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孔法腹腔镜膀胱根治性切除术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5
1
作者 张多兵 彭龙飞 +5 位作者 何可 曹张军 王琦 杨超 于德新 毕良宽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69-174,共6页
目的探讨三孔法腹腔镜膀胱根治性切除术治疗膀胱恶性肿瘤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2018年10月~2019年8月对19例膀胱癌行三孔法腹腔镜膀胱根治性切除术。打开盆腔腹膜,暴露外侧入路三层面;离断膀胱两侧血管蒂及输尿管;切除膀胱及附属器官;... 目的探讨三孔法腹腔镜膀胱根治性切除术治疗膀胱恶性肿瘤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2018年10月~2019年8月对19例膀胱癌行三孔法腹腔镜膀胱根治性切除术。打开盆腔腹膜,暴露外侧入路三层面;离断膀胱两侧血管蒂及输尿管;切除膀胱及附属器官;盆腔淋巴结清扫;盆腔腹膜重建;尿流改道:包括回肠新原位膀胱(全腹腔镜下操作)、回肠膀胱术、结肠膀胱术和输尿管皮肤造口等。结果19例成功完成三孔腹腔镜手术,均未输血,无中转开放及增加穿刺孔。平均手术时间203.5 min(138~287 min),平均出血量82.6 ml(50~200 ml),平均清扫淋巴结14.4枚(5~35枚),淋巴结阳性率2.6%(7/274)。尿流改道方式:12例回肠膀胱术(1例子宫切除术,1例左侧腹股沟斜疝修补术),1例双侧输尿管皮肤造口,1例结肠膀胱术,5例原位新膀胱(其中3例在全腹腔镜下完成)。术后病理分期:T1N0G33例,T2aN07例(1例合并前列腺导管内腺癌),T2bN04例,T2bN11例,T3aN01例,T4aN02例,T4aN12例;手术切缘阳性率为0。平均术后禁食水时间3.5 d(1~14 d)。术后住院时间7~23 d,平均13.8 d。术后近期并发症Clavien-Dindo分级Ⅰ级8例,Ⅱ级2例。中位随访时间6个月(1~11个月),患者均健在,局部复发1例(T4aN1),后续GC方案化疗2例(T4aN1和T4aN0各1例),治疗后均无远处转移。结论三孔法腹腔镜膀胱根治性切除术近期肿瘤根治效果良好,有利于简化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孔法 腹腔镜 膀胱 膀胱根治性切除 盆腔淋巴结清扫 尿流改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联合Mainz PouchⅡ代膀胱术后的预后风险回顾性观察研究
2
作者 莫淳皓 陈传健 +5 位作者 张少龙 董治春 裴卓禧 王志平 侯子珍 丁辉 《中国肿瘤临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5-80,共6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包括年龄、性别、肿瘤分期、分级、肿瘤分化、淋巴结转移(lymph node metastasis,LNM)、肿瘤发生频率、肿瘤数量等临床和组织病理学参数在接受根治性膀胱切除术(rdical cystectomy,RC)联合Mainz PouchⅡ代膀胱治疗...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包括年龄、性别、肿瘤分期、分级、肿瘤分化、淋巴结转移(lymph node metastasis,LNM)、肿瘤发生频率、肿瘤数量等临床和组织病理学参数在接受根治性膀胱切除术(rdical cystectomy,RC)联合Mainz PouchⅡ代膀胱治疗的患者结局中的预后因素。方法:本研究纳入了2004年1月至2023年1月间接受RC联合Mainz PouchⅡ代膀胱手术而未接受化疗或放疗治疗的237例膀胱癌患者。本研究使用Kaplan-Meier法和Cox回归分析评估了年龄、肿瘤分级、分期、肿瘤分化、LNM、肿瘤发生频率和肿瘤数量对5年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和5年癌症特异性生存率(cancer-specific survival,CSS)的影响。结果:患者诊断时的平均年龄为59.8岁,其中男性198例,女性39例。平均随访时间为47.8个月。在单变量分析中,年龄<65岁的患者5年OS和5年CSS显著高于年龄≥65岁的患者;且尿路上皮癌患者的5年OS高于非尿路上皮癌患者;5年OS、CSS与肿瘤分期、分级及LNM呈负相关关系。在多变量分析中,仅肿瘤分级和LNM仍然呈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肿瘤分级和LNM被认为是RC联合Mainz PouchⅡ代膀胱术后与5年OS、CSS相关的独立预后风险因素。此外,应用RC联合Mainz PouchⅡ代膀胱应考虑患者的意愿及身体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inz pouchⅡ 根治性膀胱切除 膀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患者性困扰的质性研究
3
作者 杨婷 杨帆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7-80,91,共5页
目的探讨膀胱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患者性生活面临的困难和需求,为改善术后性生活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5例膀胱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患者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运用Colaizzi七步分析法提炼主题。结果共提炼出4个主题,14个... 目的探讨膀胱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患者性生活面临的困难和需求,为改善术后性生活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5例膀胱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患者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运用Colaizzi七步分析法提炼主题。