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太湖原水中膜污染物质的确定与表征 被引量:13
1
作者 喻瑶 许光红 +1 位作者 林洁 董秉直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067-2074,共8页
采用混凝沉淀和浸没式微滤膜联用技术处理太湖原水,考察组合工艺中的有机物亲疏水性和分子量分布变化,并分析化学清洗水的有机物组分,以期确定造成膜污染的主要物质成分.结果表明,混凝预处理可有效去除大分子的亲水性有机物,这类有机物... 采用混凝沉淀和浸没式微滤膜联用技术处理太湖原水,考察组合工艺中的有机物亲疏水性和分子量分布变化,并分析化学清洗水的有机物组分,以期确定造成膜污染的主要物质成分.结果表明,混凝预处理可有效去除大分子的亲水性有机物,这类有机物仅能导致可逆污染,而中等和小分子的有机物会导致不可逆污染.此外,三维荧光光谱表明与膜污染关系最密切的2个区域为:λex=230nm/λem=330~350nm(区域Ⅰ)和λex=280nm/λem=300~350nm(区域Ⅳ),其对应的胞外蛋白质类有机物和溶解性微生物产物(SMP)是造成微滤膜不可逆污染的主要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滤 膜污染物质 亲疏水性 分子量分布 三维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江水膜污染物质的确定及污染机理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杨海燕 王灿 +5 位作者 赵焱 鄢忠森 佘沛阳 梁恒 徐叶琴 李圭白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8-14,共7页
为探讨东江水中引起超滤膜污染的成分及其污染机理,分别于旱季(11月底)和雨季初期(3月底)对东江水进行超滤膜污染试验,分析原水、超滤出水及化学清洗液亲疏水性及分子质量分布等水质特性,并采用膜堵塞模型对膜污染数据进行拟合.高效液... 为探讨东江水中引起超滤膜污染的成分及其污染机理,分别于旱季(11月底)和雨季初期(3月底)对东江水进行超滤膜污染试验,分析原水、超滤出水及化学清洗液亲疏水性及分子质量分布等水质特性,并采用膜堵塞模型对膜污染数据进行拟合.高效液相色谱(HPSEC)联合分峰技术(peak fitting)对水质进行分析发现,东江水中有机物的主要组分为生物聚合物(98 ku)、腐殖质(1 200 u)、腐殖质基本单元(610 u)及低分子中性物质(270 u).尽管雨季时东江水的生物聚合物和腐殖质组分较旱季时有所增多,两时期试验中的主要膜污染物质都是具有亲水性的生物聚合物及低分子中性物质.膜堵塞模型拟合膜污染过程的结果表明,生物聚合物在膜表面形成滤饼层及低分子中性组分标准堵塞(窄化膜孔)导致膜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江水 膜污染物质 亲疏水性 分子质量分布 污染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粉末活性炭与超滤组合工艺膜污染物质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寻昊 蔡磊 +2 位作者 邓慧萍 文汉卿 史俊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1-64,共4页
为了研究生物粉末活性炭与超滤组合工艺膜污染物质种类特性,在中试工艺稳定运行情况下,分析了膜面微生物产物,膜丝表面元素含量,膜池及膜丝不同部位的污染物种类。结果表明,膜丝表面的微生物产物(EPS)含量较高,会使滤饼层更加密实,增大... 为了研究生物粉末活性炭与超滤组合工艺膜污染物质种类特性,在中试工艺稳定运行情况下,分析了膜面微生物产物,膜丝表面元素含量,膜池及膜丝不同部位的污染物种类。结果表明,膜丝表面的微生物产物(EPS)含量较高,会使滤饼层更加密实,增大跨膜压差;膜面污泥和水洗后膜丝的提取物中含有相似的腐殖酸、富里酸类、蛋白质类物质,其中造成膜丝污染的主要是蛋白质类物质或大分子的腐殖酸;污泥中除含大量有机物外,还有不少铝系水解产物残留以及铁锰化合物等,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膜污染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粉末活性炭 超滤 膜污染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