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腔镜Lich-Gregoir术与开放Cohen术治疗儿童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的疗效分析
1
作者 李宁 张潍平 +3 位作者 田军 李明磊 宋宏程 屈彦超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9-34,共6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Lich-Gregoir术与开放Cohen术在儿童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vesicoureteral reflux,VUR)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将2018年6月至2022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50例原发性VUR且... 目的探讨腹腔镜Lich-Gregoir术与开放Cohen术在儿童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vesicoureteral reflux,VUR)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将2018年6月至2022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50例原发性VUR且资料完整的患儿纳入研究。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腹腔镜Lich-Gregoir组(n=69)和开放Cohen组(n=81);根据VUR侧别的不同以及术中是否行输尿管裁剪,将腹腔镜Lich-Gregoir组进一步分为单侧未裁剪输尿管腹腔镜Lich-Gregoir组(A组,n=33)、双侧未裁剪输尿管腹腔镜Lich-Gregoir组(C组,n=16)、单侧裁剪输尿管腹腔镜Lich-Gregoir组(E组,n=12)、双侧裁剪一侧输尿管腹腔镜Lich-Gregoir组(G组,n=8),开放Cohen组进一步分为单侧未裁剪输尿管开放Cohen组(B组,n=30)、双侧未裁剪输尿管开放Cohen组(D组,n=20)、单侧裁剪输尿管开放Cohen组(F组,n=18)、双侧裁剪一侧输尿管开放Cohen组(H组,n=13)。将8个亚组配为4对(A组&B组/C组&D组/E组&F组/G组&H组),比较各组性别、年龄、症状、侧别、反流程度、术中以及术后情况。结果以上4对进行组内比较,每对当中的两组在性别、年龄、症状、侧别、反流程度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的住院时间分别为(6.78±1.76)d和(10.43±1.25)d;C组、D组的住院时间分别为(7.12±2.02)d和(11.05±1.82)d;E组、F组的住院时间分别为(8.83±1.33)d和(11.11±1.27)d;G组、H组的住院时间分别为(8.62±1.59)d和(11.46±1.39)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78.90±12.54)min和(85.60±13.11)min;C组、D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89.43±12.37)min和(99.55±15.14)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2个月复查VCUG,共9例出现高级别反流;其中腹腔镜Lich-Gregoir组7例,开放Cohen组2例;2例再次行腹腔镜Lich-Gregoir术,7例行开放Cohen手术,术后均恢复良好。结论腹腔镜Lich-Gregoir术和开放Cohen术均为治疗原发性VUR的有效方法。腹腔镜Lich-Gregoir术可以保持输尿管和膀胱的正常生理走行,同时缩短患儿住院时间。对于术中未裁剪输尿管者,腹腔镜Lich-Gregoir术可以缩短手术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输尿管 腹腔镜 开放术式 输尿管再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Lich-Greqoir手术治疗儿童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 被引量:10
2
作者 黄轶晨 谢华 +6 位作者 吕逸清 陈艳 李晓溪 孙会振 周立军 梁龑 陈方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2期150-154,共5页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Lich-Greqoir手术治疗儿童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19年2月上海市儿童医院收治的11例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患儿临床资料,其中男童10例,女童1例,均应用...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Lich-Greqoir手术治疗儿童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19年2月上海市儿童医院收治的11例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患儿临床资料,其中男童10例,女童1例,均应用达芬奇系统辅助腹腔镜行Lich-Greqoir输尿管再植手术。患儿平均年龄9.4岁(3.2~18岁)。其中双侧4例,单侧7例。反流程度Ⅱ~Ⅳ级(Ⅱ级2侧,Ⅲ级3侧,Ⅳ级10侧)。结果患儿均采用Lich-Gregoir术式,术中患侧输尿管平均直径9 mm(5~15 mm),平均黏膜下隧道长度4.4 cm(3~6 cm)。术中无中转开放手术,单侧输尿管手术平均时间152 min(132~175 min),双侧输尿管手术平均时间257 min(249~264 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4.5 d(3~6 d),1例双侧VUR患儿术后出现短期尿潴留,延长留置导尿管2周后痊愈。患儿平均随访时间2.5年(6个月至5.3年),所有病例均无发热性尿路感染,B超均未见患侧输尿管肾盂积水加重。术后完成VCUG 9例(其中双侧4例,单侧5例),其中1例双侧病例术后发现左侧反流Ⅰ级。结论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Lich-Greqoir手术治疗儿童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安全、有效,可以应用于3岁以上儿童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 腹腔镜检查 膀胱输尿管反流/外科学 输尿管疾病/外科学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造影技术在小儿膀胱输尿管反流诊断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1
