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碳纳米管的性能及其在海水淡化膜分离材料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
作者 赵曼 张慧峰 +2 位作者 张雨山 黄海 魏杨扬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16-122,共7页
碳纳米管是近年来国内外广泛关注的一类纳米材料,具有一维特征孔道结构,能够有效促进液体分子的传输速率,是理想的海水淡化膜分离材料。通过将其引入到常用的海水淡化膜基质中,借以提高膜的分离性能,逐渐成为膜分离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 碳纳米管是近年来国内外广泛关注的一类纳米材料,具有一维特征孔道结构,能够有效促进液体分子的传输速率,是理想的海水淡化膜分离材料。通过将其引入到常用的海水淡化膜基质中,借以提高膜的分离性能,逐渐成为膜分离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综述了碳纳米管在海水淡化膜分离材料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介绍了碳纳米管的结构并阐述了其应用于海水淡化膜分离的优异性能,总结了碳纳米管在反渗透、正渗透、膜蒸馏中的应用研究现状并分析了碳纳米管在反渗透、正渗透、膜蒸馏应用中的挑战,探讨了碳纳米管在海水淡化膜分离材料中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膜分离材料 反渗透 正渗透 蒸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离型聚酰亚胺膜材料的制备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铎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63-64,85,共3页
以二联苯四羧酸二酐、4,4-二氨基二苯醚和N,N-二甲基乙酰胺为主要原材料,采用复合膜化法,制成聚酰亚胺膜分离材料。经测试,耐热分解能力达321.9℃,对常见的有机化学试剂的侵蚀均有不同程度的抵抗作用,对氢气分离具有和高的选择能力,达98... 以二联苯四羧酸二酐、4,4-二氨基二苯醚和N,N-二甲基乙酰胺为主要原材料,采用复合膜化法,制成聚酰亚胺膜分离材料。经测试,耐热分解能力达321.9℃,对常见的有机化学试剂的侵蚀均有不同程度的抵抗作用,对氢气分离具有和高的选择能力,达98.5%以上的分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亚胺 膜分离材料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州纳米所在纳米水凝胶抗污染油水分离膜材料取得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新型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82-282,共1页
近期,为了解决膜分离材料的抗污染问题,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靳健研究员课题组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设计和制备了一种磺基甜菜碱型两亲离子性纳米水凝胶接枝改性的PVDF多孔膜(ZNG-g-PVDF)。这一两亲离子性纳米水凝胶... 近期,为了解决膜分离材料的抗污染问题,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靳健研究员课题组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设计和制备了一种磺基甜菜碱型两亲离子性纳米水凝胶接枝改性的PVDF多孔膜(ZNG-g-PVDF)。这一两亲离子性纳米水凝胶的尺寸~50nm,这一纳米级尺寸有助于纳米水凝胶的快速浸润和吸水,从而赋予了PVDF多孔膜超亲水的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技术 水凝胶 抗污染 油水分离 苏州 材料 PVDF 膜分离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离膜在膜液体除湿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牛润萍 庚立志 范莹莹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15069-15074,共6页
