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膜调控地下滴灌对冬小麦耗水和产量的影响研究
1
作者 姚亚丽 绳莉丽 邵薇薇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73-382,共10页
农业灌溉耗水量巨大,在农田建设中推广应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是解决水资源短缺的关键。本研究以华北地区冬小麦为研究对象,基于地下滴灌技术+膜调控技术,研究膜调控地下滴灌技术对冬小麦耗水和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在膜调控地下滴... 农业灌溉耗水量巨大,在农田建设中推广应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是解决水资源短缺的关键。本研究以华北地区冬小麦为研究对象,基于地下滴灌技术+膜调控技术,研究膜调控地下滴灌技术对冬小麦耗水和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在膜调控地下滴灌技术下,冬小麦棵间蒸发强度在整个生育期内一直处于一个较低水平,日平均棵间蒸发强度比传统畦灌减少了32.73%~40.00%;与传统畦灌相比,膜调控地下滴灌技术冬小麦的耗水量同比减少了15.00%~19.14%,产量同比最大可提高19.46%,水分利用效率同比提高了22.72%~40.40%;此外,膜调控地下滴灌技术下,冬小麦基础作物系数Kcb随着生育阶段的推进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与FAO-56推荐值的变化趋势基本相符。膜调控地下滴灌技术具有显著节水和增产效应,符合国家节水行动的要求,为雄安新区及河北平原区的农业水资源管理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控地下滴灌技术 冬小麦 规律 作物产量 分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水分调亏处理膜下滴灌马铃薯耗水特征及生长动态 被引量:9
2
作者 李晶 张恒嘉 周宏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80-87,共8页
以青薯"168"为试验材料,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膜下滴灌调亏对河西绿洲马铃薯土壤水分动态、耗水特征、生长动态及产量的影响。试验设5个水分调亏处理,即块茎形成期和块茎膨大期分别进行轻度(55%~65%田间持水量,FC)和重度(45%~5... 以青薯"168"为试验材料,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膜下滴灌调亏对河西绿洲马铃薯土壤水分动态、耗水特征、生长动态及产量的影响。试验设5个水分调亏处理,即块茎形成期和块茎膨大期分别进行轻度(55%~65%田间持水量,FC)和重度(45%~55%FC)调亏,淀粉积累期轻度(55%~65%FC)调亏,以全生育期充分供水(65%~75%FC)为对照。结果表明:受水分调亏影响,上层0~40 cm土壤水分变化较下层40~60 cm明显,马铃薯块茎膨大期经受轻度和中度水分亏缺土壤贮水量显著(P<0.05)低于充分供水8.1%和18.7%,耗水强度则显著降低60.0%和73.0%。块茎形成期进行不同程度水分调亏后复水,其叶面积指数(LAI)、光合势(LAD)、相对生长率(RGR)均表现出补偿效应,而块茎膨大期进行轻度和中度水分调亏以及淀粉积累期轻度水分调亏LAI、LAD及RGR均呈下降趋势,其薯块产量与全生育期充分供水相比分别降低22.3%、26.5%、38.7%。因此,马铃薯生长后期应注重供水以延长绿叶面积,对作物产量的形成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调亏 下滴灌 马铃薯 特征 生长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下滴灌水氮耦合对加工番茄耗水强度及氮素吸收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雷成霞 李文昊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4-61,共8页