结果共提炼出4个主题,14个亚主题:性困扰症状明显(性功能障碍、性生活中断);负性情绪困境(自尊心和自信心降低、焦虑和抑郁、对性生活恐惧和回避);婚姻关系发生多重改变(亲密关系减少、沟通障碍、夫妻角色转变、伴侣的理解和支持);积极应对方式与性康复需求(主动寻求医疗帮助、尝试替代方式、心理调适、与伴侣共同面对、期待性康复专业指导)。结论膀胱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患者性生活面临多方面困扰,医护人员应重视患者的性健康需求,提供个体化的性康复指导和心理支持,改善患者性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 根治性膀胱切除 性功能障碍 性生活 性困扰 负性情绪 性康复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盆腔侧腹膜重建在腹腔镜膀胱根治性切除尿流改道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5
4
作者 夏典 杨超 +6 位作者 刘昆 彭龙飞 汪鑫 卢友路 庹舟廷 于德新 毕良宽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992-996,共5页
目的探讨盆腔侧腹膜重建在腹腔镜膀胱根治性切除尿流改道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1月由同一位术者完成的73例腹腔镜膀胱根治性切除尿流改道术资料,其中回肠膀胱50例,原位膀胱13例,输尿管皮肤造口9例,结肠膀胱1... 目的探讨盆腔侧腹膜重建在腹腔镜膀胱根治性切除尿流改道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1月由同一位术者完成的73例腹腔镜膀胱根治性切除尿流改道术资料,其中回肠膀胱50例,原位膀胱13例,输尿管皮肤造口9例,结肠膀胱1例。25例在盆腔淋巴结清扫、游离输尿管、膀胱切除后使用缝线或Hem-o-lok重建盆腔侧腹膜(重建组),其余48例常规手术。结果重建组排气早[中位数3(2~4)d vs.3(2~16)d,Z=-2.390,P=0.017],排便早[3(2~5)d vs.4(2~16)d,Z=-2.992,P=0.003],引流时间短[7(4~14)d vs.10.5(4~22)d,Z=-2.297,P=0.022],术后并发症少[2例(8%)vs.14例(29%),χ^(2)=4.303,P=0.038],2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腔侧腹膜重建安全可行,能促进肠道功能恢复,缩短引流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率,并未增加手术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 腹腔镜膀胱根治性切除术 腹膜重建 胃肠道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患者生化复发的预测因素 被引量:2
5
作者 赵勇 戚宇 +5 位作者 王杭 姜帅 施国洪 张旭 郭剑明 徐磊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94-504,共11页
目的预测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患者生化复发的主要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泌尿外科接受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术的前列腺癌患者416例。在发生生化复发之前,没有患者接受辅助治疗。单因素... 目的预测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患者生化复发的主要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泌尿外科接受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术的前列腺癌患者416例。在发生生化复发之前,没有患者接受辅助治疗。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用于确定预测生化复发的变量,采用Kaplan-Meier方法评估无生化复发生存率。结果本研究中位随访时间为174(133~209)周。整个队列的生化复发率为21.15%(88/416),生化复发的时间为(51.11±47.71)周。至随访结束,低危、中危、高危、局部进展至随访结束复发率分别为:10%(1/10)、6.12%(3/49)、16.41%(43/262)、43.16%(41/95)。预测生化复发的多变量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的数据显示,肿瘤侵犯包膜(HR:2.119,95%CI:1.154~3.891,P=0.016)、肿瘤侵犯精囊(HR:1.824,95%CI:1.034~3.220,P=0.038)、GS评分≥8(HR:2.746,95%CI:1.268~5.943,P=0.010)、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specific antigen,PSA)=10~20 ng/mL(HR:4.240,95%CI:2.550~7.050,P<0.001)、PSA>20 ng/mL(HR:6.341,95%CI:3.296~12.202,P<0.001)是预测生化复发的主要因素。结论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术在中期随访期间可有效控制生化复发。肿瘤侵犯包膜、肿瘤侵犯精囊、GS评分≥8、PSA=10~20 ng/mL、PSA>20 ng/mL是预测生化复发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RP) 生化复发(BCR) 前列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首例单孔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全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 被引量:33
