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临床安全性对比研究 被引量:48
1
作者 傅卫 袁炯 +4 位作者 王德臣 姚宏伟 于锦利 任立焕 张同琳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6期502-505,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治疗中、低位直肠癌手术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我院2002年12月~2005年12月开腹直肠癌全系膜切除的病例(开腹组52例),以及2003年1月~2006年6月腹腔镜直肠癌全系膜切除的病例(腹腔镜组49例...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治疗中、低位直肠癌手术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我院2002年12月~2005年12月开腹直肠癌全系膜切除的病例(开腹组52例),以及2003年1月~2006年6月腹腔镜直肠癌全系膜切除的病例(腹腔镜组49例)。结果:腹腔镜组与开腹组一般资料差异无显著性。与开腹组比较,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少[直肠癌前切除术(160±106)ml(n=37)vs(298±186)ml(n=36),t=-3.908,P=0.000;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180±153)ml(n=10)vs(356±170)ml(n=14),t=-2.604,P=0.016]。腹腔镜组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早于开腹手术组[(2.4±1.8)dVS(3.6±1.5)d,t=-3.648,P=0.000]。腹腔镜组总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开腹组[14.3%(7/49)g844.2%(23/52),x^2=10.834,P=0.001]。两组清扫淋巴结的数目无差异(12.7±6.5VS13.6±7.0,t=-0.668,P=0.505),下切缘均为阴性。腹腔镜组45例(91.8%)随访2~42个月,开腹组47例(90.4%)随访6~42个月,局部复发率分别4.4%(2/45)、4.3%(2/47)。结论: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治疗中、低位直肠癌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术 直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术对低位直肠癌患者氧化应激、能量代谢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周志涛 郭磊 王峰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9期129-133,共5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术对低位直肠癌患者氧化应激、能量代谢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行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术的36例低位直肠癌患者纳入微创组,并随机选取同期行开腹直肠全系膜...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术对低位直肠癌患者氧化应激、能量代谢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行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术的36例低位直肠癌患者纳入微创组,并随机选取同期行开腹直肠全系膜切除术的36例低位直肠癌患者纳入开腹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氧化应激指标[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水平和静息能量消耗(resting energy expenditure,REE),并分析两组患者的预后。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和第3天血清SOD水平均显著低于本组术前(均P<0.05),血清MDA水平均显著高于本组术前(均P<0.05)。微创组患者术后第1天和第3天血清SOD水平均显著高于同期开腹组(均P<0.05),血清MDA水平均显著低于同期开腹组(均P<0.05)。微创组患者术后第1天REE显著高于本组术前(P<0.05),而术后第3天REE已恢复至术前水平(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第1天和第3天REE均显著高于本组术前(均P<0.05)。微创组患者术后第1天和第3天REE均显著低于同期开腹组(均P<0.05)。微创组患者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开腹组(P<0.05),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开腹组(P<0.05),术后住院天数显著短于开腹组(P<0.05)。两组患者保肛率、预防性回肠造口率、并发症发生率、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术后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术能显著减轻手术对低位直肠癌患者的氧化应激反应,改善高代谢状态,促进术后恢复,而两种术式的近期疗效与安全性类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术 氧化应激 能量代谢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肛门拖出标本的全腹腔镜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 被引量:13
3
