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9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术前静注艾司氯胺酮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疲劳综合征的影响 被引量:13
1
作者 赵丽琴 张海龙 +1 位作者 李旭 程灏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88-492,共5页
目的评价术前静注艾司氯胺酮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疲劳综合征(POFS)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6月至2022年7月择期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62例,男41例,女21例,年龄34~64岁,BMI 18~25 kg/m^(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 目的评价术前静注艾司氯胺酮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疲劳综合征(POFS)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6月至2022年7月择期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62例,男41例,女21例,年龄34~64岁,BMI 18~25 kg/m^(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艾司氯胺酮组(E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31例。手术开始前5 min E组静脉注射艾司氯胺酮0.25 mg/kg(用生理盐水配成5 ml),C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5 ml。两组术后静脉镇痛方案相同。于麻醉诱导前10 min、术后即刻、12、24 h抽取颈内静脉血样,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浓度。于术前1 d、术后3、5、7 d进行简明围术期疲劳评定量表(ICFS-10)评分,记录POFS(ICFS-10评分>24分)发生情况。记录拔管时间、拔管后呛咳、苏醒期谵妄和躁动等不良反应、术后各系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术后住院时间。结果与C组比较,E组术后即刻、术后12、24 h血清TNF-α浓度明显降低(P<0.05),SOD浓度明显升高(P<0.05);术后3、5、7 d ICFS-10评分、术后7 d POFS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两组拔管时间、拔管后呛咳、苏醒期谵妄和躁动、术后各系统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前单次静脉注射艾司氯胺酮可降低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血清TNF-α、SOD浓度和POFS的发生率,未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氯胺酮 直肠癌根治术 术后疲劳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马唑仑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和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刘艳 王迎斌 +2 位作者 张丽 曹璐 张伟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97-803,共7页
目的评价瑞马唑仑用于全身麻醉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及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60例,男36例,女24例,年龄18~80岁,BMI 185~280 kg/m^(2),ASAⅠ或Ⅱ级。按照随机数字将患者分为两组:... 目的评价瑞马唑仑用于全身麻醉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及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60例,男36例,女24例,年龄18~80岁,BMI 185~280 kg/m^(2),ASAⅠ或Ⅱ级。按照随机数字将患者分为两组:瑞马唑仑组(R组)和丙泊酚组(P组),每组30例。麻醉诱导:R组静脉注射瑞马唑仑0.2~0.3 mg/kg,推注时间大于1 min,P组静脉注射丙泊酚10~20 mg/kg,待患者意识消失即MOAA/S评分为1~2分后,两组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3~0.5μg/kg和顺式阿曲库铵0.15~0.2 mg/kg完成气管插管。麻醉维持:R组静脉泵注瑞马唑仑10~20 mg·kg^(-1)·h^(-1),P组静脉泵注丙泊酚40~120 mg·kg^(-1)·h^(-1),两组协同静脉泵注瑞芬太尼0.1~0.2μg·kg^(-1)·min^(-1),间断静脉注射顺式阿曲库铵,术中维持BIS 40~60。记录麻醉诱导前、术毕即刻、术后24、72 h T细胞亚群CD3^(+)、CD4^(+)、CD8^(+)和NK细胞,并计算CD4^(+)/CD8^(+),记录麻醉诱导前、插管即刻、切皮即刻、术毕即刻、拔管即刻的HR、MAP、SpO_(2)、BIS,术中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和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率。记录麻醉诱导前、术后24、72 h 15项恢复质量(QoR-15)量表评分,苏醒时Riker评分和Ramsay评分,苏醒时间、拔管时间、PACU停留时间、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24 h内恶心呕吐、嗜睡的发生率。结果与P组比较,R组术毕即刻、术后24 h NK、CD3^(+)、CD4^(+)细胞明显升高(P<0.05),术毕即刻HR明显增快、MAP明显升高(P<0.05),术中低血压、心动过缓发生率和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率明显降低(P<0.05),术后24、72 h QoR-15评分明显升高(P<0.05)。两组苏醒时Riker评分和Ramsay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丙泊酚比较,瑞马唑仑全身麻醉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免疫功能影响更小,术中低血压、心动过缓发生率更低,术后恢复质量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马唑仑 直肠癌根治术 全身麻醉 免疫功能 恢复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关穴和足三里穴位刺激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麻醉及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汪金娇 师建慧 李永坤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8-171,共4页