6
作者 刘春晓 徐啊白 +3 位作者 陈玢屾 郑少波 李虎林 徐亚文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385-1388,共4页
目的报告世界首例单孔腹腔镜(LESS)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并采用全去带乙状结肠构建原位膀胱。方法患者为74岁男性,因血尿2月入院,活检病理确诊为膀胱癌。行LESS根治性膀胱切除术,于下腹正中取3.5 cm纵形切口,置入单孔多通道套管(R-port)建... 目的报告世界首例单孔腹腔镜(LESS)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并采用全去带乙状结肠构建原位膀胱。方法患者为74岁男性,因血尿2月入院,活检病理确诊为膀胱癌。行LESS根治性膀胱切除术,于下腹正中取3.5 cm纵形切口,置入单孔多通道套管(R-port)建立手术入路。手术过程包括双侧盆腔淋巴结清扫。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完成后,开放构建全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结果手术总时间9.5h,LESS部分5.5h。术中采用传统腹腔镜器械,没有增加其它通道。最终病理结果为尿路上皮癌。术中失血约600 ml,输注红细胞400 ml。清扫的盆腔淋巴结均为阴性。尿道及输尿管切缘未见肿瘤侵犯。围手术期未发生水电平衡紊乱及酸碱失衡。术后3月复查,未见肿瘤复发和远处转移,新膀胱容量约280ml,残余尿10 ml,最大尿流率11.1 ml/s。结论尽管LESS手术有着更长的学习曲线,但有望成为治疗浸润性膀胱肿瘤的更加微创更美观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孔腹腔镜 膀胱肿瘤 根治性膀胱切除 膀胱 乙状结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首例小儿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全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 被引量:12
7
作者 刘春晓 郑少波 +8 位作者 许凯 李虎林 徐亚文 方平 徐啊白 徐玢屾 郭凯 林阳彦 申海燕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5-108,共4页
目的世界首例小儿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全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的经验及疗效。方法3岁男孩,确诊为膀胱横纹肌肉瘤,行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全去带乙状结肠新膀胱术。手术包括先行腹腔镜下双侧盆腔淋巴结清扫及膀胱切除,下腹部... 目的世界首例小儿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全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的经验及疗效。方法3岁男孩,确诊为膀胱横纹肌肉瘤,行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全去带乙状结肠新膀胱术。手术包括先行腹腔镜下双侧盆腔淋巴结清扫及膀胱切除,下腹部小切口取出标本,再行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结果手术成功完成,手术时间为6h,其中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部分时间约3.5h。术中出血量约50ml,术中输入200ml浓缩红细胞以确保手术安全性。双侧盆腔淋巴结各清扫6个,均为阴性,术中输尿管及尿道切缘均为阴性。患儿术后3d恢复肠蠕动。盆腔引流管于术后7d拔除,新膀胱造瘘管于术后14d拔除,术后25d行经尿道膀胱造影,确定无造影剂外漏后拔除导尿管及双侧输尿管支架管。患儿拔除导尿管后1周左右基本恢复白天控尿及排尿功能。5个月后复查,提示新膀胱容量约为110ml,膀胱残余尿量约10ml,最大尿流率约12ml/s。围手术期未见明显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无尿漏、输尿管返流及肠梗阻发生。结论随着手术经验的丰富和技术的发展,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具有损伤小,术中出血少,患儿恢复快等优点,有望成为治疗小儿膀胱癌的安全可靠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腹腔镜 膀胱肿瘤 根治性膀胱切除 乙状结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围术期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19
8
作者 黄建林 邱敏 +3 位作者 马潞林 黄毅 侯小飞 田晓军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44-547,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手术过程及围手术期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回顾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49例资料,分析围手术期的并发症和死亡率,以及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及术后住院等情况。围手术期并发症定义为手术30天内发生的...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手术过程及围手术期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回顾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49例资料,分析围手术期的并发症和死亡率,以及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及术后住院等情况。