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膜后血管滤泡性淋巴结增生症一例
1
作者 常莎 王长龙 陈大和 《放射学实践》 2002年第5期459-459,共1页
关键词 腹膜后血管滤泡性淋巴结增生症 影像学表现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滤泡性淋巴结增生症的超声表现 被引量:1
2
作者 李萍 王正滨 +2 位作者 房世保 赵诚 牛晓燕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11-513,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滤泡性淋巴结增生症(AFH)的超声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例AFH患者的声像图特点及病理学特征。结果9例AFH均为透明血管型。超声表现为病灶包膜完整,形态规则,边界清晰,内部呈实性低回声,后方回声轻度增强,无... 目的探讨血管滤泡性淋巴结增生症(AFH)的超声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例AFH患者的声像图特点及病理学特征。结果9例AFH均为透明血管型。超声表现为病灶包膜完整,形态规则,边界清晰,内部呈实性低回声,后方回声轻度增强,无囊变,与病理上该病较少发生出血坏死相对应。2例病灶内部伴有钙化。彩色多普勒显示9例病灶外周部均可探及血流信号,其中2例病灶内部可见丰富的血流信号。结论AFH的声像图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超声检查结合临床表现有助于与其他疾病相鉴别,确诊依靠病理活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血管淋巴结增生症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膜后血管滤泡性淋巴结增生2例报告及文献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小明 何恢绪 +5 位作者 胡卫列 吕军 聂海波 李清荣 王元利 王鹏程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24期2773-2774,共2页
目的:提高血管滤泡性淋巴结增生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病理检查证实的2例血管滤泡性淋巴结增生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对其病因、分型、诊断及治疗进行讨论。结果:2例均手术切除肿物,术后病理证实为血管滤泡性淋巴结增生,术后... 目的:提高血管滤泡性淋巴结增生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病理检查证实的2例血管滤泡性淋巴结增生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对其病因、分型、诊断及治疗进行讨论。结果:2例均手术切除肿物,术后病理证实为血管滤泡性淋巴结增生,术后患者症状消失,随访1~2年,肿物无复发。结论:血管滤泡性淋巴结增生是一种罕见的良性肿瘤,误诊率较高,确诊有赖于病理检查,手术切除肿物是治疗局灶性血管滤泡性淋巴结增生的有效方法,对于多中心血管滤泡性淋巴结增生则预后不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结增生 Casdeman氏病 腹膜 血管 文献分析 病理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颈部血管滤泡性淋巴结增生临床病理研究
4
作者 陈菲 陆东辉 +1 位作者 张庆庆 王三锡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3期252-254,共3页
目的:结合文献复习,研究面颈部血管滤泡性淋巴结增生(AFH)的临床表现、病理形态特征。方法:报道了3例该病变,并进行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等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分型主要有局灶型及多中心型2类,组织学分型主要有透明血管型、浆细胞型2... 目的:结合文献复习,研究面颈部血管滤泡性淋巴结增生(AFH)的临床表现、病理形态特征。方法:报道了3例该病变,并进行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等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分型主要有局灶型及多中心型2类,组织学分型主要有透明血管型、浆细胞型2型。本文3例均为局限性肿块、透明血管型,手术切除预后较好。文献指出,AFH是一种交界性的淋巴组织增生性病变,局灶型肿块为良性,而多中心型常为恶性结局。结论:手术切除肿大淋巴结是治疗本病的主要方法。单中心型多可通过手术达到治愈的目的,多中心型手术切除后有复发可能,需结合放疗化疗等治疗方法。对于多中心型AFH其生物学行为及治疗预后,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探讨。对于淋巴组织增生性病变,鉴别诊断免疫组化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淋巴结增生 临床病理 局灶型 多中心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滤泡性淋巴组织增生症1例报告
5
作者 杨静薇 蒋慧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73-173,共1页
临床资料患儿,男,6岁.因持续发热14个月伴间歇性腹痛,面色苍黄2个月于2001年6月入院.入院前当地医院曾先后予以抗感染和驱虫治疗,曾拟诊"儿童类风湿病"予以阿司匹林和泼尼松,均无明显疗效.病程中患儿精神不佳,纳减,消瘦.
