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CRISPR/Cas9技术制备BLG基因敲除牛乳腺上皮细胞系
1
作者 丁修虎 林志平 +8 位作者 赵芳 陈坤琳 仲跻峰 张燕 高运东 李惠侠 王慧利 张建丽 丁强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475-4488,共14页
旨在利用CRISPR/Cas9系统构建BLG基因敲除牛乳腺上皮细胞系(bovine mammary epithelial cells,bMECs),同时检测BLG基因敲除后对细胞的影响。本研究利用体外切割试验筛选获得靶向牛的BLG基因的第一外显子序列的3条sgRNA,与CRISPR/Cas9表... 旨在利用CRISPR/Cas9系统构建BLG基因敲除牛乳腺上皮细胞系(bovine mammary epithelial cells,bMECs),同时检测BLG基因敲除后对细胞的影响。本研究利用体外切割试验筛选获得靶向牛的BLG基因的第一外显子序列的3条sgRNA,与CRISPR/Cas9表达载体电转染入bMECs,利用浓度为1.8μg·mL^(-1)嘌呤霉素和6μg·mL^(-1)稻瘟菌素双药筛和PCR分析鉴定获得BLG基因编辑的单克隆细胞株;利用Western blot(WB)验证细胞BLG表达;绘制生长曲线和CCK-8试验检测BLG基因敲除对bMECs细胞增殖的影响;同时根据sgRNA序列,对基因组上潜在脱靶位点进行PCR测序分析。经筛选和PCR序列分析,共筛选获得了9株BLG基因编辑细胞株,其编辑效率为90%(9/10),其中4株细胞株BLG基因大片段删除。序列分析结果显示,单克隆细胞株编辑位点呈现片段插入缺失和碱基替换等多种编辑类型,WB结果显示敲除细胞株BLG蛋白表达显著降低,且细胞生长曲线和CCK-8检测结果表明BLG基因敲除的细胞生长速度加快。本研究利用CRISPR/Cas9技术成果构建了牛乳腺上皮细胞BLG基因高效敲除方法,BLG基因敲除后可显著影响牛乳腺上皮细胞的增殖,为探究BLG敲除牛在乳腺上皮细胞水平探究其功能机制提供细胞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G基因 牛乳腺上皮细胞 CRISPR/Cas9 基因编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多糖与钙离子共处理的牛乳腺上皮细胞miRNA表达谱的比较分析
2
作者 许浩天 于月通 +5 位作者 李静 马志远 杨彬 王泽坤 陀海欣 齐萌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066-4079,共14页
【目的】探索钙离子对牛乳腺上皮细胞炎症反应的调控作用,比较分析脂多糖与钙离子共处理的牛乳腺上皮细胞的miRNA表达谱。【方法】使用脂多糖处理牛乳腺上皮细胞构建炎症反应模型,检测不同浓度(0.5~6.6 mmol/L)钙离子和脂多糖(50μg/mL... 【目的】探索钙离子对牛乳腺上皮细胞炎症反应的调控作用,比较分析脂多糖与钙离子共处理的牛乳腺上皮细胞的miRNA表达谱。【方法】使用脂多糖处理牛乳腺上皮细胞构建炎症反应模型,检测不同浓度(0.5~6.6 mmol/L)钙离子和脂多糖(50μg/mL)共处理的牛乳腺上皮细胞的炎症因子转录水平。提取正常、脂多糖处理、脂多糖与钙离子共处理牛乳腺上皮细胞样本中总RNA,每组各3个样本。对9个RNA样本进行质量评估,并对其开展miRNA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最后对3组共有差异表达miRNA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结果】在牛乳腺上皮细胞炎症模型中,高浓度钙离子可抑制炎症因子的转录。9个样本的clean reads在raw reads中占比为93.86%~98.18%,序列分布长度均集中在21~24 nt之间。3组样本的组内相似性高,而组间差异度高。3组样本共鉴定出47个差异表达miRNA,共有差异表达miRNA分别为bta-miR-11980、bta-miR-1246和bta-miR-677。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差异表达miRNA的靶基因显著富集于细胞通讯调节、信号调节、内膜系统、系统发育、细胞发育过程、细胞分化等GO条目,显著富集于HIF-1信号通路、ErbB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突触囊泡周期、肌醇磷酸代谢途径等通路。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结果显示,3组样本共有差异表达miRNA(bta-miR-677和bta-miR-1246)表达趋势与转录组测序结果一致。【结论】钙离子通过调控牛乳腺上皮细胞内bta-miR-11980、bta-miR-1246和bta-miR-677等差异表达miRNA的表达模式,间接影响牛乳腺上皮细胞炎症反应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多糖 钙离子 牛乳腺上皮细胞 miRNA表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牛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和基质细胞的分离·培养和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庄新杰 段亚苹 +2 位作者 黄怡 宁淑芳 张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8期8512-8514,8517,共4页