3
作者 唐毅 李奇林 +1 位作者 杨春江 陈镜宇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2124-2126,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技术(contrast-enhanced ultrasonography,CEUS)在小儿膀胱输尿管反流(vesicoureteral reflux,VUR)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本试验选择46例临床可疑VUR患儿,应用对比脉冲序列超声造影技术(contrastpulsed sequence,CPS)...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技术(contrast-enhanced ultrasonography,CEUS)在小儿膀胱输尿管反流(vesicoureteral reflux,VUR)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本试验选择46例临床可疑VUR患儿,应用对比脉冲序列超声造影技术(contrastpulsed sequence,CPS),经膀胱腔注入SonoVue造影剂后,实时观察造影剂微泡在反流病例中尿路的流动过程,分析评价反流程度,并与排泄性膀胱尿路造影技术(voiding cystoureterogram,VCUG)进行对照。结果 46例患儿CEUS检出VUR19例33支输尿管反流,VCUG检出17例30支输尿管反流。CEUS对VUR检出准确率为94.5%,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6.7%、93.5%。两种检查方法对VUR的分级评价一致性较高(Kappa值=0.83)。结论 CEUS对VUR检测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均较高,与VCUG方法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对小儿VUR的诊断、筛查及随访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输尿管 超声造影技术 排泄性膀胱尿路造影技术 对比脉冲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生素预防儿童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尿路感染的Meta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魏仪 吴盛德 +10 位作者 王养才 林涛 何大维 李旭良 刘俊宏 刘星 华燚 陆鹏 张德迎 温晟 魏光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1552-1558,共7页
目的通过Meta分析,对预防性使用抗生素(continuous antibiotic prophylaxis,CAP)在预防儿童原发性输尿管反流尿路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UTI)的临床应用疗效性以及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检索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数据库... 目的通过Meta分析,对预防性使用抗生素(continuous antibiotic prophylaxis,CAP)在预防儿童原发性输尿管反流尿路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UTI)的临床应用疗效性以及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检索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数据库、PubMed、EMBASE、Ovid、Springer、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截止到2015年5月)。评价文献质量用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Jadad记分法,并用Rev Man5.1软件进行分析。筛选出所有已发表的关于比较预防性抗生素与空白(或安慰剂)对照预防原发性输尿管反流尿路感染的随机、对照试验,观察的主要指标:复发性尿路感染发生率;次要指标:新肾脏瘢痕发生率。结果 8项随机对照试验(抗生素组828例,对照组811例)纳入Meta分析,所有纳入文献均被评为A级质量。分析显示:①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组的尿路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RR=0.69,95%CI:0.56~0.86,P〈0.05)。②对于Ⅰ~Ⅱ级反流的患儿,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可降低复发性尿路感染率(RR=0.57,95%CI:0.37~0.87,P〈0.05),对于Ⅲ~Ⅳ级反流的患儿,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可降低复发性尿路感染率(RR=0.76,95%CI:0.59~0.96,P〈0.05)。③5篇对于不同干预因素下UVR患者肾脏瘢痕的情况进行了详细说明,原发性输尿管反流的患儿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对肾脏瘢痕出现的影响无意义(RR=1,95%CI:0.61~1.64,P〉0.05)。结论不论是对低等级还是高等级的反流,持续抗生素使用能有效预防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的尿路感染发生,对于肾脏瘢痕的发生没有显著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道感染 原发性膀胱输尿管 抗生素预防感染 肾盂肾炎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源性膀胱伴输尿管反流的尿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何翔飞 文建国 +4 位作者 吴军卫 李云龙 冯锦锦 闫少华 张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2137-2141,共5页