为探究新疆地区膜下滴灌水氮耦合对加工番茄耗水强度及氮素吸收分配的影响,本文研究于2017―2018年在石河子大学节水灌溉试验站设置4个灌溉水平和3种施氮梯度的完全组合田间试验,分析不同水氮水平下土壤含水率、作物耗水和加工番茄各器... 为探究新疆地区膜下滴灌水氮耦合对加工番茄耗水强度及氮素吸收分配的影响,本文研究于2017―2018年在石河子大学节水灌溉试验站设置4个灌溉水平和3种施氮梯度的完全组合田间试验,分析不同水氮水平下土壤含水率、作物耗水和加工番茄各器官对氮素吸收分配的变化。结果表明:加工番茄耗水强度在不同水肥耦合作用下,均于果实膨大期达到最大值;加工番茄氮素累积整体先增加后减少,且叶片氮素累积要大于茎氮素累积,全氮累积量及全氮吸收速率均在果实膨大期达到最大值,此阶段应保障加工番茄的灌溉施肥,灌水量为3 938~4 500 m^(3)/hm^(2)、施氮量在225~300 kg/hm^(2)范围为较优的灌溉施肥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滴灌 加工番茄 肥耦合 强度 氮素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疆棉花膜下滴灌耗水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31
4
作者 郭金强 危常州 +2 位作者 侯振安 李俊华 王娟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5年第4期205-209,共5页
在3种灌溉量(2850、3900、4950m3/hm2)下研究了棉花膜下滴灌各生育期的耗水量与耗水强度。结果表明棉花的耗水量随着灌量的增加而增大,在北疆滴灌棉花适宜的灌溉量为3900m3/hm2,棉花最大蒸散量出现在花铃期,其中开花-吐絮期,耗水量240.9... 在3种灌溉量(2850、3900、4950m3/hm2)下研究了棉花膜下滴灌各生育期的耗水量与耗水强度。结果表明棉花的耗水量随着灌量的增加而增大,在北疆滴灌棉花适宜的灌溉量为3900m3/hm2,棉花最大蒸散量出现在花铃期,其中开花-吐絮期,耗水量240.96mm,最大耗水时段为现蕾-吐絮,日均耗水量3.29-4.15mm。棉花根系主要吸水层在0-60cm土壤深度,高灌溉量棉花的吸水强度在0-40cm大于低灌溉量,而在40-60cm恰恰相反。高灌溉量下棉花蕾期以前的土壤蒸发强度增大,干物质生产能力并没有相应增加,适当调节蕾期以前的灌溉量可以提高水分的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下滴灌 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下滴灌棉花植株耗水率与土壤水分的关系 被引量:36
5
作者 刘建军 陈燕华 李明思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00-203,共4页
膜下滴灌技术不仅可减少地面水分蒸发 ,还可以避免深层渗漏。为了合理地确定膜下滴灌技术体系 ,以水量平衡原理为基础 ,对轻壤土、中壤土和重壤土进行不同土壤含水率处理 ,试验得出了棉花生育期植株耗水规律 ,以及棉花成铃数与生育期耗... 膜下滴灌技术不仅可减少地面水分蒸发 ,还可以避免深层渗漏。为了合理地确定膜下滴灌技术体系 ,以水量平衡原理为基础 ,对轻壤土、中壤土和重壤土进行不同土壤含水率处理 ,试验得出了棉花生育期植株耗水规律 ,以及棉花成铃数与生育期耗水量的对应关系。在不产生深层渗漏的条件下 ,土壤含水率越高 ,棉株耗水越大 ,但成铃数的增加有限。另外 ,观察到膜下滴灌棉花的根系主要吸水层在 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滴灌 棉花 植株 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下滴灌棉花耗水规律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岳晶晶 孙景生 +2 位作者 徐建新 申孝军 徐庆超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3-75,共3页
为了探讨新疆地区膜下滴灌棉花耗水规律,通过大田控水试验研究了不同水分处理对棉田土壤水分、作物耗水和棉花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棉花整个生育期,棉田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的总趋势为中间大两头小,各处理之间随着亏水时间和亏水程度的... 为了探讨新疆地区膜下滴灌棉花耗水规律,通过大田控水试验研究了不同水分处理对棉田土壤水分、作物耗水和棉花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棉花整个生育期,棉田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的总趋势为中间大两头小,各处理之间随着亏水时间和亏水程度的加剧土壤水分变化呈减小趋势,且全生育期充分供水总耗水量是连续重度亏水处理的1.3倍;棉花总耗水量与产量呈二次抛物线关系;棉花在各生育期的水分敏感指数,苗期为0.1693、蕾期为0.2745、花铃前期为0.6540、花铃后期为0.3010、吐絮期为0.10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滴灌 棉花 土壤 棉花产量 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根交替膜下滴灌条件下南疆棉花耗水特性与生长特征 被引量:11
