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火把花根对系膜增殖性肾炎模型大鼠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与转化生长因子β_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常伟 孙汉英 +1 位作者 曾红兵 吕永曼 《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5期505-508,共4页
目的观察火把花根对系膜增殖性肾炎(MsPGN)大鼠24h尿蛋白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表达的影响,探讨其肾脏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采用抗胸腺细胞血清诱发的系膜增殖性肾炎大鼠模型,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 目的观察火把花根对系膜增殖性肾炎(MsPGN)大鼠24h尿蛋白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表达的影响,探讨其肾脏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采用抗胸腺细胞血清诱发的系膜增殖性肾炎大鼠模型,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肾炎模型组和火把花根治疗组,14d后测量24h尿蛋白,处死大鼠,用PAS染色观察肾脏病理变化;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肾组织中TGF-β1和MCP-1的mRNA及蛋白质表达情况。结果火把花根治疗组大鼠24h尿蛋白、肾组织TGF-β1和MCP-1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下降,肾组织病理改变明显改善,与模型组相比均差异有极显著性(均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无显著性(均P>0.05)。结论火把花根可显著改善系膜增殖性肾炎大鼠肾脏病变,抑制系膜细胞的增生,减少系膜基质的蓄积,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GF-β1和MCP-1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把花根 殖性肾炎 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 转化生长因子β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中转化生长因子β_1在肾纤维化中的作用 被引量:9
2
作者 刘江 梁华 +3 位作者 刘长生 贾金康 翁红雷 陈佳兮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4年第1期46-50,54,共6页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人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Ms PGN)患者肾组织中对 、 、 型胶原的影响及在肾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天狼猩红染色偏振光法及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 ,观测 31例 Ms PGN患者肾...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人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Ms PGN)患者肾组织中对 、 、 型胶原的影响及在肾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天狼猩红染色偏振光法及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 ,观测 31例 Ms PGN患者肾组织中 TGF-β1的表达和 、 、 型胶原的分布 ,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 :Ms PGN患者随着肾纤维化的加重 ,在肾小球增生扩张系膜中 型胶原明显增加 ,并出现了 、 型胶原 ;在肾间质中 TGF-β1和 、 、 型胶原的表达明显增加 ,且以 、 型胶原的增加为主。 TGF-β1与肾间质中 、 、 型胶原呈正相关 (r=0 .82、0 .92 ,P<0 .0 1) ,与 / 、 / 、 / 呈负相关 (r=- 0 .83、0 .92 ,P<0 .0 0 1)。结论 :在Ms PGN中 TGFβ1的过度表达和 、 、 型胶原的增加与肾小球和肾小管纤维异常分布关系密切 ,可能是其导致肾小球硬化和肾间质纤维化的主要机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肾炎 生性 病理学 转化生长因子Β 胶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绞股蓝皂苷对AGEs诱导下人肾小球系膜细胞中RAGE及转化生长因子-β_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3
3
作者 张秋艳 唐灵 +2 位作者 王艳 周康 张慧云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301-1306,共6页
