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花9号”春花生膜上覆土高产种植技术
1
作者 霍珊珊 《农村新技术》 2025年第2期10-12,共3页
“山花9号”是由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通过辐射育种技术培育出的常规大花生品种,审定编号为鲁农审2009035号。“山花9号”春播生育期为127天,主茎高32.9厘米,侧枝长36.9厘米,总分枝8条,单株结果12个,单株生产力为21克。荚果普通型,网纹清... “山花9号”是由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通过辐射育种技术培育出的常规大花生品种,审定编号为鲁农审2009035号。“山花9号”春播生育期为127天,主茎高32.9厘米,侧枝长36.9厘米,总分枝8条,单株结果12个,单株生产力为21克。荚果普通型,网纹清晰,果腰较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株生产力 单株结果 花生品种 春花生 辐射育种 高产种植技术 膜上覆土 山东农业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马铃薯膜上覆土技术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陈强 韩文贺 +1 位作者 王国红 刘世琦 《农学学报》 2015年第1期1-4,共4页
春马铃薯栽培过程中需要人工抠破地膜放苗。采用地膜覆盖露地栽培、一垄双行栽培模式,通过膜上覆土技术代替人工破膜,考查膜上覆土的时间和厚度对出苗率、生育期、商品薯率的影响,探索适合当地马铃薯的栽培方式。研究表明,处理7、8... 春马铃薯栽培过程中需要人工抠破地膜放苗。采用地膜覆盖露地栽培、一垄双行栽培模式,通过膜上覆土技术代替人工破膜,考查膜上覆土的时间和厚度对出苗率、生育期、商品薯率的影响,探索适合当地马铃薯的栽培方式。研究表明,处理7、8和9顶芽距地表2 cm时覆土,覆土厚度相同,出苗率最高、出苗时间较早,出苗率分别为89.24%、94.97%、95.33%;处理7和8平均生育期与对照一致,均为86天;商品薯率与商品薯产量、生育期、出苗率显著正相关,处理8和9的商品薯率比对照显著增加约5%,其他各处理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减产,减产范围为6%~65%;处理8生育期为86天,商品薯率为96.40%,高于处理9,与对照相近,为最佳处理。结果表明,马铃薯顶芽距离地表2 cm时,覆土2~3 cm的处理最优。实施膜上覆土解决了人工破膜的弊端,对马铃薯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马铃薯 膜上覆土 人工破 滕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上覆土栽培对云南春作马铃薯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周进华 唐文军 +1 位作者 杨子芬 郭华春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99-1005,共7页
【目的】为探寻膜上覆土栽培对云南春作马铃薯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筛选出适合云南春作马铃薯的栽培方式。【方法】以云南主栽品种青薯9号为试验材料,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设计不同厚度地膜和膜上覆不同厚度泥土处理,以常规不覆膜... 【目的】为探寻膜上覆土栽培对云南春作马铃薯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筛选出适合云南春作马铃薯的栽培方式。【方法】以云南主栽品种青薯9号为试验材料,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设计不同厚度地膜和膜上覆不同厚度泥土处理,以常规不覆膜不覆土为对照,对土壤温湿度、马铃薯出苗情况、植株生长情况、产量和营养品质进行测定。【结果】膜上覆土栽培能够达到抗旱、保湿,均衡土壤水分的效果,同时还可适当抑制覆膜带来的增温,因此,膜上不覆土的处理均未出苗,其余处理的出苗率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有效促进出苗,提高出苗速度,0.008 mm透明膜膜上覆土4 cm处理的出苗率和出苗速度最高;膜上覆土栽培增高了株高、增粗茎粗和增多分枝数,延长生育期,最长延长了14 d;提高块茎单株产量,0.008 mm透明膜膜上覆土6 cm处理单株产量最高;膜上覆土栽培提高了干物质含量、总淀粉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另外,膜上覆土栽培可以减少出苗破膜需要的用工,便于收获。【结论】膜上覆土是一种高效增产的栽培模式,其中以覆0.008 mm透明膜并在膜上覆4~6 cm土的处理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作 马铃薯 膜上覆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上覆土对旱作覆膜马铃薯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6
4
