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补体膜攻击复合物刺激血管内皮细胞胞浆游离钙离子浓度的变化 被引量:5
1
作者 周镜然 朱锡华 +3 位作者 姜曼 黎万玲 韩根成 白云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42-344,共3页
目的 在单个细胞水平 ,观测亚溶破补体膜攻击复合物 (MAC)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 [Ca2 + ]i的动态变化。方法将原代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以Fluo 4 /AM(1~ 6 μmol/L)和 0 .0 2 %PluronicF 12 7进行细胞钙荧光指示剂负载后 ,于 0℃组... 目的 在单个细胞水平 ,观测亚溶破补体膜攻击复合物 (MAC)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 [Ca2 + ]i的动态变化。方法将原代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以Fluo 4 /AM(1~ 6 μmol/L)和 0 .0 2 %PluronicF 12 7进行细胞钙荧光指示剂负载后 ,于 0℃组装亚溶破剂量的MAC。在 37℃条件下 ,以LSCM实时监测MAC沉积引起的胞浆钙荧光强度的变化。结果 MAC沉积后 ,多数细胞的钙荧光强度迅速增强 ,以后随时间的推移 ,升高的钙荧光逐渐下降 ,直至恢复至静息水平。定量分析选定的胞浆区域钙荧光强度的变化发现 ,不同细胞在 [Ca2 + ]i 的变化高度、持续时间和胞内钙振荡的特征等方面存在异质性。结论 MAC沉积到内皮细胞表面后 ,可诱导胞浆游离钙离子的浓度增高 ,且不同细胞 [Ca2 + ]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体膜攻击复合物 血管内皮细胞 游离钙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胺-T氧化C5、体外组装补体膜攻击复合物及其鉴定
2
作者 周镜然 朱锡华 +2 位作者 白云 姜曼 黎万玲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1229-1230,共2页
目的 利用氧化的方法在无酶解反应发生的情况下获得活化形式的C5 ,进而实现以纯化的补体终末成分体外组装补体膜攻击复合物 (MAC)。方法 以蛋氨酸氧化剂氯氨 T与纯化的C5相互作用后 ,加入C6组装具溶血活性的C5 6复合物。以此复合物与... 目的 利用氧化的方法在无酶解反应发生的情况下获得活化形式的C5 ,进而实现以纯化的补体终末成分体外组装补体膜攻击复合物 (MAC)。方法 以蛋氨酸氧化剂氯氨 T与纯化的C5相互作用后 ,加入C6组装具溶血活性的C5 6复合物。以此复合物与NHS或纯化的后续终末补体成分组装MAC ,检测复合物的溶血活性。结果 反应性溶破实验证实 ,氯胺 T氧化C5与C6组装形成功能C5 6复合物 ,后者可与NHS或纯化的补体终末成分C7~C9体外组装具溶血活性的MAC ,并且所形成的C5 6复合物在 2 4h达到最大的溶血活性 ,48h仍保持稳定。结论 氯胺 T在不裂解C5的条件下产生了C5b样活性分子 ,该分子能与C6组装形成稳定的活性复合物 ,并可与其它补体终末成分组装产生活性MA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5 补体膜攻击复合物 补体终末成分 氯氨-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体和膜攻击复合物在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中的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许琴 肖煜晨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32-234,共3页
目的探讨激光诱导的C57BL/6小鼠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形成机制中补体的角色及补体膜攻击复合物(membrane attack complex,MAC)的表达。方法 实验分为对照组、CVF预处理组、C3-/-小鼠组。用氪红激光对小鼠... 目的探讨激光诱导的C57BL/6小鼠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形成机制中补体的角色及补体膜攻击复合物(membrane attack complex,MAC)的表达。方法 实验分为对照组、CVF预处理组、C3-/-小鼠组。用氪红激光对小鼠行实验性视网膜激光光凝,建立CNV动物模型,小鼠于光凝后第7天,用FITC-葡聚糖荧光素灌注心脏;单克隆特定抗体标记RPE-脉络膜-巩膜复合体铺片,共聚焦显微镜观察CNV发生率,免疫组织化学分析MAC表达。结果 CVF处理组小鼠补体CH50水平光凝后第1天、第3天、第5天、第7天分别为3%、3%、3%、2%,同时间点对照组均为100%,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激光后第7天,对照组小鼠见CNV形成,而CVF预处理组及C3-/-组小鼠未见CNV形成。激光后第1天,对照组C57BL/6小鼠RPE-脉络膜-巩膜复合体见MAC强阳性染色,CVF预处理组及C3-/-小鼠组未见MAC阳性染色。结论 氪激光诱导CNV模型,补体的存在和激活、MAC的沉积是激光诱导CNV的必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络新生血管 膜攻击复合物 补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诱导小鼠脉络膜新生血管中膜攻击物与血管生长因子的表达 被引量:5
4
作者 许琴 黄亮 +3 位作者 林素香 郑水华 肖煜晨 王雅丽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29-732,共4页
