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颊针疗法对老年患者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镇痛的影响
1
作者 朱冬雪 陈香香 +3 位作者 谢亚运 汪伟 吕洁 郁万友 《临床麻醉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29,共5页
目的观察麻醉诱导前颊针疗法对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术后镇痛效果与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87例,男48例,女39例,年龄65~85岁,BMI 22~30 kg/m^(2),ASA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 目的观察麻醉诱导前颊针疗法对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术后镇痛效果与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87例,男48例,女39例,年龄65~85岁,BMI 22~30 kg/m^(2),ASA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颊针组(n=44)和对照组(n=43)。颊针组于麻醉诱导前行颊针疗法,留置30 min;对照组直接进行麻醉诱导。手术结束后行患者自控静脉镇痛,镇痛配方:舒芬太尼2.0μg/kg、帕洛诺司琼0.25 mg加入生理盐水150 ml,负荷量5 ml,背景量2 ml/h,单次剂量1.5 ml。记录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和血管活性药物用量、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记录术后2、6、24、48 h静息时VAS疼痛评分。记录术后48 h内镇痛泵总按压次数、有效按压次数、舒芬太尼用量以及术后补救镇痛情况。记录术后48 h术后恶心呕吐(PONV)、嗜睡、呼吸抑制和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颊针组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和血管活性药物用量明显减少(P<0.05),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术后2、6、24 h的静息时VAS疼痛评分明显降低(P<0.05),术后48 h内镇痛泵总按压次数、有效按压次数、舒芬太尼使用量、补救镇痛率和PONV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两组术后48 h嗜睡、呼吸抑制和皮肤瘙痒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老年患者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麻醉诱导前行颊针疗法,可以降低术中麻醉药物和血管活性药物的用量,改善术后疼痛,减少术后镇痛药需求以及PONV的发生率,有助于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颊针 老年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 术后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十二指肠残端漏死亡医疗损害鉴定1例
2
作者 曾达 郑杏斌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8-92,共5页
1案例1.1简要案情王某,男,72岁,某年6月11日入院,21日行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22日行“剖腹探查+胃肠吻合口漏修补+腹腔冲洗引流术”,25日宣告临床死亡。家属认为王某的死亡后果完全是由该医院的医疗过错行为所致,遂起诉至法院。为进一... 1案例1.1简要案情王某,男,72岁,某年6月11日入院,21日行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22日行“剖腹探查+胃肠吻合口漏修补+腹腔冲洗引流术”,25日宣告临床死亡。家属认为王某的死亡后果完全是由该医院的医疗过错行为所致,遂起诉至法院。为进一步审理此案,法院委托对王某的死亡与医疗过错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法医学鉴定。1.2病史摘要王某因“黑便1月余,头晕、乏力半月”于某年6月11日入院。既往患有冠心病、高血压病1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医疗损害 司法鉴定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 胃肠吻合口漏 十二指肠残端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医院处理腹腔镜胃癌术后迟发性动脉大出血4例
3
作者 张永康 廖晓锋 李晓云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73-375,共3页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推广,腹腔镜胃癌手术已经在基层医院广泛开展[1]。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胃周大血管破裂出血导致上消化道大出血是一种较为罕见的术后并发症,病情凶险,如不及时有效治疗,可危及生命[2]。在有条件和有治疗经验的医院目前多...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推广,腹腔镜胃癌手术已经在基层医院广泛开展[1]。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胃周大血管破裂出血导致上消化道大出血是一种较为罕见的术后并发症,病情凶险,如不及时有效治疗,可危及生命[2]。在有条件和有治疗经验的医院目前多采用介入治疗,并取得良好效果[3]。我科2010年5月~2018年6月共收治腹腔镜胃癌术后迟发性动脉大出血4例,其中本院手术3例(同期我科腹腔镜胃癌手术1200例,术后迟发性动脉大出血发生率0.25%),外院手术1例。现总结临床资料,分析经验教训,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消化道大出血 基层医院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 腹腔镜技术 腹腔镜胃癌手术 腹腔镜胃癌 介入治疗 术后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围术期患者凝血功能、细胞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变化 被引量:27
4
作者 刘家麒 杨少军 +3 位作者 陈洁清 苏如葵 黄忠 齐银琢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1期96-99,103,共5页
目的:探究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围术期患者凝血功能、细胞因子及T淋巴细胞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0例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和40例开腹胃癌根治术患者,检测并探讨两组围术期凝血功能指标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 目的:探究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围术期患者凝血功能、细胞因子及T淋巴细胞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0例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和40例开腹胃癌根治术患者,检测并探讨两组围术期凝血功能指标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以及血小板(PLT),细胞因子白介素(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T淋巴细胞(CD4^+、CD8^+以及CD4^+/CD8^+)的变化及临床意义。