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益肾胶囊对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大鼠肾脏NF-κB及PDGF-β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吴喜利 孙万森 +2 位作者 张王刚 乔成林 马巧亚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93-296,共4页
目的探讨益肾胶囊对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MsPGN)大鼠肾脏核转录因子(NF-κB)及血小板源生长因子β(PDGF-β)表达的影响。方法观察治疗组大鼠血脂、肾功能及24 h尿蛋白(Pro/24 h)的变化,同时用SABC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组肾小球、肾小管NF... 目的探讨益肾胶囊对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MsPGN)大鼠肾脏核转录因子(NF-κB)及血小板源生长因子β(PDGF-β)表达的影响。方法观察治疗组大鼠血脂、肾功能及24 h尿蛋白(Pro/24 h)的变化,同时用SABC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组肾小球、肾小管NF-κB及PDGF-β的表达情况。结果经过8周的观察,治疗组大鼠血脂、肾功能及Pro/24 h与模型组比较,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及Pro/24 h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而高密度脂蛋白(HDL-C)明显升高(P<0.05);且益肾胶囊可明显抑制肾组织NF-κB、PDGF-β的表达(P<0.05或P<0.01)。结论益肾胶囊可明显降低MsPGN大鼠血脂及Pro/24 h,改善肾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肾组织NF-κB、PDGF-β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肾胶囊 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 核转录因子 血小板源生长因子-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1例原发性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 被引量:4
2
作者 袁敏 吴兆龙 +2 位作者 丁小强 郭慕依 郭贻清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10-613,共4页
目的 探讨国内原发性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MPGN)的临床与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 对51例MPGN的临床及病理进行总结,测定血压、24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血红蛋白、血肌酐、内生肌酐清除率、肾小管功能,比较不同病理类型、不同发病年龄... 目的 探讨国内原发性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MPGN)的临床与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 对51例MPGN的临床及病理进行总结,测定血压、24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血红蛋白、血肌酐、内生肌酐清除率、肾小管功能,比较不同病理类型、不同发病年龄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 临床表现以蛋白尿、水肿、血尿多见,近50%患者有肾病综合征、高血压、肾功能减退。Ⅰ型或病理有肾血管病变、肾小管间质病变者,临床表现重,高血压和肾功能减退较多见,肾小管功能差;Ⅲ型则肾病综合征较多见。儿童患者症状较成人轻,肉眼血尿较成人多见,但高血压和肾功能减退较成人少见。糖皮质激素或激素加抗凝治疗,能减少蛋白尿、改善肾功能。随访时间9个月至26年,平均9.5年,9例在34个月至25年后进展至终末期肾衰,行透析治疗或肾移植、死亡。结论 MPGN临床表现重,糖皮质激素或激素加抗凝治疗能延缓肾功能衰竭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 病理特征 预后 测定 血浆白蛋白 血红蛋白 血肌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喜络明治疗小儿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近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4
3
作者 黄文彦 李述庭 +2 位作者 黄松明 林娜 陈荣华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94-95,共2页