目的观察激光诱导小鼠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中膜攻击物与血管生长因子的表达。方法雄性C57BL/6小鼠6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眼镜蛇毒因子(cobra venom factor,CVF)预处理组,每组各33只。用氪红激光诱导小鼠CN... 目的观察激光诱导小鼠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中膜攻击物与血管生长因子的表达。方法雄性C57BL/6小鼠6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眼镜蛇毒因子(cobra venom factor,CVF)预处理组,每组各33只。用氪红激光诱导小鼠CNV动物模型;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激光诱导后24h视网膜色素上皮-脉络膜-巩膜复合体补体膜攻击复合物(membrane attack complex,MAC)的表达;RT-PCR分析激光诱导后1d、3d、5d、7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激光诱导后3dVEGF蛋白的表达。结果 CVF预处理组:激光诱导后24h,未见MAC阳性染色;激光诱导后3d、5d、7d与激光诱导后1d相比未见VEGF mRNA表达增加;激光7d未见CNV形成。对照组:激光诱导后24hMAC呈阳性染色;激光诱导后3d、5d、7d与激光诱导后1d相比VEGFmRNA分别增加380%、276%、98%(均为P<0.01);激光后3d,对照组较CVF预处理VEGF蛋白高表达。结论 CNV形成与补体MAC形成、VEGF表达上调相关联;MAC沉积导致VEGF表达增加;VEGF表达上调是CNV形成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络新生血管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膜攻击复合物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AP在特发性膜性肾病中的表达及其对C5b-9诱导足细胞损伤的作用 被引量:5
5
作者 史添立 罗贞 焦石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8,共8页
目的 在特发性膜性肾病(IMN)中探究转录共激活因子Yes相关蛋白(YAP)的表达及其在膜攻击复合物C5b-9诱导足细胞损伤的作用。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YAP蛋白在IMN患者肾组织及正常对照肾组织中的表达;选用亚溶解剂量的膜攻击复合物C5b... 目的 在特发性膜性肾病(IMN)中探究转录共激活因子Yes相关蛋白(YAP)的表达及其在膜攻击复合物C5b-9诱导足细胞损伤的作用。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YAP蛋白在IMN患者肾组织及正常对照肾组织中的表达;选用亚溶解剂量的膜攻击复合物C5b-9(以下简称C5b-9)在体外建立人足细胞系MPC5的损伤模型,Western blot检测随C5b-9刺激时间的延长,足细胞中YAP蛋白的表达变化;使用siRNA瞬时转染技术,靶向沉默足细胞中YAP基因表达,q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转染效率;按足细胞处理的不同将其分为4组,正常培养的Control组,经C5b-9处理的C5b-9组,C5b-9处理转染si-NC或si-YAP的的C5b-9+si-NC组与C5b-9+si-YAP组;应用CCK-8实验检测上述各组细胞的增殖活力,Anenxin V-FITC双染色联合流式细胞数检测各组细胞的凋亡发生率,DCFH-DA法检测细胞中活性氧(ROS)含量,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足细胞标志性蛋白Nephrin、WT1与紧密连接蛋白ZO-1、表型转换蛋白Snail及纤连蛋白Fibronectin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对照肾组织相比,YAP在IMN中的表达显著增加(P<0.05);随C5b-9刺激时间的延长,足细胞中YAP蛋白的表达水平逐渐升高;转染si-YAP后,足细胞中YAP mRNA及蛋白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与Control组相比,C5b-9组、C5b-9+si-NC组及C5b-9+si-YAP组细胞的增殖活力均显著降低(P<0.05),而凋亡率及ROS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但与C5b-9组或C5b-9+si-NC组相比,C5b-9+si-YAP组细胞增殖活力显著增加(P<0.05),凋亡率及ROS含量显著减少(P<0.05);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与Control组相比,C5b-9组、C5b-9+si-NC组及C5b-9+si-YAP组细胞中Nephrin、WT1及ZO-1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Snail与Fibronectin蛋白表达均显著增加(P<0.05);而与C5b-9组或C5b-9+si-NC组相比,C5b-9+si-YAP组细胞中Nephrin、WT1及ZO-1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5),而Snail与Fibronectin蛋白表达显著减少(P<0.05)。结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YAP蛋白在IMN患者肾小球中的表达显著增加,而沉默足细胞中YAP基因表达能够明显改善C5b-9诱导的细胞功能损伤,并抑制其凋亡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性肾病 转录共激活因子Yes相关蛋白 膜攻击复合物C5b-9 足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足细胞凋亡与膜性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6
作者 张燕 曹灵 孙兴旺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242-2244,共3页
足细胞为高度特异性的终末分化细胞,当其出现损伤、凋亡,进而坏死、脱落、缺失,就会引起细胞数量减少和密度降低,导致肾小球进行性硬化,最终导致肾功能丧失。膜性肾病的发病机制复杂其起始因素是补体活化,形成膜攻击复合物C5b-9,