要目的:探讨有输尿管反流的神经源性膀胱(NB)患儿有或没有逼尿肌过度活动(DO)时的尿动力学差异,为临床治疗此类患者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就诊并经影像尿动力学检查发现膀胱输尿管反流的NB患儿110例.男63例.女47例,年龄... 要目的:探讨有输尿管反流的神经源性膀胱(NB)患儿有或没有逼尿肌过度活动(DO)时的尿动力学差异,为临床治疗此类患者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就诊并经影像尿动力学检查发现膀胱输尿管反流的NB患儿110例.男63例.女47例,年龄4~12岁,平均7.5岁。按照充盈期有无DO,将其分为DO组(n=32)与无DO组(n=78)。观察记录两组发生膀胱输尿管反流时的膀胱灌注量、逼尿肌压并计算发生反流时的膀胱顺应性:记录两组充盈结束时最大膀胱测压容量、最大逼尿肌压并计算充盈期膀胱顺应性,按照反流级别将其分为轻度反流(Ⅰ~Ⅱ度),重度反流(Ⅲ一Ⅴ度),分析两组的反流侧别及反流程度有无差异。结果:DO组发生膀胱输尿管反流时的膀胱容量与顺应性分别为(107.5±21.3)mL和(5.6±1.8)mL/cmH2O,无DO组发生膀胱输尿管反流时的膀胱容量与顺应性分别为(124.7±35.6)mL、(6.7±2.3)mL/cmH2O,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逼尿肌压分别为(21.7±8.3)cmH2O、(19.6±9.2)cmH2O,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O组充盈结束时的膀胱容量与顺应性分别为(198.7±36.5)mL、(5.8±1.9)mL/cmH2O,与无DO组充盈结束时的膀胱容量(223.8±40.2)mL与顺应性(6.5±1.4)mL/cmH2O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尿动力学检查结束时逼尿肌压分别为(35.8±7.1)cmH2O、(36.3±8.5)cmH2O,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DO组单侧反流20例(63%),双侧返流12例(37%),无DO组单侧返流31例(40%),双侧返流47例(60%).两组的反流程度均较严重。结论:膀胱容量小,膀胱顺应性差是有输尿管反流的NB患儿伴发DO时的尿动力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源性膀胱 膀胱输尿管 逼尿肌过度活动 影像尿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排尿性膀胱尿路造影术在诊断儿童膀胱输尿管反流中的意义 被引量:4
6
作者 方晓燕 徐虹 +3 位作者 汪庆玲 杨鸣姝 高霞 张欣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80-282,共3页
目的探讨排尿性膀胱尿路X线造影术(MCU)在尿路感染患儿中的检查时机,为早期诊断膀胱输尿管反流提供依据。方法分析2003年1月-2007年12月我院住院患尿路感染并行排尿期膀胱尿路X线造影术检查的患儿,分析相关的B超,放射性核素肾静态扫描,... 目的探讨排尿性膀胱尿路X线造影术(MCU)在尿路感染患儿中的检查时机,为早期诊断膀胱输尿管反流提供依据。方法分析2003年1月-2007年12月我院住院患尿路感染并行排尿期膀胱尿路X线造影术检查的患儿,分析相关的B超,放射性核素肾静态扫描,肾功能(血尿素氮、血肌酐),尿常规,尿微量蛋白(尿IgG、Alb、TRF、RBP、NAG、α1-MG),中段尿培养等检查。结果①进行MCU检查的患儿共392例,年龄1个月~14岁,平均年龄(2.43±3.10)岁。无膀胱输尿管反流者230例;有膀胱输尿管反流者162例;其中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150例,男女比为1.23∶1。②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阳性、阴性两组患儿间,放射性核素肾静态扫描(DMSA)中表现为急性期放射稀疏、肾疤痕、尿微量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患儿年龄分布为<2岁93例(62%),2~7岁39例(26%),>7岁18例(12%)。结论对尿路感染伴随DMSA异常,尿微量蛋白明显增高的患儿应提高警惕,积极行MCU检查,特别是<2岁的男童更应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输尿管 排尿性膀胱尿路X线造影术 尿路感染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合并同侧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诊治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王文杰 宋宏程 +3 位作者 谢向辉 韩文文 孙宁 张潍平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10期835-838,共4页
目的探讨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reteropelvic junction obstruction,UPJO)合并同侧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vesicoureteral reflux,VUR)的诊治经验。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17年5月8例9侧(左5、右4)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合并同侧... 目的探讨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reteropelvic junction obstruction,UPJO)合并同侧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vesicoureteral reflux,VUR)的诊治经验。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17年5月8例9侧(左5、右4)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合并同侧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患儿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 结果本研究共8例9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合并同侧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患儿,其中男童7例,女童1例;年龄8个月至7岁。3例无临床症状,5例表现为尿路感染。5例行肾盂成形术,2例先行输尿管膀胱再吻合术后行肾盂成形术,1例先行肾盂成形术后行输尿管膀胱再吻合术。目前随访15~75个月,均无尿路感染,肾积水明显缓解,5例膀胱输尿管反流仍在随诊过程中,1例症状消失,1例症状减轻。 