结果:手术前两组凝血功能相关指标、细胞因子及T淋巴细胞变化不明显(P>0.05);手术后1 d,两组凝血功能、TNF-α、CD4^+以及CD4^+/CD8^+水平显著低于手术前,IL-6、CRP及CD8^+显著高于手术前,且开腹组患者指标变化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3 d,两组APTT、IL-6、CRP、CD4^+、CD8^+以及PLT水平显著低于手术后1d(T1),FIB、TNF-α以及CD4^+/CD8^+水平显著高于T1,开腹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TNF-α、CD4^+、CD4^+/CD8^+显著低于腹腔镜组,IL-6、CRP、CD8^+显著高于腹腔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5 d,两组APTT、TNF-α、FIB、CD4^+、CD4^+/CD8^+以及PLT水平显著高于手术后3d(T3),IL-6、CRP以及CD8^+水平显著低于T3,开腹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TNF-α、CD4^+、CD4^+/CD8^+显著低于腹腔镜组,IL-6、CRP、CD8^+显著高于腹腔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根治术会引起凝血功能紊乱、免疫功能抑制和炎症反应,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的回复,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对患者的影响更小,恢复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 凝血功能 细胞因子 免疫功能 围术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病人术后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87
5
作者 李益萍 谢浩芬 +1 位作者 费惠 邱江锋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90-192,共3页
腹腔镜技术既具有与剖腹手术相似的近期和远期疗效,又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优势,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早期和进展期胃癌手术[1]。有研究表明,病人术后早期活动能刺激肠蠕动、避免肠粘连、改善呼吸功能、减少肺部并发症、促进血液循... 腹腔镜技术既具有与剖腹手术相似的近期和远期疗效,又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优势,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早期和进展期胃癌手术[1]。有研究表明,病人术后早期活动能刺激肠蠕动、避免肠粘连、改善呼吸功能、减少肺部并发症、促进血液循环和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等多种优点[2-3]。加速康复外科(fast track surgery,FTS)是围手术期处理的一种全新理念,与传统护理理念不同,其强调和鼓励病人术后早期下床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康复外科护理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 早期活动 舒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穿刺技术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9
6
作者 夏亚斌 窦千 +5 位作者 黄晓旭 张强 胡凯锋 李树仁 李仁志 史良会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04-307,共4页
目的探讨反穿刺技术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安全性及其临床效果。方法 2014年5月~2015年5月,对26例Ⅰ~Ⅲ期胃癌施行反穿刺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近端胃癌根治术8例,全胃切除术16例,远端胃癌根治术2例),通过主操作孔将... 目的探讨反穿刺技术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安全性及其临床效果。方法 2014年5月~2015年5月,对26例Ⅰ~Ⅲ期胃癌施行反穿刺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近端胃癌根治术8例,全胃切除术16例,远端胃癌根治术2例),通过主操作孔将吻合器抵钉座放入腹腔,切开食管(或十二指肠)前壁3~4 cm,置入抵钉座,用腔内直线切割吻合器切割闭合食管(或十二指肠)残端,完成抵钉座放置。在腹腔内完成胃切除,在上腹正中3~5 cm小切口辅助下进一步完成食管-空肠吻合、食管-残胃吻合或十二指肠-残胃吻合。结果全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抵钉座放置时间5~16 min,平均12 min,均在术后第2~3天肛门排气,无吻合口漏、吻合口狭窄及出血、腹腔感染等并发症,术后9~10 d出院。术后随访3~6个月,无复发。结论反穿刺技术安全、可行,临床效果较满意,可减小腹壁辅助切口,达到微创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 反穿刺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麻醉对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血气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王臻 李晓帆 +3 位作者 王晖 毛智军 薛彤 杨瑞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4期1577-1579,1583,共4页
目的:探讨深麻醉对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患者血气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4例于我院进行诊治的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腹腔镜胃癌根治术采用深麻醉,对照组采用浅麻醉。比较两组CO_2气腹前、后血气情况,比较... 目的:探讨深麻醉对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患者血气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4例于我院进行诊治的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腹腔镜胃癌根治术采用深麻醉,对照组采用浅麻醉。比较两组CO_2气腹前、后血气情况,比较麻醉前、术毕及术后72h两组免疫功能情况。结果:两组气腹前PaCO_2、pH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气腹前比较,观察组血气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水平显著高于气腹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 H(7.26±0.07)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腹后,观察组与对照组PaCO_2、pH水平间均有显著性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麻醉前CD3^+、CD4^+、CD4^+/CD8^+、NK水平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麻醉前相比,术毕时两组免疫学指标CD3^+、CD4^+、CD4^+/CD8^+及NK细胞水平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下降程度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2h两组各项免疫学指标均可恢复至麻醉前,两组间各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深麻醉患者术中血气分析指标平稳,免疫功能受抑制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麻醉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 血气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对术后康复和炎症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21
