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79篇文章
< 1 2 9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膜生物反应器MBR耦合高级氧化法水污染处理研究进展与存在问题
1
作者 倪常彪 刘一凡 +3 位作者 牛笑飞 程馨 刘佳朋 肖凤娟 《水处理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22,共8页
多种技术联合使用是解决严峻水污染现状、提高水处理效率的重要策略。膜生物反应器(MBR)是膜分离与活性生物污泥技术有机结合的一种新型废水处理系统,具有效率高、占地面积小的优点,但也存在接触反应效率低和运行不稳定的问题。高级氧... 多种技术联合使用是解决严峻水污染现状、提高水处理效率的重要策略。膜生物反应器(MBR)是膜分离与活性生物污泥技术有机结合的一种新型废水处理系统,具有效率高、占地面积小的优点,但也存在接触反应效率低和运行不稳定的问题。高级氧化技术(AOPs)具有反应性强、解毒快速、处理周期短的优势,但能耗高、二次污染的缺陷降低了其使用价值。MBR与AOPs联用兼顾了过滤、生物法和AOPs的优势并形成协同效应,近年来在处理毒性大、污染物浓度高的废水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本文概述了MBR系统水污染处理研究现状,总结了MBR-AOPs耦合方法的系统构成、工作原理、污染物清除效率、应用的可行性与发展;包括MBR耦合光催化氧化(ICPB)、MBR耦合电催化(EMBR)、MBR耦合光/电催化氧化、MBR-芬顿、MBR-臭氧体系等。从材料选择、优势特征、处理效果、适用范围等方面分析了各类耦合体系的差别;阐述了MBR-AOPs耦合系统构成、运行与应用中面临的瓶颈与挑战,提出了耦合技术研究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反应器 光/电催化耦合生物反应器 芬顿电生物反应器 臭氧生物 耦合水处理技术 污染物清除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污水处理过程N_(2)O排放特性及减排策略 被引量:1
2
作者 王亚宜 贺泰来 +3 位作者 李佳 吴巧玉 汪涵 赵立功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50-358,共9页
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membrane aerated biofilm reactor,MABR)作为一种新型的污水处理技术,因其高效的氮去除能力和较低的N_(2)O排放水平而受到广泛关注。传统污水处理脱氮过程中,硝化反硝化阶段主要通过羟胺氧化、AOB反硝化、异养反硝... 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membrane aerated biofilm reactor,MABR)作为一种新型的污水处理技术,因其高效的氮去除能力和较低的N_(2)O排放水平而受到广泛关注。传统污水处理脱氮过程中,硝化反硝化阶段主要通过羟胺氧化、AOB反硝化、异养反硝化以及化学变化途径产生N_(2)O。MABR处理市政污水较传统曝气方式具有更低的N_(2)O排放潜力,主要得益于MABR特殊的底物异向扩散模式和无泡曝气方式,这会减少N_(2)O产生潜力及排放水平。该文总结了MABR在运行过程中N_(2)O产生与降低途径,讨论了N_(2)O产生和排放的影响因素及控制策略,并对今后研究MABR体系中N_(2)O排放进行了展望,以期说明MABR进一步工程应用在碳减排方面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曝气生物反应器(membrane aerated biofilm reactor MABR) N_(2)O 污水处理 温室气体 碳减排 生物脱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生物膜反应器气体逆扩散与控制研究进展
3
作者 李海翔 陈宇超 +3 位作者 蒋敏敏 张学洪 王敦球 董堃 《环境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9-132,共14页
膜生物膜反应器(MBfR)将膜曝气技术与生物膜技术相结合,能够高效利用甲烷和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实现碳减排与废水废气协同处理。然而,气体逆扩散现象显著降低了MBfR的运行效能,限制了其广泛应用。该文深入分析了MBfR的工艺原理和气体传... 膜生物膜反应器(MBfR)将膜曝气技术与生物膜技术相结合,能够高效利用甲烷和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实现碳减排与废水废气协同处理。然而,气体逆扩散现象显著降低了MBfR的运行效能,限制了其广泛应用。该文深入分析了MBfR的工艺原理和气体传输机制,系统探讨了逆扩散的成因及其对反应器性能的影响。通过总结影响逆扩散的关键因素,提出了相应的控制策略,为MBfR的优化设计与高效运行提供了理论支持,旨在推动该技术的实际应用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反应器 中空纤维 气体逆扩散 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碳微电解填料强化船用膜生物反应器除磷及磷回收
