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妇科腹部纵切口皮下预放置负压引流管对术后切口愈合情况的影响研究
1
作者
张艳
荆玉洁
姜玉净
《中国实用医药》
2025年第2期45-47,共3页
目的研究妇科腹部纵切口皮下预放置负压引流管对术后切口愈合情况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妇科下腹部纵切口手术的39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研究组(212例)和对照组(186例)。对照组术中常规缝合腹膜及腹直肌前鞘后,不缝合皮下脂肪,...
目的研究妇科腹部纵切口皮下预放置负压引流管对术后切口愈合情况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妇科下腹部纵切口手术的39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研究组(212例)和对照组(186例)。对照组术中常规缝合腹膜及腹直肌前鞘后,不缝合皮下脂肪,可吸收线连续皮内缝合皮肤,术后在切口两侧给予纸卷适当加压后腹带包扎5 d;研究组在对照组处置的基础上采取皮下筋膜上预放置负压引流管1枚,根据引流液的形状和多少,术后3~6 d内拔除负压引流管。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愈合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切口甲级愈合192例、切口甲级愈合率为90.57%,切口愈合不良20例、切口愈合不良率为9.43%;对照组患者术后切口甲级愈合130例、切口甲级愈合率为69.89%,切口愈合不良56例、切口愈合不良率为30.11%;研究组患者术后切口甲级愈合率高于对照组,切口愈合不良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腹部纵切口皮下预放置负压引流管持续负压引流可以明显降低切口愈合不良率,是一种安全、简便、有效的促进切口愈合的新措施,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引流管
妇科
腹部纵切口
术后
切口
愈合
愈合不良
脂肪液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腹部纵切口剖宫产皮内缝合120例分析
被引量:
1
2
作者
李楠
李金凤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1年第1期40-40,共1页
关键词
剖宫产
腹部纵切口
皮内缝合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妇科腹部皮肤纵切口缝线选择的探讨
被引量:
7
3
作者
孙铁莉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26期85-86,共2页
目的观察不同缝线缝合妇科腹部皮肤纵切口的效果,为临床选择切口缝线提供参考。方法 120例行妇科手术的皮肤纵切口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各40例,A组皮肤切口选择薇乔可吸收线皮内缝合,B组皮肤切口选择慕丝线皮内缝合,C组选择钛镍记...
目的观察不同缝线缝合妇科腹部皮肤纵切口的效果,为临床选择切口缝线提供参考。方法 120例行妇科手术的皮肤纵切口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各40例,A组皮肤切口选择薇乔可吸收线皮内缝合,B组皮肤切口选择慕丝线皮内缝合,C组选择钛镍记忆合金组织吻合器皮内缝合。比较三组患者缝线缝合妇科腹部皮肤纵切口的效果。结果三组患者切口脂肪液化,切口裂开,切口感染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薇乔可吸收线组异物反应、线头排斥反应和术后切口瘢痕较其他缝线组明显。慕丝线缝合组切口拆线疼痛明显。甲级愈合率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内缝合时最好选择能拆除的缝线,钛镍记忆合金组织吻合器较昂贵,可以满足大多数患者的需求,值得在妇科腹部皮肤纵切口手术中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
皮肤
纵切口
皮内缝合
钛镍记忆合金组织吻合器
可吸收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剖宫产术式对再次手术的影响
被引量:
5
4
作者
江世芳
董春梅
谢穂
《中国医药科学》
2011年第20期62-63,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术式剖宫产术后对再次手术的影响,论证新式剖宫产术不缝合腹膜和膀胱反折腹膜的可行性。方法对109例不同术式剖宫产患者再次手术中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盆腔粘连程度、总手术时间、开腹至胎头娩出时间、及术中取头困难产...
目的探讨不同术式剖宫产术后对再次手术的影响,论证新式剖宫产术不缝合腹膜和膀胱反折腹膜的可行性。方法对109例不同术式剖宫产患者再次手术中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盆腔粘连程度、总手术时间、开腹至胎头娩出时间、及术中取头困难产钳助娩率、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与新式剖宫产术,两组总手术时间、开腹至取头时间、盆腔粘连程度、术中产钳助娩率、术后并发假性结肠梗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产后出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式剖宫产术后再次手术盆腔粘连严重,对再次手术影响较大,应进行改良,视患者情况选择合适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次剖宫产
腹部
横
切口
腹部纵切口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剖宫产术式对再次妇产科手术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
7
5
作者
宋春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6期114-115,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剖宫产术式对再次妇产科手术的影响,探讨不同手术方式的利弊。方法对85例不同术式剖宫产患者再次行剖宫产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两组总手术时间、开腹时间、盆腔粘连程度及术后并发症等进行比较。结果与传统子宫下段...