8
作者 左芦根 张震 +7 位作者 王炼 赵萌 王秋生 杨一群 朱平胜 陈德利 刘牧林 葛思堂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87-291,共5页
目的:明确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N)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康复和炎症反应的影响,以期为此类病人术后康复治疗提供参考。方法:纳入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胃肠外科接受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的病人。依据术后营养... 目的:明确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N)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康复和炎症反应的影响,以期为此类病人术后康复治疗提供参考。方法:纳入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胃肠外科接受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的病人。依据术后营养治疗的方式不同,将病人分为观察组(术后早期EN组)和对照组(肠外营养组),比较两组病人术后康复、腹腔引流量和引流液炎症介质水平等指标。结果:共计纳入81例病人,其中观察组41例,对照组40例。观察组病人术后首次排气时间(t=3.806;P<0.001)、恢复饮食日(t=5.510;P<0.001)以及术后住院日(t=2.401;P=0.019)均短于对照组病人。观察组病人术后5 d外周血白蛋白(t=14.040;P<0.001)和前白蛋白(t=9.832;P<0.00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但血红蛋白水平比较未见显著差异(t=1.477;P=0.144)。观察组病人术后5 d外周血CRP水平(t=7.758;P<0.001)和术后SIRS发生率[(12.2%,5/41)vs(32.5%,13/40),χ^(2)=4.830;P=0.028)]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病人。观察组病人术后5 d平均引流量(t=6.858;P<0.001)、拔管时间(t=5.016;P<0.001),以及术后5 d引流液中TNF-α(t=4.993;P<0.001)和IL-6(t=20.640;P<0.001)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病人。结论:术后早期EN可加速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康复过程,改善术后营养状况和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 肠内营养治疗 术后康复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孔腹腔镜胃癌手术的发展与现状 被引量:19
9
作者 邹俊伟 任双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2571-2573,共3页
腹腔镜胃大部切除术由于其微创已经作为一种安全的、可被接受的胃良性手术方法。自1994年,KITENO等首次报道了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切除术,目前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已经成了常规的术式。传统的腹腔镜手术具有3~4个手术切口,随... 腹腔镜胃大部切除术由于其微创已经作为一种安全的、可被接受的胃良性手术方法。自1994年,KITENO等首次报道了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切除术,目前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已经成了常规的术式。传统的腹腔镜手术具有3~4个手术切口,随之产生的并发症包括切口出血、疝形成和切口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孔腹腔镜 腹腔镜胃癌手术 切除术 远端胃大部 腹腔镜手术 手术切口 微创理念 根治术 快速康复外科 手术医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啶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曲马多自控静脉镇痛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丁登峰 张雪萍 +3 位作者 王萍 张俊志 罗耀文 王琦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4年第12期1407-1410,共4页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啶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曲马多自控静脉镇痛(PCIA)质量的影响.方法:择期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采用静吸复合全麻.两组术后均使用电子微量泵静脉镇痛,泵内含曲马多800mg和托...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啶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曲马多自控静脉镇痛(PCIA)质量的影响.方法:择期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采用静吸复合全麻.两组术后均使用电子微量泵静脉镇痛,泵内含曲马多800mg和托烷司琼5 mg,观察组加用右美托咪啶200 μg,观察麻醉开始前(T0)、术后2 h(T1)、4 h(T2)、8 h(T3)、12 h(T4)、24 h(T5)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次数(RR)和脉搏氧饱和度(SpO2)及T1~T5时点的VAS,记录术后24 h内曲马多用量、PCIA按压次数、术后哌替啶使用例数及心动过缓、低血压、低氧血症、镇静过度、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T1~T4时点MAP、HR和VAS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T1~T4时点MAP、HR高于T0和T5 (P<0.05);观察组术后24 h内曲马多用量、PCIA按压次数及哌替啶使用例数少于对照组(P<0.05),恶心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可提高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曲马多PCIA的镇痛效果,减少曲马多用量,降低恶心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啶 自控静脉镇痛 曲马多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围术期护理体会 被引量:23
11
作者 朱绍凤 张立娟 王婷婷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148-1150,共3页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相比于开腹手术具有出血少、患者痛苦少、康复快、住院时间短的特点,已成为治疗早期胃癌的标准术式。由于各级医院开展腹腔镜的时间不同,经验积累不同,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护理上存在很大差异。我院2014年1月~2018年7...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相比于开腹手术具有出血少、患者痛苦少、康复快、住院时间短的特点,已成为治疗早期胃癌的标准术式。由于各级医院开展腹腔镜的时间不同,经验积累不同,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护理上存在很大差异。我院2014年1月~2018年7月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108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 早期胃癌 围术期护理 开腹手术 标准术式 护理体会 经验积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对患者综合生存质量、免疫及应激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19