[目的]建立一种高效的水牛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和基质细胞分离培养方法,为胚胎着床和子宫内膜相关疾病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酶消化、刮取、系列过滤和差速贴壁相结合的方法分离水牛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和基质细胞,用... [目的]建立一种高效的水牛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和基质细胞分离培养方法,为胚胎着床和子宫内膜相关疾病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酶消化、刮取、系列过滤和差速贴壁相结合的方法分离水牛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和基质细胞,用免疫细胞化学法和台盼兰染色法检测分离细胞的纯度和活率。[结果]成功分离培养出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和基质细胞;免疫荧光染色和细胞计数表明上皮细胞和基质细胞的纯度均达90%以上;台盼兰染色结果显示,上皮细胞的活率为91%,基质细胞的活率为78%。[结论]采用酶消化、刮取、过滤和差速贴壁相结合的方法可分离出高纯度的水牛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和基质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牛 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 基质细胞 免疫细胞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培养液对体外培养的小鼠胸腺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李英 马勇江 +2 位作者 刘健红 张媛 李玉谷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29-231,共3页
分离纯化小鼠胸腺上皮细胞(mTEC),以DMEM、DMEM/F12、RPMI 1640 3种基础培养液加10%胎牛血清完全培养液进行培养,MTT法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mTEC的增殖及细胞周期,筛选出最适合mTEC生长的培养液。结果表明,DMEM培养的mTEC增殖快,细胞增... 分离纯化小鼠胸腺上皮细胞(mTEC),以DMEM、DMEM/F12、RPMI 1640 3种基础培养液加10%胎牛血清完全培养液进行培养,MTT法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mTEC的增殖及细胞周期,筛选出最适合mTEC生长的培养液。结果表明,DMEM培养的mTEC增殖快,细胞增殖指数明显高于DMEM/F12、RPMI 1640培养液,表明DMEM是mTEC体外培养的最佳培养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胸腺上皮细胞 培养液 细胞增殖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乳腺上皮细胞β-酪蛋白的检测及核型分析 被引量:14
5
作者 王治国 卜登攀 王加启 《中国畜牧兽医》 CAS 2007年第2期8-11,共4页
本试验用Western-blotting检测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培养液中的β-酪蛋白,鉴定该细胞的生理功能是否正常;通过分析染色体数目及核型以鉴定体外培养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是否发生转化。结果显示:培养液中含有β-酪蛋白,说明该乳腺上皮细胞生理... 本试验用Western-blotting检测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培养液中的β-酪蛋白,鉴定该细胞的生理功能是否正常;通过分析染色体数目及核型以鉴定体外培养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是否发生转化。结果显示:培养液中含有β-酪蛋白,说明该乳腺上皮细胞生理状况良好;染色体数目正常,染色体数目为60,核型与哺乳动物染色体图谱一致,说明该细胞系在体外培养条件下未发生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酪蛋白 牛乳腺上皮细胞 染色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纯度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的体外分离和培养 被引量:12
6
作者 张蕾 廖秦平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8年第5期472-474,I0003,共4页
