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腔镜直肠癌保肛手术后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何风国 师新荣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2期123-125,共3页
目的分析腹腔镜直肠癌保肛手术后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与对策。方法2014年4月—2018年5月,于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吴忠市人民医院行腹腔镜直肠癌保肛手术治疗的患者中选取20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吻合口瘘发生情况... 目的分析腹腔镜直肠癌保肛手术后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与对策。方法2014年4月—2018年5月,于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吴忠市人民医院行腹腔镜直肠癌保肛手术治疗的患者中选取20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吻合口瘘发生情况进行总结,通过单因素、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找出腹腔镜直肠癌保肛手术后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进而制定针对性的应对对策。结果腹腔镜直肠癌保肛手术后出现吻合口瘘组患者和未出现吻合口瘘组患者在新辅助放化疗、超低位保肛、体质量指数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腹腔镜直肠癌保肛手术后吻合口瘘出现的危险因素包括新辅助化疗、手术方式、吻合口距齿状线距离以及体质量指数。结论腹腔镜直肠癌保肛手术后吻合口瘘出现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辅助放化疗、手术方式、吻合口距齿状线距离以及体质量增加,针对各种危险因素,围术期应该采取针对性的应对措施,以此来将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直肠癌保肛手术 术后吻合口瘘 危险因素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速康复外科在腹腔镜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8
2
作者 兰跃福 屈统红 陈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268-1269,共2页
加速康复外科(fast track surgery.FTS)是指采用有循证医学证据的围手术期处理的一系列优化措施。以减少或降低手术患者的生理及心理创伤应激,使患者获得快速康复。它颠覆了近百年来形成的围手术期的处理思维原则.且在一系列研究... 加速康复外科(fast track surgery.FTS)是指采用有循证医学证据的围手术期处理的一系列优化措施。以减少或降低手术患者的生理及心理创伤应激,使患者获得快速康复。它颠覆了近百年来形成的围手术期的处理思维原则.且在一系列研究中被证明在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死亡率及医疗费用等方面较传统方法有明显的优势。我院于2008年3月开始研究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手术患者中应用,现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康复外科 直肠癌 手术 腹腔镜 应用 手术期处理 surgery 循证医学证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与腹腔镜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短期疗效比较 被引量:3
3
作者 邱佳辉 程非池 +4 位作者 项世骏 韩超 张人超 裘正军 黄陈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08-610,共3页
低位直肠癌(距肛门≤5 cm)由于其位置的特殊性,既往根治性切除手术为保证肿瘤远端切缘的彻底性,需要同时切除肛门,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1]。微创手术的发展使低位直肠癌在根治性切除的基础上保留肛门成为可能[2-3]。微创手术可有... 低位直肠癌(距肛门≤5 cm)由于其位置的特殊性,既往根治性切除手术为保证肿瘤远端切缘的彻底性,需要同时切除肛门,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1]。微创手术的发展使低位直肠癌在根治性切除的基础上保留肛门成为可能[2-3]。微创手术可有效减少低位直肠癌患者盆底重要神经血管损伤及更好地保留远端肠管,增高低位直肠癌患者保肛概率,并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机器人手术作为微创手术的突破性成果,相较腹腔镜手术,其在低位直肠癌手术中的优劣性尚存争议[4-6]。本研究对机器人与腹腔镜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短期疗效进行比较,阐述机器人手术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手术 低位直肠癌 腹腔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新进展 被引量:47
4
作者 应敏刚 叶青 黄峰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881-884,共4页