关键词 性肾病 细胞凋亡 膜攻击复合物 肾功能丧失 C5B-9 分化细胞 细胞数量 补体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发性膜性肾病相关自身抗体研究进展 被引量:6
7
作者 程桂雪 李永哲 秦晓松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245-1248,F0003,共5页
膜性肾病是成人肾病综合征最常见的病理表现之一,为我国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第二大病因。大约70%的膜性肾病患者表现为持续反复的蛋白尿,可致肾脏损伤,危及生命。约1/3膜性肾病患者可以自发缓解、逐渐好转,还有约1/3的患者在5-10年后发... 膜性肾病是成人肾病综合征最常见的病理表现之一,为我国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第二大病因。大约70%的膜性肾病患者表现为持续反复的蛋白尿,可致肾脏损伤,危及生命。约1/3膜性肾病患者可以自发缓解、逐渐好转,还有约1/3的患者在5-10年后发展为终末期肾病,其余患者则表现为持续蛋白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肾病 自身抗体 MEMBRANOUS 终末期肾病 肾脏损伤 靶抗原 肾小球基底 持续蛋白尿 肾小管上皮细胞 膜攻击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胸腺细胞血清性肾炎模型大鼠肾小球中C5b-9的沉积及NO、TNFα含量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王迎伟 徐静华 +1 位作者 汤仁仙 高丰光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4-59,共6页
目的 :探讨抗胸腺细胞血清性肾炎 (ATSN)大鼠肾小球内C5b -9复合物的沉积与某些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如 :一氧化氮 (NO)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情况。方法 :大鼠一次性静脉注射抗胸腺细胞抗血清(ATS)建立ATSN模型 ,定期对ATSN大鼠... 目的 :探讨抗胸腺细胞血清性肾炎 (ATSN)大鼠肾小球内C5b -9复合物的沉积与某些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如 :一氧化氮 (NO)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情况。方法 :大鼠一次性静脉注射抗胸腺细胞抗血清(ATS)建立ATSN模型 ,定期对ATSN大鼠肾小球中的补体C5b -9复合物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定位、显微图像扫描半定量分析 ;并对有C5b -9包绕的肾小球系膜细胞 (MC)进行计数。测定ATSN大鼠肾中诱生型NO合酶 (iNOS)mRNA的表达、尿液中NO的代谢产物 (NO-2 /NO-3 )及TNFα的排泄量。结果 :ATSN模型大鼠肾小球MC先溶解坏死后继发增生 ,病变早期 (溶解时相 )补体C5b -9复合物主要定位于肾小球系膜区及MC表面 ;随着病程的进展 ,被C5b -9包绕的MC逐渐减少 ,病程初期ATSN大鼠肾小球MC有明显的iNOSmRNA表达 ,尿液中NO-2 /NO-3 和TNFα的排泄量也明显增加。在ATSN病变的增生阶段 (一般 7d后 ) ,上述指标的变化逐渐趋缓。结论 :ATSN模型大鼠肾小球中MC逐渐溶解与补体C5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胸腺细胞血清性肾炎 补体膜攻击复合物 一氧化氮 肿瘤坏死因子Α 大鼠 肾小球 C5B-9 NO TNF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表达CD59抑制补体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损伤作用 被引量:3
9
作者 肖凯 方真华 +3 位作者 高鑫峰 赵晶晶 黄若昆 谢鸣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289-1294,共6页
目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在移植过程中如何避免补体系统攻击的研究相对较少。文中主要探讨在自体移植过程中大鼠BMSCs(r BMSCs)表面CD59过表达对补体攻击r BMSCs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SD大鼠BMSCs,电转化CD59过表达质粒后,分为r BMSC... 目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在移植过程中如何避免补体系统攻击的研究相对较少。文中主要探讨在自体移植过程中大鼠BMSCs(r BMSCs)表面CD59过表达对补体攻击r BMSCs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SD大鼠BMSCs,电转化CD59过表达质粒后,分为r BMSCs空白组(r BMSCs不做任何处理),r BMSCs/CD59组(r BMSCs+CD59过表达质粒)和r BMSCs空载组(r BMSCs+空载质粒)。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转化后r BMSCs中CD59表达情况。抽取大鼠颈静脉血分离血清,采用自体血清处理DC59过表达后的r BMSCs,分为r BMSCs组(r BMSCs不与血清共孵育)、r BMSCs+ARS组[r BMSCs+大鼠自体血清(ARS)]、r BMSCs+i ARS组[r BMSCs+已灭活的大鼠自体血清(i ARS)]、r BMSCs/CD59+ARS组[r BMSCs/CD59+ARS]和r BMSCs/CD59+i ARS组。检测自体血清中补体对BMSCs的杀伤作用,补体形成情况以及细胞存活情况。结果与r BMSCs空白组细胞中CD59表达量比较,r BMSCs/CD59组明显升高(50.5%vs 74.9%,P<0.05)。