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注儿童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手术并发症及肾损伤问题 被引量:2
1
作者 刘超 张潍平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01-304,共4页
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是儿童常见的泌尿系统畸形。离断式肾盂成形术因其适应证广、易操作、并发症少等特点,目前被认为是手术治疗的金标准。尽管总体手术成功率在90%以上,但如何进一步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避免出现高等级并发症,使患... 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是儿童常见的泌尿系统畸形。离断式肾盂成形术因其适应证广、易操作、并发症少等特点,目前被认为是手术治疗的金标准。尽管总体手术成功率在90%以上,但如何进一步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避免出现高等级并发症,使患儿术后恢复更顺利,获得更好的预后,仍然是小儿泌尿外科医师追求的目标。对于肾功能损伤程度的判定,也是目前临床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就儿童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手术并发症以及肾功能损伤的研究进展进行述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 手术中并发症 手术后并发症 肾损伤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手术并发症的认识与思考
2
作者 刘鑫 杨屹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05-309,共5页
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是儿童最常见的先天性上尿路梗阻,离断式肾盂输尿管成形术是治疗该病的金标准,手术成功率达90%以上。然而如何避免手术并发症(特别是严重并发症)仍然充满了挑战。随着外科技术的不断创新,外科医师应在更精准把握手... 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是儿童最常见的先天性上尿路梗阻,离断式肾盂输尿管成形术是治疗该病的金标准,手术成功率达90%以上。然而如何避免手术并发症(特别是严重并发症)仍然充满了挑战。随着外科技术的不断创新,外科医师应在更精准把握手术指征、全面认识和正确处理手术并发症上提高认识,从而使患儿从手术治疗中最大化获益。本文阐述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患儿肾盂输尿管成形术后并发症的类型、病因、预防和处理,并对相关危险因素提出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 手术中并发症 手术后并发症 诊断 治疗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赋权方案对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患儿主要照顾者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康杰 汤吉萍 +4 位作者 任瑜 胡文琴 万淑 吴竞生 吴文波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60-365,共6页
目的:探讨家庭赋权方案对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UPJO)患儿主要照顾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10月因UPJO首次在我院泌尿外科住院并接受腹腔镜下肾盂输尿管成形术的64名患儿的主要照顾者为研究对象,将2022年1月—5月住院的患儿主要... 目的:探讨家庭赋权方案对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UPJO)患儿主要照顾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10月因UPJO首次在我院泌尿外科住院并接受腹腔镜下肾盂输尿管成形术的64名患儿的主要照顾者为研究对象,将2022年1月—5月住院的患儿主要照顾者32人作为对照组,2022年6月—10月住院的患儿主要照顾者32人作为试验组。对照组接受UPJO围术期常规护理及健康宣教,试验组在围术期常规护理及健康宣教基础上实施基于家庭赋权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主要照顾者照顾能力、照顾负担及两组患儿术后8周总体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过程中,4名主要照顾者因过度焦虑(1名)、工作原因(2名)、自身身体状态不佳(1名)中途更换陪护,最终对照组31名主要照顾者完成研究,试验组29名主要照顾者完成研究。出院当天,试验组主要照顾者的照顾能力得分[(19.79±7.83)分]低于对照组[(37.32±7.2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主要照顾者的照顾负担得分[(31.51±8.66)分]低于对照组[(55.81±8.1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术后8周总体并发症发生率(10.34%)低于对照组(32.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赋权方案可提高UPJO患儿主要照顾者的照顾能力,减轻UPJO患儿主要照顾者的照顾负担,降低UPJO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赋权 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 主要照顾者 照顾能力 照顾负担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及开放手术治疗儿童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性肾积水的并发症对比 被引量:1
4
