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究纳米炭在单孔腹腔镜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行单孔腹腔镜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术前给予纳米炭混悬注射液)与对照组,每组48例。术后记录清扫的淋巴结数目,检测其中的...目的:探究纳米炭在单孔腹腔镜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行单孔腹腔镜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术前给予纳米炭混悬注射液)与对照组,每组48例。术后记录清扫的淋巴结数目,检测其中的黑染淋巴结数目,并行病理检测明确各淋巴结发生转移情况。结果:观察组检获淋巴结平均数目(18.46±3.52 vs 10.63±1.95)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检出淋巴结发生转移率(12.19%)高于对照组(9.41%)(P>0.05)。黑染类淋巴结发生转移率(88/611,14.40%)明显高于未黑染(20/275,6.18%)与对照组(48/510,9.41%)(χ^(2)=9.007、6.495,P=0.003、0.011)。结论:术前应用纳米活性炭混悬注射液,能够提高行单孔腹腔镜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患者淋巴结检获数目以及转移淋巴结检出率,可确保病理分期的准确性,在直肠癌临床治疗方面具有指导意义。展开更多
目的比较经肛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ransanal 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aTME)与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laparoscopic 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LaTME)在中低位直肠癌治疗中的短、长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到2016年1月28...目的比较经肛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ransanal 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aTME)与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laparoscopic 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LaTME)在中低位直肠癌治疗中的短、长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到2016年1月28例施行TaTME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TaTME组)。随机抽取同一手术团队同一时期28例施行LaTME患者,其中1例LaTME患者因失访被排除,最后纳入27例LaTME患者作为对照组(LaTME组)。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的各项指标以及长期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肿瘤直径、肿瘤下缘距齿状线距离、ASA分级、术前T分期、N分期等术前临床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例数、淋巴结获取数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对于LaTME组,TaTME组术中中转开腹率明显降低(0比18.5%),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明显缩短[2(1,3)d比3(2,4)d](P<0.05)。在3年的随访中,两组的累积局部复发率、总体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TME在中低位直肠癌的治疗中是可行和安全的。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如何合理运用手术技巧避免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laparoscopic total mesenteric excision,LTME)的手术副损伤的发生。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2008年6月182例LIME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就手术过程中的手术...目的探讨如何合理运用手术技巧避免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laparoscopic total mesenteric excision,LTME)的手术副损伤的发生。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2008年6月182例LIME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就手术过程中的手术入路、肠系膜下血管及降结肠系膜处理、直肠系膜游离等手术技巧进行总结,寻找避免手术副损伤发生的方法。结果182例均顺利完成LIME,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115~320min,平均150min。术中出血量15~75m1,平均25m1。术中直肠损伤发生率2.7%(5/182),骶前静脉丛损伤发生率2.2%(4/182),阴道损伤发生率1.1%(2/182),精囊、输精管损伤发生率1.1%(2/182),未发生输尿管损伤、前列腺损伤等。13例手术副损伤镜下缝合或压迫止血成功,术后无吻合口漏等并发症发生。术后病理:低分化腺癌56例,中分化腺癌98例,息肉恶变28例。Dukes分期:A期23例,B期67例,C期92例。182例术后随访6~32个月,平均18个月,均未发现吻合口肿瘤复发及远处转移。结论只要熟练地掌握乙状结肠、直肠毗邻结构的镜下解剖,运用合理的手术技巧和规范的操作可以防范LIME手术副损伤的发生。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肥胖中低位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手术的安全性、可行性。方法回顾总结该院院胃肠外科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53例腹腔镜中低位直肠癌手术的患者资料。比较同期105例正常体重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目的探讨肥胖中低位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手术的安全性、可行性。方法回顾总结该院院胃肠外科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53例腹腔镜中低位直肠癌手术的患者资料。比较同期105例正常体重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5.0 kg/m2],40例超重组(25.0 kg/m2≤BMI≤29.9kg/m2),8例肥胖组(BMI≥30.0 kg/m2)一般情况、手术危险程度(ASA)分级、肿瘤大小、肿瘤位置、术前分期、手术指标、术后恢复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3组病例在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肿瘤位置、手术危险程度(ASA)分级、术前分期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3组病例术前合并症差异有显著性(P<0.01)。3组病例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进食流质时间及住院时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正常体重组、超重组和肥胖组中转开腹率分别为5.7%,5%和0%,差异无显著性(P>0.05)。正常体重组、超重组和肥胖组获取淋巴结数分别为15.1、14.6及12.4个,差异无显著性(P>0.05)。正常体重组、超重组和肥胖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6.2%、20%及37.5%,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在肥胖直肠癌患者中应用是安全,可行的。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究纳米炭在单孔腹腔镜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行单孔腹腔镜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术前给予纳米炭混悬注射液)与对照组,每组48例。术后记录清扫的淋巴结数目,检测其中的黑染淋巴结数目,并行病理检测明确各淋巴结发生转移情况。结果:观察组检获淋巴结平均数目(18.46±3.52 vs 10.63±1.95)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检出淋巴结发生转移率(12.19%)高于对照组(9.41%)(P>0.05)。黑染类淋巴结发生转移率(88/611,14.40%)明显高于未黑染(20/275,6.18%)与对照组(48/510,9.41%)(χ^(2)=9.007、6.495,P=0.003、0.011)。结论:术前应用纳米活性炭混悬注射液,能够提高行单孔腹腔镜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患者淋巴结检获数目以及转移淋巴结检出率,可确保病理分期的准确性,在直肠癌临床治疗方面具有指导意义。
文摘目的比较经肛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ransanal 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aTME)与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laparoscopic 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LaTME)在中低位直肠癌治疗中的短、长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到2016年1月28例施行TaTME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TaTME组)。随机抽取同一手术团队同一时期28例施行LaTME患者,其中1例LaTME患者因失访被排除,最后纳入27例LaTME患者作为对照组(LaTME组)。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的各项指标以及长期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肿瘤直径、肿瘤下缘距齿状线距离、ASA分级、术前T分期、N分期等术前临床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例数、淋巴结获取数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对于LaTME组,TaTME组术中中转开腹率明显降低(0比18.5%),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明显缩短[2(1,3)d比3(2,4)d](P<0.05)。在3年的随访中,两组的累积局部复发率、总体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TME在中低位直肠癌的治疗中是可行和安全的。
文摘目的探讨如何合理运用手术技巧避免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laparoscopic total mesenteric excision,LTME)的手术副损伤的发生。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2008年6月182例LIME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就手术过程中的手术入路、肠系膜下血管及降结肠系膜处理、直肠系膜游离等手术技巧进行总结,寻找避免手术副损伤发生的方法。结果182例均顺利完成LIME,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115~320min,平均150min。术中出血量15~75m1,平均25m1。术中直肠损伤发生率2.7%(5/182),骶前静脉丛损伤发生率2.2%(4/182),阴道损伤发生率1.1%(2/182),精囊、输精管损伤发生率1.1%(2/182),未发生输尿管损伤、前列腺损伤等。13例手术副损伤镜下缝合或压迫止血成功,术后无吻合口漏等并发症发生。术后病理:低分化腺癌56例,中分化腺癌98例,息肉恶变28例。Dukes分期:A期23例,B期67例,C期92例。182例术后随访6~32个月,平均18个月,均未发现吻合口肿瘤复发及远处转移。结论只要熟练地掌握乙状结肠、直肠毗邻结构的镜下解剖,运用合理的手术技巧和规范的操作可以防范LIME手术副损伤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