4
作者 施悦 王萍 +5 位作者 杨睿婷 白凤娇 盛恺 田伟坤 鲁正 黄佳怡 《工业水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9-86,共8页
船舶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污染物,受船舶空间和环境限制,化学除磷和生物除磷法存在局限性,同时磷在自然界中属于逐渐减少的有利资源。将自制铁碳微电解(ICME)填料与船用膜生物反应器(MBR)组成新的船舶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实现了对污水中磷... 船舶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污染物,受船舶空间和环境限制,化学除磷和生物除磷法存在局限性,同时磷在自然界中属于逐渐减少的有利资源。将自制铁碳微电解(ICME)填料与船用膜生物反应器(MBR)组成新的船舶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实现了对污水中磷的去除和回收。结果表明,好氧条件下铁碳质量比为3∶1的ICME填料对磷的去除效果最好,系统出水能满足船舶生活污水排放标准MEPC.227(64)(TP<1 mg/L或去除率>80%)的要求。Langmuir模型能更好地描述ICME填料对磷的吸附过程。利用2%(质量分数)H_(2)SO_(4)和1 mol/L NaOH对填料进行解吸活化,利用鸟粪石(MAP)沉淀法可以回收解吸液中的磷,磷回收率大于50%,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验证了回收产品中含有磷。利用ICME填料与船用MBR组合系统实现了对污水中磷的去除及回收,不仅为船舶生活污水处理后达标排放提供了有益思路,也为其中的磷回收和防止海洋污染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生活污水 铁碳微电解填料 生物反应器 除磷 磷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铁矿-硫自养反硝化耦合动态膜生物反应器的脱氮性能 被引量:1
5
作者 韩笃悦 刘元国 +2 位作者 金春姬 张雪 郭亮 《绿色科技》 2025年第4期180-187,共8页
黄铁矿-硫自养反硝化是一种高效的脱氮工艺,具有经济成本低、脱氮性能稳定的优点,可处理低碳氮比废水。探究黄铁矿/硫投加比例,减少副产物生成量,降低出水浊度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以黄铁矿和硫作为电子供体,构建了黄铁矿-硫自养... 黄铁矿-硫自养反硝化是一种高效的脱氮工艺,具有经济成本低、脱氮性能稳定的优点,可处理低碳氮比废水。探究黄铁矿/硫投加比例,减少副产物生成量,降低出水浊度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以黄铁矿和硫作为电子供体,构建了黄铁矿-硫自养反硝化动态膜生物反应器,探究了黄铁矿/硫比例对脱氮性能、副产物生成、膜污染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黄铁矿/硫比例小于3时,NO_(3)^(-)-N、NH_(4)^(+)-N去除率均超过90%,NO_(2)^(-)-N的积累量仅为0.46 mg/L,副产物的生成量较少,但动态膜存在无机污染,出水浊度较大。提高黄铁矿/硫比例,pH值可稳定在7.5~7.8,有利于减缓膜污染,降低出水浊度。微生物测序结果表明,当黄铁矿/硫比例大于3时,Thiobacillus、Sulfuritalea等自养反硝化菌开始受到抑制,异养反硝化菌的相对丰度增加,微生物群落结构发生改变。对自养反硝化系统中黄铁矿/硫比例进行优化调整,可减少副产物的生成和降低出水浊度,起到高效脱氮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铁矿/硫 动态生物反应器 自养反硝化 脱氮 生物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膜生物反应器在废水处理中的研究进展与应用现状
6
作者 马静怡 刘晓倩 +3 位作者 赵祺鹏 褚华强 周雪飞 张亚雷 《水处理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24-131,139,共9页
