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腺苷蛋氨酸治疗抑郁症 被引量:16
1
作者 刘平 顾牛范 +4 位作者 翁史 舒良 李冰 周沫 沈渔村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94-96,共3页
目的:观察新型天然抗抑郁药S-腺苷蛋氨酸的抗抑郁作用及其不良反应。方法:采用该药开放性治疗各种抑郁性障碍31例。采用Hamilton抑郁量表和临床总体印象评定临床疗效。结果:全部病人(包括脱落病人)的有效率为72.4... 目的:观察新型天然抗抑郁药S-腺苷蛋氨酸的抗抑郁作用及其不良反应。方法:采用该药开放性治疗各种抑郁性障碍31例。采用Hamilton抑郁量表和临床总体印象评定临床疗效。结果:全部病人(包括脱落病人)的有效率为72.4%。疗程分析发现该药起效较快,在治疗第四天量表评分业已有显著下降。第二周时已较基线分下降了52%。因子分析发现,该药对主观焦虑因子效果不佳,对其它各因子均有显著效果。该药不良反应轻微,无一例因药物不良反应导致治疗中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药物疗法 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腺苷蛋氨酸对化疗药物性肝损伤防治疗效的观察 被引量:15
2
作者 田亚敏 窦丽萍 +4 位作者 姚盛 姚子龙 张茜菲 于力 靖彧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305-1308,共4页
本研究旨在观察S-腺苷蛋氨酸在白血病抗肿瘤药物肝损伤中的防治作用。回顾性分析了2011年1月到2012年4月期间,接受化疗治疗的62例急性白血病患者保肝药物治疗疗效。根据保肝药物不同分为A组27例及B组35例。A组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 本研究旨在观察S-腺苷蛋氨酸在白血病抗肿瘤药物肝损伤中的防治作用。回顾性分析了2011年1月到2012年4月期间,接受化疗治疗的62例急性白血病患者保肝药物治疗疗效。根据保肝药物不同分为A组27例及B组35例。A组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联用S-腺苷蛋氨酸治疗,B组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联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观察2周后肝功能指标变化。B组5例化疗急性肝损伤患者换用了S-腺苷蛋氨酸作为补救治疗。结果表明,A组保肝治疗后ALT、AST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无1例(0/27)患者出现急性肝损伤。B组14.29%(5/35)的患者出现了急性肝损伤,换用S-腺苷蛋氨酸治疗后肝功能均在中位时间8(5-14)日得到了良好的恢复。结论:S-腺苷蛋氨酸在防治化疗药物性肝损伤方面效果优于复方甘草酸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 复方甘草 化疗 药物性肝损伤 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化E.Coli JM109(pBR322-MAT)细胞催化合成S-腺苷蛋氨酸 被引量:9
3
作者 牛卫宁 左晓佳 +2 位作者 尚晓娅 丁焰 钦传光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8-41,43,共5页
通过PCR从大肠杆菌(E.Coli-K12)基因组DNA中扩增出甲硫氨酸腺苷转移酶(MAT)基因,构建了能高效表达MAT的重组大肠杆菌E.ColiJM109(pBR322-MAT)。选择海藻酸钙(CA)凝胶包埋固定化重组大肠杆菌,研究发现最佳ρ(CA)为20g/L的水溶液,最适细... 通过PCR从大肠杆菌(E.Coli-K12)基因组DNA中扩增出甲硫氨酸腺苷转移酶(MAT)基因,构建了能高效表达MAT的重组大肠杆菌E.ColiJM109(pBR322-MAT)。选择海藻酸钙(CA)凝胶包埋固定化重组大肠杆菌,研究发现最佳ρ(CA)为20g/L的水溶液,最适细胞包埋量为0.15 g(湿细胞)/mL(凝胶),连续反应5批次后固定化细胞酶活力为初始最高酶活力的91%。对于固定化细胞催化合成SAM,在最佳条件下底物ATP的转化率超过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化细胞 s- 重组细胞 大肠杆菌 全细胞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大肝癌患者TACE后S-腺苷蛋氨酸的护肝作用 被引量:7
4
作者 史震山 陈自谦 +5 位作者 杨熙章 张鸿文 董其龙 杨永岩 庄茜 雷娟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11期790-792,共3页