作者 王敬文 袁其华 周志坚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0年第10期928-930,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中切除标本自肛门内拖出的可行性。方法 2007年1月~2010年5月,对30例肿块〈5 cm的直肠癌施行全腹腔镜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手术标本自肛门拖出,肠断端腔镜下荷包缝合及管型吻合器结直肠吻合。结果 30例...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中切除标本自肛门内拖出的可行性。方法 2007年1月~2010年5月,对30例肿块〈5 cm的直肠癌施行全腹腔镜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手术标本自肛门拖出,肠断端腔镜下荷包缝合及管型吻合器结直肠吻合。结果 30例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无腹腔、盆腔脏器的损伤。手术时间120~240min,平均150 min;术中出血20~80 ml,平均35 ml。发生吻合口漏4例,均经保守治疗治愈(18~30 d)。术后随访3~40个月,平均24.3月,2例1年后吻合口复发。结论直径〈5 cm的标本自肛门拖出的全腹腔镜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是可行的,避免腹部辅助切口,创伤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 腹腔镜直肠切除 腹腔内吻合 经肛门拖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与腹腔镜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近期疗效对比的Meta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雷伟琦 张东 +2 位作者 刘莱蓬 严国强 胡小云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2903-2907,共5页
目的:比较达芬奇机器人辅助手术与腹腔镜辅助手术治疗直肠癌的近期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国内外数据库,收集2010年10月至2015年10月公开发表的有关机器人辅助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robot assisted 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RTME)和腹腔... 目的:比较达芬奇机器人辅助手术与腹腔镜辅助手术治疗直肠癌的近期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国内外数据库,收集2010年10月至2015年10月公开发表的有关机器人辅助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robot assisted 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RTME)和腹腔镜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laparoscopic 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LTME)在直肠癌根治术疗效对比的中英文文献,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后,利用Review Manager 5.3统计软件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篇文献总计2 044例,RTME组共930例,LTME组共1 114例。Meta分析结果表明,RTME组较LTME组手术时间长(WMD=51.19,95%CI=18.95~83.43,P=0.002)、中转开腹率低(OR=0.19,95%CI=0.08~0.48,P=0.000 4)、远端切缘距离略短(WMD=-0.16,95%CI=-0.31^-0.01,P=0.03)、术后3个月及6个月国际勃起功能评分(international index of erectile function,IIEF-5)高(WMD=3.90,95%CI=2.27~5.53,P<0.000 01),在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获得淋巴结数目、术后首次通气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吻合口瘘、切口并发症、肠梗阻、尿潴留)、术后3个月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nternational prostate symptom score,IPSS)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TME与LTME治疗直肠癌近期疗效近似,较为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机器人 腹腔镜 直肠切除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联合经肛内括约肌切除保肛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 被引量:26
5
作者 王哲近 周振旭 +3 位作者 朱恒梁 阮小蛟 蒋飞照 郑晓风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1年第2期135-138,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联合经肛内括约肌切除(intersphinctericresection,ISR)保肛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2006年5月~2009年5月,18例超低位直肠癌(肿瘤直径0.8~5.5 cm,下... 目的探讨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联合经肛内括约肌切除(intersphinctericresection,ISR)保肛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2006年5月~2009年5月,18例超低位直肠癌(肿瘤直径0.8~5.5 cm,下缘距肛缘1.9~4.5 cm)行腹腔镜TME联合ISR术。病例选择标准:肿瘤下缘距肛门〈5 cm;直肠指诊肿块可以推动;腔内B超、MRI或CT提示无外括约肌受累;无远处转移;肛门括约肌功能正常。腹部:在腹腔镜下TME法分离直肠及其系膜至肛提肌水平。肛门部:切开肛管黏膜至内外括约肌间隙,沿间隙向盆腔分离,与腹部操作部位会合,移除标本,结肠肛管吻合。术后进行随访。结果 18例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无围手术期死亡。手术时间180~300 min,平均220 min。术中出血40~160 ml,平均100 ml。手术切缘均阴性。10例未行回肠造口者中发生吻合口漏3例,加行回肠造口术及充分引流后痊愈。全组随访12~46个月,平均23个月。术后早期肛门经常粪污,每日排便3~10次。术后1年排便次数减为每日1~4次,控便时间可达5 min以上。根据Kirwan分级,1年后肛门功能Ⅰ级+Ⅱ级16例,Ⅲ级2例。结论选择合适的超低位直肠癌,特别是没有侵犯外括约肌的早期患者,采用腹腔镜TME联合经肛内括约肌切除保肛术是可行的,能体现根治、保肛、微创和经济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腹腔镜 直肠切除 内括约肌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与开腹低位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35
6