随着水资源短缺和污水排放标准日益严格,开发高效、经济且稳定的废水处理技术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传统膜生物反应器(MBR)虽因出水水质好、占地面积小等优点得到广泛应用,但仍存在膜材料成本高、运行通量有限、膜污染严重且清洗复杂等问... 随着水资源短缺和污水排放标准日益严格,开发高效、经济且稳定的废水处理技术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传统膜生物反应器(MBR)虽因出水水质好、占地面积小等优点得到广泛应用,但仍存在膜材料成本高、运行通量有限、膜污染严重且清洗复杂等问题,限制了其在大规模和高浓度废水处理中的推广和应用。动态膜生物反应器(DMBR)是近年来在水处理领域中兴起的一种高效、低成本的膜技术,通过在大孔径支撑材料表面形成动态膜(DM),实现了对污染物的高效截留与生物降解的协同作用,尤其适用于高浓度、难降解废水的处理。本文综述了DMBR的研究与应用进展,阐述了动态膜的形成机制、支撑材料选择、污染控制策略及好氧/厌氧反应器的性能,分析了其在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多种难降解废水处理中的效果。指出该技术在长期稳定性与动态膜调控方面面临的挑战,并展望了其未来在材料优化、工艺耦合及智能化运行方面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 动态生物反应器 污染控制 废水处理 降解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MABR)处理生活污水的原理与效能
7
作者 石汉棣 崔吟 于水利 《水处理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37-42,共6页
本文分析了曝气生物膜反应器(MABR)工艺处理生活污水的原理与技术特征,介绍了MABR工艺系统的组成与工艺参数,解析了应用MABR工艺处理生活污水的研究动态与应用现状,阐明了MABR工艺处理污水的效能与影响因素、并给出了最优的运行参数,说... 本文分析了曝气生物膜反应器(MABR)工艺处理生活污水的原理与技术特征,介绍了MABR工艺系统的组成与工艺参数,解析了应用MABR工艺处理生活污水的研究动态与应用现状,阐明了MABR工艺处理污水的效能与影响因素、并给出了最优的运行参数,说明了MABR处理低C/N比生活污水的效果,评价了MABR对冲击负荷的适应能力,在此基础上,指出MABR工艺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前景及面临的挑战,旨在为MABR技术的发展与工程应用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曝气生物反应器 生活污水处理 工艺参数 低C/N比 冲击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甲胺废水效能评价
8
作者 陈松 赵鹤翔 +4 位作者 杜博文 杨俞 焦城璠 李倩 李玉友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462-2469,共8页
搭建了实验室规模的AnMBR,考察了处理甲胺废水的产甲烷性能、有机物去除效果、膜污染行为以及最优工况下的物料流动和节能减排情况.结果表明,随着HRT从36h启动并逐渐缩短至8h,平均甲烷产率从0.231L CH4/g COD逐渐升高至0.287L CH4/g COD... 搭建了实验室规模的AnMBR,考察了处理甲胺废水的产甲烷性能、有机物去除效果、膜污染行为以及最优工况下的物料流动和节能减排情况.结果表明,随着HRT从36h启动并逐渐缩短至8h,平均甲烷产率从0.231L CH4/g COD逐渐升高至0.287L CH4/g COD,运行过程中COD去除率稳定在95%以上,甲胺去除率高达100%,HRT进一步缩至6h后甲胺去除率仅为44.3%,甲胺的积累导致反应器性能下降,平均甲烷产率降至0.094L CH4/g COD.运行期间膜通量从1LMH逐渐升高至6LMH,跨膜压差(TMP)增长速度总体平缓,在HRT=12h时长时间的运行导致TMP超过20kPa的阈值,此时更换膜组件并进行膜污染分析,结果表明主要污染部分为膜内部积累的不可逆有机污染,这与微生物分泌的胞外聚合物有直接关联.对各阶段的产甲烷性能和TMP增长速度进行综合考量得出最优工况为HRT=8h,其中80%以上的进水COD转化为了甲烷,产生的生物能源显著高于系统运行的电力消耗,净能量潜力达到4.142kW·h/m^(3),且能够减少2.239kg CO_(2)/m^(3)的碳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胺 工业废水 厌氧生物反应器 物料平衡 节能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耗往复式膜生物反应器系统的中试应用研究
9
作者 汤凯 宋灿辉 +6 位作者 曹茜斐 安天一 刘洋 周钒 杜桂泉 孙法迁 陈重军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27-735,共9页
