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垃圾渗滤液膜浓缩液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1
作者 王潇潇 钟溢健 +4 位作者 李金城 王华鹏 陆祖贤 罗雪静 韦春满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77-683,共7页
采用纳滤和反渗透膜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技术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然而处理过程会产生成分复杂、难降解有机物浓度高、可生化性差的膜浓缩液,如何安全高效地处理膜浓缩液成为当前环境领域的一大难题。详细分析了国内外回灌、蒸发、膜蒸馏... 采用纳滤和反渗透膜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技术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然而处理过程会产生成分复杂、难降解有机物浓度高、可生化性差的膜浓缩液,如何安全高效地处理膜浓缩液成为当前环境领域的一大难题。详细分析了国内外回灌、蒸发、膜蒸馏、混凝沉淀与电絮凝、高级氧化、三维电解及其组合工艺等膜浓缩液处理技术的研究现状,并指出目前主要处理工艺的优缺点,提出三维电解组合工艺能够有效提高废水处理效果,实现膜浓缩液的无害化处理以及资源回收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浓缩 纳滤 反渗透 三维电解 组合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浓缩工艺在冶金工业中节能降耗的应用
2
作者 顼鹏飞 康志军 张明 《世界有色金属》 2024年第20期5-7,共3页
随着国家“碳中和,碳达峰”双碳政策的驱动,各行业对于节能降耗、降本增效措施加大了研发力度,特别是传统产业如冶金等行业,急需先进技术革新原生产工艺。目前冶金行业内主流的水处理工艺都是靠蒸发为主,属于高能耗的工艺。伴随着膜技... 随着国家“碳中和,碳达峰”双碳政策的驱动,各行业对于节能降耗、降本增效措施加大了研发力度,特别是传统产业如冶金等行业,急需先进技术革新原生产工艺。目前冶金行业内主流的水处理工艺都是靠蒸发为主,属于高能耗的工艺。伴随着膜技术的不断创新和研究,在水处理工艺中的应用越来越多,膜浓缩工艺是通过半透膜选择性的去除溶剂中的非溶质物质,从而实现溶剂浓缩,膜浓缩工艺的运行能耗和设备投资等各项指标都比传统的蒸发工艺大大降低。从整体的冶金工艺流程中为最终的冶金产品实现了节能降耗,为企业实现了降本增效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冶金工艺 PEK超滤 反渗透 洗液 膜浓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技术在茶提取液膜浓缩制备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周为 叶阳 +1 位作者 杨坚 陈小强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5期268-270,共3页
本文主要介绍了茶提取液膜浓缩制备的研究进展,超声波在膜技术中的应用研究以及超声波技术在茶提取中的应用,并分析了超声波技术在茶提取液膜浓缩制备中的应用可行性。
关键词 超声波 茶提取液 膜浓缩 聚合物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垃圾渗滤液膜浓缩液超声强化直接接触膜蒸馏处理工艺 被引量:3
4
作者 朱亮 吴彬 +3 位作者 经欢欢 张伟 姜龙杰 章豪 《水资源保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61-167,180,共8页
为提高膜蒸馏在处理垃圾渗滤液膜浓缩液时渗透通量的稳定性,设计了一种新型的超声强化直接接触膜蒸馏(US-DCMD)装置,试验研究了超声对膜渗透通量的影响,并采用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量色散光谱等手段分析超声对膜面污染层的影响。试验结... 