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负性共刺激分子PD-L1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表达及其对术后膀胱灌注治疗的影响 被引量:12
1
作者 刘志华 叶云林 +3 位作者 卞军 赖德辉 郑伏甫 戴宇平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21-226,共6页
【目的】探讨负性共刺激分子PD-L1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表达及其对术后膀胱灌注治疗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染色方法检测131例膀胱癌组织标本(均经病理诊断确认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和10例正常膀胱黏膜组织标本的PD-L1表达情... 【目的】探讨负性共刺激分子PD-L1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表达及其对术后膀胱灌注治疗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染色方法检测131例膀胱癌组织标本(均经病理诊断确认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和10例正常膀胱黏膜组织标本的PD-L1表达情况,所有膀胱癌患者术后均予表柔比星或沙培林膀胱灌注,详细记录肿瘤复发、进展的时间和预后情况。【结果】PD-L1在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不表达0(0/10),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组织阳性率为56.5%(74/131),P=0.000。PD-L1的表达与病理分期相关,p Ta、p T1的PD-L1阳性率分别为35.1%(13/37)、60.6%(57/94),P=0.008。PD-L1阳性的患者肿瘤复发率和肿瘤进展率均高于PD-L1阴性的患者,复发率分别为37.8%和12.3%,进展率分别为10.8%和3.5%(P<0.05);PD-L1阳性的患者术后灌注表柔比星预防肿瘤复发和进展的疗效优于沙培林,复发率分别为28.8%和51.7%,进展率分别为6.5%和17.2%(P<0.05);而PD-L1阴性患者表柔比星和沙培林两种治疗方案的疗效无明显差异,复发率分别为9.6%和15.4%,进展率分别为3.2%和3.8%(P>0.05)。【结论】负性共刺激分子PD-L1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表达水平与病理分期密切相关,根据PD-L1的表达情况选择术后辅助性膀胱灌注治疗药物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 PD-L1 膀胱灌注治疗 肿瘤免疫逃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喜树碱及卡介苗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临床观察 被引量:13
2
作者 苏昀 姚茂银 +4 位作者 张忠林 苑章 杨建军 柳靖 胡向农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910-911,共2页
目的:总结我院近年来羟基喜树碱膀胱灌注及卡介苗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效果。方法:62例患者膀胱灌注羟基喜树碱,43例膀胱灌注卡介苗。结果:羟基喜树碱膀胱灌注组随访6~60个月,复发率为14.5%,无全身不良反应。卡介苗组随访24~4... 目的:总结我院近年来羟基喜树碱膀胱灌注及卡介苗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效果。方法:62例患者膀胱灌注羟基喜树碱,43例膀胱灌注卡介苗。结果:羟基喜树碱膀胱灌注组随访6~60个月,复发率为14.5%,无全身不良反应。卡介苗组随访24~48个月,复发率为18.6%,72.3%患者出现膀胱刺激症状。结论:羟基喜树碱及卡介苗均是有效的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药物,羟基喜树碱膀胱灌注操作简单,全身不良反应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膀胱局部化疗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羟基喜树碱 卡介苗 膀胱灌注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P膀胱灌注预防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复发的Meta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朱一平 叶定伟 +9 位作者 姚旭东 张世林 戴波 张海梁 沈益君 朱耀 施国海 马春光 林国文 秦晓健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2期1294-1295,共2页
膀胱癌是我国泌尿系统最常见的肿瘤,其中初发者70%-80%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经尿道肿瘤切除可以治愈,但术后复发率可达50%-75%^[1]。膀胱内灌注治疗是目前预防非肌层浸润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最常用的一种治疗手段,且灌注采用的药... 膀胱癌是我国泌尿系统最常见的肿瘤,其中初发者70%-80%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经尿道肿瘤切除可以治愈,但术后复发率可达50%-75%^[1]。膀胱内灌注治疗是目前预防非肌层浸润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最常用的一种治疗手段,且灌注采用的药物种类繁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柔比星(THP) 膀胱灌注治疗 膀胱肿瘤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室引流管在膀胱癌灌注化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娟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0年第10期2599-2599,共1页
关键词 脑室引流管 灌注化疗 膀胱 应用 膀胱灌注治疗 2009年 治疗方法 术后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尿道电切治疗膀胱黏膜白斑25例
5
作者 余洋 吉凯 +1 位作者 张可 王铎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8年第9期849-849,共1页
2003年8月~2007年12月,我院共收治膀胱黏膜白斑25例,应用经尿道电切术及术后膀胱灌注治疗,随访6个月,2例复发,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25例,均为女性。年龄36~72岁,平均55.6岁。临床表现为尿路刺激症状17例,镜下血... 2003年8月~2007年12月,我院共收治膀胱黏膜白斑25例,应用经尿道电切术及术后膀胱灌注治疗,随访6个月,2例复发,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25例,均为女性。年龄36~72岁,平均55.6岁。临床表现为尿路刺激症状17例,镜下血尿8例。4例伴排尿困难。病程3~42个月,平均16个月。尿常规示有白细胞2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灌注治疗 黏膜白斑 经尿道电切治疗 经尿道电切术 尿路刺激症状 临床资料 临床表现 镜下血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