目的:在体外建立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原代分离和培养的方法,以获得高纯度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方法:选择正常子宫内膜组织,通过消化、过滤、选择性贴壁和二次消化等技术进行体外培养。结果:采用胶原酶二次消化法和选择性贴壁法成功实现... 目的:在体外建立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原代分离和培养的方法,以获得高纯度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方法:选择正常子宫内膜组织,通过消化、过滤、选择性贴壁和二次消化等技术进行体外培养。结果:采用胶原酶二次消化法和选择性贴壁法成功实现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的高纯度分离和原代培养。结论:采用胶原酶二次消化法和选择性贴壁法可高纯度分离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及间质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 细胞培养 腺上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二醇对异位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增殖及BCL6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魏民 徐凌燕 +2 位作者 韩婕 徐燕 樊莉莉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42期13-15,共3页
目的观察雌二醇(E2)对异位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增殖及BCL6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收集5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的腹腔镜手术切除标本,获取异位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将细胞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分别予以10 nmol/L E2和DMEM/F12培养液,MT... 目的观察雌二醇(E2)对异位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增殖及BCL6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收集5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的腹腔镜手术切除标本,获取异位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将细胞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分别予以10 nmol/L E2和DMEM/F12培养液,MTT法观察24、48、72 h细胞增殖情况(吸光度值);取干预组干预0、24、48、72 h的细胞,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中的BCL6蛋白。将细胞分为4组,A、B组转染BCL6-siRNA,C、D组转染对照Scrambeld;转染后,A、C组均予以10 nmol/L E2培养72 h,MTT法观察细胞增殖情况(吸光度值)。结果与对照组同时点比较,干扰组作用48、72 h的细胞吸光度值高(P均<0. 05); E2作用0、24、48、72 h时,干扰组细胞BCL6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 17±0. 03、0. 19±0. 02、0. 57±0. 06、1. 14±0. 12,48、72 h的BCL6蛋白相对表达量高于0 h时(P均<0. 05)。与D组比较,B组72 h和C组48、72 h的吸光度值高(P均<0. 05);与C组比较,A组48、72 h的吸光度值低(P均<0. 05)。结论 E2可能通过上调BCL6蛋白表达促进异位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增殖,BCL6蛋白可作为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的新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二醇 BCL6蛋白 转录抑制因子 子宫内膜异位 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牦牛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分离培养方法比较 被引量:2
8
作者 吴庆侠 董海龙 芮亚培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11085-11087,11110,共4页