围手术期并发症定义为手术30天内发生的并发症,按Clavien分级系统将并发症分为5级。结果:平均手术时间418min,平均出血514 mL,输血率为36.7%,平均输血量578 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20 d。尿流改道方式上,回肠膀胱术27例,Studer原位新膀胱术16例,输尿管皮肤造口术6例。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34.7%(17例),1~2级并发症发生率24.5%(12例),包括麻痹性肠梗阻、尿路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肺炎等。3级及以上并发症10.2%(5例),围手术期死亡率1例。回肠膀胱术与Studer原位新膀胱术在手术时间、出血量、输血率、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仍有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常见并发症为麻痹性肠梗阻、尿路感染等,需严格把握手术指证,采取相应措施积极预防。Studer原位新膀胱术相对于回肠膀胱术并未增加手术时间、出血及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切除 腹腔镜 后并发症 中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联合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治疗膀胱癌22例 被引量:6
9
作者 陈明 黄金明 +3 位作者 王安邦 王志军 徐东亮 王林辉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31-736,共6页
目的总结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联合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治疗膀胱癌的临床经验,评估其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接受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联合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治疗的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总结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联合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治疗膀胱癌的临床经验,评估其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接受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联合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治疗的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共22例,均为男性,年龄为32~71岁(中位年龄63岁)。统计手术方法、手术时间、术后拔管时间、并发症等围手术期资料,术后病理结果,以及肿瘤控制情况和尿控效果等随访资料。结果22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无术中转开放手术者。其中4例行单孔手术,2例为全腔镜下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手术时间为320~600(420±36)min,术中出血量为100~400(150±17)mL,围手术期均未输血。术后1~2 d(中位数2 d)下床活动,1~3 d(中位数2 d)恢复肠道通气,5~21 d(中位数10 d)拔除负压引流管,10~25 d(中位数14 d)拔除导尿管。本组患者均无术中肠道损伤、术后肠梗阻等肠道并发症,无切口感染。2例发生新膀胱漏尿,经延长留置导尿管后自行愈合。所有患者术后病理结果均为尿路上皮癌。术后随访3~15个月,未出现肿瘤复发,无患者死亡。术后2个月20例(90.1%)患者尿控满意。1例患者术后4个月因内疝而手术,2例患者术后6个月因排尿困难给予间歇自我导尿。结论机器人辅助根治性膀胱切除联合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在临床上安全可行,短期肿瘤控制和尿控效果满意,远期疗效有待通过病例累积和长期随访进一步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手 腹腔镜 根治性膀胱切除 原位回肠新膀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道途径辅助下经脐单孔腹腔镜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 被引量:6
10
作者 苏健 朱清毅 +6 位作者 袁琳 张扬 张庆玲 魏云飞 邰仲磊 沈露明 朱辰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88-291,共4页
