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膜后巨大上皮样血管内皮细胞瘤一例
1
作者 姜辉 刘禄明 李炎 《放射学实践》 2002年第4期363-363,共1页
病例资料患者,男,73岁.尿频、尿痛、夜尿增多1年.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尿频、尿痛,为排尿终末痛,并伴排尿不畅感,夜尿增多(3~4次/夜). 查体:下腹部稍膨隆,下腹部偏右侧可扪及-约10cm×8cm质中包块,无压痛,边界不清,不活动.B超检... 病例资料患者,男,73岁.尿频、尿痛、夜尿增多1年.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尿频、尿痛,为排尿终末痛,并伴排尿不畅感,夜尿增多(3~4次/夜). 查体:下腹部稍膨隆,下腹部偏右侧可扪及-约10cm×8cm质中包块,无压痛,边界不清,不活动.B超检查:膀胱右侧可探及15.7cm×7.3cm×10.6cm大小的不均质回声团块,边界尚清,形态欠规则,提示"盆腔实性占位性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后巨大上皮样血管内皮细胞瘤 CT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肺多发性上皮样血管内皮瘤并肝血管周上皮样细胞分化的肿瘤1例
2
作者 李锦豪 李霄 +1 位作者 唐锦玲 潘敏鸿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8-420,共3页
上皮样血管内皮瘤(epithelioid hemangioendothelioma,EHE)是一种低度恶性血管源性肿瘤,可多脏器同时受累。肝、肺多发EHE并肝血管周上皮样细胞分化的肿瘤术前易误诊为转移,当穿刺活检与临床表现不相符时,需仔细充分取材,以免误、漏诊。
关键词 上皮血管内皮 血管上皮细胞分化的肿 免疫组织化学 荧光原位杂交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上皮样血管内皮细胞瘤1例报告 被引量:5
3
作者 卢旺 张睿 +2 位作者 姜红丽 胡玉琳 辛桂杰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5年第8期1330-1331,共2页
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50岁,因"间断上腹部不适8年,加重伴肝区疼痛1周"于2013年12月24日入本院。患者8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不适,于本院二部行胃镜检查,诊断为"浅表性胃炎",间断口服多种中药治疗,上述症状有所好转,但病情间断反复,... 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50岁,因"间断上腹部不适8年,加重伴肝区疼痛1周"于2013年12月24日入本院。患者8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不适,于本院二部行胃镜检查,诊断为"浅表性胃炎",间断口服多种中药治疗,上述症状有所好转,但病情间断反复,1周前患者上腹部不适症状加重,并伴肝区疼痛,且近期体质量明显下降,就诊于本院二部,肝脏彩超及CT三期增强均提示肝内多发占位性病变,为求进一步明确诊断入本科。既往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血管内皮细胞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脏上皮样血管内皮细胞瘤一例报道 被引量:2
4
作者 刘芳 刘英辉 +2 位作者 李秀平 刘金星 李兵顺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07-307,共1页
关键词 黑便 上腹胀痛 食欲不振 上皮血管内皮细胞 患者 抗痨治疗 肝脏 进行性 尿黄 全身乏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脏上皮样血管内皮细胞瘤并发海绵状血管瘤1例报告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岩 黄建新 +2 位作者 封淑文 刘爱琴 杜巧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41-,共1页
关键词 血管内皮细胞 上皮 肝脏 海绵状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肱骨头上皮样血管内皮细胞瘤术后肺转移1例 被引量:1
6
作者 张颖 谢晓华 李朝晖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15-615,共1页
关键词 上皮血管内皮细胞 肺转移 术后 肱骨头 CT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皮样血管内皮细胞瘤同时累及肝脏与肺的影像学特征 被引量:2
7
作者 王永丽 古丽米拉·巴巴什 杨帆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75-578,585,共5页