目的 观察内关穴和足三里穴位刺激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麻醉及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2021年1月—2022年6月医院进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63例,对照组术后常规镇痛干预,观... 目的 观察内关穴和足三里穴位刺激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麻醉及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2021年1月—2022年6月医院进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63例,对照组术后常规镇痛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内关穴和足三里穴位刺激,比较两组的麻醉术后恢复、胃肠功能及免疫功能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指标包括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拉姆齐(Ramsay)镇静评分,胃肠反应分级,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流质饮食时间、排便时间,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及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 NK),不良反应。结果 术后24、48 h观察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amsay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 h观察组胃肠反应分级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流质饮食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术后5 d两组CD^(+)3、CD^(+)4、NK水平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CD^(+)8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53%,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29%,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关穴和足三里穴位刺激有利于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麻醉及术后恢复,镇痛、镇静效果良好,胃肠功能恢复更快,提高患者免疫功能,利于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腹腔镜 内关穴 足三里 穴位刺激 根治术 麻醉 胃肠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术期加速康复外科干预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应激指标和营养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4
4
作者 于浩 李光云 +1 位作者 许建国 谢坤领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7期88-92,共5页
目的探讨围术期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干预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应激指标和营养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 目的探讨围术期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干预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应激指标和营养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患者在围术期采用常规干预,观察组患者围术期采用ERAS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应激指标、营养指标、排便时间、进食时间、住院天数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 d、5 d,两组患者肾上腺素(epinephrine,E)、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均显著高于本组术前(均P<0.05);术后5 d,两组患者E、NE、IL-6、CRP水平均显著低于本组术后1 d(均P<0.05);术后1 d、5 d,观察组患者E、NE、IL-6、CRP水平均显著低于同时点对照组(均P<0.05)。术后5 d,两组患者整体营养状况主观评估量表(patient-generated subjective global assessment,PG-SGA)评分均显著高于本组术前(均P<0.05),血清白蛋白(albumin,Alb)、前白蛋白(prealbumin,PA)、血红蛋白(hemoglobin,Hb)水平均显著低于本组术前(均P<0.05);术后5 d,观察组患者PG-SGA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Alb、PA、Hb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排便时间、进食时间、住院天数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给予ERAS干预,可显著减轻应激反应,改善营养状况,缩短住院天数,减少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康复外科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 应激 营养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更葡糖钠对老年患者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早期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5
作者 任燕伶 朱藜宁 +2 位作者 陆新健 杨建军 张广芬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76-380,共5页
目的探讨舒更葡糖钠对老年患者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早期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60例,男32例,女28例,年龄65~80岁,BMI 18~28 kg/m^(2),ASA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舒更葡糖钠组(S组... 目的探讨舒更葡糖钠对老年患者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早期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60例,男32例,女28例,年龄65~80岁,BMI 18~28 kg/m^(2),ASA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舒更葡糖钠组(S组)和新斯的明+阿托品组(NA组),每组30例。术毕进入PACU后,当四个成串刺激(TOF)计数为2时,S组给予舒更葡糖钠2 mg/kg,NA组给予等容积的新斯的明0.02 mg/kg+阿托品0.01 mg/kg,当TOF比值(TOFr)≥0.9时拔除气管导管。记录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术中肌松药用量、末次肌松至手术结束时间、手术结束至拔管时间、拮抗后TOFr≥0.9的时间、PACU停留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记录术前、拔管后30 min及拔管后24 h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 l)及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占所有呼气量的比例(FEV_(1)/FVC)。记录低氧血症、上呼吸道阻塞、术后肺炎、肺不张、胸腔积液、气胸等肺部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术中肌松药用量、末次肌松至手术结束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组手术结束至拔管时间、TOFr≥0.9的时间及PACU停留时间明显短于NA组(P<0.05)。两组术前及拔管后30 min、24 h FVC、FEV_(1)及FEV_(1)/FV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肺部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舒更葡糖钠可快速拮抗术后肌松残留,但并未改善老年患者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早期肺功能及降低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更葡糖钠 新斯的明 老年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 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出版: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老年结直肠癌患者的效果及对胃肠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魏素芳 管淑平 +1 位作者 杨晓娅 杨晓静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I0001-I0001,共1页
