物的降解,SMP都呈现不同程度的累积,且高C/N比下的合成量(9~10mgCOD/gVSS)高于低C/N比下的合成量(3~4mgCOD... 在不同C/N比下,研究了膜-生物反应器在缺氧状态下溶解性微生物产物(SMP)的形成规律.结果表明,不同C/N比的反硝化过程,随着底物的降解,SMP都呈现不同程度的累积,且高C/N比下的合成量(9~10mgCOD/gVSS)高于低C/N比下的合成量(3~4mgCOD/gVSS).从SMP的组分来看,不同C/N比下糖类的代谢规律相似,蛋白质则随着C/N比的升高其含量占SMP总量的比例增加,成为膜污染潜在的主要贡献者.随着反硝化过程的进行,体系中亚硝酸盐的累积对SMP的形成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反应器(mbr) 反硝化 溶解性微生物产物(SMP) 污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生物反应器中微型动物变化与活性污泥状态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王勇 孙寓姣 黄霞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8-51,共4页
近年来出现的膜-生物反应器(MBR)技术,是一种污水处理和回用的新型工艺。由于该工艺污泥停留时间长、污泥浓度高等特点,与常规活性污泥工艺差距较大,所以对反应器内的生物相监测是研究其处理机理的重要内容。笔者采用处理生活污水的MBR... 近年来出现的膜-生物反应器(MBR)技术,是一种污水处理和回用的新型工艺。由于该工艺污泥停留时间长、污泥浓度高等特点,与常规活性污泥工艺差距较大,所以对反应器内的生物相监测是研究其处理机理的重要内容。笔者采用处理生活污水的MBR工艺连续流小试运行方式,结合生物学分析方法,对系统活性污泥混合液中的微型动物进行了连续跟踪监测。结果发现,微型动物优势种群及其数量随环境变化而波动,呈现一定的规律性。按照运行时间的顺序,游动型纤毛虫、红斑瓢体虫、轮虫及累枝钟虫、表壳虫,交替成为优势种群。系统内发生丝状菌污泥膨胀后,微型动物种类减少,主要优势种群为轮虫、累枝钟虫、表壳虫。微型动物在活性污泥中发挥吞食作用以控制系统内活性污泥总量的增长,而活性污泥的状态特性又会反作用于微型动物的生活过程及数量的变化过程。MBR系统中,微型动物与活性污泥整体之间是一种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动态变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反应器(mbr) 生活污水 微型动物 优势种群 活性污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度对膜-生物反应器污泥表观硝化速率的抑制机理 被引量:9
5
作者 李彬 王志伟 +1 位作者 安莹 吴志超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71-377,共7页
为研究盐度对膜-生物反应器(MBR)污泥表观硝化速率的抑制机理,采用批次试验模拟不同盐度条件下MBR活性污泥的硝化反应并测定其表观硝化速率、自养菌活性和SMP、EPS中脱氧核糖核酸和蛋白质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盐度的不断提高,污泥... 为研究盐度对膜-生物反应器(MBR)污泥表观硝化速率的抑制机理,采用批次试验模拟不同盐度条件下MBR活性污泥的硝化反应并测定其表观硝化速率、自养菌活性和SMP、EPS中脱氧核糖核酸和蛋白质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盐度的不断提高,污泥表观硝化速率逐渐下降,当盐度大于12.5g/L时,污泥体系出现NH4+-N含量上升的现象.自养菌的活性逐渐被抑制,抑制程度和盐度正相关,当盐度大于2.5g/L时,SMP和EPS中DNA的含量逐步上升,细胞结构被破坏是微生物活性被抑制的原因.SMP和EPS中蛋白质含量随着盐度的提升明显增长,蛋白质在污泥系统水解并发生氨化释放NH4+-N也是表观硝化速率下降的原因;当盐度小于12.5g/L,系统释放NH4+-N对表观硝化速率抑制作用随着盐度的提高而不断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反应器(mbr) 硝化速率 盐度 污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生物反应器中溶解性有机物的三维荧光分析 被引量:30
6
作者 唐书娟 王志伟 +3 位作者 吴志超 王新华 陆继来 夏明芳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90-295,共6页