为提高膜蒸馏在处理垃圾渗滤液膜浓缩液时渗透通量的稳定性,设计了一种新型的超声强化直接接触膜蒸馏(US-DCMD)装置,试验研究了超声对膜渗透通量的影响,并采用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量色散光谱等手段分析超声对膜面污染层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60W的超声辐照条件下,渗透通量最高提升19.4%,并在膜溶液浓缩系数达到4时,相对渗透通量最高维持在77.1%,而未施加超声的相对渗透通量在膜溶液浓缩系数为2时降至20.7%;膜面的主要污染物为CaCO_(3)及腐殖酸,其中CaCO_(3)是限制膜渗透通量的主要因素;超声使污染层钙的质量分数从25.6%降至15.0%,并且不会引起有机物的降解或改性;超声辐照使膜面污染层不均匀且存在裂隙,减少了污染层厚度,维持了渗透通量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馏 超声 污染 垃圾渗滤液 膜浓缩 渗透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浓缩技术在柠檬酸发酵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冬青 刘存孝 张星亚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9-71,共3页
对柠檬酸生产过程中稀柠檬酸(浓度≤5%)的浓缩处理方法做了初步探索,论述了稀柠檬酸膜浓缩的方法及不同质量的稀柠檬酸溶液膜浓缩效果对比,并通过实验给出了较优的稀柠檬酸处理方法。
关键词 膜浓缩 柠檬酸 发酵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鸟粪石沉淀预处理对猪场沼液双膜浓缩工艺的影响
6
作者 肖华 徐杏 +3 位作者 谢传奇 周昕 周卫东 唐文升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07-1415,共9页
针对沼液中的悬浮颗粒物、氨氮、盐分等高浓度复杂组分,采用鸟粪石沉淀法进行预处理,探究鸟粪石沉淀预处理对膜浓缩工艺和污染物去除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鸟粪石沉淀预处理可降低沼液的浊度、电导率和氨氮浓度,并提高了后续超滤反渗透... 针对沼液中的悬浮颗粒物、氨氮、盐分等高浓度复杂组分,采用鸟粪石沉淀法进行预处理,探究鸟粪石沉淀预处理对膜浓缩工艺和污染物去除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鸟粪石沉淀预处理可降低沼液的浊度、电导率和氨氮浓度,并提高了后续超滤反渗透浓缩沼液的膜通量和浓缩倍数。超滤对沼液浊度的去除率大于99%,超滤透过液的浊度小于2.0 NTU。鸟粪石沉淀预处理提高了超滤膜对化学需氧量(COD_(Cr))的截留效率,同时也提高了反渗透膜对COD_(Cr)和盐分的截留效率。经鸟粪石沉淀预处理后,最终出水的COD_(Cr)、氨氮、电导率分别为135 mg·L^(-1)、21 mg·L^(-1)、0.16 mS·cm^(-1),出水水质优于对照组,且符合GB 5084—2021《农田灌溉水质标准》和GB 18596—2001《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要求。综上所述,鸟粪石沉淀法可作为膜法浓缩沼液的一种高效预处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液 鸟粪石沉淀 膜浓缩 超滤 反渗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能技术在膜浓缩液处理中的应用探讨
7
作者 宋晓晓 任滨侨 +2 位作者 金玉 赵路阳 欧阳凤菊 《节能与环保》 2021年第3期85-86,共2页
太阳能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在水处理领域已经有广泛应用,然而在膜浓缩液处理领域应用较少,本文对现有的膜浓缩液处理技术进行综述和比较,概述了太阳能技术在蒸发浓缩领域的研究进展,初步探讨了太阳能技术在膜浓缩液蒸发浓缩工艺中的应... 太阳能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在水处理领域已经有广泛应用,然而在膜浓缩液处理领域应用较少,本文对现有的膜浓缩液处理技术进行综述和比较,概述了太阳能技术在蒸发浓缩领域的研究进展,初步探讨了太阳能技术在膜浓缩液蒸发浓缩工艺中的应用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膜浓缩 蒸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殖污水/沼液膜浓缩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7
8
作者 岳彩德 董红敏 +4 位作者 张万钦 朱志平 尚斌 陈永杏 邹梦圆 《中国沼气》 2018年第2期25-33,共9页