低位直肠癌在我国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威胁着人民的健康。外科手术是低位直肠癌最有效的治疗方法,随着对直肠解剖生理和低位直肠癌生物学特点研究的不断深入,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尤其腹腔镜技术的应用已成为当前关... 低位直肠癌在我国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威胁着人民的健康。外科手术是低位直肠癌最有效的治疗方法,随着对直肠解剖生理和低位直肠癌生物学特点研究的不断深入,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尤其腹腔镜技术的应用已成为当前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腹腔镜低位直肠前切除术、腹腔镜低位直肠前切除术联合经肛门括约肌间切除或经肛门直肠脱出外翻等术式是腹腔镜下低位直肠癌切除保肛手术可选的手术方法。消化道重建可选择双吻合器法、手工经肛结肠肛管吻合以及结肠J型储袋成形吻合等方式。各种术式有其特有的适应范围和优缺点,应以优先保证手术根治同时兼顾生活质量为原则合理选择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直肠癌 腹腔镜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肛门拖出式吻合技术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5
作者 李正刚 朱志强 +4 位作者 张善家 戴恒兵 胡斌 姚寒晖 梁伟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88-590,共3页
15例低位直肠癌患者施行腹腔镜辅助经肛门拖出式吻合保肛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135~215 min,平均155min;术中出血65~105 ml,平均75 ml,术中无肠管、输尿管及邻近器官损伤。吻合口距齿状线1.0~3.0 cm,术后无吻合口漏及吻合口狭窄等... 15例低位直肠癌患者施行腹腔镜辅助经肛门拖出式吻合保肛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135~215 min,平均155min;术中出血65~105 ml,平均75 ml,术中无肠管、输尿管及邻近器官损伤。吻合口距齿状线1.0~3.0 cm,术后无吻合口漏及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术后3月排便次数4~6次/d,随访3~19个月,未发现吻合口复发及穿刺孔种植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低位直肠癌 直肠拖出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末端回肠悬吊术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6
作者 赵辉 史益凡 +3 位作者 杨增辉 鲍传庆 沈晓明 许炳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3741-3744,共4页
目的探讨末端回肠悬吊术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2月我院诊断为低位直肠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C组)和试验组(T组),每组各40例。C组行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Dixon),T组在C组基础上联合末... 目的探讨末端回肠悬吊术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2月我院诊断为低位直肠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C组)和试验组(T组),每组各40例。C组行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Dixon),T组在C组基础上联合末端回肠悬吊术。分别于术前1 d和术后第1、3、7天检测两组营养学指标:血浆总蛋白(TP)、血清白蛋白(ALB)、血清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TF);外周血电解质:钠(Na^+)、钾(K^+)、氯(Cl^-)等水平,并记录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两组术前和术后营养指标及血电解质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T组吻合口瘘的二次手术率明显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末端回肠悬吊术不影响患者术后恢复,不增加患者的痛苦及经济负担,能有效降低由吻合口瘘所致的二次手术率,而且操作简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末端回肠悬吊术 低位直肠癌 手术 直肠癌根治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6
7
作者 黄庆录 李鸿飞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0-82,共3页
近年来,低位直肠癌的发病呈上升趋势,治疗低位直肠癌不仅要求根治肿瘤,而且应尽可能保留健全的排便、控便及性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人们对直肠癌生物学特性及解剖结构认识的深入以及腹腔镜技术的成熟,腹腔镜下低位直肠癌... 近年来,低位直肠癌的发病呈上升趋势,治疗低位直肠癌不仅要求根治肿瘤,而且应尽可能保留健全的排便、控便及性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人们对直肠癌生物学特性及解剖结构认识的深入以及腹腔镜技术的成熟,腹腔镜下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已得到广泛开展。现就腹腔镜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发展及现状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直肠癌手术 腹腔镜技术 生物学特性 生活质量 解剖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直肠癌超低位保肛手术108例报告 被引量:18
8
