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膜扩散法制备纳米银粒子 被引量:9
1
作者 王振阳 关晓 +2 位作者 何洪 戴洪兴 訾学红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756-1758,共3页
Ag nanoparitcles were prepared via Ultrasound-assisted Membrane Reaction(UAMR)method.The key issue of the method is to control precisely the injection speed of the reactants by pulseless pump to make the nanoparticles... Ag nanoparitcles were prepared via Ultrasound-assisted Membrane Reaction(UAMR)method.The key issue of the method is to control precisely the injection speed of the reactants by pulseless pump to make the nanoparticles of Ag with small size and narrow size distribution.The size and morphology of silver nanoparticles were characterized with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and UV-Vis spectrum.The experiment results show that the size of Ag nanoparticles prepared via UAMR method was smaller than that via Ultrasound-assisted Dropping Reaction(UADR)method.The size of 80% Ag nanoparticles prepared via UAMR was ranged from 3 nm to 5 nm with the mean particle size 4.7 nm and considerable narrow size distribution.The Ag hydrosol fabricated via UAMR method was very stable at room temperature,even within three month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粒子 超声膜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控释尿素的透膜扩散速率
2
作者 左秀锦 王祯鑫 +2 位作者 戴小敏 周毅 马小军 《大连大学学报》 2005年第2期111-111,共1页
关键词 紫外分光光度法 控释尿素 氮肥 膜扩散速率 生态环境 生产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粒度不均一交换剂的离子交换反应动力学(Ⅰ)——粒内扩散或液膜扩散控制反应速度的同位素交换反应
3
作者 邢正 陶祖贻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2年第2期235-242,共8页
本文研究了包含不同半径离子交换剂体系的同位素交换反应动力学。对于粒内扩散和液膜扩散控制反应速度的不均一体系,导出了表述离子交换剂和有限浴溶液中离子之间异相同位素交换反应交换度。
关键词 同位素交换反应 离子交换剂 粒内扩散 反应速度 离子交换反应动力学 膜扩散控制 交换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液膜扩散微型实验探究钒酸盐的变化规律
4
作者 杨兴 杨佐志 王晓忠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7期29-30,33,共3页
用液膜扩散微型实验探究钒酸盐的变化,比传统的方法简单、用药量少、现象明显,体现绿色化学的理念;在实验科研过程中可以用显微镜观察,也有利于直接观察;如果拍摄成照片或录像,则可作为科学研究资料;同时提高鉴定钒的精准度,是钒及钒酸... 用液膜扩散微型实验探究钒酸盐的变化,比传统的方法简单、用药量少、现象明显,体现绿色化学的理念;在实验科研过程中可以用显微镜观察,也有利于直接观察;如果拍摄成照片或录像,则可作为科学研究资料;同时提高鉴定钒的精准度,是钒及钒酸盐科学生产及应用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滴皿 自然扩散 微型实验 钒酸盐的变化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覆膜浸渍扩散阴极表面微区电子发射像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阴生毅 任峰 +6 位作者 卢志鹏 张永清 张申金 杨峰 卫东 邯娇 李阳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535-2540,共6页