目的观察绞股蓝皂苷(gypenosides,GP)对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products,AGEs)诱导下人肾小球系膜细胞(human mesangial cells,HMCs)中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及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 目的观察绞股蓝皂苷(gypenosides,GP)对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products,AGEs)诱导下人肾小球系膜细胞(human mesangial cells,HMCs)中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及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体积分数为0.15的FBS的DMEM低糖培养液)人肾小球系膜细胞(HMCs)分为4组:正常组、模型组、GP组、阳性对照组。除正常组外,其余组均再给予200 mg·L^(-1)AGEs刺激。此外,GP组中加入不同浓度GP(25、75、175 mg·L^(-1))进行干预,阳性对照组中加入氨基胍盐酸盐(10^(-1)mmol·L^(-1))。应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各实验组中RAGE和TGF-β_1蛋白的表达;RT-PCR技术检测各实验组中RAGE和TGF-β_1 mRNA的表达。结果模型组AGEs诱导下HMCs中RAGE、TGF-β1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与模型组比较,GP组中GP可明显下调HMCs中RAGE、TGF-β_1蛋白及mRNA的表达,且呈浓度依赖性(P<0.01)。结论 GP可降低AGEs诱导下HMCs中RAGE的表达,阻断AGEs-RAGE信号通路,并下调下游因子TGF-β_1的表达,进而延缓糖尿病肾病纤维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绞股蓝皂苷 糖尿病肾病 人肾小球系细胞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 转化生长因子1 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丁酚抑制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诱导系膜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_1表达 被引量:9
4
作者 王远程 叶志斌 +2 位作者 周钦 张宗梁 吴兆龙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1-154,188,共5页
目的 观察丙丁酚对ox- LDL诱导系膜细胞AP -1活性和TGF -β1 表达的作用 ,探讨抗氧化剂治疗脂质肾损伤的分子机制。方法 大鼠系膜细胞随机分为正常细胞组、ox- LDL处理组和ox- LDL +丙丁酚处理组。运用凝胶迁移率实验检测AP-1活性变化... 目的 观察丙丁酚对ox- LDL诱导系膜细胞AP -1活性和TGF -β1 表达的作用 ,探讨抗氧化剂治疗脂质肾损伤的分子机制。方法 大鼠系膜细胞随机分为正常细胞组、ox- LDL处理组和ox- LDL +丙丁酚处理组。运用凝胶迁移率实验检测AP-1活性变化 ,Western杂交检测c- Jun、JNK/SAPK磷酸化及TGF- β1 蛋白表达水平的改变。运用Northern杂交检测TGF- β1- mRNA表达。结果 丙丁酚 5 0 μmol/L预处理系膜细胞 2 0h ,显著降低ox LDL诱导系膜细胞AP 1活性。丙丁酚浓度为 5 0、1 0 0、2 0 0 μmol/L时 ,均显著抑制ox- LDL诱导JNK ,/SAPK磷酸化 ;且ox LDL +丙丁酚处理组的c Jun蛋白表达分别为ox- LDL处理组的 6 0 %、5 1 %和 4 6 %。Northern杂交显示 :ox LDL为 1 0 μg/mL时并不激活TGF- β1 mRNA表达 (P >0 .0 5 ) ;而当ox-LDL浓度增至 5 0、1 0 0 μg/mL时 ,TGF -β1 mRNA表达分别增加 1 .8和 1 .9倍。Western杂交显示ox -LDL呈剂量依赖方式增加TGF β1 蛋白质表达。加入丙丁酚后显著降低ox LDL诱导系膜细胞的TGF -β1- mRNA和蛋白质表达 (P <0 .0 5 )。结论 丙丁酚可能通过抑制JNK1 /SAPK磷酸化和AP 活性下调ox- LDL诱导系膜细胞TGF- β1 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1 丙丁酚 蛋白诱导 氧化型低 抑制 TGF1表达 NORTHERN杂交 mRNA表达 Western杂交 JNK/SAPK AP-1活性 mol/L 蛋白质表达 密度 抗氧化剂治疗 蛋白表达水平 LDL 杂交检测 凝胶迁移率 磷酸化 分子机制 活性变化 实验检测 剂量依赖 Ju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在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中的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吴宏 王桂云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83-286,共4页
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是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综述了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它在PVR发展中的作用。探讨TGF-β1与PVR形成的关系。TGF-... 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是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综述了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它在PVR发展中的作用。探讨TGF-β1与PVR形成的关系。TGF-β在PVR的形成过程中参与了细胞的增殖、膜的收缩。TGF-β是加速PVR形成的重要生长因子之一。将来也许可以用TGF-β的拮抗剂来预防和治疗PV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生性玻璃体视网病变 孑L源性视网脱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1-7)对转化生长因子β1诱导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的影响
6