文章对应用于养殖污水和沼液处理利用过程的膜浓缩技术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在介绍膜浓缩工艺系统的基础上,就膜前预处理、膜浓缩、膜污染防治3个单元的作用、技术选择和运行参数进行分析、讨论,并对未来发展趋势和重点进行了展望,以期为... 文章对应用于养殖污水和沼液处理利用过程的膜浓缩技术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在介绍膜浓缩工艺系统的基础上,就膜前预处理、膜浓缩、膜污染防治3个单元的作用、技术选择和运行参数进行分析、讨论,并对未来发展趋势和重点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膜浓缩技术在养殖污水和沼液领域应用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殖污水 沼液 预处理 膜浓缩 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浓缩技术在木糖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孙鲁 王瑞明 +5 位作者 邱学良 秦海青 姜希生 张念强 曹玉华 于军伟 《山东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2期23-26,共4页
目前,木糖生产中精制玉米芯水解液的浓缩占据了成本的很大份额。每生产1 t木糖仅浓缩工序就消耗蒸汽14 t左右,单位产品的能耗比较高。在国家大力倡导节能减排的政策下,许多高耗能行业的发展都受到了遏制,因此降低木糖生产的能耗成为拯... 目前,木糖生产中精制玉米芯水解液的浓缩占据了成本的很大份额。每生产1 t木糖仅浓缩工序就消耗蒸汽14 t左右,单位产品的能耗比较高。在国家大力倡导节能减排的政策下,许多高耗能行业的发展都受到了遏制,因此降低木糖生产的能耗成为拯救行业的必然之路。本文对比了RO sep和RO 98pHt两款物料反渗透膜在精制玉米芯水解液浓缩中的试验情况。RO 98pHt更适合精制玉米芯水解液的浓缩,可将Brix为4%左右的精制玉米芯水解液浓缩至15%,木糖的收率在99.99%以上。除去1 t水,利用传统多效蒸发器约需46元,而使用物料反渗透膜浓缩技术还不足15元,比传统的多效蒸发器节省约31元。利用膜浓缩技术,仅福田一家企业每年就可节约标煤达5.6万t。无论从经济效益还是从节能环保上来讲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糖 水解液 反渗透 膜浓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浓缩污泥厌氧消化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罗娟 李南锟 +2 位作者 房阔 贺聪慧 王凯军 《中国沼气》 CAS 2023年第3期13-19,共7页
城市污水通过膜浓缩是一种截留有机物及减少能耗的有效方式。BMP实验研究了在膜池停留时间(SRT)为6 d、4 d、2 d的膜浓缩污泥含水率分别为96%、94%、92%时的厌氧消化性能。结果表明:膜浓缩污泥的总产甲烷量随含水率的降低而升高。单位V... 城市污水通过膜浓缩是一种截留有机物及减少能耗的有效方式。BMP实验研究了在膜池停留时间(SRT)为6 d、4 d、2 d的膜浓缩污泥含水率分别为96%、94%、92%时的厌氧消化性能。结果表明:膜浓缩污泥的总产甲烷量随含水率的降低而升高。单位VS产甲烷量随含水率的降低先升高后降低,含水率为94%时最高,为167.6 mL·g^(-1)VS~205.3 mL·g^(-1)VS,比初沉污泥(155.7 mL·g^(-1)VS)提高了7.6%~31.8%;比剩余污泥(159.1 mL·g^(-1)VS)提高了5.3%~29.0%;COD降解率(36.6%~48.7%)比初沉污泥(33.2%)、剩余污泥(29.6%)分别提高了10.2%~46.7%、23.6%~64.5%。同一SRT工况下的污泥,蛋白质去除率随着含水率的降低呈现增加的趋势,而多糖类碳水化合物去除率相反,呈现下降的趋势。膜浓缩工艺促进了蛋白质、多糖类碳水化合物等有机物的溶出降解,从而提高厌氧消化产甲烷潜能,为城市污水处理厂实现“能源中和”提供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污水 膜浓缩 厌氧消化 产甲烷潜能 能源中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板膜浓缩污泥中水回用示范工程的调试与运行 被引量:1
11
作者 朱学峰 周明远 +2 位作者 吴志超 苑文仪 关杰 《净水技术》 CAS 2015年第4期94-96,99,共4页
当进泥量为190m^3/d时,平板膜处理污泥中水回用示范工程在28d内稳定运行。在进泥浓度变化幅度较大的情况下(7~17g/L),示范工程出泥浓度达到了设计要求,平均出泥浓度维持在35g/L以上。示范工程的2#、3#、4#反应器跨膜压差均小于... 当进泥量为190m^3/d时,平板膜处理污泥中水回用示范工程在28d内稳定运行。在进泥浓度变化幅度较大的情况下(7~17g/L),示范工程出泥浓度达到了设计要求,平均出泥浓度维持在35g/L以上。示范工程的2#、3#、4#反应器跨膜压差均小于20kPa,而1#反应器膜压力上升较快,原因是其运行膜通量较高。在28d内示范工程出水CODCr均小于50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示范工程 调试与运行 四段式 平板污泥浓缩 中水回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沼液膜浓缩处理工艺的现状、问题和展望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赟 刘婉岑 +2 位作者 李国学 罗文海 张邦喜 《中国沼气》 2020年第3期28-41,共14页