结论UPJO合并同侧原发性VUR在临床上少见,治疗需综合考虑患儿年龄、症状、反流级别、肾积水轻重度等多个因素,给予个体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输尿管 输尿管梗阻 吻合术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明质酸钠凝胶注射治疗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效果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陈光杰 王晓豪 +7 位作者 赵一俊 诸林峰 韦佳 高磊 孙珑 陶畅 徐珊 唐达星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10期820-824,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透明质酸钠凝胶注射治疗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的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月至2019年6月15例入选“黏膜填充用修饰透明质酸钠凝胶”临床试验的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患儿的临床资料。随机分配到试验组( n=8 )和对照组( ... 目的初步探讨透明质酸钠凝胶注射治疗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的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月至2019年6月15例入选“黏膜填充用修饰透明质酸钠凝胶”临床试验的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患儿的临床资料。随机分配到试验组( n=8 )和对照组( n=7 )。试验组于膀胱镜黏膜下注射透明质酸钠凝胶,术后12周复查排尿期膀胱尿路造影(voiding cystourethrography,VCUG),如效果不佳则再次注射,术后52周再次评估,反流消失为成功,降级为好转。对照组予“呋喃妥因/SMZ”连续预防性使用抗生素(continuous antibiotic prophylaxis,CAP )。出现反复/不可控制感染、肾功能损害等情况则退出试验转其他治疗方式。 结果试验组8例患儿11条输尿管,其中男童3例,女童5例;年龄1岁至15岁6个月;单侧5例,双侧3例;左侧7条,右侧4条;反流Ⅱ级2条,Ⅲ级6条,Ⅳ级3条。注射剂量0.2~2.0 mL,经尿道输尿管口下注射术(subureteral transurethal injection,STING)治疗6例患儿9条输尿管,DHIT注射2例患儿2条输尿管。术后12周评估反流消失2条(Ⅲ级2条),成功率 22.2%;降级4条(Ⅲ级3条,Ⅳ级1条),好转率44.4%;无变化1条(Ⅳ级);升级1例患儿2条输尿管(Ⅱ级升级为Ⅲ级);2条输尿管未到术后12周复查时间。再次注射3例患儿4条输尿管。2条Ⅲ级反流输尿管术后52周行VCUG评估,1条消失,1条降级为Ⅰ级。所有患儿注射后未出现不适症状。对照组7例患儿8条输尿管,其中男童1例,女童6例;年龄1岁5个月至7岁8个月,单侧6例,双侧1例;左侧6条,右侧2条;Ⅱ级4条,Ⅲ级3条,Ⅳ级1条;予呋喃妥因/SMZ CAP治疗。有2例患儿2条Ⅲ级输尿管因家长焦虑的情绪退出试验改行手术治疗,52周复查1条Ⅲ级输尿管降级为Ⅰ级,其余未到复查时间。 结论膀胱镜透明质酸钠凝胶注射治疗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损伤 膀胱输尿管 注射 透明质酸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手术干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刘鑫 刘舸 杨屹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10期830-834,共5页
目的总结分析儿童膀胱输尿管反流需手术干预的相关因素,探讨儿童膀胱输尿管反流的手术治疗时机。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1月至2019年6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小儿外科经排尿期膀胱尿道造影(voiding cystourethrography,VCUG)诊断的... 目的总结分析儿童膀胱输尿管反流需手术干预的相关因素,探讨儿童膀胱输尿管反流的手术治疗时机。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1月至2019年6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小儿外科经排尿期膀胱尿道造影(voiding cystourethrography,VCUG)诊断的儿童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患儿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并对其进行电话回访,收集患儿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围绕是否需要手术干预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共84例膀胱输尿管反流患儿纳入研究,其中60例行保守治疗(对照组),24例行手术治疗(手术组),手术率28.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患儿年龄、性别、身高、体重、反流发生时期、是否双侧反流、肾功能受损较重侧分肾功能情况、是否存在产前肾积水、是否因泌尿系统感染发现患病等因素尚未发现与手术干预存在关系( P >0.05),而高级别反流( OR =35.70,95%CI:2.87~444.77)和盆腔段输尿管直径( OR =2.26,95%CI:1.27~4.00),是VUR患儿需要手术干预的相关因素。 结论高级别的膀胱输尿管反流和盆腔段输尿管扩张直径>7.65 mm是膀胱输尿管反流患儿需要手术干预的相关因素,临床应积极治疗,严密监控,防止发生泌尿系统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输尿管 科手术 干预性研究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泌尿道感染中膀胱输尿管反流发生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卫敏江 吴伟岚 +2 位作者 沈加 陈敏怡 陈难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776-778,共3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儿童泌尿道感染中膀胱输尿管反流(VUR)的发生情况,以加强对VUR的认识,提高检出率。方法选择2000年1月到2006年11月因泌尿道感染收治入院的患儿106例,根据年龄分为≤2岁组、~5岁组、>5岁组三组,通过排泄性膀胱尿道造影... 目的回顾性分析儿童泌尿道感染中膀胱输尿管反流(VUR)的发生情况,以加强对VUR的认识,提高检出率。