作者 贺红焰 何进 +2 位作者 李隽 王明勇 刘建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006-1007,1010,共3页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1-7)[Ang-(1-7)]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GMC)增殖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WST法检测培养系膜细胞增殖;RT-PCR法检测细胞内信号传递分子Smad3/7基因mRNA的表达。结果:与对...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1-7)[Ang-(1-7)]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GMC)增殖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WST法检测培养系膜细胞增殖;RT-PCR法检测细胞内信号传递分子Smad3/7基因mRNA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ng-(1-7)明显抑制TGF-β1诱导的GMC增殖(P<0.05);同时,Ang-(1-7)对TGF-β1诱导的系膜细胞内Smad3,Smad7基因mRNA表达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结论:Ang-(1-7)对TGF-β1诱导的系膜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细胞内信号传递分子Smad3/7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血管紧张素-(1-7) 转化生长因子1 细胞 Smad3/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生性瘢痕形态学观察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转化生长因子β激活性激酶1表达的检测与意义 被引量:19
7
作者 张羽飞 李厚忠 +4 位作者 王学勇 马洪闯 武艳 袁晓环 初彦辉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46-450,共5页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转化生长因子β激活性激酶1(TAK1)在正常皮肤及增生性瘢痕组织中的表达,并结合增生性瘢痕的形态学观察,探讨其在病理性瘢痕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为病理性瘢痕的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依据与参考。方法采用常...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转化生长因子β激活性激酶1(TAK1)在正常皮肤及增生性瘢痕组织中的表达,并结合增生性瘢痕的形态学观察,探讨其在病理性瘢痕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为病理性瘢痕的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依据与参考。方法采用常规HE、Masson染色、免疫荧光方法和荧光定量PCR法对10例来自体正常皮肤及15例增生性瘢痕进行VEGF和TAK1在组织中的定位与表达量的检测、病理形态学观察。结果形态学观察显示增生性瘢痕的表皮形态异常,增生性瘢痕组织中的真皮成纤维细胞较正常皮肤排列紊乱、致密。免疫荧光结果显示增生性瘢痕组织中VEGF和TAK1的表达强度明显高于正常皮肤组织。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VEGF和TAK1在增生性瘢痕组织中表达均增强(P<0.01,P<0.05)。结论增生性瘢痕组织胶原纤维化程度明显高于正常皮肤组织,且瘢痕组织中VEGF与TAK1表达程度均高于正常组织,对增生性瘢痕的形成可能发挥促进作用。VEGF与TAK1可作为增生性瘢痕诊断与鉴别诊断的参考指标,为防治病理性瘢痕形成提供新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性瘢痕 胶原纤维化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转化生长因子β激活性激酶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诱导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增殖中NLRP3炎症小体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陈莉 刘静 +1 位作者 张磊 雷春灵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13-217,共5页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刺激下Nod样受体蛋白3(nod-like receptor protein 3,NLRP3)炎症小体在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增殖中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利用TGF-β刺...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刺激下Nod样受体蛋白3(nod-like receptor protein 3,NLRP3)炎症小体在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增殖中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利用TGF-β刺激RPE细胞增殖模拟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模型,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Sham组)和TGF-β诱导RPE细胞增殖组(TGF-β组),TGF-β组再根据浓度(0.5μg·L^(-1)、2.5μg·L^(-1)、10.0μg·L^(-1)、12.5μg·L^(-1))分组。