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腔镜术中超声在肝癌肝切除术中的应用——评《肝细胞癌切除患者全程多学科规范化管理》
1
作者 高思民 齐学勤 赵国园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835-1835,共1页
《肝细胞癌切除患者全程多学科规范化管理》由文天夫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ISBN:9787117326353。本书是一本极具价值的著作,为肝细胞癌切除患者的治疗管理提供了全面且系统的指导。尤其是对腹腔镜术中超声在肝癌肝切除术中的应用阐述... 《肝细胞癌切除患者全程多学科规范化管理》由文天夫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ISBN:9787117326353。本书是一本极具价值的著作,为肝细胞癌切除患者的治疗管理提供了全面且系统的指导。尤其是对腹腔镜术中超声在肝癌肝切除术中的应用阐述,更是为提升肝癌手术治疗效果带来了新的曙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切除 规范化管理 腹腔镜中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规范化肝切除与开腹肝部分切除术对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炎症因子、应激激素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2
作者 匡远黎 王郑 +1 位作者 杨志亮 谭智明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6期700-703,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规范化肝切除与开腹肝部分切除术对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炎症因子、应激激素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90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开腹肝部分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腹腔镜规... 目的:探讨腹腔镜规范化肝切除与开腹肝部分切除术对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炎症因子、应激激素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90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开腹肝部分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腹腔镜规范化肝切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症因子、应激激素及免疫功能指标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中性粒细胞、CRP、WBC、COR、E、CD3^+、CD4^+、CD8^+及NK细胞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D3^+、CD4^+及NK细胞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治疗后均显著低于本组治疗前;观察组中性粒细胞、CRP、WBC、COR、E及CD8^+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两组治疗后均显著高于本组治疗前,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开腹肝部分切除术相比,腹腔镜规范化肝部分切除术可有效降低患者炎性因子及应激激素水平,改善机体免疫功能,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内胆管结石 开腹肝部切除 腹腔镜规范化肝部分切除术 炎症因子 应激激素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F值蛋白寡肽对大鼠肝部分切除术后肝再生的影响
3
作者 董乐乐 沈凡绮 +2 位作者 施琳琳 李帆 胡浩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22-526,共5页
目的:研究高F值蛋白寡肽对大鼠肝部分切除术后肝再生的影响。方法:18只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高F值蛋白寡肽组,每组6只。模型组和高F值蛋白寡肽组采用70%肝切除法建立肝再生模型。高F值蛋白寡肽组大鼠灌胃给予高F值蛋白寡肽(4.06... 目的:研究高F值蛋白寡肽对大鼠肝部分切除术后肝再生的影响。方法:18只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高F值蛋白寡肽组,每组6只。模型组和高F值蛋白寡肽组采用70%肝切除法建立肝再生模型。高F值蛋白寡肽组大鼠灌胃给予高F值蛋白寡肽(4.06 g/kg),连续给药7 d,每d 1次。观察大鼠整体情况;测量大鼠体重、残余肝重,计算肝脏/体重比;检测血清肝功能指标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血清营养学指标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学改变;检测肝组织再生指标细胞增殖相关抗原Ki-67、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肝脏/体重比,血清AST、ALB、PA水平降低,TBiL水平升高,肝组织Ki-67和PCNA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高F值蛋白寡肽组大鼠肝脏/体重比,以及血清AST、ALB、PA水平升高,肝组织Ki-67和PCNA蛋白表达水平升高,血清TBiL水平降低(P<0.05)。模型组大鼠肝细胞体积增大,核大深染,核质比变大,双核细胞数量增多,汇管区、肝血窦毛细血管扩张、充血,并且有一定程度的脂肪变性;高F值蛋白寡肽组大鼠上述病理改变均有不同程度改善,肝细胞形态及肝窦结构逐渐恢复,细胞脂肪变性减轻。结论:高F值蛋白寡肽可以促进大鼠肝部分切除术后肝的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F值蛋白寡肽 肝部切除 肝再生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9例 被引量:1
4
