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膀胱粘膜尿道成形术后尿道护理的改进 被引量:1
1
作者 郭丽芬 苏仲宁 王丽华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1994年第6期253-254,共2页
膀胱粘膜尿道成形术后尿道护理的改进福建省泉州市第一医院郭丽芬,苏仲宁,王丽华尿瘘和尿道口狭窄是先天性尿道下裂尿道成形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多因尿道内分泌物不能及时排出引起感染所致。因此,成形术后尿道的护理对手术成败至关... 膀胱粘膜尿道成形术后尿道护理的改进福建省泉州市第一医院郭丽芬,苏仲宁,王丽华尿瘘和尿道口狭窄是先天性尿道下裂尿道成形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多因尿道内分泌物不能及时排出引起感染所致。因此,成形术后尿道的护理对手术成败至关重要。我院自1986~1993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粘膜 尿道成形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格氏液、氧合稀释血液保存离体膀胱粘膜的实验与临床效果观察
2
作者 吕方启 陈雨信 +1 位作者 吴茂军 韩德山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4-24,共1页
将切取的患者自体膀胱粘膜分别保存于林格氏液和氧合稀释血液中,并分别于0、30、60分钟制成标本,应用透射电镜观察其超微结构变化。结果:保存60分钟,氧合血液保存组膀胱粘膜的内质网、线粒体、核基质电子密度基本正常,林格... 将切取的患者自体膀胱粘膜分别保存于林格氏液和氧合稀释血液中,并分别于0、30、60分钟制成标本,应用透射电镜观察其超微结构变化。结果:保存60分钟,氧合血液保存组膀胱粘膜的内质网、线粒体、核基质电子密度基本正常,林格氏液保存组出现不可逆损伤。将氧合稀释血液保存的膀胱粘膜用于治疗尿道下裂10例,仅1例术后出现尿瘘。而16例用林格氏液保存的膀胱粘膜患者中,4例术后出现尿瘘,2例出现尿道狭窄。提示氧合稀释血液是离体膀胱粘膜的可靠保护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道下裂 膀胱粘膜 血液 林格氏液 保护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中膀胱粘膜下注射5-氟脲嘧啶治疗膀胱癌的体会
3
作者 陈臻 《临床荟萃》 CAS 1996年第24期1131-1133,共3页
1983年10月~1995年12月,我院以术中膀胱粘膜下注射5-氟脲嘧啶药液治疗膀胱癌23例,随访1~12年,仅3例复发。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全组23例,男性20例,女性3例;年龄27~91岁,
关键词 5-氟脲嘧啶 膀胱肿瘤 膀胱粘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甲肾上腺素在膀胱粘膜活检中的应用
4
作者 李涵芬 王国耀 《浙江临床医学》 2003年第1期61-61,共1页
关键词 去甲肾上腺素 膀胱粘膜 活检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5例膀胱粘膜活检的临床病理分析
5
作者 汪谟庆 汪宝琮 +2 位作者 张萍 许宏慧 张允贵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1990年第2期50-51,共2页
膀胱粘膜活检是诊断膀胱各种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就我们所收集的215例膀胱粘膜病变资料对其临床及病变特征,肿瘤和炎症的关系,肿瘤复发因素等方面进行探讨。材料和方法 215例膀胱粘膜活检为芜湖市第一医院和皖医弋矶山医院1978~1... 膀胱粘膜活检是诊断膀胱各种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就我们所收集的215例膀胱粘膜病变资料对其临床及病变特征,肿瘤和炎症的关系,肿瘤复发因素等方面进行探讨。材料和方法 215例膀胱粘膜活检为芜湖市第一医院和皖医弋矶山医院1978~1987年12月底的病例,根据武汉医学院等编著的外科病理学一书中膀胱移行上皮癌的分级标准和炎症的分类进行复查,并选87例活检后手术切除标本为对比。标本均用10%福尔马林液固定,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部分作PAS染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粘膜活检 膀胱肿瘤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粘膜代尿道正位尿道口尿道下裂修复术
6
作者 吴跃辉 胡斌 《安徽医学》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25-26,共2页
自1991至1993年我们应用膀胱粘膜尿道成形术式并结合阴茎头打隧道法一期修复尿道下裂5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临 床 资 料 一、一般资料:本组年龄4~5岁;术式阴茎型3例,阴茎阴囊型2例;术后全部病人均从阴茎头部尿道口排尿,外观与正... 自1991至1993年我们应用膀胱粘膜尿道成形术式并结合阴茎头打隧道法一期修复尿道下裂5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临 床 资 料 一、一般资料:本组年龄4~5岁;术式阴茎型3例,阴茎阴囊型2例;术后全部病人均从阴茎头部尿道口排尿,外观与正常人相似。其中1例于冠状沟下形成瘘口,于3月后修补治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道下裂 修复术 膀胱粘膜 尿道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运用尿道板、游离膀胱粘膜、带蒂阴囊厚肉膜治疗复杂性尿道下裂