结直肠癌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归为恶性肿瘤的类别。一般在治疗上采取手术根治的方法被医学上推崇应用,其手术根治法具体包括传统的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两种。传统的开腹手术治疗不利于患者肠胃功能恢复,对患者而言,所受创伤较大,且术中... 结直肠癌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归为恶性肿瘤的类别。一般在治疗上采取手术根治的方法被医学上推崇应用,其手术根治法具体包括传统的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两种。传统的开腹手术治疗不利于患者肠胃功能恢复,对患者而言,所受创伤较大,且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较多。老年患者机体素质差,此方法对老年结直肠癌患者非常不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手术 老年直肠癌患者 直肠癌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 老年患者 胃肠功能 传统的开腹手术 手术根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胃肠运动与血清胃肠激素的变化 被引量:23
7
作者 高羽 张连阳 +4 位作者 刘宝华 童卫东 张安平 陈金萍 徐琰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98-600,共3页
目的探讨经腹腔镜和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对胃肠动力和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42例行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非随机分为经腹腔镜和开腹两组,各21例,记录术后肠鸣音恢复和肛门排气时间,并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ad io im-munoassay,R IA)测定术前12 ... 目的探讨经腹腔镜和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对胃肠动力和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42例行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非随机分为经腹腔镜和开腹两组,各21例,记录术后肠鸣音恢复和肛门排气时间,并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ad io im-munoassay,R IA)测定术前12 h和术后24、48、72 h的血清胃动素、胃泌素水平。结果开腹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较腹腔镜手术组明显延迟(P<0.05)。开腹组术后24、48 h血清胃动素、胃泌素较术前12 h及腔镜组同时相相比明显降低(P<0.01,P<0.05)。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较开腹手术明显快,术后胃动素和胃泌素水平变化可能是其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直肠癌 胃肠动力 胃动素 胃泌素 术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老年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炎症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2
8
作者 张建新 李彦君 +2 位作者 刘冰冰 彭晓静 郭平选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13期1848-1850,1854,共4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老年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炎症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我院行老年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均开放静脉通路,面罩吸氧,监测心率(...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老年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炎症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我院行老年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均开放静脉通路,面罩吸氧,监测心率(HR)、血压(BP)、心电图(ECG)、血氧饱和度(SpO_2)、脑电双频指数(BIS)值,麻醉诱导后观察组给予右美托咪定0.4μg/kg以生理盐水稀释至20mL,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20mL,15min内泵注完毕,观察组右美托咪定按0.4μg·kg^(-1)·h^(-1)持续泵入,对照组等量生理盐水持续泵入,直至手术结束。于麻醉诱导前(T_0)、手术开始2h(T_1)、术毕即刻(T_2)、术后24h(T_3)采集静脉血,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于术前及术后4、12、24h采集静脉血,ELISA法测定血清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内皮素-1(ET-1)水平;于术前及术后4、12、24h采集静脉血,流式细胞分析仪测定CD3^+、CD4^+、CD8^+、CD4^+/CD8^+。结果:与术前比较,观察组术后4、12、24h时NE降低(P<0.05),而对照组E、NE、ET-1均升高(P<0.05),观察组术后4、12、24h时E、NE、ET-1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与T0时比较,2组患者T2、T3时sIL-2R、IL-6、TNF-α均升高(P<0.05),观察组T2、T3时sIL-2R、IL-6、TNF-α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与术前比较,2组术后4、12、24h时CD3^+、CD4^+、CD8^+、CD4^+/CD8^+均降低(P<0.05),观察组术后4、12、24h时CD3^+、CD4^+、CD8^+、CD4^+/CD8^+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对老年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可有效减轻围术期应激反应及炎症反应,有效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老年 腹腔镜 直肠癌根治术 炎症因子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替曲塞用于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腹腔灌注化疗的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张洋 陈志康 +1 位作者 郭雄 王雯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8年第3期313-318,共6页