作者 何雨竹 李佳义 +13 位作者 宋宏程 张潍平 孙宁 田军 李明磊 李宁 屈彦超 韩文文 杨洋 李振武 梁海燕 刘超 林德富 王冠男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15-322,共8页
目的比较腹腔镜及开放离断式肾盂成形术治疗儿童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ureteropelvic junction obstruction,UPJO)性肾积水的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特点,探讨导致两种手术方式并发症差异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8年1... 目的比较腹腔镜及开放离断式肾盂成形术治疗儿童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ureteropelvic junction obstruction,UPJO)性肾积水的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特点,探讨导致两种手术方式并发症差异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8年12月首次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接受腹腔镜或开放离断式肾盂成形术治疗的美国胎儿泌尿外科协会(Society for Fetal Urology,SFU)分级为Ⅳ级的UPJO肾积水患儿临床资料,共560例患儿583例肾。按照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组(355例肾)和开放组(228例肾),对比分析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发生次数以及并发症等级和类型。比较不同引流方式、有无术中并发症以及不同年龄、体重、术前肾盂前后径(anteroposterior pelvic diameter,APD)及术者经验分层因素下的并发症差异。结果开放组患儿年龄16.37(9.73,61.37)个月,体重11.00(9.32,20.00)kg,明显小于腹腔镜组[年龄46.87(19.08,90.49)个月,体重16.50(12.00,25.00)kg]。开放组术前中位肾盂前后径为39.00(27.00,52.00)mm,长于腹腔镜组的28.00(22.00,36.00)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和开放组术中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61%和4.39%)、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7.15%和15.56%)、术后并发症发生次数占总发生次数比例(分别为23.84%和20.88%)以及吻合口再狭窄发生率(分别为2.62%和1.33%)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最常见的术后并发症均为泌尿系感染。存在术中并发症的肾脏术后更易发生高等级并发症(χ^(2)=5.600,P=0.018)及泌尿系感染(χ^(2)=8.891,P=0.003)。腹腔镜组较开放组更易出现高等级(ClavienⅢb)术后并发症(χ^(2)=6.595,P=0.010)和除泌尿系感染以外的其他术后并发症(χ^(2)=10.289,P=0.001)。结论腹腔镜和开放离断式肾盂成形术治疗儿童UPJO性肾积水安全有效,两种手术方式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差异。腹腔镜手术较开放手术应更加注意除泌尿系感染以外的其他术后并发症以及高等级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 腹腔镜检查 泌尿外科手术 肾积水 手术中并发症 手术后并发症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也谈儿童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手术后泌尿系感染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朝晖 赵夭望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10-314,共5页
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ureteropelvic junction obstruction,UPJO)是导致儿童病理性肾积水的最常见原因。目前,腹腔镜下肾盂输尿管成形术(laparoscopic pyeloplasty,LP)已逐渐成为UPJO的首选手术方式。泌尿系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 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ureteropelvic junction obstruction,UPJO)是导致儿童病理性肾积水的最常见原因。目前,腹腔镜下肾盂输尿管成形术(laparoscopic pyeloplasty,LP)已逐渐成为UPJO的首选手术方式。泌尿系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UTI)是肾盂输尿管成形术后常见早期并发症之一。UTI可导致病程延长,严重者甚至可诱发尿源性脓毒血症;也可导致术后吻合口再狭窄,影响手术成功率。本文旨在分析和阐述儿童UPJO手术后UTI的影响因素,以期提高临床对于UPJO手术后UTI的认识,进而采取相应措施预防UTI的发生,缩短UTI病程,提高手术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 泌尿外科手术 手术后并发症 泌尿系感染 影响因素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手术后再梗阻的手术处理及危险因素分析
6
作者 王衍泽 徐宏业 +1 位作者 吴荣德 刘伟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50-756,共7页
