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膜后淋巴结切除在子宫内膜癌治疗中的作用(附196例病例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于爱军 陈鲁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426-428,共3页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癌患者中的各临床病理因素与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及腹膜后淋巴结切除术在子宫内膜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分析1988年至1993年经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癌196例 ,分别比较各项临床病理因素与淋巴结转移的发生率 ,比...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癌患者中的各临床病理因素与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及腹膜后淋巴结切除术在子宫内膜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分析1988年至1993年经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癌196例 ,分别比较各项临床病理因素与淋巴结转移的发生率 ,比较腹膜后淋巴结阳性与阴性的5年生存率 ,在早期病例中比较腹膜后淋巴结清扫与可疑处多点活检者两组的5年生存率。结果 :各高危因素(浸润肌层≥1/2 ,G3 ,腺鳞癌)的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率明显升高,Ⅰ期低危者腹膜后淋巴结阳性率小于5 %。腹膜后淋巴结阳性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阴性者。淋巴结清扫与活检两组的5年生存率无明显差异。结论 :子宫内膜癌的临床分期与手术分期差别大 ,腹膜后淋巴结切除对估计淋巴结转移及指导辅助治疗有意义。Ⅰ期低危者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率低 ,不需施行淋巴结切除 ,而高危者有必要行腹膜后淋巴结切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腹膜后淋巴结转移 腹膜后淋巴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