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VF_2膜传感器在模型桩动测系统中的应用(英文)
1
作者 苏卫国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5,共5页
建立了一套高精度的模型桩动测系统 ,首次采用新型聚偏二氟乙烯 (PVF2 )薄膜压电式传感器及光栅位移传感器分别测试桩端力和位移 .该系统可以同时获得模型桩在轴向冲击力作用下 ,桩端力和位移、桩顶力和加速度 4组信号 .经验证 ,由PVF2... 建立了一套高精度的模型桩动测系统 ,首次采用新型聚偏二氟乙烯 (PVF2 )薄膜压电式传感器及光栅位移传感器分别测试桩端力和位移 .该系统可以同时获得模型桩在轴向冲击力作用下 ,桩端力和位移、桩顶力和加速度 4组信号 .经验证 ,由PVF2 膜传感器获得的值与计算值吻合较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F2膜传感器 动测 聚偏二氟乙烯膜传感器 模型桩 桩端阻力 位移 桩顶力 加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氮化学膜传感器 被引量:14
2
作者 金兴良 李伟 +3 位作者 孙大海 庄峙厦 陈曦 王小如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4期259-264,共6页
本文综述近几年二氧化氮气体化学膜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从传感器的原理、传感材料、响应性能等方面进行了评述 。
关键词 二氧化氮 化学膜传感器 无机敏感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氧化膜传感器在食品风味和质量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范远景 郑志 +1 位作者 王军辉 罗建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226-229,共4页
研究以食品风味为内容的分类分析和质量鉴别。应用多元组合型金属氧化膜感测器FOX3000 Electronic NoseSystem对59种茶叶、5种咖啡等嗜好性饮料进行“非破坏性”检测,将获得的感测数据应用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方法进行茶叶样品分类识... 研究以食品风味为内容的分类分析和质量鉴别。应用多元组合型金属氧化膜感测器FOX3000 Electronic NoseSystem对59种茶叶、5种咖啡等嗜好性饮料进行“非破坏性”检测,将获得的感测数据应用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方法进行茶叶样品分类识别,5种咖啡采用湿度和温度不同贮藏处理后再经检测,对其品质质量变化对比分析。分析结果显示不仅可以进行茶业类别区分,也可以区分产地、贮藏条件等与茶叶、咖啡质量有关联的品质影响因素。金属氧化膜传感器除在应用于食品风味类型的识别,还能够进一步推广应用于具有风味表现的食品质量鉴别与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氧化膜传感器 茶叶 咖啡 分类 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热膜传感器的水下壁面剪应力标定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李晓莹 李雁冰 +1 位作者 马炳和 王雷涛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1-13,16,共4页
针对水下壁面剪应力的测量需求,建立了恒流模式下微型热膜传感器的剪应力测量与标定的数学模型,设计采用了扁薄矩形水槽剪应力发生装置,并在0 ~5 Pa范围内对传感器进行了测量标定实验.实验结果验证了测量与标定模型的正确性,标定实验... 针对水下壁面剪应力的测量需求,建立了恒流模式下微型热膜传感器的剪应力测量与标定的数学模型,设计采用了扁薄矩形水槽剪应力发生装置,并在0 ~5 Pa范围内对传感器进行了测量标定实验.实验结果验证了测量与标定模型的正确性,标定实验的确定系数均超过了0.995,均方差保持在10-4量级,呈现良好的重复性与一致性,为水下壁面剪应力的测量应用奠定了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热膜传感器 水下壁面剪应力 标定 恒流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线性模型计算基于荧光猝灭原理的膜传感器对分析物的响应参数 被引量:1
5
作者 李伟 陈坚 +1 位作者 相秉仁 安登魁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58-362,共5页