目的:观察及评估雷替曲塞用于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腹腔灌注化疗对术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术后恢复、系统毒性等的影响。方法:分析81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数据:术中雷替曲塞腹腔灌注组(A组)41例;常规手术对照组(B组)40例。分析比较两... 目的:观察及评估雷替曲塞用于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腹腔灌注化疗对术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术后恢复、系统毒性等的影响。方法:分析81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数据:术中雷替曲塞腹腔灌注组(A组)41例;常规手术对照组(B组)40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术前一般情况、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前及术后3 d的血常规、肝肾功能。结果:两组患者间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手术时间及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间术前、术后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PLT)、AST、ALT、Cr、BUN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替曲塞用于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腹腔灌注化疗具有良好的患者耐受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雷替曲塞 腹腔镜根治术 腹腔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麻醉镇痛方式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转归的影响 被引量:95
10
作者 王芬 胡臻 周英杰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8-41,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麻醉镇痛方式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转归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122例,男60例,女62例,年龄26~85岁,BMI18.5~28.0kg/m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三组:硬膜外镇痛组(EA组,n... 目的比较不同麻醉镇痛方式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转归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122例,男60例,女62例,年龄26~85岁,BMI18.5~28.0kg/m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三组:硬膜外镇痛组(EA组,n=40)、腹横肌平面阻滞组(TAP组,n=41)和静脉镇痛组(PCIA组,n=41)。三组全麻诱导维持用药相同,EA组行硬膜外阻滞和硬膜外镇痛,TAP组行双侧TAP阻滞,PCIA组予PCIA镇痛。记录三组患者七氟醚、舒芬太尼及血管活性药物用量。记录术后1h(T0)、6h(T1)、12h(T2)、24h(T3)、48h(T4)VAS评分及哌替啶用量。记录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PCIA组舒芬太尼用量、哌替啶追加次数明显多于,麻黄碱用量明显少于EA组和TAP组(P〈0.05)。EA组和TAP组各时点VAS评分明显低于PCIA组(P〈0.05),TAP组T3、T4时VAS评分明显高于EA组(P〈0.05)。TAP组和EA组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进食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均明显早于PCIA组(P〈0.05)。PCIA组恶心呕吐例数明显多于TAP组和EA组(P〈0.05)。结论全麻联合硬膜外镇痛、全麻联合腹横肌平面阻滞、全麻联合静脉镇痛对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镇痛效果依次降低;全麻联合硬膜外镇痛或腹横肌平面阻滞对患者术后转归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麻醉 镇痛 直肠癌根治术 术后转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康复护理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的应用 被引量:71
11
作者 孙叶飞 张敬浩 周禹晗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848-851,共4页
选取2015年9月至2018年4月我院接受腹腔镜结直肠手术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44)和观察组(n=44),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快速康复护理。对2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术后并... 选取2015年9月至2018年4月我院接受腹腔镜结直肠手术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44)和观察组(n=44),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快速康复护理。对2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术后并发症和恢复情况、护理工作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显示,2组患者护理前SAS评分以及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护理后观察组SAS评分以及SD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并发症较少、恢复较好,护理工作满意度较高(P<0.05)。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实施快速康复护理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负性心理,减少并发症发生,加快患者恢复进程,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康复护理 腹腔镜 直肠癌根治术 围术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23
12
作者 姚宏伟 傅卫 张同琳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1期72-74,共3页
关键词 腹腔镜辅助 直肠癌根治术 疗效评价 根治性手术切除 直肠癌 手术操作 直肠手术 恶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被引量:17
13
