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麦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同工酶基因型与酶活性及淀粉含量的关系 被引量:4
1
作者 岳向文 赵法茂 +1 位作者 李天骄 王宪泽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644-1649,共6页
采用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鉴定了我国60个代表性小麦品种的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GP)同工酶基因型,并测定了AGP活性及总淀粉含量,以明确小麦籽粒AGP同工酶基因型组成及其与AGP活性和淀粉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AGP有AGPa、AGP... 采用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鉴定了我国60个代表性小麦品种的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GP)同工酶基因型,并测定了AGP活性及总淀粉含量,以明确小麦籽粒AGP同工酶基因型组成及其与AGP活性和淀粉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AGP有AGPa、AGPb、AGPc和AGPd4个等位基因位点,其出现频率分别为96.7%、80.0%、86.7%和16.7%;共检测到5种基因型,其中基因型AGPabc出现频率最高,为46.7%。不同基因型的品种间AGP活性和总淀粉含量差异显著(P<0.05)。其中具有基因型AGPabcd的品种酶活性及总淀粉含量最高,表明小麦籽粒中不同AGP同工酶基因型对酶活性及淀粉含量有不同遗传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小麦 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 基因 淀粉含量 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活性对小麦K、V、T型不育系育性及籽粒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10
2
作者 吴世文 高庆荣 +4 位作者 孙哲 王茂婷 孙正娟 袁凯 于松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95-1002,共8页
为进一步探寻小麦不育系的不育机制和籽粒不饱满的生理机制,以冀5418核基因为遗传背景,对同核异质K、V、T型不育系叶片、幼穗和籽粒中的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DP-glucose pyrophosphorylase,AGPase)活性和淀粉积累量进行了动态观... 为进一步探寻小麦不育系的不育机制和籽粒不饱满的生理机制,以冀5418核基因为遗传背景,对同核异质K、V、T型不育系叶片、幼穗和籽粒中的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DP-glucose pyrophosphorylase,AGPase)活性和淀粉积累量进行了动态观测,并与各自的保持系进行了比较。在雌雄蕊原基分化期,不育系幼穗中AGPase活性较保持系高9.33~27.94μmolg-1FWh-1,差异达极显著水平(F=133.81,P<0.0001);而在四分体期,不育系幼穗中该酶活性极显著低于保持系(F=13.97~75.20,P<0.0001),差异为4.27~7.44μmolg-1FWh-1。雌雄蕊原基分化期至四分体时期,不育系叶片中AGPase活性较保持系高7.39~80.77μmolg-1FWh-1,差异极显著(F=135.76~5454.28,P<0.0001)。不育系强、弱势粒中总淀粉、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积累量、AGPase平均活性、淀粉含量及直/支比均极显著低于保持系,且这些指标均表现为强势粒显著高于弱势粒。Logistic方程显示,不育系籽粒淀粉积累量的减少主要由淀粉积累速率降低引起;籽粒AGPase活性与淀粉积累速率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r=0.4460~0.7150,P=0.0004~0.0487);灌浆期,叶片中AGPase活性与光合速率呈负相关(r=-0.28634,P=0.2823)。因此,雄性不育的可能原因是雌雄蕊原基分化期幼穗和叶片中AGPase活性高,幼穗发育所需能量供应不足;而四分体期幼穗AGPase活性低,影响花粉中淀粉积累。不育系对籽粒AGPase活性具有明显的不良胞质效应,降低ADPG供应水平,影响淀粉的积累,以及旗叶AGPase活性对净光合速率的不良影响,是籽粒不饱满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质雄性不育 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 不育机制 同核异质小麦不育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研究进展 被引量:6
3
作者 成善汉 柳俊 谢从华 《中国马铃薯》 2001年第6期349-354,共6页
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 (AGPase)是马铃薯淀粉合成的限速酶 ,有关该酶的酶学特性、表达规律及分子生物学已进行了较为深入和系统的研究。异源表达和突变研究表明 ,该酶的小亚基具催化活性 ,大亚基具变构调节作用。化学修饰和位点... 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 (AGPase)是马铃薯淀粉合成的限速酶 ,有关该酶的酶学特性、表达规律及分子生物学已进行了较为深入和系统的研究。异源表达和突变研究表明 ,该酶的小亚基具催化活性 ,大亚基具变构调节作用。化学修饰和位点定向突变方法分析已发现了AGPase的底物、激活因子和抑制因子结合位点。此外 ,通量控制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 淀粉合成 学特性 分子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的调控 被引量:3