作者 张豫峰 董良鹏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92-593,共2页
关键词 腹腔镜 肝部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肝部分切除术
5
作者 金子弘真 项灿宏 姚力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6年第1期13-14,共2页
关键词 肝部切除 腹腔镜 肝脏良性肿瘤 镜下手 切除 技巧 切除 肝细胞癌 早期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大子宫切除术中经阴道和分碎器取出标本的安全性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0
6
作者 王海波 李秀娟 +4 位作者 高丽彩 张爱群 李萍 逯彩虹 周爱玲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88-491,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大子宫(≥12孕周)切除术不同子宫取出方法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12年1月大子宫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416例资料,均由同一手术者及助手配合。由患者选择子宫标本取出方法。经阴道组162例,完全离断子宫...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大子宫(≥12孕周)切除术不同子宫取出方法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12年1月大子宫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416例资料,均由同一手术者及助手配合。由患者选择子宫标本取出方法。经阴道组162例,完全离断子宫后自阴道采取分段、劈半、剖块等方法取出;分碎器组254例,离断子宫动静脉上行支后用肌瘤分碎器将大部分子宫体以及肌瘤逐条取出,移除影响手术操作的子宫体,再按常规方法切除剩余子宫颈自阴道取出。比较2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安全性。结果分碎器组手术时间短于经阴道组[(116.4±44.6)min vs.(128.6±56.4)min,t=-2.444,P=0.015];阴道残端及周围损伤分碎器组2例(0.8%),经阴道组6例(3.7%),2组差异无显著性(χ^2=3.061,P=0.080)。2组术中出血量、子宫重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并发症分碎器组7例(2.8%),经阴道组6例(3.7%),2组差异无显著性(χ^2=0.298,P=0.585)。随访3~10年,(5.4±4.3)年,5例病理报告为富于细胞者(经阴道组1例,分碎器组4例),经妇科检查、阴道超声等检查均无恶变发生。结论腹腔镜下大子宫切除术用肌瘤分碎器取出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难度,减少对周围组织的损伤,随访无恶变、转移或播散发生,在术前充分告知患者子宫分碎的风险后,可选择性应用于大子宫的腹腔镜切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电动子宫碎器 子宫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解剖性行肝部分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 被引量:26
7
作者 王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989-1991,共3页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解剖性行肝部分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12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6例采用开腹手术治疗,试验组56例采用腹腔镜下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住院观察指标及并发症的差异。结果:试...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解剖性行肝部分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12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6例采用开腹手术治疗,试验组56例采用腹腔镜下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住院观察指标及并发症的差异。结果:试验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及肛门排气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8.9%稍低于对照组的1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解剖性行肝部分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疗效显著,具有出血量少,住院短、下床时间早及恢复快的优点。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也未增加,能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及治疗依从性,值得临床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解剖性 肝部切除 肝内胆管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肝部分切除2例 被引量:1
8
作者 许军 孙备 +2 位作者 陶维阳 李军 周尊强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5年第5期414-414,共1页
关键词 肝部切除 肝囊肿开窗引流 腹腔镜肝脏手 肝脏部切除 哈尔滨医科大学 微波固化 腹腔镜治疗 临床医学院 肝脏外科 肝活检 肝血管瘤 修补 肝外伤 转移瘤 普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神经丛阻滞对大鼠肝部分切除术后应激反应和炎症因子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6
9
作者 马臻杰 马兰 贾珍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07-413,共7页
