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快速康复模式在腹腔镜结肠癌切除术围术期的应用 被引量:33
1
作者 伏洁 王琛 +7 位作者 樊勇 康迎新 刘永永 康博雄 李徐生 赵彦会 王品 夏博伟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899-901,共3页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ast track surgery,FTS)在腹腔镜结肠癌切除术围术期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5年9月腹腔镜结肠癌切除术20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传统组和FTS组各100例,比较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进半流食时间...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ast track surgery,FTS)在腹腔镜结肠癌切除术围术期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5年9月腹腔镜结肠癌切除术20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传统组和FTS组各100例,比较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进半流食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结果与传统组比较,FTS组排气早[(28.0±4.4)h vs.(40.9±5.4)h,t=-18.520,P=0.000],排便早[(38.8±5.3)h vs.(50.7±4.3)h,t=-17.436,P=0.000],进半流食早[(2.3±0.8)d vs.(4.2±0.7)d,t=-17.874,P=0.000],术后住院时间短[(6.2±1.3)d vs.(9.2±1.6)d,t=-14.552,P=0.000],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低(6%vs.20%,χ~2=8.665,P=0.003)。结论 FTS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胃肠功能恢复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康复外科 腹腔镜结肠癌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腹腔镜结肠癌切除术治疗结肠癌的效果探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翔 《当代医药论丛》 2015年第18期281-282,共2页
目的:探讨用腹腔镜结肠癌切除术治疗结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2例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8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1例患者。我院使用腹腔镜结肠癌切除术... 目的:探讨用腹腔镜结肠癌切除术治疗结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2例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8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1例患者。我院使用腹腔镜结肠癌切除术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使用传统的开腹结肠癌切除术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手术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住院的时间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腹腔镜结肠癌切除术治疗结肠癌具有效果好、患者恢复速度快和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优点。因此,该手术可作为临床上治疗结肠癌的优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癌 腹腔镜结肠癌切除术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康复理念在腹腔镜结肠癌切除术围术期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3
作者 周娅妮 《中国社区医师》 2020年第18期57-57,59,共2页
目的:分析快速康复理念在腹腔镜结肠癌切除术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行腹腔镜结肠癌切除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快速康复理念治疗措施;一般组采用传统治疗方式。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术... 目的:分析快速康复理念在腹腔镜结肠癌切除术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行腹腔镜结肠癌切除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快速康复理念治疗措施;一般组采用传统治疗方式。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红细胞、白蛋白水平高于一般组,白细胞水平低于一般组,排气时间及肠鸣音恢复、术后恢复时间均优于一般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康复理念在腹腔镜结肠癌切除术围术期具有一定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康复理念 腹腔镜结肠癌切除术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结直肠癌术后硬膜外镇痛和静脉镇痛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4
作者 段浩月 王芳 +3 位作者 王连明 刘晓丰 秦岭 王春梅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11期79-82,共4页
目的:评估比较腹腔镜结直肠癌术后硬膜外镇痛(EA)和静脉镇痛(IA)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普外科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的患者161例,分为EA组81例和IA组80例。EA组接受罗哌卡因为背景的EA,IA组接受舒芬太尼为背景的IA。比较两... 目的:评估比较腹腔镜结直肠癌术后硬膜外镇痛(EA)和静脉镇痛(IA)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普外科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的患者161例,分为EA组81例和IA组80例。EA组接受罗哌卡因为背景的EA,IA组接受舒芬太尼为背景的IA。比较两组术前、术后48 h、术后7 d静脉血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以及白细胞介素-2(IL-2)、炎症反应指标的差异性。结果:IA组舒芬太尼给药量明显多于EA组(P=0.002)。术后48 h,两组NK细胞活性均呈下降趋势,且EA组下降少于IA组(P<0.05);两组IL-2均呈上升趋势,且EA组上升高于IA组(P<0.05)。两组术后各时点炎症反应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术后短期内EA比IA更有利于免疫功能恢复,两种术后镇痛方法均可作为加速康复外科术后疼痛管理方案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肠癌切除 硬膜外镇痛 静脉镇痛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速康复外科在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术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8
5
作者 郭瑞 杨丽娜 郑晓艳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32期6109-6112,共4页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在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并分析其对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3月至2020年12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治疗的210例结直肠癌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5例...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在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并分析其对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3月至2020年12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治疗的210例结直肠癌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对照组患者围手术期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围手术期接受ERAS护理干预。