目的探讨S-腺苷蛋氨酸对原发性大肝癌患者经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TACE)后急性肝功能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3年5月-2007年10月我院收治的51例肝肿瘤患者进行术后护肝治疗,治疗组在TACE后静脉滴注S-腺苷蛋氨酸1000mg/d;对照... 目的探讨S-腺苷蛋氨酸对原发性大肝癌患者经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TACE)后急性肝功能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3年5月-2007年10月我院收治的51例肝肿瘤患者进行术后护肝治疗,治疗组在TACE后静脉滴注S-腺苷蛋氨酸1000mg/d;对照组TACE后静脉滴注甘利欣30ml/d(含甘草酸二铵盐150mg)治疗。两组均在TACE术前第1天,术后第2、4、8天抽血查肝功能。结果肝功能各指标在TACE前后均发生明显变化,术后第2天ALT、AST、TBIL及DBIL均较术前不同程度的升高(P<0.05),术后第4天起各指标开始逐渐下降。治疗组总TACE前TBIL、DBIL、ALT和AST与术后第8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ALT、AST及TBIL、DBIL在TACE术后第8天有显著升高(P<0.05)。总蛋白(TP)及白蛋白(A)TACE前与术后第8天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中15例(60%)患者汉密顿抑郁量表总分出现下降。结论S-腺苷蛋氨酸对肝癌患者TACE治疗后有保护肝功能作用,近期保护急性肝损害疗效满意。S-腺苷蛋氨酸还具有一定的抗抑郁作用,可增加TACE的疗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肝功能 肝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腺苷-L-蛋氨酸防治全胃肠外营养所致肝内胆汁郁积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刘怡晟 蔡威 +1 位作者 吴圣楣 钱龙华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39-242,共4页
目的研究S腺苷L蛋氨酸(SAMe)对全胃肠外营养(TPN)所致胆汁郁积的防治效果及其对肝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新生兔24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TPN对照组、SAMe治疗组,治疗组在TPN同时加用SAMe100mg/(kg·d)。结果SAMe治疗组血清胆汁酸、... 目的研究S腺苷L蛋氨酸(SAMe)对全胃肠外营养(TPN)所致胆汁郁积的防治效果及其对肝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新生兔24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TPN对照组、SAMe治疗组,治疗组在TPN同时加用SAMe100mg/(kg·d)。结果SAMe治疗组血清胆汁酸、ALT、AKP、总胆红素、总蛋白和白蛋白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直接胆红素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但较TPN对照组有明显下降(P<0.01)。正常对照组肝细胞形态正常;TPN对照组可见明显肝内胆汁郁积表现,并可见肝细胞轻度脂肪变性;SAMe治疗组肝细胞形态基本正常。正常对照组肝细胞凋亡数为0.263%±0.041%;TPN对照组肝细胞凋亡数为1.060%±0.217%;SAMe治疗组肝细胞凋亡数为0.467%±0.182%,较TPN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SAMe可有效防治TPN所致郁胆,其作用机理可能与抑制肝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L- 全胃肠外营养 胆汁郁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S-腺苷蛋氨酸脱羧酶基因(GhSAMDC2/3/4)的克隆及其诱导表达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王凡龙 朱华国 +3 位作者 程文翰 刘永昌 成新琪 孙杰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6-183,共8页
利用电子克隆结合RT-PCR技术克隆获得陆地棉(Gossypium hirsutum L.)S-腺苷蛋氨酸脱羧酶(S-adenosylmethionine decarboxylase,SAMDC)基因家族3个基因,分别命名为Gh SAMDC2、Gh SAMDC3和GhSAMDC4。序列分析显示,该基因c DNA包含的upstre... 利用电子克隆结合RT-PCR技术克隆获得陆地棉(Gossypium hirsutum L.)S-腺苷蛋氨酸脱羧酶(S-adenosylmethionine decarboxylase,SAMDC)基因家族3个基因,分别命名为Gh SAMDC2、Gh SAMDC3和GhSAMDC4。序列分析显示,该基因c DNA包含的upstream ORF(u ORF)和main ORF(m ORF)为植物SAMDC基因特征ORF,其中m ORF长度分别为1068 bp、1110 bp和1032 bp,分别编码355、369和343个氨基酸。聚类分析表明,Gh SAMDC2/3蛋白与可可树(Theobroma cacao)SAMDC聚为一类,且Gh SAMDC2与GhSAMDC3蛋白亲缘关系最近;Gh SAMDC4与拟南芥At SAMDC4聚为一类。