作者 张键 骆成玉 +4 位作者 季晓昕 杨齐 林华 周永桥 段煜飞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1期27-29,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低位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的可行性。方法 2005年1月~2008年1月将71例Duke’s A、B期的低位直肠癌,按照序贯原则设计,采用信封抽签法随机分为2组,分别施行腹腔镜和开腹TME,比较2组...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低位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的可行性。方法 2005年1月~2008年1月将71例Duke’s A、B期的低位直肠癌,按照序贯原则设计,采用信封抽签法随机分为2组,分别施行腹腔镜和开腹TME,比较2组患者围手术期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116.9±20.7)min显著短于开腹组(133.6±20.0)min(t=-3.456,P=0.000),术中出血量(84.4±27.6)ml显著少于开腹组(145.7±34.0)ml(t=-8.349,P=0.000),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2.6±1.0)d显著短于开腹手术组(4.0±1.0)d(t=-5.898,P=0.000),淋巴结清扫数目2组间无显著性差异[(12.2±3.0)枚vs.(12.3±2.6)枚(t=-0.127,P=0.899)]。腹腔镜手术组保肛率明显高于开腹手术组[83.3%(30/36)vs.60.0%(21/35),χ2=4.775,P=0.029]。71例随访24~60个月,中位随访40个月,2组局部复发各1例,远处转移各2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1.000;χ2=0.000,P=1.000)。结论 腹腔镜下低位直肠癌TME治疗低位直肠癌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直肠 直肠切除 腹腔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无辅助切口完全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疗效 被引量:19
7
作者 李瑞生 胡滨 +1 位作者 张富 段红艳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6-49,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无辅助切口完全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2年2月~2016年2月52例直肠癌,分别施行无辅助切口完全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无辅助切口组,n=28)或腹腔镜辅助切口全直肠系膜切除术(辅助切口... 目的探讨改良无辅助切口完全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2年2月~2016年2月52例直肠癌,分别施行无辅助切口完全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无辅助切口组,n=28)或腹腔镜辅助切口全直肠系膜切除术(辅助切口组,n=24),无辅助切口组术式改良之处在于将吻合器钉座自肛门放入肿瘤近端,自结肠壁戳孔引出钉座拉杆,腹腔镜下用切割闭合器离断钉座与肿瘤之间结肠,带瘤肠管经肛门拖出、切除,残端缝合后还纳,自肛门进入吻合器,腹腔镜下行结肠、直肠(肛管)吻合。比较2组术中、术后情况。结果无辅助切口组手术时间(198. 5±40. 6)min,明显短于辅助切口组(230. 4±35. 8) min(t=2. 981,P=0. 004);无辅助切口组出血量(120. 4±32. 1) ml,明显少于辅助切口组(150. 6±40. 8) ml(t=2. 986,P=0. 004);无辅助切口组住院时间(8. 4±1. 2) d,明显短于辅助切口组(10. 5±1. 2) d (t=5. 399,P=0. 000)。2组随访12个月,各1例发生淋巴结转移,余患者未见局部复发与远处转移。结论改良无辅助切口完全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直肠癌可行,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辅助切口 腹腔镜 直肠 直肠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手术技巧与手术副损伤的预防 被引量:12
8
作者 陈小伍 朱达坚 +6 位作者 戎祯祥 剧永乐 伍锦浩 陆光生 耿岩 欧阳满照 任宝军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9年第11期976-978,共3页
目的探讨如何合理运用手术技巧避免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laparoscopic total mesenteric excision,LTME)的手术副损伤的发生。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2008年6月182例LIME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就手术过程中的手术... 目的探讨如何合理运用手术技巧避免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laparoscopic total mesenteric excision,LTME)的手术副损伤的发生。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2008年6月182例LIME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就手术过程中的手术入路、肠系膜下血管及降结肠系膜处理、直肠系膜游离等手术技巧进行总结,寻找避免手术副损伤发生的方法。结果182例均顺利完成LIME,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115~320min,平均150min。术中出血量15~75m1,平均25m1。术中直肠损伤发生率2.7%(5/182),骶前静脉丛损伤发生率2.2%(4/182),阴道损伤发生率1.1%(2/182),精囊、输精管损伤发生率1.1%(2/182),未发生输尿管损伤、前列腺损伤等。13例手术副损伤镜下缝合或压迫止血成功,术后无吻合口漏等并发症发生。术后病理:低分化腺癌56例,中分化腺癌98例,息肉恶变28例。Dukes分期:A期23例,B期67例,C期92例。182例术后随访6~32个月,平均18个月,均未发现吻合口肿瘤复发及远处转移。结论只要熟练地掌握乙状结肠、直肠毗邻结构的镜下解剖,运用合理的手术技巧和规范的操作可以防范LIME手术副损伤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直肠切除 直肠肿瘤 技巧 副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与开腹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后男性泌尿与性功能障碍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闫鸿涛 李国新 +3 位作者 余江 雷尚通 薛琪 甄莉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372-1373,共2页