4
作者 马彦军 王蒂 《中国马铃薯》 2002年第6期353-355,共3页
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是淀粉合成过程中一个限速酶 ,其表达受到转录、温度、底物等多种因素调控。在 2 5℃其活性最强。 3 磷酸甘油和焦磷酸分别是其最有效的激活剂和抑制剂 ,其它物质如BSA、半胱氨酸、 2 巯基乙醇和谷胱甘肽都... 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是淀粉合成过程中一个限速酶 ,其表达受到转录、温度、底物等多种因素调控。在 2 5℃其活性最强。 3 磷酸甘油和焦磷酸分别是其最有效的激活剂和抑制剂 ,其它物质如BSA、半胱氨酸、 2 巯基乙醇和谷胱甘肽都能使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的活性有所提高 ;NADP +、ADP、AMP等轻微地抑制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二磷酸 葡萄糖 焦磷酸 温度 3-磷酸甘油 基因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5
作者 周彩琴 王丽娟 《农业科学研究》 2011年第2期56-59,共4页
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DP-glucose pyrophosphorylase,AGPase)是植物和细菌中淀粉和糖原合成的限速酶,该酶催化l-磷酸葡萄糖(G-1-P)与三磷酸腺苷(ATP)反应形成腺苷二磷酸葡萄糖(ADPG).有关该酶的定位、功能、酶学特性、分子生物... 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DP-glucose pyrophosphorylase,AGPase)是植物和细菌中淀粉和糖原合成的限速酶,该酶催化l-磷酸葡萄糖(G-1-P)与三磷酸腺苷(ATP)反应形成腺苷二磷酸葡萄糖(ADPG).有关该酶的定位、功能、酶学特性、分子生物学已经进行了较为深入和系统的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 亚基 转录 淀粉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莱茵衣藻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的相互作用蛋白组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纪超凡 曹旭鹏 +1 位作者 薛松 修志龙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985-990,共6页
微藻利用光能和CO2合成淀粉作为藻细胞的储能物质,是以燃料乙醇为代表的液体生物燃料的可持续原料来源.理解微藻淀粉代谢关键酶的催化机制和调控方式是基因工程操作以提高藻细胞淀粉积累能力的前提.基于此,以莱茵衣藻淀粉合成代谢中的... 微藻利用光能和CO2合成淀粉作为藻细胞的储能物质,是以燃料乙醇为代表的液体生物燃料的可持续原料来源.理解微藻淀粉代谢关键酶的催化机制和调控方式是基因工程操作以提高藻细胞淀粉积累能力的前提.基于此,以莱茵衣藻淀粉合成代谢中的关键酶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GPase)催化亚基为探针蛋白,获取该酶的GST融合蛋白后使用GST沉降分析实验结合HPLC-MS/MS的蛋白质检测技术及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获得一组与AGPase催化亚基存在相互作用蛋白质,主要包含分子伴侣蛋白、光合作用相关蛋白和信号蛋白分子等.通过综合分析上述蛋白组的生理功能及亚细胞定位,揭示了它们通过与AGPase相互作用在淀粉合成代谢中的生物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茵衣藻 淀粉 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 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薯淀粉合成关键酶AGPase小亚基基因全长克隆 被引量:2
7
作者 郭雅静 罗兴录 陈会鲜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147-1153,共7页
【目的】克隆木薯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GPase)小亚基基因cDNA全长序列,为木薯高淀粉品种的分子育种提供依据。【方法】根据木薯AGPase小亚基基因已知片段设计特异性引物,以木薯根、茎、叶为材料,利用PCR及RACE克隆木薯AGPase小... 【目的】克隆木薯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GPase)小亚基基因cDNA全长序列,为木薯高淀粉品种的分子育种提供依据。【方法】根据木薯AGPase小亚基基因已知片段设计特异性引物,以木薯根、茎、叶为材料,利用PCR及RACE克隆木薯AGPase小亚基基因cDNA全长序列。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其核苷酸序列和推导氨基酸的理化性质、蛋白质三级结构进行系统分析。【结果】克隆获得木薯淀粉合成关键酶AGPase小亚基cDNA全长1566bp,其中包括1566bp的完整ORF,编码一个含521个氨基酸的多肽。