目的:探讨腹腔神经丛阻滞对大鼠肝部分切除术后应激反应及免疫炎性的影响,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取40只大鼠,随机选取10只作为正常组,10只作为阻滞剂对照剂组,20只制备大鼠肝部分切除术模型。取造模成功的16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模... 目的:探讨腹腔神经丛阻滞对大鼠肝部分切除术后应激反应及免疫炎性的影响,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取40只大鼠,随机选取10只作为正常组,10只作为阻滞剂对照剂组,20只制备大鼠肝部分切除术模型。取造模成功的16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模型+阻滞剂组,每组8只。模型+阻滞剂组大鼠于术毕关腹前给予腹腔神经丛双侧注射0.5%利多卡因,阻滞剂对照组大鼠不制备模型,给予腹腔神经丛双侧注射0.5%利多卡因,正常组与模型组大鼠给予腹腔神经丛双侧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给药12 h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皮质酮(CORT)、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去甲肾上腺素(NE)、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6 (IL-6)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大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糖皮质激素受体(GR)、Toll样受体4 (TLR4)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结果果:与正常组和阻滞剂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和模型+阻滞剂组大鼠血清中CORT、ACTH和NE水平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模型+阻滞剂组大鼠血清中CORT、 ACTH和NE水平降低(P<0.05)。与正常组和阻滞剂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和模型+阻滞剂组大鼠血清中TNF-α、IL-1β和IL-6水平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模型+阻滞剂组大鼠血清中TNF-α、IL-1β和IL-6水平降低(P<0.05)。与正常组和阻滞剂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和模型+阻滞剂组大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GR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TLR4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模型+阻滞剂组大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GR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TLR4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正常组和阻滞剂对照组大鼠血清中CORT、ACTH、NE、TNF-α、IL-1β、IL-6水平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GR、TLR4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神经丛阻滞能减轻肝部分切除术后大鼠的应激反应及免疫炎性反应,其机制可能与上调GR蛋白表达和下调TLR4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部切除 腹腔神经丛阻滞 应激反应 免疫炎性 糖皮质激素受体 Toll样受体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型猪腹腔镜肝缺血再灌注合并肝部分切除对肝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千振 葛延松 +4 位作者 焦智慧 李辉 白鸽 张建涛 王洪斌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2-25,28,F0002,共6页
为探究小型猪腹腔镜肝脏缺血再灌注合并肝切除损伤对肝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的影响,将12头巴马小型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假手术组仅建立气腹60 min,模型组右半肝缺血60 min后进行左半肝切除。应用TUNEL染色法检测肝细胞凋亡,qR... 为探究小型猪腹腔镜肝脏缺血再灌注合并肝切除损伤对肝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的影响,将12头巴马小型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假手术组仅建立气腹60 min,模型组右半肝缺血60 min后进行左半肝切除。应用TUNEL染色法检测肝细胞凋亡,qRT-PCR法检测凋亡相关基因Bax和Bcl-2 m RNA表达的变化,Caspase-3、Caspase-9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肝组织中Caspase-3和Caspase-9酶活性。结果显示,模型组Caspase-3和Caspase-9活性、Bax m RNA及细胞凋亡数量于术后即刻、1 d、3 d较假手术组显著升高;模型组Bcl-2 m RNA于术后即刻、1 d、3 d较假手术组显著降低。结果表明,腹腔镜肝脏缺血再灌注合并肝部分切除损伤可导致肝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上调Bax m RNA和下调Bcl-2 m RNA的表达、Caspase-3和Caspase-9活性增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小型猪 肝部切除 缺血再灌注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医院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艾其海 韦国祥 +1 位作者 周立力 际玉标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3年第12期1153-1154,共2页
