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膜下滴灌棉田灌溉渗漏与蒸腾特征及水均衡分析
1
作者 许思宇 盛统民 +3 位作者 任卫东 赵豫浙 张茗惠 陈文岭 《安全与环境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8-306,共9页
为探究膜下滴灌棉田水分转化规律,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简称巴州)灌溉试验站开展了大田试验,通过采用人工溴示踪法监测计算田间灌溉水渗漏量,使用茎流计监测棉花蒸腾量,并对土壤水均衡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膜下滴灌棉田宽行... 为探究膜下滴灌棉田水分转化规律,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简称巴州)灌溉试验站开展了大田试验,通过采用人工溴示踪法监测计算田间灌溉水渗漏量,使用茎流计监测棉花蒸腾量,并对土壤水均衡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膜下滴灌棉田宽行平均入渗补给强度大于膜间,宽行和膜间的渗漏量占比依次为23.5%和17.4%;利用茎流计计算的棉花蕾期、花期、花铃前期、花铃后期和吐絮期日内平均蒸腾速率依次为7.43、7.45、21.92、28.51和34.52 mm/h,蒸腾速率整体随着植株的生长呈上升趋势;花期蒸腾速率的变异系数最大,花铃前期蒸腾速率增长最快,吐絮期蒸腾速率偏离均值幅度最小;同一生育期内棉花日蒸腾速率因受气温、昼夜因素影响出现差异;在现有灌溉制度下存在灌溉水向下渗漏的情况,且覆膜区域的渗漏情况比膜间严重,在均衡期内土壤储水量减少,证明灌溉水无法补给土壤含水量,因此建议随不同生育期需水量来调整灌水定额,在适当减少灌水量的同时加大灌水频次,以达到灌溉水资源高效利用、促进棉花增产和稳产。研究结果可为干旱-半干旱地区制定合理的节水灌溉制度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下滴灌水分转化规律 蒸腾量 灌溉水渗漏 茎流计 溴示踪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调控地下滴灌对冬小麦耗水和产量的影响研究
2
作者 姚亚丽 绳莉丽 邵薇薇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73-382,共10页
农业灌溉耗水量巨大,在农田建设中推广应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是解决水资源短缺的关键。本研究以华北地区冬小麦为研究对象,基于地下滴灌技术+膜调控技术,研究膜调控地下滴灌技术对冬小麦耗水和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在膜调控地下滴... 农业灌溉耗水量巨大,在农田建设中推广应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是解决水资源短缺的关键。本研究以华北地区冬小麦为研究对象,基于地下滴灌技术+膜调控技术,研究膜调控地下滴灌技术对冬小麦耗水和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在膜调控地下滴灌技术下,冬小麦棵间蒸发强度在整个生育期内一直处于一个较低水平,日平均棵间蒸发强度比传统畦灌减少了32.73%~40.00%;与传统畦灌相比,膜调控地下滴灌技术冬小麦的耗水量同比减少了15.00%~19.14%,产量同比最大可提高19.46%,水分利用效率同比提高了22.72%~40.40%;此外,膜调控地下滴灌技术下,冬小麦基础作物系数Kcb随着生育阶段的推进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与FAO-56推荐值的变化趋势基本相符。膜调控地下滴灌技术具有显著节水和增产效应,符合国家节水行动的要求,为雄安新区及河北平原区的农业水资源管理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控地下滴灌技术 冬小麦 耗水规律 作物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亏灌溉对膜下滴灌辣椒生长及水分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20
3
作者 王世杰 张恒嘉 +4 位作者 巴玉春 王玉才 黄彩霞 薛道信 李福强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1-38,共8页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调亏灌溉[苗期:SRD1(轻度)、SRD2(中度)、SRD3(重度);开花坐果期:BRD1(轻度)、BRD2(中度)、BRD3(重度);盛果期:FRD1(轻度)、FRD2(中度);后果期:LRD1(轻度)、LRD2(中度);CK为对照]对膜下滴灌辣椒生长、耗水规律、产量...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调亏灌溉[苗期:SRD1(轻度)、SRD2(中度)、SRD3(重度);开花坐果期:BRD1(轻度)、BRD2(中度)、BRD3(重度);盛果期:FRD1(轻度)、FRD2(中度);后果期:LRD1(轻度)、LRD2(中度);CK为对照]对膜下滴灌辣椒生长、耗水规律、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苗期轻度水分调亏和后果期轻度水分调亏对辣椒株高、茎粗和叶面积指数均无显著影响(P>0.05),而开花坐果期重度水分调亏使辣椒株高、茎粗和叶面积指数分别比对照显著(P<0.05)小39.03%、32.94%和51.21%。