其理论蛋白质分子量57.01kDa,等电点6.1,呈酸性。多重序列比较分析结果显示,木薯淀粉合成关键酶AGPase小亚基核苷酸序列与蓖麻、麻风树和杨树相应序列的相似性分别为87%、87%和86%。结合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推测,木薯淀粉合成关键酶AGPase小亚基在不同物种及进化过程中具有高度的保守性。蛋白三级结构分析结果表明,木薯AGPase小亚基蛋白具有15个α-螺旋、24个β-折叠和多个转角。【结论】木薯AGPase小亚基基因cDNA全长序列与蓖麻、麻风树和杨树等具有较高的同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 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agpase)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基因全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GPase反义基因转化番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杨正安 张应华 +2 位作者 丁玉梅 许彬 张兴国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58-161,共4页
将含有魔芋AGPase反义基因的质粒pBAGP通过冻融法转化到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菌株LBA4404中,再采用叶盘法将其转化进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Mill.)栽培品种"合作908"中,获得含AGPase基因的番茄抗性植... 将含有魔芋AGPase反义基因的质粒pBAGP通过冻融法转化到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菌株LBA4404中,再采用叶盘法将其转化进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Mill.)栽培品种"合作908"中,获得含AGPase基因的番茄抗性植株。最后,经卡那抗性鉴定、NPTⅡ基因和AGPase基因PCR扩增和PCR-Southern杂交检测表明,反义AGPase基因成功整合到番茄基因组,为番茄改良品质育种奠定了材料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 反义载体 遗传转 番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薯AGPase基因家族的生物信息学及其表达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明 肖鑫辉 +4 位作者 应东山 王琴飞 李莉萍 张如莲 叶剑秋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22-229,共8页
【目的】搜索鉴定木薯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GPase)的基因家族成员,并分析其生物学信息及不同组织和非生物胁迫下的表达情况,为木薯AGPase基因的功能挖掘及淀粉性状遗传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木薯基因组数据库(Phytozome... 【目的】搜索鉴定木薯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GPase)的基因家族成员,并分析其生物学信息及不同组织和非生物胁迫下的表达情况,为木薯AGPase基因的功能挖掘及淀粉性状遗传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木薯基因组数据库(Phytozome)下载木薯全基因组序列,从中筛选含NTP_transferase(Pfam编号PF00483)保守结构域序列的AGPase基因家族成员,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其结构特征及编码蛋白序列进行分析。基于NCBI转录组测序(RNA-seq)数据,对木薯AGPase基因家族成员在不同组织及冷害和干旱胁迫下的表达模式进行分析。【结果】从木薯全基因组序列中共鉴定出9个AGPase基因家族成员,包含6个AGPase大亚基(LS)基因和3个小亚基(SS)基因。6个LS基因在长度和编码氨基酸数目上差异明显,但3个SS基因间的差异不明显。LS基因外显子数目为8~15个,SS基因外显子数目均为9个。9个木薯AGPase基因家族成员分布于8条染色体和1个scalefold中,未在染色体上发现串联成簇分布现象。木薯AGPase基因家族启动子区域含有多个干旱响应元件、光响应元件、激素响应元件及多种除干旱外的其他非生物胁迫响应元件。9个AGPase基因家族成员在不同木薯组织间的表达模式具有组织特异性。经冷害胁迫后,除MeAGL1.3基因外,其余8个基因表达量均极显著(P<0.01,下同)或显著(P<0.05,下同)下调;经干旱胁迫后,MeAGL1.4、MeAGS1.1、MeAGS1.2和MeAGS2基因表达量极显著或显著下调,MeAGL1.3基因的表达量显著上调,其余基因与对照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木薯AGPase基因家族成员具有保守的基因结构和功能结构域,其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大多数成员表达水平受冷害和干旱胁迫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 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基因(agpase) 生物信息学 组织 干旱 冷害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薯AGPase大小亚基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章英 房伯平 +2 位作者 陈景益 张雄坚 陈新亮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85-87,共3页