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MsPGN)为儿童常见病及多发病。为了观察喜络明(盐酸青藤碱片 )对 儿童MsPGN的治疗效果及毒副作用,我们对36例小儿MsPGN进行了对照研究,现报道如下。   资 料 与 方 法   一、 临床资料 1998年10月~1... 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MsPGN)为儿童常见病及多发病。为了观察喜络明(盐酸青藤碱片 )对 儿童MsPGN的治疗效果及毒副作用,我们对36例小儿MsPGN进行了对照研究,现报道如下。   资 料 与 方 法   一、 临床资料 1998年10月~1999年6月住院的儿童肾脏病患儿并经肾 组织活 检病理确诊为MsPGN者36例(不包括肾病综合征患儿),其中男24例,女12例;年龄3岁~12岁 ( 平均5.7岁±2.3岁);病程1月~7年(平均40.8月±9.8月);紫癜性肾炎18例,单纯性血 尿10例,单纯性蛋白尿和/或血尿8例。   二、 肾组织病理分类及治疗分组 肾组织病理按邹氏标准进行分类[1] 。36例MsPGN轻度23例,中度8例,重度5例。随机将其中轻度MsPGN9例作为对照组,其余 均作为治疗组接受喜络明治疗。经统计学处理治疗组及对照组病人发病年龄(t=0.652)、性别(χ2=0.675)、病程(t=0.741)、临床表现(χ2=1.208)等均无明显差异(P均>0.05)。   三、 治疗方案 治疗组:喜络明3.0mg/(kg*d),≯240mg/d,分3次~4次口 服, 同时加用潘生丁5.0mg/(kg.d),≯150mg/d,疗程3个月。对照组:单用潘生丁治疗(用法 及疗程同治疗组)。   四、 疗效判断 治愈:尿常规正常,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有效:尿常 规 好转,尿红细胞和/或蛋白尿排泄量较治疗前好转一半以上;无效:达不到以上标准者。[ JP   五、 副作用监测 观察服药后急性反应,每日测血压、尿量,每周至少1次血 常规、2次尿常规,每月监测血生化、肝肾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 药物治疗 喜络明 MSPG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的系膜增殖性肾炎的治疗及预后 被引量:5
4
作者 何艳燕 邵力华 +1 位作者 宋红梅 魏珉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07-209,共3页
为分析不同病因所致的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的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 (MsPGN)的近期、远期疗效 ,对住院MsPGN肾病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病理分为IgA型MsPGN肾病和非IgA型MsPGN肾病2组 ,并根据治疗方法为分3组 :①单... 为分析不同病因所致的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的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 (MsPGN)的近期、远期疗效 ,对住院MsPGN肾病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病理分为IgA型MsPGN肾病和非IgA型MsPGN肾病2组 ,并根据治疗方法为分3组 :①单纯激素组 ,②强的松加雷公藤组 ,③强的松加环磷酰胺组 ,分别比较其疗效。结果51例MsPGN肾病患儿 ,入院前病程平均15个月 ,其中IgA型MsPGN肾病30例 ,非IgA型MsPGN肾病21例。51例患儿经过治疗 ,29例(56.9% )在2个月内缓解 ,经过平均15.4个月的随访 ,33例(64.7 %)完全缓解 ,总缓解率86.3 %。从远期疗效看 ,IgA型肾病和非IgA型肾病总有效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而在IgA型MsPGN肾病中IgAN和HSPN的疗效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MsPGN肾病给予激素加或不加免疫抑制剂治疗 ,近、远期均获得较好疗效 ;IgA型MsPGN肾病较非IgA型MsPGN肾病的治疗效果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 肾病综合征 治疗 预后 临床表现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系膜增殖性肾炎大鼠模型的建立比较 被引量:11
5
作者 黄胜 孙林 叶任高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36-238,共3页
目的 探讨快速建立系膜增殖性肾炎大鼠模型的方法。方法  30只SD大鼠随机分 3组。正常对照组 ;葡萄球菌内毒素 (SEB)静脉注射 ,牛血清白蛋白 (BSA)隔日口服及免疫佐剂皮下注射组 ;在第二组基础上加作肝左叶切除组。 14周后分别作尿蛋... 目的 探讨快速建立系膜增殖性肾炎大鼠模型的方法。方法  30只SD大鼠随机分 3组。正常对照组 ;葡萄球菌内毒素 (SEB)静脉注射 ,牛血清白蛋白 (BSA)隔日口服及免疫佐剂皮下注射组 ;在第二组基础上加作肝左叶切除组。 14周后分别作尿蛋白 ,IGA免疫荧光及病理组织检查。结果 肝左叶切除组蛋白尿出现的时间早于非肝切除组 ,但两组在 14周后蛋白尿定量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P >0 0 5 ) ,对照组尿蛋白定性始终均为阴性。光镜检测轻至中度系膜扩张 ,伴系膜细胞少量增生 但两组比较无明显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肝左叶切除组IgA免疫荧光强于非肝切除组。结论 葡萄球菌肠内毒素静脉注射、BSA隔日口服、免疫增强剂或在上述基础上加肝左叶切除的方法都能诱发SD大鼠系膜增殖性肾炎模型。肝左叶切除组蛋白尿出现时间早 ;但于 14周后尿蛋白量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增殖性肾炎 大鼠模型 比较 IGA肾病 蛋白尿 免疫荧光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胸腺细胞血清法诱发大鼠系膜增殖性肾炎模型 被引量:18
6
作者 刘静芳 温进坤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74-274,277,共2页