作者 张永康 刘韵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94-296,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在低位直肠癌行超低位保肛手术中的价值。方法 2006年4月~2015年1月完成腹腔镜下直肠癌超低位保肛手术108例。腹腔镜下完成直肠系膜切除及淋巴结清扫,Endo-GIA于肿瘤下缘2 cm处离断直肠,扩大右下腹主操作孔切除标本...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在低位直肠癌行超低位保肛手术中的价值。方法 2006年4月~2015年1月完成腹腔镜下直肠癌超低位保肛手术108例。腹腔镜下完成直肠系膜切除及淋巴结清扫,Endo-GIA于肿瘤下缘2 cm处离断直肠,扩大右下腹主操作孔切除标本及完成管状吻合器底钉座置入操作,回纳近端结肠后重新建立气腹,29号管状吻合器经肛门在腔镜下完成结-直肠端端吻合。结果 108例手术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无手术死亡。手术时间68~145min,平均104 min;术中出血量10~100 ml,平均40 ml;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1~3.5 d,平均2.3 d;淋巴结清扫数8~37枚,平均12.5枚。98例术后随访6~62个月,平均24.6月,无穿刺孔种植转移和吻合口复发。结论腹腔镜下全直肠系膜切除超低位保肛手术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手术 低位直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联合腹腔镜手术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6
9
作者 王占文 段国强 +3 位作者 张伦 王丽亭 胡旭亚 张占学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13-217,共5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助和开放相结合的三联合腹腔镜手术(three united laparoscopic surgery,TULS)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2015年6月~2018年6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43例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资料,由患者选择术式,其中...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助和开放相结合的三联合腹腔镜手术(three united laparoscopic surgery,TULS)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2015年6月~2018年6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43例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资料,由患者选择术式,其中TULS 22例,腹腔镜辅助21例。TULS组先利用腹腔镜探查及游离直肠,再改为手助腹腔镜进一步游离直肠并完成直肠离断,开放手术切除病变直肠,手助腹腔镜下完成直肠吻合。比较2组手术及术后指标。结果与腹腔镜辅助组相比,TULS组肛缘距吻合环距离短[(4.83±0.46)cm vs.(5.50±0.54)cm,t=-4.369,P=0.000],肿瘤下缘距切缘的距离长[(1.99±0.35)cm vs.(1.41±0.18)cm,t=6.825,P=0.000],肿瘤下缘距切缘距离>1.5 cm占比高[90.9%(20/22)vs.57.1%(12/21),χ^(2)=6.435,P=0.011],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自主排便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均随访3年,2组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 rankχ^(2)=0.019,P=0.889)。结论TULS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安全可行,较腹腔镜辅助手术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联合腹腔镜手术 腹腔镜辅助手术 低位直肠癌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低位直肠癌保肛根治术75例分析 被引量:15
10
作者 万小平 张翼 张阳德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902-904,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低位直肠癌保肛根治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腹腔镜下低位直肠癌保肛根治术的临床资料。结果:7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后出院,68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期内,除5例术后1年内复查发现肝转移,1例原位复发外,其余均...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低位直肠癌保肛根治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腹腔镜下低位直肠癌保肛根治术的临床资料。结果:7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后出院,68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期内,除5例术后1年内复查发现肝转移,1例原位复发外,其余均健在。结论:随着腹腔镜技术的进步,吻合器的应用以及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技术的成熟,使得手术操作视野扩大,有利于低位肠段的游离和吻合,增加了低位直肠癌患者保肛的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直肠癌 腹腔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保肛治疗低位直肠癌(附42例报告) 被引量:17
11