[目的]建立牦牛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体外分离培养方法。[方法]分别采用组织块培养法和消化培养法分离、纯化牦牛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结果]组织块培养约8 d细胞可汇合成片,经胰蛋白酶分次消化,可得到纯化的子宫内膜上皮细胞;使用2 g/L... [目的]建立牦牛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体外分离培养方法。[方法]分别采用组织块培养法和消化培养法分离、纯化牦牛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结果]组织块培养约8 d细胞可汇合成片,经胰蛋白酶分次消化,可得到纯化的子宫内膜上皮细胞;使用2 g/L的胶原酶Ⅱ消化2.5 h,更换新鲜消化液继续消化2.5 h,消化悬液经74μm滤网过滤,400 r/min离心5 min,收集沉淀,重悬后自然沉降,可得到纯净的腺细胞团。免疫细胞化学显示所得细胞角蛋白染色阳性,阳性率达到95%以上。[结论]2种方法均可得到纯净的牦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子宫内膜 腺上皮细胞 体外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赤霉烯酮对小鼠胸腺上皮细胞线粒体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范小龙 许利娜 +4 位作者 剡海阔 邓衔柏 许绮文 梁梓森 马勇江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1-45,共5页
为探讨玉米赤霉烯酮对离体培养的小鼠胸腺上皮细胞的作用,本研究以1月龄昆明小鼠为研究对象,采用MTT法、线粒体染色、流式细胞仪分析等方法,离体研究玉米赤霉烯酮对胸腺上皮细胞线粒体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剂量(10~25μg/mL)玉米赤霉... 为探讨玉米赤霉烯酮对离体培养的小鼠胸腺上皮细胞的作用,本研究以1月龄昆明小鼠为研究对象,采用MTT法、线粒体染色、流式细胞仪分析等方法,离体研究玉米赤霉烯酮对胸腺上皮细胞线粒体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剂量(10~25μg/mL)玉米赤霉烯酮能显著增强小鼠胸腺上皮细胞线粒体代谢MTT能力,增强线粒体活性,使线粒体膜电位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赤霉烯酮 线粒体 腺上皮细胞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位子宫内膜间质及腺上皮细胞高纯度分离培养技术的改进 被引量:2
10
作者 余莎 谢梅青 《中国医学工程》 2016年第6期30-33,共4页
目的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在位子宫内膜间质及腺上皮细胞进行高纯度分离、培养,改进子宫内膜细胞常规培养方法。方法通过酶解、过滤及贴壁纯化,分离和培养7例EMs组及5例正常组在位子宫内膜间质及腺上皮细胞,其中延长EMs组子宫内膜... 目的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在位子宫内膜间质及腺上皮细胞进行高纯度分离、培养,改进子宫内膜细胞常规培养方法。方法通过酶解、过滤及贴壁纯化,分离和培养7例EMs组及5例正常组在位子宫内膜间质及腺上皮细胞,其中延长EMs组子宫内膜细胞消化时间及缩短其后的贴壁等待时间。结果 12例子宫内膜标本中10例培养成功,原代培养的间质细胞纯度率可达97%以上,原代培养的腺上皮细胞纯度率约95%。改良分离方法后获得的EMs组和正常组的间质及腺上皮细胞纯度及活性均提高。结论 EMs在位子宫内膜分离过程中延长消化时间及缩短贴壁时间,可作为对子宫内膜常规培养方法的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 间质细胞 腺上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歧杆菌胞壁蛋白诱导人肠腺上皮细胞β-防御素2(hBD-2)mRNA的表达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国兴 吴琦 +2 位作者 黄宁 汪宇辉 王伯瑶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03年第4期173-173,共1页
关键词 双歧杆菌 胞壁蛋白 人肠腺上皮细胞 Β-防御素2 HBD-2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介苗增强人肺腺上皮细胞β-防御素-1基因的转录
12
作者 祝秉东 冯云 +2 位作者 黄宁 吴琦 王伯瑶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03年第4期172-172,共1页
关键词 卡介苗 人肺腺上皮细胞 β-防御素-1 基因转录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诱导人肺腺上皮细胞hBD-1基因表达的BCG胞壁蛋白
13
作者 冯云 黄宁 +1 位作者 吴琦 王伯瑶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00年第4期46-46,共1页