为了研究系膜增殖性肾炎的发病机理,国内外学者已建立了由抗Thy-1抗体诱发的大鼠系膜增殖性肾炎模型[1,2]。但是,该类模型均以系膜溶解为主要病理改变,肾小球系膜细胞(mesangiumcel,MC)增殖较轻,而且是... 为了研究系膜增殖性肾炎的发病机理,国内外学者已建立了由抗Thy-1抗体诱发的大鼠系膜增殖性肾炎模型[1,2]。但是,该类模型均以系膜溶解为主要病理改变,肾小球系膜细胞(mesangiumcel,MC)增殖较轻,而且是一个“自限性的增殖模型”。另外,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炎 膜增殖性 大鼠 抗胸腺细胞血清 AT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利固精颗粒对系膜增殖性肾炎肾组织PDGF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杨爱东 沈庆法 +3 位作者 余星 管冬元 吴中华 郭永洁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896-897,共2页
目的:探讨清利固精颗粒对大鼠抗Thy-1系膜增殖性肾炎(MsPGN)肾组织PDGF-A、B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应用大鼠抗Thy-1系膜增殖性肾炎(MsPGN)动物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肾炎康复片组、清利固精组,每... 目的:探讨清利固精颗粒对大鼠抗Thy-1系膜增殖性肾炎(MsPGN)肾组织PDGF-A、B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应用大鼠抗Thy-1系膜增殖性肾炎(MsPGN)动物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肾炎康复片组、清利固精组,每组8只大鼠。各实验组于第7天处死大鼠,采用RT-PCR检测肾组织PDGF-A、BmRNA表达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肾组织PDGP-A、BmRNA表达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0.01);与模型组相比,清利固精组PDGF-A、BmRNA表达明显下降(P〈0.05~0.01);清利固精颗粒降低肾组织PDGF-BmRNA表达疗效优于肾炎康复片(P〈0.05)。结论:清利固精颗粒剂抑制细胞增殖及细胞外基质增加,可能与其能降低MsPGN肾组织PDGF-A、BmRNA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增殖性肾炎 清利固精颗粒 血小板源生长因子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把花根对系膜增殖性肾炎模型大鼠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与转化生长因子β_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常伟 孙汉英 +1 位作者 曾红兵 吕永曼 《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5期505-508,共4页
目的观察火把花根对系膜增殖性肾炎(MsPGN)大鼠24h尿蛋白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表达的影响,探讨其肾脏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采用抗胸腺细胞血清诱发的系膜增殖性肾炎大鼠模型,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 目的观察火把花根对系膜增殖性肾炎(MsPGN)大鼠24h尿蛋白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表达的影响,探讨其肾脏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采用抗胸腺细胞血清诱发的系膜增殖性肾炎大鼠模型,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肾炎模型组和火把花根治疗组,14d后测量24h尿蛋白,处死大鼠,用PAS染色观察肾脏病理变化;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肾组织中TGF-β1和MCP-1的mRNA及蛋白质表达情况。结果火把花根治疗组大鼠24h尿蛋白、肾组织TGF-β1和MCP-1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下降,肾组织病理改变明显改善,与模型组相比均差异有极显著性(均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无显著性(均P>0.05)。结论火把花根可显著改善系膜增殖性肾炎大鼠肾脏病变,抑制系膜细胞的增生,减少系膜基质的蓄积,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GF-β1和MCP-1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把花根 膜增殖性肾炎 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 转化生长因子β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膜增殖性肾炎的临床与病理 被引量:3
9
作者 朱光华 何威逊 +2 位作者 罗运九 任志德 方明俊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9-10,共2页