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Gh SAMDC2在茎中表达相对较高,随着纤维发育其表达量不断增加,在纤维发育后期其表达量达到最高;Gh SAMDC2/3/4在不同的胁迫条件下表现出不同的表达模式,Gh SAMDC2受低温和干旱胁迫诱导最强烈,Gh SAMDC3响应盐胁迫显著,Gh SAMDC4受ABA诱导强烈。上述结果为进一步研究棉花SAMDC基因功能奠定了一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多胺 s-脱羧酶基因 非生物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对S-腺苷-L-蛋氨酸发酵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王昌禄 朱汉春 +3 位作者 张晓霞 周庆礼 陈勉华 陈俊伟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7年第6期154-156,161,共4页
研究了不同pH控制方式对S-腺苷-L-蛋氨酸(SAM)发酵过程及产量的影响。通过对发酵过程中不控制pH、控制恒定pH、两阶段控制pH和三阶段控制pH实验,研究了不同条件下对菌体干重、葡萄糖代谢和SAM产量的影响。控制合适的pH有利于菌体生长与... 研究了不同pH控制方式对S-腺苷-L-蛋氨酸(SAM)发酵过程及产量的影响。通过对发酵过程中不控制pH、控制恒定pH、两阶段控制pH和三阶段控制pH实验,研究了不同条件下对菌体干重、葡萄糖代谢和SAM产量的影响。控制合适的pH有利于菌体生长与SAM的生物合成,菌体生长最适pH为6.0,SAM转化最适pH为6.5,采用三阶段控制pH,使SAM产量比不控制pH提高了133%,比控制pH6.5提高了18.6%,比两阶段控制pH提高了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 s--L- 发酵 酵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腺苷蛋氨酸对微生物次生代谢产物的调控作用与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5
8
作者 孙丽慧 张国海 +1 位作者 李明刚 郑裕国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8-134,共7页
S-腺苷蛋氨酸是生物体内一种非常重要的生理活性物质,除主要作为甲基供体和参与众多转硫基、转氨基和转核糖基等重要的生化反应,还能作为信号分子调控微生物的代谢。当细胞内S-腺苷蛋氨酸浓度发生微小变化时,就可以对微生物细胞代谢产... S-腺苷蛋氨酸是生物体内一种非常重要的生理活性物质,除主要作为甲基供体和参与众多转硫基、转氨基和转核糖基等重要的生化反应,还能作为信号分子调控微生物的代谢。当细胞内S-腺苷蛋氨酸浓度发生微小变化时,就可以对微生物细胞代谢产物的合成以及细胞分化产生较大的影响。文中就S-腺苷蛋氨酸在生物体内的循环途径、相关基因以及近年来S-腺苷蛋氨酸对微生物次级代谢的调控作用和调控机制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 代谢途径 微生物次生代谢 代谢调控 生理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量代谢分析的S-腺苷蛋氨酸和谷胱甘肽联合高产方法 被引量:5
9
作者 王玉磊 卫功元 +1 位作者 邵娜 聂敏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23-229,共7页
采用能量代谢分析方法,以S-腺苷蛋氨酸和谷胱甘肽联产发酵过程中能量代谢的关键物质ATP的水平变化为指导,结合L-半胱氨酸的适时添加策略,实现了S-腺苷蛋氨酸和谷胱甘肽联产发酵的进一步高产。在ATP水平指导的L-半胱氨酸添加策略下,实现... 采用能量代谢分析方法,以S-腺苷蛋氨酸和谷胱甘肽联产发酵过程中能量代谢的关键物质ATP的水平变化为指导,结合L-半胱氨酸的适时添加策略,实现了S-腺苷蛋氨酸和谷胱甘肽联产发酵的进一步高产。在ATP水平指导的L-半胱氨酸添加策略下,实现了胞内ATP的有效利用,且分批培养和流加培养时S-腺苷蛋氨酸和谷胱甘肽的联产量达到584.7mg.L-1和1004.4mg.L-1,分别比对照提高了27.1%和26.4%。该研究结果为类似耗能合成有用化学品的联产发酵及其高产提供了可行的发酵过程优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 谷胱甘肽 ATP 产朊假丝酵母 联产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ELSD法测定注射用1,4-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注射用溶剂中L-赖氨酸的含量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蔷薇 李直 +4 位作者 王欣荣 何正有 姚洁 李强 李维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928-930,946,共4页