目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LC)在基层县级医院已普遍开展.为提高LC手术质量,减少中转开腹,本文对我院2003年1月-2012年12月开展的1558例LC中26例中转开腹的原因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目前,腹腔镜胆... 目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LC)在基层县级医院已普遍开展.为提高LC手术质量,减少中转开腹,本文对我院2003年1月-2012年12月开展的1558例LC中26例中转开腹的原因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目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在基层县级医院已普遍开展。为提高LC手术质量,减少中转开腹,本文对我院2003年1月-2012年12月开展的1558例LC中26例中转开腹的原因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laparoscopic 中转开腹 CHOLECYSTECTOMY 基层医院 原因 质量 县级医院 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变大鼠肝部分切除术动物模型的制作及评价 被引量:12
12
作者 陈平 李昆 董家鸿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88-490,共3页
目的 制作和评价肝硬变大鼠肝部分切除模型。方法 大鼠皮下注射四氯化碳 +口服乙醇诱导成肝硬变后 ,行 70 %肝切除 ,观察大鼠存活率、肝功能、肝细胞线粒体及肝组织学改变。结果 肝硬变大鼠行肝部分切除术后 1周内死亡主要在术后 48h... 目的 制作和评价肝硬变大鼠肝部分切除模型。方法 大鼠皮下注射四氯化碳 +口服乙醇诱导成肝硬变后 ,行 70 %肝切除 ,观察大鼠存活率、肝功能、肝细胞线粒体及肝组织学改变。结果 肝硬变大鼠行肝部分切除术后 1周内死亡主要在术后 48h内 ,共死亡 12只 ,手术死亡率为 2 4% ;术后肝细胞功能明显受损 ,特别在术后 2 4h内变化最为显著。以后逐渐恢复 ,术后 1周时基本恢复至术前水平。肝细胞线粒体功能变化相似。结论 复制的大鼠模型符合早期肝硬变的临床病理表现 ,是研究慢性肝损害肝切除术后肝再生较好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变 肝部切除 大鼠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PCIA在开腹肝脏部分切除手术后镇痛中的应用:一项随机对照试验 被引量:3
13
作者 冉伟 郝涌刚 吴刚明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2009-2015,共7页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thoracic paravertebral block,TPVB)复合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与单纯患者自控静脉镇痛用于开腹肝脏部分切除手术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重庆医科大学附...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thoracic paravertebral block,TPVB)复合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与单纯患者自控静脉镇痛用于开腹肝脏部分切除手术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择期行开腹肝脏部分切除手术患者120例,采用电脑随机数字法将奇数号分入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PCIA组(A组),偶数号分入单纯患者自控静脉镇痛组(B组),每组60例,最终纳入符合标准的患者112例并完成统计分析。A组患者麻醉诱导前于左侧卧位行超声引导下T8~T9节段胸椎旁神经阻滞,注射0.33%罗哌卡因30 mL,B组患者不行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2组患者术后均连接PCIA镇痛泵。主要观察指标为2组患者术后4、8、12、24、48 h痛觉减退平面以及静息和活动时VAS疼痛评分;次要观察指标为术中平均心率和平均动脉压力、术后首次补救镇痛需求时间、术后48 h补救镇痛人数、术后首次下地活动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总住院天数以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B组患者比较,A组患者术后4、8、12、24 h静息及咳嗽VAS评分降低(P<0.001),术中平均心率、平均动脉血压明显降低(P<0.01);48 h内曲马多累计消耗量减少(P=0.018),术后首次补救镇痛需求时间延长(P<0.001);术后PCIA平均有效按压次数、补救镇痛人数均明显减少(P<0.001);首次下地活动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显著提前(P<0.001)。患者术后48 h VAS评分、术后总住院天数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PCIA在开腹肝部分切除术后镇痛效果优于单纯PCIA,术中循环更稳定,促进术后快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旁神经阻滞 静脉自控镇痛 肝部切除 后镇痛 早期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司他丁对肝部分切除术应激性高血糖的作用及其药效与年龄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于冬男 马珏 +3 位作者 于卫 朱毅 孙强 赵国栋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60-463,共4页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肝部分切除术患者围术期血糖的作用及年龄相关的疗效分析。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剔除10例,共50例患者进入研究,其中对照组(C组)24例,乌司他丁组(U组)26例。两组随机双盲在手术开始和暴露肝脏时分两次...