作者 毛小英 张莉 +1 位作者 周红斌 利雪珍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A03期202-204,207,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切除结直肠癌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648例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和236例传统开腹根治术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48例患者通过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并实施科学的护理,与传统开腹组相... 【目的】探讨腹腔镜切除结直肠癌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648例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和236例传统开腹根治术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48例患者通过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并实施科学的护理,与传统开腹组相比术后切口疼痛程度轻,出血量少,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缩短(P<0.01),大便失禁等并发症明显减少(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切除结直肠癌具有术后痛苦少,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加强围手术期心理护理,术前充分的肠道准备,术后密切观察并及时处理并发症,给予肛门括约肌功能锻炼,是手术成功、病人顺利恢复的重要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直肠癌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吊式免气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9
14
作者 庞黎明 夏可义 +2 位作者 陈泛野 廖丹 李德钢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0年第6期523-525,共3页
目的探讨悬吊式免气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手术的可行性。方法 2008年5月~2009年10月,行悬吊式免气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手术43例,其中右半结肠癌根治术10例,横结肠癌根治术3例,左半结肠癌根治术9例,直肠癌Dixon手术16例,直肠癌Miles手... 目的探讨悬吊式免气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手术的可行性。方法 2008年5月~2009年10月,行悬吊式免气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手术43例,其中右半结肠癌根治术10例,横结肠癌根治术3例,左半结肠癌根治术9例,直肠癌Dixon手术16例,直肠癌Miles手术5例。术后37例行FOLFOX辅助化疗方案。结果 43例手术均成功完成,无中转开腹,无死亡病例。手术时间:右半结肠切除术180~300min(平均240min),左半结肠切除术120~240min(平均180min),Dixon手术120~210min(平均150min),Miles手术170~210min(平均190min)。术中出血<150ml。手术切除淋巴结10~28个,平均16个,其中阳性5个。术后恢复顺利。43例随访4~10个月,平均7个月,未见切口种植及吻合口复发,腹部CT检查未发现远处转移。结论悬吊式免气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手术避免了气腹对人体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是一种安全、可行、经济的手术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悬吊式免气腹腹腔镜 根治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脐单孔+1孔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范琳峰 刘志坚 +3 位作者 曾翔辉 赖剑 赵书锋 曾祥福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567-570,共4页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1孔腹腔镜(single-incision plus one-port laparoscopic surgery,SILS+1)结直肠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19年11月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例进行经脐SILS+1结直肠癌根治术患...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1孔腹腔镜(single-incision plus one-port laparoscopic surgery,SILS+1)结直肠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19年11月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例进行经脐SILS+1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及增加戳卡孔数量,手术平均时间107(95~124)min,平均出血33(10~80)mL,2例患者出现术后发热,考虑术后吸收热可能,术后第3天自行退热,其余患者术后无明显外科并发症,术后1~3天胃肠道功能恢复,3~5天拔出腹腔引流管,术后住院时间约9.3(7~11)天。术后病理再次证实为结直肠腺癌,淋巴结检出平均数目为13.6(11~16)枚,均无围手术期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的发生。术后随访3~24个月,平均10个月,未发现肿瘤局部复发、腹壁戳孔切口种植转移。结论:经脐SILS+1结直肠癌根治术安全可行,创伤小,美容效果令人满意,但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脐 单孔+1孔 腹腔镜 直肠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蓝碟(LapDisc)手助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 被引量:11
16
作者 范应方 黄宗海 +3 位作者 方驰华 宋慧娟 厉周 俞金龙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5年第7期527-528,共2页
目的探讨手助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效果. 方法应用LapDisc手助腹腔镜技术完成27例结直肠癌根治术. 结果手术全部成功,无一例中转开腹.手术时间90~260 min,平均140 min.术中出血50~200 ml,平均110 ml.术后无死亡及吻合口漏等并发... 目的探讨手助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效果. 方法应用LapDisc手助腹腔镜技术完成27例结直肠癌根治术. 结果手术全部成功,无一例中转开腹.手术时间90~260 min,平均140 min.术中出血50~200 ml,平均110 ml.术后无死亡及吻合口漏等并发症.随访6~23个月,平均8.6月,未见切口种植复发. 结论手助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具有安全、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及降低标准腹腔镜手术难度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助腹腔镜外科 腹腔镜直肠切除术 直肠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多卡因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0和细胞角蛋白20的影响 被引量:12
17
作者 王信磊 刘诗文 +2 位作者 李强 叶玲玲 张红艳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36-338,共3页
