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全麻联合超声引导下“四点法”腹横肌平面阻滞在急诊腹部正中切口手术中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
3
1
作者
王辉辉
廖生根
+1 位作者
李坤
邓宇婧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第1期41-44,共4页
目的 观察全身麻醉(全麻, GA)联合超声引导下“四点法”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在急诊腹部正中切口手术中的效果。方法 48例行急诊腹部正中切口手术患者,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分为全麻联合“四点法”腹横肌平面阻滞组(GA+TAPB组)和单纯全麻组...
目的 观察全身麻醉(全麻, GA)联合超声引导下“四点法”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在急诊腹部正中切口手术中的效果。方法 48例行急诊腹部正中切口手术患者,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分为全麻联合“四点法”腹横肌平面阻滞组(GA+TAPB组)和单纯全麻组(GA组),每组24例。GA组采用单纯全麻, GA+TAPB组采用全麻联合“四点法”腹横肌平面阻滞。比较两组术中不同时间[开始切皮前(T1)、切皮后5 min(T2)、腹腔探查时(T3)、开始缝皮前(T4)、缝皮后5 min(T5)]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手术时间及术中阿片类药物(舒芬太尼、瑞芬太尼)用量,苏醒期躁动发生情况,术后Prince-Henry评分以及手术当晚睡眠质量评分。结果 GA+TAPB组T2、T3、T4、T5时的MAP水平均高于T1时, T3、T4、T5时的MAP水平均高于T2时, T4时的MAP水平高于T3时, T3时的HR水平高于T2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A组T2、T3、T4、T5时的MAP水平均高于T1时, T3、T4、T5时的MAP水平均高于T2时, T5时的MAP水平高于T3、T4时, T2、T3、T5时的HR水平高于T1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A+TAPB组T2、T3、T5时的MAP水平均低于G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A+TAPB组术中舒芬太尼用量(30.6±4.5)μg、瑞芬太尼用量(141.6±134.8)μg均少于GA组的(33.4±4.9)、(358.3±251.8)μ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A+TAPB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8.3%明显低于GA组的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A+TAPB组患者术后0.5、2、6、12 h的Prince-Henry评分分别为(1.1±0.5)、(0.9±0.5)、(1.1±0.5)、(1.5±0.6)分,均明显低于GA组的(2.4±0.6)、(2.6±0.6)、(2.7±0.5)、(2.5±0.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A+TAPB组患者手术当晚睡眠质量评分(0.6±0.5)分明显低于GA组的(1.3±0.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麻联合超声引导下“四点法”腹横肌平面阻滞用于急诊腹部正中切口手术中能够使术中血流动力学更加平稳,减少阿片类药物的使用,降低患者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术后疼痛控制良好,术后当晚睡眠质量更好,应用效果良好,是一种可行的腹壁镇痛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点法”腹横肌平面阻滞
全身麻醉
急诊
腹部正中切口
手术
镇痛
苏醒期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下腹部正中小切口后入路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
1
2
作者
宋晓明
宋伟峰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2年第2期290-292,共3页
目的:分析下腹部正中小切口后入路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以下简称“后入路术”)治疗腹股沟疝(Inguinal hernia,IH)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119例IH患者(2019年3月~2020年3月),依照手术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58例)接受前入路腹膜...
