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腺病毒载体疫苗在恒河猴体内的长期毒性试验 被引量:4
1
作者 卢觅佳 周国亮 +6 位作者 李峰 王湛 周玲 陈云祥 由振强 温磊 宣尧仙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953-958,共6页
目的探讨以5型腺病毒为载体的人用疫苗Ad5-LMP2在恒河猴体内的药效学作用和安全性。方法恒河猴经im给予4.5×1011、1.5×1011和0.5×1011v.p·(kg·次)-1的Ad5-LMP2和等体积的磷酸盐缓冲液(对照组),每5d给药1次,共... 目的探讨以5型腺病毒为载体的人用疫苗Ad5-LMP2在恒河猴体内的药效学作用和安全性。方法恒河猴经im给予4.5×1011、1.5×1011和0.5×1011v.p·(kg·次)-1的Ad5-LMP2和等体积的磷酸盐缓冲液(对照组),每5d给药1次,共给药6次。在停药次日和停药15d时进行尿常规、血液、眼科、心电图、脏器重量和系数、大体观和病理组织学检查;给药前后定期采取猴血清并从剖检猴的脾脏分离淋巴细胞,用ELISA、病毒中和试验和ELISPOT检测腺病毒载体和目的基因蛋白产物LMP2诱导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通过PCR扩增各器官总DNA中的lmp2基因来检测Ad5-LMP2在体内的生物分布。结果在整个试验期间试验猴均未出现任何异常反应,也无动物死亡;给药组动物在整个给药期间的摄食、饮水和体重增长及上述各项常规毒理学检测中均未出现明显异常。受试物在试验猴体内诱发了较高水平的抗腺病毒中和抗体,但目的蛋白LMP2诱导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未受抗腺病毒中和抗体的明显抑制;在猴的心、肝、脾、肺、肾、脑、睾丸(或卵巢)及给药部位均可检测到Ad5-LMP2并维持到停药后15d。结论在保证受试物药理学作用的前提下,恒河猴连续1mon肌肉注射相当人临床拟用剂量37.5倍的Ad5-LMP2,未见明显不良反应,中毒靶器官和中毒剂量未明显显示,其安全剂量大于4.5×1011v.p·(kg·次)-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病毒载体疫苗 恒河猴 长期毒性试验 体液和细胞免疫 生物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VB3腺病毒载体疫苗Ad/MDC-VP1的构建及免疫效果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闫立景 高志云 +5 位作者 蓝佳明 揣侠 李剑 金玉怀 谢立新 王永祥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835-838,共4页
目的:构建巨噬细胞源趋化因子(Macrophage-derived chemokine,MDC)与柯萨奇病毒B3(Coxsackievirus B3,CVB3)VP1融合基因腺病毒载体疫苗Ad/MDC-VP1,并观察对小鼠的免疫效果。方法:利用AdEasy-1系统构建重组腺病毒Ad/MDC-VP1及腺病毒Ad,... 目的:构建巨噬细胞源趋化因子(Macrophage-derived chemokine,MDC)与柯萨奇病毒B3(Coxsackievirus B3,CVB3)VP1融合基因腺病毒载体疫苗Ad/MDC-VP1,并观察对小鼠的免疫效果。方法:利用AdEasy-1系统构建重组腺病毒Ad/MDC-VP1及腺病毒Ad,并检测融合蛋白MDC-VP1的表达。BALB/c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8只,分别肌肉注射Ad/MDC-VP1和Ad,免疫2次,间隔2周。分别用ELISA法和微量中和试验法检测血清CVB3VP1特异性IgG抗体和中和抗体;末次免疫后3周,CCK-8法检测脾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和特异性CTL杀伤活性;用致死量CVB3攻击后检测小鼠血中病毒滴度并观察保护率。结果:Ad/MDC-VP1和Ad构建成功,并检测到MDC-VP1融合蛋白的表达。Ad/MDC-VP1组血清CVB3特异性VP1IgG、中和抗体水平、特异性CTL活性较对照组明显增强(P<0.01);病毒攻击后实验组血中病毒滴度明显降低,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Ad/MDC-VP1能提高小鼠细胞和体液免疫水平,增加病毒攻击后的保护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柯萨奇病毒B3 腺病毒载体疫苗 免疫应答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腺病毒载体疫苗的体外生物活性和细胞毒性研究
3
作者 卢觅佳 周国亮 +4 位作者 沈敏 徐潘生 张立将 吴友苹 宣尧仙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061-1064,共4页
目的探讨一个以腺病毒为载体的人用疫苗(代号LMP-Ad)在传代动物细胞株上的表达能力和细胞毒性,为动物试验提供依据。方法受试物LMP-Ad以不同感染复数(MOI=3000、1000、300、100和30)感染非洲绿猴肾细胞(Vero)、幼仓鼠肾细胞(BHK)、小鼠... 目的探讨一个以腺病毒为载体的人用疫苗(代号LMP-Ad)在传代动物细胞株上的表达能力和细胞毒性,为动物试验提供依据。方法受试物LMP-Ad以不同感染复数(MOI=3000、1000、300、100和30)感染非洲绿猴肾细胞(Vero)、幼仓鼠肾细胞(BHK)、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和人胚肺二倍体细胞(KMB17)4种传代细胞株后,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目的蛋白LMP在细胞膜上的表达情况;在MOI=3×105、3×104、3×103、3×102和30时,用MTT法和FCM检测细胞相对增殖率(RGR)和细胞死亡率。结果在4种细胞中均检测到目的蛋白的表达,其中BHK细胞呈弱阳性,而Vero和KMB17在MOI低至30时仍较好地表达目的蛋白;随着感染剂量的提高,4种细胞的RGR下降而死亡率上升,其中以Vero细胞的变化最为明显。结论受试物对上述细胞均具生物活性,并在高感染剂量时表现出对细胞的生长抑制和一定程度的损伤,4种细胞以Vero和KMB17对受试物最为敏感,更适于作为该类新药的体外研究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病毒载体疫苗 表达 细胞毒性 免疫细胞化学 MTT法 流式细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V感染者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序贯加强免疫1例并文献复习
4