目的:分离和鉴定增强人肺腺上皮细胞(SPC-A-1)抗菌活性核β-防御素-1(hBD-1)基因表达的菌种及其有效成份,为开发增强粘膜抗菌肽基因表达的免疫增强剂以防治粘膜感染的研究打下基础。方法:采用超声波破碎细胞、蔗糖密度梯度离心、Seph... 目的:分离和鉴定增强人肺腺上皮细胞(SPC-A-1)抗菌活性核β-防御素-1(hBD-1)基因表达的菌种及其有效成份,为开发增强粘膜抗菌肽基因表达的免疫增强剂以防治粘膜感染的研究打下基础。方法:采用超声波破碎细胞、蔗糖密度梯度离心、Sephadex G-150柱层析等方法分离卡介苗胞壁蛋白质组份;采用琼脂糖弥散杀菌法检测SPC-A-1细胞培养上清的抗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上皮细胞 胞壁蛋白 BD 基因表达 BCG 诱导 白质 密度梯度离心 抗菌肽基因 柱层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介苗胞壁蛋白增强人肺腺上皮细胞hBD-1mRNA的表达及抗菌活性
14
作者 冯云 黄宁 +1 位作者 吴琦 王伯瑶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00年第2期39-40,共2页
目的:分离和鉴定增强人肺腺上皮细胞(SPC-A-1)抗菌活性核β-防御素-1(hBD-1)基因表达的菌种及其有效成份,为开发增强粘膜抗菌肽基因表达的免疫增强剂以防治粘膜感染的研究打下基础。方法:采用超声波破碎细胞、蔗糖密度梯度离心、Seph... 目的:分离和鉴定增强人肺腺上皮细胞(SPC-A-1)抗菌活性核β-防御素-1(hBD-1)基因表达的菌种及其有效成份,为开发增强粘膜抗菌肽基因表达的免疫增强剂以防治粘膜感染的研究打下基础。方法:采用超声波破碎细胞、蔗糖密度梯度离心、SephadesG-150柱层析等方法分离卡介苗胞壁蛋白质组份:采用琼脂糖弥散杀菌法检测SPC-A-1细胞培养上清的抗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上皮细胞 胞壁蛋白 卡介苗 BD 表达 抗菌活性 RNA 密度梯度离心 抗菌肽基因 柱层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应激造成奶牛乳腺上皮细胞损伤并影响乳合成相关载体的基因表达 被引量:8
15
作者 权素玉 张源淑 卜登攀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704-1713,共10页
本试验以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为模型,旨在寻找热应激下调奶牛泌乳功能的相关因素。42℃高温处理奶牛乳腺上皮细胞0、0.5、1、1.5、2、4、8及12h,检测其对细胞活率,线粒体膜电位,热休克分子及蛋白基因、氧化应激相关基因以及氨基酸和葡萄糖... 本试验以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为模型,旨在寻找热应激下调奶牛泌乳功能的相关因素。42℃高温处理奶牛乳腺上皮细胞0、0.5、1、1.5、2、4、8及12h,检测其对细胞活率,线粒体膜电位,热休克分子及蛋白基因、氧化应激相关基因以及氨基酸和葡萄糖转运载体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时间热处理显著降低乳腺上皮细胞活率(P〈0.05),损伤细胞线粒体膜电位。HSP27基因表达显著下降(P〈0.05),HSP70基因表达显著上调(P〈0.05),HSP90基因表达在前4h显著上调(P〈0.05),后恢复至正常水平,HSF-1基因表达在某些时间点显著上调(P〈0.05)。氧化应激相关基因Kea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Keap1)表达无显著变化(P〉0.05),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表达显著上调(P〈0.05),NAD(P)H脱氢酶醌-1(NQO1)表达显著上调(P〈0.05)。跨膜氨基酸转运载体SLC7A7基因表达在1h和4h显著上调(P〈0.05)。葡萄糖转运载体GLUT1及GLUT8基因表达显著下调(P〈0.05)。葡萄糖转运载体GLUT12在热处理0~2h表达显著上调,4~12h显著下调(P〈0.05)。热应激能够显著降低奶牛乳腺上皮细胞活率,引起氧化应激,改变热休克蛋白和分子及跨膜转运载体的基因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应激 牛乳腺上皮细胞 细胞活力 线粒体膜电位 氧化应激 热休克蛋白 跨膜转运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腺上皮细胞分化发育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绍卿 刘国红 +3 位作者 孙芸 丁一 刘双 柴玉荣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0-103,共4页