根据基于荧光猝灭原理的化学传感膜的结构特征和发光机理 ,推导并提出量化作用于膜传感器的多种荧光猝灭因素的多元线性模型 .结合三杯法 ,该模型可简便地求出反映不同荧光猝灭机理的特征参数 .通过建立的数学模型 ,测定并计算了芘丁酸... 根据基于荧光猝灭原理的化学传感膜的结构特征和发光机理 ,推导并提出量化作用于膜传感器的多种荧光猝灭因素的多元线性模型 .结合三杯法 ,该模型可简便地求出反映不同荧光猝灭机理的特征参数 .通过建立的数学模型 ,测定并计算了芘丁酸膜传感器对应于呋喃妥因等 2 3种药物多种荧光猝灭因素的响应数据和响应参数 .结果表明 ,传感膜对分析物的响应特征往往能得到主要猝灭因素响应模型的近似反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传感器 荧光猝灭 定量分析模型 膜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厚膜传感器的空气质量监测仪性能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王东方 高松 +2 位作者 包权 富兰科 魏海萍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0-53,共4页
介绍了一种基于厚膜传感器技术,可同时测量NO2、O3、CO三个因子的空气质量监测仪器。深入研究了仪器的检测原理,并对仪器的质量保证及数据存储传输进行了详细介绍。最后对仪器的检测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和常规点式仪器的对比表明,... 介绍了一种基于厚膜传感器技术,可同时测量NO2、O3、CO三个因子的空气质量监测仪器。深入研究了仪器的检测原理,并对仪器的质量保证及数据存储传输进行了详细介绍。最后对仪器的检测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和常规点式仪器的对比表明,该仪器NO2、O3、CO三因子的检测性能能够满足实际监测要求。另外,该仪器还具有集成性好、安装调试方便等特点,因此,在道路交通监测等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传感器 道路交通 空气质量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厚膜传感器技术监测机油劣化程度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艳武 周凡皓 +2 位作者 杨琨 何晨 石新发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79-183,共5页
为了更高效地监测机油的氧化程度,在对机油氧化过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采用pH电极为工作电极,银电极为参比电极,PHSJ-6L型实验室pH计为电压表,设计了厚膜油液酸性监测系统。通过基于离子选择电极(ISE)的厚膜电位传感器对不同温度、不同... 为了更高效地监测机油的氧化程度,在对机油氧化过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采用pH电极为工作电极,银电极为参比电极,PHSJ-6L型实验室pH计为电压表,设计了厚膜油液酸性监测系统。通过基于离子选择电极(ISE)的厚膜电位传感器对不同温度、不同氧化时间的机油样品酸值进行测量,结果显示随着机油氧化时间的增加,酸性越强。基于厚膜传感器技术在线检测方法可以准确地获得油液酸值,克服了滴定法中滴定终点难以准确判断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油 膜传感器 在线监测 酸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F2膜传感器在模型桩动测系统中的应用(英文)
8
作者 苏卫国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5,共页
建立了一套高精度的模型桩动测系统 ,首次采用新型聚偏二氟乙烯 (PVF2 )薄膜压电式传感器及光栅位移传感器分别测试桩端力和位移 .该系统可以同时获得模型桩在轴向冲击力作用下 ,桩端力和位移、桩顶力和加速度 4组信号 .经验证 ,由PVF2... 建立了一套高精度的模型桩动测系统 ,首次采用新型聚偏二氟乙烯 (PVF2 )薄膜压电式传感器及光栅位移传感器分别测试桩端力和位移 .该系统可以同时获得模型桩在轴向冲击力作用下 ,桩端力和位移、桩顶力和加速度 4组信号 .经验证 ,由PVF2 膜传感器获得的值与计算值吻合较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F2膜传感器 动测 桩尖
全文增补中
基于荧光多元猝灭响应原理膜传感器测定正己烷中的噻吩
9
作者 阿依吐伦 李新霞 +1 位作者 开丽曼 陈坚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49-252,共4页