目的 :评价经尿道途径辅助下经脐单孔腹腔镜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的可行性及其优势。方法 :2014年10~12月,2例男性膀胱癌患者采用多通道套管,在经尿道途径辅助下,行经脐单孔腹腔镜根治性全膀胱切除、双侧盆腔淋巴结清扫及单乳头双输尿... 目的 :评价经尿道途径辅助下经脐单孔腹腔镜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的可行性及其优势。方法 :2014年10~12月,2例男性膀胱癌患者采用多通道套管,在经尿道途径辅助下,行经脐单孔腹腔镜根治性全膀胱切除、双侧盆腔淋巴结清扫及单乳头双输尿管一侧腹壁造口术。操作全部在单孔腹腔镜下进行。收集围手术期及术后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常规腹腔镜或开放手术。单孔平均手术时间为4.15 h。术中平均出血量为150 ml,平均术后住院时间为15 d。围手术期内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病理示2例手术标本切缘均为阴性,平均清扫淋巴结16.5个,前者3/15阳性,后者0/18阳性。结论:经尿道辅助的经脐单孔腹腔镜行全膀胱根治性切除术安全可行。该术式减少了腹腔镜与操作器械之间的相互干扰,降低了手术难度和风险,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 根治性膀胱切除 单孔腹腔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膀胱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治疗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后前列腺癌的手术技巧与疗效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琦 徐智慧 +2 位作者 祁小龙 刘锋 张大宏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43-746,共4页
目的探讨经膀胱途径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RARP)治疗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HoLEP)后前列腺癌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短期尿控效果。方法2016年8月至2019年4月,12例HoLEP术后确诊前列腺癌患者在我科行经膀胱途径纵切口RARP。患... 目的探讨经膀胱途径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RARP)治疗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HoLEP)后前列腺癌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短期尿控效果。方法2016年8月至2019年4月,12例HoLEP术后确诊前列腺癌患者在我科行经膀胱途径纵切口RARP。患者年龄为60~69岁,术前前列腺特异抗原(PSA)为1.5~8.7 ng/mL,HoLEP术后Gleason评分均≤7分,术前TNM分期T1a^T1b期。所有患者均经HoLEP术后病理确诊为前列腺癌,均未接受内分泌治疗。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结果12例经膀胱途径RARP均顺利完成,无术中转开放手术者。手术时间115~130 min,平均(116.2±15.1)min;术中出血量80~210 mL,平均(125.1±20.3)mL;术后住院时间5~9 d,平均(6.7±1.7)d。术后7 d拔除导尿管。无严重手术并发症。11例(91.7%)获得即时尿控,1例2周后无漏尿。术后病理提示8例患者Gleason评分为6分,2例患者Gleason评分为7分,1例患者Gleason评分为8分,1例术后病理未见癌组织。1例Gleason评分8分的患者前列腺尖部切缘阳性。术后随访3~30个月,所有患者3个月后均获得良好尿控。结论前期HoLEP手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难度。经膀胱途径纵切口行筋膜内RARP治疗HoLEP术后前列腺癌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在达到肿瘤根治目的的同时尽量完整保留尿控功能相关的前列腺周围解剖结构,可在术后短期拔除导尿管并早期恢复尿控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钬激光前列腺剜除 前列腺肿瘤 机器人手 膀胱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三步法解剖性保留膀胱颈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袁杰 王明超 +2 位作者 俞世成 朱世斌 李恭会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47-750,共4页
目的介绍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RARP)中三步法解剖性保留膀胱颈技术及初步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RARP中运用三步法解剖性保留膀胱颈技术的30例前列腺癌患者资料。三步法解剖性保留膀胱颈... 目的介绍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RARP)中三步法解剖性保留膀胱颈技术及初步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RARP中运用三步法解剖性保留膀胱颈技术的30例前列腺癌患者资料。三步法解剖性保留膀胱颈技术主要步骤:(1)确定膀胱颈前列腺连接部位置,分离表面脂肪组织,直至暴露尿道前壁;(2)从膀胱前列腺三角区的相对疏松组织层面向深面解剖,直至暴露精囊前层面,沿此层面分离暴露尿道侧壁;(3)进一步解剖暴露尿道后壁。观察并记录保留膀胱颈成功率、保留膀胱颈口分段时间、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30例患者均在RARP中运用了三步法解剖性保留膀胱颈技术,保留膀胱颈成功率为93.3%(28/30),2例患者因前列腺中叶不规则突向膀胱而未完整保留膀胱颈。术中保留膀胱颈分段时间为8~10 min,平均(9.2±0.8)min。30例患者术中均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在RARP中运用三步法解剖性保留膀胱颈技术成功率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 机器人手 腹腔镜 解剖性保留膀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扩大淋巴结清扫的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并发症及控瘤效果 被引量:8