7
作者 梁健峰 谢军 +4 位作者 陈光耀 关登海 周如铁 何京伟 林燕文 《现代医院》 2007年第10期25-26,共2页
目的探讨一种新的治疗复杂尿道下裂的方法。方法联合运用尿道板、游离膀胱粘膜、带蒂阴囊厚肉膜治疗复杂尿道下裂患者25例。结果手术效果满意,4例有尿道外口狭窄需定期尿扩,1例有轻微尿瘘,予加强换药及外用金因肽(促表皮生长因子),3周... 目的探讨一种新的治疗复杂尿道下裂的方法。方法联合运用尿道板、游离膀胱粘膜、带蒂阴囊厚肉膜治疗复杂尿道下裂患者25例。结果手术效果满意,4例有尿道外口狭窄需定期尿扩,1例有轻微尿瘘,予加强换药及外用金因肽(促表皮生长因子),3周后瘘口自然闭合,无尿道憩室及术后阴茎下曲等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纠正阴茎下弯,能向前排尿。结论联合运用尿道板、游离膀胱粘膜、带蒂阴囊厚肉膜治疗复杂尿道下裂是一种较理想的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道下裂 尿道板 膀胱粘膜 阴囊肉膜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性膀胱炎的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1
8
作者 宋泽开 王革 李红霞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70-71,共2页
关键词 腺性膀胱 膀胱镜检查 膀胱粘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性膀胱炎24例的影像学诊断
9
作者 刘坤 《淮海医药》 2003年第4期271-272,共2页
目的 探讨腺性膀胱炎的影像诊断要点。方法 对 2 4例经膀胱镜及病理确诊为腺性膀胱炎的患者临床表现、膀胱镜超声波、CT及静脉尿路造影 (IVU )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临床表现为血尿 11例 ,尿路刺激症 9例 ,排尿困难 8例 ,肾... 目的 探讨腺性膀胱炎的影像诊断要点。方法 对 2 4例经膀胱镜及病理确诊为腺性膀胱炎的患者临床表现、膀胱镜超声波、CT及静脉尿路造影 (IVU )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临床表现为血尿 11例 ,尿路刺激症 9例 ,排尿困难 8例 ,肾功能减退 2例。膀胱镜检查 2 2例 ,表现为菜花样改变 11例 ,水肿与滤泡样改变8例 ,粘膜粗糙 3例。18例行 B超检查 ,12例诊断为膀胱占位。行 IVU检查 15例 ,其中 10例诊断为膀胱占位 ,并经CT证实。 2 4例中并发膀胱癌 2例 ;1例多次复发。结论 腺性膀胱炎易与膀胱癌混淆 ,病理检查是确诊的依据 ,CT及 IVU检查能发现病变。CT检查时发现膀胱占位合并膀胱壁较广泛增厚而无壁外侵犯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性膀胱 影像学诊断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膀胱粘膜增生性病变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超诊断腺性膀胱炎1例报告
10
作者 邵春梅 刘焕英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9期78-78,共1页
患者男,61岁.1996年1月始出现尿频、尿急、尿痛及尿中带血丝症状,伴下腹痛.膀胱镜检查诊断为右肾积水,腺性膀胱炎(经病理诊断证实).行膀胱局部电烧并右输尿管移位术后上述症状反复发作.超声检查示右肾重度积水,呈花瓣样,皮质厚0.5cm.左... 患者男,61岁.1996年1月始出现尿频、尿急、尿痛及尿中带血丝症状,伴下腹痛.膀胱镜检查诊断为右肾积水,腺性膀胱炎(经病理诊断证实).行膀胱局部电烧并右输尿管移位术后上述症状反复发作.超声检查示右肾重度积水,呈花瓣样,皮质厚0.5cm.左肾中度积水,膀胱三角区壁厚0.4cm,三角区附近见1.6cm×1.2cm乳头样低回声隆起,其下方膀胱粘膜完整,未见明显的肌层浸润.膀胱镜示膀胱粘膜充血粗糙不平,以三角区为主,双侧输尿口未显示,近颈部两侧明显乳头样隆起.1999~2003年因反复左肾积水,2次行左输尿管再植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性膀胱 膀胱粘膜 右肾 B超诊断 尿痛 双侧 移位术 花瓣 回声 皮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性膀胱炎10例诊治体会
11
作者 杨维娟 黄后宝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1997年第3期276-276,共1页
关键词 腺性膀胱 膀胱粘膜增生病 罕见病 癌前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前母猪膀胱炎的诊治
12
作者 吴邦友 《湖北畜牧兽医》 1991年第4期27-27,共1页
膀胱炎是发生于膀胱粘膜的一种炎症。各种家畜均可发病。多由细菌感染(如:链球菌、大肠杆菌、棒状杆菌等)引起;也可因使用未经消毒的导尿管、膀胱结石、某些药物(如松节油)的过量刺激以及邻近器官炎症(如肾炎、子宫炎、尿道炎等)的蔓延... 膀胱炎是发生于膀胱粘膜的一种炎症。各种家畜均可发病。多由细菌感染(如:链球菌、大肠杆菌、棒状杆菌等)引起;也可因使用未经消毒的导尿管、膀胱结石、某些药物(如松节油)的过量刺激以及邻近器官炎症(如肾炎、子宫炎、尿道炎等)的蔓延而致病.以产前母畜发病率较高.我场分别于五月廿日发病一例、廿八日相继又发病一例,均系怀孕母猪,其临床症状及诊疗经过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炎 临床症状 导尿管 细菌感染 棒状杆菌 膀胱粘膜 排尿姿势 败血 膀胱结石 高锰酸钾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大前列腺增生行改良式手术一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治权 范敏 +3 位作者 付子乾 王云鹏 张爱民 齐兰香 《临床误诊误治》 2004年第6期394-394,共1页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 手术治疗 输尿管 膀胱粘膜 膀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尿道下裂尿道成形术30例分析