作者 周总光 于永扬 +4 位作者 李立 舒晔 雷文章 程中 王天才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2年第2期85-87,共3页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完成全直肠系膜切除 (TME)、低位 /超低位 /行结肠 -肛管吻合治疗低位直肠癌的可行性。 方法 按TME原则 ,在腹腔镜下对 4 2例低位直肠癌患者实施低位 /超低位 /结-肛吻合术。 结果  4 2例腹腔镜TME、低位 /超低...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完成全直肠系膜切除 (TME)、低位 /超低位 /行结肠 -肛管吻合治疗低位直肠癌的可行性。 方法 按TME原则 ,在腹腔镜下对 4 2例低位直肠癌患者实施低位 /超低位 /结-肛吻合术。 结果  4 2例腹腔镜TME、低位 /超低位 /结肠 -肛管吻合术均获成功 ,保肛率 10 0 %。手术时间 (110~ 2 10 )分钟 ,平均 12 5分钟 ;术中出血 (5~ 80 )ml,平均 2 0ml;术后 1~ 2天恢复胃肠功能并下床活动 ,住院时间 (5~ 14 )天 ,平均 8天。术后 18例应用了止痛剂 ,术中及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 结论 腹腔镜下行TME低位 /超低位结肠 -肛管吻合术治疗低位直肠癌可行。具有创伤小、出血少、保肛率高、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外 ,对自主神经丛的保护更准确 ,术后肛门括约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系膜切除术 微创外科 低位直肠癌 腹腔镜 结肠-管吻合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3例腹腔镜超低位直肠癌根治保肛术疗效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道荣 罗伟伦 +6 位作者 赵建国 鱼海峰 汪刘华 陈杰 蒋国庆 潘东松 樊敬文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3-105,共3页
目的:分析腹腔镜超低位直肠癌根治保肛手术的疗效,以探讨腹腔镜及相关技术在超低位直肠癌根治保肛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对2005年6月至2010年12月在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胃肠外科施行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中的33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 目的:分析腹腔镜超低位直肠癌根治保肛手术的疗效,以探讨腹腔镜及相关技术在超低位直肠癌根治保肛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对2005年6月至2010年12月在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胃肠外科施行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中的33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研究3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者,无手术死亡者。平均手术时间(137±43)min,平均手术切除淋巴结(5~25)枚,术中冷冻切片显示远切缘均为阴性,术后患者平均住院(9~25)d。术后发生吻合口漏3例,吻合口出血1例,肠梗阻1例。随访时间平均(23±17)个月,随访中新发现局部复发4例,远处转移4例,术后切除肿瘤种植1例,术后患者死亡7例,3年总生存率为84.4%。结论:腹腔镜超低位直肠癌根治保肛手术安全可行,可达到与传统开腹手术相同的目的和效果,并可能取得更加良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直肠系膜切除术 超低位直肠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肛门切割缝合法处理远端肠管在腹腔镜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3
作者 朱达坚 戎祯祥 +3 位作者 陈小伍 剧永乐 伍锦浩 陆光生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8年第6期513-514,共2页
目的探讨经肛门切割缝合法处理肿瘤远端肠管在腹腔镜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5年5月~2007年5月,对施行腹腔镜直肠癌保肛手术的11例超低位直肠癌,经肛门直视在距癌灶最下缘1cm处对肿瘤远端肠管进行缝合-切割-缝合关闭... 目的探讨经肛门切割缝合法处理肿瘤远端肠管在腹腔镜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5年5月~2007年5月,对施行腹腔镜直肠癌保肛手术的11例超低位直肠癌,经肛门直视在距癌灶最下缘1cm处对肿瘤远端肠管进行缝合-切割-缝合关闭远端肠管,术中冰冻病理检查确认远端切缘无癌细胞残留,再经肛门置入管状吻合器进行肠管端端吻合。结果11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115~320min,平均150min;术中出血15~75ml,平均25ml。术中无直肠破裂穿孔、输尿管及邻近器官损伤。吻合口距齿状线0.5~1cm。术后排便次数3~5次/d。术后无吻合口漏及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11例术后3个月肛门测压均正常。11例随访6~31个月,平均18.4月,未发现吻合口复发及穿刺孔、辅助小切口种植转移。结论经肛门切割缝合法处理肿瘤远端肠管在腹腔镜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既能保证肿瘤远端肠管有足够的切除范围,又能较好地保护肛门括约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超低位直肠癌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联合骶尾部切口在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4