12
作者 吴晖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1期99-102,共4页
目的:观察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对患者综合生存质量、免疫及应激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3月于本院行开腹胃癌根治术治疗的38例患者为对照组,以同期38例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及手术后... 目的:观察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对患者综合生存质量、免疫及应激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3月于本院行开腹胃癌根治术治疗的38例患者为对照组,以同期38例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及手术后不同时间的综合生存质量、免疫及应激状态指标。结果:观察组手术后不同时间的综合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免疫及应激状态指标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对患者综合生存质量、免疫及应激状态的影响明显优于开腹手术,对患者治疗能产主更积极的全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 综合生存质量 免疫状态 应激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每搏量变异度指导老年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容量管理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文新灵 景桂霞 +1 位作者 何平 侯娟茹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51-856,共6页
目的观察每搏量变异度(SVV)指导的目标导向性液体治疗(GDFT)与常规补液对老年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术中循环动力学及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目标组和常规组,常规... 目的观察每搏量变异度(SVV)指导的目标导向性液体治疗(GDFT)与常规补液对老年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术中循环动力学及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目标组和常规组,常规组采用常规补液方案进行补液;目标组采用SVV为指导的目标管理补液方案进行补液。比较两组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和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情况;比较两组术中输液量及其种类、失血量、尿量、术前术后1d血色素(Hb)、血球压积(Hct)、尿素氮(BUN)、肌酐(Ccr)水平以及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和术后并发症情况(包括恶心呕吐、心力衰竭、肺部感染、吻合口渗漏或腹腔感染、肠梗阻等)。结果 1两组患者基础值(T1点)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麻醉不同时间段比较发现,全麻诱导后即刻(T2)、建立气腹后(T3)、标本切除时(T4)MAP、HR与T1的差值目标组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而胃肠吻合时(T5)、手术结束后即刻(T6)MAP、HR与T1的差值两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血流动力学不良事件和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有统计学差异(P<0.05);2术中液体总输入量、晶体输入量目标组均低于常规组(P<0.05),胶体液的输入量目标组高于常规组(P<0.05);3目标组尿量和出血量均低于常规组(P<0.05);4两组术前术后1dHb、Hct、BUN、Ccr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5目标组术后恢复排气时间、进食流质食物时间和排便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P<0.05),术后并发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以SVV为指导的GDFT方案不仅能够维持老年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平稳,而且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少,是较传统补液方案更为理想的液体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导向性液体治疗(GDFT) 每搏量变异度(SVV)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 老年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体质量指数胃癌患者行机器人与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近期疗效对比 被引量:5
14
作者 谭雨翱 李正荣 +1 位作者 吴阿豪 曾庆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2801-2806,2812,共7页
目的对比不同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胃癌患者行机器人与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近期疗效。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于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七病区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443例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其中消瘦组68例、正常... 目的对比不同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胃癌患者行机器人与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近期疗效。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于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七病区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443例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其中消瘦组68例、正常组238例、超重组137例,比较三组患者行机器人与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基线资料、病理资料、术中及术后短期疗效。结果消瘦组里:机器人组的术后进食时间要更短[3(2,3)vs.3(3,4)]d。正常组里:机器人组患者显著缩短了手术总时间[172(144,205)vs.215(175,259)]min包括分离和重建时间、进食留置的时间[3(3,4)vs.3(3,5)]d、引流管拔除的时间[6(6,8)vs.7(6,8)]d及术后住院时间[8(7,10)vs.7(7,9)]d。超重组里:机器人组缩短了手术总时间[190(170,237)vs.240(192,297)]min包括分离和重建时间、引流管拔除的时间[6(6,7)vs.6(5,6)]d,术后住院时间[7(7,8)vs.7(6,7)]d,清扫更多的胃外站淋巴结[(14.3±10.6)vs.(10.6±6.9)]。机器人组的总费用比腹腔镜组贵约13000元。其余对比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器人操作系统能够带给高BMI值的胃癌患者更多短期获益,BMI值应该作为胃癌根治术术前选择操作系统时予以考量的一个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体质量指数 机器人胃癌根治术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Th1、Th2及Th17的变化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庆文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9期1223-1224,1227,共3页