利用MTT微量酶比色法检测RPE细胞增殖情况;Western blot观察NLRP3蛋白的表达变化;利用标准ELISA试剂盒检测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和IL-18表达情况。结果与Sham组比较,0.5μg·L^(-1) TGF-β组RPE细胞增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NLRP3、IL-1β和IL-18表达明显提高(均为P<0.01);2.5μg·L^(-1)、10.0μg·L^(-1)和12.5μg·L^(-1)TGF-β组RPE细胞增殖明显,NLRP3、IL-1β和IL-18表达均提高(均为P<0.05);与0.5μg·L^(-1) TGF-β组相比,2.5μg·L^(-1)、10.0μg·L^(-1)和12.5μg·L^(-1)TGF-β组RPE细胞增殖显著增加,NLRP3、IL-1β和IL-18表达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不同浓度TGF-β诱导RPE细胞增殖中NLRP3炎症小体表达变化不同,两者可能相互调控影响RPE细胞增殖,在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疾病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d样受体蛋白3 转化生长因子β 生性玻璃体视网疾病 视网色素上皮细胞 白细胞介素-18 白细胞介素-1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槲皮素对转化生长因子β1介导的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上皮-间质转化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刘畅 蔡雯婷 +1 位作者 苏途 于靖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38-642,共5页
目的探讨槲皮素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介导的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增殖、迁移、I型胶原蛋白含量、上皮-间质转化相关标志物表达以及Smad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取人RPE细胞系(ARPE^(-1)9细胞)进行培养,依据干预药物浓度筛选结果设... 目的探讨槲皮素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介导的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增殖、迁移、I型胶原蛋白含量、上皮-间质转化相关标志物表达以及Smad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取人RPE细胞系(ARPE^(-1)9细胞)进行培养,依据干预药物浓度筛选结果设置4个组对照组、10.0 mg·L^(-1)TGF-β1组、10.0 mg·L^(-1)TGF-β1+25μmol·L^(-1)槲皮素组、10.0 mg·L^(-1)TGF-β1+50μmol·L^(-1)槲皮素组,ARPE^(-1)9细胞在4种不同的条件下培养24 h和48 h。采用CCK-8法测定各组细胞活性,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情况,ELISA检测细胞中I型胶原蛋白含量,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上皮-间质转化标志物表达情况及Smad2/3磷酸化情况。结果处理细胞24 h或48 h,10.0 mg·L^(-1)TGF-β1组细胞存活率均高于其他各组(均为P<0.05);10.0 mg·L^(-1)TGF-β1+25μmol·L^(-1)槲皮素组细胞存活率高于10.0 mg·L^(-1)TGF-β1+50μmol·L^(-1)槲皮素组(P<0.05)。处理细胞24 h或48 h,10.0 mg·L^(-1)TGF-β1组细胞迁移数均多于其他各组(均为P<0.05);10.0 mg·L^(-1)TGF-β1+25μmol·L^(-1)槲皮素组细胞迁移数多于10.0 mg·L^(-1)TGF-β1+50μmol·L^(-1)槲皮素组(P<0.05)。10 mg·L^(-1)TGF-β1处理细胞48 h后,培养基上清液I型胶原蛋白含量升高(P<0.05),而加入不同浓度槲皮素均能够有效抑制I型胶原蛋白含量的升高(均为P<0.05)。槲皮素以浓度依赖的方式显著降低了TGF-β1所引起的N-钙黏合素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的表达增高作用;槲皮素可以使紧密连接蛋白ZO^(-1)和E-钙黏合素的表达增高。10 mg·L^(-1)TGF-β1处理细胞48 h后,Smad2/3磷酸化显著增加,而槲皮素可以抑制Smad2/3磷酸化。结论槲皮素能够显著抑制TGF-β1介导的RPE细胞增殖、迁移和胶原分泌,通过调节Smad2/3磷酸化来抑制TGF-β1介导的RPE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性玻璃体视网病变 槲皮素 上皮-间质转化 转化生长因子1 视网色素上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内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的作用
10
作者 周志新 《眼科新进展》 CAS 2008年第10期757-757,共1页
关键词 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 生性糖尿病视网病变 玻璃体内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 自发性黄斑裂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患儿TGF-β_1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1
作者 邹敏书 吴莉 +4 位作者 何威逊 朱光华 方明俊 余健 聂国明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4-46,共3页