同时,与对照处理相比,辣椒生物量随着水分调亏程度的增加而不断下降。其中,苗期中度水分调亏处理SRD2在苗期地上部分和根系干物质量分别比对照处理显著小40.32%和24.99%,但辣椒总产量为35322.79 kg·hm-2,与对照处理无显著差异。不同水分处理辣椒各生育期耗水量和耗水强度均表现为盛果期>后果期>开花坐果期>苗期,并且与对照处理相比,辣椒阶段耗水强度和耗水量均随着水分调亏程度的增加而显著下降。苗期中度水分调亏处理SRD2的辣椒水分利用效率和灌溉水利用效率分别比对照处理显著提高8.45%和9.20%,并且产量处于最高水平。因此,SRD2为本试验方案中的最优灌溉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下滴灌 水分调亏 生长指标 耗水规律 水分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下滴灌棉花耗水规律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岳晶晶 孙景生 +2 位作者 徐建新 申孝军 徐庆超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3-75,共3页
为了探讨新疆地区膜下滴灌棉花耗水规律,通过大田控水试验研究了不同水分处理对棉田土壤水分、作物耗水和棉花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棉花整个生育期,棉田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的总趋势为中间大两头小,各处理之间随着亏水时间和亏水程度的... 为了探讨新疆地区膜下滴灌棉花耗水规律,通过大田控水试验研究了不同水分处理对棉田土壤水分、作物耗水和棉花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棉花整个生育期,棉田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的总趋势为中间大两头小,各处理之间随着亏水时间和亏水程度的加剧土壤水分变化呈减小趋势,且全生育期充分供水总耗水量是连续重度亏水处理的1.3倍;棉花总耗水量与产量呈二次抛物线关系;棉花在各生育期的水分敏感指数,苗期为0.1693、蕾期为0.2745、花铃前期为0.6540、花铃后期为0.3010、吐絮期为0.10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滴灌 棉花 土壤水分 棉花产量 耗水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下滴灌条件下玉米开花期水流阻力分布规律
5
作者 雒天峰 吴建东 白有帅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13,共6页
通过田间试验,以玉米开花期为例,分析了膜下滴灌条件下株高、单株叶面积、根系直径、根系重量等生长指标及土水势、叶水势、根水势与灌水量之间的关系。计算了玉米开花期不同界面的水分传输阻力,并分析了各阻力与灌水量之间的关系。结... 通过田间试验,以玉米开花期为例,分析了膜下滴灌条件下株高、单株叶面积、根系直径、根系重量等生长指标及土水势、叶水势、根水势与灌水量之间的关系。计算了玉米开花期不同界面的水分传输阻力,并分析了各阻力与灌水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膜下滴灌条件下450、525、600 m3/hm2的灌水定额对玉米的株高影响不大,但单株叶面积随着灌水定额的增大而增大;玉米根系在0~40 cm土层所占的重量百分比分别为83.74%、92.94%、93.55%。玉米根水势为叶水势的5~6倍,相比膜孔灌,滴灌条件下叶—气水势差略有所减小,土根、根叶水势差均有所增大。玉米土根接触阻力、根系吸收阻力分别占土根总阻力的46.12%~57.15%、42.45%~53.37%。在各界面阻力中,叶气界面阻力占总阻力的98%左右,植物内部阻力占总阻力的1.11%~1.52%,土根接触阻力占总阻力的0.43%~0.46%,土壤阻力所占总阻力比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滴灌 水势分布 水分传输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下滴灌棉田土壤水盐运移变化规律研究
6
作者 郑德明 姜益娟 +1 位作者 朱友娟 蔺胜权 《新疆农垦科技》 2008年第2期48-50,共3页
膜下滴灌是针对我国西北地区特有的气候条件而推广的一项先进的节水技术,它是将覆膜种植技术与滴灌技术结合起来,不仅可以减少棵间蒸发,抑制地下水盐分的上移,而且在滴灌的淋洗作用下,可以为作物主根系创造一个良好的水盐环境,是... 膜下滴灌是针对我国西北地区特有的气候条件而推广的一项先进的节水技术,它是将覆膜种植技术与滴灌技术结合起来,不仅可以减少棵间蒸发,抑制地下水盐分的上移,而且在滴灌的淋洗作用下,可以为作物主根系创造一个良好的水盐环境,是一种很有发展潜力的微滴灌技术。本文通过研究新疆膜下滴灌棉田各生育期土壤水分含量及盐分含量,初步分析棉田膜下滴灌水盐运移的规律,既可为农业生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又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滴灌 水盐运移 棉田土壤 变化规律 土壤水分含量 滴灌技术 盐分含量 节水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北疆膜下滴灌水稻耗水规律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候建伟 张新疆 +3 位作者 张君 孟超然 张皓禹 危常州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19-229,共11页