方法选择2000年1月到2006年11月因泌尿道感染收治入院的患儿106例,根据年龄分为≤2岁组、~5岁组、>5岁组三组,通过排泄性膀胱尿道造影(VCUG)和直接放射性核素造影诊断VUR;通过肾皮质静态显像(DMSA)检查,了解肾疤痕的形成情况。分析不同年龄组的VUR发病情况、不同等级VUR的程度和肾疤痕的形成分布情况。结果106例中VUR共40例,不同年龄组VUR的所占比例分别是77.78%、46.67%、27.90%(χ2=12.994,P=0.00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06例中有40例作了DMSA检查,14例形成肾疤痕,三组间肾疤痕的分布情况依次是66.7%、30.77%、28.57%,≤2岁组肾疤痕发生率高。另外,从VUR的等级分布和单、双侧VUR发生的情况来看,≤2岁组中VUR患儿主要是Ⅲ、Ⅳ、Ⅴ级,而~5岁组和>5岁组则随着年龄的逐渐增加Ⅰ、Ⅱ级的例数增加,Ⅲ、Ⅳ、Ⅴ级的例数减少;而且≤2岁组的VUR患儿双侧VUR的例数也较后两组多。结论≤2岁的泌尿道感染患儿最易形成肾疤痕,VUR的发病率高,且高级别、双侧VUR的发生率高,应及时行VCUG和DMSA,及早发现VUR和肾疤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道感染 膀胱输尿管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排泄性尿路超声造影在儿童膀胱输尿管反流与尿道阴道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秀珍 傅君芬 +2 位作者 叶菁菁 徐哲明 沈一丁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10期924-929,共6页
目的探讨排泄性尿路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voiding urosonography,CeVUS)在儿童膀胱输尿管反流(vesicoureteral reflux,VUR)及尿道阴道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自2020年9月至2021年12月行... 目的探讨排泄性尿路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voiding urosonography,CeVUS)在儿童膀胱输尿管反流(vesicoureteral reflux,VUR)及尿道阴道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自2020年9月至2021年12月行CeVUS检查的207例临床可疑VUR患儿临床资料,均使用超声造影剂六氟化硫微泡(SonoVue,Bracco,Italy)经导尿管膀胱内给药行CeVUS检查,同时检查尿道和女童阴道。根据国际VUR分级标准,将VUR分为五级。记录VUR级别、有无肾内反流(intrarenal reflux,IRR)以及尿道阴道的异常发现。对其中18例同期行排泄性尿路造影(voiding cystourethrogram,VCUG)者应用加权Kappa检验比较CeVUS和VCUG诊断VUR和IRR的一致性。结果共检查207例患儿416个肾盂-输尿管单位(pelvi-ureter units,PUUs),其中3例重复肾双输尿管,1例单侧肾缺如。207例中诊断VUR 97例(97/207,46.86%);416个PUUs中诊断VUR 145个(145/416,34.86%)。发现IRR 24个,均发生在Ⅲ级及以上反流患儿。同期行CeVUS和VCUG检查的18例患儿(2例重复肾双输尿管,1例单侧肾缺如,共37个PUUs)中,诊断VUR一致性的加权Kappa值0.747,P<0.01,95%CI:0.554~0.941。上述37个PUUs中CeVUS发现IRR 12个,重复肾下极反流1例,而VCUG无一例发现。另外,CeVUS发现尿道阴道异常5例,重复肾Y形输尿管1例,反流侧肾脏形态偏小6例。结论CeVUS检查安全,与VCUG检查结果一致性高,较VCUG在诊断IRR和重复肾合并VUR上有一定优势。CeVUS也能发现尿道阴道异常。CeVUS可以作为儿童VUR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输尿管 诊断 排泄性尿路超声造影 肾内 尿道 阴道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对儿童尿路感染和膀胱输尿管反流的认识 被引量:24
12
作者 徐虹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69-272,共4页
儿童尿路感染是婴儿和儿童中一种常见的细菌性感染,6岁以内儿童泌尿道感染(UTI)累计发病率女孩为6.6%,男孩为1.8%。UTI与膀胱输尿管反流(VUR)的关系复杂,共同存在是导致持续性的肾脏损害和疤痕化的重要因素。UTI诊断明确后最常应用的影... 儿童尿路感染是婴儿和儿童中一种常见的细菌性感染,6岁以内儿童泌尿道感染(UTI)累计发病率女孩为6.6%,男孩为1.8%。UTI与膀胱输尿管反流(VUR)的关系复杂,共同存在是导致持续性的肾脏损害和疤痕化的重要因素。UTI诊断明确后最常应用的影像学检查有肾脏和尿路超声检查、排泄性膀胱尿道造影和核素肾静态显像(DMSA),其中DMSA为目前公认的诊断肾瘢痕的金标准。尽管对在不同年龄、性别和临床表现的患儿中如何正确选择相关的影像学检查有较大的争议,但多数推荐对所有2岁以下的儿童进行超声、VCUG和DMSA检查。研究还显示VUR有其一定的遗传基础,在同胞中的发病率显著高于健康儿童。随时间推移发育逐渐成熟,有部分反流可自行痊愈,大都不需要手术治疗。大多数VUR的病例,尤其是5岁以下的儿童建议使用低剂量持续性抗生素预防治疗。反流性肾病长期的并发症是发生终末期慢性肾功能衰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尿路感染 膀胱输尿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尿道瓣膜切开手术对后尿道瓣膜合并膀胱输尿管反流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朝旭 张潍平 +1 位作者 宋宏程 韩文文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3期225-228,共4页
目的探讨经尿道瓣膜切开手术后后尿道瓣膜合并膀胱输尿管反流及肾积水的变化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儿童医院2010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19例后尿道瓣膜合并膀胱输尿管反流患儿的临床资料。患儿年龄6~182个月,平均(27.4&#... 目的探讨经尿道瓣膜切开手术后后尿道瓣膜合并膀胱输尿管反流及肾积水的变化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儿童医院2010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19例后尿道瓣膜合并膀胱输尿管反流患儿的临床资料。患儿年龄6~182个月,平均(27.4±7.2)个月;单侧反流12例,双侧反流7例;均行经尿道瓣膜切除术。分析患儿术前、术后6个月及术后1年肾盂前后径、输尿管宽度、肾实质厚度及膀胱输尿管反流程度的变化情况。结果19例术后随访13~84个月,平均(38.8±9.8)个月;与术前相比,患儿术后1年肾盂前后径及输尿管宽度变小,肾实质厚度增加(P<0.05);术后1年膀胱输尿管反流消退比例为68.4%(13/19),术后6个月轻度反流和重度反流改善率分别为40%和36.3%,术后1年分别为53.3%和45.4%。对6例瓣膜切开术后仍有持续反流的患儿行尿动力学检查,其中4例表现为逼尿肌不稳定,3例表现为膀胱顺应性差。结论经尿道瓣膜切开手术可以改善后尿道瓣膜所致的膀胱输尿管反流及肾积水,对于后尿道瓣膜切开术后反流仍持续或加重的患儿建议行尿动力学检查,并随访膀胱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科手术 尿道 膀胱输尿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钙素原对尿路感染儿童膀胱输尿管反流的诊断价值及其关联性 被引量:3
