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黄糖络丸通过AMPK/mTOR/ULK1通路调控糖尿病肾病小鼠足细胞自噬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苏蓓蓓 杨丽霞 +5 位作者 梁永林 朱向东 杨霞 薛春霞 章溥 裴晓丽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0-269,共10页
目的:探究大黄糖络丸(DHT)基于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unc-51样激酶1(AMPK/mTOR/ULK1)信号通路对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小鼠的干预作用。方法:40只造模成功的C57BL/KSJ-db/db(以下简称db/db)小鼠随... 目的:探究大黄糖络丸(DHT)基于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unc-51样激酶1(AMPK/mTOR/ULK1)信号通路对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小鼠的干预作用。方法:40只造模成功的C57BL/KSJ-db/db(以下简称db/db)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达格列净组(1.5 mg·kg^(-1)·d^(-1)),DHT高、中、低剂量组(3.6、1.8、0.9 g·kg^(-1)·d^(-1)),每组8只;另取10只C57BL/KSJ-db/dm(以下简称db/m)小鼠为正常组,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治疗组小鼠分别给予相应药物,连续给药10周,1次/d。于给药0、4、8、10周固定时间,禁食不禁水12 h,取尾静脉血检测空腹血糖(FBG);于给药0、5、10周末收集尿液检测尿中白蛋白、肌酐含量,计算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给药10周后,检测各组小鼠24 h尿总蛋白,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含量;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肾脏组织p-AMPK、p-mTOR及p-ULK1蛋白的表达水平,以及自噬关键分子酵母Atg6同系物1(Beclin-1)、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P62蛋白的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肾脏组织足细胞裂孔膜蛋白(Nephrin、Podocin)的表达水平;采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观察肾脏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达格列净组和DHT组小鼠FBG、ACR、24 h尿总蛋白均降低,Scr、BUN无统计学差异;肾组织中p-AMPK、p-ULK1表达水平升高,p-mTOR表达水平降低及LC3Ⅱ/LC3Ⅰ、Beclin-1表达水平升高,P62表达水平降低(P<0.01,P<0.05);肾小球的足细胞裂孔膜蛋白Nephrin、Podocin表达水平升高(P<0.01,P<0.05);肾脏病理损害减轻;透射电镜显示自噬小体、自噬溶酶体数量增加。结论:DHT可能通过调控AMPK/mTOR/ULK1信号通路,增强足细胞自噬,保护肾小球,延缓DN发展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糖络丸 糖尿病肾病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哺乳动物霉素蛋白/unc-51激酶1信号通路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附萸汤改善心力衰竭大鼠的心室重构:基于抑制AMPK/mTOR通路介导的细胞自噬 被引量:12
2
作者 马金苗 顼志兵 +6 位作者 朱杰 刘迎庆 王青青 奚希相 张莉芬 黄静 孝玲玲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66-473,共8页
目的 探究附萸汤对心力衰竭大鼠心室重构的影响及其与AMPK/mTOR通路介导细胞自噬的关系。方法 采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法建立心力衰竭大鼠模型,将30只建模成功大鼠分成模型组(Model)、附萸汤治疗组(Fuyu Soup)、附萸汤治疗+AMPK激动剂... 目的 探究附萸汤对心力衰竭大鼠心室重构的影响及其与AMPK/mTOR通路介导细胞自噬的关系。方法 采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法建立心力衰竭大鼠模型,将30只建模成功大鼠分成模型组(Model)、附萸汤治疗组(Fuyu Soup)、附萸汤治疗+AMPK激动剂组(Fuyu Soup+EX229),以Wistar大鼠为假手术组(Sham),10只/组。药物干预8周后,测定心室功能及心室重构指标变化。TTC染色检测心肌梗死面积,HE和Masson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学变化,TUNEL染色检测心肌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组织p-AMPK、p-mTOR、LC3-Ⅱ、Beclin1和p62蛋白表达。结果 与Sham组相比,Model组大鼠舒张末期左心室容积(LVEDV)、收缩末期左心室容积(LVESV)、左心室指数(LVMI)增加(P<0.01),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球形指数(SI)降低(P<0.01),心肌梗死面积增加,心肌组织病理损伤及纤维化程度加重,心肌细胞凋亡率,p-AMPK、LC3-Ⅱ/LC3-Ⅰ、Beclin1表达升高(P<0.01),p-mTOR、p62表达降低(P<0.01)。与Model组相比,Fuyu Soup组大鼠LVEDV、LVESV、LVMI降低(P<0.01),LVEF、LVFS、SI增加(P<0.01);心肌梗死面积降低,心肌组织病理损伤及纤维化程度减轻,心肌细胞凋亡率,p-AMPK、LC3-Ⅱ/LC3-Ⅰ、Beclin1表达降低(P<0.01),p-mTOR、p62表达升高(P<0.01)。与Fuyu Soup组相比,EX229能够逆转Fuyu Soup对心力衰竭大鼠上述指标的作用。结论 附萸汤具有改善心力衰竭大鼠心室重构作用,其机制与抑制AMPK/mTOR信号通路介导的心肌细胞自噬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萸汤 心力衰竭 心室重构 自噬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哺乳动物霉素蛋白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荆防颗粒对寒湿型过敏性鼻炎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探讨