用溶胶 凝胶法制备光纤化学传感器测定正己烷中噻吩的浓度 ,在 1 0 .6~ 2 6 5μg/mL浓度范围内与lg(F0 /F) )成线性 ,相关系数为 0 .9984。检出限为 1 0 .6 μg/mL ,该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 1 0 5.0± 7.7%。
关键词 光纤化学传感器 溶胶-凝胶法 噻吩 膜传感器 荧光多元猝灭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柔性热膜微传感器阵列制造工艺及性能优化 被引量:10
10
作者 马炳和 赵建国 +1 位作者 邓进军 苑伟政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971-1977,共7页
为了测量飞机、流体管腔等气动面上的温度、剪应力等流场参数分布,以镍作为热敏材料,利用MEMS微加工技术在聚酰亚胺衬底上制作出了一种全柔性的热膜微传感器阵列。该传感器阵列的整体厚度薄(100μm以内)、软性可弯,可以紧贴曲型壁面从... 为了测量飞机、流体管腔等气动面上的温度、剪应力等流场参数分布,以镍作为热敏材料,利用MEMS微加工技术在聚酰亚胺衬底上制作出了一种全柔性的热膜微传感器阵列。该传感器阵列的整体厚度薄(100μm以内)、软性可弯,可以紧贴曲型壁面从边界层底部实现非破坏性的动态流场参数测量。设计了器件阵列结构,研发了基于溅射成型与退火热处理的微加工工艺。结合工艺与测试实验,系统地分析了氩气压强、衬底温度、溅射功率、退火温度等工艺参数对电阻温度系数的影响规律。为了获得更高的器件灵敏度,通过优化工艺参数提高了柔性热膜微传感器的电阻温度系数,使其达到了4.64×10-3/℃,并且保持了好的线性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热膜传感器阵列 电阻温度系数 微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热膜剪应力传感器水下测量温度修正 被引量:6
11
作者 马炳和 王毅 +2 位作者 姜澄宇 李雁冰 王雷涛 《实验流体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9-44,共6页
柔性热膜微传感器应用于流体壁面剪应力测量时,流体温度对传感器输出有很大影响,因此有必要对工作在非标定温度下的传感器输出信号进行修正补偿。重点研究了水下测量时传感器输出与水温的关系以及温度修正方法。通过分析传感器过热比和... 柔性热膜微传感器应用于流体壁面剪应力测量时,流体温度对传感器输出有很大影响,因此有必要对工作在非标定温度下的传感器输出信号进行修正补偿。重点研究了水下测量时传感器输出与水温的关系以及温度修正方法。通过分析传感器过热比和流体物理性质与温度的相关性,建立了流体温度与传感器过热比和标定系数的函数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用于水下剪应力测量的温度修正方法,可以有效减小水温对传感器输出的影响。经实验验证,该方法可以使工作在25℃、28℃水温环境下的传感器输出值与其20℃标定值的相对误差从23.7%和37.1%回落到0.82%和0.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应力 柔性 膜传感器 水下测量 温度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铂膜温度传感器可靠性定级加速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郭建英 丁喜波 +1 位作者 孙永全 刘新华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29-1133,共5页
针对电子元器件可靠性定级试验面临的困难,结合铂膜温度传感器可靠性研究,探讨了一种可实现的定级加速试验。在分析失效机理的基础上,选定了Arrhenius加速模型,求得激活能与待定常数。利用铂膜温度传感器多功能测试系统,完成铂膜温度传... 针对电子元器件可靠性定级试验面临的困难,结合铂膜温度传感器可靠性研究,探讨了一种可实现的定级加速试验。在分析失效机理的基础上,选定了Arrhenius加速模型,求得激活能与待定常数。利用铂膜温度传感器多功能测试系统,完成铂膜温度传感器可靠性定级加速试验。结果表明,在控制抽样数条件下,明显地缩短了试验时间,对工程实践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效率 温度传感器 可靠性定级试验 加速寿命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厚膜压力传感器的结构优化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建群 马以武 张宾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57-60,共4页