覆膜对浸渍扩散热阴极表面电子发射的影响一直是热阴极研究领域的重点课题。该文采用最新研制的深紫外激光光发射电子显微镜/热发射电子显微镜(DUV-PEEM/TEEM),对一半覆膜、另一半未覆膜的浸渍扩散阴极试样作了1150℃×2 h激活,并... 覆膜对浸渍扩散热阴极表面电子发射的影响一直是热阴极研究领域的重点课题。该文采用最新研制的深紫外激光光发射电子显微镜/热发射电子显微镜(DUV-PEEM/TEEM),对一半覆膜、另一半未覆膜的浸渍扩散阴极试样作了1150℃×2 h激活,并对其表面微区的热电子发射像及其随温度的变化作了比较。结果发现,两种阴极的热电子发射均主要位于孔隙及其邻近颗粒边缘;随温度升高,未覆膜阴极发射主要集中于孔隙内及周边有限区域内,发射面积增量较小,覆膜则使阴极有效发射区域得以由孔隙及其边缘向距孔隙更远的区域延伸,发射面积大幅增加。上述结果首次给出了覆膜浸渍扩散阴极微区的电子发射特征,对于理解该类型阴极发射机理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渍扩散阴极 电子发射 微区 光发射电子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Z91D镁合金表面热扩散渗锌膜层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朱立群 刘慧丛 +1 位作者 李卫平 宋光龄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12,共5页
为了提高AZ91D镁合金的耐腐蚀性能和表面硬度 ,对其进行了表面热处理扩散渗锌处理 ,并对其得到的膜层表面和断面形貌、结构组成、耐腐蚀性能、显微硬度等性能进行了探讨 ,测量了该合金热扩散渗锌前后试样的阳极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图 ,... 为了提高AZ91D镁合金的耐腐蚀性能和表面硬度 ,对其进行了表面热处理扩散渗锌处理 ,并对其得到的膜层表面和断面形貌、结构组成、耐腐蚀性能、显微硬度等性能进行了探讨 ,测量了该合金热扩散渗锌前后试样的阳极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图 ,这些试验结果都表明在AZ91D镁合金材料表面进行热扩散渗锌获得的表面膜层均匀细致 ,膜层由Mg7Zn3 、Mg和Zn构成 ,而且该膜层与基体相比耐腐蚀性和对镁合金基体的防护性能有了显著提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耐蚀性 扩散渗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在氧扩散膜表面的TiO_2光催化膜 被引量:14
7
作者 蔡乃才 王亚平 彭正合 《感光科学与光化学》 CSCD 1999年第2期128-133,共6页
本文提出用氧扩散膜作TiO2光催化膜的载体,介绍了氧扩散膜的制备及TiO2在氧扩散膜表面的固定方法,TiO2光催化膜的表面形态与微结构,不同条件下光催化分解草酸的速度.研究结果表明,以氧扩散膜作载体的TiO2光催化薄... 本文提出用氧扩散膜作TiO2光催化膜的载体,介绍了氧扩散膜的制备及TiO2在氧扩散膜表面的固定方法,TiO2光催化膜的表面形态与微结构,不同条件下光催化分解草酸的速度.研究结果表明,以氧扩散膜作载体的TiO2光催化薄膜表现出了较高的光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散 二氧化钛 氧化 光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糖传感器聚氨酯扩散限制膜的制备及其响应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蒋洪川 苟立 +3 位作者 冉旭 孟宪伟 王方瑚 冉均国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2001年第1期59-62,共4页
针对目前葡萄糖传感器响应电流线性范围小 ,不能满足糖尿病诊断、治疗的问题 ,采用扩散限制膜来扩大线性范围 ,主要研究了以聚氨酯为扩散限制膜的葡萄糖传感器。研究了在不同制膜液浓度及不同浸渍次数的条件下 ,葡萄糖传感器的响应性能... 针对目前葡萄糖传感器响应电流线性范围小 ,不能满足糖尿病诊断、治疗的问题 ,采用扩散限制膜来扩大线性范围 ,主要研究了以聚氨酯为扩散限制膜的葡萄糖传感器。研究了在不同制膜液浓度及不同浸渍次数的条件下 ,葡萄糖传感器的响应性能。结果表明 :没有引入聚氨酯扩散限制膜的葡萄糖传感器响应线性范围很小 (<2 .78mM) ;引入聚氨酯扩散限制膜后 ,随着制膜液浓度及浸渍次数的增加 ,葡萄糖传感器的响应线性范围增大 (最高可达 0 ~ 33 .3mM) ,灵敏度减小 ,对干扰物质抗坏血酸的响应电流减小 (最大可以减少 95 % )。说明聚氨酯扩散限制膜的引入是提高葡萄糖传感器响应线性范围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并能较大程度地消除干扰物质抗坏血酸的干扰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传感器 聚氨酯扩散限制 固定化葡萄糖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背景地下水作用下铀在砂岩铀矿微界面上的扩散模式
9
作者 杨迎春 丁洋 +2 位作者 周函 丁德馨 姜瑭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 2024年第1期107-113,共7页