目的评价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对男性泌尿与性功能的影响。方法对60例行腹腔镜TME(LTME)和65例行开腹TME术(OTME)的男性病人术后泌尿与性功能情况进行随访,术后随访6 ̄24个月,两组随访率分别为95.0%(57/60)和93.8%(61/65)。结果L... 目的评价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对男性泌尿与性功能的影响。方法对60例行腹腔镜TME(LTME)和65例行开腹TME术(OTME)的男性病人术后泌尿与性功能情况进行随访,术后随访6 ̄24个月,两组随访率分别为95.0%(57/60)和93.8%(61/65)。结果LTME组60例,其中53例行前切除术,7例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OTME组65例,其中51例行前切除术,14例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LTME组和OTME组的近期泌尿功能障碍、勃起功能障碍、射精功能障碍分别为3.5%(2/57)和14.8%(9/61)、15.8%(9/57)和34.4%(21/61)、19.3%(11/57)和44.3%(27/61),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LTME组无远期排尿功能障碍,OTME组发生率为4.9%(3/61),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与OTME相比,LTME可减少术后泌尿与性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患者具有较好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直肠肿瘤 直肠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与开腹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的meta分析 被引量:10
10
作者 于爱军 谢海艇 +2 位作者 崔龙 张利 傅卫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3年第8期724-728,共5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是否存在差异。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Springer、Conchrane图书馆、万方全文数据库、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筛选比较腹腔镜与开放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的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是否存在差异。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Springer、Conchrane图书馆、万方全文数据库、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筛选比较腹腔镜与开放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的随机对照研究(RCT)和临床对照研究(CCT)。从文献提取数据,采用RevMan5.1.7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纳入6篇RCT 967例和23篇CCT 3106例直肠癌。腹腔镜与开放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RCT:RR=0.72,95%CI:0.37~1.37;CCT:OR=0.81,95%CI:0.61~1.08)。结论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不会增加术后吻合口漏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 直肠切除 腹腔镜 吻合口漏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肠癌患者腹腔镜下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疗效分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钟邦华 李昱骥 孔凡民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739-741,745,共4页
目的探讨直肠癌患者腹腔镜下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90例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患者知情同意基础上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开腹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实验组实施腹腔镜下全直肠系膜切除... 目的探讨直肠癌患者腹腔镜下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90例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患者知情同意基础上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开腹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实验组实施腹腔镜下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比较2组患者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术中出血量、术后经肛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远远低于对照组(P<0.05)。应激指标水平显示,手术前2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3 d均增加,但实验组明显低于同时间对照组(P<0.05);术后7 d实验组与术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对照组与术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腹腔镜下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可以降低直肠癌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弱患者的应激反应,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直肠切除 直肠 应激反应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腹腔镜食管全系膜切除在食管癌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5