目的总结上皮样血管内皮细胞瘤(EHE)同时累及肝脏与肺的影像学征象。资料与方法回顾性纳入2012年5月—2019年7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9例EHE同时累及肝脏与肺的临床资料及CT、MRI图像,患者均经病理及免疫组化确诊,分析病变分... 目的总结上皮样血管内皮细胞瘤(EHE)同时累及肝脏与肺的影像学征象。资料与方法回顾性纳入2012年5月—2019年7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9例EHE同时累及肝脏与肺的临床资料及CT、MRI图像,患者均经病理及免疫组化确诊,分析病变分布、数目、大小及形态、病变密度/信号、强化特点及其他侵犯情况。结果9例EHE均可见双肺多发结节沿支气管血管束离散分布,胸膜下结节多见,可见长索条牵拉胸膜,9例EHE结节直径2~10 mm。肝左叶单发病灶1例,肝脏左、右叶多发病灶8例。除1例双肺、肝脏弥漫钙化病变外,8例共检出156个肝脏病灶,其中肝周病灶129个(距离肝包膜<2 cm)。肝内11个病灶最大径≥30 mm,145个病灶最大径<30 mm。9例肝内病变多为结节状,7例合并匍匐状生长,9例出现包膜凹陷征。肺内结节多为实性灶,6例合并钙化。6例行腹部CT肝内病灶平扫均呈低密度,5例合并钙化;4例行腹部MRI平扫,T1WI呈稍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扩散加权成像呈高信号。5例出现晕征。病变表现为均匀强化、环形强化、云絮状强化,且均呈渐进性强化。3例使用肝胆特异性对比剂,病变在肝胆期呈持续强化,部分病变中心可见延迟强化。9例患者中,8例出现贴边血管征,7例出现血管漂浮征,4例出现棒棒糖征。结论EHE累及肝脏及双肺时,病灶的共同影像学征象为多发、体积较小,较大者可融合匍匐生长,常合并钙化,位于器官外周,牵拉器官包膜,渐进性强化,血管漂浮征及棒棒糖征具有一定特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 肺肿 上皮血管内皮细胞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病理学 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骨上皮样血管内皮细胞瘤1例
8
作者 申丽 姚敏 张锦荣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946-947,共2页
患者女性,63岁,头部隐痛不适20余年,未明显加重;半年前患者无意发现左侧颞顶部有一肿块突出头皮,8cm×8cm大小,触之略痛,无红肿胀痛、无破溃流脓,
关键词 骨肿 上皮血管内皮细胞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表达CAMTA1可用于鉴别上皮样血管内皮细胞瘤与其组织学类似的肿瘤 被引量:27
9
作者 Doyle L A Fletcher C D +2 位作者 Hornick J L 魏建国 许春伟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20-720,共1页
上皮样血管内皮细胞瘤(EHE)是一种血管内皮细胞起源的恶性肿瘤,其特点是染色体1p36.3和3q25区域多次易位,导致约90%的病例中出现WWTR1-CAMTA1基因融合;少数病例(〈5%)出现YAP1-TFE3基因融合。WWTR1-CAMTA1融合基因导致这两种... 上皮样血管内皮细胞瘤(EHE)是一种血管内皮细胞起源的恶性肿瘤,其特点是染色体1p36.3和3q25区域多次易位,导致约90%的病例中出现WWTR1-CAMTA1基因融合;少数病例(〈5%)出现YAP1-TFE3基因融合。WWTR1-CAMTA1融合基因导致这两种蛋白过表达。WWTR1蛋白在多种细胞中表达,而CAMTA1通常仅限于脑组织中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血管内皮细胞 恶性肿 组织学 核表达 染色体1p36 鉴别 基因融合 细胞起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腹膜后上皮样血管内皮瘤1例
10
作者 陈远 冯裕荣 符誉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2年第3期157-157,共1页
关键词 血管内皮 上皮 腹膜后 成年人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49例软组织上皮样血管内皮瘤研究的风险分类建议 被引量:30
11
作者 Deyrup A T Tighiouart M +1 位作者 Montag A G 饶秋(摘译)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11-511,共1页
关键词 上皮血管内皮 软组织 风险分类 交界性肿 多因素预后分析 细胞 核分裂活性 低度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误诊为低度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假肌源性血管内皮瘤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12