利用RT-PCR方法从甘薯品种广紫薯1号中克隆出淀粉合成关键酶-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DP-Glucose Pyrophosphorylase,AGPase)大小亚基基因的cDNA序列,大亚基命名为ibAGPL1,小亚基分别命名为ibAGPSI和ibAGPsII。序列分析表明,该cDN... 利用RT-PCR方法从甘薯品种广紫薯1号中克隆出淀粉合成关键酶-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DP-Glucose Pyrophosphorylase,AGPase)大小亚基基因的cDNA序列,大亚基命名为ibAGPL1,小亚基分别命名为ibAGPSI和ibAGPsII。序列分析表明,该cDNA序列均包含了完整的开放阅读框。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所克隆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其他植物来源的AGPase大小亚基氨基酸序列有较高的同源性,尤其是与双子叶植物来源的大小亚基基因亲缘关系较近。这3个基因的克隆期望为下一步甘薯转基因育种研究提供候选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 淀粉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地棉AGPase基因家族的鉴定及表达分析
11
作者 晁毛妮 董洁 +4 位作者 胡根海 黄玲 张金宝 付远志 王清连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99-312,共14页
【目的】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denosine diphosphate-glucose pyrophosphorylase,AGPase)是淀粉生物合成途径的限速酶,在植物“源”、“库”器官淀粉的合成与积累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棉花中AGPase基因家族的系统研究工作... 【目的】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denosine diphosphate-glucose pyrophosphorylase,AGPase)是淀粉生物合成途径的限速酶,在植物“源”、“库”器官淀粉的合成与积累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棉花中AGPase基因家族的系统研究工作尚未开展。【方法】基于已公布的陆地棉标准系TM-1基因组数据,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陆地棉AGPase基因家族进行全基因组鉴定,并对该家族成员的理化性质、系统进化关系、基因结构、启动子区顺式作用元件进行分析。利用转录组数据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分析AGPase家族基因的组织表达特性和在非生物胁迫下的表达模式。【结果】在陆地棉基因组中,共鉴定到20个AGPase基因(GhAGP),不均匀地分布在16条染色体上。GhAGP基因包含12个大亚基基因和8个小亚基基因共2类,同一类GhAGP基因具有相似的保守基序和外显子-内含子结构。GhAGP基因启动子区含有多个与植物激素、非生物胁迫响应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组织表达分析结果显示,GhAGP基因具有不同的组织表达模式。非生物胁迫下的表达分析表明,多数GhAGP基因响应低温、高温、盐和干旱胁迫诱导表达,其中GhAGPL1和GhAGPL7参与棉花对多种逆境胁迫的响应。【结论】明确了陆地棉AGPase基因家族成员的分布特征、结构特征以及系统进化特征,初步揭示了该家族基因在棉花响应外界环境胁迫中的功能,可为棉花淀粉性状的遗传改良和抗逆育种提供重要的候选基因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agpase) 基因家族 非生物胁迫 表达模式 陆地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表达AGPase编码基因对甘蓝型油菜种子淀粉含量及油脂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赵凯琴 杨清辉 +5 位作者 张云云 罗延青 王敬乔 李劲峰 陈苇 田正书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26-434,共9页
为了解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GPase)基因的功能及其与油菜种子油脂含量变化之间的关系,通过构建2类特异启动子-基因的表达载体:pMB-DOF-Glgc(含拟南芥球形胚阶段启动子DOF及大肠杆菌AGPase突变基因Glgc 16)和pMB-Cruc-Glgc(含油... 为了解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GPase)基因的功能及其与油菜种子油脂含量变化之间的关系,通过构建2类特异启动子-基因的表达载体:pMB-DOF-Glgc(含拟南芥球形胚阶段启动子DOF及大肠杆菌AGPase突变基因Glgc 16)和pMB-Cruc-Glgc(含油菜种子特异蛋白启动子Cruc和Glgc 16),获得转基因甘蓝型油菜株系,分别在胚胎早、晚期特异过表达外源AGPase基因Glgc,拟增加油菜胚淀粉的合成,促进脂肪酸的合成,达到增加油菜种子含油量的目的。