目的:分析下腹部正中小切口后入路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以下简称“后入路术”)治疗腹股沟疝(Inguinal hernia,IH)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119例IH患者(2019年3月~2020年3月),依照手术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58例)接受前入路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以下简称“前入路术”)治疗,观察组(61例)接受后入路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围术期指标:观察组手术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疼痛情况:术后1d、3d,两组血清P物质(SP)、前列腺素E2(PGE2)水平均升高,而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56%)较对照组(18.97%)低(P<0.05);复发率:术后1年,两组复发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后入路术治疗IH患者,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促进患者恢复,且不会增加复发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
腹部
正中
小
切口
后入路
前入路
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
腹股沟疝
疼痛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全麻联合超声引导下“四点法”腹横肌平面阻滞在急诊腹部正中切口手术中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
3
1
作者
王辉辉
廖生根
李坤
邓宇婧
机构
新余市人民医院麻醉科
新余市人民医院血透室
出处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第1期41-44,共4页
基金
江西省卫健委科技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2120043)。
文摘
目的 观察全身麻醉(全麻, GA)联合超声引导下“四点法”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在急诊腹部正中切口手术中的效果。方法 48例行急诊腹部正中切口手术患者,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分为全麻联合“四点法”腹横肌平面阻滞组(GA+TAPB组)和单纯全麻组(GA组),每组24例。GA组采用单纯全麻, GA+TAPB组采用全麻联合“四点法”腹横肌平面阻滞。比较两组术中不同时间[开始切皮前(T1)、切皮后5 min(T2)、腹腔探查时(T3)、开始缝皮前(T4)、缝皮后5 min(T5)]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手术时间及术中阿片类药物(舒芬太尼、瑞芬太尼)用量,苏醒期躁动发生情况,术后Prince-Henry评分以及手术当晚睡眠质量评分。结果 GA+TAPB组T2、T3、T4、T5时的MAP水平均高于T1时, T3、T4、T5时的MAP水平均高于T2时, T4时的MAP水平高于T3时, T3时的HR水平高于T2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A组T2、T3、T4、T5时的MAP水平均高于T1时, T3、T4、T5时的MAP水平均高于T2时, T5时的MAP水平高于T3、T4时, T2、T3、T5时的HR水平高于T1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A+TAPB组T2、T3、T5时的MAP水平均低于G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A+TAPB组术中舒芬太尼用量(30.6±4.5)μg、瑞芬太尼用量(141.6±134.8)μg均少于GA组的(33.4±4.9)、(358.3±251.8)μ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A+TAPB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8.3%明显低于GA组的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A+TAPB组患者术后0.5、2、6、12 h的Prince-Henry评分分别为(1.1±0.5)、(0.9±0.5)、(1.1±0.5)、(1.5±0.6)分,均明显低于GA组的(2.4±0.6)、(2.6±0.6)、(2.7±0.5)、(2.5±0.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A+TAPB组患者手术当晚睡眠质量评分(0.6±0.5)分明显低于GA组的(1.3±0.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麻联合超声引导下“四点法”腹横肌平面阻滞用于急诊腹部正中切口手术中能够使术中血流动力学更加平稳,减少阿片类药物的使用,降低患者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术后疼痛控制良好,术后当晚睡眠质量更好,应用效果良好,是一种可行的腹壁镇痛方案。
关键词
“四点法”腹横肌平面阻滞
全身麻醉
急诊
腹部正中切口
手术
镇痛
苏醒期躁动
Keywords
"Four-point"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 block
General anesthesia
Emergency abdominal median incision surgery
Analgesia
Agitation during recovery
分类号
R614.2 [医药卫生—麻醉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下腹部正中小切口后入路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
1
2
作者
宋晓明
宋伟峰
机构
方城县中医院普通外科
方城县妇幼保健院手术室
出处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2年第2期290-292,共3页
文摘
目的:分析下腹部正中小切口后入路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以下简称“后入路术”)治疗腹股沟疝(Inguinal hernia,IH)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119例IH患者(2019年3月~2020年3月),依照手术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58例)接受前入路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以下简称“前入路术”)治疗,观察组(61例)接受后入路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围术期指标:观察组手术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疼痛情况:术后1d、3d,两组血清P物质(SP)、前列腺素E2(PGE2)水平均升高,而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56%)较对照组(18.97%)低(P<0.05);复发率:术后1年,两组复发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后入路术治疗IH患者,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促进患者恢复,且不会增加复发风险。
关键词
下
腹部
正中
小
切口
后入路
前入路
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
腹股沟疝
疼痛情况
分类号
R65 [医药卫生—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全麻联合超声引导下“四点法”腹横肌平面阻滞在急诊腹部正中切口手术中的效果观察
王辉辉
廖生根
李坤
邓宇婧
《中国实用医药》
202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下腹部正中小切口后入路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疗效
宋晓明
宋伟峰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