目的探讨不同剖宫产术式对再次妇产科手术的影响,探讨不同手术方式的利弊。方法对85例不同术式剖宫产患者再次行剖宫产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两组总手术时间、开腹时间、盆腔粘连程度及术后并发症等进行比较。结果与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组比较,新式剖宫产组手术总手术时间、开腹时间、腹腔粘连、假性肠梗阻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开腹出血量、腹壁粘连和手术疤痕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式剖宫产术后盆腔粘连严重,增加再次手术难度,应进行改良,对于有再次生育需求的患者要选择合适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腹部纵切口
腹部
横
切口
粘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剖宫产术式选择对二次手术的影响
被引量:
1
6
作者
王磊娜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24期52-54,共3页
目的对腹部纵横切口二次剖宫产进行临床对比研究,评估何种手术方式更为安全。方法择期二次剖宫产患者142例,其中腹部纵切口组(A组71例),腹部横切口组(B组71例)。两组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均采用原手术切口,进入腹腔后均行子宫下段剖宫产...
目的对腹部纵横切口二次剖宫产进行临床对比研究,评估何种手术方式更为安全。方法择期二次剖宫产患者142例,其中腹部纵切口组(A组71例),腹部横切口组(B组71例)。两组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均采用原手术切口,进入腹腔后均行子宫下段剖宫产。观察指标:腹腔粘连程度、从开腹到胎儿娩出时间、总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切口愈合情况。结果对无或轻度腹腔粘连患者,A组与B组对比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中度或重度腹腔粘连患者,A组与B组对比从开腹到胎儿娩出时间、总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首次剖宫产术式的选择对二次剖宫产手术操作的影响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才可降低新生儿窒息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纵切口
横
切口
二次剖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妇科腹部纵切口皮下预放置负压引流管对术后切口愈合情况的影响研究
1
作者
张艳
荆玉洁
姜玉净
机构
吉林市人民医院
出处
《中国实用医药》
2025年第2期45-47,共3页
文摘
目的研究妇科腹部纵切口皮下预放置负压引流管对术后切口愈合情况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妇科下腹部纵切口手术的39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研究组(212例)和对照组(186例)。对照组术中常规缝合腹膜及腹直肌前鞘后,不缝合皮下脂肪,可吸收线连续皮内缝合皮肤,术后在切口两侧给予纸卷适当加压后腹带包扎5 d;研究组在对照组处置的基础上采取皮下筋膜上预放置负压引流管1枚,根据引流液的形状和多少,术后3~6 d内拔除负压引流管。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愈合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切口甲级愈合192例、切口甲级愈合率为90.57%,切口愈合不良20例、切口愈合不良率为9.43%;对照组患者术后切口甲级愈合130例、切口甲级愈合率为69.89%,切口愈合不良56例、切口愈合不良率为30.11%;研究组患者术后切口甲级愈合率高于对照组,切口愈合不良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腹部纵切口皮下预放置负压引流管持续负压引流可以明显降低切口愈合不良率,是一种安全、简便、有效的促进切口愈合的新措施,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
负压引流管
妇科
腹部纵切口
术后
切口
愈合
愈合不良
脂肪液化
Keywords
Negative pressure drainage tube
Gynecological longitudinal incision
Postoperative wound healing
Poor incision healing
Fat liquefaction
分类号
R713 [医药卫生—妇产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腹部纵切口剖宫产皮内缝合120例分析
被引量:
1
2
作者
李楠
李金凤
机构
山东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妇产科
出处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1年第1期40-40,共1页
关键词
剖宫产
腹部纵切口
皮内缝合术
分类号
R719.8 [医药卫生—妇产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妇科腹部皮肤纵切口缝线选择的探讨
被引量:
7
3
作者
孙铁莉
机构
吉林市人民医院
出处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26期85-86,共2页
文摘