上游背景地下水流入酸法地浸采铀退役采区地下水中时产生了稀释和冲洗作用。为探究背景地下水作用下酸法地浸退役采区地下水中铀在水岩微界面上的扩散模式和控制机理,开展了静态稀释实验和动态冲洗实验。静态稀释实验结果显示,背景地下... 上游背景地下水流入酸法地浸采铀退役采区地下水中时产生了稀释和冲洗作用。为探究背景地下水作用下酸法地浸退役采区地下水中铀在水岩微界面上的扩散模式和控制机理,开展了静态稀释实验和动态冲洗实验。静态稀释实验结果显示,背景地下水与污染地下水比例为50∶1时,1440 min内铀浓度降到背景值60μg/L以下;初期阶段(0~20 min),反应速率主要受膜扩散控制;中期阶段(20~150 min),反应速率受膜扩散和颗粒内扩散共同控制;后期阶段(150~600 min),反应速率主要受颗粒内扩散控制。动态冲洗实验结果表明,用25个孔隙体积的背景地下水,10 d内铀浓度降至50μg/L;初期阶段(0~4 d),反应速率主要受膜扩散控制;中期阶段(4~7 d),反应速率同时受膜扩散与颗粒内扩散控制;后期阶段(7~10 d),反应速率主要受颗粒内扩散控制。这些研究结果揭示了上游背景地下水流入酸法地浸采铀退役采区地下水中后铀的扩散和迁移规律,为酸法地浸采铀退役采区地下水自然净化的可行性评估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法地浸 铀污染地下水 自然修复 微界面 膜扩散 颗粒内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膜电解水提高了制氢安全性
10
作者 王加欣(摘译) 《石油石化绿色低碳》 CAS 2024年第3期84-84,共1页
据报道,瑞典皇家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方法,可以在电解水工艺中分离产生的氢气和氧气,降低两种气体混合爆炸的风险。在传统的碱性电解槽中,阴极和阳极由离子交换膜隔开。当施加电流时,水在阴极反应形成氢气和OH-,通过交换膜扩... 据报道,瑞典皇家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方法,可以在电解水工艺中分离产生的氢气和氧气,降低两种气体混合爆炸的风险。在传统的碱性电解槽中,阴极和阳极由离子交换膜隔开。当施加电流时,水在阴极反应形成氢气和OH-,通过交换膜扩散到阳极产生氧气。但交换膜将产生阻力,如果电荷波动,氢气和氧气混合爆炸的风险将增加。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用由碳制成的超级电容电极代替其中一个电极。当电极带负电荷并产生氢气时,超级电容器储存高能的OH-。当电流方向相反时,超级电容器释放吸收的OH^(-),正极上产生氧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交换 阴极反应 气体混合 电解 电解水 超级电容器 膜扩散 电流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E Advanced Materials公司s扩散膜产品
11
《电子产品世界》 2005年第08B期41-41,共1页
GE Advanced Materials公司宣布将其光扩散膜系列LCD背光应用光学镀膜扩展到完整的显示器产品,用于电视、笔记本电脑、计算机监视器和汽车GPS显示器等应用。这些材料为LCD背光模块提供了顶部和底部扩散膜产品,以帮助增强苛刻环境阅读... GE Advanced Materials公司宣布将其光扩散膜系列LCD背光应用光学镀膜扩展到完整的显示器产品,用于电视、笔记本电脑、计算机监视器和汽车GPS显示器等应用。这些材料为LCD背光模块提供了顶部和底部扩散膜产品,以帮助增强苛刻环境阅读条件下的性能。光照扩散膜将公司的Lexan光学品质树脂技术与10000等级低应力、光学品质清洁室内环境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VANCED 扩散 产品 公司 GE 显示器产品 LCD背光 光学品质 笔记本电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净化氢气的扩散膜膜材
12
作者 杨遇春 《稀土信息》 1993年第4期11-11,共1页
富钯的钯一稀土固溶合金中,含8(原子)%钇的钯合金具有优异的透气性能,可用作扩散膜材料。这种合金在渗透氢时由于能抑制(α+β)氢的溶混间隙,显示出良好的尺寸稳定性,同时渗透率也较工业用Pd—23~25(原子)%Ag合金的渗透率高(高温下... 富钯的钯一稀土固溶合金中,含8(原子)%钇的钯合金具有优异的透气性能,可用作扩散膜材料。这种合金在渗透氢时由于能抑制(α+β)氢的溶混间隙,显示出良好的尺寸稳定性,同时渗透率也较工业用Pd—23~25(原子)%Ag合金的渗透率高(高温下氢的溶解度梯度较陡).但随着这种Pd—RE二元合金晶格的膨胀,出现明显的固溶硬化现象。这一方面可能导致得到强度高的膜材,氢的渗透率高于普通Pd—Ag合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率 扩散 固溶硬化 透气性能 尺寸稳定性 渗透性能 扩散 温下 日本长崎大学 纯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浸渍-还原法制备SPE膜-电极组件的机理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唐金库 巴俊洲 +2 位作者 蒋亚雄 李军 吴文宏 《舰船科学技术》 2009年第9期116-120,共5页