7
作者 苏里坦 虎胆.吐马尔白 张展羽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0-25,共6页
该文以棉花为供试材料,研究了2种不同膜下滴灌(分根交替膜下滴灌和全根区均匀膜下滴灌)在3种不同灌水量(3750、4500、5250m3/hm2)条件下南疆膜下滴灌棉花的耗水特性、生长状况(株高、根长等)以及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分根交替膜下滴... 该文以棉花为供试材料,研究了2种不同膜下滴灌(分根交替膜下滴灌和全根区均匀膜下滴灌)在3种不同灌水量(3750、4500、5250m3/hm2)条件下南疆膜下滴灌棉花的耗水特性、生长状况(株高、根长等)以及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分根交替膜下滴灌在中等灌水量(4500m3/hm2)下干旱区棉田土壤水分的垂向最大湿润深度达50cm多,土壤水分水平最大湿润半径为40cm左右,其中覆膜中间点土壤含水率最大,其次是覆膜边缘,而在棵间裸地中间点土壤含水率最小。土壤平均含水率在棉花全生育期内有着上升的趋势,在2种滴灌模式下,棉花株高和根长随灌水量的增加而增高。当灌水量一定时,不同灌水模式对株高和根长的影响不明显,棉花株高和根长在分根交替膜下滴灌模式下其生长量受灌水量的影响要大于全根均匀膜下滴灌模式。相比全根均匀膜下滴灌,分根交替膜下滴灌抑制了棉花蒸腾速率,即分根交替膜下滴灌通过减少棵间蒸发和作物蒸腾耗水来提高了棉花的水分利用效率,这对实现干旱区滴灌棉田节水高产高效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根交替下滴灌 棉花 生长 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咸水膜下滴灌条件下棉花耗水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杨从会 王立洪 胡顺军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71-72,共2页
在相同灌溉水量条件下,以不同比例混合塔里木盆地干旱区地下咸水(3.56 g/L)和地表淡水(0.4 g/L),采用膜下滴灌技术充分灌溉,探求棉花在微咸水膜下滴灌条件下的耗水规律。经研究表明以处理3的矿化度为分界线,表现出棉花耗水规律受水盐协... 在相同灌溉水量条件下,以不同比例混合塔里木盆地干旱区地下咸水(3.56 g/L)和地表淡水(0.4 g/L),采用膜下滴灌技术充分灌溉,探求棉花在微咸水膜下滴灌条件下的耗水规律。经研究表明以处理3的矿化度为分界线,表现出棉花耗水规律受水盐协迫不同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咸 下滴灌 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作物耗水特性的夹砂地膜下滴灌模式优选 被引量:2
9
作者 周立峰 吴淑芳 +1 位作者 齐智娟 张体彬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83-190,共8页
在2个灌水水平下(I1:高水,I2:低水)以不同滴灌带间距(A1:1 m,A2:0.5 m)与覆膜方式(M1:全膜覆盖,M2:半膜覆盖)进行2 a田间试验,结合作物产量、作物水分利用效率(WUE)以及产投比筛选适宜的膜下滴灌模式,并利用产量水分敏感系数(ky)确定最... 在2个灌水水平下(I1:高水,I2:低水)以不同滴灌带间距(A1:1 m,A2:0.5 m)与覆膜方式(M1:全膜覆盖,M2:半膜覆盖)进行2 a田间试验,结合作物产量、作物水分利用效率(WUE)以及产投比筛选适宜的膜下滴灌模式,并利用产量水分敏感系数(ky)确定最优的膜下滴灌模式。结果表明:在低频灌溉模式下,部分覆膜处理的蒸腾(ET)高于全覆膜处理,而产量和WUE低于全覆膜处理。尽管滴灌带间距对ET的影响不明显,然而在高水处理下,"一管单行"作物的产量与WUE高于"一管双行"。高频灌溉模式下,作物产量及WUE对灌溉量、覆膜方式、滴灌带间距的响应呈现耦合性。