作者 陈建保 张祚恬 +2 位作者 郝伯为 刘海英 段伟伟 《农业科技通讯》 2013年第4期55-58,共4页
旱作覆膜种植马铃薯是干旱半干旱地区马铃薯生产的主要途径,但生产中也出现了早衰、品质下降等问题。本试验通过在膜上覆土测试了机械化栽培旱作马铃薯的生长因子,结果表明,膜上覆土有利于马铃薯出苗,减少了成本,提高了马铃薯品质,减少... 旱作覆膜种植马铃薯是干旱半干旱地区马铃薯生产的主要途径,但生产中也出现了早衰、品质下降等问题。本试验通过在膜上覆土测试了机械化栽培旱作马铃薯的生长因子,结果表明,膜上覆土有利于马铃薯出苗,减少了成本,提高了马铃薯品质,减少了绿薯率,有效地制约了影响马铃薯生长的早衰现象,提高了马铃薯产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上覆土 旱作 马铃薯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西山区不同膜上覆土模式对春种马铃薯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川 梁金平 +3 位作者 黄萍萍 张志勇 周美玲 曾军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第12期63-65,共3页
采用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分析不同膜上覆土厚度、密度、品种和膜内包芯方式对闽西山区春种马铃薯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品种对产量起主要作用,其次是膜上覆土厚度和密度,膜内包芯方式对产量的影响最小。试验最优的组合为膜上... 采用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分析不同膜上覆土厚度、密度、品种和膜内包芯方式对闽西山区春种马铃薯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品种对产量起主要作用,其次是膜上覆土厚度和密度,膜内包芯方式对产量的影响最小。试验最优的组合为膜上覆土厚度1~2 cm、密度为60 000株/hm^2、品种为中薯5号、膜内包芯方式为稻草+覆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膜上覆土厚度 密度 品种 内包芯方式 产量 经济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承德地区早春错期地膜马铃薯膜上覆土次数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尚文艳 刘海顺 +5 位作者 崔海明 许志兴 张新艳 计博学 姜淑侠 周伟健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2期55-56,共2页
为避免烧苗,提高产量,增加经济效益,于2017年进行错期地膜马铃薯膜上不同覆土次数研究。结果表明,马铃薯在幼芽顶端距膜面2 cm时膜上覆土厚3~4 cm,待幼苗高3~4 cm时,再次覆土厚3~4 cm的处理结薯层数、结薯个数、鲜薯产量、商品薯产量及... 为避免烧苗,提高产量,增加经济效益,于2017年进行错期地膜马铃薯膜上不同覆土次数研究。结果表明,马铃薯在幼芽顶端距膜面2 cm时膜上覆土厚3~4 cm,待幼苗高3~4 cm时,再次覆土厚3~4 cm的处理结薯层数、结薯个数、鲜薯产量、商品薯产量及经济效益均最高,纯收入高达50 365.1元/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膜上覆土 产量 河北承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上覆土栽培对春马铃薯生长环境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韩文贺 孔倩倩 +2 位作者 刘子语 侯霞 刘世琦 《农业科技通讯》 2016年第4期43-46,共4页
通过对膜上覆土后地温、土壤相对含水量、田间杂草和病虫害的研究,发现膜上覆土显著改善了马铃薯生长环境。该措施可以避免土壤温度、含水量的剧烈变化,同时,可有效减少杂草生长和病虫危害,对保证马铃薯产量具有积极作用。这也为马铃薯... 通过对膜上覆土后地温、土壤相对含水量、田间杂草和病虫害的研究,发现膜上覆土显著改善了马铃薯生长环境。该措施可以避免土壤温度、含水量的剧烈变化,同时,可有效减少杂草生长和病虫危害,对保证马铃薯产量具有积极作用。这也为马铃薯地膜栽培技术的改良提供了依据,对马铃薯种植技术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膜上覆土 生长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地区马铃薯膜上覆土最佳土层厚度试验 被引量:10
8
作者 杨来胜 王程 +1 位作者 何培洪 安永学 《农学学报》 2016年第7期60-63,共4页