以往复式振动膜生物反应器(VMBR)技术为核心,构建了低耗往复式膜生物反应器(LEP-N-MBR)中试系统,以处理污水处理厂A^(2)/O出水,污水处理量为350m^(3)/d.结果发现,整个运行阶段振动膜能耗仅为0.020(kW·h)/m^(3),MBR能耗得到极大降低... 以往复式振动膜生物反应器(VMBR)技术为核心,构建了低耗往复式膜生物反应器(LEP-N-MBR)中试系统,以处理污水处理厂A^(2)/O出水,污水处理量为350m^(3)/d.结果发现,整个运行阶段振动膜能耗仅为0.020(kW·h)/m^(3),MBR能耗得到极大降低.当系统污泥浓度(MLSS)为3000mg/L时TN和COD去除率分别为53.78%和61.76%,出水NH_(4)^(+)-N仅为0.51mg/L;而MLSS为6000mg/L时,出水NH_(4)^(+)-N浓度升高至2.07mg/L,同时相较于MLSS为3000mg/L时,膜运行周期缩短33.3%.批次测试显示,系统污泥的最高氨氧化速率和反硝化速率分别为3.65,5.55mg/(g·h).高通量测序表明,低营养环境下,往复振动膜促进了膜表面有机物的释放,被Hyphomicrobium以及norank_f__Microtrichaceae等利用代谢强化了脱氮效果.低耗高效的中试LEP-N-MBR系统可为城镇污水处理厂提供技术新视角与理论指导,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往复式振动生物反应器 脱氮除碳 生物群落结构 能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RT对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含硒废水效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高荣 刘爽 +4 位作者 蒙智健 彭逸香 李茂炎 蒋敏敏 张媛媛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0-196,共7页
采用厌氧膜生物反应器(AnMBR)进行含硒废水处理,考察水力停留时间(HRT)对反应器处理效能和膜污染特征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该反应器在处理15.8 mg Se/L亚硒酸盐时的最佳水力停留时间为36 h,稳定后去除率可达99%以上。SEM-EDS及... 采用厌氧膜生物反应器(AnMBR)进行含硒废水处理,考察水力停留时间(HRT)对反应器处理效能和膜污染特征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该反应器在处理15.8 mg Se/L亚硒酸盐时的最佳水力停留时间为36 h,稳定后去除率可达99%以上。SEM-EDS及XRD分析结果表明,还原产物硒单质呈球状或棒状,微观结构呈不易被生物利用的六角形。微生物分析结果表明,反应后的主要优势菌为Acinetobacter、Brevundimonas、Rhizobium及Acidovorax,参与亚硒酸盐还原的主要功能酶包括DMSO还原酶、富马酸还原酶、亚硫酸盐还原酶、硝酸盐还原酶及谷胱甘肽还原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生物反应器(Anmbr) 含硒废水 亚硒酸盐 水力停留时间(HRT) 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基质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去除卤代有机污染物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何俊霞 周经洲 夏四清 《水处理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共7页
卤代有机污染物(HOPs)广泛存在于水体环境,因其持久性、生物累积性和毒性而对生态安全和人类健康造成重大威胁。因此,探寻水体中HOPs去除的新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氢基质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H_(2)-MBf R)技术结合中空纤维膜无泡曝气和氢... 卤代有机污染物(HOPs)广泛存在于水体环境,因其持久性、生物累积性和毒性而对生态安全和人类健康造成重大威胁。因此,探寻水体中HOPs去除的新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氢基质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H_(2)-MBf R)技术结合中空纤维膜无泡曝气和氢自养还原,因经济高效、中间产物毒性较低、可同步去除多种污染物等优势而颇受关注,在HOPs降解方面的研究也逐渐增多。本文总结H_(2)-MBf R去除HOPs的实验室研究,系统梳理H_(2)-MBf R对多种HOPs的降解效能以及影响HOPs去除效率的关键因素,阐述HOPs降解的具体机理和涉及的优势微生物,简略分析该技术面临的挑战与对应的解决措施,期望为H_(2)-MBf R的工程化应用与推广提供理论支撑和参考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卤代有机污染物(HOPs) 氢基质曝气生物反应器(H_(2)-MBfR) 影响因素 降解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城市污水高标准排放的多元耦合膜生物反应器运行性能研究
12
作者 汪浏志 赵频 +1 位作者 宋伟龙 王新华 《水处理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8-133,共6页