T淋巴细胞是免疫系统中最主要的免疫细胞,具有直接杀伤靶细胞、扩大免疫效应的作用。以胸腺上皮细胞为主要成分的胸腺微环境是T淋巴细胞发育、分化、成熟的基础。T淋巴细胞在胸腺皮质微环境中经历阳性选择形成了具有主要组织相容性复... T淋巴细胞是免疫系统中最主要的免疫细胞,具有直接杀伤靶细胞、扩大免疫效应的作用。以胸腺上皮细胞为主要成分的胸腺微环境是T淋巴细胞发育、分化、成熟的基础。T淋巴细胞在胸腺皮质微环境中经历阳性选择形成了具有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Ⅰ、Ⅱ类分子限制性识别能力的T细胞,在髓质微环境中经历阴性选择形成了具有自身抗原耐受能力的成熟T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上皮细胞 细胞分化发育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调节性T细胞 T淋巴细胞 淋巴细胞发育 杀伤靶细胞 微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对Ang Ⅱ诱导的牛乳腺上皮细胞炎症损伤的缓解作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朱斌 刘小倩 +2 位作者 刘颖 纪晓霞 张源淑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458-1465,共8页
以不同浓度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牛乳腺上皮细胞(MAC-T)炎症损伤,探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 2)的变化及与AngⅡ的相互作用。研究包括:ELISA检测细胞上清中细胞炎性因子的分泌或释放;Western blot检测细胞ACE 2和ACE的蛋白表达变化,... 以不同浓度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牛乳腺上皮细胞(MAC-T)炎症损伤,探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 2)的变化及与AngⅡ的相互作用。研究包括:ELISA检测细胞上清中细胞炎性因子的分泌或释放;Western blot检测细胞ACE 2和ACE的蛋白表达变化,并进行相关性分析;添加ACE 2活性蛋白对AngⅡ诱导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显示:1)AngⅡ处理MAC-T,细胞上清中促炎因子TNF-α、IL-6、IL-8含量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增加,抗炎因子IL-10含量显著降低(P<0.05);2)不同浓度AngⅡ处理细胞后,ACE 2蛋白表达均有降低,10-6 mol·L^-1 AngⅡ处理后显著降低(P<0.05);ACE蛋白表达结果相反;ACE 2与AngⅡ浓度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3)添加外源性ACE 2活性蛋白,细胞上清中TNF-α、IL-6和IL-8浓度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IL-10浓度升高。本研究表明ACE 2/ACE轴的失衡是AngⅡ诱导细胞炎性损伤的主要原因。高水平AngⅡ可激活炎症因子促进炎症反应,是促进炎症反应的主要介质,ACE 2可以通过降解AngⅡ,抑制其对炎症反应的上调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 2) 血管紧张素Ⅱ(AngⅡ) 牛乳腺上皮细胞(MAC-T) 炎性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NAT2介导蛋氨酸对牛乳腺上皮细胞增殖与自噬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祁昊 孟春雨 +1 位作者 高学军 甄贞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516-2525,共10页
钠离子依赖性中性氨基酸转运体2(SNAT2)是一种氨基酸转运蛋白,可转运中性氨基酸,广泛分布于多种细胞中。氨基酸既可作为蛋白质合成的底物,也是调节细胞新陈代谢的关键信号分子,但SNAT2是否介导氨基酸调节BMECs增殖和自噬尚未见报道。本... 钠离子依赖性中性氨基酸转运体2(SNAT2)是一种氨基酸转运蛋白,可转运中性氨基酸,广泛分布于多种细胞中。氨基酸既可作为蛋白质合成的底物,也是调节细胞新陈代谢的关键信号分子,但SNAT2是否介导氨基酸调节BMECs增殖和自噬尚未见报道。本研究利用CASY细胞计数和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SNAT2过表达和siRNA干扰后牛乳腺上皮细胞(BMECs)增殖情况以及SNAT2对自噬标志蛋白LC3-Ⅰ/Ⅱ表达量的影响,并利用免疫荧光检测细胞自噬斑点(LC3-Ⅱ)变化。结果显示,SNAT2过表达时,p-PI3K、p-mTOR和Cyclin D1表达量增加,反之,p-PI3K、p-mTOR和Cyclin D1表达量下降。SNAT2抑制时,LC3-Ⅱ表达量增加,免疫荧光检测自噬斑点增多。添加自噬增强剂海藻糖(trehalose,Tre)和蛋氨酸(methionine,Met)后,与单一添加Tre组相比,Met+Tre组p-mTOR表达量增加,LC3-Ⅱ表达量降低,胞浆内绿色自噬斑点减少;添加Tre和Met并抑制SNAT2时,p-mTOR表达量下降,LC3-Ⅱ表达量增多,胞浆内绿色自噬斑点增加。以上结果表明,SNAT2可介导Met通过调控PI3K-mTOR/Cyclin D1信号通路调节BMECs的增殖与自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离子依赖性中性氨基酸转运体2(SNAT2) 牛乳腺上皮细胞(BMECs) MTOR 增殖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多糖对牛乳腺上皮细胞自噬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兴 高英魁 +8 位作者 郝中华 刘静静 张华强 归荣 张珂菲 周广薇 邓立新 王学兵 童超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69-75,共7页