12
作者 傅俊惠 杜泽森 +4 位作者 郑春鹏 周厚强 李卓毅 李佳杰 郑浩胜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10期884-887,共4页
目的探讨食管系膜的微创解剖特点以及在胸、腹腔镜食管癌切除术中食管全系膜切除(total mesoesophagealexcision,TME)的必要性和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2012年5月106例资料完整胸、腹腔镜下食管癌切除患者临床病理资料。... 目的探讨食管系膜的微创解剖特点以及在胸、腹腔镜食管癌切除术中食管全系膜切除(total mesoesophagealexcision,TME)的必要性和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2012年5月106例资料完整胸、腹腔镜下食管癌切除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分为胸、腹腔镜食管TME组(45例,2011年7月~2012年5月)和胸、腹腔镜非食管TME组(61例,2009年7月~2011年7月)。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清扫淋巴结组数、清扫淋巴结个数、阳性淋巴结个数及阴性淋巴结个数、术后并发症。结果与非TME组相比,TME组手术时间长[(251.3±27.9)min vs.(235.4±33.6)min,t=2.574,P=0.011],但术中出血少[(136.4±32.6)ml vs.(197.1±66.2)ml,t’=-6.202,P=0.000],2组术后引流量差异无显著性。TME组清扫淋巴结组数明显高于非TME组(10.5±1.5 vs.7.1±1.2,t=12.959,P=0.000),清扫颈段、胸段、腹段食管系膜淋巴结总数明显高于非TME组(P均=0.000),清扫食管系膜阳性淋巴结数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809)。术后30天内出现近期并发症29例(27%),2组差异无显著性[27%(12/45)vs.28%(17/61),χ2=0.019,P=0.891]。结论食管癌胸腔镜下食管全系膜切除是安全的,且淋巴结清扫可能更彻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食管系 胸腔镜 腹腔镜 食管癌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气腹完全腹腔镜与气腹腹腔镜辅助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立军 李瑞生 +3 位作者 胡滨 王官成 叶红飞 段红艳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10期896-899,共4页
目的:探讨非气腹完全腹腔镜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 TME)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比较我院2006年6月~2013年9月年龄>66岁,因直肠癌接受非气腹完全腹腔镜直肠癌TME(n=35)和气腹腹腔镜辅助直肠癌TME... 目的:探讨非气腹完全腹腔镜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 TME)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比较我院2006年6月~2013年9月年龄>66岁,因直肠癌接受非气腹完全腹腔镜直肠癌TME(n=35)和气腹腹腔镜辅助直肠癌TME( n=33)的临床资料,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清扫淋巴结数目、术后48 h引流量、肛门排气时间、进流质饮食时间、远切缘距病灶边缘距离。结果非气腹完全腹腔镜组手术时间(195.2±28.4) min,明显短于气腹腹腔镜辅助组(215.9±37.4)min(t=2.559,P=0.013);术中出血量(125.3±39.8)ml,与气腹腹腔镜辅助组(130.1±45.0)ml无统计学差异(t=-0.467,P=0.642);清扫淋巴结(11±4)枚,与气腹腹腔镜辅助组(12±5)枚无显著性差异(t=-0.913,P=0.364);肛门排气时间(2.2±0.3)d,明显短于气腹腹腔镜辅助组(3.8±0.5)d(t=-16.108,P=0.000);术后住院时间(5.2±1.3)d,明显短于气腹腹腔镜辅助组(8.1±2.2)d(t=6.663,P=0.000);进流质饮食时间(3.2±0.7)d,明显短于气腹腹腔镜辅助组(4.6±0.4)d(t=-10.044,P=0.000);远切缘距病灶边缘距离(4.2±0.7)cm,明显长于气腹腹腔镜辅助组(3.3±0.5)cm(t=6.068,P=0.000);手术耗材费用(4920.10±665.6)元,明显少于气腹腹腔镜辅助组(7460.8±124.2)元(t=-21.568,P=0.000)。非气腹完全腹腔镜组无辅助切口,气腹腹腔镜辅助组术后切口并发症发生率36.4%(12/33),2组切口并发症有统计学差异(Fisher’s检验,P=0.000)。结论非气腹完全腹腔镜直肠癌TME避免气腹对人体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无腹部辅助切口,更加美观,术后肠道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可达到腹腔镜辅助直肠癌手术同样的肿瘤根治效果,老年患者接受非气腹完全腹腔镜直肠癌TME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气腹 无辅助切口 直肠 老年患者 腹腔镜 直肠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无腹壁辅助切口直肠经肛门拖出法完全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16例报告 被引量:8
14
作者 李瑞生 王立军 张富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3期220-222,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无腹壁辅助切口直肠经肛门拖出法完全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8年8月~2010年9月对16例直肠癌行改良完全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利用引导管将吻合器钉座自肛门置入肿瘤近侧结肠,结肠壁... 目的探讨改良无腹壁辅助切口直肠经肛门拖出法完全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8年8月~2010年9月对16例直肠癌行改良完全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利用引导管将吻合器钉座自肛门置入肿瘤近侧结肠,结肠壁上戳孔引出吻合器钉座拉杆,腔镜下直线切割闭合器离断距离吻合器钉座远端3 cm的结肠。远侧带瘤肠管内翻经肛门拖出、切除,残端荷包缝合后还纳,吻合器从肛门进入,腹腔内腹腔镜直视下用吻合器行结直肠或结肠肛管吻合,无须腹部辅助切口。