关键词 血管淋巴组织增生症 临床资料 治疗 手术 肿瘤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膜后CASTLEMAN病1例 被引量:1
6
作者 杨小峰 曹家庆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204-1204,共1页
患者女,36岁,因"反复右下腹疼痛不适5年余,加重3个月"于2014年4月入院。入院查体:T:36.4℃;P:68次/min;R:20次/min;BP:98/70 mm Hg,神志清楚,发育正常,营养一般,心肺未及明显异常,腹平,脐下可见长约14cm横行手术切口瘢痕,体格检... 患者女,36岁,因"反复右下腹疼痛不适5年余,加重3个月"于2014年4月入院。入院查体:T:36.4℃;P:68次/min;R:20次/min;BP:98/70 mm Hg,神志清楚,发育正常,营养一般,心肺未及明显异常,腹平,脐下可见长约14cm横行手术切口瘢痕,体格检查未见异常。辅助检查:甲胎蛋白:2.8 ng/m L,癌胚抗坂〈0.50ng/mL,糖炎抗原-199:6.34U/mL,特类抗原-125:9.00 U/mL,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未见明显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切口瘢痕 甲胎蛋白 体格检查 CASTLEMAN 中心型 血管 增生疾病 肿大淋巴结 宫颈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肿瘤和囊肿性纵隔病变的X线与CT表现
7
作者 崔允峰 侯家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1992年第1期65-66,共2页
一、胸内巨淋巴结增生症巨淋巴结增生症1956年由Castlman首先报告,故又称为Castlman氏病,亦又叫淋巴结错构瘤、血管性淋巴样错构瘤、滤泡网状细胞瘤及血管滤泡性纵隔淋巴结增殖症等。70%发生于30岁以下的青年人。本病可见于全身淋巴结... 一、胸内巨淋巴结增生症巨淋巴结增生症1956年由Castlman首先报告,故又称为Castlman氏病,亦又叫淋巴结错构瘤、血管性淋巴样错构瘤、滤泡网状细胞瘤及血管滤泡性纵隔淋巴结增殖症等。70%发生于30岁以下的青年人。本病可见于全身淋巴结分布的任何部位,71%发生于胸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隔病变 淋巴结增生症 CT 错构瘤 全身淋巴结 网状细胞 淋巴 放线菌病 后纵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stleman病临床与病理分析 被引量:14
8
作者 刘铭 王玻玮 +3 位作者 苗娜 古丽娜 李俊芝 张巍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27-730,共4页
目的探讨Castleman病(Castleman’s disease,CD)的临床特征和组织病理学表现,分析其预后,为诊断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2年12月~2010年8月及同期会诊病例中明确诊断的15例CD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对部分... 目的探讨Castleman病(Castleman’s disease,CD)的临床特征和组织病理学表现,分析其预后,为诊断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2年12月~2010年8月及同期会诊病例中明确诊断的15例CD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对部分病例重新制作HE切片及相关因子的免疫组化补充,并进行随访。结果 15例CD患者中男性8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46岁。临床以多中心型多见(占53.3%),表现为全身多处淋巴结肿大,同时伴随有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或多系统受累表现,病理形态学可表现为透明血管型或浆细胞型,给予CHOP或COP方案化疗,效果良好;局灶型(占46.7%)仅表现为局部淋巴结肿大,病理形态学多表现为透明血管型,手术切除肿大淋巴结后治愈。结论 CD的临床表现不典型,组织病理学形态及免疫组化为该病最主要的诊断依据,局灶型较多中心型患者预后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STLEMAN病 血管淋巴结增生 临床病理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纵隔Castleman病合并肾病综合征一例 被引量:1
9
作者 黄婵桃 黄信华 +3 位作者 贾铭 吴元魁 杨慧 涂茜 《放射学实践》 2007年第3期317-318,共2页
关键词 CASTLEMAN病 肾病综合征 血管淋巴增生症 巨大淋巴结增生症 淋巴组织增生疾病 纵隔 错构瘤 淋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咽旁Castleman病1例
10
作者 王玫 毛玉虎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28-728,共1页
Castleman病(CD)又称血管滤泡性淋巴结增生症或巨大淋巴结增生症,由Castleman于1956年首次报道而得名,是一种罕见的、原因不明的慢性淋巴结增生性疾病,多发于胸、腹部,发生于咽旁的Castleman病目前尚未见报道,我科收治1例,现复习有关... Castleman病(CD)又称血管滤泡性淋巴结增生症或巨大淋巴结增生症,由Castleman于1956年首次报道而得名,是一种罕见的、原因不明的慢性淋巴结增生性疾病,多发于胸、腹部,发生于咽旁的Castleman病目前尚未见报道,我科收治1例,现复习有关文献并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STLEMAN病 血管淋巴结增生症 咽旁 巨大淋巴结增生症 增生疾病 原因不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