为了研究浸渍-还原法对制备SPE膜-电极组件的影响,对浸渍-还原法的2个过程进行了深入的机理分析,通过方程计算出液膜厚度和[Pt(NH3)4]2+离子在液膜内的扩散系数,并得出以下结论:浸渍过程应为液膜扩散,使[Pt(NH3)4]2+在膜内的分布为直线... 为了研究浸渍-还原法对制备SPE膜-电极组件的影响,对浸渍-还原法的2个过程进行了深入的机理分析,通过方程计算出液膜厚度和[Pt(NH3)4]2+离子在液膜内的扩散系数,并得出以下结论:浸渍过程应为液膜扩散,使[Pt(NH3)4]2+在膜内的分布为直线,有利于还原过程中控制晶核生长速度,从而获得微细的铂颗粒;为了在膜的内表层形成精细的铂颗粒,要求离子膜内扩散是还原过程的控制步骤,同时还要求有快速的界面化学反应及较高的还原剂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渍-还原法 膜扩散 界面化学反应 机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陶瓷超滤膜的开发与应用现状 被引量:2
14
作者 岑运华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7-9,共3页
随着高分子膜的开发与应用的逐步深入进行,近年来,无机膜的开发与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1987年7月在法国举行了第一届国际无机膜学术会议(ICIM′89)。从当时发表的论文看来,无机膜已在食品和生物工程上有所应用。尽管从当时的统... 随着高分子膜的开发与应用的逐步深入进行,近年来,无机膜的开发与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1987年7月在法国举行了第一届国际无机膜学术会议(ICIM′89)。从当时发表的论文看来,无机膜已在食品和生物工程上有所应用。尽管从当时的统计来看,日本无机膜的开发,尚落后于法国、美国等国家,但近来日本下了很大的功夫,在日本“水综合再生利用系统”90年计划中,将无机膜技术应用到膜厌气生物反应器这种水处理技术上。特别是最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超滤 日本 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技术及其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应用(综述)
15
作者 吕晓龙 夏泽坤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06年第S1期12-,共1页
膜分离技术是一种高效节能型分离净化技术,大多数膜分离过程在常温下进行,无相变,不产生二次污染,广泛用于化工过程的分离与精制、环保、生物制药、食品卫生等领域,与光纤、超导等技术并列为未来工业六大高新技术之一和新世纪十大高科... 膜分离技术是一种高效节能型分离净化技术,大多数膜分离过程在常温下进行,无相变,不产生二次污染,广泛用于化工过程的分离与精制、环保、生物制药、食品卫生等领域,与光纤、超导等技术并列为未来工业六大高新技术之一和新世纪十大高科技产业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医学工程 化学改性方法 分离技术 分离 扩散 领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VPE生长Hg_(1-x)Cd_xTe薄膜的实验研究
16
作者 张怀若 杨玉林 +4 位作者 张梅 李艳辉 张静蓉 杨宇 姬荣斌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5-38,26,共5页
采用金属有机化合物汽相外延法 (MOVPE)和多层膜互扩散生长工艺 (IMP)在不同的生长条件下生长了许多Hg1-xCdxTe/GaAs(2 11)薄膜样品 ,并对样品进行了傅利叶红外透射 (FTIR)和范德堡Hall测量 ;通过对许多实验数据进行系统的对比分析 ,总... 采用金属有机化合物汽相外延法 (MOVPE)和多层膜互扩散生长工艺 (IMP)在不同的生长条件下生长了许多Hg1-xCdxTe/GaAs(2 11)薄膜样品 ,并对样品进行了傅利叶红外透射 (FTIR)和范德堡Hall测量 ;通过对许多实验数据进行系统的对比分析 ,总结了薄膜的生长规律 ,并对这些生长规律作出了理论分析 ,阐释了薄膜的微观生长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衬底 汽相外延 多层扩散 厚度 半导体 红外探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紫外型环氧丙烯酸酯微球光扩散母液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17
作者 顾浩煜 倪忠斌 +1 位作者 施冬健 陈明清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4-138,144,共6页