目的建立注射用1,4-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注射用溶剂中三.赖氨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C.。(250mm×4.6mm,5um)色谱柱,以乙腈.甲醇.0.1%Z氟醋酸溶液(2:1:97)为流动相,柱温为室温,流速为1.0mL/min,以蒸发光散... 目的建立注射用1,4-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注射用溶剂中三.赖氨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C.。(250mm×4.6mm,5um)色谱柱,以乙腈.甲醇.0.1%Z氟醋酸溶液(2:1:97)为流动相,柱温为室温,流速为1.0mL/min,以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检测,漂移管温度:105℃,空气做为载气,流速为3.0L/min。结果在0.2066-2.0660μtg范围内,色谱峰面积对数与对照品浓度的对数呈良好的线性关系(F0.9997,n=51;平均回收率为99.78%(RSD=0.71%,n=9)。结论该法简便、可靠、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做为注射用1,4-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注射用溶剂中三.赖氨酸含量测定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1 4 丁二磺 高效液相 色谱法 蒸发光散射检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腺苷蛋氨酸对梗阻性黄疸病人肝蛋白质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岳新辉 全竹富 黎介寿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42-144,共3页
目的:研究S-腺苷蛋氨酸(SAMe)对梗阻性黄疸病人肝蛋白质合成的影响。方法:将40例梗阻性黄疸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病人给予SAMe静脉滴注,1 g/d,连续3 d;对照组不予任何保肝药物。观察SAMe治疗后3 d对梗阻性黄疸病人血清清... 目的:研究S-腺苷蛋氨酸(SAMe)对梗阻性黄疸病人肝蛋白质合成的影响。方法:将40例梗阻性黄疸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病人给予SAMe静脉滴注,1 g/d,连续3 d;对照组不予任何保肝药物。观察SAMe治疗后3 d对梗阻性黄疸病人血清清蛋白、前清蛋白、转铁蛋白、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谷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谷酰转肽酶等肝功能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病人在胆道梗阻解除前SAMe能显著升高血清前清蛋白和转铁蛋白浓度(P<0.01),并能显著降低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谷氨酸氨基转移酶等指标(P<0.01),但对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碱性磷酸酶、谷酰转肽酶等的影响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SAMe能促进梗阻性黄疸病人肝蛋白质合成,降低转氨酶,改善肝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 梗阻性黄疸 前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S-腺苷蛋氨酸酵母菌的诱变选育 被引量:3
12
作者 秦海彬 牛坤 王远山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23-27,共5页
以选育产S-腺苷蛋氨酸的高产酿酒酵母菌株为目标,利用常温常压等离子体和137 Csγ-射线对菌株进行诱变。通过5轮常温常压等离子体诱变和4轮γ-射线诱变,结合乙硫氨酸、制霉菌素抗性筛选,获得突变株AC-10,摇瓶发酵48 h,其S-腺苷蛋氨酸产... 以选育产S-腺苷蛋氨酸的高产酿酒酵母菌株为目标,利用常温常压等离子体和137 Csγ-射线对菌株进行诱变。通过5轮常温常压等离子体诱变和4轮γ-射线诱变,结合乙硫氨酸、制霉菌素抗性筛选,获得突变株AC-10,摇瓶发酵48 h,其S-腺苷蛋氨酸产量达到1.15 g/L,与出发菌株相比提高了130.0%。摇瓶发酵最适条件为30℃、初始pH 5.5。经5 L发酵罐分批补料发酵68 h,S-腺苷蛋氨酸产量达到5.62 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 酿酒酵母 诱变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腺苷-L-蛋氨酸治疗全肠外营养所致胆汁淤积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少华 李宁 +3 位作者 任建安 朱维铭 刘放南 黎介寿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1998年第4期195-198,共4页