目的探讨儿童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ureteropelvic junction obstruction,UPJO)行离断式肾盂成形术后出现再梗阻的原因及手术处理策略,分析导致术后再梗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小儿外科2013年1月至2... 目的探讨儿童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ureteropelvic junction obstruction,UPJO)行离断式肾盂成形术后出现再梗阻的原因及手术处理策略,分析导致术后再梗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小儿外科2013年1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UPJO患儿的临床资料,收集首次手术后再梗阻患儿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方式、术中所见梗阻原因及再手术处理方法。根据首次手术后是否出现再梗阻,将患儿分为再梗阻组和非再梗阻组,比较两组年龄、性别、体重、肾盂前后径、是否术前行肾穿刺造瘘、UPJO病因、手术方式、术后有无泌尿系感染等,采取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术后再梗阻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纳入326例患儿(332侧肾),非再梗阻组315例(321侧肾),再梗阻组11例(11侧肾)(左侧9例、右侧2例),均经超声、CTU及逆行肾盂造影明确诊断为肾盂输尿管连接处再梗阻;再梗阻组11例(11侧肾)中10例行经腹腔镜肾盂成形术,1例行开放肾盂成形术,两次手术间隔时间为(9.68±2.71)个月。11例发生再梗阻的原因:肾盂输尿管连接处局部管腔狭窄4例(36.36%),肾盂输尿管连接处周围粘连压迫5例(45.45%),遗漏前方迷走血管压迫2例(18.18%);患儿再次手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46.90±43.75)个月,肾积水均明显改善。再梗阻组与非再梗阻组术前肾穿刺造瘘以及背部小切口手术人数占比分别为3/11比22/321(χ^(2)=6.368,P=0.042)、5/11比57/321(χ^(2)=5.372,P=0.0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肾穿刺造瘘(OR=7.226,95%CI:1.628~32.082,P=0.009)和经背部小切口入路手术(OR=5.038,95%CI:1.376~18.440,P=0.015)是UPJO术后再梗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肾盂输尿管连接处局部管腔狭窄粘连、压迫、遗漏前方迷走血管压迫是UPJO术后再梗阻的常见原因,再次经腹腔镜行肾盂成形术治疗安全有效。对于UPJO是否行术前肾穿刺造瘘,需要严格掌握指征谨慎选择。行背部小切口入路手术时应注意探查并解决迷走血管压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 治疗结果 手术后并发症 输尿管梗阻 外科手术 危险因素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合并同侧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诊治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王文杰 宋宏程 +3 位作者 谢向辉 韩文文 孙宁 张潍平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10期835-838,共4页
目的探讨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reteropelvic junction obstruction,UPJO)合并同侧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vesicoureteral reflux,VUR)的诊治经验。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17年5月8例9侧(左5、右4)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合并同侧... 目的探讨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reteropelvic junction obstruction,UPJO)合并同侧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vesicoureteral reflux,VUR)的诊治经验。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17年5月8例9侧(左5、右4)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合并同侧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患儿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 结果本研究共8例9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合并同侧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患儿,其中男童7例,女童1例;年龄8个月至7岁。3例无临床症状,5例表现为尿路感染。5例行肾盂成形术,2例先行输尿管膀胱再吻合术后行肾盂成形术,1例先行肾盂成形术后行输尿管膀胱再吻合术。目前随访15~75个月,均无尿路感染,肾积水明显缓解,5例膀胱输尿管反流仍在随诊过程中,1例症状消失,1例症状减轻。 结论UPJO合并同侧原发性VUR在临床上少见,治疗需综合考虑患儿年龄、症状、反流级别、肾积水轻重度等多个因素,给予个体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输尿管反流 输尿管梗阻 吻合术 外科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全3D腹腔镜回肠代双侧输尿管联合膀胱扩大术修复放射治疗后双侧输尿管狭窄并膀胱挛缩
8
作者 黄万伟 沙显燊 +6 位作者 张艺宝 伍国豪 骆峰 陈智慧 叶东明 李学松 赖彩永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89-795,共7页