我国畜禽养殖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畜禽粪便污染问题。厌氧发酵是处理畜禽粪污的有效方式,但是也带来了大量的副产物——沼液。沼液有机物含量较高,碳氮比失调严重,可生化性较差,处置不及时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膜浓缩技... 我国畜禽养殖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畜禽粪便污染问题。厌氧发酵是处理畜禽粪污的有效方式,但是也带来了大量的副产物——沼液。沼液有机物含量较高,碳氮比失调严重,可生化性较差,处置不及时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膜浓缩技术是沼液资源化处理的有效手段。文章根据国内外研究总结了不同粪污沼液的基本性质;对比了当前常见的沼液膜浓缩技术及其组合工艺的性能,明确了膜污染严重、成本和耗能高、浓缩肥认可度低等限制沼液膜浓缩工艺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前处理、膜工艺运行参数优化、膜材料改性、膜污染清洗等方式可以提高膜浓缩效率、控制膜污染、延长膜使用寿命。在此基础上,对今后沼液膜浓缩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液 膜浓缩 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膜浓缩技术在废水零排放系统中的重要作用探讨 被引量:1
13
作者 喻珊 王思拓 +1 位作者 傅凯文 王涛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3年第18期18-20,共3页
本文对高效膜浓缩工艺的特点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废水零排放系统中高效膜浓缩技术的重要作用,并从废水零排放系统的工艺流程设计、装置设计等方面阐述该项技术的具体应用,以期能够解决废水排放不达标等问题,进一步实现化工企业生产经济效... 本文对高效膜浓缩工艺的特点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废水零排放系统中高效膜浓缩技术的重要作用,并从废水零排放系统的工艺流程设计、装置设计等方面阐述该项技术的具体应用,以期能够解决废水排放不达标等问题,进一步实现化工企业生产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的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膜浓缩技术 废水零排放系统 节约成本 环境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化工膜浓缩液近零排放(MLD)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海棠 刘立国 熊日华 《洁净煤技术》 CAS 2020年第S01期35-39,共5页
煤化工产业具有"水资源短缺、高水耗、高排放"等瓶颈问题,其中生产废水排放量大,处理难度大,其末端膜过滤后浓缩液的处理问题尤为突出。在国家倡导工业废水零排放的大背景下,分析了当前煤化工浓缩液的水质特点及零排放处理的... 煤化工产业具有"水资源短缺、高水耗、高排放"等瓶颈问题,其中生产废水排放量大,处理难度大,其末端膜过滤后浓缩液的处理问题尤为突出。在国家倡导工业废水零排放的大背景下,分析了当前煤化工浓缩液的水质特点及零排放处理的迫切性,介绍了国内外煤化工膜浓缩液近零排放(MLD)的技术方法,分析了不同技术的原理与优缺点,展望了膜浓缩液近零排放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国内主要煤化工膜浓缩液近零排放(MLD)技术有膜分离技术、热蒸发技术及自然蒸发技术。膜分离技术主要包括高效反渗透、超高压反渗透、电渗析、DTRO、正渗透、振动膜技术等技术。热蒸发技术主要包括多效蒸发技术、机械压缩再蒸发技术、膜蒸馏法等技术。自然蒸发技术主要包括蒸发塘、强制自然蒸发技术。认为高效反渗透与MVR联合处理技术应用前景较广,在此基础上,如何进一步降低热蒸发能耗,实现分盐结晶,提高处理效率,以及进一步开发耐高盐、抗污染反渗透膜成为未来研发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化工膜浓缩 近零排放 分离 热蒸发 自然蒸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煤化工项目污水高效膜浓缩技术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被引量:3
15