目的探讨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患儿血浆、尿液转化生长因子_β1(TGF_β1)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30例MsPGN,并对照观察30例轻微病变(ML)、24例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和30例对照组儿童血浆、尿... 目的探讨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患儿血浆、尿液转化生长因子_β1(TGF_β1)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30例MsPGN,并对照观察30例轻微病变(ML)、24例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和30例对照组儿童血浆、尿液中的TGF_β1水平。结果MsPGN组血浆、尿液中TGF_β1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FSGS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MsPGN组TGF_β1水平与系膜增生程度、间质炎症细胞浸润及蛋白尿严重程度相关。结论血浆、尿液中TGF_β1检测可间接反映MsPGN的病情严重程度,对估计MsPGN严重程度及进展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1 生性肾小球肾炎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雪草对大鼠系膜细胞转化生产因子-β_1的影响 被引量:15
12
作者 黄怀鹏 王虹 王钢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30-331,共2页
关键词 积雪草 纫胞 转化生长因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理性瘢痕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 被引量:4
13
作者 郭丽丽 陈言汤 +1 位作者 牛扶幼 刘林嶓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27-1030,共4页
目的探讨病理性瘢痕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8例病理性瘢痕、16例正常皮肤及16例非病理性瘢痕... 目的探讨病理性瘢痕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8例病理性瘢痕、16例正常皮肤及16例非病理性瘢痕组织中MMP-1、TIMP-1、PDGF及PCNA的表达情况。结果病理性瘢痕组织中MMP-1、TIMP-1、PDGF阳性表达率及PCNA指数均高于非病理性瘢痕及正常皮肤组织(P均<0.05)。病理性瘢痕组织中TIMP-1与PDGF、MMP-1、PCNA及PDGF与PCNA表达均呈正相关(P均<0.05)。结论病理性瘢痕的形成与MMP-1、TIMP-1、PDGF及PCNA相互作用失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性瘢痕 瘢痕疙瘩 基质金属蛋白酶-1 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细胞核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迷迭香酸对大鼠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肾内TGF-β_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赵三龙 黄松明 +6 位作者 冯泉城 张爱华 郭梅 丁桂霞 潘晓勤 费莉 陈荣华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168-1172,F0002,共6页
目的:探讨迷迭香酸(RA)对大鼠抗Thy1.1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的治疗作用及其对肾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制备大鼠MsPGN模型,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低剂量及高剂量RA治疗组,另设正常对照组。治疗组每天分... 目的:探讨迷迭香酸(RA)对大鼠抗Thy1.1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的治疗作用及其对肾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制备大鼠MsPGN模型,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低剂量及高剂量RA治疗组,另设正常对照组。治疗组每天分别给予迷迭香酸(25mg/kg及50mg/kg)灌胃,连续7天,隔日检测24h尿蛋白总量。第8天处死大鼠并留取肾组织,PAS染色观察肾脏病理形态学改变,半定量RT-PCR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大鼠肾皮质中TGF-β1的相对表达量。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正常大鼠TGF-β1少量表达于肾小球毛细血管袢及系膜区,模型组毛细血管袢及系膜区TGF-β1表达明显增多。两给药组肾小球TGF-β1表达量较模型组明显下降,24h尿蛋白定量及病理改变较模型组均有明显改善;两给药组肾组织中TGF-β1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小于模型组。结论:RA对大鼠MsPGN模型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部分与其抑制肾组织TGF-β1的过高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迭香酸 生性肾小球肾炎 转化生长因子β1 抗Thy1.1 实验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_2(TGF-β_2)诱导人视网膜色素上皮层细胞上皮-间质转分化中miRNA-29b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亚军 闫峰 +2 位作者 叶巍 朱欣悦 黄振平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001-1005,共5页