采用三维荧光技术研究了膜-生物反应器(MBR)处理生活污水过程及膜污染物中溶解性有机物(DOM)的变化,并与传统的厌氧/缺氧/好氧(AAO)活性污泥工艺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生活污水DOM中主要的荧光物质有类蛋白质(荧光峰A和B)及类腐殖质(荧光... 采用三维荧光技术研究了膜-生物反应器(MBR)处理生活污水过程及膜污染物中溶解性有机物(DOM)的变化,并与传统的厌氧/缺氧/好氧(AAO)活性污泥工艺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生活污水DOM中主要的荧光物质有类蛋白质(荧光峰A和B)及类腐殖质(荧光峰C),经MBR处理后,荧光峰的强度降低了16%~35%,同时类蛋白质的结构也发生了变化.与好氧段滤液相比,溶解性膜污染物中类腐殖质含量较低,主要的荧光物质为分子量较小、共轭性较弱的类蛋白质.AAO工艺中厌氧段加强了对荧光峰A和C的去除,处理过程中类蛋白质结构的变化与MBR工艺有显著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荧光光谱 -生物反应器 溶解性有机物 污染 污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城市污水的运行特性研究 被引量:21
7
作者 吴志超 田陆梅 +1 位作者 王旭 王志伟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7-50,共4页
考察了孔径108μm左右的不锈钢丝网动态膜组件处理城市生活污水的特性,并研究了出水水头和曝气强度对动态膜泥饼层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稳定运行情况下出水平均浊度1.2NTU,COD平均去除率90%,NH3-N平均去除率97%,与传统膜-生物反应器处... 考察了孔径108μm左右的不锈钢丝网动态膜组件处理城市生活污水的特性,并研究了出水水头和曝气强度对动态膜泥饼层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稳定运行情况下出水平均浊度1.2NTU,COD平均去除率90%,NH3-N平均去除率97%,与传统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效果接近。同时发现,在20、40mm的出水水头下,动态膜运行初期膜通量衰减规律均符合泥饼阻力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 城市污水 -生物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生物反应器与普通活性污泥法处理啤酒废水试验 被引量:15
8
作者 王连军 荆晶 +1 位作者 刘晓东 孙秀云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30-33,共4页
膜 -生物反应器组合工艺由于用膜组件代替传统的二沉池而具有普通活性污泥法无法比拟的优点 ,研究对膜 -生物反应器及普通活性污泥法的COD和NH3-N去除效率、降解动力学、微生物组成。
关键词 -生物反应器 普通活性污泥法 啤酒废水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微污染水源水的运行特性 被引量:25
9
作者 莫罹 黄霞 迪里拜尔·苏里坦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96-200,共5页
考察了悬浮生长型MBR和3种附着生长型MBR处理人工模拟微污染水源水时的运行特性.结果表明,4种MBR对氨氮的去除率均可达到85%~90%.投加块状填料和粉末活性炭(PAC)的MBR对有机污染物去除率较高;投加沸石粉的MBR和悬浮生长型MBR有机物去除... 考察了悬浮生长型MBR和3种附着生长型MBR处理人工模拟微污染水源水时的运行特性.结果表明,4种MBR对氨氮的去除率均可达到85%~90%.投加块状填料和粉末活性炭(PAC)的MBR对有机污染物去除率较高;投加沸石粉的MBR和悬浮生长型MBR有机物去除效果较前两者低.当水力停留时间(HRT)为2(4h时,HRT对MBR有机物和氨氮的去除效果影响很小.PAC投加量及其饱和程度会影响PAC-MBR系统对有机物特别是UV254的去除率.当PAC投加量提高到1000mg/L以上时,PAC饱和前UV254的去除率可较块状填料-MBR提高约25%; PAC饱和后,两系统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相差不大.对于连续运行中膜的过滤性能,投加PAC和块状填料的MBR与悬浮生长型MBR相差不大,而沸石粉-MBR最低.改变PAC投加量对PAC-MBR中膜过滤性能的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反应器 水净化 污染物去除特性 粉末活性炭 过滤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降低能耗的中试试验 被引量:14
10
作者 王孟杰 魏春海 +3 位作者 黄霞 文湘华 张建新 崔希龙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97-301,共5页
基于气升式内循环反应器原理,对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构建了处理量为15.6m3/d的中试装置.通过水动力学特性的考察,得到中试装置的经济曝气强度为96m3/(m2·h);通过经济曝气强度条件下的临界通量试验,得到污泥浓... 基于气升式内循环反应器原理,对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构建了处理量为15.6m3/d的中试装置.通过水动力学特性的考察,得到中试装置的经济曝气强度为96m3/(m2·h);通过经济曝气强度条件下的临界通量试验,得到污泥浓度小于13g/L时的膜临界通量区域为30~35L/(m2·h).由此确定了中试装置连续运行的操作参数,实现了次临界通量[30L/(m2·h)]条件下处理城市污水的稳定运行.能耗分析显示,该中试反应器的气水比为21:1,有效单位产水能耗为0.42kW·h/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式-生物反应器 气升式内循环反应器 经济曝气强度 次临界通量 能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生物反应器(MBR)技术关键及应用 被引量:11