为满足现有污水处理工艺升级改造的实际需求,开发了A/O-膜生物反应器(MBR)-正渗透(FO)组合工艺,并考察了污染物停留时间对工艺运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产水量不变的前提下,当微滤(MF)膜和FO膜的产水比例为2:1时,A/O-MBR-FO组合工艺M... 为满足现有污水处理工艺升级改造的实际需求,开发了A/O-膜生物反应器(MBR)-正渗透(FO)组合工艺,并考察了污染物停留时间对工艺运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产水量不变的前提下,当微滤(MF)膜和FO膜的产水比例为2:1时,A/O-MBR-FO组合工艺MF膜和FO膜混合出水的化学需氧量(COD)和总氮(TN)浓度分别为9.98mg/L和6.88 mg/L,氨氮浓度低于检出限,均满足江苏省《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DB32/4440-2022)的A标准,而总磷(TP)浓度为2.75 mg/L,仍需要后续化学混凝等工艺处理才能满足排放标准。在该产水比例下,A/O-MBR-FO组合工艺的MF通量运行稳定,未出现跨膜压差升高的情况,而FO膜通量衰减率仅为0.04 L/(m^(2)·h·d),膜污染较轻。FO膜污染类型主要是生物污染和无机污染的复合污染,其中无机污染物主要是钙盐和钠盐,而生物污染物主要是多糖和蛋白质。A/O-MBR-FO组合工艺有望为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提供一个可行的技术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反应器 正渗透 污染物停留时间 出水水质 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源供给形式与方式对氢基质生物膜反应器脱氮行为的影响
13
作者 程伟东 戴兴茹 +2 位作者 张颖 刘宇辉 蒋敏敏 《水处理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07-112,共6页
氢基质生物膜反应器(H_(2)-MBfR)在处理水中硝酸盐(NO_(3)^(−))污染上极具应用前景,但是其碳源的选择与供给方式会使生物膜内的pH差异较大,或对生物膜内的反硝化行为产生严重影响,目前尚缺乏系统研究。本研究通过在不同的碳源供给形式... 氢基质生物膜反应器(H_(2)-MBfR)在处理水中硝酸盐(NO_(3)^(−))污染上极具应用前景,但是其碳源的选择与供给方式会使生物膜内的pH差异较大,或对生物膜内的反硝化行为产生严重影响,目前尚缺乏系统研究。本研究通过在不同的碳源供给形式与方式下运行的H_(2)-MBfR,进行实验与数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在膜外与膜内CO_(2)运行模式下,反应器的脱氮性能更优,同时出水中均未检出NO_(2)^(−);两种CO_(2)运行模式下,整个生物膜区域内的反硝化活性受pH的影响最小,其余两种情景均受到不同程度的pH抑制;通过数学模型定量化模拟发现,采用pH控制措施的运行情景中,生物膜内的反硝化活性明显高于仅采用NaHCO_(3)的情景;此外,利用CO_(2)作为碳源和控制系统pH相比其他方案的抗冲击负荷优势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基质生物反应器 硝酸盐 碳源供给形式与方式 P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下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系统工艺运行与应用研究进展
14
作者 吴天祺 孔宇 +3 位作者 凌虹 常闻捷 朱晓晓 聂慧君 《安徽农学通报》 2025年第15期114-118,共5页
本文从微生物群落、载体强化技术、工艺组合与调控等方面,对低温条件下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工艺系统运行及应用研究展开系统阐述。低温会抑制硝化菌活性,影响污水处理的脱氮效率;MBBR系统可通过生物膜富集硝化菌;适冷性微生物驯化... 本文从微生物群落、载体强化技术、工艺组合与调控等方面,对低温条件下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工艺系统运行及应用研究展开系统阐述。低温会抑制硝化菌活性,影响污水处理的脱氮效率;MBBR系统可通过生物膜富集硝化菌;适冷性微生物驯化技术可提升低温条件下系统微生物活性,有效提高该系统运行效率与稳定性。该系统填料选择影响工艺效果;磁性载体、亲水改性和多孔结构(如PVA凝胶)可增强挂膜、提高硝化菌富集,改善低温污水处理性能。优化MBBR工艺需调控曝气、碳氮比(C/N)及水力停留时间(HRT),低温条件下间歇曝气、低C/N和延长HRT可提升其硝化效率;A/O-MBBR等工艺组合可增强系统抗冲击能力。本文为MBBR工艺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床生物反应器 低温 生物活性 载体强化 工艺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往复振动的两相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厨余垃圾运行效果与膜松弛的影响
