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尿动力学判定的逼尿肌过度活动在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中的意义 被引量:2
1
作者 李宁 薛东炜 +1 位作者 刘屹立 王平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34-636,共3页
目的探讨尿动力学判定的逼尿肌过度活动(DO)在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OAB)患者中的意义。方法 91例女性OAB患者,均行膀胱过度活动症评分(OABSS)、自由尿流率检查和压力流率测定(PFS)。以PFS过程中出现DO为标准,将患者分为DO组和单纯OAB组... 目的探讨尿动力学判定的逼尿肌过度活动(DO)在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OAB)患者中的意义。方法 91例女性OAB患者,均行膀胱过度活动症评分(OABSS)、自由尿流率检查和压力流率测定(PFS)。以PFS过程中出现DO为标准,将患者分为DO组和单纯OAB组。比较2组的年龄、OABSS和尿动力学参数。结果 DO组的年龄[(49.7±18.4)岁]与单纯OAB组[(48.5±17.1)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初始尿意容量及膀胱测压容量明显低于单纯OAB组(P<0.01),分别为[(67.4±36.8)vs(91.8±41.2)]mL及[(108.1±45.3)vs(254.2±97.1)]mL,同时OABSS(10.9±4.1)、夜间排尿次数评分(2.1±0.8)、尿急评分(3.9±0.9)及急迫性尿失禁评分(3.5±1.6)明显高于单纯OAB组的8.2±5.3、1.3±0.6、3.1±0.7及2.3±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DO的出现,会导致OAB症状的加重,主要表现为夜尿、急迫性尿失禁的发生率增加,以及尿急症状的加重,但仍需要进一步大样本、多中心研究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逼尿肌过度活动 膀胱过度活动症评分 膀胱过度活动 尿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刺激肌筋膜触发点治疗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0
2
作者 熊超 唐源 +7 位作者 石汝婷 周艳华 孙绍丹 向亚利 刘千瑜 向娟 杨硕 李旭红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55-159,共5页
目的:探讨电针刺激肌筋膜触发点治疗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40例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试验组给予电针刺激肌筋膜触发点联合索利那新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索利那新治疗,评估两... 目的:探讨电针刺激肌筋膜触发点治疗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40例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试验组给予电针刺激肌筋膜触发点联合索利那新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索利那新治疗,评估两组治疗前、治疗后2周及12周的膀胱过度活动症症状评分(overactive bladder symptom score,OABSS)、尿急症状评分和24 h排尿次数。结果:治疗前,试验组及对照组OABSS、尿急症状评分和24 h排尿次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持续治疗2周及12周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OABSS、尿急症状评分和24 h排尿次数均有下降,且治疗后12周临床指标下降程度更明显(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治疗2周及12周临床指标下降程度更加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刺激肌筋膜触发点治疗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可以显著改善患者OABSS,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过度活动 肌筋膜触发点 电针 膀胱过度活动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治疗对老干部膀胱过度活动症的评价和治疗
3
作者 孙杰 蔡勇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A01期111-111,共1页
目的评价老干部膀胱过度活动症药物治疗效果.方法:调查我所50名平均年龄84.5岁男性离退休老干部.通过OABSS问卷调查发现,OAB患者占42%,状况不容乐观.采取药物治疗,训练,心理辅导和宣传教育相结合的方法.结果:经过八周的治疗和训练后,... 目的评价老干部膀胱过度活动症药物治疗效果.方法:调查我所50名平均年龄84.5岁男性离退休老干部.通过OABSS问卷调查发现,OAB患者占42%,状况不容乐观.采取药物治疗,训练,心理辅导和宣传教育相结合的方法.结果:经过八周的治疗和训练后,老干部的OABSS评分显著降低,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结论:通过我所OABSS评价体系的建立,使干休所医师在有效时间内利用有限资源,迅速了解老干部浅在OAB疾病症状,虽然常伴有BPH,但通过有效的跟踪治疗和服务,使老干部晚年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过度活动(OAB) 膀胱过度活动评分表(OABSS) 托特罗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化学合成非吸收补片盆底重建手术患者生活质量调查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马辛欣 孙秀丽 +1 位作者 杨欣 王建六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933-936,共4页
目的:了解应用化学合成非吸收补片盆底重建术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方法: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因重度盆腔器官脱垂(Ⅲ期以上)接受聚丙烯补片(Prolift补片和Avaulta补片)的盆底重建术且具有完整随访资料的患者共... 目的:了解应用化学合成非吸收补片盆底重建术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方法: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因重度盆腔器官脱垂(Ⅲ期以上)接受聚丙烯补片(Prolift补片和Avaulta补片)的盆底重建术且具有完整随访资料的患者共169例,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特征、远期并发症、盆底功能影响问卷(PFIQ-7)、盆底功能障碍问卷短表(PFDI-20)及膀胱过度活动症症状评分表(OABSS)情况。结果:169例患者中,平均随访时间27.1±16.9月(1-62月),盆腔器官脱垂复发10例,复发率5.9%。术后出现疼痛33例(19.5%),发热130例(76.9%),血肿7例(4.1%),新发压力性尿失禁18例(10.7%),网片侵蚀6例(3.6%)。PFIQ-7和PFDI-20评分显示,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各方面均有明显改善(P〈0.05);OABSS提示,术后膀胱过度活动症状均未随时间延长而有所减轻(P〉0.05)。PFDI-20中的肠道功能障碍问卷(CRADI-8)术前总评分0.34±0.35分,术后6个月总评分0.15±0.22分,术后1^+年总评分0.26±0.35分;盆腔器官脱垂症状问卷(POPDI-6)术前总评分1.83±0.53分,术后6个月总评分0.15±0.22分,术后1+年总评分0.20±0.29分;泌尿功能障碍问卷(UDI-6)术前总评分1.56±0.64分,术后6个月总评分0.49±0.43分,术后1^+年总评分0.80±0.57分。PFIQ-7问卷术前总评分123.48±38.40分,术后6个月总评分24.39±28.84分,术后1^+年总评分39.66±37.38分;OABSS术前总评分4.32±2.99分,术后6个月总评分3.20±1.68分,术后1^+年总评分3.84±2.86分。随时间变化,大多数问卷结果均不断改善。各项问卷总评分中术前与术后不同时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化学合成不吸收补片治疗重度盆腔器官脱垂,术后生活质量能明显改善,但会出现侵蚀、疼痛、血肿等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器官脱垂 聚丙烯补片 盆底功能障碍问卷短表 盆底功能影响问卷 膀胱过度活动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