目的探究转化生长因子-β2(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2,TGF-β2)诱导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al,RPE)层细胞上皮-间质转分化中miRNA-29b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使用不同浓度TGF-β2刺激RPE细胞上皮-间质转分化后... 目的探究转化生长因子-β2(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2,TGF-β2)诱导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al,RPE)层细胞上皮-间质转分化中miRNA-29b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使用不同浓度TGF-β2刺激RPE细胞上皮-间质转分化后,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Western blot、RT-PCR检测成纤维化相关分子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on,FN)、神经钙粘连蛋白(nerve calcium adhesion protein,N-Cadherin)的表达。采用RT-PCR检测不同浓度TGF-β2及不同时间TGF-β2(5μg·L^(-1))刺激RPE细胞后miRNA-29b的表达。结果 TGF-β2刺激后的RPE细胞形态呈纤维化改变。在一定浓度范围内(1μg·L^(-1)、5μg·L^(-1)、10μg·L^(-1)),随着TGF-β2浓度的增加FN、N-Cadherin及相应mRNA随之增加,1μg·L^(-1)、5μg·L^(-1)、10μg·L^(-1)组与对照组(0μg·L^(-1))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TGF-β2在一定浓度范围内(0μg·L^(-1)、1μg·L^(-1)、5μg·L^(-1))以剂量依赖的方式诱导RPE细胞miRNA-29b表达的降低,1μg·L^(-1)、5μg·L^(-1)、10μg·L^(-1)组与对照组(0μg·L^(-1))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在TGF-β2浓度为5μg·L^(-1)时miRNA-29b表达量最低。TGF-β2在一定时间范围内(0 h、3 h、6 h、12 h)以时间依赖的方式诱导RPE细胞miRNA-29b表达的降低,3 h、6 h、12 h、24 h、48 h组与0 h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一定范围内TGF-β2以剂量和时间依赖的方式诱导RPE细胞miRNA-29b的表达,为进一步研究miRNA-29b与TGF-β2在RPE细胞上皮-间质转分化过程中的相互作用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视网色素上皮层细胞 上皮-间质转分化 转化生长因子2 miRNA-29b 生性玻璃体视网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在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增生膜中的表达 被引量:7
16
作者 郭长梅 惠延年 +4 位作者 王雨生 阎峰 韩泉洪 崔志利 马吉献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8-131,共4页
目的观察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在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增生膜中的表达,并鉴别增生膜中阳性细胞来源。方法采用S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玻璃体切割手术获得的43例PVR增生膜进行CTGF蛋白的检测,并采用免疫荧光双标记技术在阳性表... 目的观察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在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增生膜中的表达,并鉴别增生膜中阳性细胞来源。方法采用S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玻璃体切割手术获得的43例PVR增生膜进行CTGF蛋白的检测,并采用免疫荧光双标记技术在阳性表达的增生膜和正常人眼球标本中判定CTGF阳性细胞来源。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显示PVR增生膜中阳性细胞形态多是一类胞体为长圆形或多角形,胞浆丰富的上皮样细胞。17例C2-C3级膜中12例阳性,26例D1-D3级膜中19例阳性,其染色反应为阴性"-"、弱阳性"+"、阳性"2+"和强阳性"3+"的分别有5、3、6、3例和7、5、8、6例,总阳性率分别为70.6%和73.1%。统计学分析CTGF阳性表达与膜分级问无相关性(P>0.1)。免疫荧光双标记法显示PVR增生膜中有RPE、巨噬细胞、神经胶质细胞,CTGF阳性细胞来源于RPE细胞;正常眼球RPE层不表达CTGF。结论正常眼球RPE层不表达CTGF,PVR形成过程中RPE细胞在TGF-β1等生长因子的刺激下,CTGF表达上调,表明CTGF参与了PVR增生膜的形成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性玻璃体视网病变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S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免疫荧光双标记法 CTGF 玻璃体切割手术 RPE细胞 细胞来源 神经胶质细胞 TGF1 阳性表达 PVR 双标记技术 上皮样细胞 统计学分析 眼球标本 细胞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生长因子对高糖条件下系膜细胞基质降解酶系统及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姚兰 陈海平 +1 位作者 张丽 唐淑珍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3期321-326,共6页