13
作者 许凯 刘春晓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012-1015,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210例行腹腔镜下扩大淋巴结清扫的根治性膀胱切除术中位数48个月并发症及控瘤效果,证实该技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收集并分析2003年1月~2010年3月210例因膀胱尿路上皮癌行腹腔镜下扩大淋巴结清扫的根治性膀胱切除术... 目的回顾性分析210例行腹腔镜下扩大淋巴结清扫的根治性膀胱切除术中位数48个月并发症及控瘤效果,证实该技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收集并分析2003年1月~2010年3月210例因膀胱尿路上皮癌行腹腔镜下扩大淋巴结清扫的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患者的并发症及肿瘤控制情况,术中及术后提示淋巴结阳性或T3a期的患者给予辅助化疗。结果平均手术时间为105 min,平均出血量为220 ml,围手术前输血率为20.5%,术中平均清扫淋巴结17.6个,淋巴结阳性病例数为42例(20%)。围手术期轻度及重度并发症分别为19.0%及5.3%,5年总生存率、肿瘤特异性生存率、未复发生存率及未转移生存率分别为73.8%,83.3%,81.8%及90.5%。结论腹腔镜下扩大淋巴结清扫的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治疗膀胱尿路上皮癌安全可行,具有满意的控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尿路上皮癌 腹腔镜 根治性膀胱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膀胱根治性切除术(附23例报告) 被引量:2
14
作者 董隽 高江平 +6 位作者 张磊 王威 徐阿祥 史立新 朱捷 郭刚 洪宝发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8年第3期253-254,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膀胱根治性切除术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浸润性膀胱癌23例,无远处转移,采用5个trocar,腹腔镜下行膀胱根治性切除术、前列腺切除,下腹正中做7cm切口,取出切除的膀胱、前列腺,尿流改道方式包括17例回肠膀胱术、3例...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膀胱根治性切除术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浸润性膀胱癌23例,无远处转移,采用5个trocar,腹腔镜下行膀胱根治性切除术、前列腺切除,下腹正中做7cm切口,取出切除的膀胱、前列腺,尿流改道方式包括17例回肠膀胱术、3例回肠代膀胱术、1例输尿管乙状结肠吻合、2例输尿管皮肤造口。结果手术时间4~10h,平均7.5h。出血量100~800ml,平均311ml,1例输血1000ml,余22例未输血。术后2例麻痹性肠梗阻,经保守治疗痊愈,无其他并发症。术后随访2~32个月,2例因远处转移死亡,21例健在,无瘤生存2~32个月,平均17个月,肾功能正常,B超及IVU检查1例轻度双肾积水。结论腹腔镜下膀胱根治性切除术安全可行,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腹腔镜 膀胱切除 尿流改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助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被引量:2
15
作者 黄小萍 梁卫洁 +2 位作者 许红璐 马庆欢 方壮娜 《护理学杂志》 2008年第20期35-36,共2页
目的探讨手助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并发症的防治和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术后并发症的类型、表现、原因和护理经验。结果术后6例发生围术期并发症(其中1例有2种并发症),占19.4%。其中切口裂开1例、切... 目的探讨手助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并发症的防治和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术后并发症的类型、表现、原因和护理经验。结果术后6例发生围术期并发症(其中1例有2种并发症),占19.4%。其中切口裂开1例、切口感染2例,尿漏2例、麻痹性肠梗阻1例、上消化道出血1例,经保守治疗后痊愈。结论及时充分评估患者的情况,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根据发生的不同原因,予以针对性的护理,尤其需加强引流管护理,可以有效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是患者顺利康复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 根治性膀胱切除 手助腹腔镜 并发症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后新发膀胱结石4例报告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磊 马潞林 +2 位作者 张洪宪 黄毅 张荣新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52-654,共3页
2007年1月至2012年4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泌尿外科共行腹腔镜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272例,术后发现新发膀胱结石4例,现分析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4例,年龄65~76岁,平均70.1岁,