利用qPCR方法,从两组转化植株中筛选出10个单拷贝阳性株,分析不同发育时期种子淀粉和含油量。结果表明,DOF:Glgc和CruC:Glgc转化体种子淀粉含量显著增加,且增加的峰值与启动子时空特异性一致。具体表现为:从淀粉含量变化看,DOF:Glgc组和CruC:Glgc组种子平均相对淀粉含量分别从发育前期(22 DAF,开花后22 d)和发育中期(35 DAF)开始较对照增加;而对照淀粉积累峰值均出现在31 DAF,分别是9.43%和9.76%;DOF:Glgc组的峰值也出现在31 DAF,达12.33%;CruC:Glgc组出现在35 DAF,达12.92%,相反地,两组对照成熟种子平均含油量分别为40.12%和40.00%,两组转基因组则为40.35%和40.26%。测定已获得的150株转基因阳性植株的种子含油量,结果显示:DOF:Glgc组和CruC:Glgc组平均含油量分别为40.58%和40.60%,空载体转基因对照的受体材料平均含油量分别为40.30%和40.33%,种子含油量增加并不显著。综上结果提示,增加油菜胚中的淀粉含量可能无法改变最终碳流的分配从而影响种子含油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 基因 淀粉 含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薯AGPase及其同工酶活性与淀粉积累的关系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会鲜 罗兴录 +4 位作者 曹升 郭雅静 王战 罗璇 单忠英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7-102,共6页
采用高淀粉木薯品种辐选01和低淀粉木薯品种华南124作为试验材料,研究木薯块根的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GPase)及其同工酶活性与淀粉积累的关系。通过对比研究可知:木薯块根的AGPase对淀粉积累可能有着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并且木... 采用高淀粉木薯品种辐选01和低淀粉木薯品种华南124作为试验材料,研究木薯块根的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GPase)及其同工酶活性与淀粉积累的关系。通过对比研究可知:木薯块根的AGPase对淀粉积累可能有着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并且木薯块根的AGPase具有四种同工酶,分别为AGP a、AGP b、AGP c、AGPd,其中AGP a、AGP b、AGP c可能是决定AGPase活性和影响块根淀粉积累的关键同工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 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 同工 淀粉积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牙百合LbAGPS1基因克隆与表达分析
14
作者 张进忠 李朝生 +3 位作者 韦莉萍 陈翠云 刘翠花 孙嘉曼 《南方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52-461,共10页
【目的】克隆龙牙百合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GPase)小亚基编码基因(LbAGPS1),并分析其表达模式,为通过调节该基因表达进而促进百合鳞茎淀粉合成积累及膨大发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同源克隆技术从龙牙百合组培苗幼嫩叶片... 【目的】克隆龙牙百合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GPase)小亚基编码基因(LbAGPS1),并分析其表达模式,为通过调节该基因表达进而促进百合鳞茎淀粉合成积累及膨大发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同源克隆技术从龙牙百合组培苗幼嫩叶片中克隆到LbAGPS1基因,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及亚细胞定位;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对LbAGPS1基因在龙牙百合叶片、鳞片、鳞茎盘等组织部位的表达差异进行分析。【结果】LbAGPS1基因包含1个完整的长度为1569 bp的开放阅读框(ORF),编码1个由522个氨基酸组成的亲水性蛋白,二级结构由α-螺旋(23.56%)、β-折叠(20.12%)、无规则卷曲(50.38%)、β-转角(5.94%)组成;LbAGPS1蛋白具有葡萄糖-1-磷酸腺苷酸转移酶特征结构,属于cl33437家族蛋白,具有PLN02241、GlgC保守结构域及9个低聚物界面特征与10个配体结合位点。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LbAGPS1蛋白与亚洲百合AGPase蛋白小亚基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LbAGPS1蛋白在烟草叶片中的表达主要定位于叶绿体;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LbAGPS1基因主要在龙牙百合的鳞茎中表达,其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叶片与鳞茎盘的相对表达量,鳞茎中又以内部鳞片相对表达量最高,其次为中部、外部鳞片。【结论】LbAGPS1基因编码蛋白含有cl33437家族PLN02241、GlgC保守结构域及特征位点,主要在鳞茎的鳞片发育过程中表达,具有明显的组织表达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牙百合 LbAGPS1 淀粉 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杆菌介导glgC-TM基因转化水稻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林鸿生 华志华 +8 位作者 李娜 高勇 卢德赵 颜美仙 钱前 华泽田 邵国军 T.W.OKITA 黄大年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29-133,共5页