低频灌溉条件下,ky对灌溉量及滴灌带间距的响应均不显著,而部分覆盖处理WUE低,ky高,对水分胁迫的响应敏感。高频灌溉条件下,覆膜方式、灌溉量以及滴灌带间距均对ky产生影响。高频灌溉条件下,ky能对经WUE筛选出的膜下滴灌处理进行进一步的优选。基于ky的结果,结合产量、水分利用效率与产投比,建议在高频灌溉条件下采取"全膜低水+一管双行"模式或"半膜高水+一管单行"模式,在低频灌溉条件下采取全膜高水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频率 滴灌带间距 分利用效率 作物分生产函数 下滴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勒河流域辣椒膜下滴灌耗水规律及节水型灌溉制度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吴婕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6-50,56,共6页
通过在疏勒河流域玉门市进行色素辣椒田间试验,分析不同灌水量对辣椒全生育期生长指标、品质、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研究全生育期耗水特性,综合考虑产量、水分利用效率等各项指标,提出疏勒河流域最适宜灌溉制度。结果表明:坐果期株高是开... 通过在疏勒河流域玉门市进行色素辣椒田间试验,分析不同灌水量对辣椒全生育期生长指标、品质、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研究全生育期耗水特性,综合考虑产量、水分利用效率等各项指标,提出疏勒河流域最适宜灌溉制度。结果表明:坐果期株高是开花期的3.2倍,坐果期叶面积系数是开花期的5.6倍,开花期至坐果期是辣椒株高、叶面积增速最大期;从坐果期到膨大期,辣椒器官存储的营养成分逐渐向果实移动,果实干重与整株干重的比值逐渐增大,干物质平均增加了22.88g,占整个生育期干物质总量的50%以上;不同灌水量对辣椒营养品质影响差异显著,其中DG2相比其他处理显著提高辣椒品质,较对照CK分别显著提高3.61%、3.90%、13.88%、29.76%;全生育期耗水量呈现由低到高再降低的变化趋势,开花期耗水模数最大,坐果期耗水强度最大,开花期、坐果期和膨大期3个生育期的耗水量占全生育期耗水量比例达60%以上,此时是辣椒对水分最敏感的时期,应保证辣椒正常生长所需的水分和养分要求;综合辣椒产量和水分生产效率考虑,提出全生育期灌水9次、灌溉定额3540m^3/hm^2为疏勒河流域辣椒膜下滴灌的最适宜灌溉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勒河流域 辣椒下滴灌 辣椒规律 型灌溉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西部玉米膜下滴灌耗水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司昌亮 王旭立 +2 位作者 尚学灵 毕新 李登龙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7-20,共4页
利用2014年吉林省通榆县玉米膜下滴灌灌溉定额对比试验资料,计算了玉米各生育期耗水量,研究了玉米全生育期耗水规律,分析了不同灌溉定额对膜下滴灌玉米灌溉水生产率及产量的影响,从而确定了不同种植模式下膜下滴灌玉米最佳灌溉定额。结... 利用2014年吉林省通榆县玉米膜下滴灌灌溉定额对比试验资料,计算了玉米各生育期耗水量,研究了玉米全生育期耗水规律,分析了不同灌溉定额对膜下滴灌玉米灌溉水生产率及产量的影响,从而确定了不同种植模式下膜下滴灌玉米最佳灌溉定额。结果表明:不同灌溉定额下膜下滴灌玉米耗水规律基本相同,灌浆期耗水量最高,成熟期最低;从产量角度看,轮茬倒作种植模式下膜下滴灌玉米最佳灌溉定额为1 031.86m3/hm2,全覆盖种植模式下膜下滴灌玉米最佳灌溉定额为1 394.46m3/hm2;从灌溉水生产率角度,轮茬倒作种植模式下膜下滴灌玉米最佳灌溉定额为990.32m3/hm2,全覆盖种植模式下膜下滴灌玉米最佳灌溉定额为1 347.07m3/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滴灌 灌溉定额 规律 灌溉生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灌水量对河西绿洲灌区膜下滴灌水稻产量、耗水特征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唐文雪 马忠明 +1 位作者 连彩云 罗双龙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23年第6期1-7,共7页