目的:观察S┐腺苷┐L┐蛋氨酸(思美泰)治疗不中断肠外营养情况下TPN所致胆汁淤积的疗效。方法:对8例应用TPN>4周、发生胆汁淤积的病人,给予TPN支持同时应用思美泰500mg2/d,静滴,连续应用4周。结果:治疗... 目的:观察S┐腺苷┐L┐蛋氨酸(思美泰)治疗不中断肠外营养情况下TPN所致胆汁淤积的疗效。方法:对8例应用TPN>4周、发生胆汁淤积的病人,给予TPN支持同时应用思美泰500mg2/d,静滴,连续应用4周。结果:治疗后血浆总胆红素、γ┐谷氨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明显降低(P<0.05)。肝脏穿刺活检示肝细胞内胆汁淤积及门管区炎症减轻,胆小管内胆栓溶解。结论:静脉给予S┐腺苷┐L┐蛋氨酸具有明显的治疗TPN所致胆汁淤积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肠外营养 胆汁淤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瓜果实S-腺苷蛋氨酸脱羧酶基因McSAMDC的克隆、表达及亚细胞定位 被引量:1
14
作者 高山 陈桂信 +3 位作者 许端祥 钟开勤 林义章 潘东明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38-844,共7页
根据已构建苦瓜果实均一化文库中获得的1个与SAMDC基因相关的EST序列,采用3′RACE技术,克隆获得1个苦瓜SAMDC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命名为McSAMDC(GenBank登录号为KC632099)。生物信息分析结果表明,该cDNA全长1 900 bp,5′UTR和3′UTR分别... 根据已构建苦瓜果实均一化文库中获得的1个与SAMDC基因相关的EST序列,采用3′RACE技术,克隆获得1个苦瓜SAMDC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命名为McSAMDC(GenBank登录号为KC632099)。生物信息分析结果表明,该cDNA全长1 900 bp,5′UTR和3′UTR分别长501、325 bp。该cDNA序列存在3个开放读码框(微型tORF、上游读码框uORF和主读码框mORF),其中mORF长1 077 bp,编码358个氨基酸,预测分子量为39.31 ku,含有酶原剪切位点结构域和蛋白快速降解有关的PEST二个保守结构域。二级结构分析显示,McSAMDC含有无规卷曲(45.53%)、α-螺旋(29.33%)、伸展链(19.83%)、β-转角(5.31%)。序列分析结果表明,McSAMDC与拟南芥(CAA69073.1)、琴叶拟南芥(XP 002882231.1)和雪里红(AAS45435.1)的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分别达到69%、68%和68%。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McSAMDC定位在细胞质中。荧光定量结果表明,McSAMDC在果实膨大期表达量最高,并随之迅速下降,并从成熟初期至完全成熟期该基因表达量逐渐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瓜 s-脱羧酶基因 亚细胞定位 实时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性肝损害S-腺苷蛋氨酸治疗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朱超慧 李楠 +4 位作者 吴凯 王雪明 张林 翟俊山 王艳梅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0年第6期651-653,共3页
目的评价不同剂量S-腺苷蛋氨酸治疗胆汁淤积型和混合型药物性肝损害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66例胆汁淤积型和混合型药物性肝损害患者,分为对照组、治疗1组和治疗2组,每组2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保肝治疗外加用熊去氧胆酸和茵栀黄颗粒,... 目的评价不同剂量S-腺苷蛋氨酸治疗胆汁淤积型和混合型药物性肝损害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66例胆汁淤积型和混合型药物性肝损害患者,分为对照组、治疗1组和治疗2组,每组2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保肝治疗外加用熊去氧胆酸和茵栀黄颗粒,治疗组除上述治疗外,同时加以S-腺苷蛋氨酸治疗。治疗1组应用S-腺苷蛋氨酸1g,1次/d,连续治疗4周;治疗2组以S-腺苷蛋氨酸2g,1次/d,连续治疗4周。监测各项肝功能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组疗效在降低TBil、ALT方面明显优于治疗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胆汁淤积型和混合型药物性肝损害,给予S-腺苷蛋氨酸较常规保肝治疗效果明显,无不良反应,且大剂量疗效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 肝炎 中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酵母生物合成S-腺苷-L-蛋氨酸的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惠 林建平 +1 位作者 吴坚平 岑沛霖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68-173,共6页