目的:观察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Th1、Th2及Th17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2月本院收治的41例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为观察组,同期41例开腹胃癌根治术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1d和术后1、3、7d的血清Th1、Th2... 目的:观察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Th1、Th2及Th17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2月本院收治的41例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为观察组,同期41例开腹胃癌根治术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1d和术后1、3、7d的血清Th1、Th2及Th17相关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术后1、3d血清白介素-2(IL-2)及白介素-12(IL-1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血清Th1、Th2及Th17相关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纽(P〈0.05),而术前1d和术后7d两纽患者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Th1、Th2及Th17的变化优于开腹手术患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 围术期 TH1 TH2 TH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康复外科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7
16
作者 钱路创 沙洪存 洪晓明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71-474,共4页
快速康复外科(fast track surgery,FTS)是指通过围手术期的多模式优化方案,减弱手术应激反应,维持生理状态,减少术后并发症,从而达到加速术后恢复的效果。目前,快速康复外科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仍处于起步阶段,其有效性及安全性... 快速康复外科(fast track surgery,FTS)是指通过围手术期的多模式优化方案,减弱手术应激反应,维持生理状态,减少术后并发症,从而达到加速术后恢复的效果。目前,快速康复外科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仍处于起步阶段,其有效性及安全性仍待验证。现就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的临床应用措施、经济学效益及未来展望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康复外科 围手术期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气腹压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影响 被引量:13
17
作者 丰陈 胡有力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237-1242,共6页
目的 评价深度肌松条件下低气腹压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LAG)患者炎性因子、氧化应激和远端大网膜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形态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2年1—6月择期行LAG患者60例,男45例,女15例,年龄40~75岁,BMI 18~30 kg/m^(2),ASAⅠ或Ⅱ级。采... 目的 评价深度肌松条件下低气腹压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LAG)患者炎性因子、氧化应激和远端大网膜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形态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2年1—6月择期行LAG患者60例,男45例,女15例,年龄40~75岁,BMI 18~30 kg/m^(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成两组:低气腹压组(PL组)和对照组(PH组),每组30例。两组均采用深度肌松条件(PTC计数为1或2),PL组气腹压设定为10 mmHg, PH组气腹压设定为14 mmHg。记录气腹维持时间、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拔管时间、PACU停留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48 h内PCIA有效按压次数、PCIA总按压次数、补救镇痛例数。记录麻醉诱导前5 min、关腹前5 min、术后24 h血浆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观察进腹后5 min、关腹前5 min大网膜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形态。结果 与PH组比较,PL组术后48 h内PCIA有效按压次数、PCIA总按压次数明显减少(P<0.05),关腹前5 min、术后24 h IL-6浓度明显降低(P<0.05),关腹前5 min MDA含量明显降低(P<0.05)。关腹前5 min PL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轻度水肿,细胞内积液致细胞厚度不均匀,细胞核轻度肿胀、收缩功能稍减弱,血管管腔内径变窄;PH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严重水肿、肿胀,细胞膜内积液、增厚明显,细胞核肿胀、几乎失去收缩功能,血管管腔极度缩窄,接近于全部闭塞。结论 低气腹压可以降低LAG患者血浆炎性因子浓度,减轻术后疼痛、氧化应激和远端大网膜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肌松 气腹压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 炎性因子 氧化应激 毛细血管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康复外科干预对老年患者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应激反应、细胞免疫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1
18
作者 曹玉华 陈玉旋 李丹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1期137-140,共4页