在河西绿洲灌区张掖节水农业试验站设置田间试验,研究不同灌水量(525、750、975、1200 mm)对膜下滴灌水稻生长发育、产量、耗水特征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提出适宜灌水方案,为膜下滴灌水稻水分的高效利用提供技术依据。结果表明,灌水量... 在河西绿洲灌区张掖节水农业试验站设置田间试验,研究不同灌水量(525、750、975、1200 mm)对膜下滴灌水稻生长发育、产量、耗水特征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提出适宜灌水方案,为膜下滴灌水稻水分的高效利用提供技术依据。结果表明,灌水量对水稻生长发育、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均有显著影响。在灌水量为975 mm时,水稻产量为5521.6 kg/hm^(2),仅比最高产量(1200 mm灌水量处理)降低2.23%,但比525、750 mm灌水量处理分别显著提高198.37%、42.98%;该灌水量下,水分利用效率最高,达5.28 kg/(hm^(2)·mm),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根据耗水强度、水分敏感指数确定水稻拔节孕穗期、抽穗扬花期是需水关键时期。综合分析提出,水稻全生育期适宜灌水量为975 mm,在苗期、分蘖期、拔节期、抽穗扬花期、灌浆期、成熟期各生育阶段灌水量分别为193、219、236、96、154、77 mm,是河西绿洲灌区既保证水稻高产,又保证水分高效利用的适宜灌水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滴灌 特征 产量 分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北疆膜下滴灌水稻耗水规律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候建伟 张新疆 +3 位作者 张君 孟超然 张皓禹 危常州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19-229,共11页
【目的】膜下滴灌栽培水稻技术具有显著节水稳产效果,研究膜下滴灌水稻耗水规律。在中国北方灌溉水资源短缺的地区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在田间设置土壤含水量下限为田间持水量90%、80%、70%三种灌溉下限小区试验,通过连续监测水稻全... 【目的】膜下滴灌栽培水稻技术具有显著节水稳产效果,研究膜下滴灌水稻耗水规律。在中国北方灌溉水资源短缺的地区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在田间设置土壤含水量下限为田间持水量90%、80%、70%三种灌溉下限小区试验,通过连续监测水稻全生育期水分蒸发量、蒸腾量和渗漏量,分析膜下滴灌水稻各生育期的耗水规律,总结适合膜下滴灌水稻全生育期的最佳灌水制度。【结果】(1)三种灌溉下限的灌溉量分别为1 303.5、853.1和659.0 mm。滴灌水稻耗水量最大的时期在拔节孕穗期,日均耗水量和耗水模比系数最大的时期也在拔节孕穗期;(2)高灌溉量下水稻产量较高,但90%田持灌溉下限和80%灌溉下限处理间没有显著性差异,水分利用效率为处理80%>90%>70%。【结论】新疆膜下滴灌水稻各时期最佳灌溉量为:苗期82.7mm,分蘖期198.5 mm,拔节期213.3 mm,抽穗杨花期155.6 mm,灌浆期265.2 mm和成熟期111.1 mm,全生育期中灌水量为1 026.4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滴灌 规律 产量 分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下滴灌制种玉米需水量与需水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郑利均 贾彪 +3 位作者 何海兵 林凤 蒋桂英 马富裕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000-2005,共6页