作者 杨芳军 李成 庞松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 CAS 2018年第2期18-22,35,共6页
针对某煤化工项目污水减量化处理工序,高效膜浓缩技术实际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 煤化工 废水处理 废水零排放 高效膜浓缩 解决办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浓缩技术与真空冷冻干燥在茶饮料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6
作者 张远志 《饮料工业》 1998年第2期13-16,共4页
膜浓缩与真空冷冻干燥应用于茶饮料工业中,与传统工艺方法比较,解决了茶饮料中冷后浑、沉淀、混浊等缺陷。
关键词 膜浓缩 真空冷冻干燥 茶饮料 冷后浑 沉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基石墨烯涂层电极电化学氧化垃圾渗滤液MBR出水及膜浓缩液的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云 赵剑锋 +1 位作者 黄宇圣 濮梦婕 《节能与环保》 2022年第5期75-77,共3页
本文探究了钛基石墨烯涂层电极电催化氧化处理垃圾渗滤液MBR出水、纳滤膜(NF)浓缩液、反渗透膜(RO)浓缩液的效果及最佳工艺运行参数。结果表明:钛基石墨烯涂层电极相比传统电极更具优势,在水温低于40℃,电流密度为133.3A/m^(2),相应的... 本文探究了钛基石墨烯涂层电极电催化氧化处理垃圾渗滤液MBR出水、纳滤膜(NF)浓缩液、反渗透膜(RO)浓缩液的效果及最佳工艺运行参数。结果表明:钛基石墨烯涂层电极相比传统电极更具优势,在水温低于40℃,电流密度为133.3A/m^(2),相应的水力停留时间和循环比运行参数下,石墨烯涂层电极电催化氧化处理垃圾渗滤液MBR工艺产水、NF浓水、和RO浓水均取得良好的COD降解效果,并可显著提高其生化性,但其TN去除效果不佳,经电催化氧化后需进一步生化脱氮处理才能达标排放。本文为当前解决垃圾渗滤液的全量达标排放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渗滤液 电催化氧化 膜浓缩 可生化性 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浓缩茶汁调制纯茶饮料品质的研究
18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0期46-47,共2页
关键词 茶饮料 调制 茶汁 膜浓缩 液态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活垃圾渗滤液膜浓缩液处理工艺技术探讨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雪霞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2年第23期122-124,共3页
随着民众经济实力和消费能力的不断攀升,日常生活垃圾产生量也随之大幅度提高,由于原有的填埋法等垃圾处理方法存在资源浪费等弊端,目前大都将生活垃圾用于焚烧发电。为了充分提高生活垃圾的燃烧热值,需要进行发酵处理,而发酵过程中的... 随着民众经济实力和消费能力的不断攀升,日常生活垃圾产生量也随之大幅度提高,由于原有的填埋法等垃圾处理方法存在资源浪费等弊端,目前大都将生活垃圾用于焚烧发电。为了充分提高生活垃圾的燃烧热值,需要进行发酵处理,而发酵过程中的渗滤液经处理后会产生渗滤液膜浓缩液,如果浓缩液得不到妥善处理,势必会造成严重的环境危害。基于此,本文主要研究生活垃圾渗滤液膜浓缩液的处理技术及工艺,旨在促进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与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垃圾渗滤液 膜浓缩液处理 工艺技术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活垃圾焚烧余热蒸发渗沥液膜浓缩液的可行性分析
20
作者 丁兆勇 《节能与环保》 2023年第9期68-71,共4页
本文通过对利用垃圾焚烧各种余热来处理渗沥液膜浓缩液的研究,得出利用焚烧炉尾部烟道中烟气余热需要布置的受热面面积较大、成本较高,利用汽轮机乏汽操作较复杂且需要布置的受热面面积较大,利用循环水较易操作但受焚烧炉和汽轮机负荷... 本文通过对利用垃圾焚烧各种余热来处理渗沥液膜浓缩液的研究,得出利用焚烧炉尾部烟道中烟气余热需要布置的受热面面积较大、成本较高,利用汽轮机乏汽操作较复杂且需要布置的受热面面积较大,利用循环水较易操作但受焚烧炉和汽轮机负荷的限制,利用汽轮机二抽蒸汽经济性和可行性最佳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垃圾 渗沥液 膜浓缩 蒸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