为探讨膜增殖性肾炎临床与病理的关系,对17例经肾活检证实的病儿进行分析。结果:男12例,女5例;平均年龄9.4岁;平均病程1.5年。肾活检结果:Ⅰ型14例,Ⅱ型3例。17例均有免疫球蛋白沉积。5例同时有补体C3沉积。11例采用泼尼松隔日长程疗法,... 为探讨膜增殖性肾炎临床与病理的关系,对17例经肾活检证实的病儿进行分析。结果:男12例,女5例;平均年龄9.4岁;平均病程1.5年。肾活检结果:Ⅰ型14例,Ⅱ型3例。17例均有免疫球蛋白沉积。5例同时有补体C3沉积。11例采用泼尼松隔日长程疗法,6例泼尼松+CTX冲击。平均随访3.6年。完全缓解6例,无好转5例,肾功能减退4例,失访2例。提示本病治疗困难,预后不佳,肾活检是确诊的主要手段,甲基强的松龙疗法值得倡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增殖性肾炎 临床病理 肾活检 肾炎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膜增殖性肾炎核因子-κB活化及其与系膜基质扩大的关系 被引量:2
10
作者 丁桂霞 陈荣华 +4 位作者 张爱华 黄松明 吴元俊 郭梅 蔡毅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92-195,共4页
目的 :探讨系膜增殖性肾炎 (Ms PGN)患儿肾组织中核因子 -κB(NF-κB)的活化及其与系膜基质扩大的关系 ,明确 NF-κB在 Ms PGN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及真彩色医学图像分析系统观察 Ms PGN患儿肾活检组织中 NF- κB的活... 目的 :探讨系膜增殖性肾炎 (Ms PGN)患儿肾组织中核因子 -κB(NF-κB)的活化及其与系膜基质扩大的关系 ,明确 NF-κB在 Ms PGN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及真彩色医学图像分析系统观察 Ms PGN患儿肾活检组织中 NF- κB的活化 ,并分析其与 Ms PGN病理改变的关系。结果 :Ms PGN患儿肾小球及肾小管中 NF-κB的活性显著增加 ,且与 Ms PGN病变程度及肾间质中单核细胞浸润密切相关。肾小球中 NF- κB的活化与系膜基质扩大呈直线相关。结论 :NF- κB的活化在 Ms PGN发病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阻断 NF- κB的活化将可能为防治 Ms PGN的发生和进展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增殖性肾炎 核因子-KB 细胞外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穿心莲成分API_(0134)对系膜增殖性肾炎家兔一氧化氮、内皮素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吴衡生 王宏伟 +2 位作者 刘铜林 王韵琴 匡裕久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2期154-156,共3页
为探讨穿心莲 API0 1 34 防治家兔系膜增殖性肾炎 (Ms PGN )作用机理 ,采用高胆固醇饲料另加牛血清白蛋白一次性注射方法建立家兔 Ms PGN模型 ,观察 4~ 8周 ,检测血清一氧化氮 (NO) ,血浆内皮素 (ET) ,环鸟苷酸(c GMP)脂质过氧化物以... 为探讨穿心莲 API0 1 34 防治家兔系膜增殖性肾炎 (Ms PGN )作用机理 ,采用高胆固醇饲料另加牛血清白蛋白一次性注射方法建立家兔 Ms PGN模型 ,观察 4~ 8周 ,检测血清一氧化氮 (NO) ,血浆内皮素 (ET) ,环鸟苷酸(c GMP)脂质过氧化物以及肾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发现 ,与模型组相比较 ,穿心莲成分 API0 1 34 预防用药 4~ 8周能升高血清 NO,c GMP含量和 SOD活性 (P<0 . 0 1) ,降低 ET和 L PO的含量 (P<0 .0 1) ,其肾脏病理损害较轻 ,而模型组病理损害较重。认为 API0 1 34 能够抗氧化 ,保护系膜细胞 ,维持 NO/ ET平衡 ,阻止肾脏组织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增殖性肾炎 NO 内皮素 穿心莲 API013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高脂饮食联合维生素D_3建立慢性系膜增殖性肾炎血管病变大鼠模型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承英 张建荣 +1 位作者 耿燕秋 丁韬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12年第2期64-69,F0003,共7页
目的探讨应用高脂饮食建立慢性系膜增殖性肾炎血管病变模型的方法。方法雄性Wistar大鼠行单侧肾切除后随机分为单纯肾切除组、单纯肾炎组、单纯高脂组、肾炎高脂组。单纯肾炎组、肾炎高脂组在单侧肾切除后3 d尾静脉注射OX7抗体(100 mg/k... 目的探讨应用高脂饮食建立慢性系膜增殖性肾炎血管病变模型的方法。方法雄性Wistar大鼠行单侧肾切除后随机分为单纯肾切除组、单纯肾炎组、单纯高脂组、肾炎高脂组。单纯肾炎组、肾炎高脂组在单侧肾切除后3 d尾静脉注射OX7抗体(100 mg/kg),1周后尾静脉连续注射OX7抗体(每次100 mg/kg,1次/周,共3次),单纯肾切除组和单纯高脂组在同一时间尾静脉注射PBS,注射抗体后第2天单纯高脂组、肾炎高脂组腹腔注射维生素D3(6万U/kg,1次/4周),同时给予高脂饲料。分别于第4、8、10周观察各组大鼠的一般情况、体重、血压、尿蛋白、血浆白蛋白、血脂、血钙、肾功能以及肾脏病理改变。结果模型组(肾炎高脂组)大鼠第8周肾小球外的小动脉出现管壁增厚,管腔变小,平滑肌细胞减少,细胞排列紊乱,纤维组织增生。第10周单纯肾炎组和单纯高脂组肾小球外小动脉管壁轻度增厚,管腔变化不明显,模型组血管病变积分明显高于单纯肾炎组和单纯高脂组(P<0.05)。结论通过对慢性抗Thy1肾炎大鼠加用高脂饲料并腹腔注射维生素D3的方法,可以成功建立慢性系膜增殖性肾炎血管病变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 膜增殖性肾炎 血管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增殖性肾炎的中医证治探讨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宏伟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201-202,共2页