【目的】定位监测高产膜下滴灌制种玉米田间土壤水分动态变化,为膜下滴灌制种玉米拔节后水分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时域反射仪(TDR)对膜下滴灌制种玉米田间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连续监测并分析干物质的积累情况,运用水分平衡... 【目的】定位监测高产膜下滴灌制种玉米田间土壤水分动态变化,为膜下滴灌制种玉米拔节后水分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时域反射仪(TDR)对膜下滴灌制种玉米田间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连续监测并分析干物质的积累情况,运用水分平衡法计算膜下滴灌制种玉米各生育时期耗水量和水分生产率。【结果】拔节期至灌浆期45d左右是玉米耗水高峰期,日平均耗水强度为6.4mm;灌浆期13耗水强度为3.2mm。【结论】制种玉米拔节后根区的土壤体积含水量总是维持在23.5%-31.4%(田间持水量的60%-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下滴灌动态变化耗水强度 分生产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量平衡玉米膜下滴灌耗水规律研究
15
作者 张审问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5年第6期56-58,61,共4页
大田试验设置了九个不同灌水定额的处理,跟踪检测了土壤水分变化趋势等相关指标,并结合试验区气象资料,作者分析了玉米灌水定额、玉米耗水量、耗水强度之间的关系,采用水量平衡法研究了不同水分梯度不同土层、不同生育期内的耗水规律。... 大田试验设置了九个不同灌水定额的处理,跟踪检测了土壤水分变化趋势等相关指标,并结合试验区气象资料,作者分析了玉米灌水定额、玉米耗水量、耗水强度之间的关系,采用水量平衡法研究了不同水分梯度不同土层、不同生育期内的耗水规律。结果表明,拔节期玉米耗水量最大,玉米耗水量与耗水强度、灌水定额呈现正相关关系(r2=0.98)。试验结论为进一步完善覆膜玉米的灌溉制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平衡 下滴灌 玉米 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灌溉定额对膜下滴灌水稻耗水特征及水分生产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11
16
作者 丁峰 蒲胜海 +3 位作者 吕玉平 马晓鹏 沈晓明 莫彦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577-1584,共8页
【目的】研究膜下滴灌水稻不同水分处理对耗水特征和水分生产效率的影响。【方法】2017年设置5个灌溉定额,对比分析不同水分处理下水稻产量、各生育期耗水量。【结果】W5处理(灌溉定额910.00 mm)的水稻产量比其他处理分别增加21.95%~458... 【目的】研究膜下滴灌水稻不同水分处理对耗水特征和水分生产效率的影响。【方法】2017年设置5个灌溉定额,对比分析不同水分处理下水稻产量、各生育期耗水量。【结果】W5处理(灌溉定额910.00 mm)的水稻产量比其他处理分别增加21.95%~458.43%。膜下滴灌水稻全生育期5个水分处理的耗水强度分别为3.75~7.14 mm/d。随着灌水量减少叶面积衰减指数逐渐增大,叶片表现出早衰特征,株高受到灌水量抑制。W5处理与其他处理水分生产率相比分别提高7.61%~193.06%。生育阶段耗水强度变化规律为拔节孕穗期>抽穗扬花期>灌浆期>分蘖期>成熟期>苗期。【结论】水稻全生育期适宜灌溉定额910.00 mm,在拔节孕穗期、分蘖期2个关键需水期,满足水稻水分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滴灌 灌溉定额 产量 特征 分生产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西绿洲灌区覆土浅埋滴灌对春小麦耗水特性的影响
17
作者 何丽 李娜 +3 位作者 邓浩亮 杨平峰 翟凯昌 刘雁齐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21期26-28,34,共4页
为探索河西绿洲灌区覆土浅埋滴灌条件下春小麦耗水特性,于2023年在张掖市甘州区上秦镇开展了覆土浅埋滴灌试验,以地面滴灌(灌溉定额480 mm)为对照,设置覆土浅埋滴灌3个灌溉定额(480 mm、384 mm和288 mm)处理,分析春小麦各生育期耗水量... 为探索河西绿洲灌区覆土浅埋滴灌条件下春小麦耗水特性,于2023年在张掖市甘州区上秦镇开展了覆土浅埋滴灌试验,以地面滴灌(灌溉定额480 mm)为对照,设置覆土浅埋滴灌3个灌溉定额(480 mm、384 mm和288 mm)处理,分析春小麦各生育期耗水量和日耗水强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春小麦生育期推进,各生育阶段耗水量呈现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趋势,抽穗期各处理耗水量最高,为139.79~162.43 mm,对照地面滴灌480 mm处理各生育阶段耗水量均高于覆土浅埋滴灌处理;在覆土浅埋滴灌条件下,春小麦各生育阶段耗水量随灌溉定额降低呈降低趋势,各处理全生育期耗水量表现为地面滴灌480 mm>覆土浅埋滴灌480 mm>覆土浅埋滴灌384 mm>覆土浅埋滴灌288 mm。