15
作者 庞欣然 罗希 +3 位作者 秦效海 谢晓靓 梁慕翔 昝飞翔 《中国沼气》 2025年第4期10-14,共5页
厌氧消化是厨余垃圾资源化处理的主要工艺,目前工业化的厨余垃圾厌氧消化罐多采用完全混合式,存在有机负荷低、反应效率差的问题。为提高厌氧消化的有机负荷、产甲烷效率及出水水质,该研究设计了一种全新的反应器构型,结合了两相厌氧反... 厌氧消化是厨余垃圾资源化处理的主要工艺,目前工业化的厨余垃圾厌氧消化罐多采用完全混合式,存在有机负荷低、反应效率差的问题。为提高厌氧消化的有机负荷、产甲烷效率及出水水质,该研究设计了一种全新的反应器构型,结合了两相厌氧反应器与膜生物反应器技术,并利用往复振动来控制膜污染。在10.4 gCOD·L^(-1)d^(-1)高有机负荷下,反应器稳定运行3个月,直至膜污染发生。稳定运行期间,反应器表现出较高的产气效率,平均产沼气速率为5.0 L·L^(-1)d^(-1),底物的产甲烷转化率为0.27 L·g^(-1)COD;出水水质良好,COD平均去除率为97%,出水氨氮浓度为1.7 g·L^(-1),具有进一步资源化的潜力。此外,研究对比了不同膜松弛度(0%、2%、5%和10%)对膜污染和出水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无松弛的膜组件在膜污染控制方面效果最佳,而松弛度为10%时膜污染最严重,膜出水水质则与膜松弛度无显著相关性。该研究为高有机负荷固废的厌氧消化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厨余 厌氧消化 往复式两相厌氧生物反应器 污染 产甲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炭强化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废水性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6
作者 潘伟亮 谭秀晴 +1 位作者 欧阳荭霖 颜山脊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8-45,共8页
厌氧膜生物反应器(AnMBR)因其在各种废水处理中对有机物的高效降解和能量的回收能力而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生物炭具有优异的吸附和导电能力,将其添加在AnMBR中用于厌氧消化处理污废水,可以提高反应器性能并促进能源回收。基于此,系... 厌氧膜生物反应器(AnMBR)因其在各种废水处理中对有机物的高效降解和能量的回收能力而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生物炭具有优异的吸附和导电能力,将其添加在AnMBR中用于厌氧消化处理污废水,可以提高反应器性能并促进能源回收。基于此,系统综述了生物炭的制备和改性方法对生物炭性能影响的研究,以及近年来利用生物炭强化AnMBR处理性能的研究进展,并主要讨论了生物炭在AnMBR中的作用及主要机制,指出了目前生物炭强化AnMBR研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为生物炭强化AnMBR处理废水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 厌氧生物反应器 强化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介质投加对MBR膜污染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17
作者 吴伟 李明 +2 位作者 张鹏飞 高菲 吴炜 《膜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3-161,共9页
膜生物反应器(MBR)在污水处理中应用广泛,但膜污染制约其长期稳定运行。本研究创新性地将光纤布拉格光栅技术(FBG)引入MBR流场,系统探究活性炭、聚乙烯醇(PVA)海绵和二氧化硅三种介质对反应器流场特性及群落演替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 膜生物反应器(MBR)在污水处理中应用广泛,但膜污染制约其长期稳定运行。本研究创新性地将光纤布拉格光栅技术(FBG)引入MBR流场,系统探究活性炭、聚乙烯醇(PVA)海绵和二氧化硅三种介质对反应器流场特性及群落演替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提升曝气强度显著增强三种介质表面的流场剪切力,其中PVA海绵因三维网状结构使通量提升最显著,活性炭颗粒与二氧化硅次之。PVA海绵为微生物提供适宜附着位点,可显著提升胞内酶活性,而活性炭颗粒与二氧化硅对酶活性提升作用有限。活性炭加速污染降解菌群增殖,PVA海绵驱动微生物成膜化以减少生物产物沉积,二氧化硅则依赖剪切力控制污染,对群落结构影响微弱。本研究为优化MBR膜污染控制策略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反应器(mbr) 污染 固相介质 生物群落 面剪切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力流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农村污水效能与机制 被引量:1