目的观察不同缝线缝合妇科腹部皮肤纵切口的效果,为临床选择切口缝线提供参考。方法 120例行妇科手术的皮肤纵切口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各40例,A组皮肤切口选择薇乔可吸收线皮内缝合,B组皮肤切口选择慕丝线皮内缝合,C组选择钛镍记忆合金组织吻合器皮内缝合。比较三组患者缝线缝合妇科腹部皮肤纵切口的效果。结果三组患者切口脂肪液化,切口裂开,切口感染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薇乔可吸收线组异物反应、线头排斥反应和术后切口瘢痕较其他缝线组明显。慕丝线缝合组切口拆线疼痛明显。甲级愈合率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内缝合时最好选择能拆除的缝线,钛镍记忆合金组织吻合器较昂贵,可以满足大多数患者的需求,值得在妇科腹部皮肤纵切口手术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
腹部
皮肤
纵切口
皮内缝合
钛镍记忆合金组织吻合器
可吸收线
分类号
R713 [医药卫生—妇产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剖宫产术式对再次手术的影响
被引量:
5
4
作者
江世芳
董春梅
谢穂
机构
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妇产科
出处
《中国医药科学》
2011年第20期62-63,共2页
文摘
目的探讨不同术式剖宫产术后对再次手术的影响,论证新式剖宫产术不缝合腹膜和膀胱反折腹膜的可行性。方法对109例不同术式剖宫产患者再次手术中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盆腔粘连程度、总手术时间、开腹至胎头娩出时间、及术中取头困难产钳助娩率、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与新式剖宫产术,两组总手术时间、开腹至取头时间、盆腔粘连程度、术中产钳助娩率、术后并发假性结肠梗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产后出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式剖宫产术后再次手术盆腔粘连严重,对再次手术影响较大,应进行改良,视患者情况选择合适手术方式。
关键词
再次剖宫产
腹部
横
切口
腹部纵切口
并发症
Keywords
Secondary cesarean section
Abdominal cross incision
Obstetric abdomen vertical cut
Complications
分类号
R71 [医药卫生—妇产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剖宫产术式对再次妇产科手术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
7
5
作者
宋春
机构
河南省濮阳市南乐益民医院
出处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6期114-115,共2页
文摘
目的探讨不同剖宫产术式对再次妇产科手术的影响,探讨不同手术方式的利弊。方法对85例不同术式剖宫产患者再次行剖宫产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两组总手术时间、开腹时间、盆腔粘连程度及术后并发症等进行比较。结果与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组比较,新式剖宫产组手术总手术时间、开腹时间、腹腔粘连、假性肠梗阻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开腹出血量、腹壁粘连和手术疤痕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式剖宫产术后盆腔粘连严重,增加再次手术难度,应进行改良,对于有再次生育需求的患者要选择合适手术方式。
关键词
剖宫产
腹部纵切口
腹部
横
切口
粘连
分类号
R719.8 [医药卫生—妇产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剖宫产术式选择对二次手术的影响
被引量:
1
6
作者
王磊娜
机构
洛阳牡丹妇产医院
出处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24期52-54,共3页
文摘
目的对腹部纵横切口二次剖宫产进行临床对比研究,评估何种手术方式更为安全。方法择期二次剖宫产患者142例,其中腹部纵切口组(A组71例),腹部横切口组(B组71例)。两组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均采用原手术切口,进入腹腔后均行子宫下段剖宫产。观察指标:腹腔粘连程度、从开腹到胎儿娩出时间、总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切口愈合情况。结果对无或轻度腹腔粘连患者,A组与B组对比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中度或重度腹腔粘连患者,A组与B组对比从开腹到胎儿娩出时间、总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首次剖宫产术式的选择对二次剖宫产手术操作的影响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才可降低新生儿窒息率。
关键词
腹部纵切口
横
切口
二次剖宫
分类号
R719.8 [医药卫生—妇产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妇科腹部纵切口皮下预放置负压引流管对术后切口愈合情况的影响研究
张艳
荆玉洁
姜玉净
《中国实用医药》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腹部纵切口剖宫产皮内缝合120例分析
李楠
李金凤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妇科腹部皮肤纵切口缝线选择的探讨
孙铁莉
《中国实用医药》
2015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不同剖宫产术式对再次手术的影响
江世芳
董春梅
谢穂
《中国医药科学》
2011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剖宫产术式对再次妇产科手术的影响研究
宋春
《中国实用医药》
2013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剖宫产术式选择对二次手术的影响
王磊娜
《中国实用医药》
201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