与r BMSCs+ARS组细胞的凋亡率[(40.3±4.3)%]比较,r BMSCs组[(8.4±1.1)%]、r BMSCs/CD59+ARS组[(19.1±3.1)%]明显降低(P<0.05)。与r BMSCs+ARS组细胞中膜上补体膜攻击复合物(MAC)积累(99.7%)比较,r BMSCs组(50.1%)、r BMSCs/CD59+ARS组(71.0%)显著下降(P<0.05)。r BMSCs/CD59组各时期细胞凋亡率显著低于r BMSCs空白组(P<0.05)。结论 BMSCs CD59过表达可能通过减少补体攻膜复合物的形成,抑制自体移植过程中补体对r BMSCs的杀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补体 自体移植 补体膜攻击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溶量C5b-9与足细胞损伤及其信号传导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卢宏柱 周建华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6-79,共4页
膜性肾病的发病机制与亚溶量C5b-9(SC5b-9)诱导足细胞损伤有关。SC5b-9刺激足细胞产生的氧化剂、蛋白酶、前列腺素类、细胞外基质及各种细胞因子对足细胞有损伤作用。SC5b-9对足细胞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引起足细胞凋亡、足细胞脱落以及对... 膜性肾病的发病机制与亚溶量C5b-9(SC5b-9)诱导足细胞损伤有关。SC5b-9刺激足细胞产生的氧化剂、蛋白酶、前列腺素类、细胞外基质及各种细胞因子对足细胞有损伤作用。SC5b-9对足细胞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引起足细胞凋亡、足细胞脱落以及对细胞周期的影响。MAPK通路在SC5b-9导致足细胞损伤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细胞 膜攻击复合物 细胞因子 信号传导 性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菊糖活化血清补体系统及SC5b-9的纯化
11
作者 周凤兰 阚东辉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293-297,共5页
用菊糖inulin与人血清温育(37℃),1h后血清中补体即大量激活,3h后完全激活;用DEAE-Sephacel层析,蔗糖密度梯度离心和抗IgMprotein A亲和层析法纯化SC5b-9,经免疫电泳及膜攻击复合物抗血清检测呈单一沉淀弧,在SDS-PAGE电泳中显示C5b、C6... 用菊糖inulin与人血清温育(37℃),1h后血清中补体即大量激活,3h后完全激活;用DEAE-Sephacel层析,蔗糖密度梯度离心和抗IgMprotein A亲和层析法纯化SC5b-9,经免疫电泳及膜攻击复合物抗血清检测呈单一沉淀弧,在SDS-PAGE电泳中显示C5b、C6、C7/C8αγ、C8β、C9、C9_2、S-蛋白的条带,表明SC5b-9已被纯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5B-9 膜攻击复合物 菊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脑出血迟发型脑水肿的原因及其发生机制 被引量:9
12
作者 葛元鸿 徐学君 张新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871-1873,共3页
脑出血是高血压患者严重并发症之一,出血位置多在基底节区(约70%),也可出现在小脑、大脑脑叶、脑干(约各占10%)。而出血后脑组织水肿严重影响患者的病程与预后,大部分患者水肿期在1周左右后开始逐渐消退,然而,有部分患者在出血2周... 脑出血是高血压患者严重并发症之一,出血位置多在基底节区(约70%),也可出现在小脑、大脑脑叶、脑干(约各占10%)。而出血后脑组织水肿严重影响患者的病程与预后,大部分患者水肿期在1周左右后开始逐渐消退,然而,有部分患者在出血2周后水肿仍未明显消退,甚至加重,有学者将其定义为迟发型脑水肿。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但可能与以下众多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水肿 高血压脑出血 迟发型 脑组织水肿 脑出血早期 血脑屏障 血肿量 膜攻击复合物 脑含水量 免疫组化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体系统与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3
作者 司味鑫 王平 +1 位作者 王祎 张鸿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664-668,共5页
急性缺血性卒中是临床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复杂。补体系统是人类体液固有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抵抗微生物入侵及维持机体内环境稳态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补体系统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作用逐渐被重视。激... 急性缺血性卒中是临床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复杂。补体系统是人类体液固有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抵抗微生物入侵及维持机体内环境稳态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补体系统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作用逐渐被重视。激活补体系统的有效途径有3条:经典途径、凝集素途径和旁路途径[1],另外还可能存在外源性补体激活途径[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补体系统蛋白质类 补体膜攻击复合物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