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肝部分切除术患者围术期血糖的作用及年龄相关的疗效分析。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剔除10例,共50例患者进入研究,其中对照组(C组)24例,乌司他丁组(U组)26例。两组随机双盲在手术开始和暴露肝脏时分两次给予生理盐水和乌司他丁共40万单位。分别在手术开始前(T1)、手术结束时(T2)、术后第1日清晨(T3)取中心静脉血液标本进行快速血糖测定。同时记录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结果:两组血糖在T2和T3时间点显著高于T1。在T2时间点两组血糖值分别为(8.83±1.68)mmol/L(C组)和(7.07±1.32)mmol/L(U组),U组较C组血糖低(1.76±0.42)mmol/L(P〈0.001,95%CI 0.91~2.61 mmol/L);T3时间点两组血糖值分别为(9.04±2.34)mmol/L和(6.65±1.90)mmol/L,U组血糖显著低于C组,降低幅度为(2.39±0.60)mmol/L(P〈0.001,95%CI 1.19~3.60 mmol/L)。以8.1 mmol/L为高血糖症,U组高血糖发生率为22.2%(T2),25.9%(T3)而C组为73.9%(T2),60.9%(T3),U组高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C组(T2:χ2=13.36,P〈0.001;T3:χ2=6.226,P=0.013)。当以10.1 mmol/L作为糖代谢紊乱标准时,因两组期望频数过小无法统计差异。U组年龄与血糖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492,对其做线性回归方程为y=3.394+0.074x,R=0,492。注射乌司他丁后,青年组较中年和老年组可以产生更佳疗效,血糖升高幅度分别为(0.97±1.19)(Y)vs(2.15±0.85)mmol/L(M,P=0.011)和(2.72±1.09)mmol/L(A,P=0.008)。结论:围术期应用乌司他丁可以有效降低无糖尿病的肝部分切除术患者应激性高血糖,而不会引起低血糖症。乌司他丁在所有年龄阶段均能有效抑制应激性高血糖,且存在年龄相关的药效学效应,随着年龄增大血糖调节的药效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部切除 乌司他丁 应激性高血糖 糖代谢紊乱 蛋白酶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肝硬化性胆道梗阻对大鼠肝部分切除术后肝细胞再生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徐明清 韩本立 +3 位作者 薛兰 龚建平 董家鸿 王曙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1129-1131,共3页
目的 观察非肝硬化性胆道梗阻 (BDO)对大鼠 70 %肝部分切除 (PH)术后肝细胞再生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分为正常肝部分切除组 (N PH)、胆道梗阻胆流再通 (RBF)肝部分切除组 (BDO RBF PH)及胆道梗阻胆流再通组 (BDO RBF)。BDO RBF PH... 目的 观察非肝硬化性胆道梗阻 (BDO)对大鼠 70 %肝部分切除 (PH)术后肝细胞再生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分为正常肝部分切除组 (N PH)、胆道梗阻胆流再通 (RBF)肝部分切除组 (BDO RBF PH)及胆道梗阻胆流再通组 (BDO RBF)。BDO RBF PH组大鼠胆总管梗阻 1周后行胆流再通及 70 %PH。免疫组化法检测再生肝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及溴脱氧核苷尿嘧啶 (BrdU )标记 ,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细胞PCNA蛋白表达 ,RT PCR与ELISA法检测肝内TNFαmRNA与TNFα表达。结果 N PH组肝细胞PCNA表达及BrdU阳性标记指数于 70 %PH术后 2 4h达到高峰 ,而BDO RBF PH组肝细胞DNA合成高峰延后至术后 48h ,其PCNA高峰表达量及BrdU高峰标记指数均低于N PH组 ;BDO RBF PH组大鼠 70 %PH后 0~ 72h肝内TNFαmRNA及TNFα表达量显著高于N PH组。结论 非肝硬化性胆道梗阻胆汁淤积大鼠 70 %PH术后肝细胞再生受抑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梗阻 肝再生 肝部切除 TNF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库溴铵和顺式阿曲库铵用于肝部分切除术肌松效应的比较 被引量:11
16
作者 邓城旗 李萌萌 郝建华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30-433,共4页
目的比较罗库溴铵和顺式阿曲库铵用于肝部分切除术的肌松效应。方法择期全麻下行剖腹单纯肝部分切除术患者40例,随机均分为罗库溴铵组(R组)和顺式阿曲库铵组(C组)。全麻肌松药诱导量R组和C组分别为2倍ED95的罗库溴铵0.6mg/kg及顺式阿曲... 目的比较罗库溴铵和顺式阿曲库铵用于肝部分切除术的肌松效应。方法择期全麻下行剖腹单纯肝部分切除术患者40例,随机均分为罗库溴铵组(R组)和顺式阿曲库铵组(C组)。全麻肌松药诱导量R组和C组分别为2倍ED95的罗库溴铵0.6mg/kg及顺式阿曲库铵0.1mg/kg,采用TOF监测肌松程度,当TOFr至25%时追加肌松药。观察两组肌松药起效时间、气管插管条件、临床作用时间、术毕恢复指数、气管拔管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 R组起效时间明显快于、临床作用时间及术毕恢复指数明显长于C组(P<0.05);两组气管拔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当TOFr为0时,R组气管插管条件为优的例数明显多于C组(P<0.05)。R组静脉注射痛发生率为16例(80%),明显高于C组的3例(15%)(P<0.05)。两组患者围术期均未发生皮肤潮红、BP降低、HR增快及支气管痉挛等不良反应,未观察到拔管后的肌松残余作用。结论与顺式阿曲库铵比较,应用罗库溴铵具有起效快,作用时间长,虽恢复指数略长,但对拔管时间并无影响,同时未有明显的肌松残余作用,可以安全用于肝部分切除术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松药 罗库溴铵 顺式阿曲库铵 肝部切除 后肌松残余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不同气腹压力下PaCO_2和P_(ET)CO_2的变化及其相关性 被引量:12