马铃薯高垄膜上覆土自然顶膜出苗栽培技术为近年来推广的一项马铃薯栽培新技术,具有自然出苗率高、产量高、杂草少等优点,其中膜上覆土厚度是影响马铃薯自然顶膜出苗的关键因素之一。为了确定马铃薯最佳覆土厚度,试验设0、1、3、5、7 c... 马铃薯高垄膜上覆土自然顶膜出苗栽培技术为近年来推广的一项马铃薯栽培新技术,具有自然出苗率高、产量高、杂草少等优点,其中膜上覆土厚度是影响马铃薯自然顶膜出苗的关键因素之一。为了确定马铃薯最佳覆土厚度,试验设0、1、3、5、7 cm 5个覆土厚度处理,结果表明:3、5 cm 2个处理为最佳覆土厚度,更有利于顶膜出苗,自然顶膜出苗率分别达到95.2%、98%,出苗整齐度分别为91.7%、91.4%,较对照产量分别增加了28.83%、27.72%,商品率分别提高了47.77%、49.64%,膜下杂草分别减少了44.74%、84.21%。同时,地膜回收也更为彻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栽培 膜上覆土 最佳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越式膜上覆土装置的参数仿真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2
9
作者 李迪 孙伟 +3 位作者 石林榕 张华 刘小龙 吴建民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81-287,共7页
针对全膜种植模式中覆土装置覆土质量差引起的易受风力破坏、烧苗、出苗受阻等问题,设计了一种适用于全膜覆土机具的跨越式刮板升运链膜上覆土装置。为提高覆土机构的工作性能,构建了覆土装置的实体模型,运用离散单元法模拟仿真试验,结... 针对全膜种植模式中覆土装置覆土质量差引起的易受风力破坏、烧苗、出苗受阻等问题,设计了一种适用于全膜覆土机具的跨越式刮板升运链膜上覆土装置。为提高覆土机构的工作性能,构建了覆土装置的实体模型,运用离散单元法模拟仿真试验,结合Box-Behnken试验设计原理,采用三因素三水平响应曲面法,借助DesignExpert软件处理试验结果,建立了覆土宽度和覆土厚度合格率的二次回归模型,分析各因素交互作用对试验指标的影响,优化得到最佳参数组合,即链速与机组前进速度比为1.38、排土口高度为200 mm、排土口宽度为120 mm,并依此进行田间验证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用离散单元法模拟出的覆土宽度值和覆土厚度合格率接近田间重复试验均值,且满足农艺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上覆土装置 刮板升运链 离散单元法 响应曲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高垄膜上覆土技术机械作业规程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来胜 王程 +4 位作者 刘世海 杨磊 张竞文 郑有才 吴洪珠 《农业科技通讯》 2021年第8期273-275,共3页
马铃薯高垄膜上覆土新技术现已成为马铃薯生产栽培的常规种植技术和操作工艺,为配合新技术机械化生产,本规程从机械准备、机具保养、播前准备和田间操作4个方面,重点对田间机械操作的旋耕、播种、覆土、中耕、打秧、采收、残膜回收、整... 马铃薯高垄膜上覆土新技术现已成为马铃薯生产栽培的常规种植技术和操作工艺,为配合新技术机械化生产,本规程从机械准备、机具保养、播前准备和田间操作4个方面,重点对田间机械操作的旋耕、播种、覆土、中耕、打秧、采收、残膜回收、整理等9个方面介绍了操作要领、各环节需要配备的人员和岗位职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高垄栽培 膜上覆土 机械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西洋马铃薯高垄膜上覆土栽培播深试验初报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程 杨来胜 +3 位作者 李世煜 把余忠 杨磊 李掌 《甘肃农业科技》 2018年第5期54-56,共3页
为确定薯片专用型马铃薯品种大西洋在高垄膜上覆土栽培条件下的最佳播种深度,设10、15、20、25 cm 4个播种深度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高垄膜上覆土栽培条件下,马铃薯品种大西洋适宜播种深度为10~20 cm,以15 cm最佳,播种深度不宜大... 为确定薯片专用型马铃薯品种大西洋在高垄膜上覆土栽培条件下的最佳播种深度,设10、15、20、25 cm 4个播种深度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高垄膜上覆土栽培条件下,马铃薯品种大西洋适宜播种深度为10~20 cm,以15 cm最佳,播种深度不宜大于25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大西洋 高垄膜上覆土栽培 播种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乡县马铃薯产业发展优势及高垄膜上覆土自然破膜出苗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2
作者 章文江 章宪霞 祁发菊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7期69-70,共2页
本文分析了东乡县马铃薯产业发展的优势,并针对马铃薯黑膜覆土栽培存在的技术问题提出了马铃薯高垄膜上覆土自然破膜出苗栽培技术,以期为马铃薯高效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 马铃薯 自然破 膜上覆土 浅色 甘肃东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上覆土及分期播种对不同马铃薯品种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13