11
作者 张颖 张铁峰 +1 位作者 王爱杰 王相晶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1期96-99,共4页
膜生物反应器 (MBR)是将生物降解作用与膜的高效分离技术结合而成的一种新型的高效污水处理与回用工艺。它对于发展城市污水回用事业 ,节省新鲜水资源、减少污水排放量 ,以及节约污水处理资金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阐述了 MBR的技术原理... 膜生物反应器 (MBR)是将生物降解作用与膜的高效分离技术结合而成的一种新型的高效污水处理与回用工艺。它对于发展城市污水回用事业 ,节省新鲜水资源、减少污水排放量 ,以及节约污水处理资金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阐述了 MBR的技术原理、主要应用、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反应器 技术关键 应用 分离技术 污水处理 回用工艺 mbr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臭氧-活性炭技术对膜生物反应器膜污染减缓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张海丰 刘洪鹏 +4 位作者 张兰河 赵贵龙 郑程 高伟 柴慧建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53-459,共7页
本研究目的是探讨臭氧-活性炭技术对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 bioreactor,MBR)膜污染减缓的影响。通过短期批式实验表明,粉末活性炭(power activated carbon,PAC)可强化臭氧的氧化效果,臭氧投加量超过0.25mg/(gSS)将恶化污泥混合液可滤性... 本研究目的是探讨臭氧-活性炭技术对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 bioreactor,MBR)膜污染减缓的影响。通过短期批式实验表明,粉末活性炭(power activated carbon,PAC)可强化臭氧的氧化效果,臭氧投加量超过0.25mg/(gSS)将恶化污泥混合液可滤性;对滤出液残余臭氧浓度检测表明,PAC的加入有利于维持本体溶液臭氧浓度。臭氧-活性炭技术引入MBR系统有助于膜污染的减缓,反应器内微生物活性受到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对MBR出水水质影响较小;臭氧-活性炭减小了反应器内溶解性微生物产物(soluble microbial products,SMP)中的蛋白质及多聚糖含量,显著降低了污泥絮体中松散的胞外聚合物(loosely bound EPS,LB)及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EPS)中蛋白质浓度,以上结果表明应用臭氧-活性炭技术来延缓MBR膜污染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反应器 污染 溶解性微生物代谢产物 胞外聚合物 臭氧-活性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生物反应器的研究及其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3
作者 王建华 徐又一 朱宝库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24-233,共10页
综述了废水处理领域中的膜 -生物反应器的基本特点、应用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国内外研究的进展 ;重点阐述了膜 -生物反应器运行工艺、新型膜材料与器件以及影响膜污染形成的因素与防治措施 ;
关键词 -生物反应器 研究 废水处理 应用 污染 材料 器件 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膜面污染物性质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尹星 夏明芳 +3 位作者 陆继来 吴志超 张利民 王志伟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67-71,共5页