结果 16例手术全部成功,无中转开腹手术。手术时间170~290 min,平均230 min。术中出血50~100 ml,平均55 ml。切缘均无癌残留。术后40~60 h,平均52 h胃肠功能恢复。术后住院时间4~7 d,平均5 d。16例随访14~36个月,平均26个月:排便习惯均正常,1~2次/d;无明显性功能障碍和排尿困难;14例B超及CT检查无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发生,吻合口、trocar口无肿瘤种植,无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结论改良完全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临床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 腹腔镜 直肠切除 经肛门拖出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直肠癌10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豫峰 董良鹏 赵甦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64-164,共1页
关键词 腹腔镜 直肠肿瘤 全A肠系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与传统开腹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
16
作者 宋巍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608-1610,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与开腹手术相比较,在疗效上的优势。方法 :回顾性分析黄山市人民医院2006年1月—2014年8月收治符合研究设定纳入标准的100例直肠癌手术患者,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在...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与开腹手术相比较,在疗效上的优势。方法 :回顾性分析黄山市人民医院2006年1月—2014年8月收治符合研究设定纳入标准的100例直肠癌手术患者,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在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保肛率以及术后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持续时间(170.5±29.9)min相对于传统开腹手术组(151.9±23.6)min较长(t=3.458,P=0.001);术中出血量(81.5±27.0)m L较传统开腹手术组(101.4±23.7)m L少(t=3.917,P<0.001);术后肛门排气时间(47.0±12.6)h比开腹手术(55.4±14.7)h短(t=3.084,P=0.003);术后住院天数(11.0±4.6)d比开腹手术组(13.4±4.1)d短(t=2.734,P=0.007);腹腔镜手术组在保肛率方面(74%,34/50)与传统开腹手术(64%,32/50)相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χ2=1.169,P=0.280);术后腹腔镜手术组患者未发生吻合口瘘、肺部感染以及切口感染,开腹手术组患者术后出现吻合口瘘4例、肺部感染3例、切口感染3例,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开腹手术,腹腔镜下TME具有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 直肠切除 腹腔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横筋膜阻滞在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镇痛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7
作者 马若兰 吴安石 +2 位作者 沈荐 李敏哲 石立新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064-1067,1082,共5页
目的探讨腹横筋膜(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TAP)阻滞在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镇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6年11月北京朝阳医院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68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TAP组33例,麻醉插管后在超... 目的探讨腹横筋膜(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TAP)阻滞在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镇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6年11月北京朝阳医院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68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TAP组33例,麻醉插管后在超声引导下以0.375%罗哌卡因20 ml行双侧TAP阻滞;对照组35例,按同样方法注射等剂量生理盐水。比较2组术后2、4、8、12、24 h静态及动态疼痛数字评分(numeric rating scale,NRS),以及术后肠蠕动恢复(有肠鸣音)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围手术期治疗费用、术后并发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TAP组术后恢复肠鸣音早[(28.1±9.8)h vs.(35.6±9.4)h,t=-3.214,P=0.002],术后首次下床早[(1.7±0.6)d vs.(2.0±0.6)d,t=-2.030,P=0.046],术后住院时间短[(7.1±1.2)d vs.(7.8±1.7)d,t=-2.122,P=0.038]。TAP组术后2、4、8、12、24 h静态及动态疼痛NRS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 h静态(3.3±0.8)分vs.(4.0±0.8)分,t=-3.922,P=0.000;4 h静态(2.8±0.9)分vs.(3.5±0.7)分,t=-4.090,P=0.000;8 h静态(2.5±0.6)分vs.(3.1±0.6)分,t=-4.535,P=0.000;12 h静态(2.4±0.6)分vs.(3.0±0.4)分,t=-5.074,P=0.000;24 h静态(2.3±0.7)分vs.(2.7±0.5)分,t=-3.239,P=0.002;2 h动态(4.1±1.0)分vs.