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E51/BF3-400体系的RFI工艺用环氧树脂膜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国利 张鹏 +1 位作者 李嘉禄 陈利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65-468,472,共5页
通过在E51型环氧树脂中加入潜伏性三氟化硼单乙胺固化剂和具有降低反应速率的乙二醇,并控制体系聚合反应的预聚度,成功合成了EFA-1型B阶段环氧树脂膜。实验发现,树脂膜储放温度高低所造成的树脂膜硬化或软化现象对树脂膜上下表面离型纸... 通过在E51型环氧树脂中加入潜伏性三氟化硼单乙胺固化剂和具有降低反应速率的乙二醇,并控制体系聚合反应的预聚度,成功合成了EFA-1型B阶段环氧树脂膜。实验发现,树脂膜储放温度高低所造成的树脂膜硬化或软化现象对树脂膜上下表面离型纸的可剥离性具有重要影响;在E51/BF3-400体系中加入一定量的乙二醇,可显著提高环氧树脂膜浇注体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测试结果表明,EFA-1型B阶段环氧树脂膜树脂膜具有溶渗粘度低、凝胶时间长和良好的型面附型及室温可操作性,且其浇注体和RFI叠层板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优良,EFA-1型环氧树脂膜可满足RFI成型工艺与性能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膜的制备 RFI工艺 浇注体 剥离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镶离子交换膜的制备及特点——Ⅱ分离模型及影响因素
2
作者 梁良 李明 应圣康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1994年第1期56-63,共8页
本文介绍了嵌镶膜中环电流与负渗透现象,概述了适用于嵌镶膜的两类分离模型,即非平衡热力学模型与网络热力学模型。结合膜的微相结构与膜的非平衡热力学讨论,提出了制备嵌镶膜的最佳条件。
关键词 阳离子交换 分离模型 环电流 膜的制备 离子交换 热力学模型 渗透系数 电解质渗透 反射系数 电解质溶液
全文增补中
孔径梯度变化的聚苯乙烯多孔薄膜的制备 被引量:1
3
作者 严鸿维 张林 +1 位作者 李波 尹强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897-2900,共4页
为了对聚合物多孔材料的微观孔结构进行控制,利用垂直沉积技术,制备了蛋白石结构和多层异质结构的SiO2胶体晶体,并通过模板导向前驱物填充手段,获得了反蛋白石结构和孔径梯度变化的聚苯乙烯多孔薄膜。扫描电镜分析表明,聚苯乙烯多孔结... 为了对聚合物多孔材料的微观孔结构进行控制,利用垂直沉积技术,制备了蛋白石结构和多层异质结构的SiO2胶体晶体,并通过模板导向前驱物填充手段,获得了反蛋白石结构和孔径梯度变化的聚苯乙烯多孔薄膜。扫描电镜分析表明,聚苯乙烯多孔结构精确复制了原始模板的反结构。光学透射谱显示,填充聚苯乙烯后复合蛋白石光子禁带位置相对原始模板发生红移,除去模板后,光子禁带位置发生蓝移。根据布拉格衍射方程,计算出胶体晶体模板空隙的填充分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径 梯度变化 聚苯乙烯 多孔结构 膜的制备 胶体晶体模板 反蛋白石结构 禁带位置 填充分数 多层异质结构 垂直沉积技术 光学透射谱 布拉格衍射 扫描电镜 精确复制 光子 多孔材料 多孔薄 前驱物 聚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有机物热分解成膜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孙春文 胡万起 +1 位作者 李道昭 王晓岚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2000年第11期13-16,34,共5页
金属有机物的分解过程 (MOD)是一种生成无机膜的新技术 ,它具有很多优点。本文介绍了用作前驱体配料的金属有机化合物应满足的基本条件及其合成方法 ,重点讲述了MOD工艺过程和其在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中及电子等行业中的应用。
关键词 MOD工艺 膜的制备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