作者 曾广 奉水东 +3 位作者 王晓辉 汤洁 徐六妹 杨峥嵘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015-1018,共4页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免疫缺陷,可能导致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的有效性低于正常人群。HIV感染者应是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加强针的优先群体,然而目前国内外尚未检索到HIV感染者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后使用腺病毒...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免疫缺陷,可能导致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的有效性低于正常人群。HIV感染者应是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加强针的优先群体,然而目前国内外尚未检索到HIV感染者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后使用腺病毒载体疫苗序贯加强免疫的报道。故本文报告1例HIV感染者,通过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后,HIV得到良好抑制,CD4^(+)T细胞计数正常,接种两剂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后使用腺病毒载体疫苗(康希诺生物股份公司)序贯加强免疫,安全且具有高度免疫原性,为指导该人群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感染者 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 腺病毒载体疫苗 序贯加强免疫 抗体反应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携带SARS-CoV刺突蛋白N端片段重组腺病毒的构建 被引量:2
5
作者 刘然义 黄必军 +5 位作者 黄嘉凌 吴立志 张如华 陈汉奎 曾益新 黄文林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03期32-34,共3页
【目的】构建携带 SARS 冠状病毒刺突蛋白 N 端基因片段的重组腺病毒。【方法】从 SARS 病毒 cDNA 扩增刺突蛋白 N 端基因片段(-45~1469nt,截短的 S1区,S_N),插入腺病毒穿梭质粒 pShuttle,通过体外连接法构建重组腺病毒Ad-S_N。用 Ad-S... 【目的】构建携带 SARS 冠状病毒刺突蛋白 N 端基因片段的重组腺病毒。【方法】从 SARS 病毒 cDNA 扩增刺突蛋白 N 端基因片段(-45~1469nt,截短的 S1区,S_N),插入腺病毒穿梭质粒 pShuttle,通过体外连接法构建重组腺病毒Ad-S_N。用 Ad-S_N 感染 Vero-E6细胞,通过 RT-PCR 和 Western blot 法检测 S_N 的表达。【结果】克隆的 S_N 基因序列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Ad-S_N 基因组结构与预期一致。在 Ad-S_N 感染的 Vero-E6细胞中存在 S_N 基因的转录和分泌型 S_N 蛋白的表达。【结论】体外连接法是一种简便易行的重组腺病毒载体构建方法;重组腺病毒 Ad-S_N 能正确表达分泌型 S_N 蛋白,可用于诱导抗 SARS 免疫的动物实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S病毒 刺突蛋白 体外连接法 疫苗/腺病毒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移植受者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最新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刘琪星 李月红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5-141,共7页
肾移植受者由于长期服用免疫抑制药,免疫功能低下,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有更高的重症风险,对该高风险人群进行预防性接种疫苗至关重要。但有证据表明,肾移植受者对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免疫反应显著弱于健康人群,美国的标准接种方案如接种2... 肾移植受者由于长期服用免疫抑制药,免疫功能低下,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有更高的重症风险,对该高风险人群进行预防性接种疫苗至关重要。但有证据表明,肾移植受者对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免疫反应显著弱于健康人群,美国的标准接种方案如接种2针信使核糖核酸(mRNA)疫苗并不足以为肾移植受者提供足够的保护作用。已有多项研究证明增加肾移植受者疫苗接种的次数能够提高疫苗的效力,而调整免疫抑制治疗对提高疫苗效力的证据仍十分有限。本文就肾移植受者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重要性、有效性、特殊性以及免疫抑制治疗对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效力影响进行综述,以期为肾移植受者的疫苗接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新型冠状病毒 感染 信使核糖核酸(mRNA)疫苗 腺病毒载体疫苗 疫苗效力 免疫抑制治疗 免疫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VID-19疫苗相关性心肌炎研究进展
7
作者 卢莉莉 吴霆鑫 +1 位作者 贺志成 杨岱玮 《广西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01-1008,共8页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给人类健康、社会经济发展及全球医疗和公共卫生系统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因此研发安全有效的特异性疫苗至关重要。目前,基于腺病毒载体和mRNA等技术开发的多款疫苗已在人群中广泛接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给人类健康、社会经济发展及全球医疗和公共卫生系统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因此研发安全有效的特异性疫苗至关重要。目前,基于腺病毒载体和mRNA等技术开发的多款疫苗已在人群中广泛接种,然而疫苗接种可能导致的不良反应不容忽视。除了在临床试验中观察到的接种后疲劳、发烧和肌痛等常见不良反应外,疫苗相关性心肌炎正逐步引起人们的关注。在全球范围内已有多例COVID-19疫苗相关性心肌炎导致死亡的病例报道,对接种人群的健康危害较大。因此,本文对COVID-19疫苗相关性心肌炎的发生概况以及其潜在的发生机制进行综述,认为COVID-19疫苗相关性心肌炎的发生与疫苗的类型、接种剂次以及接种人群特征等因素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而且不同类型疫苗引起心肌炎的机制各不相同。未来仍需结合临床数据开展更多的基础研究,以明确疫苗相关性心肌炎发生的具体机制,从而研发更加安全有效的新型COVID-19疫苗,降低疫苗相关性心肌炎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VID-19疫苗 疫苗相关性心肌炎 mRNA疫苗 腺病毒载体疫苗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