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浅表性膀胱癌患者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吉西他滨与吡柔比星膀胱热灌注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2
1
作者 郭学敬 王民 师磊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8年第10期762-765,共4页
目的探究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后吉西他滨与吡柔比星膀胱热灌注化疗对老年浅表性膀胱癌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至2015年4月在北京老年医院泌尿外科行TURBT治疗的老年浅表性膀胱癌患者90例,根据膀胱热灌注... 目的探究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后吉西他滨与吡柔比星膀胱热灌注化疗对老年浅表性膀胱癌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至2015年4月在北京老年医院泌尿外科行TURBT治疗的老年浅表性膀胱癌患者90例,根据膀胱热灌注化疗药物不同分为吉西他滨组和吡柔比星组,每组45例。吉西他滨组患者1000 mg吉西他滨加入到0. 9%氯化钠溶液500 ml软包装中加热至50℃,吡柔比星组患者40 mg吡柔比星加入到5%葡萄糖溶液500 ml软包装中加热至50℃,2组患者术后6 h内都以300 ml/min流量模式进行循环灌注,治疗1 h,以后每周以同样方法膀胱热灌注1次,共8次。然后每月1次,持续1年。随访比较2组患者的肿瘤复发率、无复发生存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应用SPSS 17. 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无复发生存时间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用Log-rank检验。结果全部病例随访12~36个月,2组患者12个月[8. 89%(4/45) vs 15. 56%(7/45),P=0. 334]和36个月复发率[15. 56%(7/45) vs 28. 89%(13/45),P=0. 12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吉西他滨组患者相比吡柔比星组患者的无复发生存时间长[(32. 99±1. 53) vs (27. 71±1. 95)个月,P=0. 047],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低[42. 2%(19/45) vs 97. 8%(44/45),P <0. 05]。吉西他滨组患者血尿、尿痛、膀胱炎发生率与吡柔比星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TURBT后吉西他滨膀胱热灌注化疗疗效满意,不良反应轻,是预防老年浅表性膀胱癌患者术后复发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吉西他滨 吡柔比星 浅表性膀胱 膀胱热灌注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后吡柔比星膀胱热灌注治疗对预防浅表性膀胱癌复发的疗效探讨 被引量:6
2
作者 彭业平 冯振华 +1 位作者 黄强 邱光进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1期176-178,共3页
目的探讨毗柔比星(THP)膀胱热灌注治疗对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方法 86例初发性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44例)和对照组(42例),行经尿道膀胱肿瘤汽化电切术(TUR-Bt)治疗,实验组应用BR-TRG-1型体腔循环热灌注治疗仪... 目的探讨毗柔比星(THP)膀胱热灌注治疗对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方法 86例初发性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44例)和对照组(42例),行经尿道膀胱肿瘤汽化电切术(TUR-Bt)治疗,实验组应用BR-TRG-1型体腔循环热灌注治疗仪(HIVEC)进行THP膀胱热灌注治疗,对照组行THP常规膀胱灌注治疗。定期复查膀肤镜检查及超声,对比两组患者复发率及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1年和2年复发率分别为6.82%(3/44)和11.36%(5/44),对照组1年和2年复发率分别为11.90%(5/42)和21.43%(9/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防治浅表性膀胱癌术后近期复发中,术后THP膀胱热灌注疗效优于常规膀肤灌注,临床可积极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表性膀胱 吡柔比星 膀胱热灌注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热灌注联合经尿道电切治疗腺性膀胱炎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洪昭展 岑海风 司徒春梅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第12期129-131,共3页
目的探究膀胱热灌注联合经尿道电切治疗腺性膀胱炎的效果。方法80例腺性膀胱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进行经尿道电切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术后24 h后进行吡柔比星膀胱热灌注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 目的探究膀胱热灌注联合经尿道电切治疗腺性膀胱炎的效果。方法80例腺性膀胱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进行经尿道电切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术后24 h后进行吡柔比星膀胱热灌注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2.50%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总体健康、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及精神健康评分分别为(76.31±5.32)、(76.82±5.23)、(75.44±4.62)、(74.71±4.61)、(77.50±5.02)、(77.18±6.41)、(76.73±5.62)、(76.30±4.92)分,均高于对照组的(70.23±3.62)、(70.71±3.73)、(71.61±4.40)、(70.63±4.52)、(70.91±5.28)、(71.42±5.63)、(70.84±5.58)、(70.82±4.25)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7.50%低于对照组的4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腺性膀胱炎患者经过膀胱热灌注联合经尿道电切治疗,患者疾病得以较快恢复,生活质量提高,医患关系更加融洽,且受到其他疾病影响较少,治疗效果安全、可靠,值得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热灌注 经尿道电切 腺性膀胱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柔比星与吉西他滨膀胱热灌注化疗在老年浅表性膀胱癌TURBT术后应用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吴德柱 李清林 +1 位作者 彭娜 林建峰 《淮海医药》 CAS 2021年第5期514-516,共3页
目的:研究吡柔比星(THP)与吉西他滨(GEM)膀胱热灌注化疗在老年浅表性膀胱癌(SBC)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术后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某院治疗的86例老年SBC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THP组和GEM组,每组43例。2组均行TURBT治疗,术后... 目的:研究吡柔比星(THP)与吉西他滨(GEM)膀胱热灌注化疗在老年浅表性膀胱癌(SBC)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术后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某院治疗的86例老年SBC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THP组和GEM组,每组43例。2组均行TURBT治疗,术后GEM组采用GEM膀胱热灌注化疗治疗,THP组采用THP膀胱热灌注化疗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实验室指标[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复发率及不良反应。结果:GEM组治疗疾病控制率(DCR)高于THP组,治疗后GEM组MMP-9、VEGF及sICAM-1水平低于THP组,GEM组复发率及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TH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SBC患者TURBT术后采用GEM膀胱热灌注化疗,有利于控制肿瘤进展,减少复发率,提高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少,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表性膀胱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吡柔比星 吉西他滨 膀胱热灌注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凌草热灌注与吉西他滨热灌注在腺性膀胱炎患者电切术后的应用效果
5
作者 文亚威 曹祥明 许锋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3年第10期1763-1766,共4页
目的 探讨冬凌草热灌注与吉西他滨热灌注在腺性膀胱炎(CG)患者电切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0例经尿道膀胱电切后病理结果为CG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随机数表法分组,其中膀胱电... 目的 探讨冬凌草热灌注与吉西他滨热灌注在腺性膀胱炎(CG)患者电切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0例经尿道膀胱电切后病理结果为CG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随机数表法分组,其中膀胱电切术后规律接受冬凌草热灌注患者为冬凌草组(50例),规律接受吉西他滨热灌注患者为吉西他滨组(50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治疗前后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冬凌草组总有效率高于吉西他滨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吉西他滨组(P<0.05)。治疗后,两组NLR较治疗前降低,生命质量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冬凌草组NLR低于吉西他滨组,生命质量评分高于吉西他滨组(P<0.05)。结论 冬凌草热灌注可提高CG电切术后患者的总有效率,减轻炎症反应,提高生存质量,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性膀胱 冬凌草 吉西他滨 膀胱热灌注 膀胱电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