关键词 腹腔镜检查 前列腺切除 膀胱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留Retzius间隙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经膀胱入路与后入路的技术比较和临床效果 被引量:2
17
作者 周晓晨 傅文晴 +2 位作者 胡兵 张成 王共先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51-756,共6页
目的比较经膀胱入路与后入路保留Retzius间隙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RARP)两种手术方法的技术特点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35例分别行后入路保留Retzius间隙RARP或经膀胱入路保留Retzius间... 目的比较经膀胱入路与后入路保留Retzius间隙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RARP)两种手术方法的技术特点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35例分别行后入路保留Retzius间隙RARP或经膀胱入路保留Retzius间隙RARP的前列腺癌患者临床资料。后入路RARP组22例,术前总前列腺特异抗原(tPSA)(16.9±7.5)ng/mL,Gleason评分7分(5~8分),前列腺体积(42.3±11.2)mL,国际勃起功能指数-5(IIEF-5)评分14分(9~20分),临床分期cT1c期9例、cT2a期4例、cT2b期3例、cT2c期6例;经膀胱入路RARP组13例,术前tPSA(18.6±8.7)ng/mL,Gleason评分6分(5~7分),前列腺体积(35.4±9.6)mL,IIEF-5评分15分(10~21分),临床分期cT1c期8例、cT2a期2例、cT2b期2例、cT2c期1例。所有患者术前尿控均正常。两组患者均采用经腹腔途径完成手术。分析比较两种手术方法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病理分期、术后Gleason评分、尿控恢复时间、术后IIEF-5评分的差异。结果35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术中转开放手术者,无输血病例,无严重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后入路RARP组手术时间(123.4±31.7)min、术中出血量(48.2±12.8)mL,经膀胱入路RARP组手术时间(135.3±25.6)min、术中出血量(65.2±19.8)mL,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病理结果提示后入路RARP组病理分期pT2a期6例、pT2b期6例、pT2c期8例、pT3a期2例,术后Gleason评分7分(5~8分),经膀胱入路RARP组病理分期pT2a期8例、pT2b期3例、pT2c期2例,术后Gleason评分6分(5~7分),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后入路RARP组切缘阳性5例(22.7%),经膀胱入路组RARP切缘阳性3例(23.1%),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于术后7 d拔除导尿管,后入路RARP组18例即刻实现尿控(无需使用尿垫),4例术后2周实现尿控;经膀胱入路RARP组患者12例即刻实现尿控,1例术后2周实现尿控,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个月,后入路RARP组IIEF-5评分为11分(4~13分),经膀胱入路RARP组为12分(5~14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IIEF-5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随访3~24个月,均未见肿瘤生化复发表现(tPSA均<0.2 ng/mL)。结论经膀胱入路保留Retzius间隙RARP治疗体积较小的局限性前列腺癌手术效果与后入路保留Retzius间隙RARP技术相当,具有较好的术后即刻尿控效果,但性功能恢复需要进一步随访。经膀胱入路保留Retzius间隙RARP技术可行,未来有望成为治疗局限性低风险前列腺癌手术方式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机器人手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 保留耻骨后间隙 膀胱入路 后入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辅助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的手术配合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文姬 李美清 +2 位作者 黄柳芳 马育璇 陈凌武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8年第16期45-46,共2页
目的探讨手辅助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的手术配合。方法对43例膀胱癌患者采用手辅助腹腔镜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利用手辅助操作通道切口或下腹部小切口行回肠膀胱术。结果手术时间245~530min,平均(367土6.7)min;出血量80~500ml... 目的探讨手辅助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的手术配合。方法对43例膀胱癌患者采用手辅助腹腔镜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利用手辅助操作通道切口或下腹部小切口行回肠膀胱术。结果手术时间245~530min,平均(367土6.7)min;出血量80~500ml,平均(247土6.9)ml;住院时间9~83d,平均(22±7.8)d。