目的:探讨完全3D腹腔镜回肠代双侧输尿管并膀胱扩大术修复放射治疗后双侧输尿管长段狭窄合并膀胱挛缩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23年10月至2024年6月暨南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收治的2例因放射治疗导致双侧输尿管长段狭窄合并膀胱容量... 目的:探讨完全3D腹腔镜回肠代双侧输尿管并膀胱扩大术修复放射治疗后双侧输尿管长段狭窄合并膀胱挛缩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23年10月至2024年6月暨南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收治的2例因放射治疗导致双侧输尿管长段狭窄合并膀胱容量减少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两例女性患者年龄分别为72、54岁,临床表现均为双侧腰部疼痛、反复畏寒发热,伴随尿频、尿急。术前输尿管狭窄长度分别为左侧10.4 cm、右侧8.7 cm和左侧10.6 cm、右侧11.7 cm;术前经肾造瘘顺行尿路造影评估膀胱容量为90 mL和130 mL。2例患者均采用基于膜解剖的完全3D腹腔镜一期、单一体位的双侧肠代输尿管并膀胱扩大手术,术后定期随访。结果:手术由同一名拥有20年临床经验的泌尿外科医生完成,手术时间分别为420 min、355 min,术中出血均为50 mL,无需术中输血。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分别为第4.5、3天。2例患者围手术期无重大并发症发生。术后2个月拔除输尿管支架,影像结果显示肾积水减轻,输尿管排泄顺畅,膀胱形态对称,膀胱壁光滑。术后2个月造影提示膀胱容量分别为230 mL和250 mL。截至2025年4月,分别随访10、8个月。随访期间,2例患者腰痛及尿频、尿急症状明显缓解,均未出现肠瘘、尿瘘、代谢性酸中毒等并发症。末次随访时,1例患者血清肌酐轻度升高,另1例较术前有所降低,均维持稳定。结论:基于膜解剖的分离技术有助于游离并显露纤维化的输尿管,减少出血和副损伤。完全3D腹腔镜回肠代双侧输尿管并膀胱扩大术有效解除了输尿管长段梗阻,并提高了膀胱容量。手术方法安全、可行,但仍需更多临床数据来进一步验证其疗效与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梗阻 膀胱 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后广泛输尿管狭窄 回肠代输尿管 完全腹腔镜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与传统腹腔镜肾盂成形术治疗小儿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的Meta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杨平 李康明 +2 位作者 邹兵 邓睿 彭秋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5期482-489,共8页
目的运用Meta分析评价传统腹腔镜下肾盂成形术与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盂成形术治疗儿童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database、Web of Science等英文数据库及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中... 目的运用Meta分析评价传统腹腔镜下肾盂成形术与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盂成形术治疗儿童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database、Web of Science等英文数据库及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中文数据库相关文献,文献公开发表时间截至2020年10月。采用RevMan5.3对文献数据进行Meta分析。二分类变量采用OR作为分析统计量;对连续型变量,采用加权均数差(mean difference,MD)作为分析统计量。对于纳入文献较少、数据不够全面的研究指标采取描述性分析。结果最终共纳入12篇文献,有效病例数1531例,均行肾盂成形术。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在以下方面优于传统腹腔镜手术:手术成功率[OR=2.66,95%CI(1.09,6.49)]、手术时间[MD=-6.68,95%CI(-13.10,-0.26)]、术后住院时间[MD=-0.91,95%CI(-1.01,-0.8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OR=0.49,95%CI(0.27,0.80)]、术后随访时间[MD=-3.14,95%CI(-4.37,-1.91)]、再手术率[OR=0.27,95%CI(0.08,0.90)],上述指标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描述性分析中,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后镇痛药的使用率较低,但住院费用较高。结论与传统腹腔镜肾盂成形术相比,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盂成形术治疗小儿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成功率更高,术后并发症及术后镇痛药的使用更少,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较短,患儿术后住院及随访期间因各种原因导致再次手术的发生率更低,但费用较高,在小年龄婴幼儿患者中的应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 机器人手术 腹腔镜检查 治疗结果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的微创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徐涛(综述) 吴洪涛(审校)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2年第6期465-467,共3页