研究了浸没式平板膜-生物反应器冬季运行时的膜污染状况。结果表明,出水COD稳定,但出现了亚硝酸盐积累,总氮的去除不是很理想。凝胶过滤色谱测定结果发现,O段混合液经0.45μm滤膜过滤的滤液和膜面污染物含有重均分子量千万级以上的大分... 研究了浸没式平板膜-生物反应器冬季运行时的膜污染状况。结果表明,出水COD稳定,但出现了亚硝酸盐积累,总氮的去除不是很理想。凝胶过滤色谱测定结果发现,O段混合液经0.45μm滤膜过滤的滤液和膜面污染物含有重均分子量千万级以上的大分子物质,而进水中并无此类物质。环境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表明,膜面无机污染物的阳离子主要包括Na、Mg、Al、Si、K、Ca和Fe。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证明,膜面有机污染物主要是多糖和蛋白质等物质,而且胞外聚合物可能是造成膜面污染的主要物质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没式-生物反应器 平板 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生物反应器中荧光物质对膜污染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朱宇峰 王志伟 +2 位作者 吴志超 唐书娟 王旭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10-514,共5页
采用三维荧光(EEM)技术对膜-生物反应器(MBR)运行过程中进出水、膜面溶解性污染物、溶解性微生物(SMP)和胞外聚合物(EPS)进行分析,并对各运行条件下荧光强度与膜污染速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各工况膜污染顺序为工况1(0.55kPa/d)<工况3... 采用三维荧光(EEM)技术对膜-生物反应器(MBR)运行过程中进出水、膜面溶解性污染物、溶解性微生物(SMP)和胞外聚合物(EPS)进行分析,并对各运行条件下荧光强度与膜污染速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各工况膜污染顺序为工况1(0.55kPa/d)<工况3(1.37 kPa/d)<工况2(1.71 kPa/d)<工况4(3.69 kPa/d),SMP中的类蛋白质和类富里酸,以及EPS中的类蛋白质和类腐殖酸,均与各工况膜污染速率呈一致的变化趋势,而膜面溶解性污染物中的类蛋白质荧光峰则与膜污染速率没有明显的关系,说明在膜表面积累的荧光物质可能与其他有机物共同作用影响了膜污染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反应器(mbr) 污染 三维荧光 溶解性微生物(SMP) 胞外聚合物(E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垃圾渗滤液中多环芳烃的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许宜平 陈少华 +2 位作者 陈明 刘俊新 王子健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91-694,共4页
采用固相萃取前处理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的方法,分析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垃圾渗滤液中多环芳烃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对多环芳烃的总去除效率超过80%;大部分三环、四环和五环的芳烃可在处理过程中被厌氧降解.多环芳烃的主要降解反应发... 采用固相萃取前处理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的方法,分析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垃圾渗滤液中多环芳烃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对多环芳烃的总去除效率超过80%;大部分三环、四环和五环的芳烃可在处理过程中被厌氧降解.多环芳烃的主要降解反应发生在厌氧滤池工艺段,然而SCOD(溶解性化学耗氧量),BOD和TOC的主要去除工艺段则是膜生物反应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生物反应器 垃圾渗滤液 多环芳烃 固相萃取工艺 厌氧滤池 SC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厌氧/兼氧-好氧膜生物反应器组合新工艺处理制革废水 被引量:9
17
作者 聂丽君 钟华文 +4 位作者 周如金 林培喜 邓泽聪 赵美甜 林志武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3995-4003,共9页