作者 郭虹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13期56-58,110,共4页
[目的]研究膜上覆土及分期播种对不同马铃薯品种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方法]采用裂区设计,研究在分期播种及膜上覆土条件下不同马铃薯品种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结果]品种、覆膜时期和播种方式均显著影响旱作马铃薯主要经济性... [目的]研究膜上覆土及分期播种对不同马铃薯品种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方法]采用裂区设计,研究在分期播种及膜上覆土条件下不同马铃薯品种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结果]品种、覆膜时期和播种方式均显著影响旱作马铃薯主要经济性状、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采用膜上覆土可缩短马铃薯生育期,降低株高,节本增效。[结论]特色品种陇彩1号结合顶凌覆膜和膜上覆土,可提高种植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膜上覆土 分期播种 品种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吉县马铃薯膜上覆土高产栽培技术
14
作者 马清龙 《现代农业科技》 2021年第6期74-75,共2页
介绍了西吉县马铃薯膜上覆土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选地整地、种薯选择与处理、起垄播种、机械覆土、田间管理、适时收获等方面内容,以期为推动马铃薯提质增效和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马铃薯 膜上覆土 高产 栽培技术 宁夏西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旱地小麦全膜覆土穴播技术的土壤水分效应 被引量:29
15
作者 李福 刘广才 +4 位作者 李诚德 朱永永 周德禄 陈其鲜 单秀章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3-78,98,共7页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旱地小麦全膜覆土穴播技术的土壤水分效应。结果表明,小麦生长前期,不同层次土壤含水量均表现为全膜覆土穴播〉膜侧沟播〉露地条播;拔节~孕穗期0~20cm土壤含水量全膜覆土穴播较露地条播提高4.6—5.2个百...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旱地小麦全膜覆土穴播技术的土壤水分效应。结果表明,小麦生长前期,不同层次土壤含水量均表现为全膜覆土穴播〉膜侧沟播〉露地条播;拔节~孕穗期0~20cm土壤含水量全膜覆土穴播较露地条播提高4.6—5.2个百分点,而膜侧沟播较露地条播提高2.2~2.3个百分点;1m土壤贮水量,全膜覆土穴播较露地条播增加29.0.48.0mm,而膜侧沟播较露地条播增加12.9~20.4mm。全膜覆土穴播技术大幅度提高了小麦农田降水利用率和水分利用效率,使降水利用率最高达到74.1%,平均降水利用率达到71.0%;使小麦水分利用效率最高达到19.58kg·mm-1·hm-2,平均达到18.33kg·mm-1·hm-2,在旱作小麦农田降水高效利用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作农业 膜上覆土 穴播 小麦 水分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魔芋地膜覆盖自然破膜出苗栽培技术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远学 沈艳芬 +4 位作者 高剑华 肖春芳 陈家吉 杨国才 吴艳梅 《现代化农业》 2015年第10期30-33,共4页
现有魔芋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破膜放苗用工多、工序繁琐、开孔大、易烧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研究出了一种魔芋地膜覆盖自然破膜出苗栽培技术,该技术利用细土层的重力作用及魔芋幼苗的向光性,使魔芋苗自然顶破地膜并出土,免除... 现有魔芋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破膜放苗用工多、工序繁琐、开孔大、易烧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研究出了一种魔芋地膜覆盖自然破膜出苗栽培技术,该技术利用细土层的重力作用及魔芋幼苗的向光性,使魔芋苗自然顶破地膜并出土,免除了魔芋地膜覆盖栽培中人工破膜放苗的工序,魔芋出苗及时,不烧苗。介绍了魔芋地膜覆盖自然破膜出苗栽培技术中选地与整地、种芋选择与处理、播种方法、膜上覆土等技术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芋 自然破 膜上覆土 放苗 烧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