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膀胱神经-肌肉电刺激对急性脊髓炎排尿障碍的护理效果观察 被引量:9
1
作者 赵雪花 蔡秀英 贾莎莎 《护士进修杂志》 2012年第9期797-798,共2页
目的观察急性脊髓炎排尿障碍患者早期运用膀胱神经-肌肉电刺激的护理效果。方法将60例经治疗的急性脊髓炎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加强排尿训练护理的基础上,实验组患者早期给予膀胱神经-肌肉电刺激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一月内排尿... 目的观察急性脊髓炎排尿障碍患者早期运用膀胱神经-肌肉电刺激的护理效果。方法将60例经治疗的急性脊髓炎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加强排尿训练护理的基础上,实验组患者早期给予膀胱神经-肌肉电刺激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一月内排尿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排尿功能第15天恢复情况实验组显效10例,对照组4例;实验组患者排尿功能恢复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1),实验组的平均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15.67±1.82)d。实验组第15天PaCO2(47.8±6.1)mmHg,对照组(58.4±5.6)mmHg,两者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早期应用膀胱神经-肌肉电刺激护理法,可有效促进急性脊髓炎患者排尿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恢复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脊髓炎 排尿障碍 膀胱神经-肌肉电刺激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神经-肌肉电刺激对急性脊髓炎排尿障碍的疗效观察和护理 被引量:6
2
作者 韦凤如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14期147-148,共2页
目的观察急性脊髓炎排尿障碍患者早期运用膀胱神经-肌肉电刺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脊髓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在加强排尿训练护理的基础上,治疗组患者早期给予膀胱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1个月内... 目的观察急性脊髓炎排尿障碍患者早期运用膀胱神经-肌肉电刺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脊髓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在加强排尿训练护理的基础上,治疗组患者早期给予膀胱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1个月内排尿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排尿功能恢复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1)。结论早期应用膀胱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可有效促进急性脊髓炎患者排尿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脊髓炎 排尿障碍 膀胱神经-肌肉电刺激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神经电刺激联合等速离心训练对膝骨关节炎患者疼痛程度及肌肉力量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朱立 赵学田 《临床医药实践》 2025年第2期109-112,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联合等速离心训练对膝骨关节炎(KOA)患者疼痛程度及肌肉力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4年1月收治的100例KOA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行等速离心训练干预,观察组在... 目的:探讨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联合等速离心训练对膝骨关节炎(KOA)患者疼痛程度及肌肉力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4年1月收治的100例KOA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行等速离心训练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TENS干预。比较两组疼痛程度、肌肉力量、膝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疼痛程度、肌肉力量、膝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低于对照组,肌肉力量值大于对照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GQOLI-74)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ENS联合等速离心训练能够有效增强KOA患者肌肉力量,改善膝关节功能,降低膝部疼痛,提高生活质量,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经皮神经刺激 等速离心训练 疼痛程度 肌肉力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舌骨上肌群下颏抗阻力训练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对老年口咽期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
4
作者 江秀娟 徐艳 +1 位作者 危正林 唐协林 《临床误诊误治》 2025年第5期32-36,共5页
目的探究舌骨上肌群下颏抗阻力训练(CTAR)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对老年口咽期吞咽障碍(OD)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22年2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43例老年OD患者纳入对照组,行NMES治疗,另将2023年2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43例老年OD... 目的探究舌骨上肌群下颏抗阻力训练(CTAR)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对老年口咽期吞咽障碍(OD)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22年2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43例老年OD患者纳入对照组,行NMES治疗,另将2023年2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43例老年OD患者纳入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舌骨上肌群CTAR治疗,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2组吞咽功能、营养状况[白蛋白、血红蛋白和上臂肌围(MAMC)]、日常生活能力和躯体功能。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7%(42/43)高于对照组的83.72%(36/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口腔准备、吞咽过程、吞咽后表现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后,2组血红蛋白、白蛋白、MAMC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P<0.01)。2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评分、肌肉力量、步速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舌骨上肌群CTAR联合NMES治疗老年OD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营养状况,促进日常生活能力和躯体功能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咽期吞咽障碍 老年人 舌骨上肌群下颏抗阻力训练 神经肌肉刺激 吞咽功能 上臂肌围 日常生活能力 肌肉力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联合低频电刺激治疗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效果