目的分析快速康复外科(fast track surgery,FTS)干预对老年患者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应激反应、细胞免疫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162例老年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区组随机法... 目的分析快速康复外科(fast track surgery,FTS)干预对老年患者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应激反应、细胞免疫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162例老年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区组随机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1例。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围术期干预,给予观察组患者围术期FTS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炎性因子、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和生活质量。结果术后3 d和术后7 d,两组患者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均显著高于本组术前(均P<0.05),且对照组患者上述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同期观察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围术期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未见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3 d和术后7 d 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本组术前(均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3 d CD3+水平和CD4+/CD8+比值、术后1个月消化病生存质量指数量表各项目评分和总分均显著低于本组术前和同期观察组(均P<0.05)。结论与传统围术期干预相比,FTS干预在控制老年患者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应激反应、维持细胞免疫功能、确保生活质量方面均具有显著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康复外科 老年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 应激反应 细胞免疫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与开腹根治术对进展期胃癌患者免疫及应激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9
19
作者 孙小飞 何子锐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22期2721-2723,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开腹胃癌根治术对进展期胃癌患者机体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本院收治的进展期胃癌患者80例,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腹腔镜组(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和开腹组(开腹胃癌根治术);分别采集两组术前1d及术后1、3... 目的:探讨腹腔镜、开腹胃癌根治术对进展期胃癌患者机体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本院收治的进展期胃癌患者80例,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腹腔镜组(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和开腹组(开腹胃癌根治术);分别采集两组术前1d及术后1、3、5d清晨空腹静脉血,离心提取血清,采用散射比浊法测定C反应蛋白(CRP),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白细胞介素-6(IL-6),流式细胞仪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计算CD4^+/CD8^+值。结果:两组术前CRP、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d明显上升,术后3、5d逐渐降低,腹腔镜组术后3、5d时CRP、IL-6水平明显低于开腹组(P<0.05);术前两组CD4^+、CD8^+、CD4^+/CD8^+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d CD4^+上升至峰值,CD8^+、CD4^+/CD8^+下降至最低,术后3、5d各项指标逐渐恢复,腹腔镜组上述指标恢复优于开腹组(P<0.05)。结论: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具有对机体应激反应及免疫抑制影响小等显著优势,应优先选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 开腹胃癌根治术 进展期胃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全腹腔镜与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疗效比较的Meta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陶有茂 吉国锋 +1 位作者 马冲 肖玲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215-1223,共9页
目的:探讨完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TLDG)与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LADG)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收集2004—2014年间发表的TLDG... 目的:探讨完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TLDG)与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LADG)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收集2004—2014年间发表的TLDG与LADG对比的文献,利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10篇文献被纳入本次Meta分析,共计2 212例胃癌患者,其中TLDG组930例,LADG组1 282例。本次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LADG组比较,TLDG组术中出血少[均数差(WMD)=-20.70,95%CI:-30.81^-10.59,P<0.01]、术后止痛剂使用次数少(WMD=-0.38,95%CI:-0.74^-0.02,P=0.04)和淋巴结清扫数目多(WMD=2.98,95%CI:0.71~5.26,P=0.01),而手术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进流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近端切缘距离、术后第1天C反应蛋白水平、术后总体并发症及吻合口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TLDG治疗远端胃癌安全可行,可取得与传统LADG相当的手术疗效,不增加术后并发症,且具有术中出血少和术后疼痛轻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 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