【目的】膜下滴灌栽培水稻技术具有显著节水稳产效果,研究膜下滴灌水稻耗水规律。在中国北方灌溉水资源短缺的地区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在田间设置土壤含水量下限为田间持水量90%、80%、70%三种灌溉下限小区试验,通过连续监测水稻全... 【目的】膜下滴灌栽培水稻技术具有显著节水稳产效果,研究膜下滴灌水稻耗水规律。在中国北方灌溉水资源短缺的地区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在田间设置土壤含水量下限为田间持水量90%、80%、70%三种灌溉下限小区试验,通过连续监测水稻全生育期水分蒸发量、蒸腾量和渗漏量,分析膜下滴灌水稻各生育期的耗水规律,总结适合膜下滴灌水稻全生育期的最佳灌水制度。【结果】(1)三种灌溉下限的灌溉量分别为1 303.5、853.1和659.0 mm。滴灌水稻耗水量最大的时期在拔节孕穗期,日均耗水量和耗水模比系数最大的时期也在拔节孕穗期;(2)高灌溉量下水稻产量较高,但90%田持灌溉下限和80%灌溉下限处理间没有显著性差异,水分利用效率为处理80%>90%>70%。【结论】新疆膜下滴灌水稻各时期最佳灌溉量为:苗期82.7mm,分蘖期198.5 mm,拔节期213.3 mm,抽穗杨花期155.6 mm,灌浆期265.2 mm和成熟期111.1 mm,全生育期中灌水量为1 026.4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下滴灌 耗水规律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下滴灌条件下棉田养分空间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石学军 刘梅 彭永明 《新疆农垦科技》 2007年第3期73-74,共2页
目前.兵团正大面积的推广膜下滴灌技术,滴灌作为一种新技术正展现出强大的优越性。滴灌不仅是一种新的灌水方法.而且是一种能控制土壤水分、肥力的农业新技术。研究在膜下滴灌方式下棉田0~60cm田间养分的变化.能更好地为推广膜下... 目前.兵团正大面积的推广膜下滴灌技术,滴灌作为一种新技术正展现出强大的优越性。滴灌不仅是一种新的灌水方法.而且是一种能控制土壤水分、肥力的农业新技术。研究在膜下滴灌方式下棉田0~60cm田间养分的变化.能更好地为推广膜下滴灌技术.实现棉田节水、节肥、丰产、高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滴灌技术 滴灌条件 空间分布规律 棉田 养分 农业新技术 土壤水分 灌水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下滴灌不同灌水定额对玉米根系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7
9
作者 徐宝山 贾生海 +1 位作者 雒天峰 金建新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72-276,284,共6页
玉米根系的分布特征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其中影响最大的有土壤水分和生育期阶段等,通过分析不同灌水处理条件下,不同生育期,土壤深度与根长密度和根重密度的关系,研究膜下滴灌玉米各生育期根系在不同灌水定额处理下的分布规律,利用大田代... 玉米根系的分布特征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其中影响最大的有土壤水分和生育期阶段等,通过分析不同灌水处理条件下,不同生育期,土壤深度与根长密度和根重密度的关系,研究膜下滴灌玉米各生育期根系在不同灌水定额处理下的分布规律,利用大田代表植株挖根试验得到的实测数据进行根长密度和根重密度计算。结果表明:根长在表层土壤中,随着水分的胁迫减轻,呈现增大趋势,深层反之,而且最大根深出现在80cm处,在大喇叭期,处理1在20cm土层根长密度最小(77.27mm/cm3),处理9最大(143.31mm/cm3),在40cm土层,处理8的根长密度最小(16.11mm/cm3),处理1最大(24.89mm/cm3)。根重密度与根长密度的规律基本一致,水分胁迫能促进根系向下伸长,在玉米拔节期,处理1在20cm以上土层根干重仅占总根干重的67.9%,而处理9在20cm则达到了90.2%。随着生育期的推进,表层根重密度随灌水量增大而增大,在大喇叭期,处理1的根重密度为8.16×10-4 g/cm3,处理7为2.358×10-3 g/cm3。水分胁迫使得根系深扎吸取水分来补偿亏缺,并且根变得较细较小,这说明根系自身会做出水分适应性环境调整,以达到重要机制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滴灌 玉米根系 分布规律 土壤水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下滴灌在玉米生产中应用效果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春疆 张培建 +2 位作者 文安宝 左祥之 张福全 《现代化农业》 2010年第5期2-2,共1页
关键词 下滴灌 玉米生产 作物需水规律 应用 灌溉方式 水分利用率 光能利用率 种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