作者 黄俊栋 施为 +2 位作者 李吉 谢红付 胡永斌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90-395,共6页
假肌源性血管内皮瘤(pseudomyogenic hemangioendothelioma,PHE)是一种十分罕见的血管源性肿瘤,组织学上肿瘤性血管和内皮分化的形态特征皆不明显,易与上皮样肉瘤、上皮样血管内皮细胞瘤或肌源性肿瘤相混淆。PHE好发于青年男性,多见于四... 假肌源性血管内皮瘤(pseudomyogenic hemangioendothelioma,PHE)是一种十分罕见的血管源性肿瘤,组织学上肿瘤性血管和内皮分化的形态特征皆不明显,易与上皮样肉瘤、上皮样血管内皮细胞瘤或肌源性肿瘤相混淆。PHE好发于青年男性,多见于四肢,典型表现为单个肢体多个中心侵犯,可累及皮肤及皮下组织各层,常伴有显著的疼痛。PHE组织病理特点为肿瘤呈浸润性生长,肿瘤细胞主要由疏松的呈束状或片状分布的梭形细胞组成,形态上可出现横纹肌母细胞样或上皮样细胞,可伴有炎症细胞浸润,以中性粒细胞多见,核异型及核分裂像少见。肿瘤细胞常阳性表达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CK)、ETS相关基因(ETS-related gene,ERG)、Friend白血病病毒整合基因(Friend leukemia virus integration 1,FLI1)和整合酶相互作用分子1(integrase interactor 1,INI1),部分患者阳性表达CD31。1例青年女性因发现皮下肿块伴剧烈疼痛就诊,先后被误诊为带状疱疹、低度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和上皮样血管内皮细胞瘤。本文结合相关文献分析PHE的临床及病理学特征、鉴别诊断及最新的治疗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肌源性血管内皮 上皮 上皮血管内皮细胞 低度恶性纤维组织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EGF及CD34在外阴皮肤黏膜上皮内非瘤样病变及外阴上皮内瘤变中的表达 被引量:7
13
作者 杨静 武昕 +1 位作者 李威 赵毅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79-180,共2页
目的:探讨外阴真皮组织内血管形成及密度(MVD)改变与外阴皮肤黏膜上皮内非瘤样病变(NNEDV)及外阴上皮内瘤变(VIN)的关系。方法: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人原始造血细胞抗原(CD34)染色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结果:外阴硬化性苔藓(LS)和... 目的:探讨外阴真皮组织内血管形成及密度(MVD)改变与外阴皮肤黏膜上皮内非瘤样病变(NNEDV)及外阴上皮内瘤变(VIN)的关系。方法: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人原始造血细胞抗原(CD34)染色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结果:外阴硬化性苔藓(LS)和VIN中VEGF高表达与正常皮肤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LS和VIN中MVD与正常皮肤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LS组织中存在微循环障碍,局部缺血缺氧,代偿性刺激血管生成因子表达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阴皮肤黏膜上皮内非病变 外阴上皮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人原始造血细胞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假肌性血管内皮瘤:一种特征明确的具有惰性生物学行为的多中心性肿瘤
14
作者 解建军 张仁亚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4,共1页
1992年Mirra等描述了5例CK阳性的梭形细胞肿瘤,表现为单侧肢体的多灶性病变,常伴有骨的累及。当时建议是一种上皮样肉瘤的亚型。目前这种肿瘤类型还没有被广泛认同,其特征仍未完全明确。
关键词 梭形细胞 生物学行为 血管内皮 多中心性 惰性 肌性 上皮 CK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中心107例骨原发血管源性肿瘤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丁宜 Bui Marilyn +5 位作者 孙晶 董荣芳 李远 宫丽华 孟淑琴 黄啸原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766-769,共4页