目的通过体外培养大鼠肾系膜细胞,研究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uth factor,HGF)对高糖条件下系膜细胞表达及分泌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9,MMP-9... 目的通过体外培养大鼠肾系膜细胞,研究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uth factor,HGF)对高糖条件下系膜细胞表达及分泌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9,MMP-9)及其抑制物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1,TIMP-1)的影响,从而探讨HGF在糖尿病肾病中肾脏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肾系膜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高糖刺激组及HGF干预组,通过MTT比色测定不同时间、不同HGF浓度对大鼠肾系膜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ELISA法测定细胞上清中MMP-9、TIMP-1、TGF-β1、HGF以及Ⅳ型胶原(Ⅳcol)的含量;以RT-PCR法检测系膜细胞MMP-9,TIMP-1、TGF-β1及HGF基因的表达。结果同正常对照组相比高糖刺激系膜细胞增生,HGF可以抑制高糖引起的系膜细胞增生。通过外源添加HGF可以显著抑制高糖条件下系膜细胞Ⅳcol、TIMP-1及TGF-β1的分泌,但对高糖条件下系膜细胞MMP-9的分泌则无显著影响。同高糖刺激组相比,外源HGF使系膜细胞MMP-9及HGF基因表达明显增强,而显著抑制系膜细胞TIMP-1及TGF-β1基因的表达。结论HGF对于高糖条件下的大鼠肾系膜细胞可能具有保护性作用,这一作用可能同以下途径有关:HGF抑制高糖刺激所导致的系膜细胞增生;HGF抑制TIMP-1mRNA表达及蛋白合成,促进MMP-9mRNA表达,从而调节MMP-9与TIMP-1之间的比例促进ECM降解;HGF显著抑制TGF-β1mRNA表达及蛋白合成,并且促使内源HGFmRNA表达增高,从而恢复TGF-β1与HGF之间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生长因子 细胞 糖尿病肾病 基质金属蛋白酶 转化生长因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形态发生蛋白-6对转化生长因子-β2所致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迁移的影响
18
作者 吉梦 刘明 +3 位作者 马波 刘轩 裴澄 陈丽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717-721,共5页
目的探讨骨形态发生蛋白-6(BMP-6)对转化生长因子-β2(TGF-β2)所致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迁移的影响。方法RPE细胞常规培养后,用5μg·L-1 TGF-β2处理48 h,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BMP-6蛋白水平的变化,Transwell法检测细胞迁移... 目的探讨骨形态发生蛋白-6(BMP-6)对转化生长因子-β2(TGF-β2)所致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迁移的影响。方法RPE细胞常规培养后,用5μg·L-1 TGF-β2处理48 h,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BMP-6蛋白水平的变化,Transwell法检测细胞迁移能力变化。随后,筛选BMP-6 siRNA抑制率最高的片段用于后续实验,构建BMP-6过表达质粒并进行鉴定后用于后续实验,RPE细胞随机分组,即(1)对照组加入正常培养基培养48 h;(2)TGF-β2组培养基中加入5μg·L-1 TGF-β2培养48 h;(3)BMP-6 siRNA组转染BMP-6-homo-1087后培养48 h;(4)BMP-6过表达组转染BMP-6过表达质粒后培养48 h;(5)TGF-β2+BMP-6过表达组转染BMP-6过表达质粒24 h后,加入5μg·L-1TGF-β2继续培养48 h。Transwell法检测细胞迁移数的变化,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结果TGF-β2组迁移细胞数为(122.00±5.57)个,与对照组(63.67±4.04)个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TGF-β2组BMP-6蛋白表达水平为0.41±0.13,与对照组(0.70±0.08)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1)。BMP-6 siRNA组迁移细胞数为(115.67±1.53)个,与对照组(57.00±7.00)个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BMP-6过表达组迁移细胞数为(44.33±5.51)个,与对照组(60.00±6.25)个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6)。TGF-β2+BMP-6过表达组迁移细胞数为(90.33±3.51)个,与TGF-β2组(112.00±9.64)个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6)。结论BMP-6可以阻止TGF-β2所致的RPE细胞的迁移,为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防治提供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形态发生蛋白-6 转化生长因子2 视网色素上皮细胞 生性玻璃体视网病变 细胞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地颗粒对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大鼠CTLA-4/B7-1介导的免疫炎症紊乱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11