5
作者 刘丹 《中国社区医师》 2025年第8期75-77,共3页
目的:探讨对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采用针刺联合低频电刺激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6例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为2023年1月—2024年6月徐州市康复医院收治,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33例)与对照组(33例)。对照组采用常... 目的:探讨对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采用针刺联合低频电刺激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6例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为2023年1月—2024年6月徐州市康复医院收治,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33例)与对照组(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疗法,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低频电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膀胱残余尿量、膀胱功能评分、肛门括约肌舒缩波幅、临床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治疗后,两组膀胱残余尿量减少,膀胱功能评分降低,肛门括约肌舒缩波幅升高,且试验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9%,高于对照组(75.8%)(P=0.039)。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患者满意度评分比对照组高(P=0.005)。结论:针刺联合低频电刺激治疗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提高肛门括约肌力,改善患者膀胱功能,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源性膀胱 排尿障碍 针刺 低频刺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芒针透刺躯干肌对老年脑出血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6
作者 刘俊 胡贵艳 +1 位作者 高玲 王薇 《中国实用医药》 2025年第3期120-123,共4页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芒针透刺躯干肌对老年脑出血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128例老年脑出血后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64,常规治疗和神经肌肉电刺激)和观察组(n=64,对照组基础上接受芒...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芒针透刺躯干肌对老年脑出血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128例老年脑出血后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64,常规治疗和神经肌肉电刺激)和观察组(n=64,对照组基础上接受芒针透刺躯干肌)。对比两组平衡功能评分、肢体运动功能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上肢部分(FMA-UE)、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下肢部分(FMA-LE)、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比较未见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FMA-UE、FMA-LE、BBS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FMA-UE评分(55.34±3.29)分、FMA-LE评分(30.88±2.61)分、BBS评分(49.34±3.95)分高于对照组的(46.07±4.58)、(27.21±2.87)、(44.27±3.07)分(P<0.05)。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比较未见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NIHSS评分(6.35±1.96)分低于对照组的(10.14±2.24)分(P<0.05)。治疗前,两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评分比较未见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躯体功能评分(81.29±6.55)分、心理功能评分(78.39±8.93)分、社会功能评分(79.41±4.40)分、物质生活评分(69.22±5.58)分高于对照组的(73.28±5.96)、(69.38±7.37)、(72.70±5.24)、(66.29±5.36)分(P<0.05)。结论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芒针透刺躯干肌应用于老年脑出血后偏瘫患者中,可促进其肢体功能、神经功能的恢复,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肌肉刺激 芒针透刺 躯干肌 老年 脑出血 偏瘫 肢体功能 神经功能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壁强化训练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产后腹直肌分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崔婷 夏亚芳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5期110-114,共5页