(4.9±1.1)分,t=-3.261,P=0.002;4 h动态(3.9±0.8)分vs.(4.5±1.0)分,t=-3.001,P=0.004;8 h动态(3.5±0.8)分vs.(4.2±0.7)分,t=-3.742,P=0.000;12 h动态(3.2±0.8)分vs.(3.7±0.7)分,t=-3.350,P=0.001;24 h动态(2.6±0.7)分vs.(3.3±0.6)分,t=-4.706,P=0.000]。2组术后并发症(恶心、呕吐、肠梗阻、消化道出血、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心力衰竭)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P阻滞能为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提供良好的术后镇痛,有利于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横筋阻滞 后镇痛 直肠 腹腔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与2D腹腔镜保护盆腔自主神经的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对比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劳萍 梁超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631-635,共5页
目的:分析并比较3D和2D腹腔镜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保护盆腔自主神经(pelvic autonomic nerve protection,PANP)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21年6月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 目的:分析并比较3D和2D腹腔镜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保护盆腔自主神经(pelvic autonomic nerve protection,PANP)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21年6月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129例行腹腔镜TME+PANP男性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4例行3D腹腔镜为观察组、75例行2D腹腔镜为对照组。观察指标包括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术中情况、术后并发症情况、排尿功能、性功能及随访情况。结果:129例患者均完成腹腔镜手术,无中转开腹或死亡。观察组外科医生主观评价图像质量、腹腔内操作、深度知觉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530)。术后6个月,观察组排尿功能评级Ⅰ级和Ⅱ级所占比例较高(P<0.05)。结论:3D腹腔镜系统较2D腹腔镜系统能够获得更加清晰立体的画面、提供更强的深度知觉,在TME+PANP直肠癌根治术中能够降低男性患者术后排尿功能障碍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恶性肿瘤 保护盆腔自主神经 直肠切除 3D与2D腹腔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拖出式吻合8例报告 被引量:18
19
作者 孟塬 马彦生 康敬辉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8年第2期147-148,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的优势及拖出式吻合的使用价值。方法2005年11月~2006年12月对8例直肠癌行腹腔镜下直肠癌TME,经肛门拖出切除并手工吻合。结果8例均完全在腹腔镜下完成全系膜游离后...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的优势及拖出式吻合的使用价值。方法2005年11月~2006年12月对8例直肠癌行腹腔镜下直肠癌TME,经肛门拖出切除并手工吻合。结果8例均完全在腹腔镜下完成全系膜游离后拖出肛门外切除并手工吻合,无辅助切口。手术时间180~300min,平均220min。8例随访8~18个月,平均13个月,未发现穿刺口种植和局部复发。结论腹腔镜下完成全系膜游离,清晰完整,拖出肛门外切除、吻合直观、简便、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直肠 全系切除 肛门外吻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膜后路径在直肠子宫陷凹封闭的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晓翊 熊宙芳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2-76,共5页
目的探讨腹膜后路径在直肠子宫陷凹封闭的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中的策略方法及其效果。方法对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间所行直肠子宫陷凹封闭的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分组研究。腹膜后路径组3... 目的探讨腹膜后路径在直肠子宫陷凹封闭的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中的策略方法及其效果。方法对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间所行直肠子宫陷凹封闭的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分组研究。腹膜后路径组35例,腹膜内路径组40例,比较两组手术和围手术期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腹膜后路径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15.57±17.23)min、(75.71±40.89)mL,均少于腹膜内路径组[(140.88±18.32)min,(112.57±95.24)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体温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腹膜内路径组有1例中转开腹,1例术中出血量大于500 mL,而腹膜后路径组两者均无。两组均无膀胱、输尿管和肠管损伤。结论应用腹膜后路径对直肠子宫陷凹封闭的患者进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术中出血少,解剖层次清晰,未发现输尿管、肠管损伤,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全子宫切除 后路径 直肠子宫陷凹封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