小儿先天性肾积水主要是由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ureteropelvic junction obstrction,UPJO)引起,发病率报道不一,一般为0.13%-0.16%,目前公认最合理的手术方法是离断式肾盂输尿管成形术(Anderson—Hynes术),此术... 小儿先天性肾积水主要是由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ureteropelvic junction obstrction,UPJO)引起,发病率报道不一,一般为0.13%-0.16%,目前公认最合理的手术方法是离断式肾盂输尿管成形术(Anderson—Hynes术),此术式裁剪肾盂,切除了肾盂输尿管狭窄处及肌细胞发育异常的部位,吻合口宽阔、低位、漏斗形,使连接部蠕动能力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 微创治疗 小儿 肾盂输尿管成形术 肾盂输尿管狭窄 先天性肾积水 手术方法 发育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腹腔镜膀胱外输尿管再植术治疗原发性梗阻性巨输尿管 被引量:1
11
作者 董佳祺 陈洁珺 +1 位作者 郭云飞 黄立渠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72-677,共6页
目的探讨改良腹腔镜膀胱外输尿管再植术治疗原发性梗阻性巨输尿管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2023年10月改良腹腔镜膀胱外输尿管再植术(Lich-Gregoir法)治疗原发性梗阻性巨输尿管11例资料。年龄7个月~10岁5个月,(57.6±4... 目的探讨改良腹腔镜膀胱外输尿管再植术治疗原发性梗阻性巨输尿管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2023年10月改良腹腔镜膀胱外输尿管再植术(Lich-Gregoir法)治疗原发性梗阻性巨输尿管11例资料。年龄7个月~10岁5个月,(57.6±41.9)月。术中从膀胱后壁纵向建立隧道,并将新隧道的腹侧端作为输尿管吻合口。结果11例腹腔镜操作均获成功,无术中并发症,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105~145 min,(125.5±13.9)min。11例随访4~25个月,平均16个月。均无排尿困难、尿路感染。术后3~6个月输尿管远端最大径和肾积水均较术前明显减轻[输尿管远端最大径从(23.0±10.0)mm缩小至(5.2±3.4)mm(P=0.000),肾集合系统最大分离值从(35.2±21.1)mm缩小至(11.6±6.9)mm(P=0.001)]。结论改良腹腔镜膀胱外输尿管再植术操作简单,可作为儿童原发性梗阻性巨输尿管治疗方案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梗阻性巨输尿管 改良术式 腹腔镜膀胱输尿管再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与机器人辅助腹腔镜Lich-Gregoir输尿管膀胱再植术的对比研究
12
作者 曹华林 廖松柏 +6 位作者 陈小叶 姜心诚 叶惟靖 易小钰 卓然 李品 周辉霞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19-524,共6页
目的比较腹腔镜Lich-Gregoir输尿管膀胱再植术(laparoscopic ureteral reimplantation, LUR)与机器人辅助腹腔镜Lich-Gregoir输尿管膀胱再植术(robot-assisted laparoscopic ureteral reimplantation, RALUR)治疗儿童原发性梗阻性巨输尿... 目的比较腹腔镜Lich-Gregoir输尿管膀胱再植术(laparoscopic ureteral reimplantation, LUR)与机器人辅助腹腔镜Lich-Gregoir输尿管膀胱再植术(robot-assisted laparoscopic ureteral reimplantation, RALUR)治疗儿童原发性梗阻性巨输尿管(primary obstructive megaureter, POM)和膀胱输尿管反流(vesicoureteral reflux, VUR)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3年12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浦南分院、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儿科医学部应用LUR与RALUR治疗的52例POM和VUR患儿临床资料。按照不同手术方式分为LUR组(21例)和RALUR组(31例)。比较两组患儿基线数据、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术者与助手舒适度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成功率方面的差异。结果 52例均顺利完成手术, 无一例中转开放手术, 术中无一例严重并发症发生。两组患儿年龄(P=0.337)、性别(P=0.971)、患病侧别(P=0.778)和病因诊断(P=0.695)方面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手术时间:RALUR组为(109.5±11.3)min, 较LUR组的(149.5±19.3)min短,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者舒适度评分:RALUR组为(7.3±0.9)分, 较LUR组的(4.5±1.1)分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助手舒适度评分:RALUR组为(7.9±0.7)分, 较LUR组的(3.7±0.6)分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住院总费用:RALUR组为(7.1±0.6)万元, 较LUR组的(3.1±0.4)万元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LUR组与RALUR组在术中出血量[10(10.0, 15.0)mL比10(10.0, 15.0)mL, P=0.532]、引流管留置时间[(4.7±0.7) d比(4.5±0.6)d, P=0.239]、术后住院时间[(6.3±1.6)d比(6.3±1.0) d, P=0.977]、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3.3%比29.0%, P=0.742)和手术成功率(100%比100%, P=1.000)方面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UR与RALUR均是治疗儿童POM和VUR安全、有效的方法;与LUR相比, RALUR具有手术时间更短、术者与助手舒适度更高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梗阻性巨输尿管 原发性膀胱输尿反流 腹腔镜手术 机器人手术 泌尿外科手术 治疗结果 儿童 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Anderson-Hynes肾盂成形术治疗婴儿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 被引量:10