目的 探讨骨原发血管源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诊断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积水潭医院单中心107例骨原发血管源性肿瘤临床、影像学、组织学及免疫表型特点。结果 107例骨原发血管源性肿瘤中男性65例,女性42例,其中70例普通血管瘤,19... 目的 探讨骨原发血管源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诊断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积水潭医院单中心107例骨原发血管源性肿瘤临床、影像学、组织学及免疫表型特点。结果 107例骨原发血管源性肿瘤中男性65例,女性42例,其中70例普通血管瘤,19例上皮样血管内皮细胞瘤,13例血管肉瘤,2例Kaposi型血管内皮细胞瘤,1例上皮样血管瘤,1例假肌源性血管内皮细胞瘤,1例Gorhams病。患者年龄3~80岁(平均39岁),接近50%血管源性肿瘤位于中轴骨及骨盆,18例为多发。影像学表现以溶骨性改变为主,可以伴不同程度的周围硬化。普通血管瘤由于形态学特点可以直接诊断,部分非普通血管瘤病例需做免疫组化证实。92%病例CD31呈阳性(33/36)和83%病例CD34呈阳性(30/36)。结论 骨原发血管源性肿瘤在中国人群中发病率与西方国家相似,血管瘤、上皮样血管内皮细胞瘤和血管肉瘤是其主要亚型。结合影像学和病理形态学特点及免疫表型,有利于骨原发血管源性肿瘤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原发血管 血管 上皮血管内皮细胞 血管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血管源性恶性肿瘤的CT和MRI诊断 被引量:5
16
作者 陆伦 郑魏 +3 位作者 潘兴朋 李贺林 贾宁阳 霍雷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907-912,共6页
目的:总结分析肝血管源性恶性肿瘤的CT及MRI表现,提高其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1例肝血管源性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其中10例行MRI扫描,1例行CT扫描,所有患者均行平扫及三期动态增强扫描。结果:11例... 目的:总结分析肝血管源性恶性肿瘤的CT及MRI表现,提高其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1例肝血管源性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其中10例行MRI扫描,1例行CT扫描,所有患者均行平扫及三期动态增强扫描。结果:11例肝血管源性恶性肿瘤中,肝上皮样血管内皮瘤(EHE)5例,肝血管肉瘤(PHA)3例,肝血管外皮细胞瘤(HPC)3例。5例肝EHE边界均清晰,其中3例为孤立结节,2例为多发结节并相互融合,3例病灶位于包膜下;1例出现肝"包膜凹陷"征,2例出现"晕"征;1例CT平扫呈低密度,中心见更低密度区;2例T1WI平扫呈高低混杂信号,2例呈低信号;2例T2WI呈高低混杂信号,2例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动脉期3例肿瘤边缘强化,2例肿瘤内出现片状或点状不均匀强化;延迟期均表现为持续强化,其中2例强化范围扩大。3例肝PHA边界均清晰,其中2例为单发巨块型;在T1WI及T2WI中均表现为高低混杂信号,增强扫描动脉期2例肿瘤内出现片状或点状不均匀强化及非周边强化,1例肿瘤边缘花边样强化;延迟期均表现为持续强化,强化范围均扩大。3例肝HPC中2例边界清晰,1例边界不清;在T1WI及T2WI中均表现为高低混杂信号;增强扫描动脉期3例肿瘤边缘均出现环状不均匀强化;延迟期2例边缘持续填充强化,未向中心填充;1例向内略填充。结论:肝血管源性恶性肿瘤的影像表现复杂多样,CT和MRI表现对判定肿瘤起源及与其它肿瘤的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确诊需依靠免疫病理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上皮血管内皮 血管 血管外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05年第21卷关键词索引 被引量:1
17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65-771,共7页
关键词 淋巴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微转移 肾透明细胞 上皮血管内皮 临床病理分析 髓母细胞 成髓细胞 神经组织肿 子宫颈腺癌 文献复习 关键词索引 键词索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04年第20卷关键词索引
18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6期767-774,共8页
关键词 细胞淋巴 胃肠道间质 自主神经 霍奇金淋巴 临床病理特征 乳腺癌 乳腺肿 临床病理分析 微卫星不稳 文献复习 肺淋巴管平滑肌 宫颈癌 脂肪平滑肌肉 甲状腺乳头状癌 上皮血管内皮 骨肉 阑尾杯状细胞类癌 关键词索引 键词索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