研究了酿酒酵母在葡萄糖和L-蛋氨酸存在时生物合成S-腺苷-L-蛋氨酸(SAM)的规律。在高溶氧(DO>40%)条件下,SAM产率及L-蛋氨酸转化率分别达到了82.2 mgg-1和37.4%。将代谢溢流模型推广应用到包括酵母生长和加前体生物转化过程的动力学... 研究了酿酒酵母在葡萄糖和L-蛋氨酸存在时生物合成S-腺苷-L-蛋氨酸(SAM)的规律。在高溶氧(DO>40%)条件下,SAM产率及L-蛋氨酸转化率分别达到了82.2 mgg-1和37.4%。将代谢溢流模型推广应用到包括酵母生长和加前体生物转化过程的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能较好地描述实验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L-(sAM AdoMet sAM-e) 酿酒酵母 代谢溢流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腺苷-L-蛋氨酸在弱酸树脂上的离子交换平衡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惠 林建平 岑沛霖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25-128,共4页
结合Donnan膜平衡理论与树脂的弱电解质性质,在假设S-腺苷-L-蛋氨酸(SAM)分子带一价正电荷的基础上,建立了SAM在D113弱酸树脂上的离子交换平衡模型.实验测定了初始pH值为2.30、5.01、7.13及8.13时的等温离子交换平衡数据,通过实验数据... 结合Donnan膜平衡理论与树脂的弱电解质性质,在假设S-腺苷-L-蛋氨酸(SAM)分子带一价正电荷的基础上,建立了SAM在D113弱酸树脂上的离子交换平衡模型.实验测定了初始pH值为2.30、5.01、7.13及8.13时的等温离子交换平衡数据,通过实验数据拟合得到了两个模型参数.实验数据拟合结果表明,在初始pH值为5~8时,两参数的模型较好地描述了离子交换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L- 树脂 离子交换平衡 Donnan膜平衡理论 离子交换剂 电解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联合肝爽颗粒治疗酒精性肝病临床效果
18
作者 南然 席奇 +2 位作者 宋春荣 宋粉莉 刘永刚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2319-2322,2328,共5页
目的:观察腺苷蛋氨酸联合肝爽颗粒治疗酒精性肝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1年6月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肝病医院收治的110例酒精性肝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 目的:观察腺苷蛋氨酸联合肝爽颗粒治疗酒精性肝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1年6月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肝病医院收治的110例酒精性肝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给予酒精性肝病基础疗法结合肝爽颗粒治疗,肝爽颗粒温开水冲服,1袋/次,3次/d。观察组给予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联合肝爽颗粒治疗,肝爽颗粒服用方案同对照组,同时注射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1.0 g+25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缓慢静脉滴注,1次/d。2组均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肝功指标[直接胆红素(DBIL)、谷氨酰转移酶(GGT)、胆汁酸(BA)]、肝纤维化指标[脯氨酸肽酶(PLD)、Ⅳ型胶原(Ⅳ-C)、Ⅰ型前胶原氨端肽原(PINP)]、炎症介质[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C-X-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1(CXCL1)、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记录2组患者治疗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计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DBIL、GGT、BA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DBIL、GGT、B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PLD、Ⅳ-C、PIN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