13
作者 成彦遐 何大维 +6 位作者 刘星 华燚 张德迎 刘俊宏 刘丰 林涛 魏光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51-154,共4页
目的评估腹腔镜下Anderson-Hynes肾盂成形术治疗婴儿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ureteropelvic junction obstruction,UPJO)的可行性、安全性、疗效和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至2013年5月我院经腹腔入路腹腔镜下Anderson-Hynes肾盂成... 目的评估腹腔镜下Anderson-Hynes肾盂成形术治疗婴儿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ureteropelvic junction obstruction,UPJO)的可行性、安全性、疗效和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至2013年5月我院经腹腔入路腹腔镜下Anderson-Hynes肾盂成形术治疗UPJO的48例年龄小于12个月婴儿的临床资料,按照简单随机抽样法术中随机采用双J管和支架管两种肾盂尿液引流方式分为内引流组和外引流组,比较2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和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等。术后经连续B超检测AP值变化,评价2组术后积水缓解情况及再次手术发生率。结果 48例中,1例(2.1%)因术中肠道扩张显露术野困难,被动中转开放手术。47例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离断式Anderson-Hynes肾盂输尿管成形术。外引流组和内引流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82.8、86.4 min,无明显差异(P>0.05)。2组术中均无与气腹相关的并发症,无肠道损伤及相关脏器损伤。2组的11例(23.4%)并发症中7例(14.9%)为轻度ClavienⅠ级,其中外引流组3例暂时性吻合口梗阻,1例引流管堵塞经冲洗后通畅;内引流组1例尿外渗持续引流后治愈,1例术后持续24 h肉眼血尿经止血药物治疗后消失,1例大网膜经脐部穿刺孔脱出于皮下,经镇静后回纳入腹腔及包扎后治愈。另4例(8.5%)为ClavienⅡ级,均发生在内引流组,为尿路感染,经抗感染治愈。外引流组术后住院时间(10.6 d)明显长于内引流组(7.2 d)(P<0.05)。术后随访3个月至2年。术后随访2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无再次手术病例。结论腹腔镜下AndersonHynes肾盂成形术治疗婴儿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是安全、有效的可选择方式,远期疗效良好,具有解剖学上的微创优势,采用外引流方式优于内引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腹腔镜 肾盂成形术 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单侧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随访结局的早期预测 被引量:3
14
作者 肖兴望 何大维 +4 位作者 刘星 陆鹏 张德迎 李旭良 林涛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99-603,共5页
目的:分析儿童单侧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ureteropelvic junction obstruction,UPJO)肾积水通过超声测量肾盂前后径(anteroposterior renal pelvic diameter,APD)及初次就诊资料与手术治疗时机选择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3年9月至2016年... 目的:分析儿童单侧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ureteropelvic junction obstruction,UPJO)肾积水通过超声测量肾盂前后径(anteroposterior renal pelvic diameter,APD)及初次就诊资料与手术治疗时机选择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3年9月至2016年9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门诊诊断单侧UPJO肾积水患儿的临床资料。通过回顾性分析,分别从性别、侧别、初诊年龄及初诊积水程度进行病例分组,组间通过卡方检验验证统计学差异(P<0.05),并对相关因素进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对初诊APD值与初诊年龄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结果:①随访结束时有效病例170例,共有41例患儿(24.11%)选择手术治疗,初诊APD值越高患儿手术率越高(χ2=42.534,P=0.000),不同性别、侧别组间患儿手术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②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中,初诊APD值(χ2=34.465,P=0.000)与侧别(χ2=4.067,P=0.044)预测随访期间手术有统计学意义。③初诊APD值ROC曲线分析中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0.894 (P=0.000;95%CI=0.826~0.962),最佳APD截断值1.75 cm,灵敏度82.9%,特异度86.8%;对于初诊年龄,AUC=0.345(P=0.003)。结论:初诊肾积水程度是儿童UPJO肾积水患儿手术决策重要相关因素。初次就诊APD值大于1.75 cm对于随访期间手术有预测价值,当初次就诊APD大于4 cm时,建议立即手术治疗。初诊超声检查对于儿童肾积水诊断治疗及手术决策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 肾积水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伴感染的手术时机选择 被引量:1