19
作者 王亿平 陈成 +3 位作者 王东 吕勇 任克军 金华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487-1490,1496,共5页
目的:建立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大鼠模型,观察参地颗粒对MsPGN大鼠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B7-1介导的免疫炎症紊乱的干预作用。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选取10只作为正常组,余下50只建立MsPGN大鼠模型,死亡11只,剔... 目的:建立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大鼠模型,观察参地颗粒对MsPGN大鼠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B7-1介导的免疫炎症紊乱的干预作用。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选取10只作为正常组,余下50只建立MsPGN大鼠模型,死亡11只,剔除不合格3只,共36只大鼠成功建立MsPGN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参地颗粒组和缬沙坦组,每组12只。参地颗粒组给予0. 4 g/(100 g·d)灌胃,缬沙坦组给予1. 03 mg/(100 g·d)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温水灌胃。12周后观察各组大鼠24 h尿蛋白定量和肾脏组织病理学改变,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白介素-2(IL-2)、IL-6、干扰素-γ(IFN-γ)、CTLA-4、B7-1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24 h尿蛋白定量高于正常组(P<0. 05),治疗后参地颗粒组和缬沙坦组均低于模型组(P<0. 05),且参地颗粒组优于缬沙坦组(P<0. 05);模型组肾组织病理示肾小球系膜细胞与系膜基质增生,治疗后参地颗粒组和缬沙坦组均较模型组轻,参地颗粒组优于缬沙坦组(P<0. 05);模型组大鼠血清IL-6、IFN-γ、B7-1水平均高于正常组(P<0. 05),IL-2、CTLA-4水平均低于正常组(P<0. 05),治疗后参地颗粒组和缬沙坦组IL-6、IFN-γ、B7-1水平均低于模型组(P<0. 05),IL-2、CTLA-4水平均高于模型组(P<0. 05),且参地颗粒组优于缬沙坦组(P<0. 05)。结论:参地颗粒可以降低MsPGN大鼠尿蛋白定量,减轻肾脏病理损害,其机理可能与抑制CTLA-4/B7-1介导的免疫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性肾小球肾炎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B7-1 细胞因子 参地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血利水法对外伤性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模型兔眼IGF-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邢雁飞 彭清华 +1 位作者 付美林 陈吉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0年第4期782-785,共4页
目的:观察活血利水之散血明目片对外伤性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traumatic Proliferrative Vitreo-retinopathy,tPVR)增殖膜(ERM)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家兔随机抽取32只,... 目的:观察活血利水之散血明目片对外伤性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traumatic Proliferrative Vitreo-retinopathy,tPVR)增殖膜(ERM)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家兔随机抽取32只,造成外伤性PVR模型,随机分成活血利水组、活血化瘀组、利水明目组、模型组,另8只为空白组。连续灌胃28天后,观察眼底PVR分级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在各组的表现及病理组织学改变。结果:在活血利水组,ERM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阳性程度低于模型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活血化瘀组与利水明目组也能降低IGF-1的阳性程度,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性意义(P<0.05)。活血利水组IGF-1阳性程度低于活血化瘀和利水明目两个治疗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活血利水法能通过抑制玻璃体腔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作用,从而抑制增殖细胞的过度增生,防治PVR形成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利水法 散血明目片 外伤性生性玻璃体视网病变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