利用农杆菌介导将 glg C- TM基因导入多个水稻品种。研究表明农杆菌转化过程中 ,潮霉素是一种很好的筛选剂 ,成熟胚以及国产的羧苄青霉素不适宜用作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不同品种以及不同的质粒在转化过程中对抗性愈伤的得率和阳性植... 利用农杆菌介导将 glg C- TM基因导入多个水稻品种。研究表明农杆菌转化过程中 ,潮霉素是一种很好的筛选剂 ,成熟胚以及国产的羧苄青霉素不适宜用作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不同品种以及不同的质粒在转化过程中对抗性愈伤的得率和阳性植株的转化率不存在显著影响。 T1 代 PCR检测表明 ,在转基因当代就有可能获得转基因纯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gC-TM基因 水稻 农杆菌 基因 葡萄糖二磷酸焦磷酸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胚乳淀粉合成酶基因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6
作者 余春梅 陈佩度 季本华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123-128,共6页
很多研究表明,小麦胚乳淀粉的合成至少需要四类酶——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淀粉合成酶、淀粉分支酶和淀粉去分支酶,这四类酶的基因克隆和特性的研究有重要进展。目前,已从六倍体小麦发育胚乳的cDNA文库中获得AGPase两个亚基、gb... 很多研究表明,小麦胚乳淀粉的合成至少需要四类酶——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淀粉合成酶、淀粉分支酶和淀粉去分支酶,这四类酶的基因克隆和特性的研究有重要进展。目前,已从六倍体小麦发育胚乳的cDNA文库中获得AGPase两个亚基、gbss 、ss 、ss 、ss 、sbe 、sbe 和su1(dbe)等基因的cDNA;从六倍体小麦的D组供体Triticumtauschii基因组文库中获得ss 、ss 、ss 、sbe 和sbe 的gDNAs;从六倍体中只获得野生型和突变型的gbss (wx)基因。除编码AGPase大亚基的基因和su1基因未进行定位外,ss 位于第一群染色体上,sbe 位于2DL上,其余基因均位于第七群染色体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合成 胚乳 六倍体小麦 l基因 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 亚基 淀粉分支 小麦胚 DL 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筋力冬小麦品种子粒中若干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变化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罗毅 李巧玲 +1 位作者 樊国成 王胜强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31-134,共4页
在池栽条件下,研究了3个不同筋力(强筋、中筋、弱筋)冬小麦品种子粒灌浆过程中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GPP)、可溶性淀粉合成酶(SSS)和淀粉分支酶(SBE)3个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3个小麦品种的AGPP,SBE和强筋品种的SS... 在池栽条件下,研究了3个不同筋力(强筋、中筋、弱筋)冬小麦品种子粒灌浆过程中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GPP)、可溶性淀粉合成酶(SSS)和淀粉分支酶(SBE)3个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3个小麦品种的AGPP,SBE和强筋品种的SSS酶活性变化均呈单峰曲线,花后20d达到峰值;中筋和弱筋品种的SSS酶活性则呈双峰曲线,花后10d和20d分别有两个峰值,且第2个峰值显著高于第1个峰值.表明强筋品种子粒中淀粉合成酶底物含量丰富,淀粉合成可能比较活跃,而中筋和弱筋品种子粒中支链淀粉合成可能比较活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筋 冬小麦 品种 子粒灌浆 淀粉合成 活性 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 可溶性淀粉合成 淀粉分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薯AGPase双顺反子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E.coli中的表达
18
作者 王章英 房伯平 +2 位作者 陈景益 张雄坚 陈新亮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88-90,6,共4页