膜增殖性肾炎的中医证治探讨刘宏伟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生部(北京100091)膜增殖性肾炎又称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简称MPGN),是一组以肾小球系膜细胞和系膜基质增生,并伴有毛细血管基膜增厚为特征的肾小球肾炎。临床... 膜增殖性肾炎的中医证治探讨刘宏伟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生部(北京100091)膜增殖性肾炎又称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简称MPGN),是一组以肾小球系膜细胞和系膜基质增生,并伴有毛细血管基膜增厚为特征的肾小球肾炎。临床上,本组病人常表现为肾病综合征,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肾炎 肾炎 中医药疗法 膜增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氧化氮与小儿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的相关研究
14
作者 陈敏怡 何威逊 +2 位作者 陈难 钱龙华 吴圣楣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81-182,共2页
本研究探讨一氧化氮(NO)与小儿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MsPGN)发病的关系。本组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28例,对照组25例,采用重氮化反应法测定MsPGN患者血清、尿中NO代谢产物水平。实验结果证明,MsPGN组血中NO水平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但尿... 本研究探讨一氧化氮(NO)与小儿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MsPGN)发病的关系。本组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28例,对照组25例,采用重氮化反应法测定MsPGN患者血清、尿中NO代谢产物水平。实验结果证明,MsPGN组血中NO水平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但尿中NO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MsPGN患者肾组织内产生NO能力处于抑制或缺陷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增殖性 肾小球肾炎 一氧化氮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膜增殖性肾炎分子病理机制探讨
15
作者 孙林 曾丽霞 +1 位作者 许韩师 董秀清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6年第S1期133-136,共4页
采用原位杂交技术与真彩色图象分析系统,观察了12例系膜增殖性肾炎患者肾穿刺组织中肾小球1L6、GP130、JunBmRNA表达,结果表明:肾小球中1L6、GP130、JunBmRNA表达较对照组增强(P<0.01... 采用原位杂交技术与真彩色图象分析系统,观察了12例系膜增殖性肾炎患者肾穿刺组织中肾小球1L6、GP130、JunBmRNA表达,结果表明:肾小球中1L6、GP130、JunBmRNA表达较对照组增强(P<0.01),1L6表达与肾小球系膜扩张呈正相关(P<0.05),与GP130.JunBmRNA表达呈正相关(P<0.005)。提示1L6异常表达参与了系膜增殖性肾炎的病理过程,其分子机制与GP1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增殖性肾炎 白细胞介素6 GP130 JUN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Ⅳ型胶原检测在系膜增殖性肾小球疾病中的应用
16
作者 王蕾 康懿 +1 位作者 符玉瑛 高锋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3年第5期403-405,共3页
目的 评价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尿Ⅳ型胶原(Ⅳ-c)对肾脏疾病患者系膜细胞增殖、细胞外基质分泌和肾小球硬化的意义。方法 比较分析该方法测定15名正常人和51名肾病患者的尿Ⅳ-c。结果 双抗体夹心ELISA法的灵敏度为1.2ng/ml;检测范围3.2... 目的 评价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尿Ⅳ型胶原(Ⅳ-c)对肾脏疾病患者系膜细胞增殖、细胞外基质分泌和肾小球硬化的意义。方法 比较分析该方法测定15名正常人和51名肾病患者的尿Ⅳ-c。结果 双抗体夹心ELISA法的灵敏度为1.2ng/ml;检测范围3.2~200ng/ml。原发性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MsPGN)组和非MsPGN组尿Ⅳ-c、尿白蛋白(Alb)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MsPGN组尿Ⅳ-c显著高于非MsPGN组(P<0.01)。MsPGN、糖尿病肾病和IgA肾病患者的尿Ⅳ-c明显高于正常对照和其它肾病患者(P<0.05,P<0.01)。结论 双抗体夹心FLISA法检测尿Ⅳ-c简便、灵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增殖性肾小球疾病 尿Ⅳ型胶原检测 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细胞增殖 细胞外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膜增殖性肾炎大鼠外周血白细胞及肾脏糖皮质激素受体的变化