14
作者 康艳 张林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41-444,共4页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对儿童尿路感染伴膀胱输尿管反流(VUR)的诊断价值及其关联。方法纳入2012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湖南省儿童医院首次诊断为尿路感染且住院期间进行了PCT、CRP检测、排尿期膀胱尿道造影(VCUG)检查和尿液细...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对儿童尿路感染伴膀胱输尿管反流(VUR)的诊断价值及其关联。方法纳入2012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湖南省儿童医院首次诊断为尿路感染且住院期间进行了PCT、CRP检测、排尿期膀胱尿道造影(VCUG)检查和尿液细菌定量培养的患儿,排除医院获得性尿路感染者和进行过尿道外科手术者。以VCUG作为金标准,以PCT和CRP为待测标准,将诊断为VUR的患儿分为无反流组和反流组(轻度反流亚组和重度反流亚组)。采集性别、月龄和VCUG信息,仅截取入院后24 h内行PCT和CRP检测的结果。比较PCT和CRP对VUR的诊断参数。结果进入本文分析的尿路感染患儿156例,经VCUG确诊的VUR(反流组)58例,其中轻度反流亚组38例,重度反流亚组20例;无反流组98例。无反流组与反流组患儿月龄、男女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667,P=0.096;χ^2=0.291,P=0.590)。PCT(ng·m L^-1)和CRP(mg·L^-1)反流组高于无反流组[1.01(0.78,1.28)vs 0.40(0.10,0.60)和14.2(8.9,31.1)vs11.0(6.6,1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7.863,P=0.000;Z=-2.327,P=0.02)。PCT无反流组与轻度反流亚组[0.99(0.68,1.16)]和重度反流亚组[1.57(0.93,1.96)]、CRP无反流组与重度反流亚组[28.9(12.7,45.2)]、PCT与CRP轻度反流亚组及重度反流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RP无反流组与轻度反流亚组[12.6(8.5,1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CT区分有无反流的最佳截值为0.77 ng·m L^-1,敏感度为77.6%,特异度90.8%,ROC曲线下面积0.877(95%CI:0.811-0.943)。在控制了性别和CRP等因素的情况下,PCT≥0.77 ng·m L^-1的尿路感染患儿VUR的风险是PCT〈0.77 ng·m L^-1的3.604倍。结论 PCT对于判断尿路感染患儿是否存在VUR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可作为预测VUR的独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儿童 尿路感染 膀胱输尿管 优势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皮环切术与持续抗生素预防治疗对于降低男童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发热性尿路感染复发率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慧 谢华 +4 位作者 康郁林 陈艳 张岳 陈方 黄轶晨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11期1057-1061,共5页
目的探讨包皮环切术与持续抗生素预防治疗对于降低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男童发热性尿路感染复发率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于上海市儿童医院确诊的88例男性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患儿临床资料。入组患儿年龄10.2(5.9,... 目的探讨包皮环切术与持续抗生素预防治疗对于降低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男童发热性尿路感染复发率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于上海市儿童医院确诊的88例男性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患儿临床资料。入组患儿年龄10.2(5.9,17.9)个月,按不同治疗方式分为等待观察组(3例)、持续抗生素预防组(50例)、包皮环切术组(22例)以及持续抗生素预防+包皮环切术组(13例)。随访1~3年,统计各组发热性尿路感染复发情况。结果88例患儿中发热性尿路感染复发率为23.9%(21/88),其中等待观察组3例中复发2例、持续抗生素预防组50例中复发16例,包皮环切术组复发率为22例中复发3例,持续抗生素预防+包皮环切术组无一例复发;4组复发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181,P=0.011)。析因分析结果提示,行包皮环切术是降低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患儿发热性尿路感染复发率的主要因素(P=0.003)。结论对于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男童,包皮环切术联合持续抗生素预防治疗可最大程度减少发热性尿路感染复发,包皮环切术在降低复发率中发挥主要作用;单纯持续抗生素预防的使用与等待观察对于降低发热性尿路感染复发率的效果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输尿管 儿童 包皮环切术 男性 抗生素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突破性尿路感染的风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鑫 刘舸 杨屹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10期911-916,共6页