提取甘薯块根总RNA,利用RT-PCR法克隆淀粉合成关键酶——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DP-glucose Pyrophosphorylase,AGPase)大小亚基基因的cDNA序列,通过引入SD序列,成功构建了甘薯AGPase大小亚基双顺反子表达载体,并实现了甘薯AGPase... 提取甘薯块根总RNA,利用RT-PCR法克隆淀粉合成关键酶——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DP-glucose Pyrophosphorylase,AGPase)大小亚基基因的cDNA序列,通过引入SD序列,成功构建了甘薯AGPase大小亚基双顺反子表达载体,并实现了甘薯AGPase在E.coli中的高效表达,为进一步研究甘薯AGPase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 双顺反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合鳞茎发育过程中淀粉合成相关酶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张进忠 孙嘉曼 +2 位作者 李朝生 韦莉萍 范燕萍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46-452,共7页
该研究通过同源克隆技术克隆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GPase)、颗粒结合淀粉合酶(GBSS)和可溶性淀粉合酶(SSS) 3类百合淀粉合成关键酶基因,分析这三类淀粉合成关键酶基因的表达变化,测定百合鳞茎膨大发育中淀粉含量变化。结果表明:(... 该研究通过同源克隆技术克隆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GPase)、颗粒结合淀粉合酶(GBSS)和可溶性淀粉合酶(SSS) 3类百合淀粉合成关键酶基因,分析这三类淀粉合成关键酶基因的表达变化,测定百合鳞茎膨大发育中淀粉含量变化。结果表明:(1) AGPase具有GlgC家族蛋白PLN02241蛋白结构特征及cl11394家族蛋白ADP_Glucose_PP与NTP_transferase结构域,获登录号KP751443; GBSS与SSS具有cl10013家族蛋白Glyco_transf_5,GT1_Glycogen_synthase_DULL1_like结构域,获登录号分别为KP751444、KP751445。(2)百合鳞茎形成与膨大发育过程中,淀粉含量呈现递增趋势,鳞茎盘开始分化茎杆时其淀粉含量最高,达到44.52%。鳞茎与叶片部位的三个淀粉合成相关酶基因表达量均逐渐增加;在鳞茎膨大后茎杆分化阶段,三个淀粉合成相关酶基因表达量达到最高,AGPase、GBSS、SSS在鳞片中的表达量分别为10.79,6.92和5.12,叶片中的表达量分别为6.79,5.22和4.41,鳞片中的表达量大幅度高于叶片;淀粉合成相关酶基因的表达量变化与淀粉含量、鳞茎的膨大发育成正相关。这为鳞茎的繁殖生产提供了可通过调节淀粉合成关键酶基因表达促进百合鳞茎膨大发育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合 淀粉合成 鳞茎膨大 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 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小麦品种籽粒淀粉组分及相关酶活性的差异 被引量:15
20
作者 赵俊晔 于振文 +2 位作者 孙慧敏 马兴华 孙强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25-530,共6页
根据小麦成熟期籽粒淀粉组分的差异 ,用聚类分析的方法 ,将籽粒总淀粉含量相近、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存在差异的 9个小麦品种分为 3组 :低直链淀粉组、中直链淀粉组和高直链淀粉组。研究籽粒灌浆过程中 ,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比值 (直 ... 根据小麦成熟期籽粒淀粉组分的差异 ,用聚类分析的方法 ,将籽粒总淀粉含量相近、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存在差异的 9个小麦品种分为 3组 :低直链淀粉组、中直链淀粉组和高直链淀粉组。研究籽粒灌浆过程中 ,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比值 (直 /支比值 )的变化动态、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的变化动态及其与淀粉组分积累的关系。结果表明 :高直链淀粉组的直 /支比值在花后 2 8d和 35d显著高于低直链淀粉组和中直链淀粉组 ,说明不同小麦品种直 /支比值的差异是灌浆中后期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积累速率的不同所致。在灌浆期 ,籽粒中淀粉粒结合淀粉合成酶 (GBSS)活性较低 ,同时灌浆中后期 ,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 (ADPGPPase)、尿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 (UDPGPPase)活性较低的品种(低直链淀粉组 ) ,籽粒直链淀粉含量较低。籽粒中较高的可溶性淀粉合成酶 (SSS)活性 ,在灌浆前期有利于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积累 ,而在灌浆后期 ,则有利于支链淀粉的积累 ,不利于直链淀粉的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品种 活性 淀粉合成 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 尿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 直链淀粉 支链淀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