由于人们对室内舒适性的要求不断提高,空气除湿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膜液体除湿因解决了传统液体除湿夹带液滴的问题,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与应用。该技术耦合了膜分离技术的选择性与液体除湿的高吸收性,通过选择性透过膜将高湿气体与... 由于人们对室内舒适性的要求不断提高,空气除湿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膜液体除湿因解决了传统液体除湿夹带液滴的问题,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与应用。该技术耦合了膜分离技术的选择性与液体除湿的高吸收性,通过选择性透过膜将高湿气体与液体干燥剂隔离开,水蒸气分子在膜两侧水蒸气分压力差的驱动下透过分离膜完成气体的除湿过程。目前,人们对膜液体除湿器中分离膜的膜材料及膜组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膜液体除湿器中的膜为气液分离膜,其按材质可分为有机膜、无机膜以及有机-无机复合膜,目前应用在除湿器中的多为有机高分子聚合物膜;而按形态结构可分为微孔膜、致密膜以及复合膜。微孔膜膜孔的润湿现象限制了其应用,因此研究人员对其进行了疏水改性研究。而致密膜则完全避免了这个问题,目前研究者提出了一种吸收器单元思想,为致密膜的下一步研究提供了思路。复合膜性价比比前两种膜结构更高,因此近年来研究人员开发了多种复合膜以用于空气除湿。此外,除湿分离膜可被制成平板式或中空纤维膜式,并分别形成平板膜组件与中空纤维膜组件,为了揭示膜组件内的热湿传递规律,研究人员对两种膜组件内的流体流动方式、共轭传热传质机理、组件结构进行了大量研究,这对膜液体除湿技术的推广及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概述了分离膜在膜液体除湿器中的最新研究进展,首先介绍了膜液体除湿器的工作原理,然后归纳总结了分离膜材料在除湿器中的分类及应用,重点介绍了不同形态结构的除湿膜材料,对其性能影响因素及研究进展展开了叙述,接着结合国内外的研究对除湿器中不同分离膜组件的传热传质研究及结构特点进行了概述,最后就分离膜在膜液体除湿技术中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除湿 分离材料 平行板式组件 中空纤维组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四氟乙烯膜的超疏水改性及应用研究进展
5
作者 李成才 朱登辉 +1 位作者 朱海霖 郭玉海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5-71,共7页
超疏水聚四氟乙烯膜材料具有突出的化学稳定性、高耐热性、强疏水性和高断裂韧性等优点,在膜分离技术领域中广泛应用。为开发高效、低成本、耐久稳定、绿色环保的超疏水改性技术,根据聚四氟乙烯膜的超疏水改性原理,从聚四氟乙烯分子化... 超疏水聚四氟乙烯膜材料具有突出的化学稳定性、高耐热性、强疏水性和高断裂韧性等优点,在膜分离技术领域中广泛应用。为开发高效、低成本、耐久稳定、绿色环保的超疏水改性技术,根据聚四氟乙烯膜的超疏水改性原理,从聚四氟乙烯分子化学结构出发,分析了2种改性机制“不改变聚四氟乙烯的化学结构”和“改变聚四氟乙烯的化学结构”,介绍了超疏水聚四氟乙烯膜材料制备和改性中的优缺点,阐述了超疏水聚四氟乙烯膜材料的功能性应用形式和领域,最后探讨了超疏水聚四氟乙烯膜材料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的方向,以期为高性能超疏水聚四氟乙烯膜材料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材料 聚四氟乙烯 超疏水 改性方法 分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醚化β-环糊精的制备及其混合膜对二甲苯异构体的选择性 被引量:9
6
作者 钱锦文 王丽娜 +1 位作者 安全福 陈欢林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106-1109,共4页
采用 William Son合成法使氯化苄 (Ph CH2 Cl)与β-环糊精 (β-CD)进行醚化反应 .红外光谱表明 ,所得产物为醚化 β-CD.根据元素分析结果 ,计算出各反应的取代度和转化率 .系统地考察了反应条件对转化率和取代度的影响 .此外 ,考察了醚... 采用 William Son合成法使氯化苄 (Ph CH2 Cl)与β-环糊精 (β-CD)进行醚化反应 .红外光谱表明 ,所得产物为醚化 β-CD.根据元素分析结果 ,计算出各反应的取代度和转化率 .系统地考察了反应条件对转化率和取代度的影响 .此外 ,考察了醚化β-CD与聚乙烯醇缩丁醛 (PVB)共混膜对含 1 0 %对二甲苯的对 /间二甲苯混合液的渗透气化性能的影响 .结果显示 ,30℃时 ,共混膜的分离因子 α可达 1 .1 6 ,而对二甲苯 PX的渗透通量 J高达 70 .5 7g/(m2 · h)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醚化β-环糊精 制备 混合 二甲苯 异构体 选择性 氯化苄 WilliamSon合成法 渗透气化 膜分离材料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环糊精聚合物膜拆分氨基酸对映体 被引量:35