为提高厚膜压力传感器的稳定性,借助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研究了厚膜压力传感器弹性体的应力分布,进而设计了应变电阻的尺寸,并优化了其布局。采用Ф18mm的96%A l2O3弹性体瓷件研制了一种新型厚膜力敏芯片,实验结果表明:它的热零点温漂... 为提高厚膜压力传感器的稳定性,借助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研究了厚膜压力传感器弹性体的应力分布,进而设计了应变电阻的尺寸,并优化了其布局。采用Ф18mm的96%A l2O3弹性体瓷件研制了一种新型厚膜力敏芯片,实验结果表明:它的热零点温漂小于3×10-4FS/℃,过载达120%,非线性误差及迟滞误差都小于±0.2%FS,精度由±0.4%FS提高到±0.2%FS,其线性度和稳定性得到很大提高,可广泛应用于仪器仪表、测控和导航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传感器 有限元分析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膜压电谐振式结冰传感器信号检测方法 被引量:7
14
作者 张洪 邢科新 +1 位作者 张杰 叶林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8,11,共4页
通过对平膜压电谐振式结冰传感器的几种测量方案的分析,提出一种开环扫频的信号检测方法。采用C8051F系列单片机作为传感器的激励和测量的主要控制单元,能以较快的速度和较高的精度测得传感器谐振频率,从而得到冰层厚度的检测信息。实... 通过对平膜压电谐振式结冰传感器的几种测量方案的分析,提出一种开环扫频的信号检测方法。采用C8051F系列单片机作为传感器的激励和测量的主要控制单元,能以较快的速度和较高的精度测得传感器谐振频率,从而得到冰层厚度的检测信息。实验表明该方法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冰传感器 压电谐振式传感器 开环扫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网络的厚膜压力传感器非线性校正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正宏 马以武 陈建群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82-84,共3页
简述了厚膜压力传感器结构原理和力学模型、传统非线性校正方法,以及用神经网络进行非线性校正的原理,探讨用BP神经网络实现厚膜压力传感器的非线性校正,并通过MATLAB神经网络工具箱进行仿真。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对弹性体应变量与... 简述了厚膜压力传感器结构原理和力学模型、传统非线性校正方法,以及用神经网络进行非线性校正的原理,探讨用BP神经网络实现厚膜压力传感器的非线性校正,并通过MATLAB神经网络工具箱进行仿真。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对弹性体应变量与压力关系的非线性校正可以将标准误差减小2个数量级,简单而有效地实现传感器非线性校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传感器 BP网络 非线性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色氨酸分子印迹传感器敏感膜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12
16
作者 徐雯 李晓 +1 位作者 张卫英 英晓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199-2204,共6页
以L-色氨酸(L-Trp)为模板分子,邻苯二胺(o-PD)为功能单体,在金电极表面原位合成了分子印迹聚合物敏感膜;通过循环伏安法(CV)、差示脉冲伏安法(DPV)和电化学阻抗谱法(EIS)考察了该电极的性能.DPV测试结果表明,在1×10-8~2×10-7... 以L-色氨酸(L-Trp)为模板分子,邻苯二胺(o-PD)为功能单体,在金电极表面原位合成了分子印迹聚合物敏感膜;通过循环伏安法(CV)、差示脉冲伏安法(DPV)和电化学阻抗谱法(EIS)考察了该电极的性能.DPV测试结果表明,在1×10-8~2×10-7mol/L范围内,峰电流与L-Trp的浓度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3×10-8mol/L;选择识别性实验结果表明,L-Trp印迹敏感膜的印迹因子达到3.72,相对于干扰物的选择因子均大于1,对与L-Trp结构相似的L-酪氨酸(L-Tyr)的选择因子也达到2.30,说明该印迹膜对L-Trp具有良好的选择性;识别过程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印迹膜对L-Trp的识别是一个两步连续发生的过程,即快结合过程和慢吸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色氨酸 分子印迹 电化学聚合 传感器敏感 识别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水晶体波谐振式膜厚传感器 被引量:2
