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碳管膜曝气膜生物反应器处理高浓度氨氮污水的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刘强 杨凤林 +1 位作者 张兴文 刘惠军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3-66,共4页
对以煤基微孔碳管为组件的碳膜曝气膜生物反应器(MABR)处理高浓度氨氮污水进行了实验研究。碳膜同时起到生物膜载体和无泡曝气的双重作用。氧气和营养物分别从生物膜的两侧进入膜内。本实验进行150d,分阶段对不同溶解氧(DO)条件,不同进... 对以煤基微孔碳管为组件的碳膜曝气膜生物反应器(MABR)处理高浓度氨氮污水进行了实验研究。碳膜同时起到生物膜载体和无泡曝气的双重作用。氧气和营养物分别从生物膜的两侧进入膜内。本实验进行150d,分阶段对不同溶解氧(DO)条件,不同进水浓度和不同水力停留时间(HRT)下,MABR的硝化、反硝化同时去除COD的性能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在溶解氧为0.8 mg/L的条件下,TN有最佳去除效果,NH3-N、TN和COD去除率分别为87.88%、86.5%和87.64%。NH3-N的去除率随DO的升高而增大,去除率可达99.7%,但更高的溶解氧(>1.6 mg/L)对去除率影响甚微。高进水负荷实验于16d内,进水NH3-N浓度增大4倍,至214.25 mg/L,去除率仍保持92%以上。HRT由20h逐渐降低至8h时,去除率略有降低,但去除负荷增长2倍以上。说明该MABR装置有良好的脱氮能力和较高负荷下的污水处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曝气膜生物反应器(MABR) 无泡 反硝化 脱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膜传氧速率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包进锋 朱品尚 +3 位作者 朱圆圆 吴凯 谢慧峰 黄霞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3-127,149,共6页
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MABR)膜的传氧性能对MABR工艺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小试对MABR膜传氧速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运行条件下MABR膜元件采用并联方式较串联方式更有利于提升MABR膜的传氧性能,平均膜传氧速率随... 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MABR)膜的传氧性能对MABR工艺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小试对MABR膜传氧速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运行条件下MABR膜元件采用并联方式较串联方式更有利于提升MABR膜的传氧性能,平均膜传氧速率随着供气流量的提高先增大后趋于稳定,随着供气压力的升高略有增加,随着反应液温度升高变化不明显,随着测试液中溶解氧浓度的升高而降低;停止供气后,MABR仍具有一定的传氧能力.本研究采用膜组件并联方式连接,在供气压力2 kPa,供气气量100 mL/min条件下,平均膜传氧速率达到12.7 g O_(2)/(m^(2)·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曝气膜生物反应器 传氧速率 浓度差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海水淡化到能源技术的开拓创新天津大学海水淡化与膜技术研究中心发展历程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志 王宇新 王世昌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88-297,共10页
大规模的膜技术研究发端于人类对海水淡化的重大需求.天津大学海水淡化与膜技术研究中心从20世纪60年代即开始海水淡化和膜技术的研究,是国内早期研究膜法海水淡化技术的团队之一,主持了国家早期多级闪蒸海水淡化装置的研发攻坚.80年代... 大规模的膜技术研究发端于人类对海水淡化的重大需求.天津大学海水淡化与膜技术研究中心从20世纪60年代即开始海水淡化和膜技术的研究,是国内早期研究膜法海水淡化技术的团队之一,主持了国家早期多级闪蒸海水淡化装置的研发攻坚.80年代以后,研究中心在成膜机理和膜过程等方面做出诸多贡献,逐步奠定了团队在膜科学与技术领域的研究基础.进入21世纪,特别是近十几年来,中心更加注重原始创新和成果转化,在高效节能海水淡化膜的制备机理及应用、能源气体纯化及CO_(2)捕集用膜的制备机理及工业示范、电池用膜、膜曝气膜生物反应器、反渗透过程能量回收等领域取得诸多重大研究突破以及实际应用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淡化 气体分离 电池用 膜曝气膜生物反应器 能量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