目的总结分析儿童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vesicoureteral reflux,VUR)发生突破性发热性尿路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UTI)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1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经排泄性膀胱尿道造影诊断的儿... 目的总结分析儿童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vesicoureteral reflux,VUR)发生突破性发热性尿路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UTI)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1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经排泄性膀胱尿道造影诊断的儿童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患儿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并对其进行电话随访,收集患儿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将随访过程中发生突破性发热性UTI的患儿作为研究组,未发生突破性发热性UTI的患儿作为对照组,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140例膀胱输尿管反流患儿纳入本研究,其中女童62例,男童78例;首次发生UTI的中位年龄为4个月;双侧膀胱输尿管反流76例,单侧膀胱输尿管反流64例;高级别膀胱输尿管反流65例(65/140,46.4%);存在膀胱直肠功能障碍50例(50/140,35.7%);其中68例(68/140,48.6%)至少经历1次突破性发热性UTI,72例(72/140,51.4%)在诊断VUR后口服预防剂量抗生素期间无UTI。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是否为高级别VUR、输尿管远端直径比(ureteral diameter ratio,UDR)及是否存在膀胱直肠功能障碍(bladder-bowel dysfunction,BBD)与突破性发热性UTI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是否高级别VUR(OR=2.942,95%CI:1.219~7.099,P=0.016)、UDR(OR=1313.746,95%CI:35.720~48318.362,P<0.001)是VUR发生突破性发热性UTI的相关因素。结论高级别膀胱输尿管反流和输尿管远端直径比大于0.330是膀胱输尿管反流患儿发生突破性发热性UTI的相关因素,临床应积极治疗,严密监控,防止发生肾功能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输尿管 尿路感染 风险因素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与机器人辅助腹腔镜Lich-Gregoir输尿管膀胱再植术的对比研究
17
作者 曹华林 廖松柏 +6 位作者 陈小叶 姜心诚 叶惟靖 易小钰 卓然 李品 周辉霞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19-524,共6页
目的比较腹腔镜Lich-Gregoir输尿管膀胱再植术(laparoscopic ureteral reimplantation, LUR)与机器人辅助腹腔镜Lich-Gregoir输尿管膀胱再植术(robot-assisted laparoscopic ureteral reimplantation, RALUR)治疗儿童原发性梗阻性巨输尿... 目的比较腹腔镜Lich-Gregoir输尿管膀胱再植术(laparoscopic ureteral reimplantation, LUR)与机器人辅助腹腔镜Lich-Gregoir输尿管膀胱再植术(robot-assisted laparoscopic ureteral reimplantation, RALUR)治疗儿童原发性梗阻性巨输尿管(primary obstructive megaureter, POM)和膀胱输尿管反流(vesicoureteral reflux, VUR)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3年12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浦南分院、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儿科医学部应用LUR与RALUR治疗的52例POM和VUR患儿临床资料。按照不同手术方式分为LUR组(21例)和RALUR组(31例)。比较两组患儿基线数据、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术者与助手舒适度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成功率方面的差异。结果 52例均顺利完成手术, 无一例中转开放手术, 术中无一例严重并发症发生。两组患儿年龄(P=0.337)、性别(P=0.971)、患病侧别(P=0.778)和病因诊断(P=0.695)方面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手术时间:RALUR组为(109.5±11.3)min, 较LUR组的(149.5±19.3)min短,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者舒适度评分:RALUR组为(7.3±0.9)分, 较LUR组的(4.5±1.1)分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助手舒适度评分:RALUR组为(7.9±0.7)分, 较LUR组的(3.7±0.6)分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住院总费用:RALUR组为(7.1±0.6)万元, 较LUR组的(3.1±0.4)万元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LUR组与RALUR组在术中出血量[10(10.0, 15.0)mL比10(10.0, 15.0)mL, P=0.532]、引流管留置时间[(4.7±0.7) d比(4.5±0.6)d, P=0.239]、术后住院时间[(6.3±1.6)d比(6.3±1.0) d, P=0.977]、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3.3%比29.0%, P=0.742)和手术成功率(100%比100%, P=1.000)方面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UR与RALUR均是治疗儿童POM和VUR安全、有效的方法;与LUR相比, RALUR具有手术时间更短、术者与助手舒适度更高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梗阻性巨输尿管 原发性膀胱输尿 腹腔镜手术 机器人手术 泌尿科手术 治疗结果 儿童 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动力检查评估膀胱输尿管反流患儿下尿路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