18
作者 马子欣 文敬博 +6 位作者 蒋林巧 柯政 罗娇赢 黄天寅 梁恒 李圭白 唐小斌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24,共9页
重力流膜生物反应器(GDMBR)具有低能耗、低维护和出水稳定的工艺特点,然而,目前关于利用GDMBR直接处理农村污水的相关研究较少,为此,探究GDMBR处理生活污水的通量变化规律、污染物去除效能以及不同膜孔径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GDMBR处... 重力流膜生物反应器(GDMBR)具有低能耗、低维护和出水稳定的工艺特点,然而,目前关于利用GDMBR直接处理农村污水的相关研究较少,为此,探究GDMBR处理生活污水的通量变化规律、污染物去除效能以及不同膜孔径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GDMBR处理生活污水时可在无反冲洗条件下长期稳定运行,稳定通量为1.3~1.5 L/(m~2·h)。这是由于膜表面生物滤饼层内形成了疏松多孔结构,且膜孔内污染物含量极低。GDMBR工艺可在较低污泥质量浓度的前提下实现对COD和UV_(254)的高效去除,去除率分别为78%和85%,并有效保留污水中的氮源和磷源。此外,不同膜孔径对GDMBR工艺除污染效能的影响甚微,但微滤膜构成的GDMBR系统的稳定通量略高于超滤膜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流生物反应器 污染 生物滤饼层 孔径 农村污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膜生物反应器强化污废水处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史金卓 胡以松 +3 位作者 肖文倩 李松华 杨媛 田文瑞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2-41,共10页
电化学耦合膜生物反应器(EMBR)是新兴的污废水处理技术,除了能够高效去除常规污染物,EMBR在去除微污染物和病原微生物、缓解抗生素抗性基因增殖、控制膜污染和回收生物能源与资源等方面也具有显著的优势。综述了EMBR工艺的原理及特点、... 电化学耦合膜生物反应器(EMBR)是新兴的污废水处理技术,除了能够高效去除常规污染物,EMBR在去除微污染物和病原微生物、缓解抗生素抗性基因增殖、控制膜污染和回收生物能源与资源等方面也具有显著的优势。综述了EMBR工艺的原理及特点、污废水处理效能、能源与资源回收效果、膜污染控制和技术挑战。为了推动EMBR的工程应用,未来仍需开发具有高导电性、生物相容性的电极材料,优化反应器构型和操作条件,以持续提升对污废水的处理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反应器 电化学 污废水处理 污染控制 生物能源资源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出水溶解甲烷回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朴淳 吴㻛 +1 位作者 陈银广 郑雄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489-3503,共15页
厌氧膜生物反应器(AnMBR)是一种能耗低、处理效率高的污水处理技术.然而,受温度、污泥龄、水力停留时间等工艺参数的影响,生成的甲烷大量溶解在出水中形成过饱和溶液,并随出水排放至环境中,造成了能源物质损失和温室气体排放.若将溶解... 厌氧膜生物反应器(AnMBR)是一种能耗低、处理效率高的污水处理技术.然而,受温度、污泥龄、水力停留时间等工艺参数的影响,生成的甲烷大量溶解在出水中形成过饱和溶液,并随出水排放至环境中,造成了能源物质损失和温室气体排放.若将溶解甲烷有效回收,其可作为补充能源或脱氮碳源原位利用,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为了实现AnMBR出水溶解甲烷有效回收或再利用,本文阐述了目前3种主流回收溶解甲烷技术(膜回收技术、反硝化厌氧甲烷氧化技术、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原理、回收效能和局限性.在此基础上,评估了AnMBR处理污水全过程的碳足迹,并针对AnMBR出水溶解甲烷回收的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本研究可为双碳背景下AnMBR技术实现能量盈余和资源回收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甲烷 厌氧生物反应器 接触器 反硝化厌氧甲烷氧化 生物燃料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