17
作者 徐军 李欣 +2 位作者 林冬辉 李瑞杰 林江 《传感器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7-30,共4页
介绍一种利用B模式厚度切变体波工作的新型水晶谐振式膜厚传感器。它采用修正式SC切型 ,以同线场电极激励。它可以在 10~ 2 80℃范围内工作 ,其测量范围为 0 .1~ 80nm ,准确度为 0 .0 2nm。
关键词 传感器 厚度切变振动 水晶体波 SC切型 同线场电极 谐振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厚膜压阻式传感器用钌系电阻器导电性能研究
18
作者 陈建群 马以武 +1 位作者 唐力强 王正宏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3-35,38,共4页
探讨了厚膜压阻式传感器用钌系电阻器的灵敏特性和提高钌酸盐厚膜力敏电阻器灵敏系数S的方法。实验证明:钌酸盐厚膜电阻器的灵敏系数与电阻材料的物化特性、工艺条件密切相关。通过对RuO2脱水温度、合成B i2Ru2O7固相反应温度和时间控制... 探讨了厚膜压阻式传感器用钌系电阻器的灵敏特性和提高钌酸盐厚膜力敏电阻器灵敏系数S的方法。实验证明:钌酸盐厚膜电阻器的灵敏系数与电阻材料的物化特性、工艺条件密切相关。通过对RuO2脱水温度、合成B i2Ru2O7固相反应温度和时间控制,并进行导电相与玻璃相粒径大小的有效搭配以及纳米掺杂改性,提高厚膜力敏电阻器的灵敏系数,其值可以达到17左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阻式传感器 导电性能 掺杂改性 灵敏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加工硅片的膜片式法—珀干涉型光纤压力传感器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宇 王萌 +2 位作者 王博 姜丽娟 王少华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2-114,117,共4页
分析了多个反射面对单法—珀腔传感器光谱法解调的影响。为降低不参与形成法—珀腔的反射面的反射率以消除这一影响,利用Nd∶YAG激光加工系统在两面抛光硅片中的一面进行了表面纹理化处理。将经激光切割下的已表面纹理化的圆形硅片粘贴... 分析了多个反射面对单法—珀腔传感器光谱法解调的影响。为降低不参与形成法—珀腔的反射面的反射率以消除这一影响,利用Nd∶YAG激光加工系统在两面抛光硅片中的一面进行了表面纹理化处理。将经激光切割下的已表面纹理化的圆形硅片粘贴在中空玻璃毛细管一端,最后插入单模光纤并封装成非本征(EFPI)光纤法—珀干涉型压力传感器。进行了静态气压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在40~240kPa气压范围内,传感器压力灵敏度为11.9 nm/kPa,线性度为1.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感器 非本征法-珀干涉型 片式法-珀干涉型光纤压力传感器 Nd YAG激光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光栅锈蚀传感器的Fe-C敏感膜制备方法优化 被引量:6
20
作者 方谦 胡文彬 +2 位作者 龚铮 陈伟 马宁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97-202,共6页
光纤光栅锈蚀传感器将光纤光栅传感技术优势应用于钢结构混凝土的耐久性长期监测。对于基于锈蚀敏感膜的光纤光栅锈蚀传感器而言,敏感膜的质量对传感器整体性能起着关键的作用。引入脉冲电镀方法制备Fe-C薄膜,通过薄膜厚度和质量测试、... 光纤光栅锈蚀传感器将光纤光栅传感技术优势应用于钢结构混凝土的耐久性长期监测。对于基于锈蚀敏感膜的光纤光栅锈蚀传感器而言,敏感膜的质量对传感器整体性能起着关键的作用。引入脉冲电镀方法制备Fe-C薄膜,通过薄膜厚度和质量测试、传感器锈蚀实验,优化了脉冲电镀制备参数,分析和比较了脉冲电镀与直流电镀的所制备薄膜的特点,以及所制备传感器的锈蚀行为和传感寿命。通过薄膜形貌、测定薄膜附着力等方法研究Fe-C锈蚀敏感膜性能,通过加速锈蚀实验分析比较各电镀时间得到的传感器锈蚀行为,从而得到最佳电镀时间参数,并且将其与直流电镀方法进行了全面的对比。对比实验表明,脉冲电镀方法得到的Fe-C薄膜的表面平整度和附着力,以及传感器的线性工作区间和传感寿命均优于直流电镀方法得到的薄膜和传感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电镀 附着力 光纤布拉格光栅 锈蚀传感器:Fe-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