3
作者 院金烨 闫莹 +8 位作者 牟艳芳 张一凡 赵亚芳 程国良 曾振 岳茹婧 赵琰 屈会化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513-1519,共7页
目的:基于自噬信号通路探讨荆防颗粒对寒湿型过敏性鼻炎(AR)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8只雄性SD大鼠使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氯雷他定组及荆防颗粒低、中、高剂量组,每组8只。除对照组外,其他各组置于低温高湿环境中。1... 目的:基于自噬信号通路探讨荆防颗粒对寒湿型过敏性鼻炎(AR)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8只雄性SD大鼠使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氯雷他定组及荆防颗粒低、中、高剂量组,每组8只。除对照组外,其他各组置于低温高湿环境中。15日后开始用卵清蛋白(OVA)滴鼻处理,并且各给药组大鼠给予相应药物灌胃,阳性对照组1.5 mg/kg,荆防低剂量组0.7 g/kg,荆防中剂量组1.4 g/kg,荆防高剂量组2.8 g/kg,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均为1次/d,共28 d。每天观察大鼠的体质量、精神状态、活动情况等,末次滴鼻后,记录各组大鼠的挠鼻、喷嚏和流涕状况。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鼻黏膜病理变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sIgE)、白细胞介素4(IL-4)、IL-5、IL-13、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鼻黏膜中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Unc-51样自噬激酶1(ULK1)、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LC3)、自噬降解底物蛋白1(P62) mRNA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行为学积分均大于5分,高于对照组(P<0.01);与模型组比较,氯雷他定组与荆防颗粒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行为学积分均低(P<0.01),且荆防颗粒各给药以低剂量组症状减轻最明显。氯雷他定组以及荆防颗粒各给药组大鼠鼻黏膜组织病理改变均有所改善。荆防各给药组间尤以低剂量组改善效果最明显,黏膜上皮组织结构更完整,黏膜下仅见少量杯状细胞浸润。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sIgE、IL-4、IL-5、IL-13、IL-1β、TNF-α水平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血清sIgE、IL-4、IL-5、IL-13、IL-1β、TNF-α水平低(P<0.05、P<0.01)。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鼻黏膜组织中AMPK、ULK1、LC3 mRNA表达低,mTOR、P62 mRNA表达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荆防高、中、低剂量组AMPK、ULK1、LC3 mRNA表达高,mTOR、P62 mRNA表达低(P<0.05、P<0.01)。结论:荆防颗粒对寒湿型AR有缓解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AMPK/mTOR/ULK1信号通路,增强细胞自噬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荆防颗粒 荆防败毒散 过敏性鼻炎 寒湿模型 自噬 能量代谢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unc-51样自噬激酶1信号通路 大鼠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复合有氧运动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肝功能的改善作用
4
作者 胡戈 秦菲 +3 位作者 曹建民 吉喆 周绮云 周海涛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78-187,共10页
目的:研究姜黄素与有氧运动相结合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大鼠肝功能改善的效果及机制。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AFLD模型组、有氧运动干预组、姜黄素干预组和姜黄素复合有氧运动干预组... 目的:研究姜黄素与有氧运动相结合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大鼠肝功能改善的效果及机制。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AFLD模型组、有氧运动干预组、姜黄素干预组和姜黄素复合有氧运动干预组,每组8只。