43例患者随访1~38个月,平均(18±7.6)个月,其中3例因局部复发或全身转移死亡;肺部转移和局部复发并全身转移各1例,均带瘤生存;1例术后3个月因突发肺梗塞死亡;其余37例无瘤存活。结论手辅助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安全、可行,尤其对于复杂的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可以减少术中出血,降低手术难度,有效防止微创并发症的发生。围术期全面有效的护理措施,准确熟练的手术配合,保障了患者的术中安全和手术的顺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手辅助腹腔镜 根治性膀胱切除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前列腺切除术治疗前列腺癌广泛侵及膀胱6例报告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旭 周凯 +1 位作者 李梦强 李永生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662-666,共5页
目的 探讨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前列腺切除术治疗前列腺癌广泛侵犯膀胱的疗效。方法 2015年12月~2019年6月我们对6例前列腺癌广泛侵及膀胱行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前列腺切除及尿流改道手术,采用经腹腔入路五孔法,游离输尿管中下段至膀胱壁外,... 目的 探讨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前列腺切除术治疗前列腺癌广泛侵犯膀胱的疗效。方法 2015年12月~2019年6月我们对6例前列腺癌广泛侵及膀胱行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前列腺切除及尿流改道手术,采用经腹腔入路五孔法,游离输尿管中下段至膀胱壁外,由髂总动脉分叉处开始,清扫两侧髂外动脉旁淋巴结、闭孔淋巴结和髂内动脉旁淋巴结,游离输精管、精囊及前列腺后面,游离膀胱前壁,缝扎阴茎背深静脉复合体,游离膀胱侧韧带及前列腺侧韧带,离断尿道,在腹腔镜下完成膀胱前列腺切除和淋巴结清扫,后距回盲处近端约20 cm处取长约15 cm回肠,体外构建流出道。术后均行辅助内分泌治疗。结果 6例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前列腺切除联合回肠膀胱通道术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手术及输血。手术时间(322.5±41.2)min,术后住院时间(10.8±2.5)d,无Ⅲ级及以上并发症。术后切缘阳性4例,淋巴结阳性4例;术后病理分期T4N1M0期4例,T4N0M0期2例。术后局部症状改善明显,局部症状评分平均0.5分(0~1分),低于术前(平均3.2分)。术后1个月血肌酐(109.8±23.7)mmol/L。6例中位随访45(30~72)个月,1例死于心脏疾病,2例PSA进展,辅助放疗及多西他赛治疗,3例未见复发或转移。结论 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前列腺切除术可作为前列腺癌广泛累及膀胱的一种治疗选择,能改善患者局部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膀胱前列腺切除 腹腔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中保留膀胱颈在术后控尿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7
20
作者 楼江涌 金百冶 +3 位作者 刘锋 章越龙 张琦 张大宏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80-684,共5页
目的:探讨保留膀胱颈在术后控尿中的作用以及对切缘阳性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7月-2010年5月期间对145例T1b^T2c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行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资料,其中保留膀胱颈59例,不保留膀胱颈86例。使用国际尿控协会... 目的:探讨保留膀胱颈在术后控尿中的作用以及对切缘阳性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7月-2010年5月期间对145例T1b^T2c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行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资料,其中保留膀胱颈59例,不保留膀胱颈86例。使用国际尿控协会调查问卷,分别在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评估患者的控尿情况。结果:在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保留膀胱颈组的控尿率分别为42.4%、74.6%、86.4%,不保留膀胱颈组的控尿率分别为25.6%、58.1%、80.2%。在术后1个月和3个月两组的控尿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和P=0.042),而在术后6个月两组间控尿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31)。两组阳性切缘位于膀胱颈的各1例,两组切缘阳性率相近(P=0.954)。结论: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中保留膀胱颈对术后的早期控尿有着积极作用,而且不增加术后的切缘阳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外科学 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 保留膀胱 后控尿 切缘阳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