针对制革废水高悬浮物含量、高有机物浓度及高色度的特点,采用混凝/厌氧/兼氧-好氧膜生物反应器组合新工艺对其进行中试处理研究,重点考察混凝预处理的反应条件(p H、投药量等)、生物反应器的启动策略,以及水力停留时间(HRT)、溶解氧(DO... 针对制革废水高悬浮物含量、高有机物浓度及高色度的特点,采用混凝/厌氧/兼氧-好氧膜生物反应器组合新工艺对其进行中试处理研究,重点考察混凝预处理的反应条件(p H、投药量等)、生物反应器的启动策略,以及水力停留时间(HRT)、溶解氧(DO)和水温等运行参数对制革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混凝过程中p H为9.0~10.0,聚合氯化铝(PACl)投加量为350~450 mg·L^(-1)时,废水悬浮物浓度(SS)、色度、总铬和化学需氧量(COD)去除率的平均值分别为70.4%,73.9%,97.7%和37.9%;基于阶梯负荷启动策略,50 d左右完成联合厌氧折流板反应器的启动,厌氧环节在HRT为20 h、水温30℃左右的条件下能够去除68.2%左右的COD;通过对兼氧-好氧膜生物反应器中DO分布的研究和HRT的优化,该单元的COD和NH4-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67.7%和81.3%(HRT=6 h,DO=2.0~3.0 mg·L^(-1))。经过组合工艺的处理,系统出水各项主要指标(COD、NH4-N、SS、色度和总铬等)达到DB 44/26—2001一级排放标准,表明本文提出的新工艺在制革废水处理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革废水 混凝 厌氧折流板反应器 兼氧-好氧生物反应器 水力停留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负荷对膜-生物反应器硝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18
作者 张文燕 马金星 +1 位作者 王志伟 吴志超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9-44,共6页
采用厌氧动态膜-生物反应器(AnDMBR)组合自养膜-生物反应器(MBR)工艺,研究冬季低温条件下系统的硝化效果以及TP的去除效果,并与单级MBR工艺进行对比。结果表明:(1)AnDMBR对COD的去除率基本保持在50%~60%,AnDMBR组合自养MBR工艺对COD的... 采用厌氧动态膜-生物反应器(AnDMBR)组合自养膜-生物反应器(MBR)工艺,研究冬季低温条件下系统的硝化效果以及TP的去除效果,并与单级MBR工艺进行对比。结果表明:(1)AnDMBR对COD的去除率基本保持在50%~60%,AnDMBR组合自养MBR工艺对COD的去除率为80%~85%;单级MBR工艺对COD的去除率为80%左右。(2)总体上,AnDMBR组合自养MBR工艺对NH4+-N的去除率大于95%;单级MBR对NH4+-N的去除效果比AnDMBR组合自养MBR工艺差。(3)AnDMBR组合自养MBR工艺中,出水NO2--N与NO3--N均有积累;单级MBR工艺中,出水NO2--N积累不明显。(4)相对于亚硝酸盐氧化菌(NOB),氨氧化菌(AOB)对有机负荷更敏感,当有机负荷高时,AOB更易受到异养菌活动的抑制;当有机负荷降低、异养菌活性减弱时,AOB活性明显增强,系统的硝化效果得到明显改善。(5)AnDMBR组合自养MBR工艺对TP的去除率高于80%,单级MBR工艺稳定后对TP的去除率仅为20%~30%。(6)从呼吸速率和硝化速率可知,自养MBR的硝化效果优于单级MB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负荷 自养-生物反应器 硝化过程 自养硝化菌 异养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nton氧化膜-生物反应器出水中丙烯腈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杨琦 尚海涛 +1 位作者 王雪莲 孙必俊 《现代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4期586-590,共5页
采用膜-生物反应器和Fenton氧化组合工艺对丙烯腈废水进行处理。从GC/MS测量结果来看,膜-生物反应器出水中主要物质为2,6双(二甲基 乙基) 4 酚、苯二甲酸和硝基苯二甲酸,均为生物难降解有机物,使出水不能达标。后续Fenton氧化工艺处理... 采用膜-生物反应器和Fenton氧化组合工艺对丙烯腈废水进行处理。从GC/MS测量结果来看,膜-生物反应器出水中主要物质为2,6双(二甲基 乙基) 4 酚、苯二甲酸和硝基苯二甲酸,均为生物难降解有机物,使出水不能达标。后续Fenton氧化工艺处理膜生物反应器出水,可以使COD含量等指标达到所要求的排放标准。经过膜 生物处理与Fenton法结合的优化工艺,COD去除率达到80%~88%,BOD5去除率达到98%,出水水质可达排放标准。Fenton氧化工艺的最佳工艺条件为:pH值为3 4,硫酸亚铁的投加量为700mg/L,双氧水的投加量为600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腈 -生物反应器 FENTON氧化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厌氧膜-生物反应器的研究及其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9
20
作者 张欣欣 沈菊李 +1 位作者 朱宝库 徐又一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79-84,共6页
综述了废水处理领域中的厌氧膜-生物反应器的基本特点、应用现状,以及国内外研究的进展;重点阐述了厌氧膜-生物反应器中膜污染形成的因素与防治措施;展望对厌氧膜-生物反应器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厌氧-生物反应器 废水处理 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