目的研究腹壁强化训练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产后腹直肌分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江苏省江阴市中医院收治的108例产后腹直肌分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三组,每组36例。腹壁强化组采用腹壁强化训练治疗,... 目的研究腹壁强化训练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产后腹直肌分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江苏省江阴市中医院收治的108例产后腹直肌分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三组,每组36例。腹壁强化组采用腹壁强化训练治疗,电刺激组采用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联合组采用腹壁强化训练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治疗3个疗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腹直肌超声指标、腹部核心肌群肌力、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联合组临床疗效优于腹壁强化组、电刺激组(P<0.05)。治疗后,三组腹直肌间距小于治疗前,腹直肌厚度、弹性模量值、剪切波速度高于治疗前;且联合组腹直肌间距小于腹壁强化组、电刺激组,腹直肌厚度、弹性模量值、剪切波速度高于腹壁强化组、电刺激组(P<0.05)。治疗后,三组腹直肌、腹横肌、腹斜肌肌力高于治疗前,且联合组高于腹壁强化组、电刺激组(P<0.05)。治疗后,三组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和物质生活状态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联合组高于腹壁强化组、电刺激组(P<0.05)。结论腹壁强化训练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产后腹直肌分离的效果显著,可增强患者腹部核心肌群肌力,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直肌分离 神经肌肉刺激 腹壁强化训练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穴位按摩结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的临床研究
8
作者 林楚克 周惠嫦 张盘德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17期177-181,共5页
目的探讨穴位按摩结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3月在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接受治疗的92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结合组(53例)和电刺激... 目的探讨穴位按摩结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3月在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接受治疗的92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结合组(53例)和电刺激组(39例),电刺激组接受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结合组在电刺激组的基础上增加穴位按摩。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吞咽功能、渗漏-误吸(PAS)分级、舌压及口部肌肉运动评分等。结果结合组总有效率为92.45%,高于电刺激组的74.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结合组平均波幅及舌压高于电刺激组,且吞咽时限低于电刺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合组PAS及容积-黏度吞咽测试(V-VST)分级优于电刺激组,且安全性及有效性受损率低于电刺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合组标准化吞咽功能评定量表(SSA)评分低于电刺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吞咽相关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评分及口部肌肉运动评分高于电刺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按摩结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升患者口部运动及吞咽功能,缓解其吞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按摩 神经肌肉刺激 脑卒中 吞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肌肉电刺激辅助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9
作者 王静 李璐 李虹丽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1期24-25,34,共3页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配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对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及生活能力的影响,为脑卒中后综合康复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我院2021-2023年收治的10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配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对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及生活能力的影响,为脑卒中后综合康复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我院2021-2023年收治的10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清皮质醇(Cor)、神经肽Y(NPY)水平、生活质量评分(SS-QOL量表)及神经功能评分(NIHSS量表)。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总有效率更高(P<0.05);Cor、NPY水平均较对照组降低更多(P<0.05);SS-QOL评分提高更显著(P<0.05);NIHSS评分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康复训练配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可明显改善脑卒中后认知功能损害,减轻应激状态,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该组合治疗策略优于单纯康复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认知功能障碍 康复训练 神经肌肉刺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项针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卒中后吞咽困难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超臣 蔺姗 宋宝忠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5期95-99,共5页
目的探讨头项针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治疗卒中后吞咽困难(PSD)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3月南京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收治的90例PSD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三组,每组30例。头项针组接受头项针治疗,NMES组接受N... 目的探讨头项针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治疗卒中后吞咽困难(PSD)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3月南京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收治的90例PSD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三组,每组30例。头项针组接受头项针治疗,NMES组接受NMES治疗,联合组接受头项针联合NMES治疗。