春小麦日耗水强度随生育期推进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拔节期达到最大,为5.78~8.12 mm/d,且各生育阶段对照地面滴灌480 mm处理日耗水强度高于覆土浅埋滴灌3个灌溉定额处理,各处理全生育期日耗水强度表现为地面滴灌480 mm>覆土浅埋滴灌480 mm>覆土浅埋滴灌384 mm>覆土浅埋滴灌288 mm。可见,在河西绿洲灌区应用覆土浅埋滴灌方式灌溉可降低春小麦耗水强度。本研究结果可为河西绿洲灌区春小麦节水灌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小麦 覆土浅埋滴灌 特性 强度 河西绿洲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景电灌区玉米膜下滴灌耗水规律及产量效应 被引量:8
18
作者 李葆权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4-106,共3页
通过微型蒸渗器和土壤烘干称重法测定了不同滴灌定额条件下玉米耗水规律、农田灌溉水消耗、水分利用效率及经济效益,并结合气象数据分析滴灌技术较常规灌溉的优越性,分析了滴灌玉米耗水规律、棵间蒸发规律、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以及膜... 通过微型蒸渗器和土壤烘干称重法测定了不同滴灌定额条件下玉米耗水规律、农田灌溉水消耗、水分利用效率及经济效益,并结合气象数据分析滴灌技术较常规灌溉的优越性,分析了滴灌玉米耗水规律、棵间蒸发规律、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以及膜下滴灌对玉米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景电高扬程提水灌区,玉米采用膜下滴灌技术能有效减少作物生育期耗水量及棵间土壤蒸发量,提高农田水分利用效率,适宜的滴灌定额可减少玉米耗水量150 mm,水分利用效率提高34%,经济效益提高10.4%。在实际生产中可根据水源、基础设施条件适度开展膜下滴灌技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下滴灌 规律 产量效应 景电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物设计耗水强度对滴灌系统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悦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0-92,共3页
在新疆,滴灌技术已经被广泛推广应用,滴灌系统设计也日趋成熟完善。作物设计耗水强度在滴灌系统设计中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技术参数。探讨了设计耗水强度的确定方法,分析了它对滴灌系统工程造价、后期运行管理、经济效益发挥和生态环境可... 在新疆,滴灌技术已经被广泛推广应用,滴灌系统设计也日趋成熟完善。作物设计耗水强度在滴灌系统设计中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技术参数。探讨了设计耗水强度的确定方法,分析了它对滴灌系统工程造价、后期运行管理、经济效益发挥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深远影响。提出了应加强滴灌系统运行管理期对作物设计耗水强度的实时观测和分析研究,进一步开展对不同地区、不同作物、不同生育期作物耗水强度变化规律、影响因素及其敏感性等方面的科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 设计强度 滴灌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疆膜下滴灌棉花耗水规律的研究
20
作者 杨明超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7-17,共1页
关键词 规律 下滴灌棉花 南疆 新疆北疆 单位面积 土壤类型 施肥体系 资源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