采用反相细乳液法制备了两亲型聚氨酯丙烯酸酯改性的纳米氧化锌(PUA-ZnO),将活性碳碳双键引入ZnO表面。在此基础上以PUA-ZnO、环氧丙烯酸酯、三乙烯四胺和烯丙基二甘醇二碳酸酯为反应体系,通过反应诱导相分离法制备了抗紫外型环氧丙烯... 采用反相细乳液法制备了两亲型聚氨酯丙烯酸酯改性的纳米氧化锌(PUA-ZnO),将活性碳碳双键引入ZnO表面。在此基础上以PUA-ZnO、环氧丙烯酸酯、三乙烯四胺和烯丙基二甘醇二碳酸酯为反应体系,通过反应诱导相分离法制备了抗紫外型环氧丙烯酸酯微球光扩散母液,并进一步与透明UV树脂复配制成光扩散膜,探究了不同PUA-ZnO用量下光扩散母液对膜材光学性能的影响,并对光扩散膜抗紫外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PUA-ZnO用量为0.06g时制备的光扩散母液性能最佳,对应的光扩散膜能同时具有较高的透过率(80.4%)及雾度(88.5%)和良好的抗紫外效果,经紫外加速老化试验测试,相应膜材到达明显变色等级的时间延长了约72h,具有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细乳液法 反应诱导相分离 扩散 抗紫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胺化聚苯乙烯树脂的合成及其吸附性能 被引量:1
18
作者 孟启 周峰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35-741,共7页
以氯甲基化聚苯乙烯树脂微球为母体,分别与三乙烯四胺和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反应制备了胺化聚苯乙烯树脂(PS-TETA)和新型Cyclen型聚苯乙烯树脂(PS-Cy)。采用FTIR和BET方法表征了树脂的结构;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研究了树脂对对... 以氯甲基化聚苯乙烯树脂微球为母体,分别与三乙烯四胺和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反应制备了胺化聚苯乙烯树脂(PS-TETA)和新型Cyclen型聚苯乙烯树脂(PS-Cy)。采用FTIR和BET方法表征了树脂的结构;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研究了树脂对对硝基苯酚(PNP)的吸附性能。表征结果显示,PS-TETA和PS-Cy可吸附PNP。实验结果表明,随PNP溶液p H的增大,PS-TETA和PS-Cy对PNP的吸附呈先增大后趋于平缓再不断下降的趋势,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且主要控制步骤为Boyd液膜扩散形式。25℃下,PS-TETA和PS-Cy对PNP的平衡吸附量分别为126.34 mg/m L和118.93 mg/m L。PSTETA吸附PNP为多分子层吸附;PS-Cy对PNP的吸附为单分子层吸附。两者对PNP的吸附过程均为放热过程,且以物理吸附的形式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胺化聚苯乙烯 对硝基苯酚 1 4 7 10-四氮杂环十二烷 吸附 膜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电化学浸出动力学探讨
19
作者 吴培生 张宝恩 齐静 《铀矿冶》 CAS 2011年第1期36-38,共3页
在地电化学浸出过程动力学分析的基础上,用2种矿化度的地下水为导电液,对2种岩性矿石样品的地电化学浸出试验数据进行动力学模型的数据处理,得到了以地下水为导电液的地电化学浸出动力学过程属于固膜扩散模型,而且是交叉的双直线模式的... 在地电化学浸出过程动力学分析的基础上,用2种矿化度的地下水为导电液,对2种岩性矿石样品的地电化学浸出试验数据进行动力学模型的数据处理,得到了以地下水为导电液的地电化学浸出动力学过程属于固膜扩散模型,而且是交叉的双直线模式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电化学法 浸出 动力学模型 动力学分析 膜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类可吸收止血材料的体外细胞毒性评价 被引量:7
20
作者 喻炎 马凤森 +1 位作者 陆佳骏 陈海波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74-880,887,共8页
通过体外细胞毒性试验评价速即纱、英洁尔、泰可聆三种可吸收止血材料的细胞相容性,旨在为纤维素类可吸收止血材料的临床安全应用提供参考。采用四唑盐比色法(MTT比色法)、细胞形态分析、琼脂扩散法以及滤膜扩散法,评价三种材料对L929... 通过体外细胞毒性试验评价速即纱、英洁尔、泰可聆三种可吸收止血材料的细胞相容性,旨在为纤维素类可吸收止血材料的临床安全应用提供参考。采用四唑盐比色法(MTT比色法)、细胞形态分析、琼脂扩散法以及滤膜扩散法,评价三种材料对L929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及细胞毒性反应。各材料按50.00mg/mL加入不完全细胞培养液浸提24h后,离心得浸提液,此浓度设为100%,依次稀释得50.0%、25.0%、12.5%、6.25%、3.13%、1.56%、0.78%、0.39%材料浸提液。MTT比色法结合细胞形态分析显示:英洁尔材料各浸提液浓度无明显的细胞毒性,速即纱与泰可聆材料浸提液在浓度稀释至25.0%以下时,才不会出现明显的细胞毒性。对于三种材料本身,琼脂扩散法与滤膜扩散法均显示英洁尔材料无明显的细胞毒性,而速即纱与泰可聆材料有明显的细胞毒性。三种不同止血材料的细胞相容性不同,须选择适宜的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毒性试验 止血材料 MTT比色法 细胞形态分析 琼脂扩散 膜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