治疗3周后,比较三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的洼田饮水试验(WST)分级、标准吞咽功能评估(SSA)、吞咽生活质量问卷(SWAL-QOL)、颏下肌群表面肌电图(s EMG),评估3种措施的安全性。结果联合组临床疗效优于头项针组、NMES组(P<0.05)。治疗后,三组WST分级优于治疗前,且联合组优于头项针组、NMES组(P<0.05)。治疗后,三组SSA评分、SWAL-QOL评分、吞咽时限低于治疗前,颏下肌群s EMG平均波幅、最大波幅高于治疗前,且联合组SSA评分、SWAL-QOL评分、吞咽时限低于头项针组、NMES组,颏下肌群s EMG平均波幅、最大波幅高于头项针组、NMES组(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与头项针组、NME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项针联合NMES治疗PSD的临床效果确切,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吞咽困难 头项针 神经肌肉刺激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抗阻呼吸训练在肺纤维化疾病康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沈天舒 杨娇 +2 位作者 王卫亮 唐启群 王骞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0-93,125,共5页
目的 探讨呼吸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抗阻呼吸训练对肺纤维化患者肺功能、呼吸肌力、呼吸困难程度、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 将76例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疾病药物治疗、呼吸功能锻炼... 目的 探讨呼吸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抗阻呼吸训练对肺纤维化患者肺功能、呼吸肌力、呼吸困难程度、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 将76例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疾病药物治疗、呼吸功能锻炼及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干预措施的基础上每天上午进行30 min的呼吸神经肌肉电刺激,下午进行30次的抗阻呼吸训练。干预时间为4周,观察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肺功能、呼吸肌力、呼吸困难程度、心理状态。结果 干预后,两组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肺活量占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吸气肌力(MIP)、呼气肌力(MEP)水平、呼吸困难评分及医院焦虑量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呼吸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抗阻呼吸训练可改善肺纤维化患者的呼吸困难程度,提高呼吸肌的力量,延缓其肺功能下降速度,从而使患者的焦虑抑郁得到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纤维化 呼吸神经肌肉刺激 抗阻呼吸训练 肺功能 呼吸肌力 呼吸困难 焦虑 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频电刺激联合视觉反馈排尿训练在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12
作者 徐立伟 刘辉 《淮海医药》 CAS 2024年第5期476-480,共5页
目的:探讨低频电刺激联合视觉反馈排尿训练治疗脊髓损伤(SCI)诱发神经源性膀胱(NB)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其对膀胱功能、排尿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3年2月某院收治的100例SCI诱发NB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单双数分配原则... 目的:探讨低频电刺激联合视觉反馈排尿训练治疗脊髓损伤(SCI)诱发神经源性膀胱(NB)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其对膀胱功能、排尿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3年2月某院收治的100例SCI诱发NB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单双数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视觉反馈排尿训练,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低频电刺激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排尿情况、膀胱功能积分、尿动力学指标[尿流速率最大值(MUFR)、膀胱测压容积最大值(MBMV)、残余尿量(RUV)]、炎性因子[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疼痛介质[β-内啡肽(β-EP)、5-羟色胺(5-HT)、前列腺素E2(PGE2)]水平及生活质量调查简表(SF-36)、自我感知的膀胱症状量表(PPBC-S)评分。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4.00%,高于对照组的7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每日排尿次数、尿失禁频次低于对照组,每日单次尿量、单次最大尿量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膀胱功能积分、RUV分别为(1.46±0.18)分、(66.52±10.03)mL,低于对照组的(1.84±0.16)分、(86.67±11.45)mL,MUFR、MBMV分别为(15.63±2.11)mL/s、(256.67±30.03)mL,高于对照组的(11.20±2.17)mL/s、(209.82±31.16)mL(P<0.05);研究组血清PCT、TNF-α、5-HT、PGE2水平分别为(0.40±0.05)μg/L、(16.33±3.44)pg/mL、(102.25±22.08)ng/L、(170.05±33.68)ng/L,低于对照组的(0.61±0.07)μg/L、(26.01±4.67)pg/mL、(155.74±31.91)ng/L、(213.64±41.21)ng/L,血清IL-10、β-EP水平分别为(35.96±8.21)pg/mL、(244.85±31.61)ng/L,高于对照组的(26.45±6.17)pg/mL、(185.26±41.75)ng/L(P<0.05);研究组SF-36评分[(84.19±3.73)分]高于对照组[(73.26±3.27)分],PPBC-S评分[(2.43±0.11)分]低于对照组[(3.45±0.2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频电刺激联合视觉反馈排尿训练治疗SCI诱发NB患者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膀胱功能,减轻疼痛程度,提升其生活质量,抑制炎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 神经源性 脊髓损伤 低频刺激 视觉反馈排尿训练 膀胱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仪治疗桡神经损伤38例报告
13
作者 王道清 孙强三 +2 位作者 王晓红 张珑 郭志芹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7期25-25,共1页
关键词 神经损伤 刺激治疗 肌肉 运动功能障碍 有效治疗 主要临床表现 肱骨干骨折 感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高效的神经肌肉电刺激系统设计
14
作者 刘东鸣 王妙 +2 位作者 乔峰 窦唯波 郭春花 《电子技术应用》 2024年第8期102-107,共6页