7
作者 龙远德 黄天宝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884-886,共3页
环糊精(CD)具有亲水的外围及憎水的内腔,在溶液中可与许多有机物形成包合物,并对其形状、体积与极性呈现选择性[1].通过化学修饰引入新的识别基团,可使CD具有更高的结合选择性,即多重分子识别[2].CD及其衍生物可用... 环糊精(CD)具有亲水的外围及憎水的内腔,在溶液中可与许多有机物形成包合物,并对其形状、体积与极性呈现选择性[1].通过化学修饰引入新的识别基团,可使CD具有更高的结合选择性,即多重分子识别[2].CD及其衍生物可用作气相色谱固定相、液相色谱固定相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环糊精聚合物 分离 对映体拆分 氨基酸 膜分离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偏氟乙烯膜的改性及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6
8
作者 张佳 孙秀丽 《河南科技》 2011年第12期66-67,共2页
膜技术作为21世纪的水处理技术,在水处理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所使用的膜合成材料中,聚偏氟乙烯(PVDF)因具有优异的机械强度、良好的化学稳定性、抗紫外线辐照性、耐气候老化性及易成膜等优点,成为一种理想的膜分离材料,近年... 膜技术作为21世纪的水处理技术,在水处理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所使用的膜合成材料中,聚偏氟乙烯(PVDF)因具有优异的机械强度、良好的化学稳定性、抗紫外线辐照性、耐气候老化性及易成膜等优点,成为一种理想的膜分离材料,近年来吸引了国内外科研人员对其性能及应用技术进行各种研究和探索。但是,由于PVDF的表面能低,憎水性极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偏氟乙烯 水处理技术 应用 改性 化学稳定性 紫外线辐照 膜分离材料 合成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致密透氧膜研究进展
9
作者 张华 聂怀文 +2 位作者 金江 余桂郁 杨南如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31-34,共4页
介绍了无机致密透氧膜材料的发展以及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 致密透氧 氧渗透性 混合导电性 膜分离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煤电厂脱硫废水零排放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0
作者 张静 《煤质技术》 2021年第2期7-13,共7页
燃煤电厂脱硫废水具有高盐、高浊度和成分复杂等特点,其脱硫废水零排放处理技术的实施可满足火电行业日益严格的废水排放标准要求。对脱硫废水的来源、水质特征及其传统处理方法进行综述,简介零排放处理技术的工艺流程、常用技术方法的... 燃煤电厂脱硫废水具有高盐、高浊度和成分复杂等特点,其脱硫废水零排放处理技术的实施可满足火电行业日益严格的废水排放标准要求。对脱硫废水的来源、水质特征及其传统处理方法进行综述,简介零排放处理技术的工艺流程、常用技术方法的优缺点及应用现状,并对零排放技术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燃煤电厂行业开展脱硫废水零排放处理的工艺选择提供参考。指出现有的脱硫废水零排放技术通常采用预处理、浓缩减量和固化处理,燃煤电厂在推进废水零排放设施建设和改造时应根据电厂的实际情况并综合考虑投资运行成本、社会经济效益而择优选择适合的技术流程。并提出未来需改进和优化之处,即开发混凝沉淀效率高的新型混凝剂,降低传统混凝沉淀工艺中和脱硫废水零排放技术预处理阶段混凝剂的投放量;开发抗污染新型膜分离材料,在废水零排放技术的浓缩减量阶段提高膜浓缩法中膜处理的效率,降低膜处理技术的成本;推广旁路烟道蒸发技术的使用并改进工艺流程,提高废水处理能力,降低蒸发能耗和设备损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硫废水 零排放处理技术 燃煤电厂 预处理 浓缩减量 固化处理 膜分离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