采用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估患者疼痛程度,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估患者睡眠质量,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手术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记录术后近期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3 d两组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均升高,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24 h两组患者NRS评分及术后10 d两组PSQI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住院期间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ERAS可缓解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术患者术后机体炎症反应状态,缓解术后疼痛程度,促进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还有助于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康复外科 腹腔镜肠癌切除 胃肠功能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中间入路与尾侧联合内侧入路在右半结肠癌根治性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对比 被引量:32
6
作者 李鸿鹏 张戈 +1 位作者 李明晋 房仲平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0年第3期194-196,203,共4页
目的:对比腹腔镜下中间入路与尾侧联合内侧入路在右半结肠癌根治性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等距随机抽样法选取广安市人民医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102例结肠癌患者,分为采取尾内侧入路的观察组及采取中间入路的对照组各51... 目的:对比腹腔镜下中间入路与尾侧联合内侧入路在右半结肠癌根治性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等距随机抽样法选取广安市人民医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102例结肠癌患者,分为采取尾内侧入路的观察组及采取中间入路的对照组各51例,两组术式均为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性切除术,对手术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较对照组更短/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排便时间、镇痛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引流量、进食时间、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肿瘤标志物差异不明显,术后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统计并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发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性切除术中尾侧联合内侧入路取得的临床治疗效果较中间入路更具优势,可作为优选手术入路加以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肿瘤 腹腔镜下右半肠癌根治性切除 尾侧联合内侧入路 中间入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结肠癌全系膜切除术治疗结肠癌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孔智渊 《当代医药论丛》 2022年第23期72-75,共4页
目的:研究采用腹腔镜结肠癌全系膜切除术治疗结肠癌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9年5月至2022年5月在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结肠癌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病历尾数奇偶性质分为对照组(奇数尾数,50例)与观察组(偶数... 目的:研究采用腹腔镜结肠癌全系膜切除术治疗结肠癌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9年5月至2022年5月在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结肠癌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病历尾数奇偶性质分为对照组(奇数尾数,50例)与观察组(偶数尾数,50例)。对照组的手术方案为传统开腹结肠癌全系膜切除术,观察组的手术方案为腹腔镜结肠癌全系膜切除术。比较两组的疗效及各项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更少,淋巴结清扫数量更多,术后排气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3个月发现,观察组的无瘤生存率和病情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传统开腹结肠癌全系膜切除术,腹腔镜结肠癌全系膜切除术在结肠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更佳,患者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远期疗效好,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肠癌全系膜切除 肠癌 并发症 开腹肠癌全系膜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结肠癌全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结肠癌的疗效观察
8
作者 杨士忠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第11期29-33,共5页
目的分析结肠癌患者采用腹腔镜结肠癌全结肠系膜切除术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88例结肠癌患者,采用随机盲选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结肠癌根治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结肠癌全结肠系膜切除术进... 目的分析结肠癌患者采用腹腔镜结肠癌全结肠系膜切除术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88例结肠癌患者,采用随机盲选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结肠癌根治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结肠癌全结肠系膜切除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生活质量、疼痛程度,手术前后应激反应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73%(43/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09%(37/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118.38±3.52)ml少于对照组的(154.23±2.88)ml,手术时间(185.56±5.24)min、住院时间(10.76±2.04)d短于对照组的(214.32±3.05)min、(14.05±2.43)d,淋巴结清扫数目(25.66±2.73)个多于对照组的(16.05±1.86)个,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82%(3/44),低于对照组的22.73%(10/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79.96±2.05)分高于对照组的(70.25±1.75)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4.05±0.86)分低于对照组的(6.15±1.0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患者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皮质醇水平均高于本组手术前,但观察组患者去甲肾上腺素(122.55±6.45)ng/ml、肾上腺素(112.04±6.88)ng/ml、皮质醇(164.25±4.78)ng/ml低于对照组的(205.45±5.04)、(186.52±7.85)、(243.55±6.45)n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肠癌患者采用腹腔镜结肠癌全结肠系膜切除术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可以有效减少手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术后尽快恢复,提升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肠癌肠系膜切除 肠癌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