设计了一种高效的神经肌肉电刺激(Neuromuscular Electrical Stimulation,NMES)系统。NMES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神经细胞的电兴奋性,通过脉冲电流刺激支配肌肉的神经,从而使肌肉收缩。系统由干电池供电,降压和升压电路采用高效的方案从而来... 设计了一种高效的神经肌肉电刺激(Neuromuscular Electrical Stimulation,NMES)系统。NMES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神经细胞的电兴奋性,通过脉冲电流刺激支配肌肉的神经,从而使肌肉收缩。系统由干电池供电,降压和升压电路采用高效的方案从而来降低功耗,以STM32F4单片机为主控芯片,产生用于控制刺激强度的DAC信号,以及复用开关的控制信号,经过由复用开关、恒流源、H桥组成的复用恒流源电路,产生分时的电流刺激,从而有效降低系统功耗和设备体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肌肉刺激(NMES) 恒流源 低功耗 双相对称方波 复用开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肝郁肾虚排卵障碍型不孕症患者的影响
15
作者 杨柳 方舟 +2 位作者 周雪源 徐露 闻姬 《西部中医药》 2025年第3期144-148,共5页
目的:通过监测外周血清及卵泡液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的含量变化,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acupoint stimulation,TEAS)对肝郁肾虚排卵障碍型不孕症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 目的:通过监测外周血清及卵泡液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的含量变化,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acupoint stimulation,TEAS)对肝郁肾虚排卵障碍型不孕症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的影响。方法:选择行IVF-ET的肝郁肾虚排卵障碍型不孕症患者160例,以是否接受TEAS分为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两组均给予促排卵的基础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安慰型韩式穴位神经刺激仪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在促排卵的基础上给予LH202H型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进行治疗。两组均治疗2个月经周期。观察两组中医证候评分变化情况、BDNF含量变化情况、促性腺激素(gonadotropin,Gn)使用情况和获卵数、妊娠结局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均比本组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月经第3天血清中BDNF含量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治疗后月经第3天血清中BDNF含量高于治疗前(P<0.05),且末次月经第1天血清及卵泡液中BDNF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Gn用药天数无明显差异(P>0.05),但观察组Gn用量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获卵数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受精率、优胚率、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活产率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EAS可上调肝郁肾虚排卵障碍型患者血清及卵泡液中BDNF的表达,改善患者症状,减少患者IVF-ET治疗过程中Gn用量,改善卵巢功能及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孕症 肝郁肾虚 排卵障碍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经皮穴位刺激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冰刺激疗法与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联合应用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改善效果观察 被引量:40
16
作者 刘诗丹 陈启波 +1 位作者 李荣祝 陈秋华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7期63-65,共3页
目的观察酸冰刺激疗法与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联合应用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改善效果。方法116例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8例,两组均采取常规治疗及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酸冰刺激疗法治... 目的观察酸冰刺激疗法与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联合应用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改善效果。方法116例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8例,两组均采取常规治疗及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酸冰刺激疗法治疗,每个疗程20 d,持续治疗2个疗程。分别采用洼田饮水试验、才藤荣—吞咽功能障碍评价法评价患者吞咽功能,另通过观察甘油三酯(TG)、血清白蛋白(ALB)、总胆固醇(TC)、BMI、三头肌皮褶厚度(TSF)评价患者营养状况。结果观察组洼田饮水试验评价治愈0例、显效30例、有效2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4.83%,对照组分别为0、20、26、12例和79.3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才藤荣—吞咽功能障碍分级分别为(3.8±0.8)、(5.2±0.7)级,对照组分别为(3.7±0.6)、(4.6±0.7)级,同组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治疗后比较,P均<0.05。观察组治疗前TG、ALB、TC、BMI、TSF分别为(1.32±0.42)mmol/L、ALB(33.53±2.43)g/L、(4.13±0.24)mmol/L、(21.43±0.4)kg/m2、(14.53±2.19)mm,治疗后分别为(1.72±0.32)mmol/L、(39.73±2.66)g/L、(4.63±0.84)mmol/L、(23.40±0.60)kg/m2、(19.64±1.85)mm,治疗前后比较,P均<0.05;对照组治疗前TG、ALB、TC、BMI、TSF分别为(1.29±0.39)mmol/L、(33.69±2.38)g/L、(3.98±0.33)mmol/L、(20.98±0.53)kg/m2、(13.68±2.23)mm,治疗后分别为(1.53±0.51)mmol/L、(36.54±2.38)g/L、(4.42±0.25)mmol/L、(22.40±0.50)kg/m2、(16.29±2.25)mm,治疗前后ALB、TC、TSF比较,P均<0.05;两组治疗后TG、ALB、TC、BMI、TSF比较,P均<0.05。结论酸冰刺激疗法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疗效确切,且进一步改善了患者的营养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吞咽障碍 神经肌肉刺激疗法 酸冰刺激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频电刺激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尿潴留疗效观察 被引量:34