15
作者 韦超 张德迎 +9 位作者 杨银 王萱 钟庆涛 刘星 华燚 林涛 何大维 李旭良 钟朝晖 魏光辉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261-1265,共5页
目的 探讨不同手术时机对儿童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伴感染的围手术期基本情况及并发症、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设计,收集2010年1月至2020年1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46例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伴感... 目的 探讨不同手术时机对儿童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伴感染的围手术期基本情况及并发症、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设计,收集2010年1月至2020年1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46例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伴感染患儿的病例资料,按照感染控制后距手术时间分为早期手术组(≤1周,n=30)和延迟手术组(≥2个月,n=16),比较两组围手术期基本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热、腰痛、腹胀、血尿、高血压、尿外渗、尿路感染)、手术效果(术后6个月肾积水程度、肾皮质改变、再手术)等差异。结果 早期手术组和延迟手术组围手术期基本情况及并发症、再手术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肾积水程度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01);延迟手术组改善水平略优于早期手术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3)。早期手术组术后肾实质厚度改善28例(93.3%),延迟手术组10例(62.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结论 儿童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伴感染早期或延迟行肾盂输尿管成形术对围手术期基本情况、并发症及再手术无显著影响;延迟手术肾积水程度改善略优于早期手术,但肾实质厚度改善却明显不及早期手术,提示早期手术解除梗阻有利于肾实质恢复,可避免进一步肾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 上尿路感染 手术时机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岁以下的婴儿也可用腹腔镜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
16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I0001-I0001,共1页
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ureteropelvic junction obstruction,UPJO)是婴儿最常见的上尿路梗阻性疾病,尽管大多数产前诊断为肾积水,产后随年龄增大最终可自行缓解,但有小部分UPJO的患儿需要在出生后第1年接受手术治疗。
关键词 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 手术治疗 婴儿 腹腔镜 上尿路梗阻性疾病 产前诊断 自行缓解 UPJ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脏形态及功能评估对于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手术决策的意义 被引量:6
17
作者 宋宏程 李怡 李泽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4期301-306,共6页
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reteropelvic junction obstruction,UPJO)是指尿液自肾盂流入输尿管近端障碍,导致集合系统扩张,进而引起肾脏形态和功能改变的一种常见泌尿系统畸形。随着产前超声检查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无症状肾积水被检... 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reteropelvic junction obstruction,UPJO)是指尿液自肾盂流入输尿管近端障碍,导致集合系统扩张,进而引起肾脏形态和功能改变的一种常见泌尿系统畸形。随着产前超声检查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无症状肾积水被检出,虽然部分肾积水可自行缓解,但部分肾积水如治疗不及时将导致肾功能损害。因此,正确评估肾积水引起的肾脏形态和功能改变,进而客观制定手术指征,把控适宜的手术时机对其预后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 肾盂积水/诊断 肾/解剖学和组织学 肾功能试验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下肾膀胱分流术治疗盆腹腔晚期肿瘤引起的输尿管梗阻