作者 彭书旺 董米连 +2 位作者 杨磊磊 廖伟 方承峰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3年第12期1137-1139,共3页
2009年5月-2012年10月,对35例超低位直肠肿瘤经腹腔镜联合骶尾部入路行直肠癌根治术,肿瘤下极距肛门2.6-4.2 cm,平均3.9 cm,瘤体直径2.5-3.7 cm,平均3.2 cm.术中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和手术死亡,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120-220 min,平均185 m... 2009年5月-2012年10月,对35例超低位直肠肿瘤经腹腔镜联合骶尾部入路行直肠癌根治术,肿瘤下极距肛门2.6-4.2 cm,平均3.9 cm,瘤体直径2.5-3.7 cm,平均3.2 cm.术中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和手术死亡,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120-220 min,平均185 min.术中出血40-110 ml,平均80 ml.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16-60 h,平均46 h.术后排便次数3-5次/d.无吻合口漏发生.骶尾部切口感染3例.术后病理TNM分期:Ⅰ期2例,ⅡA期9例,ⅡB期15例,Ⅲ期9例.病理类型:高分化腺瘤19例,中分化腺瘤12例,低分化腺瘤4例.下切缘镜下均为阴性,肿瘤距下切缘距离2-4.5 cm,平均3.9 cm.术后随访3-30个月,中位时间20.3月,无吻合口及盆腔复发,排便功能恢复均较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括约肌间超低位直肠前切除术 直肠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术式比较
15
作者 张志强 舒秉俊 +2 位作者 冯志 夏雨 鲍彦美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74-974,共1页
关键词 低位直肠癌手术 腹腔镜 术式比较 直肠全系膜切除 管吻合术 结肠成形 直肠癌患者 直接吻合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辅助下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进展 被引量:17
16
作者 庄晓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09-510,共2页
1987年法国医生PhilippeMouret完成世界上第1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以来.腹腔镜手术得到了迅速、广泛的发展.腹腔镜技术运用于直肠恶性肿瘤的治疗.只有10余年的历史。由于手术器械的更新和手术技术的提高.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在技术上... 1987年法国医生PhilippeMouret完成世界上第1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以来.腹腔镜手术得到了迅速、广泛的发展.腹腔镜技术运用于直肠恶性肿瘤的治疗.只有10余年的历史。由于手术器械的更新和手术技术的提高.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在技术上成为可能,在肿瘤的根治性、手术时间以及近期疗效等方面均与传统开腹手术相似。腹腔镜直肠癌手术具有创伤小、术后疼痛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直肠癌手术 腹腔镜辅助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直肠恶性肿瘤 传统开腹手术 腹腔镜手术 腹腔镜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例腹腔镜低位直肠癌保肛术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贾映东 王子卫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288-1289,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应用和临床效果。方法:在全直肠系膜切除的基础上,应用腹腔镜和一次性管状吻合器,对18例低位直肠癌行超低位结肛吻合,随访2~12月。回顾性分析其术中出血量、切缘癌残留、术后排便功能、手术并...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应用和临床效果。方法:在全直肠系膜切除的基础上,应用腹腔镜和一次性管状吻合器,对18例低位直肠癌行超低位结肛吻合,随访2~12月。回顾性分析其术中出血量、切缘癌残留、术后排便功能、手术并发症、局部复发率。结果:全组病例平均出血86ml,无切端癌残留,无大便失禁,无吻合口漏,无手术死亡,肿瘤局部无1例复发。结论:遵循肿瘤根治的原则,腹腔镜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出血少,能保留患者的肛门排便功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直肠癌 腹腔镜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直肠癌保肛根治术后低位前切除综合征的发生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2
18
作者 郭帆 韩斌 +1 位作者 黄琳凯 朱家佳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94-200,共7页