为探究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对牛乳腺上皮细胞(MAC-T)自噬和凋亡的影响,以MAC-T细胞为试验对象,用CCK-8和乳酸脱氢酶(LDH)法检测不同浓度LPS(100、150、200、250μg/mL),检测细胞的存活率和损伤,从上述分组中挑选浓度为0(对照... 为探究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对牛乳腺上皮细胞(MAC-T)自噬和凋亡的影响,以MAC-T细胞为试验对象,用CCK-8和乳酸脱氢酶(LDH)法检测不同浓度LPS(100、150、200、250μg/mL),检测细胞的存活率和损伤,从上述分组中挑选浓度为0(对照)、50、100、200μg/mL的LPS建立试验组,Hoechst33342检测细胞核形态,qPCR法检测MAC-T细胞中自噬和凋亡基因(LC3B、p62、BAX、BCL-2、ATG5、ATG7、Beclin-1、caspase-3)mRNA的表达量,Western blot检测MAC-T细胞中自噬和凋亡(LC3B、p62、BAX、BCL-2、ATG5、ATG7、Beclin-1、caspase-3)相关蛋白表达。结果显示,MAC-T细胞的活力会随着LPS的浓度和时间的推移下降,细胞上清中的LDH随着LPS浓度上升而增加,Hoechst33342染色后可以发现细胞核形态出现异型性,染色质碎裂、固缩。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LPS在50~100μg/mL浓度下可引起MAC-T细胞自噬,200μg/mL可抑制此过程,同时细胞凋亡随着LPS浓度上升而加剧。说明LPS可引起MAC-T细胞自噬同时诱导细胞凋亡,为大肠埃希氏菌诱导牛乳腺炎发生机制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乳腺上皮细胞 脂多糖 自噬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酸钠通过AMPK通路调控LPS造成牛乳腺上皮细胞脂代谢紊乱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林 曹萌 +3 位作者 宫彬彬 赵梅 王婕 张晓辉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3221-3230,共10页
通过向脂多糖(LPS)诱导牛乳腺上皮细胞系(MAC-T)脂代谢紊乱模型中添加不同浓度(2、8、16μmol·L^(-1))的丁酸钠,探讨其对细胞脂代谢的调控机理及炎症损伤的修复作用。分别用1 000 ng·mLLPS刺激MAC-T细胞9 h后,检测细胞脂滴面... 通过向脂多糖(LPS)诱导牛乳腺上皮细胞系(MAC-T)脂代谢紊乱模型中添加不同浓度(2、8、16μmol·L^(-1))的丁酸钠,探讨其对细胞脂代谢的调控机理及炎症损伤的修复作用。分别用1 000 ng·mLLPS刺激MAC-T细胞9 h后,检测细胞脂滴面积及三酰甘油(TG)含量;用不同浓度的丁酸钠刺激MAC-T细胞12 h后,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试验共分为5组:对照组、LPS处理组、2μmol·L^(-1)丁酸钠+LPS处理组、8μmol·L^(-1)丁酸钠+LPS处理组和16μmol·L^(-1)丁酸钠+LPS处理组,分别对细胞TG含量、AMPK信号通路蛋白、脂代谢关键基因以及相关炎症因子进行检测。结果显示:LPS会造成MAC-T细胞总脂滴面积显著下降(P<0.05),TG含量极显著下降(P<0.01);不同浓度的丁酸钠对MAC-T细胞凋亡率没有影响;与对照组相比,LPS处理组TG含量极显著下降(P<0.01)、P-AMPK表达水平显著上升(P<0.05)、脂合成代谢相关基因ACC、SCD-1以及FAS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下降、脂分解代谢相关基因CPT-1、CPT-2以及ACO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上升(P<0.05)、炎症因子TNF-α和IL-6含量显著上升(P<0.05);与LPS处理组相比,(2、8、16μmol·L^(-1))丁酸钠+LPS处理组TG含量有一定程度上升,P-AMPK表达水平下降,脂合成代谢相关基因表达水平上升,脂分解代谢相关基因表达水平有一定程度下降,炎症因子TNF-α和IL-6含量下降。本研究表明丁酸钠会通过AMPK通路激活脂合成代谢,调控TG的合成,并且对MAC-T细胞的炎症损伤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多糖 丁酸钠 牛乳腺上皮细胞系(MAC-T) 脂代谢紊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