18
作者 王云炎 侯佩金 +7 位作者 庄海军 杨晓松 王功成 顾硕 王恒兵 冀鲁 刘坤 徐宗源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6期548-550,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下肾膀胱分流术治疗盆腹腔晚期肿瘤引起的输尿管梗阻的临床价值。方法2009年12月~2012年5月,15例晚期腹腔盆腔肿瘤致输尿管中下段梗阻患者,双侧1例,左侧8例,右侧6例,经输尿管镜置入双J管失败。超声检查显示患侧肾盂... 目的探讨经皮下肾膀胱分流术治疗盆腹腔晚期肿瘤引起的输尿管梗阻的临床价值。方法2009年12月~2012年5月,15例晚期腹腔盆腔肿瘤致输尿管中下段梗阻患者,双侧1例,左侧8例,右侧6例,经输尿管镜置入双J管失败。超声检查显示患侧肾盂积水宽度3.3~8.9cm,(4.2±2.6)cm。磁共振水成像显示患侧输尿管完全梗阻。使用美国巴德公司肾膀胱分流套件,行经皮下肾膀胱分流术15例(16侧)。术后复查超声、KUB平片、血肌酐及患侧肾小球滤过率。结果手术均成功,术后1周复查超声,患侧肾积水宽度1.7—4.6cm,(2.6±1.8)cm(与术前相比,t=5.356,P=0.025)。血肌酐由(256±46)μmol/L下降至(124±23)μmol/L(t=12.351,P=0.006)。患侧肾小球滤过率由(25.4±4.8)ml/min上升至(45.6±5.3)ml/min(t=3.784,P=0.016)。结论经皮下肾膀胱分流术简单易行,创伤小,能改善因输尿管梗阻而受损的肾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下肾膀胱分流术 输尿管梗阻 晚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肾盂成形术治疗小儿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所致巨大肾积水及术后引流方式的研究 被引量:30
19
作者 习林云 何大维 +4 位作者 成彦遐 肖哲思 魏春 曾玉佩 苟云鹏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5-19,共5页
目的评估腹腔镜下Anderson-Hynes肾盂成形术治疗小儿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reteropelvic junction obstruction,UPJO)所致巨大肾积水的可行性,探讨术后肾盂尿液引流方式的选择。方法 2008年4月~2015年5月采用经腹腔入路腹腔镜下Anderso... 目的评估腹腔镜下Anderson-Hynes肾盂成形术治疗小儿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reteropelvic junction obstruction,UPJO)所致巨大肾积水的可行性,探讨术后肾盂尿液引流方式的选择。方法 2008年4月~2015年5月采用经腹腔入路腹腔镜下Anderson-Hynes肾盂成形术治疗83例UPJO所致巨大肾积水,术后连续B超检测肾集合系统扩张分离的前后径(anterior-posterior,AP),评价术后肾积水缓解情况。术后采用内引流和外引流2种肾盂尿液引流方式,按引流方式分为2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结果 83例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Anderson-Hynes肾盂输尿管成形术,无中转开放手术。术后随访3~24个月,平均16个月,术后3、6、12、24个月外引流组和内引流组分别随访33、47例,30、44例,27、32例,12、16例,术后肾积水均缓解,2组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无再手术。外引流组和内引流组手术时间无统计学差异[(161.9±23.8)min vs.(164.0±24.7)min,t=-0.388,P=0.699]。术中均未发生与气腹有关的并发症,无肠道及脏器损伤。术后2组出现并发症18例(21.7%,18/83),其中14例(16.9%,14/83)为ClavienⅠ级,4例(4.8%,4/83)为ClavienⅡ级,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14.3%(5/35)vs.27.1%(13/48),χ~2=2.408,P=0.661]。外引流组和内引流组术后住院时间有显著性差异[(9.8±1.3)d vs.(7.8±1.2)d,t=7.239,P=0.000]。结论腹腔镜下Anderson-Hynes肾盂成形术治疗UPJO引起的小儿巨大肾积水是安全、有效的可选择方式,2种引流方式的疗效均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手术 巨大肾积水 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下肾盂膀胱分流术在输尿管梗阻中的应用(附3例报告) 被引量:3
20
作者 肖博 肖春雷 +4 位作者 马潞林 张树栋 黄毅 侯小飞 田晓军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852-854,共3页
本文报道3例经皮下肾盂膀胱分流术。B超引导下行患肾穿刺造瘘术,通过导丝置入肾膀胱分流导管的肾盂部分,将导丝另一端自肾造瘘处引出,自皮下用筋膜扩张器打出一隧道至耻骨上,通过隧道将分流导管引入皮下,于耻骨上2横指处行耻骨上膀胱造... 本文报道3例经皮下肾盂膀胱分流术。B超引导下行患肾穿刺造瘘术,通过导丝置入肾膀胱分流导管的肾盂部分,将导丝另一端自肾造瘘处引出,自皮下用筋膜扩张器打出一隧道至耻骨上,通过隧道将分流导管引入皮下,于耻骨上2横指处行耻骨上膀胱造瘘,在膀胱镜指引下自造瘘处将支架管引入膀胱。3例手术顺利,手术时间分别为104、107、116 min。术后腰痛症状改善,血肌酐较术前下降明显(由术前758、552、232μmol/L分别下降至术后129、420、178μmol/L)。3例分别随访6、12、24个月,1例皮下软组织感染拔除分流管,2例因肿瘤转移死亡。我们认为经皮下肾盂膀胱分流术可以有效改善患肾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是难治性输尿管梗阻患者的一种理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下 肾盂膀胱分流 输尿管梗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