利用全自动生化仪测定大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aminotransferase,AST)活性、总胆固醇(totalcholesterol,TC)、总甘油三酯(total 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通过苏木精-伊红、油红O和电子染色法观察大鼠肝组织形态、脂质沉积及超微结构变化;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免疫组化和蛋白免疫印迹法测定大鼠肝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denosine monophosphate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磷酸化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phosphorylated adenosine monophosphate-activated proteinkinase,p-AMPK)、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targetofrapamycin,mTOR)、Beclin-1、选择性自噬接头蛋白p62、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I(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1 light chain 3-I,LC3-I)、LC3-II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8周高脂饮食成功诱导大鼠出现NAFLD;姜黄素和/或有氧运动干预可改善NAFLD大鼠肝超微结构损伤、病理变化及脂质沉积;降低血清TC、TG、LDL-C浓度及AST和ALT活性;上调Beclin-1、LC3-II mRNA表达水平及p-AMPK、Beclin-1、LC3-II蛋白表达水平和p-AMPK/AMPK、LC3-II/LC3-I蛋白表达水平比值,下调m TOR、p62 m RNA表达水平和m TOR、p62蛋白表达水平,提升细胞自噬水平;姜黄素与有氧运动在血清TC和TG浓度、ALT和AST活性、肝m TOR、Beclin-1、p62 m RNA表达水平、p-AMPK、p62、LC3-II蛋白表达水平及LC3-II/LC3-I蛋白表达水平比值间存在交互效应。结论:姜黄素和/或有氧运动干预通过调控AMPK/mTOR信号通路适度增强细胞自噬水平,改善NAFLD大鼠肝脏结构和功能,其中,姜黄素复合有氧运动干预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有氧运动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哺乳动物霉素蛋白信号通路 自噬 非酒精性脂肪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壮药双路通脑方对缺血-再灌注脑损伤大鼠神经元自噬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梅小平 翟阳 +4 位作者 王凯华 滕红丽 郑光珊 杨鹏 邹敏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81-789,共9页
目的探讨壮药双路通脑方对缺血-再灌注(I/R)脑损伤大鼠神经元自噬和凋亡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小、中、大剂量双路通脑方组,大剂量双路通脑方+AMPK激活剂AICAR组,每组18只。按照分组给予不同的药物... 目的探讨壮药双路通脑方对缺血-再灌注(I/R)脑损伤大鼠神经元自噬和凋亡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小、中、大剂量双路通脑方组,大剂量双路通脑方+AMPK激活剂AICAR组,每组18只。按照分组给予不同的药物干预7 d后,采用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再灌注24 h后,评估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的程度;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TTC)染色观察脑梗死体积;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缺血半影区海马CA1区神经元形态学变化;TUNEL染色检测神经元凋亡;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自噬小体的形成;免疫荧光(IF)染色检测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Ⅱ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自噬标志基因Beclin-1、LC3A/B、p62及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Unc-51样激酶1(ULK1)及其磷酸化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梗死体积、神经元凋亡率、自噬小体数量、LC3-Ⅱ阳性表达、海马组织Beclin-1蛋白水平和LC3-II/LC3-I、p-AMPK/AMPK、p-ULK1(S317)/ULK1比值显著升高,p62蛋白水平和p-mTOR/mTOR、p-ULK1(S757)/ULK1比值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小、中、大剂量双路通脑方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梗死体积、神经元凋亡率、自噬小体数量、LC3-Ⅱ阳性表达、海马组织Beclin-1蛋白水平和LC3-II/LC3-I、p-AMPK/AMPK、p-ULK1(S317)/ULK1比值显著降低,p62蛋白水平和p-mTOR/mTOR、p-ULK1(S757)/ULK1比值显著升高(P<0.05),且呈剂量依赖性;AICAR可明显减弱大剂量双路通脑方对脑I/R大鼠神经元自噬和凋亡的抑制作用。结论双路通脑方可能通过调控AMPK/mTOR信号通路,抑制神经元的过度自噬,减少神经元凋亡,进而发挥对脑I/R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药 双路通脑方 缺血性脑卒中 自噬 凋亡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哺乳动物霉素蛋白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