14
作者 禤伟芳 《中国卫生产业》 2014年第25期113-114,共2页
目的研究分析两种尿道下裂尿道成形术临床治疗效果,为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针对2012年4月—2014年4月期间本院收治的30例尿道下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5例。针对对照组患者使用Snod... 目的研究分析两种尿道下裂尿道成形术临床治疗效果,为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针对2012年4月—2014年4月期间本院收治的30例尿道下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5例。针对对照组患者使用Snodgrass术进行治疗,针对观察组患者使用膀胱黏膜尿道成形术进行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与对照组后段尿道下裂治疗成功率分别为86.67%(13/15),73.33%(11/15),组间差异明显,观察组患者优于对照组(P<0.05)。在中段尿道下裂治疗中,观察组患者成功率为66.67%(10/15),对照组患者成功率60%(9/15)。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膀胱黏膜尿道成形术治疗尿道下裂疗效显著,手术安全性高,治疗成功率高于其他手术方式,在临床治疗中应根据患者情况选择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道 尿道下裂 成形术 膀胱粘膜 SNODGRASS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FENSE MECHANISMS OF URINARY BLADDER:STUDIES ON ANTIMICROBIAL POLYPEPTIDES FROM BLADDER MUCOSA 被引量:1
15
作者 吴琦 王伯瑶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 CAS CSCD 1999年第1期17-22,共6页
The acid soluble extract of the bladder mucosal surface was obtained by washing out the bladder with dilute acetic acid in the presence of protease inhibitors. The wash out materials from... The acid soluble extract of the bladder mucosal surface was obtained by washing out the bladder with dilute acetic acid in the presence of protease inhibitors. The wash out materials from rats, rabbits, pigs, and humans manifested strong bactericidal activity against E.coli in vitro. The ultrafiltrate of the human material, which contained two major peptides with apparent molecular masses of 6 7 kD and 8 5 kD, respectively, showed potent bactericidal activity against E. coli, Pseudomonas aeruginosa, Staphylococcus aureus, and Streptococcus sanguis.Three antibacterial polypeptides (PiBPs) were purified from the porcine material. The molecular masses of PiBP 5, PiBP 11 and PiBP 25 were 5773.3 Da, 11127.8 Da and 25073 Da, respectively. PiBP 5 was unusually rich in glycine, serine and threonine residues(20 0, 16 3 and 10 4 mo1%, respectively), and N terminal amino acid sequencing revealed that PiBP 5 was homologous (83 3% identity in an 18 residue overlay) to the “tail” of human cytokeratin 7. Although the amino acid compositions of PiBP 11 and PiBP 25 were established, both had blocked N termini and primary sequence data were not obtained. These results provided evidence indicating that the presence of peptides in the bladder mucosa could enable it to kill adherent bacter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rinary bladder defense mechanisms antimicrobial polypeptid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