17
作者 朱学芳 杜娟 +3 位作者 陈金红 王洁 肖计文 姚盛来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029-1030,共2页
通过对机体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呼气末CO2分压(PETCO2)的监测,可了解呼吸、循环及代谢等方面的相关变化。PETCO2监测具有无创、快捷、连续、直观等特点,是肺通气功能监测的重要方法。ASA已将PETCO2的监测作为全麻过程中基... 通过对机体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呼气末CO2分压(PETCO2)的监测,可了解呼吸、循环及代谢等方面的相关变化。PETCO2监测具有无创、快捷、连续、直观等特点,是肺通气功能监测的重要方法。ASA已将PETCO2的监测作为全麻过程中基本的监测项目。在生理状况下PaCO2与PETCO2有很好的相关性,后者能较好地反映前者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CO2 PACO2 腹腔镜子宫切除 相关性 气腹压力 通气功能监测 动脉血二氧化碳 呼气末C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部分切除术后肝细胞再生机制的探讨 被引量:11
18
作者 陈平 韩本立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115-1118,共4页
关键词 肝部切除 肝细胞再生机制 动物模型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莪术二酮对肝部分切除老年小鼠术后认知功能和海马区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石红 石磊 李建雄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49-752,共4页
目的观察莪术二酮对肝部分切除的老年小鼠术后认知功能和海马区炎性因子表达的作用。方法按文献报道方法建立肝部分切除老年小鼠模型,分为假手术组、手术组(模型组)及莪术二酮高、中、低剂量组(造模并药物干预),另设空白对照组。采用Mor... 目的观察莪术二酮对肝部分切除的老年小鼠术后认知功能和海马区炎性因子表达的作用。方法按文献报道方法建立肝部分切除老年小鼠模型,分为假手术组、手术组(模型组)及莪术二酮高、中、低剂量组(造模并药物干预),另设空白对照组。采用Morris水迷宫评价小鼠的认知功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海马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水平,Western blot检测海马中NF-κB、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蛋白的表达。结果手术组动物水迷宫逃逸潜伏期时间明显延长(P<0.01),穿台次数显著减少(P<0.05);与手术组相比,莪术二酮显著性缩短术后逃逸潜伏期(P<0.05),并增加穿台次数(P<0.05)。肝切除术后海马组织中SOD、CAT和GSH-Px的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MDA含量则明显升高(P<0.01)。莪术二酮组SOD、CAT和GSH-Px的含量明显升高(P<0.05),MDA释放减少(P<0.05)。莪术二酮组的术后NF-κB、IL-1β、IL-6及TNF-α蛋白的高表达显著抑制(P<0.05)。结论莪术二酮可显著改善老年小鼠部分肝切除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其机制可能与其通过抑制海马组织中氧化应激,抑制NF-κB激活,减少炎症细胞因子IL-1β、IL-6及TNF-α的释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酮 后认知功能障碍 海马 氧化应激 炎性因子 肝部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甲肾上腺素联合目标导向血流动力学管理对肝部分切除术患者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彭晓慧 顾尔伟 +2 位作者 陈立建 张雷 王雷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74-578,共5页
目的观察低中心静脉压(LCVP)管理联合目标导向血流动力学管理(GDHT)与去甲肾上腺素联合GDHT对肝部分切除术患者术中管理和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肝部分切除术患者70例,男43例,女27例,年龄18~75岁,ASAⅡ或Ⅲ级,心功能NYHA... 目的观察低中心静脉压(LCVP)管理联合目标导向血流动力学管理(GDHT)与去甲肾上腺素联合GDHT对肝部分切除术患者术中管理和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肝部分切除术患者70例,男43例,女27例,年龄18~75岁,ASAⅡ或Ⅲ级,心功能NYHAⅠ或Ⅱ级,Child-Pugh评分A或B级。随机分为两组:LCVP管理联合GDHT组(LG组,n=33)和去甲肾上腺素联合GDHT组(NG组,n=37)。两组均桡动脉连接Flotrac/Vigileo系统监测每搏量变异度(SVV)和心脏指数(CI),术中以MAP、SVV和CI为目标行GDHT。LG组在行肝部分切除时,调控CVP≤5 mmHg;NG组在麻醉诱导时开始泵注去甲肾上腺素0.04~0.20μg·kg^(-1)·min^(-1),直至手术结束。记录术中失血量、肝脏切除期间失血量、术中输液量;记录术后首次排气时间;记录术后急性肾损伤(AKI)、术后肺部并发症(PPCs)的发生情况以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NG组术中输液量明显少于LG组(P<0.05),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明显短于LG组(P<0.05)。两组术中失血量、肝脏切除期间失血量和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AKI、PPCs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LCVP管理联合GDHT比较,去甲肾上腺素联合GDHT可以安全用于肝部分切除术,可减少术中输液量,缩短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甲肾上腺素 目标导向血流动力学管理 肝部切除 后肺部并发症 急性肾损伤 中输液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