目的探究腹腔镜直肠癌保肛根治术后低位前切除综合征(LARS)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8年12月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普外科行腹腔镜直肠癌保肛根治术的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中均遵循全直肠系膜切除(TME)原... 目的探究腹腔镜直肠癌保肛根治术后低位前切除综合征(LARS)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8年12月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普外科行腹腔镜直肠癌保肛根治术的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中均遵循全直肠系膜切除(TME)原则,共有105例接受腹腔镜直肠癌保肛根治术患者完成量表评分最终纳入研究,其中男性56例,女性49例,年龄35~87岁,平均(64.5±7.5)岁;肿瘤TNM分期Ⅰ期23例,Ⅱ期11例,Ⅲ期71例。采用电话、微信、门诊、住院等方式随访记录患者术后3、6、12个月的排便情况;根据LARS评分评估研究对象的排便功能;通过LARS量表评分将研究对象分为LARS组(包括minor LARS及major LARS)和无LARS组(no LARS组),通过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数据的差异,分析LARS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105例患者均成功完成腹腔镜下直肠癌保肛根治术,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为(257±10)min,术中出血量为(111.5±25.5)mL,术后拔除尿管时间为(32±4)h,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为(6±1)d。105例患者术后3、6及12个月均完成LARS评分表。单因素分析显示:BMI(P=0.035)、吻合口距肛门距离(P<0.01)、肿瘤下缘距肛门距离(P=0.003)、术前放化疗(P=0.014)、术后吻合口漏(P=0.004)是影响患者术后3个月排便功能的相关因素,BMI(P=0.007;0.005)、吻合口距肛门距离(P=0.004;0.003)、术前放化疗(P=0.003;0.020)、术后吻合口漏(P<0.01;0.001)是影响患者术后6、12个月排便功能的相关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放化疗是影响患者术后3、6个月排便功能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BMI、吻合口距肛门距离、术后吻合口漏是影响患者术后3、6、12个月排便功能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腹腔镜直肠癌保肛根治术后发生LARS的概率较高,BMI、吻合口距肛门距离、术前放化疗、术后吻合口瘘是影响患者术后排便功能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低位前切除综合征 腹腔镜手术 根治术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肠癌保肛术后肠外瘘的非手术治疗 被引量:9
19
作者 潘贻飞 张筱骅 +3 位作者 叶国华 林包荣 陈雪敏 李加枝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607-610,共4页
目的 :探讨直肠癌保肛术后发生肠外瘘的非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对 92例直肠癌保肛术后发生肠外瘘患者采用非手术综合方法治疗 ,主要措施包括 :确保骶前引流通畅有效 ;合理使用抗生素 ;根据不同病情采用进食、肠外营养、肠内营养以增强... 目的 :探讨直肠癌保肛术后发生肠外瘘的非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对 92例直肠癌保肛术后发生肠外瘘患者采用非手术综合方法治疗 ,主要措施包括 :确保骶前引流通畅有效 ;合理使用抗生素 ;根据不同病情采用进食、肠外营养、肠内营养以增强患者营养状况 ;避免不必要的肛门指检。结果 :84例治愈 ,1例改行Miles术 ,1例出现真菌性败血症而自动出院 (出院后 2个月经随访未死亡 ) ,6例行横结肠造瘘术。从瘘发生至瘘治愈拔管时间平均 17.6天 ,最短 5天 ,最长 43天。结论 :直肠癌保肛术后肠外瘘绝大部分可以用非手术治疗方法而治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肠外瘘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支撑捆扎法低位吻合的价值 被引量:9
20
作者 董文广 詹文华 +3 位作者 韩方海 张肇达 周总光 吴凌云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880-881,共2页
目的评价支撑捆扎法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低位吻合的价值。方法从929例低位直肠癌中选择629例实施保肛手术。手术方法有双吻合器吻合法(n=101)和经肛门支撑捆扎结肠-直肠(肛管)(n=528)吻合。外科切除范围:除残留肛侧直肠(肛管),肛提... 目的评价支撑捆扎法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低位吻合的价值。方法从929例低位直肠癌中选择629例实施保肛手术。手术方法有双吻合器吻合法(n=101)和经肛门支撑捆扎结肠-直肠(肛管)(n=528)吻合。外科切除范围:除残留肛侧直肠(肛管),肛提肌、肛门内外括约肌、坐骨盲肠窝脂肪组织、肛周皮肤外,与Miles手术相同。结果低位直肠癌保肛率67.69%。根治术后584例随访5年以上。5年生存率:吻合器组75%、支撑捆扎组76.59%。局部复发率:吻合器组5%、支撑捆扎组3.2%。手术合并症:吻合器组吻合口漏4%;支撑捆扎组吻合口漏2.5%。两种保肛方法5年生存、局部复发率及术后并发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低位直肠癌中,在确保根治和术后排便功能,能完成口侧结肠-直肠(肛管)吻合者,可作为保肛适应症选择范围。保肛术式选择,吻合口在盆腔内者选择吻合器技术,在耻骨直肠肌上缘到肌间沟者选择支撑捆扎吻合术。经肛门支撑捆扎吻合可以取代吻合器完成超低位及结肠-直肠(肛管)吻合,两种吻合方法之间对病人的预后影响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支撑捆扎法 低位吻合 手术 价值 双吻合器吻合法 门内外括约肌 Miles手术 低位直肠癌 局部复发率 吻合口漏 5年生存率 手术合并症 术后并发症 吻合器技术 耻骨直肠 手术 手术方法 切除范围 脂肪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