PLD、Ⅳ-C、PIN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IP-10、CXCL1、VCAM-1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IP-10、CXCL1、VCAM-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2.73%(7/55)、9.09%(5/5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91%(50/55)、74.55%(41/5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联合肝爽颗粒治疗酒精性肝病效果显著,可改善肝功能及肝纤维化状态,降低炎症介质水平,治疗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性肝病 肝爽颗粒 丁二磺 肝功能 肝纤维化 炎症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S-腺苷蛋氨酸脱羧酶基因Sc-SAMDC3的克隆和表达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文乐 黄诚梅 +4 位作者 邓智年 曹辉庆 魏源文 李楠 吴凯朝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931-1936,共6页
【目的】同源克隆干旱胁迫诱导下甘蔗(Saccharum officinarum)S-腺苷蛋氨酸脱羧酶3(S-adenosylmethionine Decarboxylase 3,SAMDC3)基因主编码区(mORF),并进行生物学信息及其表达特性分析为该基因遗传转化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以甘蔗S... 【目的】同源克隆干旱胁迫诱导下甘蔗(Saccharum officinarum)S-腺苷蛋氨酸脱羧酶3(S-adenosylmethionine Decarboxylase 3,SAMDC3)基因主编码区(mORF),并进行生物学信息及其表达特性分析为该基因遗传转化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以甘蔗Sc-SAMDC3基因序列为模板设计引物,克隆Sc-SAMDC3基因mORF并使用相关软件进行序列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Sc-SAMDC3基因在PEG-6000胁迫下的表达特性。【结果】Sc-SAMDC3基因主编码区长度为1188 bp编码395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分析结果显示,甘蔗SAMDC3有β折叠16个、α螺旋6个、卷曲3个,盘曲或折叠形成三级结构,酶活性中心残基位点分别位于第77、92、243、256位氨基酸残基,标志片段的酶原加工位点和PEST结构域与高粱、玉米高度保守。在25%PEG-6000胁迫2-24 h期间,Sc-SAMDC3基因的表达随胁迫诱导时间的延长而呈上调表达;至24 h时,其表达量为对照的8.26倍。【结论】克隆获得的Sc-SAMDC3基因表达受PEG-6000胁迫强烈诱导,可能参与甘蔗对干旱逆境胁迫响应的代谢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s-脱羧酶 sc-sAMDC3 克隆 PEG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S-腺苷蛋氨酸发酵培养基的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渝杰 詹良静 +1 位作者 张新宜 王欣荣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55-260,共6页
目的采用响应面法对酿酒酵母菌发酵生产S-腺苷蛋氨酸(SAM)的培养基进行优化,提高S-腺苷蛋氨酸发酵单位。方法采用Plackett-Burman设计和响应面法进行培养基优化,对8个因素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酵母粉,葡萄糖,丝氨酸的浓度对S-腺苷蛋氨... 目的采用响应面法对酿酒酵母菌发酵生产S-腺苷蛋氨酸(SAM)的培养基进行优化,提高S-腺苷蛋氨酸发酵单位。方法采用Plackett-Burman设计和响应面法进行培养基优化,对8个因素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酵母粉,葡萄糖,丝氨酸的浓度对S-腺苷蛋氨酸产量的影响最大。通过最陡爬坡试验及Box-Behnken设计对3个显著因素进行寻优,并利用Design-Expert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二次回归分析。结果结果显示酵母粉、葡萄糖和丝氨酸的最佳浓度分别为39.5、73.4和6g/L。经过3次试验所测得的数据8402.6、8600.0和8357.9mg/L。与预测结果基本一致。结论模型预测值与实际值吻合度比较高,模型具有显著性,比优化前提高了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面法 酿酒酵母 s- 发酵 培养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