18
作者 李宁 张潍平 +4 位作者 田军 李明磊 宋宏程 屈彦超 韩文文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2期118-123,共6页
目的探讨尿动力学(urodynamics,UDS)检查评估无神经系统及下尿路器质性病变的膀胱输尿管反流(vesicoureteral reflux,VUR)患儿下尿路功能障碍(lower urinary tract dysfunction,LUTD)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 目的探讨尿动力学(urodynamics,UDS)检查评估无神经系统及下尿路器质性病变的膀胱输尿管反流(vesicoureteral reflux,VUR)患儿下尿路功能障碍(lower urinary tract dysfunction,LUTD)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106例VUR患儿UDS检查结果,按照有无LUTD将患儿分为有LUTD组(77例)和无LUTD组(29例),比较两组患儿膀胱容量、残余尿量(post voiding residual urine volume,PVR)以及最大尿流率等尿动力学指标。结果有LUTD组残余尿量97.71±93.17 mL,明显高于无LUTD组11.81±9.17 mL(t=5.564,P=0.008);有LUTD组最大尿流率8.82±5.01 mL/s,明显低于无LUTD组15.04±7.75 mL/s(t=6.314,P=0.030)。有LUTD组中,29例为低级别VUR(Ⅰ~Ⅲ级),48例为高级别VUR(Ⅳ~Ⅴ级)。低级别VUR患儿中3例膀胱顺应性减低,高级别VUR患儿中19例顺应性减低,两者比较(χ^(2)=7.537,P=0.0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低级别VUR患儿中7例PVR增加,高级别VUR患儿中23例PVR增加,两者比较(χ^(2)=4.298,t=0.0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特发性逼尿肌过度活动(idiopathic detrusor overactivity disorder,IDOD)35例(35/77,45.5%),其中19例为低级别VUR,占低级别VUR总数的65.5%(19/29);逼尿肌括约肌协同失调(dysfunctional voiding,DV)33例,其中27例为高级别VUR,占高级别VUR总数的56.3%(27/48)。结论PVR增多、最大尿流率降低提示VUR患儿存在LUTD的可能。高级别VUR患儿中,PVR增加更为明显、且膀胱顺应性更差。IDOD在低级别VUR中常见,DV在高级别VUR中更为常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动力学 膀胱输尿管 尿失禁 诊断 治疗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儿童膀胱输尿管反流治疗中的几个焦点问题
19
作者 杨屹 刘鑫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10期901-907,共7页
随着小儿泌尿外科和肾内科医师对儿童膀胱输尿管反流认识的深入,国内儿童膀胱输尿管反流的整体治疗模式也发生了转变。膀胱输尿管反流患儿的临床转归个体差异大,且受多种因素影响,需要根据风险分层采取个体化评估与处理措施。如何监测... 随着小儿泌尿外科和肾内科医师对儿童膀胱输尿管反流认识的深入,国内儿童膀胱输尿管反流的整体治疗模式也发生了转变。膀胱输尿管反流患儿的临床转归个体差异大,且受多种因素影响,需要根据风险分层采取个体化评估与处理措施。如何监测及预防发热性尿路感染的发生,如何评估肾瘢痕发生的风险、预防终末期肾病,如何在干预治疗与保守治疗之间权衡利弊,是当前临床医师治疗膀胱输尿管反流患儿时面临的难点,也是临床关注的焦点。本文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及作者多年临床诊疗体会,对儿童膀胱输尿管反流治疗中的几个焦点问题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输尿管 治疗 尿路感染 预防性抗生素治疗 临床决策规则 膀胱直肠功能障碍 终末期肾病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排泄性尿路超声造影用于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治疗儿童膀胱输尿管反流 被引量:6
20
作者 叶赵蓝 林宁 +3 位作者 朱琳 陈玮吉 林芸 徐迪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200-1204,共5页
目的评价排泄性尿路超声造影(CeVUS)用于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治疗儿童膀胱输尿管反流(VUR)的价值。方法纳入16例接受气膀胱腹腔镜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治疗VUR的患儿,于术前和术后6、12及18个月采用CeVUS评估反流程度,并与排泄性膀胱尿路造影(V... 目的评价排泄性尿路超声造影(CeVUS)用于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治疗儿童膀胱输尿管反流(VUR)的价值。方法纳入16例接受气膀胱腹腔镜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治疗VUR的患儿,于术前和术后6、12及18个月采用CeVUS评估反流程度,并与排泄性膀胱尿路造影(VCUG)诊断结果对比,采用Kappa检验评价二者诊断分级及评价疗效的一致性。结果术前和术后6、12及18个月CeVUS分级诊断VUR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均较高;与VCUG分级诊断及评价疗效的一致性均极高(P均>0.05)。结论CeVUS可用诊断儿童VUR,特别适用于术后需多次复查的患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输尿管 输尿管膀胱再植术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