17
作者 乐颖影 李晓文 金春华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496-497,共2页
目的 探讨肾炎状态下外周血白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GR)与肾胞浆GR变化的关系。方法 通过静脉注射抗大鼠胸腺细胞抗体复制大鼠系膜增殖性肾炎模型,用放射配体结合法测定外周血白细胞及肾脏GR的变化。结果 外周血白细胞GR显著降低,而肾胞... 目的 探讨肾炎状态下外周血白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GR)与肾胞浆GR变化的关系。方法 通过静脉注射抗大鼠胸腺细胞抗体复制大鼠系膜增殖性肾炎模型,用放射配体结合法测定外周血白细胞及肾脏GR的变化。结果 外周血白细胞GR显著降低,而肾胞浆GR无明显改变。结论 系膜增殖性肾炎时外周血白细胞GR与肾胞浆GR变化不一致,两者之间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增殖性肾炎 糖皮质激素受体 白细胞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清冲剂治疗大鼠系膜增殖性肾炎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慧 郑素勤 张砚儒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92-93,共2页
系膜增殖性肾炎是临床最常见的肾炎类型,为探讨中药治疗系膜增殖性肾炎的作用机理,笔者采用Wistar大鼠制作系膜增殖性肾炎动物模型,并观察了肾清冲剂对实验大鼠的治疗作用,实验结果表明:肾清冲剂可明显降低实验大鼠的尿蛋白... 系膜增殖性肾炎是临床最常见的肾炎类型,为探讨中药治疗系膜增殖性肾炎的作用机理,笔者采用Wistar大鼠制作系膜增殖性肾炎动物模型,并观察了肾清冲剂对实验大鼠的治疗作用,实验结果表明:肾清冲剂可明显降低实验大鼠的尿蛋白,阻止肾脏病理改变的进展,保护肾单位;肾脏组织学及免疫荧光检查显示,肾清冲剂具有促进肾小球病理改变恢复的作用,同时,可以减少肾小球系膜区免疫复合物的沉积,其机理可能与通过调节机体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减少循环免疫复合物的形成,或增强免疫系统的吞噬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清冲剂 膜增殖性 肾炎 中医药疗法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炎宁治疗系膜增殖性肾炎疗效初步观察
19
作者 俞雨生 黎磊石 +4 位作者 姚小丹 宋岩 樊忠民 林贵轩 翟守道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1992年第4期308-311,共4页
本文前瞻性对照观察了中药大黄雷公藤合剂治疗系膜增殖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治疗组28例口服肾炎宁胶囊4粒,1日3次.对照组26例,口服雷公藤总萜片4片,1日3次.平均随访8个月后,治疗组临床缓解8例(28.6%),改善11例(39.3%),仅9例(32.1%)无效.... 本文前瞻性对照观察了中药大黄雷公藤合剂治疗系膜增殖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治疗组28例口服肾炎宁胶囊4粒,1日3次.对照组26例,口服雷公藤总萜片4片,1日3次.平均随访8个月后,治疗组临床缓解8例(28.6%),改善11例(39.3%),仅9例(32.1%)无效.而对照组分别为15.4%,23.4%和61.5%,两组患者临床有效率相比,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本文还就疗效产生的机理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 冒公藤 膜增殖性肾炎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Thy-1抗体与炎症因子诱发的系膜增殖性肾炎模型
20
作者 刘志红 黎磊石 +2 位作者 杨俊伟 周虹 王建平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1992年第4期361-364,共4页
本文对单纯注射抗-Thy-1血清以及注射抗-Thy-1血清后又分别注射 IFN-γ和 TNF 的三种不同大鼠系膜增殖性肾炎模型进行了观察,发现 IFN-γ和 TNF 均能使抗-Thy-1血清诱发的系膜损伤模型的增殖病变更明显、持久。这一改进的系膜增殖性肾... 本文对单纯注射抗-Thy-1血清以及注射抗-Thy-1血清后又分别注射 IFN-γ和 TNF 的三种不同大鼠系膜增殖性肾炎模型进行了观察,发现 IFN-γ和 TNF 均能使抗-Thy-1血清诱发的系膜损伤模型的增殖病变更明显、持久。这一改进的系膜增殖性肾炎模型弥补了抗-Thy-1血清模型系膜增殖病变轻,且有自限性的不足,使其更适合于系膜增殖性肾炎的实验观察及治疗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Thy-1血清 膜增殖性肾炎 Γ-干扰素 肿瘤坏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