17
作者 陈立霞 张杨 岳寿伟 《山东医药》 CAS 2014年第28期55-57,共3页
目的观察低频电刺激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尿潴留的疗效。方法将45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尿潴留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4例和对照组21例,均行常规清洁导尿、膀胱功能训练和尿意习惯的训练,治疗组另予低频电刺激治疗(20 min/次,1次/... 目的观察低频电刺激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尿潴留的疗效。方法将45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尿潴留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4例和对照组21例,均行常规清洁导尿、膀胱功能训练和尿意习惯的训练,治疗组另予低频电刺激治疗(20 min/次,1次/d,5 d/周),20次为一疗程。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0、20天,比较日排尿次数、24 h单次排尿量、残余尿量及膀胱内压力。结果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同时点比较,患者排尿次数增加、残余尿量减少、单次排尿量增加、膀胱内压力升高(P均<0.05),且随治疗时间延长变化更显著(P均<0.05)。相关分析显示,治疗组和对照组20 d残余尿量和膀胱压力无关(P均>0.05)。结论低频电刺激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尿潴留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源性膀胱 尿潴留 脊髓损伤 低频刺激 膀胱内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频率神经肌肉电刺激对脑卒中吞咽障碍的治疗效果观察 被引量:9
18
作者 刘敏 苗莉莉 +2 位作者 顾莹 王珊珊 孟阳 《山东医药》 CAS 2014年第26期31-32,共2页
目的观察不同频率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脑卒中后重度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电刺激组90例及对照组3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和吞咽功能训练;电刺激组在此基础上行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刺激强度分... 目的观察不同频率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脑卒中后重度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电刺激组90例及对照组3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和吞咽功能训练;电刺激组在此基础上行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刺激强度分别为20、40和80 Hz(各30例),30 min/次,2次/d。治疗前及治疗4周采用日本洼田饮水试验判断吞咽功能改善情况,计算总有效率。结果电刺激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80 Hz治疗强度者阳性率高于其他频率治疗者,P<0.05。结论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效果确切,80 Hz刺激强度的效果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吞咽障碍 脑卒中 神经肌肉刺激 刺激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针灸及康复锻炼治疗颅脑损伤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6
19
作者 王海明 蔡琛 张智芳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22-125,共4页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针灸及康复锻炼治疗颅脑损伤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共纳入90例因颅脑损伤致不同程度吞咽障碍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平均分为A、B、C3组,A组给予常规治疗及康复锻炼,B组在A组基础上给予神经肌肉电刺激,C...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针灸及康复锻炼治疗颅脑损伤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共纳入90例因颅脑损伤致不同程度吞咽障碍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平均分为A、B、C3组,A组给予常规治疗及康复锻炼,B组在A组基础上给予神经肌肉电刺激,C组在B组基础上联合针灸治疗。所有患者均治疗4周,记录治疗前后的吞咽功能、吞咽障碍程度及日常生活质量等进行比较。结果 3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分别为93.3%、73.3%、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组明显高于A组、B组,B组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VFG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WST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组VFG评分高于A组、B组,WST评分低于A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SWAL-QOL评分均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组SWAL-QOL评分明显低于A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针灸及康复锻炼相互有协同作用,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肌肉刺激 针灸 康复锻炼 颅脑损伤 吞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20
作者 徐文玉 王惠凤 +1 位作者 吕茜 杨艳玲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56-57,共2页
目的评价神经肌肉电刺激改善吞咽功能的有效性及科学性。方法选取符合入选标准的吞咽障碍患者10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51例进行吞咽及摄食训练传统治疗,治疗组53例在吞咽及摄食训练传统治疗基础上进行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疗... 目的评价神经肌肉电刺激改善吞咽功能的有效性及科学性。方法选取符合入选标准的吞咽障碍患者10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51例进行吞咽及摄食训练传统治疗,治疗组53例在吞咽及摄食训练传统治疗基础上进行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疗程1个月。结果两组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均有改善,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神经肌肉电刺激吞咽肌肉,能有效改善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摄食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肌肉刺激 吞咽障碍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