目的 观察术中静脉输注利多卡因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血清白细胞介素(IL)-10和细胞角蛋白(CK)20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60例,年龄30~70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利多卡因组(L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30... 目的 观察术中静脉输注利多卡因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血清白细胞介素(IL)-10和细胞角蛋白(CK)20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60例,年龄30~70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利多卡因组(L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30例.麻醉诱导时L组以利多卡因首剂1 mg/kg静脉注射,继以利多卡因1.5 mg· kg-1·h-1持续泵注直至手术结束,C组持续输注等量生理盐水.于麻醉诱导前5min(T1)、手术结束即刻(T2)、术后24 h(T3)和48h(T4)从上臂外周静脉采集血液标本,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10浓度;采用RT-PCR法检测CK20 mRNA.结果 T2~T4时两组患者血清IL-10浓度均明显高于T1时(P<0.05).T3时L组血清IL-10浓度明显低于C组(P<0.05).T1、T2、T4时两组患者血清IL-10浓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T3时两组患者CK20 mRNA阳性表达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利多卡因可降低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血清IL-10浓度,有利于减轻术后免疫抑制,但可能对术后癌细胞血行微转移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多卡因 直肠癌根治术 白细胞介素-10 细胞角蛋白20 微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内镜注墨定位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8
作者 王炜 刘斌 杨志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75-376,共2页
目的探讨印度墨汁用于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定位的有效性。方法2006年3月—2008年6月,将61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1例),实验组术前经内镜注射印度墨汁染色定位,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定位。结果两组患者的... 目的探讨印度墨汁用于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定位的有效性。方法2006年3月—2008年6月,将61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1例),实验组术前经内镜注射印度墨汁染色定位,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定位。结果两组患者的术中肿瘤可视率、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间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时,术前经内镜注射印度墨汁染色定位可以很容易地找到病变部位,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显著减少,切除范围更加准确,方法简单,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检查 印度墨汁 直肠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对结直肠癌患者预后及胃肠激素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1
19
作者 王帅奇 赵和照 胡正川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5年第12期54-57,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对结直肠癌患者预后及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将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患...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对结直肠癌患者预后及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将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一般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手术前后胃动素、胃泌素水平及免疫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切口总长度、肛门排气时间、人均止痛次数、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胃动素和胃泌素水平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各免疫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免疫球蛋白(Ig)A、Ig M水平较术前明显降低,C反应蛋白(CRP)水平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Ig A水平较术前明显降低,白细胞介素(IL)-6与CRP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可有效改善结直肠癌患者治疗效果,减轻患者胃肠道不良反应,提高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直肠癌 根治术 胃肠道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Q-PCR法检测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外周血CK20 mRNA变化 被引量:5
20
作者 程勇 熊兵红 +1 位作者 王子卫 张伟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3期2238-2239,共2页
目的检测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外周静脉血CK20 mRNA的表达,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对术后肿瘤细胞血循环微转移的影响。方法应用FQ-PCR方法检测24例行腹腔镜辅助下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腹腔镜组)和31例传统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 目的检测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外周静脉血CK20 mRNA的表达,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对术后肿瘤细胞血循环微转移的影响。方法应用FQ-PCR方法检测24例行腹腔镜辅助下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腹腔镜组)和31例传统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开腹组)外周静脉血CK20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腹腔镜组CK20 mRNA术前阳性率为29.17%(7/24),术后阳性率为37.50%(9/24),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手术前后比较,也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和传统开腹手术一样,并不增加外周静脉血CK20 mRNA的阳性率,即不增加术后肿瘤血循环微转移的危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微转移 腹腔镜 CK20 MRNA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